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与护肝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维巍

    目的:观察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前来诊疗时间分组,双日诊治者为对照组(例数为33例,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方法治疗),单日诊治者为联合治疗组(例数为33例,对照组对抗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护肝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基础对抗性治疗的前提下,继续为患者给予甘草酸二胺进行护肝治疗,临床治疗的效果更确切,可以有效减少抗结核类药物对患者肝脏功能产生的损害.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致患者死亡二例

    作者:鲁学明

    例1患者,男,28岁.因疲乏、纳差3周加重伴皮肤黄染5d,神志不清0.5d,于2012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1月23日因右侧胸痛伴盗汗2周第一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右上中肺)、涂阴、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右侧).给予2HRZE/10HRE抗结核治疗.患者于2011年12月8日出院,转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门诊继续治疗.患者于2011年12月30日因疲乏、消化道症状至结防科门诊检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202 U/L(正常值0~40 U/L),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加用九味肝泰胶囊(具体用法用量不详)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症状逐渐缓解后于2012年1月9日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继续采用HRZE方案治疗.2d后患者再次出现疲乏、纳差等症状.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无酗酒史及应用其他肝毒性药物史.既往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淤胆型肝炎等肝胆疾病史,无过敏性疾病史.

  •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洪永孟;黄修伙;叶志典;姚正钢;罗贤鑫;陈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8 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20 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为对照组,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对观察组的可能危险因素(HBVDNA、HBeAg、ALT 含量、患病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进行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并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高HBVDNA、HBeAg 阴性状态、高ALT、患病时间长、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谷胱甘肽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损害34例

    作者:刘雪梅;邹雨荷

    肝癌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被认为是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在我国,肝癌患者85.4%合并肝硬化,致使肝功能受损,且反复多次TACE也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恶性循环.我们于1999年8月~2002年7月,对64例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于TACE前后分别采用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谷胱甘肽治疗与肝泰乐加肌苷护肝治疗作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谷胱甘肽在TACE治疗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致Gilbert综合征样改变1例

    作者:张文瑾;王晓峰;赵景民

    报告1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致Gilbert综合征样改变.临床上与Gilbert综合征较难鉴别.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看到肝组织色素沉着较弥散,并同时伴有炎症损伤改变,附图片1张提示治疗上应积极去除病因,进行适当护肝治疗

  • 利福喷汀致严重不良反应一例

    作者:黄冬生;李艳;关玉华;谭守勇

    患者男性,27岁,因右胸痛20 d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85次/min,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余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2000年患者曾因患肺结核在当地医院治疗,经2HRZE/4HR(其中H为异烟肼,R为利福平,Z为吡嗪酰胺,E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遵医嘱停药.入院后X线胸片示:右上肺斑片状影、右侧胸腔积液,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穿刺抽液术,抽出黄色胸腔积液300 ml,并予以H、R、Z、S(其中S为链霉素)抗结核治疗.用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停用抗结核药,予以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1月29日开始加用H、E、S抗结核药,患者无不适.12月3日加用肝损害相对较轻的利福喷汀0.45 g,每周2次.

  • 静脉用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作者:李崇剑;周宪梁;张沛;王国干;朱俊;高润霖

    胺碘酮是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上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较少见[1].现报道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所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经联合护肝治疗后室速消失、肝功能恢复的1例病例.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观察

    作者:艾祖然木·苏皮;优丽吐孜?艾买提;吐尔逊江?买买提

    目的:动态观察甲状腺功能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变化,评估抗甲亢治疗中联合护肝治疗在保护肝功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分析2组患者肝功能与FT3、FT4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FT3、FT4的表达水平与肝功能相关指标之间呈正相关,甲亢治疗2周后时患者FT3、FT4水平较前有所降低,护肝治疗组患者肝脏各项转氨酶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ALT在2周内无明显差异性,治疗4周时未护肝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差于治疗组(P﹤0.05)。结论:FT3、FT4的表达水平与肝脏各项转氨酶之间有线性关系。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联合护肝治疗有助于保护肝功能,动态检验观察有助于了解药物治疗中的副作用。

  • Roux-Y桥襻空肠巨大结石取石术后胆漏一例

    作者:厉学民;郑樟栋;张家敏

    病人,女,59岁,因上腹胀伴畏寒发热6个月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伴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5℃,无恶心、呕吐、黄疸,在当地医院拟"肝功能损害"予护肝治疗无效转入金华市中心医院.既往18年前因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先后在外院及我院行3次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肝外叶切除术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症状消失.入院体检:血压126/78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温38.7℃,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右上腹部有3条手术瘢痕,腹平软,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

  •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与护肝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艳菊;俞建平;陈红娟;陈霞;孙杰;叶军

    目的 分析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指标;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15d及30 d时的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抗病毒及抗结核的基础上加以甘草酸二铵进行肝脏保护,能够显著缓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肝酶明显升高1例

    作者:张斌;王楠;毛敏;李格;陆进

    病例:患者,女,7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余年,每年于秋冬季节变替时,喘憋、咳嗽、咳痰加重。2014年2月15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痰白质粘量多,伴发热、憋气,体温高37.6℃,夜间不可平卧,自服感冒清热颗粒后症状未缓解。于2月1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喘憋、咳嗽、咳黄粘痰,量多,烦躁,急性面容,高枕卧位,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干啰音,少量湿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室率100~120次/min,心音有力,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浮肿。临床予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每日1次抗感染。1天后生化示: ALT 217 IU·L-1(0~40 IU·L-1),AST 100 IU·L-1(0~42 IU·L-1),TBIL 24.15μmol·L-1(5~21μmol·L-1),DBIL 5.40μmol·L-1(0~7μmol·L-1)。临床考虑肝酶异常与抗生素相关,换用头孢西丁注射液2 g,每12 h 1次抗感染,多索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水飞蓟宾葡甲胺片0.1 g,每日3次护肝治疗。2天后复查生化:ALT 111 IU·L-1,AST 45 IU·L-1,ALP 74 IU·L-1(40~150 IU·L-1),TBIL 13.5μmol·L-1,DBIL 4.2μmol·L-1,肝酶明显下降;因头孢西丁抗感染效果欠佳,再次换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mg,每日1次。4天后(2月25日)复查生化示:ALT 123 IU·L-1,AST 250 IU·L-1,TBIL 29.4μmol·L-1,DBIL 14.6μmol·L-1, TBA 69.4μmol·L-1(0~10μmol·L-1)。患者多种肝酶再次较前升高,遂停用莫西沙星,并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0.6 g 每日1次保肝治疗。停莫西沙星4天后,复查生化示:ALT 633 IU·L-1,AST 603IU·L-1,ALP 402 IU·L-1, TBIL 124.1μmol·L-1,DBIL 75μmol·L-1,TBA 154.8μmol·L-1,停用多索茶碱,调整保肝治疗:水飞蓟宾葡甲胺片0.1 g,每日3次,葡醛内酯片0.2 g,每日3次,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每日1次,异甘草酸镁注射液0.1 g,每日1次。后转氨酶逐渐下降,但胆红素仍持续升高,在原有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每日2次利胆。3月14日复查生化示:ALT 260 IU·L-1,AST183IU·L-1,DBIL 54.5μmol·L-1。3月23日复查生化示转氨酶与胆红素均恢复正常。

  • 阿托伐他汀钙与多种药品合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作者:何娟

    患者,女,5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行走、握物不稳8小时”于2013年4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近期无腹痛、纳差等不适。查体:体温(T)36.4℃,血压(BP)150/80 mmHg,脉搏(P)120次/min,呼吸(R)21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头颅CT示:右侧丘脑及右侧内囊后肢腔隙性脑梗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谷酰胺转肽酶150 U·L-1,余项正常。诊断为“脑梗死、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医嘱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第一制药厂,批号:1211254)30 mg,qd改善脑循环,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批号:130103)30 mg,qn,p.o.降脂,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批号:BJ09875)50 mg,tid,p.o.控制血糖。2013年4月27日,经治疗患者半身不遂好转,扶持下可拖步行走。依达拉奉注射液已用足疗程予停医嘱,另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开封康诺药业,批号:1208093)继续改善脑循环,余治疗方案不变。2013年5月9日,长春西汀注射液已用足疗程予停用。复查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5.6 U·L-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3 U·L-1,碱性磷酸酶(ALP)212 U·L-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231 U·L-1,余项正常。诊断:药源性肝损伤。可疑药物包括:依达拉奉注射液、长春西汀注射液、阿托伐他丁钙片及阿卡波糖片等。医师考虑前两者可能性大,立即停药并报不良反应,予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qd, i.v.gtt.护肝治疗。2013年5月17日,患者半身不遂好转,左手可握轻物,可独立行走,左下肢稍拖步。复查肝功能:ALT 523.5 U·L-1,AST 264 U·L-1,ALP 374 U·L-1,γ-GT 379 U·L-1,直接胆红素(DBIL)6.3μmol·L-1,并腹部彩超提示:肝实质光点稍增粗。医师立即请临床药学会诊,药师建议停用可疑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卡波糖片,予肌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加强护肝治疗。医嘱加予维生素C 0.1 g,tid,p.o.+维生素B120.5 mg,qd,i.m.+门冬氨酸钾镁20 mL,qd,i.v.gtt.改善机体代谢,联苯双酯滴丸30 mg, tid,p.o.降低肝酶。2013年5月24日。护肝治疗一周后查体:肝区轻叩痛。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BILT)37.6μmol·L-1, DBIL 6.3μmol·L-1,ALT 714.3 U·L-1,AST 490.7 U·L-1,ALP 610 U·L-1,GGT2593 U·L-1。患者原患疾病好转,目前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诉,建议转肝病专科系统治疗。患者理解并于2013年5月25日出院。一月半后患者回我院继续脑梗死康复治疗,入院时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医嘱避免使用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注射液,但仍予阿托伐他汀钙(用法)降脂治疗,1周后肝酶升高,医师停用并积极护肝。出院时复查肝功能各指标均无异常。提示上一期住院治疗中出现的肝酶值异常升高可能是由阿托伐他汀钙为主,并用药品为辅联合导致的药源性肝损害。

  • 3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症肝损害报告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在治疗中出现重症肝损害的相关情况及其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5年临床上收治的抗结核药物致重症肝损害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相关情况。结果3例患者停用抗结核药物之后,给予其护肝降酶治疗后,3例患者都实现转归,其转归的时间和乙型肝炎的程度存有一定的联系。结论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抗结核药物致发重症肝损害的主要原因,在临床给予患者抗结核治疗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一旦出现肝损害的时候,要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同时进行护肝降酶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吴栋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探讨使用护肝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患发展成肝硬化的概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接纳并治疗的500例使用护肝治疗方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病患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职业、发病时间、病毒复制形态、产生原因以及主观和客观因素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这500例使用护肝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硬化的病患163例,占总人数的32.6%,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护肝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病毒复制形态、家族史、没有保健意识等。结论 HBVDNA高水平和HBeAg呈阴性是使用护肝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患发生肝硬化的主要风险因素。病患长时间使用护肝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ALT升高的慢性。

  • 结核性腹主动脉瘤一例

    作者:舒畅;何昊;李鑫;李全明;姜晓华;宫毅;黎明

    患者女,52岁,因左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5年8月20日入院.2005年6月曾因发热行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粟粒性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2个月,此后出现腹痛症状,以双侧腰肋部及中腹部为主.体格检查:左腰部、侧腹部及下腹部有压痛,余检查正常.胸部X线片(图1)示双肺粟粒性肺结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MRI(图2,3)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 cm×4 cm),头颅MRI示脑内多发病灶,考虑多发性脑结核.入院前患者一直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术前同样给予抗结核、护肝等支持对症处理.考虑到患者身体情况差,我们于2005年8月22日选择创伤小的腔内隔绝术,用16 mm直径的覆膜支架隔绝瘤体,术中DSA显示无内漏(图4).术后予抗炎、抗结核、护肝治疗,患者腹痛腰痛明显减轻,复查CT示支架位置固定,未见内漏.术后10 d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无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发生继续抗结核治疗,随访.

  • 干扰素、胸腺肽a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朱建辉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a-2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先每日1次,连续15天,后隔日1次,疗程6个月及胸腺肽a1 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予以甘草酸二胺、水飞蓟宾、维生素B等护肝治疗.二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完全免疫应答率为46.6%,而对照组完全应答率为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干扰索联合胸腺肽a1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性肝炎31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春;袁方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在一般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及自拟赤黄合剂治疗淤积性肝炎3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黄疸贫血发热

    作者:虞咏知

    患者,女性,32岁,农民.因食欲下降, 疲乏无力2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月半,发热半个月于1998年9月19日入院.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疲乏无力,起病半月后出现皮肤黄染、尿黄,在当地医院诊治,疑"黄疸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予中药及输液护肝治疗.半月前始发热,中高热度,午后为甚,持续约10小时左右可自行退热,且逐渐出现皮肤苍黄.发病以来无腹痛、恶心呕吐、咳嗽,胸痛,肢体及关节肌肉肿痛.无皮肤出疹、紫癜.未用抗生素治疗.进食少,大便色黄,量少,尿量中等,色如浓茶.既往1992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药治疗病情稳定.1994年患"肺结核”,应用三联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次月经1998年7月14日.体检:T 36.8℃,P 96次/min ,R 20次/min,BP 97.5/67.5mmHg(1mmHg=0.133kPa),表情淡漠,贫血貌,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无皮疹及皮肤瘀斑点,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Mophy征阴性. 四肢中小关节活动自如,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血象:Hb 33g /L, RBC 1.13×1012/L,WBC 6.7×109/L,Plt 207×109/L,Ret 0.004,MCV、MCH、MCHC示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比分明显减少,占0.01.原红及早幼红各0.05,未见形态异常.粒、巨核系比分及形态正常.尿检:胆红质(+),尿胆元(+),潜血(+),蛋白(-).肝功能:总胆红质>78.1μmol/L,白蛋白31.41g/L,球蛋白46.92 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67,ALT 91.68U/L,谷氨酸转肽酶71.28U/L,AST、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血氨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甲肝抗体、乙肝全套、丙肝RNA及抗体阴性,肾功能正常,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直接、间接均阴性,红细胞相关抗体不高,冷凝集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糖水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血中找到狼疮细胞.抗DNA抗体(+).特检:胸片示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可疑,肺野未见实变影.ECG示心肌复极异常.B超示脾稍大,胆囊不大,肝内外胆管无扩张.住院后输注洗涤红细胞2次,每次2U, 用非特异性护肝治疗.于入院第8天用泼尼松60mg/d,当日热退,治疗1周后精神食欲均明显改善,黄疸减轻,好转出院,1个月后来院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血象Hb104g /L,骨髓红系增至30%,以晚幼红增生为主.

  • 静脉滴注舒肝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姚焕君;朱萍

    舒肝宁注射液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等.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肝炎的保肝护肝治疗,其过敏反应少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4月成功抢救1例静脉滴注舒肝宁注射液后出现胸闷、气短、严重腹痛的过敏反应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3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症肝损害报告

    作者:许献平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重症肝损害的情况及处置。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4年临床中遇到的抗结核药物致重症肝损害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在经停用抗结核药物,实施护肝降酶治疗后均实现转归,但转归时间与乙型肝炎程度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抗结核药物致重症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发生肝损害时及时停用抗结核药物并予以护肝降酶治疗。

9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