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刺研究杂志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杂志

Acupuncture Research 침자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针刺麻醉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4/R
  • 国内刊号: 韩焱晶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www.zhenciyanjiu.cn/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针刺研究》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白介素-6、波形纤维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丽华;李佳;黄伟;王丽;杨大业;周仲瑜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白介素-6(IL-6)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影响,探讨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8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营养型肥胖动物模型.电针组电针"足三里""天枢"穴,疏密波,频率2Hz/15Hz,强度1mA,假电针组取"足三里""天枢"穴旁开5mm区域的非穴位区作为针刺点,不加电针,2组均30 min/次,5次/周,共8周.治疗期间,对照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各组大鼠体质量每周测量1次.HE染色法观察WA T中脂肪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WA T中IL-6、vimentin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与假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WAT的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增大(P<0.05);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W A T的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WAT中IL-6、vimentin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假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WAT中IL-6、vimentin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下调DIO大鼠WA T中IL-6、vimentin的表达,可能是电针通过调节肥胖模型慢性炎性反应以减轻体脂的效应机制之一.

  • 针刺加服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催乳素 、雌二醇 、孕酮及其受体在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娴;乔迪;侯咪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MGH)大鼠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其受体PRLR、ER、PR在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为筛选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针刺组11只、乳乐组10只和针药组9只.采用外源性激素联合刺激制备MGH模型.针刺组取甲、乙两组穴,1组/次,同时予以1.5 mL/100 g蒸馏水灌胃干预;乳乐组灌服乳乐冲剂,1.5mL/100g,同时予以抓取干预;针药组治疗方法同针刺组和乳乐组.治疗及干预措施均为1次/d.连续治疗30 d后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PRL、E2、P水平;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HE染色切片和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组织PRLR、ER、P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明显,血清PRL、E2含量及乳腺组织PRLR、ER、PR阳性表达积分显著升高(P<0.01),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均有改善,PRL、E2含量及PRLR、ER、PR阳性表达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且针药组PRL、E2含量及PRLR、ER、PR阳性表达积分较针刺组、乳乐组降低更显著(P<0.05),P含量的升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乳乐冲剂、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对外源性雌、孕激素所致大鼠MGH均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RL、E2含量,升高P含量,抑制PRL与PRLR的结合,降低乳腺组织E R、P R表达水平,从而间接抑制E2水平有关.针药组总体疗效更为显著.

  • "通调针法"电针治疗乳腺增生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新荣;张卫华;孟菊星;冯伟;李伟伟;王卫刚

    目的:探讨卵巢在"通调针法"电针治疗乳腺增生(MGH)中的作用,为电针治疗MGH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切卵巢组、电针假手术组,每组12只.采用大鼠后肢内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联合黄体酮注射液的方法复制M G H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电针切卵巢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电针假手术组采取假手术对照.电针组、电针切卵巢组和电针假手术组均采用"通调针法"电针治疗,甲组穴为双侧"天宗""肝俞""足三里",乙组穴为双侧"屋翳""合谷"和"膻中",甲乙两组穴隔日交替使用,20 min/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测量大鼠乳头高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酮(P)含量;免疫荧光双染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 Rα)、孕激素受体(P 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头高度显著增高(P<0.01),E2、ERα含量增高,P、PR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假手术组大鼠乳头高度减小(P<0.01),而电针切卵巢组改善不明显(P>0.05);电针能够下调电针组和电针假手术组大鼠血清E2及乳腺组织中ERα含量(P<0.01)、上调大鼠血清P和乳腺组织PR含量(P<0.01),电针切卵巢组血清P含量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法示乳腺组织中ERα降低、PR升高(P<0.01),但两受体改善均较电针组差(P<0.05).结论:电针治疗MGH的疗效机制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

  • 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失眠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睡眠-觉醒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乔丽娜;高巧玲;谭连红;史亦南;姜研舒;杨娇娇;杨永升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睡眠-觉醒调节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前列腺素D2(PGD2)、褪黑激素(MLT)和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失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神门组、百会组、三阴交组、神门-百会-三阴交组(配伍组),每组9只.采用连续2 d腹腔注射PCPA悬浊液(300 mg/kg)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电针"百会"或双侧"神门""三阴交""神门+百会+三阴交"穴,每次30 min,1次/d,连续4 d.治疗后比较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SL)和睡眠时间(ST);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BDNF、MLT、PGD2和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明显延长(P<0.01),ST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门组、百会组与配伍组的SL均显著缩短(P<0.05,P<0.01),各单穴组与配伍组ST明显延长(P<0.05,P<0.01);与各单穴组相比,配伍组大鼠的SL明显缩短、ST显著延长(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单穴组和配伍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配伍组IL-1β、BDNF、PGD2的含量显著高于百会组和三阴交组(P<0.05),MLT的浓度显著高于所有单穴组(P<0.05),CORT的浓度明显低于神门组和三阴交组(P<0.05).结论:电针单穴"神门""百会"或"三阴交"和腧穴配伍均可改善大鼠的睡眠状况,此效应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β等促睡眠因子和下调促觉醒因子CORT的含量有关,并且腧穴配伍应用的调节作用总体上要优于单穴.

  • 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大鼠生殖内分泌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莹;曹圣;文绍敦;热增才旦;李永平;童丽

    目的:研究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COS-IR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建立PCOS-IR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肾俞""胰俞""子宫""三阴交""丰隆"及"关元"穴,提插捻转5 min;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溶液(100 mg/kg)灌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8 d.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闭锁卵泡增多,未见黄体分布,且模型组血清FSH、E2明显降低(P<0.01),血清LH和T水平明显升高(P<0.01),FINS水平和HOMA-IR值升高(P<0.01),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及少量黄体,血清FSH、E2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LH、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INS水平及HOMA-IR值降低(P<0.01),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生殖轴选取的穴位针刺可以改善PCOS-IR大鼠生殖内分泌水平以及IR情况,这可能与针刺对卵巢组织p-Akt蛋白表达的调控有关.

  • 电针对原位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及视交叉上核Pe r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帅;郑申;陈雄;王佳宁;钟泽兰;陈莎莎;魏大能;薛红

    目的:观察电针对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CN)中核心钟基因Period(Per)1、Per 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昼夜节律调整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 57 BL/6 J小鼠按6个授时因子时间(ZT)随机分为ZT 0组、ZT 4组、ZT 8组、ZT 12组、ZT 16组和Z T 20组,每组各设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肝脏局部注射H 22癌细胞株建立原位肝癌移植模型.电针组在各时间点给予电针小鼠双侧"肝俞"和"至阳",每次15 min,每日1次,治疗10 d.全程采用ClockLab(ACT-500)软件记录小鼠活动节律,采用MATLAB(R 2007 b)导出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图谱,分析小鼠活动起始时间、振幅、峰相位、周期.HE染色观察肝癌组织癌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CN内钟基因Per 1 mRNA、Per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肝癌小鼠活动振幅较空白组下降(P<0.05),不同时间点电针均能影响肝癌小鼠转轮活动的振幅及峰相位,尤以ZT 8电针能显著升高肝癌小鼠降低的振幅,前移滞后的峰相位(P<0.05);不同时间点电针能够不同程度下调肝癌小鼠SCN内Per 1 mRNA、Per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尤以ZT 8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够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产生良性调节,且以ZT 8佳.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SCN内Per 1 mRNA、Per 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现.

  • 针刺加麦粒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吕建军;杨晓诚;吉婷婷;薛明新

    目的:比较针刺加麦粒灸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K O 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麦粒灸组30例和针刺组28例,针刺组取患侧内膝眼、犊鼻、梁丘、鹤顶、血海、阳陵泉,采用捻转补法为主,针刺加麦粒灸组针刺方法及取穴与针刺组相同,针刺结束1h内行麦粒灸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中3个维度(疼痛、僵硬、关节活动)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综合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加麦粒灸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均未见明显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加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86%(19/28),针刺加麦粒灸组临床疗效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加麦粒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具有很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 艾灸联合口服药物改善难治性癌性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玲;马桂霞;司壮丽;王鹏;袁慧丽;马望;高天慧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性恶心呕吐(CRNV)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伴恶心呕吐的患者266例,按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n=70)、甲氟二联组(n=65)、艾甲二联组(n=63)、艾甲氟三联组(n=68).对照组予甲氧氯普胺,甲氟二联组予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艾甲二联组予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艾甲氟三联组予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甲氧氯普胺口服10mg,3次/d,氟哌啶醇口服1mg,2次/d,艾灸穴位选取足三里(双侧)、关元、气海,每次20 min,2次/d,均治疗2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及干呕指数评价量表(INV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量表(FACT-G)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INVR评分、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艾甲氟三联组INVR、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甲氟二联组和艾甲二联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情感状况、生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甲氟二联组和艾甲二联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CRNV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 基于倾向性评分探讨不同灸感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 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朱道成;冷程;熊俊;叶文国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利用艾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比较不同灸感(热敏灸感和传统灸感)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183例受试者依据灸感不同自然分组为热敏灸感组132例、传统灸感组51例.采用SPSS 19.0软件PSM功能均衡组间基线,纳入33对匹配患者,即热敏灸感组33例、传统灸感组33例.热敏灸感组采用热敏灸翳风穴进行治疗,传统灸感组采用温和悬灸翳风穴进行治疗,每日艾灸结束后,对患者予以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第2个疗程仅对患者施以针刺治疗,在前一疗程取穴基础上加足三里(双侧),施以补法.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Portmann评分在两组间不均衡的协变量经匹配后均达到均衡(P>0.05).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热敏灸感组Portmann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灸感组(P<0.01).结论:艾灸同一穴位,热敏灸感组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灸感组.

  • 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孙忠人;吕晓琳;尹洪娜;郝吉顺;曾祥新;李竹馨

    脑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针刺在脑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因此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研究也随之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骨癌疼痛、自闭症等研究的新进展.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可以活化休眠的神经结构,既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促进轴突再生,又可促进突触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还能抑制皮层过度兴奋,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1)探讨在损伤发生和神经修复过程中,针刺与多种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及对脑可塑性的影响;2)针刺刺激量、手法操作、治疗时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应探讨佳量效关系,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 针刺麻醉临床实践60年历程回顾

    作者:周嘉

    针刺麻醉是中国医务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种麻醉方法.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经过60年的历程,针刺麻醉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不断完善与进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展了中医理论,并将针灸推向了世界.本文回顾了针刺麻醉60年来临床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初创期、快速推进期、沉淀巩固期和新发展期4个阶段进行梳理.针刺麻醉从单独用于手术到针药复合麻醉再到运用于整个围术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正从单纯的镇痛镇静向围术期脏器保护、改善手术预后方面不断发展创新.针刺麻醉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并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黄卫;余婷玉;龙文飞;肖建斌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各指标的影响,探讨TEAS在ER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切除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TAP组35例、TEAS+TAP组32例.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 min刺激双侧足三里穴,持续至手术结束;TAP组及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手术开始前于双侧腹部行TAP阻滞;3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均按照加速康复指南进行.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 h的血糖值、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随访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TAP组及TEAS+TAP组术中血糖值、瑞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4、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患者4个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 h的评分低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短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复合TAP镇痛有助于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TEAS复合TAP镇痛优于单纯TAP镇痛,可能有助于延长单纯TAP的镇痛时间.

  • 电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达;盛东;徐景利;张泱悦;林天烨;张庆文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电针结合多模式镇痛)和对照组(单纯多模式镇痛),每组20例.术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两组患者常规硬膜外自控式镇痛及口服塞来昔布止痛,电针组辅助针刺止痛.穴位选取为术侧梁丘、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丰隆及丘墟穴,针刺疗程为术后第1天至第7天,1次/日,每次30 min.记录患者术后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度、止痛药使用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电针组术后第3、5、7天患者静息及活动状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患者按压镇痛泵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及术后额外止痛药物的使用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风险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改善TKA术后早期疼痛,并有可能减少TK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止痛药物的使用.

  • 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探析

    作者:李金金;谢晨;赵娜;王聪;陈云飞

    目的:探析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为资源库,筛选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文献,终纳入文献66篇.应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应用Clementine 12.0软件对主穴的应用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失眠选用频次高的腧穴为心俞、肾俞、三阴交、脾俞、肝俞.应用频次高的经脉为膀胱经、胃经.埋线集中部位为背部和下肢.聚类分析得到的有效聚类为脾俞—三阴交、神门—安眠、丰隆—神庭及气海—厥阴俞.关联规则分析得到:①背俞穴之间关联性较强的腧穴为:肝俞—肾俞;肝俞、心俞—肾俞;肝俞、脾俞—肾俞;肝俞、脾俞、心俞—肾俞.②常用穴中关联性较强的腧穴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三阴交.③背俞穴与常用穴之间关联性较强的穴位组合为:肝俞、三阴交—肾俞;内关、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内关、心俞—三阴交;肝俞、心俞、三阴交—肾俞.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穴位选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针刺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