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천진의과대학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147
  • 国内刊号: 12-12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天津医学院学报;天津第二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尚永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PV E6/E7 mRNA与YA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娜;李洪林;尹利荣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中HPV E6/E7 mRNA与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36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CIN组)、4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HPV E6/E7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上述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YAP的表达情况.结果: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分别为16.67%、11.11%,在CIN组分别为82.22%、84.44%,在宫颈癌组分别为88.37%、90.70%,3组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在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HPV E6/E7 mRNA与YA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HPV E6/E7 mRNA与YAP的检出率随病理级别的升高呈增强趋势,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HPV E6/E7 mRNA与YAP的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并能够预测癌前病变的进展.

  • TCT、活检病理在宫颈上皮瘤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曲首辉;鲍志敏;刘荣欣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术前活检病理在宫颈上皮瘤变(CIN)、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学终确诊的276例CIN患者、1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TCT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以术后终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鉴别诊断CIN、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TCT诊断CIN、鳞状细胞癌(SCC)结果与终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0.522,P<0.001;术前活检病理诊断SCC、CIN结果与终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 R=0.831,P<0.001;TCT鉴别诊断CIN、SCC的灵敏度为54.71%、特异度为63.16%、漏诊率为45.29%、误诊率为36.84%;术前活检病理鉴别诊断CIN、SCC的灵敏度为99.28%、特异度为78.95%、漏诊率为0.72%、误诊率为21.05%.结论:对于CIN及宫颈癌患者,活检病理学诊断较TCT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 27例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双双;蒋成英;付丽

    目的:研究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1996年6月-2013年8月期间诊断为原发性ACC的27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信息,对手术标本采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27例乳腺ACC患者(26例女性,1例男性),中位年龄54岁(39~79岁).肿瘤平均大径为2.5 cm(1.2~9.5 cm),其中1例ACC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3/13),中位随访时间62个月(3~155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ACC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为癌巢由真、假两种腺腔构成,构成真腺腔的肿瘤细胞CD117染色阳性,而假腺腔则p63、SMA染色阳性.27例ACC的分子分型几乎均为三阴型(不表达ER、PR、HER-2),但Ki67表达较低.结论:乳腺原发性ACC是一种预后较好的三阴型特殊组织学类型乳腺癌,临床处理应区别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三阴型乳腺癌.

  • 经直肠和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术期影响

    作者:张新;杨永姣;刘莉;陈业刚;程天木;陈延航;刘晓强

    目的:比较经直肠径路与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后,对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一种方式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37例,其中经直肠径路98例,经会阴径路39例,经会阴径路平均穿刺针数为28针.评估患者穿刺后行根治手术的间隔时间、术中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Gleason评分(GS)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前列腺与直肠粘连较为严重经直肠组为44(44.9%)例,经会阴组7(17.9%)例(P<0.05),平均手术时间经直肠组(191±10) min,经会阴组(199±15) 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经直肠组(289±55) mL,经会阴组(199±15) mL(P<0.05),手术切缘阳性经直肠组16(16.3%)例,经会阴组7(17.9%)例(P<0.05),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一致性方面,经直肠组50(51.0%)例,经会阴组22(56.4%)例(P<0.05),术后Gleason评分增加经直肠组39例(39.8%),经会阴组8例(20.5%)(P<0.05).平均间隔时间经直肠组(51±15)d,经会阴组(20±10) d(P>0.05),中位术后住院天数经直肠组12d,经会阴组10 d(P>0.05).结论:两种入路穿刺活检后对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影响较大,经会阴入路优于经直肠入路,经直肠穿刺后患者再行根治性手术有更高的病理进展风险,需谨慎选择合适的人群.

  • 单中心儿童腹腔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姚建文;吴文;董亮;崔华雷

    目的:回顾天津市儿童医院急性腹腔感染患儿中,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株的耐药情况,以指导儿童合理用药.方法:分析急性腹腔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7年期间临床分离细菌2 40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共1 349株,铜绿假单胞菌348株,肺炎克雷伯菌150株;其中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各年构成比分别为:32.95%、34.21%、34.85%、45.98%、51.36%、53.19%、53.87%.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对拉氧头孢、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5%.结论:ESBI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且对拉氧头孢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但对拉氧头孢的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速即纱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后止血的应用

    作者:刘炎莎;孙士铭

    目的:探讨速即纱(Surgicel)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CRSwNP或CRSsNP)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根据术后鼻腔填塞材料不同分为速即纱组(64例)和凡士林纱条组(56例),比较两组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时出血总量,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4、7、10、14d鼻腔黏膜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填塞期患者主观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1)速即纱组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时出血总量少于凡士林纱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4、7、10、14 d鼻腔黏膜水肿及炎性反应的恢复程度,速即纱组优于凡士林纱条组;(3)术后鼻腔填塞期主观症状的VAS评分速即纱组明显低于凡士林纱条组,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即纱在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中及术后具有确切的止血效果、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患者反应轻.

  • 肾癌伴瘤栓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刘曙光;蔡启亮;牛远杰;方平;汤洋;张传祥

    目的:探讨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恶性肿瘤伴肾静脉或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12例肾癌不伴发瘤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评价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吸烟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Fuhrman分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瘤栓发生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肿瘤大小、血浆纤维蛋白原、Fuhrman分级与肾癌伴发瘤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肿瘤大小、血浆纤维蛋白原及Fuhrman分级是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结论:有吸烟史或肿瘤体积大或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增加肾癌患者伴发瘤栓的风险.

  • 滨海新区婴幼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析

    作者:张彩红;朱泽

    目的:研究婴幼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及阳性报警时间,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滨海新区疑似血流感染患儿943例,经血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非重复菌株共收集到91株,其中位居前3名的是2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4株大肠埃希菌和8株无乳链球菌.未分离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为100%.阴沟肠杆菌的TTP[(8.96±2.24)h]短,光滑假丝酵母菌的TTP[(44.4+1 6.59)h]长.结论:滨海新区婴幼儿血流感染主要是革兰阳性菌,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 38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华;杨蓉;叶贝贝;张文超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89例初诊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利用SPSS 20.0及STATA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R)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R)分别为74.3%、73.5%,5年OSR和5年DFSR分别为52.7%、44.5%.单因素分析表明,cN分期、pN分期、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结外侵犯(ENE)与OSCC预后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结外侵犯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X2检验表明,临床分期、pN分期、淋巴结结外侵犯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OSCC 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中晚期患者淋巴结结外侵犯明显,严重影响预后.早期发现和诊治可降低OSCC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刘怡瑾;马平川;朱颖军

    目的: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X2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3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腹部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35岁的潜伏期长于年龄<35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型结节大小大于筋膜型以及肌肉型(P<0.05).血清CA125值有助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筋膜型>前鞘肌肉型>腹膜型,术后是否追加GnRHa治疗对于术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和CA125值有助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分型,手术治疗中广泛的局部切除和切缘阴性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正常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相关研究

    作者:姜丹丹;汤欣;苑晓勇;宋慧

    目的:探讨全年龄正常人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分布规律及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的影响.方法:分析4岁以上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及欲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71例(989眼)的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检查结果,记录角膜前后表面散光,总结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关系并分析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的影响.模拟角膜曲率计散光用屈光指数1.337 5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计算,总角膜散光根据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度数和轴位进行矢量分解计算.结果:(1)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平均值为(0.34+0.16)D;34.8%(345眼)为顺归散光,62.5%(618眼)为逆归散光,2.6%(26眼)为斜轴散光.(2)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与前表面散光度数正相关(r=0.576,P<0.05),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轴位呈正相关关系(r=0.381,P<0.05).(3)模拟角膜曲率计散光与角膜总散光大小分别为(1.21±0.76)D、(1.43±0.8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5,p<0.01);二者的散光轴位分别为(89.88±63.70)°、(89.29±6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结论: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很小,主要为逆规散光,其大小和轴位与角膜前表面散光均呈正相关;如果忽略角膜后表面散光,将会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角膜总散光的估计差异.

  • 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效果的比较

    作者:孙昊;戴向晨;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开放手术(0R)与腔内治疗(EVAR)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rAAA并采取OR或EVA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及其中游离破裂患者术前指标及合并症、术中指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等.结果:共61例rAAA患者,男性50例,女性11例,年龄37~86岁,平均(69.74+9.22)岁.OR组36例,EVAR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肌酐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围术期死亡率,术后30 d、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在术中出血量[(2116.67±1655.52)、(339.58±786.29) mL],术中输血量[(1413.33±978.29)、(416.67±562.35) mL],手术时长[(279.33±66.87) min、(161.46±82.81) min]及ICU天数[5.0(IQR:2.0~6.0),1.0(IQR:0.0~2.0)]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1).其中两组间游离破裂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VAR在解剖结构合适、指征明确的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并具有微创优势,同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疗效不亚于OR,故EVAR可作为rAAA治疗的一线手段;而OR在解剖结构不适用于EVAR等病例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乳腺癌侵袭转移中Artemin作用的探讨

    作者:张路漫;田刚;魏殿军

    目的:探讨Artemin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Artemin表达分析.以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siRNA技术降低内源性ARTN的水平获得siATRN-MDA231稳定克隆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验证siATRN-MDA231稳定克隆细胞ARTN表达水平变化.通过划痕和趋化运动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定向运动能力的变化.通过粘附和侵袭实验观察siATRN-MDA231细胞粘附功能以及侵袭能力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rtemin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siATRN-MDA231细胞Artemin的蛋白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降低,通过划痕和趋化实验显示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显著降低.细胞的粘附功能和侵袭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减低.结论:Artemin参与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

  • 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载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光远;娄建石;陈斌;李楠;王晓辉;刘佩莉;祝君梅

    目的:研究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载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包裹醋甲唑胺得到载药纳米球,制备成滴眼剂.采用迟发超敏试验、细胞毒性试验(MTr法和LDH法),对该滴眼剂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对豚鼠皮肤未出现红斑水肿现象,无致敏性,细胞毒性反应为2级,LDH释放率为37.09%,MTI试验和LDH试验IC50结果为0.24 g/mL和0.54 g/mL.结论:醋甲唑胺纳米球滴眼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对不同品系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影响

    作者:王硕

    目的: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接种到两种不同品系的小鼠脂肪垫,观察植瘤小鼠的生物学状态、成瘤大小、转移情况以及生存周期等指标,为建立不同品系小鼠的乳腺癌模型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胰酶消化去除上清,用PBS洗两遍,后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数量为1×106个,分别接种到裸鼠和BABL/c小鼠的脂肪垫.比较各组老鼠的成瘤率、成瘤时间以及生存期等实验指标.结果:原位注射1×106个4T1细胞时两组均能成瘤,但是裸鼠的成瘤率高于BABUc小鼠;裸鼠的成瘤大小明显大于BABL/c小鼠;裸鼠的生存期明显短于BABL/c小鼠;裸鼠出现肺转移结节明显多于BABL/c小鼠.结论:不同免疫能力的小鼠对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胞数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在选择构建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所选用品系的小鼠是否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

  • 焦虑环境增加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LFPs功能连接

    作者:陆军;董浩然;郑旭媛

    目的:研究焦虑环境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局部场电位(LFPs)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应用清醒动物在体植入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分别记录8只成年SD大鼠在熟悉环境和高架十字迷宫10 min内前额叶皮层16通道LFPs,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计算LFPs时频能量密度,应用定向传递函数(DTF)计算功能连接强度.结果:LFPs时频能量集中在theta(4~12 Hz)频段,在熟悉环境和焦虑环境时theta频段能量密度分别为10.653±0.173和12.581±0.345(P<0.05);theta频段LFPs的DTF值分别为0.022±0.001和0.031±0.002(P<0.05).在焦虑环境时的theta频段能量密度和功能连接强度较熟悉环境时显著增加.结论:焦虑环境会增加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LFPs的功能连接.

  • 肺鳞癌中miR-144靶基因预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李伟;王兆松;董秋萍;徐玥;陈永孜;许世磊

    目的:分析miR-144靶基因在肺鳞癌中参与的信号通路生物过程.方法:分析TheCancerGenomeAtlas网站中肺鳞癌患者的miR-144的表达量及生存曲线;预测miR-144靶基因并通过表达数据筛选影响肺鳞癌进展基因;BinGo软件对候选靶基因进行GO注释分析,利用DAVID网站预测其信号通路.结果:miR-144表达量高有利于延长肺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综合4个靶基因数据库发现miR-144有72个预测结果,其中45个在肺鳞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间表达存在差异.其中部分候选靶基因参与胞核及星形微管的组成,参与上皮细胞增生、RNA合成.通路分析显示部分候选靶基因参与Ras、Wnt、Hippo等信号通路.结论:45个miR-144候选靶基因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过程调节细胞生命活动,影响肿瘤患者生存预期.

  • 缺血大鼠心肌细胞晚钠电流的变化规律和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作者:李小龙;万征

    目的:观察不同模拟缺血时间下大鼠左室心肌细胞晚钠电流(INaL)的变化规律及阿托伐他汀对该过程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共40只,分离左室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缺血组、正常-他汀组和缺血-他汀组.用全细胞膜片钳分别记录4组细胞基线状态下INaL,再灌流3 min后,每2 min记录1次,记录10 min,观察INaL的变化规律.计算I/Imax作为标准化INaL,比较4组INaL标准化值.结果:取-40 mV测试电压下,(1)正常组,基线状态和记录3、5、7、9min4个时间点的INaL分别为1、0.82+0.24、1.00+0.36、0.92±0.32和1.03+0.38,各记录时间点与基线之间均无差别(分别P>0.05);(2)缺血组,基线状态INaL为1,在模拟缺血3~7 min时,INaL增大,并于3 min时达峰(1.79±0.66);(3)正常-他汀组,基线状态和4个记录时间点的INaL分别为1、0.88±0.28、1.06±0.23、1.03±0.27和0.94±0.19,各记录时间点与基线之间均无差别(分别P>0.05);(4)缺血-他汀组,与基线状态相比,模拟缺血3 min时的INaL无变化,5 min时较基线值减少0.43±0.31(P=0.035),7 min时较基线值减少0.48±0.37(P=0.044);(5)在模拟缺血3 min时,相比于正常组,缺血组INaL增大(P=0.001);相比于缺血组,缺血-他汀组INaL则减小(P=0.004);正常组和缺血-他汀组的INaL之间并无差别(P>0.05).结论:模拟缺血早期(10 min内)心室肌细胞INaL呈时间依赖性增大;5 μmol/L阿托伐他汀不改变正常状态下的INaL,却可抑制缺血状态下INaL的异常增大.

  • 一种用于细胞成像检测Al(Ⅲ)的高选择性开关型烟酰肼类荧光探针

    作者:张晓梅;王冠元;韩静;孙予璇;李庆忠;谢承志

    目的:基于烟酰肼席夫碱配体,开发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新型铝离子荧光探针.方法:通过2-羟基-1-萘甲醛和烟酰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一个酰腙衍生物2-羟基-1-萘甲醛烟酰腙(IL),并通过红外和核磁氢谱验证其结构.HL可通过荧光光谱检测样品中的铝离子及通过生物成像检测细胞中的铝离子.结果:HL结合铝离子后形成2∶1的化合物,其荧光会发生显著的提高,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通过计算验证其识别机制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HL在低浓度下和铝离子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3 nmol/L.结论:基于具有良好的铝离子检测能力,此烟酰肼席夫碱配体可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

  • 多肽类药物对肿瘤免疫调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杜双双;赵红平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手段,随着肿瘤免疫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研发诸如靶向药物、抗肿瘤多肽以及个体化靶向抗肿瘤多肽等肿瘤免疫药物.本文拟从多肽类药物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应用等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为多肽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其临床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线粒体-锌离子-内质网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蔡志亮;蔡建航

    在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线粒体、锌离子、内质网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三者在再灌注损伤中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抑制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来发挥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锌离子可能介导心肌保护的“内质网-线粒体对话”机制.但内质网应激感受器IRE1与锌离子、线粒体之间关联性的研究较少,阐明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对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

  • H3K27三甲基化蛋白可作为MPNST的重要诊断标记物

    作者:宋紫暄;李光明;张静;张卫民;杨吉龙;朱泽

    目的:探讨组蛋白3赖氨酸27位点的三甲基化(H3K27me3)在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病理组织标本43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利用组织芯片技术(TMA)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3K27me3等蛋白的表达,根据临床数据和随访信息,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H3K27me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PNST组织芯片位点完整.H3K27me3表达缺失组约占65.11%,其中完全缺失组占39.53%,部分缺失组约占25.58%,即以H3K27me3表达缺失为诊断依据则MPNST的检出率可达65.11%,且与原诊断一致;在39例散发病例样本中有43.58%完全缺失、28.20%部分缺失,4例NF1相关样本100%保留表达,即在非NF1相关的MPNST中检出率可达71.78%.结论:检测H3K27me3的表达水平对MPNST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除外NF1相关临床背景的MPNST前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早期诊断散发型MPNST的生物学标记物.

  • 萋-尼氏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检测中的对比

    作者:赵慧;王春花;孙蕊;谢彤;穆成;王志锐;巨韩芳;朱泽

    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简称Z-N)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简称荧光染色)在痰涂片镜检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差异.方法:纳入580份痰标本,挑取相同部位制成两份涂片,分别使用Z-N和荧光染色进行染色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阳性分级标准及读片时间上的差异.将涂片后余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做液体培养.结果:Z-N法阳性检出率为10.8%,荧光染色法为1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每一级别的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方法在各个分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染色法的读片时间要明显短于Z-N.结论: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略高于Z-N,证明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