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중화간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18
  • 国内刊号: 11-388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gd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顾万清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王志军;宋鹏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PV)阻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狭窄和(或)血栓形成]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28~60岁(平均43岁).其中PV血栓3例,PV吻合口狭窄9例,PV吻合口狭窄合并血栓1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8例有呕血病史).7例用经皮经肝穿刺PV分支途径治疗,6例经TIPS途径,技术包括球囊扩张+置入支架8例、局部溶栓和清除血栓4例次、单纯球囊扩张2例、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9例次.结果 介入治疗技术均成功,无重要并发症,结束治疗时复查造影显示PV血流通畅,PV主干管径接近正常10例、3例残留狭窄<30%.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5例术前肝功能异常病人,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9例以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术后复查胃镜显示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腹部症状较明显的病人,术后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逐渐减轻;复查Doppler超声波显示PV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技术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

  • 胆道闭锁肝内OPN炎症通路异常激活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磊;魏明发;冯杰雄;袁继炎

    目的 研究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上下游调控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BA肝内进行性纤维化炎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8例胆道闭锁患儿与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儿和8例正常对照儿童肝内OPN表达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Masson染色法对各组标本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定;免疫印迹法对各组标本肝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各组标本肝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OPN在BA患儿肝内汇管区胆管上皮异常高表达(0.33±0.10),而在CBD组和正常对照组肝内胆管上皮均不表达,且BA组胆管上皮OPN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水平呈强正相关(r=0.97).NF-κB在BA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0.76±0.07)明显高于CBD组(0.25±0.04)和正常对照组(0.22±0.02),且BA组NF-κB表达强度与OPN表达强度呈强正相关(r=0.94).TGF-β1mRNA在BA组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1.46±0.17)明显高于CBD组(0.68±0.11),在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TGF-β1mRNA在BA患儿肝内表达强度与OPN表达强度呈强正相关(r=0.88).结论 OPN炎症通路的激活对BA患儿肝纤维化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进行性纤维化炎症的产生是由OPN及其上下游调控因子NF-κB、TGF-β1共同作用所实现.

  • 肝外胆管癌中aPKC-ι、E-cadherin的表达及与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强;王剑明;刘聪;肖宝来;卢金喜;邹声泉

    目的 研究aPKC-ι和E-cadherin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肝外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例良性胆管组织、35例肝外胆管癌及6例胆管源性转移癌中aPKC-ι和E-cadherin表达,分析两者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侵袭性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并经Log-rank检验;选择可能对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生物学因素进行量化,依次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肝外胆管癌中,aPKC-ι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良性胆管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弱于良性胆管组织;aPKC-ι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呈正相关,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aPKC-ι与E-cadherin的表达经等级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r=-0.387,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PKC-ι高表达组的肝外胆管癌病人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aPKC-ι和E-cadherin的表达是影响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aPKC-ι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分化程度和侵袭性有关,aPKC-ι和E-cadherin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能提高对肝外胆管癌病人预后判断的准确性,aPKC-ι作为一种极化调节相关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萎缩胆囊的外科处理

    作者:高庆合;刘建国;袁来顺

    目的 探讨萎缩性胆囊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萎缩性胆囊(炎)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3例,肠道损伤2例,术后残余小胆囊1例,胆道残余结石1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 萎缩性胆囊炎常伴有许多复杂的临床问题,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胆石症病人和正常人胆汁泡蛋白成核活性及糖链结构的比较

    作者:郭跃鹏;蔡端;项建斌;马保金;张延龄;王丽影

    目的 比较胆石症病人和正常人胆汁泡蛋白促成核活性,并分析其糖链结构特点.方法 进行胆固醇结晶生长试验,检测胆石症病人和正常人相对分子质量为33 500的泡蛋白成核时间,并计算其促成核活性.采用HRP凝集素探针介导的Western-Blot印迹法分析不同来源泡蛋白糖链的结构特点.结果 胆石症病人来源的33 500泡蛋白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平均成核时间为(3.75±0.66)d,成核活性为0.303±0.075;而正常人来源者则仅具较弱的促成核活性,平均成核时间为(8.38±0.86)d,成核活性为0.677±0.08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胆石症病人来源的33 500泡蛋白DSA(+)、ConA(-),属于复杂型多天线聚糖;而正常人来源者为ConA(+)、DSA(-)的二天线糖链.结论 胆石症病人来源的33 500泡蛋白较正常人来源者具有更强的促成核活性,两者糖链结构特点亦有明显不同,提示泡蛋白促成核活性的改变可能由于其糖链结构特点的变化引起.

  • 103钯放射性支架对bcl-2表达的影响和意义的研究

    作者:何贵金;鞠光;于发强;高沁怡;许书河;高红;姜维国;蒋涛;戴显伟;马凯

    目的 为探讨γ射线对犬bcl-2基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103钯(103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支架分别植入犬的肝外胆管,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γ射线诱导的犬胆管壁凋亡增殖平滑肌细胞中的bcl-2表达,计数凋亡细胞,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两组胆管管腔面积.结果 bcl-2表达103Pd支架组较普通支架组为弱,胆管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普通支架组未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 bcl-2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发生和细胞对辐射敏感性有关;103Pd放射性支架通过降低bcl-2表达,促进胆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外胆管狭窄.

  • TGF-β1在肝再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尹纪业;王少霞;刁瑞英;宋良文;徐新萍;王晓民

    目的 探讨70%肝部分切除后TGF-β1在肝再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MTT方法 检测TGF-β1对原代肝细胞的作用;建立70%肝部分切除(PH)模型,收集切除后2d的血清,用MTT方法 检测其对IG1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其对IG12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再生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抑制原代肝细胞增殖;PH后大鼠血清不仅对IG12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还能提高IG12细胞TGF-β1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大鼠PH后肝细胞TGF-β1表达逐渐下降,至第3天呈阴性结果 ,而后升高,直至再生结束时稳定在正常肝脏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显示PH后再生早期TGF-β1表达暂时升高,12 h达到高峰,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降至低点,5d开始逐渐升高,至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TGF-β1明显抑制肝细胞增殖,在PH后肝再生过程中,肝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下降,有助于肝再生的完成.

  •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虎城;董家鸿;邹一平;萧荫祺;李为民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类似物善得定(sandostatin SS)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只空腹18h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组;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大剂量皮下注射SS组;静脉注射654-2后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两对钩状双极金属电极分别置于乳头及十二指肠浆膜下,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仪及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验在PBG-1型生理实验屏蔽柜内进行.连续记录SO肌电活动120~150min.结果 对照第一、第二组用药前后SO肌电活动无明显变化,仍表现为单发、规律的SO锋电位(spike potentials of SO,SPSO);小剂量静脉滴注SS组给药后2~3min出现规律、间断的SO肌电簇(myoelectronic activity of SO,MASO);大剂量皮下注射SS组给药后2~3min,SO肌电活动消失,进入抑制状态;静脉注射654-2后小剂量静脉滴注SS,SPSO和MASO均不复出现.结论 高浓度的SS可以抑制SO肌电活动,导致SO处于舒张状态;而低浓度维持剂量的SS可以使SO肌电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导致SO蠕动加快;阻断乙酰胆碱能神经可以消除SS对SO肌电活动的兴奋作用.

  •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张宗利;马德民;高延超

    目的 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失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25例正常胆管中hMLH1,hMSH2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1)在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4例,其阳性率44.4%;25例正常胆管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3例,其阳性率92.0%;hMSH2蛋白癌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38.9%;hMSH2蛋白在正常胆管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84.0%.hMLH1,hMSH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统计学检验,hMLH1,hMSH2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P>0.05)、病人性别(P>0.05)、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但与病理分级(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显著相关性.(3)hMLH1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15%VS 45.4%,P<0.05).hMSH2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23.5%VS44%,P<0.05).结论 hMLH1,hMSH2在肝门胆管癌中的失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 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预防缺血性胆道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吕俊生;陈大志;秦建民;贺强;郎韧;金中奎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胆管组织血管再生的促进作用机制,观察对胆道缺血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30只清洁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①缺血胆管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A组),②缺血胆管PBS注射组(B组),③对照组(C组),每组10只.3组均于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处向下解剖一段长约0.5 cm完全游离的胆总管.A组和B组用2枚显微血管夹钳夹游离胆总管的两端,90 min后取出血管夹(C组不钳夹胆管).3组均游离大网膜一束约0.3 cm×0.3 cm×0.5 cm,将其环绕并固定于游离的胆总管.A组将BrdU示踪剂标记的同种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均匀注射于环绕的大网膜上,B组和C组仅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术后21d再开腹行胆道造影.取包绕胆管的大网膜和胆管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兔抗BrdU单克隆抗体(NeoMarkers,USA)和标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山羊抗兔IgG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SABC法),观察缺血胆管局部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分布与分化.分别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抗体和VEGF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术后第21天,A组狭窄率为40%,明显低于B组(100%),C组无胆管狭窄发生;A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集中分布于缺血胆管周围,其中一些已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 移植到缺血胆管局部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缺血微环境的诱导下,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改善缺血胆管血供,明显降低胆管狭窄和梗阻的发生率.

  • 硫代乙酰胺诱导的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许浩;施宝民;杨镇;王秀艳;马宏岩;穆庆岭;吴泰璜

    目的 该研究以硫代乙酰胺复制门脉高压大鼠模型,对成模后的大鼠肝脏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门脉高压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50只大鼠分为造模组(4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采取前5周使用0.03%的硫代乙酰胺,后5周使用0.04%硫代乙酰胺作为其饮用水,共诱导10周成模.对成模大鼠测定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取硬化后肝脏标本,对收集后标本行HE染色,同时行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内皮细胞窗孔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门静脉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窦毛细血管化在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并减小,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使肝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减少,导致细胞缺氧、代谢产物聚集,肝细胞坏死,终导致门脉高压的发生.

  • 人类胆固醇结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臣海;黄强

    胆石病是人类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还构未完全清晰,但已较清晰地建立了以胆汁分泌、成核和胆囊动力--三方面缺陷为基础的胆石形成机制的学说.近年来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遗传性是胆石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并已成功发现20个LITH基因,有45个胆石病侯选基因在小鼠模型和在人类的染色体定位,现将已经进行的人类胆固醇结石的易感基因作一综述.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预防

    作者:孔连广;陈红兵;李健;吉江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大医护工作者及病人接受,但由此引起的肝外胆管损伤仍时有报道且后果严重,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探讨LC手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仍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分析518例LC手术临床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减少肝外胆管损伤,提高LC手术安全性探讨如下.

  • 胆囊胆固醇性结石病人肝脏ABC基因表达研究

    作者:高广勇;郭吕;岑建农;黄永刚;刘长明

    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性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胆囊结石发生的必要条件,胆固醇过饱和与胆汁胆固醇含量升高及胆盐与磷脂的下降有密切关系.肝细胞胆小管侧膜上有一些转运蛋白,这些蛋白都属ATP结合盒家族.

  • 吉西他宾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细胞癌41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余宗阳;欧阳学农;陈樟树;李捷;陈曦;解方为

    胆管细胞癌是临床相对少见的一类胆管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临床确诊时75%病人已丧失手术机会[1],以氟尿嘧啶、顺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有效率为10%~15%[2].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该领域重要任务.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吉西他宾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细胞癌4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向清召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手段,在农村基层医院仍以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为主,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龙山县人民医院1995年9月至2005年9月间共行OC 1268例,发生胆管损伤4例,外院转入1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胆道蛔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丁忠祥;袁建华;赵大建;吴伟顶;陈方宏;李玉梅;毛德旺;狄幸波

    B超是临床常用的检查胆道蛔虫的方法,但由于肠道气体尤其是十二指肠内气体的干扰,B超对中下段胆总管内蛔虫难以显示,可出现假阴性,而且B超检查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随着MR技术的进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作为常规序列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但MRCP对胆道蛔虫病的诊断仅见个案报道[4].该研究旨在总结胆道蛔虫病的MRCP征像,探讨MRCP在诊断胆道蛔虫病中的价值.

  • 胆道探查后支架管内引流与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作者:许景洪;李振洪;张涌泉;甘雨;李立志;侯海玲;邓晓军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笔者按一定的筛选标准对48例胆石症病人分别采用支架管内引流或T管引流的方法处理切开的胆总管,探讨支架管内引流在胆道探查中的应用价值.

  • 术中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治性结石53例报告

    作者:顾思平;李立;冉江华;周晓明;李逊;何朝晖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是目前肝胆外科的热点和难点,手术治疗方式繁多[1-3],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笔者对53例肝内胆管结石术中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疗效满意,国内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207例

    作者:陈安平;赵聪;肖宏;陈先林;索运生;刘安;王征夏

    笔者于1992年3月至2006年11月对胆总管扩张疑有病变的1207例病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胆总管乳头状瘤病一例

    作者:牟永华;邢人伟;牟一平

    胆管乳头状瘤病(biliary papillomatosis)临床上甚为罕见,术前诊断困难,一般于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该文报告1例胆管乳头状瘤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胆囊炎症型恶性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王付龙;刘岩青;付松林;孟德强;陈梅英

    病人,男,63岁.因间断右上腹隐痛3个月,右上腹包块10d于2006年2月22日入院.既往无胆绞痛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查体:体温36.1℃,一般情况可.

  • 去甲肾上腺素T管灌注治疗胆管大出血一例

    作者:王成学;王志贞

    病人,男,55岁.因右上腹痛10d,加重2d于2001年3月4日入院.病人8年前曾因胆囊结石、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切开取石术.

  • 关于"浅谈慢性增生性胆管炎在肝内胆管结石防治中的意义"一文的点评意见

    作者:何振平

    该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慢性增生性胆管炎是肝胆管结石病术后结石复发起关键作用的观点,并强调了对其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 浅谈慢性增生性胆管炎在肝内胆管结石防治中的意义

    作者:李富宇;李宁;蒋力生;程惊秋;何生;田伏洲

    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逐步增加,过去常见的肝内胆管结石已明显减少.但多数地区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仍较高,占胆石病的16.1%,而在西南及沿海地区可高达30%~40%,台湾地区竟高达50%[1-3].由此可见肝内胆管结石尚不是"消失中的疾病",仍然是我国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常见,而且其治疗至今依然十分棘手.

  • 初步认识肝内胆管结石的慢性增生性胆管炎

    作者:韩天权;邓漾;张圣道

    肝内胆管结石病在我国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是胆道外科重点研究的一个疾病[J].近李富宇等探讨了慢性增生性胆管炎(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对肝内胆管结石防治的重要性.慢性增生性胆管炎的研究,追溯文献,见于Nakanuma等在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2],Shoda等加以深入研究[3-7].该文回顾对慢性增生性胆管炎的认识,及其与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

  • 慢性增殖性胆管炎与肝胆管结石病的因果关系之我见

    作者:陈燕凌

    肝胆管结石病发病过程中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都与胆道病理改变有关.肝胆管结构改变与肝胆管结石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有些病人病情凶险,发展很快,有些则病情迁延,结石极易再发,有些终伴发胆管癌.

  •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陈曦;李宏为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是一组多个不同的内分泌腺体在同一个体先后或同时发生、以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疾病,分为MEN-1和MEN-2两个类型.

  • 胆石病人肠肝循环途径脂质代谢异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韩天权;蒋兆彦;张圣道

    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制由于多因素参与而复杂.上世纪对胆石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贡献是,阐明了胆汁成分改变、成核异常以及胆囊功能障碍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同时表明这些异常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当前胆石病研究处于低谷,但研究技术的提高以及相关领域取得的进展,已经对胆石病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显示出重要的推进作用.

  • 医源性胆总管末段穿通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林擎天

    目的 提高对胆总管末段穿通伤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胆总管末段穿通伤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45~65岁,全组均为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并探查术后发生胆漏者;其中6例术中发现当即处理,6例术后才发现胆漏并伴发热、局限性右上后腹膜炎症.结果 9例治愈存活,3例死亡,总死亡率为25%,若以术后发现6例中3例死亡计算,则死亡率高达50%.结论 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胆总管末段穿通伤,可获痊愈,术后发现和早期处理才可能存活,延误治疗死亡率高.

  • 国内胆囊、胆道肿瘤文献期刊分布调查分析

    作者:马红婷;滕洪松;李成建;郑刚

    目的 为教学、医疗、科研人员迅速获取、利用国内期刊有关胆囊、胆道肿瘤的文献,找出核心期刊,同时也为各级图书信息部门选购该专业期刊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内权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2004-2006年登载胆囊、胆道肿瘤的1278篇文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4-2006年载文量在7篇以上的期刊有48种,载文量达777篇.结论 18种期刊载文量共512篇,为核心期刊.<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载文量共计156篇,是首选核心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