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刺研究杂志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杂志

Acupuncture Research 침자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针刺麻醉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4/R
  • 国内刊号: 韩焱晶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www.zhenciyanjiu.cn/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针刺研究》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麦粒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IFN-γ的影响

    作者:陈晓莉;黄迪君;郝亮;唐勇

    目的:探讨麦粒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IFN-γ的影响.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检测TNF-α、IFN-γ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分别是12.13±9.01 pg/mL、46.75±16.77 pg/mL、13.25±8.64 pg/mL、31.88±24.34 pg/mL、6.88±4.17pg/mL;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分别为470.23±102.01 ng/L、145.58±46.65 ng/L、451.14±98.64 ng/L、253.88±75.44 ng/L、425.97±114.17 ng/L.结论:麦粒灸下调AA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上调AA大鼠血清IFN-γ水平,二者均有赖于肾上腺的完整.

  • 针刺对应激状态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红;袁丽荣;马惠芳;张丽

    目的:揭示任脉六穴与胸腺的内在联系,探讨针灸对应激状态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理.方法:通过长期的捆绑刺激使小鼠处于应激状态,分别采用手针和电针刺激小鼠的任脉六穴,观察针刺前后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变化.结果:应激组中NK细胞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手针组、电针组与应激组相比NK细胞的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均得到提高(P<0.01,P<0.05).结论:针刺任脉六穴可以提高应激状态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胸腺的影响,进而提高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从而显现出针刺的促防卫免疫效应.

  • 人体穴位标本断面切割方法的研究

    作者:余安胜;张海东;李风梅;赵英侠;张建华;邵水金;姜俊;毛根金

    目的:建立穴位断面数字解剖学,提高穴位的形态认识.方法:采用了标本灌注后穴位的断面切割和逐层切割方法.建立穴位断面标本图像库和人体标定穴位后的逐层断面解剖图片库.结果:获得439个穴位断面标本和图像2300张,全身逐层断面图像标本1058张.结论:人体穴位标本断面切割是研究和实验数字穴位解剖学的基础,切割标本也为穴位的其他相关的形态和机能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原始的形态图像资料.

  • 电针对戊四唑点燃型癫痫大鼠脑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杨帆;徐国龙;王频;施瑾;章复清;昂文平;沈德凯;刘向国

    目的:探讨戊四唑(PTZ)点燃型癫痫大鼠脑内氨基酸的变化及电针对其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癫痫模型组、电针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脑内氨基酸含量.结果:癫痫模型组脑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及抑制性氨基酸甘氨酸(Gly)升高明显(P<0.05);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降低明显(P<0.01).经电针治疗后γ-氨基丁酸(GABA)、丙氨酸(Ala)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Glu降低明显(P<0.05).结论:电针抗癫痫的作用可能与脑内Glu、GABA及Ala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癫痫 氨基酸 电针
  • 电针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血自由基、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作用

    作者:张发宝;周逸平;王月兰;汪克明

    目的:探讨电针的抗心肌缺血机制,进一步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方法: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0m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观察电针"心俞"、"厥阴俞"对血清中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结果:电针"心俞"、"厥阴俞"能降低血清CK含量(P<0.05),和MDA含量(P<0.01),提高血清SOD含量(P<0.001)和血浆CGRP/ET水平(P<0.001).结论:电针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缺血损伤,进一步证实了经脉脏腑相关理论.

  • 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贺春;万有;王韵;韩济生

    目的:比较不同经穴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方法:选用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慢性神经源性痛模型,给予不同经穴的电针治疗,穴位选用"夹脊"(L5)、"环跳"、"委中"、"阳陵泉"和"足三里".采用引起缩足的机械刺激阈值(50%缩足阈值)来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用大鼠5 min内在5±1℃冷板上的抬脚次数来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分别于电针后即刻、24 hr、48 hr和72 hr检测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电针后即刻、电针后12 hr、24 hr和48 hr检测机械性痛觉超敏(50%缩足阈值),以观察其疗效.结果:以上五个穴位单次电针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的抑制均可持续至电针后24 hr,其中"委中"对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可持续至电针后48 hr;对机械性痛觉超敏的镇痛作用即刻效果较好,电针后12 hr消失.五个穴位镇痛强度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经验提示穴位选择是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实验条件下,"委中"穴电针后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可以认为效果优.

  • 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糖皮质激素及受体的影响

    作者:余曙光;唐勇;刘雨星

    目的:探讨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糖皮质激素(CS)及受体(GCR)的影响.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RA动物模型,电针"足三里"治疗后,放免测定血浆CS、胸腺GCR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CS明显下降,电针后CS水平明显升高,二者比较,P<0.05,且达到正常水平,电针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模型组大鼠胸腺GCR K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空电组(P<0.01),其浓度也明显低于正常组、空电组(P<0.05),电针治疗后GCR KD值和浓度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电针能够增加RA大鼠的CS、GCR含量水平.

  • 电针对狗血浆、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孙大勇;黄裕新;高巍;褚自宏;王庆莉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条).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狗胃粘膜血流量的变化,同步测定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给予电针30 min,停针30 min后"足三里"组胃粘膜血流量较针前显著升高(P<0.01),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内皮素含量显著下降(P<0.01),电针后"上巨虚"组仅血浆内皮素含量较针前下降(P<0.05),而胃粘膜血流量及胃粘膜组织内皮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其他组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可使狗胃粘膜血流量增加,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这种变化与影响胃粘膜血流量某些脑肠肽的含量改变有关,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与cAMP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绪平;韩肖华;王亚文;刘又香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β-Endorphin,β内啡肽)与cAMP(cyclic AMP,环磷腺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与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后可使大鼠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明显升高,使β-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头穴透刺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EP与caMP的含量,改善梗死脑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针刺防治实验性动脉再狭窄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雷磊;徐国龙;周小军;田松;沈德凯;杨帆;尚容君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空气干燥法诱发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了针刺对动脉再狭窄模型大鼠右颈总动脉去内皮损伤的内膜增生及纤溶活性的影响.结果:针刺能抑制动脉去内皮损伤的内膜增生,升高模型大鼠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的活性,从而影响动脉再狭窄的病理进程.结论:针刺对动脉再狭窄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针刺麻醉复合丹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函;王祥瑞;王震虹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丹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维持心肌线粒体的功能.方法:18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针刺麻醉组、针刺麻醉复合丹参组,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前即刻、灌注前即刻、灌注2hr三个时间点MAP、HR、ECG,测定血浆IL-8、乳酸浓度,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区、非缺血再灌注区线粒体的99mTc-MIBI摄取率.结果:血IL-8、乳酸浓度对照组、针刺组、针刺麻醉复合丹参组逐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区线粒体99mTc-MIBI摄取率逐步增高,血乳酸值和线粒体99mTc-MIBI摄取率有强负相关关系.结论:IL8参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再灌注损伤,针刺麻醉、针刺麻醉复合丹参能减少IL-8的产生及减弱其作用效应.针刺麻醉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维持心肌线粒体的功能,丹参对针刺麻醉的心肌保护效应有增强作用.

  • 家兔循经组织不同温度改变对Na+/K+-ATP酶活性及P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春红;谭连红;赵湘杰;张栋;王淑友;付卫星

    目的:观察循经温度现象与Na+/K+-ATP酶活性变化及血管调控物质SP功能活动的关系.方法:①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循经出现的温度变化.②)用酶学方法测定Na+/K+-ATP酶活性,放射免疫方法测定P物质(SP)含量.结果:①左后肢外侧和右后肢内侧循经高温区组织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区组织(P<0.05、P<0.01);②左后肢外侧和右后肢内侧循经高温区组织的SP含量较对照区组织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5,>0.1).结论:①家兔循经出现温度较高组织的Na+/K+-ATP酶活性较非高温区组织的代谢活跃;②家兔循经高温区组织P物质水平有一定增高,但未见统计学意义.

  • 电针遏制癫痫小发作时脑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张煜;吴定宗;万平

    目的:本课题前阶段已证明电针能遏制癫痫小发作,现拟探查此时脑内一些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在戊四氮注射及闪光刺激造成癫痫小发作的大鼠,收集脑内一些部位在电针穴位前后的灌流液,测定四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皮层运动区、视区的γ-氨基丁酸、甘氨酸及牛磺酸在电针后显著增加,谷氨酸减少.丘脑网状核、黑质网状部的γ-氨基丁酸亦明显增加.结论:电针促使脑内与抑制有关的氨基酸含量增加,而兴奋性氨基酸有减少趋势.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作者:骆仲达;骆仲逵;许能贵;赖新生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大椎"、"百会"对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NGLF的影响.方法:用凝闭一侧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进行观察.结果:缺血+电针组中,大脑皮层梗塞区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较缺血组显著减少(P<0.01),NGFR免疫阳性表达在细胞数量上及强度上也均较缺血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电针能抑制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的凋亡,可增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NGFR的表达,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 头针对中风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红星;张唐法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头针治疗中风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观测头针对中风病人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头针治疗可以使中风病人血浆中过度升高的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素含量而达到治疗效果.

  •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俊岭;陈振荣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②经脉-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新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循经感传与外周神经、骨骼肌链、脊髓运动神经元柱和大脑皮层等结构和有规律性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针刺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有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经脉循行线上出现的各种生物物理现象包括红外辐射轨迹、液晶等与机体生物信息的特殊传递活动密不可分;经络是指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规律;目前我国对于经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关经络研究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针刺研究》引文分析

    作者:韩焱晶

    目的:对<针刺研究>的期刊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方法:用引文分析法对<针刺研究>杂志23期中学术性文章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刊引文自引率、引文语种中的外文比例、平均引文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1.74%、33.5%、8.20条/篇;被引文献峰值是在其发表后的第3年,半衰期为6.6年,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这些均与资料所统计的其他医学期刊基本一致.根据布拉德福的离散定律,本文还统计出了针灸基础研究领域参考价值较大的6种核心期刊,其中<针刺研究>列居榜首.结论:该刊质量较好,流通较快,利用率也较高,在该领域的刊物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针刺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