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천진의과대학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147
  • 国内刊号: 12-12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天津医学院学报;天津第二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尚永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新进展

    作者:郭睿(综述);刘全忠(审校)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学原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分子与细胞水平上作用机制,从而起到调控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作用。此作用网络对于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的靶向治疗领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1]。本文着眼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串联亲和纯化、噬菌体展示、免疫共沉淀、GST-Pull down、Far-Western blottin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生物信息学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综述。

  • YAP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婉如;杨桂荣(综述);孙洪涛(审校)

    YAP(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是 Hippo 信号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1995年,Sudol等鉴定并克隆了一个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YES 的 Src homolog domain3(SH3)区结合的新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65 kD,富含脯氨酸,因该蛋白通过与原癌基因Yes结合,因而被命名为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65)。人类YAP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区, YAP存在2种变位剪切形式,即YAP1和YAP2, YAP1具有一个WW结构域,而YAP2具有2个WW结构域。YAP蛋白广泛表达于除外周血白细胞外的各种组织中。YAP存在多个结构域或特异氨基酸序列,包括N端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转录因子TEADs结合区,2个WW结构域,1个SH3结合基序,C端的转录激活域以及PDZ结合基序。通过这些结构域或氨基酸序列,YAP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 YAP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由于缺乏明显的DNA结合结构域,YAP被认为是转录共激活因子,需与转录因子结合,起始下游基因的转录。

  • 血浆miRNA-372/373在正常献血者和HBV早期感染献血者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安蓬蓬;汤华;郭军飞

    目的:研究miRNA-372/373与HBV早期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在HBV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源于2013年3月至9月天津市内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的血浆标本留样,共54份,分为正常组、酶免单阳组(E单阳组)和酶免核酸双阳组(EN双阳组)。提取此3组共54份血浆标本中的miRNA-372和miRNA-373,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分别比较miRNA-372和miRNA-373在3组血浆标本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对各组间的miRNA表达趋势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miRNA-372、miRNA-373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与核酸检测HBV核酸阳性血浆标本中的HBV DNA拷贝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正常献血者相比,miRNA-372、miRNA-373在E单阳组和EN双阳组中均表达上调,其中, miRNA-372、miRNA-373在EN双阳组中表达上调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EN双阳组中,miRNA-372、miRNA-373均与相应的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且与miRNA-372相比,miRNA-373与相应的HBV DNA拷贝数的正相关性更为明显。结论:miRNA-372、miRNA-373与HBV早期感染密切相关,提示miRNA-372、miRNA-373在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25例报告

    作者:郭跃楠;张汝鹏;王维佳;吴江华;邓靖宇;薛强;梁寒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5例胃MANEC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组男23例,女2例,平均年龄60.6岁。病变位于贲门胃底15例(60.0%)、胃体6例(24%)、胃窦4例(16%),胃镜下表现以溃疡型(76.0%)居多。显微镜下可见MANEC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均>30%。免疫组化:腺癌部分CK7和CK19均“+”,CgA阳性17例,Syn阳性21例,其中两种抗体均阳性14例。23例患者接受手术,7例术后接受化疗,另外2例行单纯化疗。结论:胃MANE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阳性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 HDL-C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

    作者:付伟伟;李国东;王喆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左心房(LA)/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纳入非瓣膜性AF患者188例,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44例(23.4%),正常HDL-C组144例(76.6%);根据LA/LAA血栓分为血栓组(n=39例)和非血栓组(n=139例)。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结果、经胸心脏彩超及经食管心脏超声(TEE)结果,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LA或LAA血栓等。进一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入选的188例患者中男108例、女80例,年龄(60.88±9.63)(29~78)岁。低HDL-C组男性、糖尿病、LA/LAA血栓比例及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左心房内径(LAD)大小、CHADS2评分高于正常HDL-C组(P<0.01或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r=-0.231,P=0.001)。(3)与非血栓组患者比较,LA/LAA血栓组患者既往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周围血管病史、持续性或永久性AF、低HDL-C血症比例、CHADS2评分较高,LAD较大,HDL-C水平比非血栓组显著偏低(P<0.01或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 (OR=0.046,95%CI:0.007~0.300,P=0.001)、持续性或永久性AF (OR=0.306,95%CI:0.116~0.808,P=0.017)、脑卒中或TIA(OR=15.657,95%CI:2.525~97.069,P=0.003)、周围血管病(OR=5.817,95%CI:1.123~30.145,P=0.036)与AF患者LA/LAA血栓形成独立相关。结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低HDL-C血症是LA/LAA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腺瘤型皮质醇增多症90例

    作者:朱建强;王亮;汤坤龙;李黎明;张志宏;徐勇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结合简化激素替代方案治疗肾上腺腺瘤型皮质醇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90例肾上腺腺瘤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男性18例,女性72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0岁;病变位于左侧50例,右侧40例;24 h尿皮质醇132.4~2060μg/24 h,平均值(685.4±398.2)μg/24 h;血皮质醇772.5~1710.5 nmol/L,平均值(1106.3±240.0)nmol/L;行肾上腺全切术31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腺瘤切除)59例,术后辅以简化激素替代方案治疗。结果:9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输血,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没有肾上腺危象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肾上腺皮质腺瘤。随访5~2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2~42周后所有患者均停用激素替代治疗,其中肾上腺全切患者激素替代治疗持续时间为(19.55±2.93)周,而肾上腺部分切除患者为(17.86±2.70)周,肾上腺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平均持续时间较肾上腺全切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结合简化激素替代治疗方案治疗腺瘤型皮质醇增多症安全、有效,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因保留了部分有功能的肾上腺,治疗效果优于肾上腺全切术。

  • FibroTest与肝纤维化4项指标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申晓敏;王春妍;程晓静

    目的:探讨采用FibroTest(FT)与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纤4项)两种检测方法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意义。方法:留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受试者均于同期进行肝穿刺活检,依据活检分期进行分组,分别检测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载脂蛋白AⅠ5个指标,根据性别及年龄计算FT值,同时检测血清肝纤4项(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评价FT值和肝纤4项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判断中的价值。结果: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为S0期5例(5.55%)、S1期49例(54.44%)、S2期24例(26.67%)、S3期7例(7.78%)、S4期5例(5.56%)。90例患者S 0、S 1、S 2、S 3、S 4期的各个检测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检测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FibroTest联合肝纤4项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判断中有一定价值。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肝功能损害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

    作者:明慧;张桂芝;李玮;李承霞;谭建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肝功能损害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收集拟行131I治疗前的200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值的不同,将其分为1组(TSH<30 mU/L)、2组(30 mU/L150 mU/L)。根据各组临床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其差异。结果:200例患者中肝功能正常组145例,肝功能异常组55例,其中肝功能异常组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者36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者18例、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异常者18例、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异常者8例。当TSH处于不同阶段时,相应的血清白蛋白、ALT、AST及碱性磷酸酶均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当30 mU/L150 mU/L组(P<0.05)。性别、年龄及TSH值对于肝功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及是否合并局部或远处转移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DTC患者131I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肝脏转氨酶无明显影响,主要引起肝脏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异常升高。

  • 连续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部分炎性指标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研凭;柴艳芬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部分炎性指标的影响及意义,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严重脓毒症患者共65例,所有患者均经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降钙素元(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二聚体(Dimer)等炎性指标变化,通过常用肝肾功能指标判断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改善情况。利用治疗前后氧合指数、APACHE-Ⅱ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首次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后,炎症指标PCT、CRP、ESR有明显下降(P<0.01),Dimer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明显改善、APACHE-Ⅱ及MOD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连续血液治疗后炎症指标PCT、CRP、ESR明显下降(P<0.01),Dimer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尿素氮也有降低(P>0.05)。APACHE-Ⅱ和氧合指数有了明显改善(P<0.05),MODS评分较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连续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疗效较好,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

  • 3种方法评估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余倩;胡志东;李静;李妍淳;李金

    目的:比较3种药敏方法在判定菌株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Vitek 2 Compact系统测定的对替加环素不敏感菌株11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9株,鲍曼不动杆菌51株。纸片扩散法及MIC Test Strip( MTS)法进行复核检测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结果:以MTS法为参考方法,Vitek 2法检测菌株与MTS法的一致率,MTS法采用EUCAST折点优于FDA折点,并且误差率较FDA折点低。 Vitek2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与MTS法的一致率高于纸片法,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一致率低于纸片法。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Vitek 2 MIC50较MTS MIC50高一个稀释度。 CRAB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MTS法/FDA折点),CSAB的中介率为77.8%,未发现耐药株。结论:Vitek 2法与纸片法均不能作为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常规方法,应采用MTS法或肉汤稀释法对不敏感菌株进行复核。

  • 肺组织胞浆菌病1例分析

    作者:牛连杰;邱卉;任海霞;李晓平

    2015年3月18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断1例肺组织胞浆菌病,现将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体检发现肺部病变1周来院就诊。病人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无明显喘憋及呼吸困难,无低热、盗汗、乏力,体质量无变化。25年前患肺结核并治愈,该病人是旅游爱好者,2014年9月曾去江苏无锡旅游,近年去过新疆、云南、四川、中朝边境等地旅游。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441×109/L,中性粒细胞9.98×109/L,单核细胞0.7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20%,淋巴细胞比例1.62%,嗜酸细胞比例0.20%;血清检测:IgG 7.09 g/L,Ig M 1.13 g/L,Ig A 1.73 g/L,C31.09 g/L,C40.286 g/L,C反应蛋白8.24 mg/L;细菌培养: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胸部CT(图1):左肺上叶可见多发致密影及结节影,大直径约1.3 cm,边缘不光滑,可见索条状软组织影。纵隔内未见增大的淋巴结。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择期行胸腔镜下左肺大疱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左肺上叶病变:灰红色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4 cm×2 cm×0.6 cm,切面可见两个灰白色钙化结节,直径分别为0.2 cm、0.4 cm,其余切面实性、灰红、质软。镜下可见:(左肺上叶)肺泡扩张,间质出血,局部可见钙化结节。(图2)病理诊断:肺胞浆菌病。组织化学染色TB“-”,PAS和六胺银染色“-”。术后予以伊曲康唑治疗,病人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2例报道

    作者:李冬超;黄竞敏

    前交叉韧带(ACL)黏液样变性(MD)是一种不为人所熟知的病理改变性疾病,自1999年Kumar[1]报道首例至2004年间英文文献共报道了9例。近年来学者对ACL-MD的关注有所增加,发现MRI在其疾病诊断方面有很高价值,但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争议。关节镜被用于治疗该疾病并取得了较满意临床疗效,而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诊断ACL-MD的金标准。国内学者还未对该疾病有足够的关注,作者报道2例ACL-MD患者,其具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关节镜下、电镜下特点,且行关节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视频喉镜与普通喉镜用于颈椎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比较

    作者:韦晓勇;闵红星;吴芳

    颈椎外伤引起的骨折、脱位以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疾病,需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麻醉插管过程中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是麻醉医师为关注的问题[1]。而此类患者术前往往存在颈椎活动受限、颈椎稳定性差及颈脊髓和神经受压损伤,临床麻醉工作中为了避免发生继发性脊髓损伤,多对其采用颈托固定或手法轴位固定的方法进行制动,但这同时也给麻醉医生带来了挑战[2]。全麻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行气管内插管时,需头部后仰,可加重颈脊髓损伤;若在头位固定的情况下,又可造成声门显露困难。通视达可视喉镜能够清晰、准确地显露声门,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减少困难气管内插管的发生率[3]。为此,本研究拟通过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以期评价通视达可视喉镜在颈椎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张欢;任凯晶;樊庆阳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彻底解决膝关节由于关节炎症引起的疼痛,矫正关节内、外翻畸形,增加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但TKA与围手术期大量失血、术中或术后输血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TKA术后引流量为50~100 mL,隐性失血量也在700 mL之上[1],TKA的输血率为11%~21%[2]。将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应用于TKA已有20多年历史,国内外学者们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了TXA能够减少TKA术后引流量及总出血量,但是TXA的应用方式在医学界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静脉注射TXA与关节腔注射TXA两种方式对术后病人出血量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

  • 5-杂氮-2′-脱氧胞苷上调CK13表达并抑制人肺鳞癌YTMLC-9细胞增殖

    作者:姚芳;张鹏;王元国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对人肺鳞癌YTMLC-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角蛋白13(CK13)表达和CK1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10,20、40μmol/L)5-aza-2′-deoxycytidine处理1~4 d后的5-aza-2′-deoxycytidine对人肺鳞癌YTMLC-9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采用半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5μmol/L的5-aza-2′-deoxycytidine作用YTMLC-91~4 d CK13的表达;采用甲基化PCR检测不同浓度(1、2、5、10μmol/L)5-aza-2′-deoxycytidine 处理48 h后CK13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变化。结果:5-aza-2′-deoxycytidine对人肺鳞癌YTMLC-9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当用药浓度高于20μmol/L后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5-aza-2′-deoxycytidine能够上调CK13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结论:5-aza-2′-deoxycytidine抑制人肺鳞癌YTMLC-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5-aza-2′-deoxycytidine可以使CK13重新表达。其生物学效应可能与CK1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改变有关。

  • 沉默Notch4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任宗娜

    目的:探讨Notch4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用Notch4 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otch4基因的表达,通过MTT实验评价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通过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RT-PCR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Notch4 siRNA有效地转入细胞并抑制了Notch4基因的表达。转染Notch4 siRNA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Hes1、Hey1、c-Myc、cyclinD1、MMP9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otch4 siRNA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Notch4基因可做为三阴性乳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 罗格列酮干预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 CMKLR1及Chemerin基因表达

    作者:李冰;冯凭

    目的:通过检测罗格列酮干预后CMKLR1及Chemerin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探讨Chemerin-CMKLR1通路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大鼠30只,经相关实验至30周证实造模成功2型糖尿病大鼠20只,再随机分为罗格列酮干预组和模型组各10只,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脂肪组织CMKLR1及Chemer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干预后大鼠各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干预组大鼠网膜组织CMKLR1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干预后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罗格列酮干预后网膜脂肪细胞平均大直径明显缩小(P<0.01),而皮下脂肪细胞平均大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hemerin-CMKLR1通路成为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 人附睾蛋白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

    作者:周岩;宋伟杰;张飞;冀为;田然;牛瑞芳;黎小沛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15例原发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HE4 mRNA的表达水平。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常见乳腺(癌)细胞系中HE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HE4高表达的乳腺癌SKBR3细胞中HE4表达,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沉默HE4表达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HE4表达对SKBR3细胞凋亡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4表达对Erk和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HE4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HE4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细胞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Erk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HE4通过影响Erk和Akt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

  • 清热消炎颗粒解热作用及对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PGE2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庞淑婉;李宏;穆轶;杜芃;李娟;房志仲

    目的:观察清热消炎颗粒对内毒素致发热大耳白兔的解热作用及对血清中TNF-α、IL-1β、IL-6、前列腺素(PGE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清热消炎颗粒的解热机制。方法:体温合格的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清热消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一次灌胃给予药物(阿司匹林、清热消炎颗粒)后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溶液制备发热模型。监测给药前、内毒素注射后1、2、3、4 h体温。内毒素注射4 h后,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PGE2水平。结果:清热消炎颗粒中、高剂量组,在内毒素注射后1、2、3、4 h直肠温度升高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直肠温度无显著性差异。内毒素致热后4 h,模型组大耳白兔血清TNF-α、IL-1β、IL-6、PGE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热消炎颗粒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高剂量清热消炎颗粒有明显解热作用,低剂量药物无显著降温作用。清热消炎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内毒素致热大耳白兔血液的内生致热原TNF-α、IL-1β、IL-6及PGE2。

  • 利用改良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HeLa细胞SND1基因敲除稳定株

    作者:刘郁莹;崔晓腾;高星杰;赵秀娟;付雪;葛林;苏超;杨洁

    目的:利用改良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HeLa细胞中SND1基因,构建HeLa细胞SND1基因敲除稳定株。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识别SND1基因第二个启动子的上下游sgRNA,以PX462质粒为载体,构建出一对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一对重组质粒共同转染进入HeLa细胞中,使用嘌呤霉素进行阳性细胞筛选,挑取单克隆细胞进行培养。后用Western Blot鉴定敲除效果。结果:sgRNA正确插入到PX462质粒载体中,转染并筛选单克隆后的细胞中没有SND1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出HeLa细胞SND1基因敲除稳定株。

  • EZH2抑制剂DZNEP影响人头颈部鳞癌增殖与凋亡的体内外研究

    作者:孔令平;周旋;孙姗姗;黄媛媛;张仑

    目的:探讨Zeste同源序列2的增强子(EZH2)的小分子抑制剂DZNEP抑制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Tb3.1增殖、诱导凋亡的效果与机制。方法: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细胞对DZNEP的半数致死量(IC50)、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形成克隆能力;JC-1荧光探针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EZH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2(Bcl-2、BAX)、活化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3)的表达。体内实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DZNEP对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结果:经DZNEP处理后,EZH2蛋白表达降低;MTT法检测DZNEP明显抑制鳞癌细胞Tb3.1的增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DZNEP可诱导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实验表明DZNEP能够明显抑制克隆形成能力,抑制细胞增殖;JC-1荧光探针染色法显示DZNEP可以改变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WB显示,DZNEP可增加促凋亡基因(CCASP-3、BAX)的表达,抑制Ki-67、Bcl-2的表达水平。体内实验观察结束时,DZNEP处理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DZNEP组中BAX、CCASP-3表达增加,Ki-67、Bcl-2表达减少;TUNEL结果显示,DZNEP组比DMSO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上升。结论:DZNEP通过抑制EZH2表达在体外抑制Tb3.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为进一步探讨EZH2参与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 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作者:袁晴;杜雪;袁碧波;屈野;周园;石慧

    目的:比较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分离效果。方法:选择25~35岁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的月经血,分别采用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B-MSCs并进行传代。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形态变化;对比原代及第2、3代细胞传代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物;阿尔辛兰染色检测其成软骨能力。结果:贴壁法分离的原代细胞呈聚集样生长,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原代细胞6 d后也呈聚集样生长。贴壁法分离原代细胞的传代时间(14.58±1.31)d明显快于密度梯度离心法(19.17±1.34)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2、3代细胞的传代时间两种分离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方法分离的MB-MSCs阳性表面标志物CD44、CD29、CD105、CD73含量和阴性表面标志物CD31、CD45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分离的第3代细胞经成软骨诱导后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采用贴壁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B-MSCs效果相似,但贴壁法更适用于早期快速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饲料中嘌呤的含量

    作者:崔博;黄国伟;王璇;赛娜;曹德庆

    目的:建立饲料中嘌呤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70%高氯酸在100℃水浴60 min过滤膜;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mL-1甲酸铵(pH3.6)-甲醇(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各嘌呤在0.01~20 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0.82%~99.43%,相对标准偏差<4.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饲料中嘌呤含量的检测。

  • 基于纳米粒子的TR-FRET传感器用于miRNAs的无扩增检测

    作者:张毅;谭加兴;叶彦恺;姜炜;孙艳华;沈万秋;曹海燕;靳美娜;秦楠;段宏泉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纳米粒子的时间分辨(TR)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生物传感器用于miRNAs的无扩增检测。方法:以寡核苷酸单链probe I偶联GdF3:Tb3+纳米粒子作为供体,以寡核苷酸单链probe II偶联金(Au)纳米粒子作为受体,利用供体与受体之间的FRET检测目标miRNA hsa-miR-122-5p浓度,并通过设置多功能酶标仪的检测延迟去除自发荧光背景以提高灵敏度。结果:该传感器能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检测目标分子,并且对于光照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能够避免自发荧光干扰。对hsa-miR-122-5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 fmol/L~100 pmol/L,与同类型的RNA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具有可比性。结论:基于纳米粒子的TR-FRET生物传感器用于miRNAs的无扩增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第21卷总目次

    作者:

    关键词: 天津 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