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针刺研究杂志

针刺研究

针刺研究杂志

Acupuncture Research 침자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针刺麻醉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4/R
  • 国内刊号: 韩焱晶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www.zhenciyanjiu.cn/
  • 曾用名: 针刺麻醉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针刺研究》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时程电针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天生;杨露;胡荣;乔秀兰;杨馨;刘旭光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时程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为缺血性中风选择佳电针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对照组、MCAO模型组、电针 10 min 组、电针 30 min 组、电针 60 min 组.制作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前不同时程电针"百会""水沟",刺激强度 3.5 mA,频率 2 Hz,连续波.高效液相法检测大鼠MCAO 再灌注区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各组梗死区脑组织Glu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电针 60 min 时程能有效降低Asp含量(P<0.05).结论:达到一定的电针时间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

  •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蔡荣林;胡玲;周逸平;吴子建;汪克明;唐晓敏;李梦;李姿慧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原、络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和电针支正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神经电信号和心功能各指标;同时接入SKY-A4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电针"神门""支正"穴前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变化.结果:电针神门组、电针支正组在停针即刻心功能指标和心交感神经电活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电针神门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电针支正组(P<0.05).结论:电针"神门""支正"穴均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并可提高心肌缺血状态下心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且电针"神门"穴的作用优于"支正"穴.

  •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刘俊岭;陈淑萍;高永辉

    目的:比较电针不同穴区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共79只Wistar大鼠,包括40只正常未孕和39只已孕18~19 d 的临产大鼠,用1.5%氯醛糖(50 mg/kg)和25%乌拉坦(420 mg/kg) 混合液腹腔麻醉.前者随机分为对照、内关、合谷、三阴交组,每组10只;后者随机分为对照、内关和三阴交组,每组13只.腹壁切开后,于左侧中段子宫浆膜下埋藏一对针式不锈钢电极,记录子宫平滑肌肌电活动.电针取双侧"内关""合谷""三阴交",刺激参数为:频率 2/15 Hz, 强度 1~2 mA,持续 20 min.结果:1)在正常非孕鼠上,与对照组比,电针 "三阴交"后,子宫肌电爆发波的频率及幅度、慢波的幅度明显增加(P<0.05);电针"合谷"对爆发波的频率有类似"三阴交"的作用;而电针"内关"穴后,爆发波的频率及幅度和慢波的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内关组比较,"三阴交""合谷"电针期间和停电针后0-5 min 大多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01).2)在妊娠后期大鼠上,与对照组比,电针 "三阴交"后,子宫肌电的爆发波频率和幅度及慢波的幅度增加(P<0.05)且持久;电针"内关"穴后,子宫肌电爆发波、慢波的频率明显减低(P<0.05);两组相比,爆发波的频率和幅度、慢波波幅电针期间和停针后许多时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和"合谷"穴可兴奋子宫平滑肌的电活动,"三阴交"穴的作用更强,而电针"内关"穴则抑制子宫肌的电活动,不同穴位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 夹脊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胶质酸性纤维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彬;孟宪芳;李熳;罗艺;李玲俐;张静;刘晓春;施静;陈锋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分子机制.方法: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5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SCI模型.电针组采用夹脊电针分别治疗3、7和 14 d,频率为 2 Hz 等幅波,电流为 2~6 mA,每日电针1次.应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 (BBB) 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灰质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学实验观察到,电针组大鼠术后 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①模型组术后 3 d,损伤段脊髓灰质中EGF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多,7 d 后开始减少;电针组EGFR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②损伤后GFAP的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相应时间点电针组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可通过抑制损伤部位EGFR的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从而有利于损伤后的神经再生.

  • 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抗炎效应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作者:方剑乔;刘芳;邵晓梅;吴媛媛

    目的:观察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电针抗急性炎症的部分机理.方法:正常Wistar大鼠分别在电针、消炎痛和罗非昔布预处理 5 d 后致角叉菜胶急性炎症模型.电针刺激"曲池"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 频率 2 Hz,强度 5 mA,时间 30 min,每天1次,连续 5 d;消炎痛和罗非昔布预处理分别以 7.5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 5 d;另一组大鼠在相同造模后进行即刻电针处理(参数同电针预处理组).以毛细管放大法检测足跖肿胀度,ELISA法检测炎症足爪PGE2、IL-1β和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足爪炎症组织IL-1β mRNA、TNF-α mRNA表达.结果:电针可有效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跖肿胀,尤以造模后2、3 h 为显著;可降低大鼠炎症足爪组织中的PGE2水平;不同时段电针介入治疗均能下调炎症足爪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但以造模后治疗为佳;电针对足爪炎症组织IL-1β mRNA、TNF-α mRNA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结论: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急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并通过抑制局部促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的生成与表达而控制炎症的发展.

  • 温和灸对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大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白如鑫;李沛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于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症(PADAM)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根据测定大鼠血清的总睾酮(TT)和血清游离睾酮(FT)的水平,选择符合标准PADAM的中老年SD大鼠模型3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3组:艾灸组(灸"肾俞""命门""关元")、对照组Ⅰ(丙酸睾丸素组)、对照组Ⅱ(模型组),并测定各组治疗后血清中TT和FT的水平,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及通过悬尾实验和力竭游泳实验及取得其相关脏器指数等评价大鼠的自身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中TT、FT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模型组FT显著下降(P<0.05).两治疗组经治疗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力竭游泳实验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结论:温和灸法可阻止PADAM大鼠血TT、FT的下降,减轻腹部脂肪堆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抑郁状态和肌张力,其作用与丙酸睾丸素相当.

  • 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郭瑞峰;潘娜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本校健康男性学员30名,年龄20~22岁.取百会穴,悬起温和灸,每次5~10 min,每日1次,共5次.应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 CV-300型),探头频率 5 MHz,由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治疗前及艾灸治疗后测试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艾灸百会穴 5 d 后,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与艾灸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两侧颈总动脉血液Qmean(平均流量)、Vmean(平均流速)及Vmin(小流速)增加显著(P<0.01),脑血管Rv(外周阻力)、DR(动态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部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脑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这对揭示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 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秦正玉;胡玲;夏晓红;李梦;吴子建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的调整作用,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纳入病例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电针三阴交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双侧三阴交(2/100 Hz,8~10 mA,30 min,3次/周,共3个月),西药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次,2次/月,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所得数据用意向治疗分析集(ITT)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P)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后,ITT和PP数据集分析表明,患者血清FSH、LH含量显著降低(P<0.001),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电针组血清FSH、LH、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

    作者:罗华丽;李荣亨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手针组,后两组隔天治疗1次,9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选穴分为两组:1)梁丘、血海、支沟、外关等;2)公孙、内庭、丰隆等.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组采用电针(疏密波,强度 2~5 mA,频率 0.8~3 Hz)双侧天枢、腹结等穴,轮流给予.手针组在电针的相同穴位上行平补平泻手法,每 10 min 捻转1次,每次 1 min,频率 100~120次/min,留针 30 min.治疗前后采血对患者瘦素及脂联素值以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电针组与手针组瘦素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电针组瘦素值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与手针组脂联素值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1,0.05),电针组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电针和手针均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病人血中瘦素含量,升高脂联素含量,电针效果明显优于手针.

  • 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宁霞;刘桂珍;孙克兴;郝晋东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康复组19例,针刺结合康复组21例,康复组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结合康复组患儿采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治疗体针取百会、哑门、曲池、环跳、三阴交等穴,施热补针法,不留针;头针取智三针、脑三针、运动区、平衡区等穴,不提插捻转,留针 1 h.均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和脑瘫患儿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与针刺结合康复组显效、无效和有效率分别为12(63.16%),18(85.71%);7(36.84%),3(14.29%);63.16%和85.71%,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GMFM评分和脑瘫综合功能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GMFM评分和脑瘫综合功能评分均有显著增加(P<0.01);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单纯康复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 经络的生物物理学、化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芳;黄光英

    经络实质是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近年来众多学者试图从物理、化学、生物、中医和现代医学等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各种经络现象.经脉循行线上的物理探测结果表明了经络具有电、热、声、光、磁、同位素的循经移动等生物物理学的特异性.经脉线上的化学物质(离子、氧分压、神经递质、细胞连接通讯)的研究也与经络活动密切相关.本文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两个方面总结了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近况,以期对此领域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迟相林;李振光;郭兆荣;周丽;蔄红好;董春玉;毕可萍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60%~70%.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关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的实验及临床报道很多,内容涉及到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就此问题做一综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神经干细胞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意义

    作者:刘灵光;张红星

    近年来研究认为,神经干细胞(NSC)可参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本身可激活内源性NSC的增殖和分化,而头针疗法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据此推测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病损的修复与重塑.由此,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SC的研究,从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NSC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以揭示头针对于内源性NSC调控的机制,更好地利用头针疗法促进NSC增殖和分化,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平衡针刺配合传统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作者:邵立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病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

    作者:王苓苓;张维波;谢衡辉;田宇瑛;徐一慧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区域和左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五个区域,以血流变化率为指标比较分析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对腰部体表血流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后腰部整个区域的皮肤血流量与针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起针后 12 min (P<0.05),针刺两穴的血流变化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委中穴后,同侧腰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皮肤血流变化率显著高于针刺阳陵泉(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腰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使针刺侧腰部膀胱经皮肤血流的升高上,这种效应有可能导致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 "历代针灸学成就多媒体展示系统"的构建思路

    作者:徐文斌;张立剑;李素云;冉升起;王勇;徐青燕;焦玥;艾红兰;岗卫娟

    "历代针灸学成就多媒体展示系统"系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科研项目.它以历史为主线,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动画等多种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示针灸学发展各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及丰富的文博信息;另外,它还是一个集针灸科普知识、刺灸技法、医疗实景展示于一体的系统,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本文介绍其建设的目标和定位、展示的主要内容、系统制作特点等.

  • 表面解剖学、影像学、人体测量学方法在针灸腧穴定位标准化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作者:黄龙祥

    在修订针灸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以及制订针灸经穴定位的国际标准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解剖学的新分支表面解剖学,以及影像学的方法,对于针灸腧穴定位与取穴进行试验性研究,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单纯依据文献分析方法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不仅为经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系统发掘了中国古代在针灸腧穴定位方面所积累的表面解剖学经验的科学价值和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现代表面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针刺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