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刺研究杂志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杂志

Acupuncture Research 침자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针刺麻醉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4/R
  • 国内刊号: 韩焱晶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www.zhenciyanjiu.cn/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针刺研究》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 Atp 5O、Atp 6 V 1 B 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杜小正;王金海;张星华;田杰祥;秦晓光;方晓丽;田亮;袁博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 ATP 合成酶亚单位 O(Atp 5 O )、溶酶体 V 1亚单位 B 2(Atp 6 V 1 B 2)表达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取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风寒湿阻型 RA 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和关节局部腧穴,热补针法组施以热补针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法,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招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RT-PCR 法检测正常人及患者外周血中 Atp 5 O 、Atp 6 V 1 B 2 mRNA 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热补针法组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 <0.05)。治疗前 RA 患者外周血中 Atp 5 O 、Atp 6 V 1 B 2 mRNA 表达均较正常人降低(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Atp 5 O 、Atp 6 V 1 B 2 mRNA 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上调(P <0.05),且热补针法组的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Atp 5 O 、Atp 6 V 1 B 2 mRNA 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补针法上调血浆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 Atp 5 O 、Atp 6 V 1 B 2的表达是改善风寒湿阻型 RA 患者症状和“取热”的分子机制之一。

  • 电针与艾灸对内脏高敏感大鼠穴区辣椒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及镇痛效应

    作者:李雨薇;赵继梦;陈柳;商海霞;吴璐一;包春辉;窦传字;吴焕淦;施茵

    目的::探讨电针与艾灸对内脏高敏感大鼠穴区辣椒素受体1(VR 1)和热休克蛋白70(HSP 70)表达的影响及其镇痛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43℃组、艾灸46℃组、电针1 mA 组、电针3 mA 组,每组各10只。采取直结肠扩张(CRD)的方法制备内脏高敏感模型。艾灸和电针分别刺激“天枢”穴,每日1次,连续10 d。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评价大鼠对直肠内不同程度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穴区 VR 1、HSP 70的表达。结果:在20、40、60、80 mmHg CRD 刺激下,模型组 AWR 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1),艾灸43℃组、艾灸46℃组、电针1 mA 组、电针3 mA 组与模型组相比 AWR 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P <0.05);艾灸46℃组在40、80 mmHg 时评分低于电针1 mA 组(均P <0.05),在40 mmHg 时评分低于电针3 mA 组(P <0.05)。模型组穴区 VR 1、HSP 70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艾灸43℃组、艾灸46℃组穴区 VR 1的表达较模型组、电针1 mA组、电针3 mA 组均显著升高(P <0.01),且艾灸46℃组显著高于艾灸43℃组(P <0.01);艾灸43℃组、艾灸46℃组和电针1 mA 组、电针3 mA 组穴区 HSP 70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其中艾灸46℃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01)。结论:43℃、46℃不同温度艾灸和1 mA、3 mA 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升高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痛阈,其中以46℃艾灸的效应为显著;这种镇痛效应与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穴区 VR 1和 HSP 70表达有关。

  • 双侧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 CA 3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卿鹏;柴铁劬;丁红梅;赵仓焕;胡静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运动功能及海马 CA 3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组、患侧电针康复组、双侧电针康复组,每组各10只,另设空白组6只。参考改良 Zea Longa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模型,患侧电针康复组电针患侧“曲池”“后三里”“百会”配合康复训练,双侧电针组电针双侧“曲池”“后三里”及“百会”配合康复训练,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2次。术后24 h,7、14 d 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 CA 3区 GAP-43、SYP 表达。结果:术后7、14 d,双侧电针康复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康复组和患侧电针康复组(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GAP-43、SYP 表达显著增加(P <0.05);与康复组或模型组比较,患侧电针康复组及双侧电针康复组 GAP-43、SYP 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与患侧电针康复组比较,双侧电针康复组 GAP-43、SYP 表达显著增加(P <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海马 CA 3区GAP-43、SYP 的表达,而在针刺方法上,双侧电针法较患侧电针法能更好地促进 CI/RI 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

  • 电针对不同时程焦虑样行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汪婷婷;耿婷婷;姜劲峰;徐旺芳;荣长保

    目的::探讨电针对不同时程———应激中和应激后焦虑样行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影响。方法: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1组和正常2组、应激1组和应激2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电针后处理组,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焦虑样模型。电针预处理组造模同时电针“百会”和“印堂”穴,电针后处理组造模后电针“百会”“印堂”穴,每次均刺激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 评分)评价焦虑样行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 CA 1、CA 3区 nNOS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足底电击7 d 后开臂/(开臂+闭臂)的时间百分比和次数百分比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01,P <0.05),不同时间电针干预均能够使其显著升高(P <0.05);应激1组和应激2组大鼠海马 nNOS mRNA 表达高于正常组,电针处理均能降低其表达(P <0.05);应激1组和2组大鼠海马 CA 1区 nNOS 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而 CA 3区显著升高(P <0.01),电针处理可以使其逆转(P <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和后处理对不同时程———应激中和应激后焦虑样行为大鼠均具有明显抗焦虑作用,可能与其对海马内 nNOS 的表达调节相关。

  • 耳穴区经皮电刺激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频率及海马区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海龙;乔丽娜;谭连红;杨娇娇;陈忠;张永臣;杨永升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支配的耳穴区对颞叶癫痫大鼠自发癫痫发作频率及海马区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及 mRNA 表达的影响,探讨耳穴刺激对颞叶癫痫的缓解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复制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对治疗组大鼠耳迷走神经支配的“心”“肺”“皮质下”耳穴区进行经皮电刺激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6周。用长时程视频监测动物的癫痫发作情况,治疗后采用免疫荧光与荧光定量 real-time PCR 方法观察癫痫大鼠海马区 IL-1β、TNF-α蛋白及 mRNA 表达情况。结果:颞叶癫痫大鼠有反复自发的癫痫发作,模型组大鼠的自发癫痫发作频率随时间延长有增加的趋势,治疗组大鼠的自发癫痫发作频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 CA 1、CA 3区 IL-1β、TNF-α免疫活性增强,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0.05),海马内 IL-1β、TNF-α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海马 CA 1、CA 3区 IL-1β与 TNF-α蛋白的免疫活性降低,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 <0.05),海马内 IL-1β、TNF-α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0.05,P <0.01)。结论:耳迷走神经支配的耳穴区经皮刺激干预能显著降低颞叶癫痫大鼠反复自发的癫痫频率,此效应可能与下调海马区炎性因子 IL-1β、TNF-α蛋白的免疫反应及 mRNA 表达水平有关,即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癫痫效应可能与其海马内的抗炎作用有关。

  • 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磊;张丽丽;包华;杨述鸣;潘春山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腺苷钴胺组、脑苷肌肽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腺苷钴胺组及脑苷肌肽组分别采用腺苷钴胺及脑苷肌肽穴位注射配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组间比较,腺苷钴胺组及脑苷肌肽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腺苷钴胺组及脑苷肌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组间比较,腺苷钴胺组及脑苷肌肽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腺苷钴胺组优于脑苷肌肽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腺苷钴胺疗效更佳。

  • 不同发泡灸量的督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伟;陈明人;胡锦玉

    目的::对比督脉铺灸法不同发泡灸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佳发泡灸量。方法: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斑蝥剂量0 g)、治疗组2(斑蝥剂量1.5 g)、治疗组3(斑蝥剂量3 g),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督脉铺灸法进行治疗,每隔30 d 治疗1次,共治疗2次。观察灸后24 h 背部发泡程度、24 h 内背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主要症状、体征,魏氏法(Westergren)测血沉(ESR),酶联免疫法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C 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 M(IgM)、IgG 的含量。结果:24 h 背部发泡程度、24 h 内背部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1轻,治疗组2中等,治疗组3重(难以忍受),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和 ESR、RF、CRP、IgM、IgG 的含量(P <0.01);治疗组2与治疗组3的上述指标皆低于治疗组1,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P <0.01);治疗组3的症状、体征积分和 ESR 及 RF、CRP 含量显著低于治疗组2(P <0.05)。结论:督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发泡灸的疗效远胜于非发泡灸;斑蝥1.5 g 的剂量为佳治疗方案。

  • 温和灸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列;马帅;赵悦;曹锐;王颖;马铁明

    目的::比较温和灸与针刺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差异,为肩背部MPS 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肩背部 MPS 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进行治疗。温和灸组采用温和灸疗法,每次艾灸因人而异,20~100 min 不等,以患者出现透热感为度;针刺组采用毫针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每次留针30 min。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作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温和灸组愈显率80.0%(24/30),优于针刺组愈显率40.0%(12/30,P <0.001)。治疗后两组 PRI、VAS、PPI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 P <0.001);两组治疗后 PRI、VAS、PP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温和灸激痛点与针刺激痛点对肩背部 MPS 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温和灸治愈显效更为明显,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 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景福权;汪秀梅;牛相来;周钰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火龙灸法与单纯针刺法治疗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为提高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大椎、肝俞、天柱、后溪等穴配合火龙灸自大椎至秩边所属督脉及膀胱经覆盖区域,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CSR 20分法量表评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CSR 20分法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8/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肾虚督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督脉铺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定明;李思康;张正龙;马岚;黄海燕;李涛

    目的::观察督脉铺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铺灸组34例和中药组32例。铺灸组采用督脉铺灸疗法,每周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2个月。中药组给予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剂,每次5 g,每日3次,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白介素(IL)-2、IL-6、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计算cAMP/cGMP 比值。结果:铺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1/34),明显高于药物组的81.3%(26/32, P <0.05)。铺灸组及中药组血浆 IL-2、IL-6、cGMP 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cAMP 较治疗前升高(P <0.01), cAMP/cGMP 比值升高;铺灸组 IL-2、IL-6、cGMP 下降较中药组更为明显(P <0.01),cAMP 上升更为显著(P <0.01),cAMP/cGMP 比值上升幅度更大(P <0.01)。结论:铺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可能与其更有利于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 应用 CT 三维重建技术对290例骶后孔(八髎穴)变异性的研究

    作者:周惠芬;沈广澍;尹鑫;丁曙晴;王玲玲;丁义江;杨旭;邹洋洋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率和变异类型,引起临床医师对骶后孔(八髎穴)变异性的重视,为研究取穴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90例行盆腔 CT 检查患者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对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情况进行判别、归类、分析。结果:骶后孔(八髎穴)的总变异率为20.34%(59/290),变异类型包括椎体个数变异型(4椎变异、6椎变异)、融合变异型(腰骶融合、骶尾融合、腰骶融合+骶尾融合、腰骶融合+骶椎4变异)和混合型。结论:椎体个数变异型会导致骶神经数量变化,融合变异型和混合型会加大取穴难度,而髂后上棘一般不会发生变异,用于八髎穴取穴定位更佳。髂后上棘连线多位于上髎水平线上;髂骶距中点多位于中髎水平线上。

  • 20世纪针灸治疗病症分类方法及病症名称的演变

    作者:岗卫娟;武晓冬;王芳;王昕;董国锋

    通过对20世纪针灸治疗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对针灸治疗病症分类方法演变过程进行剖析,发现20世纪针灸治疗病症分类及病症名称经历了西医-中医-西医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内在需求抑或是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与针灸临床诊疗思路有一定关系,有关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优势与选穴规律分析

    作者:余芝;徐斌

    近年来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经济安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笔者整理近年相关文献,对针灸治疗 CFC 的优势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CFC 依据病理特征可以分为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CC)和混合型,其中 STC 为针刺疗法的优势类型。针对 STC,针刺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便秘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不适,具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应,其机制与改善结肠动力、肠道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分泌等病理环节密切相关,选穴规律为选取结肠所在体表投射部位穴位。针对 OCC,针刺结合生物反馈疗法优于单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具有疗程短、起效快的优势,其机制与改善盆底表面肌电和肛管直肠压力有关,选穴规律为选取盆底部位穴位。针灸疗法的上述作用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 神经胶质细胞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思思;屠文展;钟燕彪;姜霞;蒋松鹤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之一,大量文献研究显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神经活性物质,发挥信号转导通路功能,在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作用,电针刺激可通过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镇痛效应。本文就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新文献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及其参与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于颈源性头痛病因“项四穴”进针点解剖位置微调

    作者:姚旭;林咸明

    目的::探寻颈部诱发头痛的疼痛激惹点定位,微调“项四穴”针刺进针点方案。方法:解剖尸体枕项部标本5具10侧,确定“项四穴”(天柱、风池、完骨、天牖)针刺路径。穴位针刺路径染色,枕项部层次解剖;以枕骨粗隆为原点,以上项线水平投影为横坐标,以后正中线水平投影为纵坐标,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测量“项四穴”和疼痛解剖激惹点的水平投影坐标,分析二者空间位置关系,微调“项四穴”进针点定位。结果:“项四穴”进针点可微调至6个针刺刺激点:(1)天柱Ⅰ刺激点,即平天柱穴旁开后正中线约0.5寸处,直刺。(2)天柱Ⅱ刺激点,即颅底水平旁开后正中线约0.6寸处,直刺。(3)天柱Ⅲ刺激点,即天柱穴下移0.6寸,后正中线旁开1.3寸处,直刺;或者天柱穴体表定位不变,向正下方斜刺。(4)风池Ⅰ刺激点,即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结合部凹陷上方平颅底水平,约后正中线旁开2.25寸,沿颅底向鼻尖下方斜刺。(5)完骨Ⅰ刺激点,完骨穴向上移0.7寸,即乳突后根部与颅底结合处下缘,沿骨面直刺;(6)天牗Ⅰ刺激点,即天牖穴下0.7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操作与针刺路径同天牖穴。结论:颈源性头痛与枕项部疼痛激惹点密切相关,可将“项四穴”分别微调至天柱Ⅰ、Ⅱ、Ⅲ,完骨Ⅰ,风池Ⅰ,天牗Ⅰ刺激点进行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针至病所,以增强疗效。

  • 运用磁共振 T 2图动态观察正常人体足三里穴微创埋线后线体对局部的刺激效应

    作者:梁欣;聂红昉;候珣瑞;吕明庄

    目的::在体、动态观察分析微创埋线后线体对正常人体经穴局部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为微创埋线疗法间隔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影像学磁共振(MR)扫描技术,采集8例正常人体左侧足三里穴埋线前、后多个时间点局部轴位 T 2加权(T 2 WI)压脂像及 T 2图(T 2-mapping)8回波序列 MR 图像,所得8回波系列图像利用 FuncTool 软件生成 T 2-mapping 图像后测量埋线局部 T 2值,分析足三里穴微创埋线后局部 T 2 WI 压脂像信号强度及 T 2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与埋线前相比,埋线后8 h 局部 T 2 WI 压脂像信号强度及 T 2值开始升高,埋线后第3日局部 T 2 WI 压脂像信号强度及 T 2值明显升高,埋线后第7、14日局部 T 2 WI 压脂像信号强度及 T 2值较埋线后第3日下降,但仍高于埋线前,至埋线后第21、28、35天,埋线局部 T 2 WI 压脂像信号强度及 T 2值下降至接近埋线前。T 2值经统计学处理显示:埋线后8 h,第3、7、14天皆明显高于埋线前(P <0.01);埋线后第21、28、35天与埋线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施行微创埋线后,线体对足三里穴的刺激效应周期为21 d 左右。相同条件下施行微创埋线时,选用与足三里穴结构相近的穴位,其埋线间隔周期以21 d 左右为宜。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针刺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