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膜性肾病患者伴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

    作者:张海雨;黄希

    膜性肾病(MN)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现报告1例高龄MN患者伴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患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2级,高危)20多年,病情控制相对良好,2011年10月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乙肝相关性肾炎,继发性MN,以后病情发展迅速.2013年1月发现2型糖尿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2013年3月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2013年10月患者去外地探亲期间突发ACS,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前降支近端钙化伴80%狭窄,远端60%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90%狭窄,回旋支远端60%狭窄,右冠状动脉近端90%狭窄并钙化,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置入支架4枚,现病情稳定.

  • 浅析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王枫

    膜性肾病是一种典型的肾病病理类型,其发病类型分为原发性的和非原发性,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所致.大多数患病者都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而中老年人群也易引起肾病综合症,而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针对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 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会亮;毛文娟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两种药物分别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治疗1组(40例)和治疗2组(44例).治疗1组采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定量、血清白蛋白、Sc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组患者Scr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为(81.73±5.80)d,临床治疗总时间为(106.23±8.75)d,明显短于治疗1组患者的(95.37±6.65)d和(119.64±13.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患者的病情总缓解率为90.91%,明显高于治疗1组患者的70.00%(P<0.05);治疗2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例,明显少于治疗1组的8例(P<0.05).结论 与环孢素A相比,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缓解率高,药物副作用小.

  • 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飞龙

    目的 分析膜性肾病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膜性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环孢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降低,且治疗3、6个月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可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膜性肾病10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武翠玲;李灵敏;王晨

    目的 分析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临床特点与病理.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肾内科10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年龄为(41.24±5.37)岁,男64例,女39例,两种不同类型的膜性肾病临床表现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且二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Ⅰ期膜性肾病,48例Ⅱ期膜性肾病,未检出Ⅲ期与Ⅳ期膜性肾病;两种不同类型膜性肾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性肾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年男性群体,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继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膜性肾病为常见.

  • 利福平引起膜性肾病1例

    作者:赵学伟;陈红兵;金关甫

    自1971年Poole等首次报道利福平(RFP)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例后,临床开始关注RFP肾损害问题并试图揭示可能的病因.RFP引起膜性肾病罕见,检索国内外文献未见有关报道.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23例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水静;金周慧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治疗23例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23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病理分期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上升(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91.3%,完全缓解率30.43%,基本缓解率39.13%,好转率21.74%.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与病理分期及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病理分期Ⅰ-Ⅱ期伴或不伴轻度小管间质病变者,疗效佳.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是一种疗效比较好,缓解率较高,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法.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志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0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随机抽取30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回顾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并将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血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且患者的疗效高峰期出现在治疗6个月之后。全部患者在用药3个月后,血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24h 的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6个月时,全部患者的血白蛋白、24h 的尿蛋白定量指标指数与治疗前对比的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膜性肾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保护肾功能,提高短期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原发性膜性肾病2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作者:侯金娥;冯学亮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期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20例病理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4例.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仅有浮肿、蛋白尿者病检多见于Ⅰ期,临床缓解明显预后好.而表现为严重肾病综合征,同时伴有高血压、腰痛、肾功能不全者病理多见于Ⅱ~Ⅳ期,疗效差,预后不佳.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病理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疗效不佳.预后与病理改变的轻重、肾功恶化速度、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有明显关系.

  • 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临床研究

    作者:季青青;李京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难治性膜性肾病患者36例,随机平分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疗效显著。

  • 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作者:冯少尊;张平;谢玲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3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LEF)、雷公藤多苷及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CTX)加标准激素治疗,16周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尿蛋白下降50%时间、血清白蛋白上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2%,大于对照组的68.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MN安全、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膜性肾病合并烟曲霉感染一例

    作者:王萍;谭丽丽;王日;蔡思婕;姜波;申杰;臧琴波;胡金伟;胡云建

    曲霉菌是环境中常见的分离菌,但绝大多数免疫力正常人不会感染.然而,对于免疫缺陷的个体,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膜性肾病(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MN)是以免疫损伤为发病机制,应用激素可致患者免疫损伤.现对1例MN因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导致其血培养检出烟曲霉的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9岁,2012年8月因反复咳嗽在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胸腺瘤”,行切除术.2014年1月病理科肾活检:肾小球无增生性和炎症渗出性病变,毛细血管上皮侧形成“钉突”,诊断为“膜性肾病”.

  • 余仁欢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作者:刘巧巧;梁昌昌

    余仁欢教授根据肾病三因学说——主因、素因及诱因,提出从控制诱因、寻求素因、健脾为先、补肾活血等方面治疗膜性肾病的中医思路.强调在治疗肾病时,注重以当下病机为先,首先控制诱发因素,使疾病的发展趋势迅速得到控制;对于无明显诱因的患者,则仔细寻求患者体质因素和/或致病因素,重点辨别病位,见肾不治“肾”;对于无明显素因和诱因的患者,强调治疗以脾胃为重点,脾肾同治,健脾为先;对于临床无症可辨的患者,则从该病脾肾亏虚的核心病机出发,并兼顾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的治法.

  • 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作者:尹德海;朴元林;郭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以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然而,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排除非糖尿病肾病(NDRD)的可能性.在糖尿病伴有蛋白尿进行肾穿病理活检的患者中NDRD的比例并不低,近年国内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NDRD的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MN)为常见,占NDRD的34.5% ~ 36.18%[1-3].对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目前西医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4],由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会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难以控制,使糖尿病合并MN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较单纯MN患者更为困难[5].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MN上具有独特优势,其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值得研究者不断总结经验,寻找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MN的证治规律.

  • 对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几点思考

    作者:郭传;饶向荣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因地理区域而异,但在中国,近10年在病理诊断的肾小球肾炎中MN呈成倍增长.虽然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发生、进展和治疗研究有了诸多进展,但仍有部分MN患者出现不良的临床结局.重新梳理该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理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毛炜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作者:叶子怡;闫春江;黎创;伍思亮

    膜性肾病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不良反应大及撤药困难等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尚不统一.毛炜主任倡导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发挥中医整体辨证及个性化调治的优势;明确病因病机,注重脾胃虚损及气机升降;结合中医外治法,整体辨证,治病求本,综合治理.临证常用补气生血药、温阳药、活血药,注重用药药量,临床疗效良好.

  • 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研究现状

    作者:郑蓉;钟选斐

    膜性肾病(MN)是一个病理诊断名词,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可形成“钉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MN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我国PNS的20%.由于MN发病机制及病理损害的特殊性,多年来对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一直存在广泛争议.研究[1]显示,免疫抑制治疗并不能改善MN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其能够提高临床缓解率的说法也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免疫抑制剂治疗MN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 郑新运用参芪地黄汤联合火把花根片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作者:任静;杨冰枫;熊维建

    郑新教授对治疗膜性肾病(MN)有独特见解,其认为肾失封藏、蛋白精微外泄导致肾之精气亏虚,肾精肾气亏虚亦可致精微物不固,因果循环,终可演变为“肾衰”.治疗首当认准MN的发病机制,标本兼治,首当辨病,以平补为主,选用参芪地黄汤为基础方;其次审因论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从“瘀”论治,多用破血通络之品;同时需从“风”论治,多加用火把花根片祛风除湿.

  • 不典型膜性肾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昆;马新童;白东海;董葆;孔令新

    目的 总结不典型膜性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90例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中,72.22%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肾气虚(64.44%)、湿热(70.0%)、血瘀(74.44%)为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导情志贯穿治疗始终;总缓解率85.72%,血栓栓塞发生率8.33%,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44.44%.结论 不典型膜性肾病发病率从2013年开始明显增加,病情复杂,中西医结合分期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缓解率,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 宫卫星化浊固精饮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作者:杨丹丹;宫卫星

    宫卫星副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滞.他强调祛邪,同时注重顾护脾肾之气,形成了一套补脾固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的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效如桴鼓.膜性肾病(membranuous nephropathy,MN)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膜性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约80%的患者表现呈肾病程度的蛋白尿,约30%~40%的患者有镜下血尿,疾病进展较慢,一般发病5~10年后才出现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1].

563 条记录 1/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