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刺研究杂志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杂志

Acupuncture Research 침자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针刺麻醉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4/R
  • 国内刊号: 韩焱晶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www.zhenciyanjiu.cn/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针刺研究》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电针“扶突”等穴对颈部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mGluR5/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

    作者:林丹;阚宇;乔丽娜;王俊荚;陈淑萍;韩焱晶;张建梁;刘俊岭

    目的:观察颈部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反应变化及电针对颈段脊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mGluR 5)、腺苷-3',5’-环化磷酸(cAMP)、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及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8只.异氟烷麻醉下,于大鼠颈部做一长约1.5 cm纵形切口,复制切口疼痛模型.各治疗组在造模4、24、48 h后给予电针上述诸穴区各30 min.热辐射法测定动物的痛阈变化.取C1~C4段脊髓背侧部分的组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GluR 5、cAMP、MAPK与CRE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术后大鼠颈部切口处热痛阈降低(P<0.05);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组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的痛阈与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模型组mGluR 5 mRNA、cAMP mRNA、CREB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MAPK mRNA表达量轻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电针“扶突”后cAMP mRNA、CREB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GluR 5 mRNA、MAPK mRNA表达量轻度降低(P>0.05);电针“合谷”-“内关”穴以及“足三里”-“阳陵泉”穴的效果不明显(P>0.05).电针“扶突”穴下调mGluR 5、cAMP、CREB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合谷”-“内关”穴以及“足三里”-“阳陵泉”穴(均P<0.05).结论:电针“扶突”能明显升高大鼠颈部切口痛术后痛阈,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脊髓C1~C4段mGluR 5、cAMP、CREB基因表达水平有关.与“足三里”-“阳陵泉”及“合谷”-“内关”的作用比较,电针“扶突”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和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作者:孙宏毅;罗勇;卢桃利;周承;秦文熠;李扬;蔡艳丽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及骨髓中与血管再生相关的因子及细胞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后的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电针组分为1、2、3、7d各4个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合谷”穴,刺激时间15 min,每日1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趋化因子受体4+ (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占单核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蛋白浓度.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1d模型组和电针组较正常组外周血EPCs和CXCR 4+细胞数量均显著增高(P<0.01),2d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2 d电针组骨髓EPC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和电针组血清SDF-1α蛋白浓度第1天均增至高,较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且第1、2天电针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EPCs、CXCR 4+细胞和骨髓EPCs数量的增加,该作用可能与SDF-1α表达上调相关.

  • 针刺对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及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陆征宇;赵虹;汪涛;陈洁;宗蕾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和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方法:成年C57/BL雄性小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复制帕金森病模型.针刺组给予“百会“风府”针刺及“阳陵泉”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治疗14d;西药组给予多巴丝肼灌胃治疗,每日1次,治疗14d.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自主活动计数、爬杆实验、游泳实验的行为学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各组小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造模后自主活动计数、游泳实验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爬杆实验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西药组小鼠治疗后自主活动计数、游泳实验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爬杆实验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纹状体神经元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百会”“风府”“阳陵泉”可改善小鼠自主活动、爬杆、游泳等行为,减少纹状体神经元凋亡,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 电针预处理对再次心肌缺血模型家兔心肌酶的影响

    作者:黄日龙;韩数;秦黎虹;孙忠人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再次心肌缺血家兔心肌酶的影响,探讨电针防治家兔再次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心肌缺血组、电针预处理组、再次心肌缺血组、电针预处理心肌缺血组,每组8只.经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及持续滴注垂体后叶素溶液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7d前开始每日给予“内关”穴电针预治疗,电针预处理心肌缺血组在第1次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给予“内关”穴电针预治疗7d.记录造模后30 min的心电图,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缺血组和再次心肌缺血组造模后30 min心电图STⅡ段电位明显升高(均P<0.01);与相应的造模组比较,电针预处理均可明显降低STⅡ电位值(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缺血组和再次心肌缺血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相应的造模组比较,电针预处理可明显减少各项心肌酶的释放(均P<0.01).电针预处理组与电针预处理心肌缺血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控制心肌酶的释放对家兔再次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电针预处理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

  • 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大小、乳腺病理变化、血清性激素含量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继军;王丽娜;肖红玲;张拴成;佘延芬;边文静;郭帅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针刺组在大鼠第2对左右乳房进行围刺后,电针30 min,并针刺“膻中”穴,留针30 min,1次/d,共治疗30 d;药物组每日予以三苯氧胺(1.8 mg/kg)灌胃.于治疗前,治疗10、20、30 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于末次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含量;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乳头高度、直径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乳头高度、直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E2、PRL、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E2、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乳腺组织形态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目明显较多,腺泡腔和腺导管明显扩张;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均减少,腺泡腔及腺导管萎缩.模型组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能够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其作用与调节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降低乳腺组织ER表达有关.

  • 电针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孙东云;孙立虹;梁玉磊;张书义;肖红玲;吴中秋;李文丽;李新华;马红利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大鼠脂代谢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电针雌组、雄组电针大鼠“后三里”“三阴交”“丰隆”等穴.计算各组治疗前后Lee's指数,生化法检测各组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结果: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浆TG、TC、LDI-C含量均较模型雌、雄两组明显降低(P<0.01,P<0.05),而血浆HDL-C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电针雌组明显降低(P<0.05);电针雌组血浆TG、TC含量较电针雄组明显降低(P<0.05);电针雌组血浆HDL-C、LDL-C的含量与电针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脂代谢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更明显地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雌性大鼠的血浆TG、TC含量,但对雌雄两性血浆HDL-C、LDL-C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蛋白激酶C的影响

    作者:徐彦龙;高靓;石磊;李晶;刘维红;杜元灏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蛋白激酶C(PKC)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针刺组(24只)、假手术组(24只)和空白组(6只),前3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阻滞(MCAO)后0.5、1、3、6h4个时相组,每组6只.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组在MCAO后即刻针刺“水沟”穴,电针刺激20 min.各组动物均按时相处死,在外科显微镜下分别分离和剪取梗死侧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各8 mm.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平滑肌PKC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与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CAO后各时相PKC表达均上调(P<0.05,P<0.01),针刺组PKC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P<0.01,P<0.05).结论:针刺干预可显著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表面血管PKC表达上调趋势,使其维持在正常值左右,这对于缓解脑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痉挛具有重要作用.

  • 不同灸量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细胞免疫学机制的影响

    作者:张伟;陈明人;熊俊

    目的:通过观察悬灸“大椎”穴不同灸量对哮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哮喘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以及佳灸量.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治疗组1(悬灸15 min)、治疗组2(悬灸30 min)、治疗组3(悬灸60 min)、治疗组4(悬灸120 min).哮喘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致敏混悬剂并雾化吸入卵蛋白的方法制造.悬灸大鼠“大椎”穴,每日1次,共治疗7d.运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IL-4、IFN-γ、IgE含量,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4、IFN-γ、IgE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经过艾灸治疗后,各治疗组IL-4、IgE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IFN-γ/IL-4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组4 IFN-γ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2与治疗组1相比,IL-4、IgE含量显著降低(P<0.05),IFN-γ/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3与治疗组2相比,IL-4、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IFN-γ/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4与治疗组3比较,各指标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悬灸“大椎”穴通过抑制血清IL-4的分泌,减轻IgE的炎性反应,提高IFN-γ/IL-4水平,从而改善哮喘细胞免疫机制;随着灸量的增加,对哮喘大鼠细胞免疫机制的改善作用也在增加,以艾灸1h效果佳.

  •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大鼠血清、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潘江;章薇;严洁;常小荣;张泓;陈武善;石文英;潘纯

    目的:探讨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每组10只.用颈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心包经穴组取“内关”“曲泽”穴,大肠经穴组取“合谷”“曲池”穴,于造模后6、24、48、72 h进行治疗,每次电针持续30 min.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血清、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脑梗死区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心包经穴组、大肠经穴组均能上调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及脑梗死区的表达以及促进微血管的形成(P<0.01),后两组作用强于模型组(P<0.01);心包经穴组促进VEGF在脑梗死区的表达及促进微血管形成的作用优于大肠经穴组(P<0.01).结论:缺血损伤能引起机体自身微血管新生修复的发生.电针能促进大脑中动脉梗阻大鼠脑梗死区的血管新生,且电针心包经穴的作用强于电针大肠经穴.

  • 温针灸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初;何少峰;王仁灿;周咏梅

    目的:观察温针灸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OA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西乐葆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肌肉刺激法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国际骨关节炎Lequesne指数、不良反应等评价.结果:治疗后即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两组治疗后即时及治疗后3个月VA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即时及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Lequesne指数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肌肉刺激疗法用于治疗OA可以取得较好的即时效果并维持效应,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

  • 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

    作者:陈立;张新风;库宝庆;王晓翠;马聪;梁俊燕;刘娟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自体血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吗丁啉;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评定疗效,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15/21),对照组总有效率33.3%(7/21),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血足三里、中脘、胃俞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有关.

  • 百会、四神聪穴久留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董永书;行书丽

    目的:观察百会、四神聪穴留针法及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治疗高血压的更优疗法.方法:将2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选取百会、四神聪穴,针刺得气后留针8h;药物组早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分别于治疗后0.5、2、4、6、8h末测量两组患者右上肢血压,对比两组血压情况.结果:针刺组患者2h末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h末收缩压到达低(P<0.01),6h后收缩压开始回升,于8h末收缩压恢复至针刺前水平(P>0.05);药物组患者于0.5h末开始收缩压较治疗前持续下降(P<0.05,P<0.01),8h末仍见血压缓慢下降(P<0.01);0.5h末及8h末针刺组收缩压高于药物组(P<0.01).两组舒张压均于治疗后2h开始较治疗前下降,且持续到8h(P<0.05,P<0.01);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四神聪穴留针法降低收缩压起效较慢,维持时间较短;对舒张压的影响与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相似.

  •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作者:李轶雯;张嵘

    随着儿童孤独症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针刺为主的替代疗法治疗孤独症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与针刺治疗孤独症相关的文献后发现,针刺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总体有效,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可分别改善患儿语言、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症状,且尚未观察到副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神经化学、脑血流及神经网络联系等方面进行推测解释.针刺治疗孤独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疗法.

  • 中枢5-羟色胺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胡吴斌;吴子建;汪克明

    5-羟色胺作为参与针刺效应的重要中枢调控物质,在阐述针刺效应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大量实验研究已证明针刺能显著影响中枢5-羟色胺的含量及活动,且不同条件下针刺对5-羟色胺影响不同.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中枢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新的看法和研究思路.

  • 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腧穴配伍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吴巧凤;张承舜;陈勤;余曙光

    腧穴配伍应用是针灸取得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本文分别从腧穴配伍的方式、作用属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目前腧穴配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整体性”“非线性”是认识腧穴配伍的关键.同时,笔者借鉴和结合目前复杂网络在中医药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开展腧穴配伍文献研究、腧穴配伍生物学数据整合研究的可行性,提出采用现代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可能是深入认识腧穴配伍规律和机制的有效手段.

  • 美国针灸立法及标准化研究现状

    作者:王守东;侯酉娟;孟凡红;陈淑娟;王焱垚;姜帆;丁铭

    本文简要回顾针灸在美国的传入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针灸立法概况、主要内容、立法特点和管理体制,了解和掌握美国针灸立法及针具规范化及操作安全性规范及执业规范等相关针灸标准化现状,研究并分析针灸在美国获得民众及官方认可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当前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动针灸在美国及全球的发展,并为中医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为本国学者及管理者进行针灸立法及标准化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针灸 立法 标准化 美国
针刺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