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중화간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18
  • 国内刊号: 11-388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gd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顾万清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程序化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小华;孙鼎;唐祖雄;秦磊;钱海鑫

    目的 探索程序化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直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无一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1.1 ±73.3) min、肿瘤直径(8.5±4.2)cm、术中出血量(550.8±343.6) ml、平均住院时间(10.2±3.7)d.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胆漏,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程序化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步骤规范、简单有效,为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 肾移植后肝脏新发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作者:张雅敏;刘子荣;崔子林;李阳;王连江;王建;沈中阳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肝脏新发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肾移植术后肝脏新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肝脏新发肿瘤的确诊时间为肾移植术后23~98个月,平均(42.5±29.7)个月.其中肾移植术后2年内发病2例,5年内发病7例,5年后发病6例.结果 15例患者中,3例行TACE治疗;其余12例接受手术切除,其中右或左半肝切除5例,肝段切除4例,局部肿瘤剜除3例.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8例,胆管细胞癌1例,混合性肝癌3例.有12例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8、16、2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另9例术后随访0.6 ~65.0个月仍存活.首选TACE治疗的3例患者,分别存活4、7和13个月.结论 肾移植术后新发肝癌患者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保护移植肾功能是提高长期生存的关键措施.

  • 联合脾切除对合并脾功能亢进直径≤5cm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再激活的影响

    作者:徐教邦;李石磊;张建;由法平;潘国政;袁庆忠;朱瑞

    目的 探讨肝癌联合脾切除对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肿瘤直径≤5 cm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 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5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67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肝癌(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联合脾切除患者64例,单纯肝癌切除患者103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患者分为联合脾切除组(联合组,n=61)和单纯肝癌切除组(对照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HBV激活的临床因素,分层x2检验分析手术方式及术前抗病毒治疗对患者术后HBV激活的影响.结果 术前PLT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术后HBV再激活率高于联合组(19.7%比6.6%,P<0.05).联合组中术前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术后HBV激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比7.1%,P>0.05);对照组中未抗病毒治疗患者HBV激活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患者(26.1%比0,P<0.05).在术前抗病毒治疗患者,联合组与对照组HBV激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比0,P>0.05);在术前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HBV激活率高于联合组(26.1%比7.1%,P<0.05).结论 对于直径≤5 cm合并脾亢且术前未行规律抗病毒治疗的肝癌患者,联合脾切除可降低患者术后HBV激活率.对于术前抗病毒治疗患者,联合脾切除并未改善患者术后HBV激活状态.

  • Aquamantys(R)双极射频止血系统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国威;薛焕洲;李珂;姜青峰;田玉伟

    目的 探讨双极射频止血系统(Aquamantys(R))在肝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因原发性肝癌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101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Aquamantys(R)双极射频止血系统分为常规钳夹止血组(A组,n =62)和Aquamantys(R)系统组(B组,n=39),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较长(216.4 min比253.5 min,P<0.05),术中出血量(381.1 ml比257.2 ml,P<0.05)和术中输血量(211.3 ml比90.9 ml,P<0.05)明显减少.B组术后第1天、第5天引流量均少于A组,分别为242.6 ml比199.2 ml和84.3 ml比70.4 ml(均P<0.05).B组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A组(8.1d比7.0d,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A组(13.4 d比11.6 d,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死亡.结论 应用双极射频止血系统行肝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非乙型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东明;胡永浩;张宇;张伟;李强

    目的 探讨影响非乙型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NBNC-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09例NBNC-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无瘤生存期(DFS)和总体生存期(OS)为主要研究指标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多变量风险回归分析,评估影响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9例NBNC-HCC患者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8%、78.0%、65.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0%、63.3%、55.8%.单因素分析显示,AFP、腹水、TNM分期为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P<0.05);AFP、腹水、BCLC分期、TNM分期为影响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腹水为影响NBNC-HCC患者OS、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AFP、腹水是影响NHNC-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FP强阳性合并腹水的NBNC-HCC患者预后较差.

  •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姚殿波;邓天麟;柯昌伟;吴硕东

    目的 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调解机制,为控制肝内胆管结石形成、预防结石复发提供新思路.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结石标本中c-myc蛋白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情况;细胞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脂多糖(LPS)刺激下c-myc蛋白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变化;利用siRNA验证c-myc在LPS刺激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中的作用.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和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LPS可诱导人正常肝细胞系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和c-myc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而c-myc siRNA转染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结论 LPS可通过c-myc刺激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促进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 肝脏巨大血管瘤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笑雷;杨志英;谭海东;徐力;刘立国;司爽;孙永亮;周文颖;黄笳

    目的 分析影响肝脏巨大血管瘤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手术治疗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手术相关指标.根据术中出血量将患者分为大量出血组(>1 000 ml,n=27)和少量出血组(≤1 000 ml,n=114).比较患者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量出血组患者的平均血管瘤直径显著大于少量出血组[(21.7 ±8.5)cm比(14.1 ±5.3)cm,P<0.05].大量出血组患者术前合并白细胞减低、贫血、血小板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比例显著高于少量出血组(分别为48.1%比16.7%、37.0%比11.4%、25.9%比3.5%、22.2%比3.5%,均P<0.05).大量出血组的血管瘤压迫肝静脉、下腔静脉及第一肝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少量出血组(分别为55.6%比14.9%、44.4%比14.0%、55.6%比12.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瘤直径>15 cm为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脏巨大血管瘤可能导致血液及凝血系统异常,并压迫肝脏重要血管,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血管瘤直径>15 cm是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完善准备.

  • 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

    作者:苏俊俊;苏明;徐凯;王鹏飞;卢实春;顾万清;陈永亮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经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与化疗后的总体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IRE组,n =30)与接受化疗(化疗组,n=30)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3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成功接受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30例中21例女性,9例男性,中位年龄59(36 ~81)岁.24例患者肿瘤位于胰头,6例位于胰体.其中12例患者(40%) IRE术后进行了化疗.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组患者术后90天病死率为10.0%(3例),30例化疗组患者90天病死率20.0%(6例).与化疗组比较,IRE消融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6个月比4个月,P<0.05)及总体生存期提高(11个月比5.6个月,P<0.05)均有所提高.结论 IRE消融后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是安全的,与标准化疗相比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期.

  • 骨髓多能间质细胞促进同种异体移植胰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

    作者:李睿;董红丽;刘宝林

    目的 探讨骨髓多能间质细胞(MSCs)促进同种异体移植胰岛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非肥胖糖尿病(NOD/Lt)小鼠作为受体,诱导免疫耐受之后给予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并联合MSCs移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嵌合率,应用免疫荧光检测MSCs迁移、转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情况.结果 联合MSCs移植组小鼠淋巴细胞嵌合率明显增高,经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的MSCs可同时被抗α-actin抗体标记或抗VEGF抗体标记.结论 MSCs可迁移到移植胰岛周围,并通过转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通过分泌VEGF来促进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血管重建.MSCs还可增加NOD小鼠的供体淋巴细胞嵌合水平,进而增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 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作者:赵鸽;申新;朱宇麟;王强;吕毅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环孢素A(CsA)预处理组(C组)、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和苍术苷+异丙酚预处理组(A+P组).采用Nauta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热缺血60 min后开放动脉夹,再灌注120 min.P组于肝缺血前30 min经股静脉泵注异丙酚12 mg/(kg·h)至缺血末.CsA组于肝缺血前20 min经股静脉注射CsA 2 mg/kg.A+P组给予异丙酚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苍术苷20 μmol/kg,然后行异丙酚预处理,再行I/R.各实验组于再灌注末处死大鼠,抽取肝上下腔静脉血,收集肝左叶相同部位肝脏缺血组织待用.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A+P组ALT、AST血清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程度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肝细胞胞质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肝细胞胞质p-GSK-3β Ser9表达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P组和C组ALT、AST血清水平明显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加;肝细胞胞质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肝细胞凋亡明显降低,肝细胞胞质p-GSK-3β Ser9表达明显升高.P组和C组两者ALT、AST、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程度、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肝细胞凋亡、肝细胞胞质Caspase-3和p-GSK-3β Ser9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能够明显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增加p-GSK-3β Ser9、抑制肝细胞MPTP开放、减轻肝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癌血行转移的影响

    作者:刘毅;张宗利;姜润德;李海林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癌血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 PPARγ阻断剂GW9662组(R+GW组).建立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并肝癌细胞门静脉转移模型,比较各组ALT水平,MMP-9、NF-κB、PPARγ表达情况,及肝脏受侵犯面积(HRA)和小鼠存活时间.结果 (1)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假手术组16.3d、R组12.1d,对照组9.6d,R +GW组8.7d.(2)对门静脉转移的影响:与对照组左肝叶(缺血肝叶)比较,假手术组左肝叶的肝组织受侵犯面积(HRA)明显减少(29.1%比13.2%,P<0.05);对照组左肝叶肿瘤负荷较R组高(29.1%比13.0%,P<0.05).(3)血清ALT水平: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2、8、24 h后,对照组、R组、R+GW组ALT水平分别为(1 134.2±320.5) U/L、(1 017.3±365.9) U/L、(1 344.0 ±304.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0.6 ±7.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8、24 h后,R+GW组ALT水平[(4 101.7±462.2)U/L、(3 730.8±582.7) U/L]明显高于对照组[(3649.1±440.1)U/L、(2 226.7 ±442.7)U/L]和R组[(1 691.9±398.6)U/L、(1 109.2 ±237.4) U/L],均P<0.05.(4)MMP-9表达:再灌注8h,对照组中MMP-9表达水平远高于R组[(41.3±10.7)比(4.7±1.1),P<0.05)].R+GW组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组[(166.9±7.9)比(41.3±10.7)和(4.7±1.1),均P <0.05].(5)PPARγ及NF-κB表达情况:再灌注2h后,对照组PPARγ出现表达,8h后达到高峰,24 h后表达明显下降.而NF-κB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24 h达到高峰.R+GW组PPARγ表达特点与对照组相似,NF-κB在3个时间点均出现高表达.R组在再灌注2h时PPARγ即有明显表达,24 h达到高峰;而NF-κB在再灌注2h后出现弱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降低小鼠HIRI并肝细胞癌细胞血行转移.这或与经罗格列酮处理后,PPARγ表达上调抑制NF-κB表达、导致MMP-9生成减少有关.

  • 热缺血的释义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兰兰;叶啟发;钟自彪;胡前超;王彦峰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是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供体器官热缺血时间(WIT),容易引起其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移植物早期失功能和胆道并发症.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不断有新的热缺血释义推出.比较各个释义的异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相关进展的理解,为提高移植后肝肾存活率及有效保护肝肾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热缺血(WI)释义及其意义、安全时限、作用机制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垒;范林;彭贵主;叶啟发

    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是接受肝移植(LT)治疗的主要群体,而LT术后HBV复发则是LT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因其价格昂贵以及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现在已很少单独用于临床.目前,LT术后预防HBV复发的标准方案是低剂量HBIG联合核苷酸类似药物(Nas).近年来,人们开始质疑HBIG在预防HBV复发中的作用,为此一些移植中心相继开展了HBIG-withdrawn和HBIG-free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就HBIG在LT术后预防HBV复发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HBIG-withdrawn和HBIG-free预防方案的研究前景做一分析.

  • 脂肪组织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曲凤智;段鹏羽;王刚;孙备

    肥胖是急性胰腺炎(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较非肥胖者AP的发病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均明显增加.然而,脂肪组织(AT)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AT在AP中的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AP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新的治疗靶点的提出提供参考.

  • 影像学诊断肝癌微血管浸润的研究进展

    作者:涂海斌;郭佳

    肝细胞癌(HCC)临床常见.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分列第六位及第三位.虽然肝部分切除及肝移植治疗早期肝癌疗效显著,但术后复发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肝部分切除及肝移植术后5年复发率分别约为70%和35%.肿瘤的侵袭性不同,复发率亦有差异.微血管浸润(MVI)作为肿瘤侵袭性的指标,对肝癌术后的良好诊断效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有学者认为MVI是肝癌发生肝内或全身转移的第一步.若能在术前对MVI存在与否进行诊断,将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为了降低复发率,建议进行解剖切除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当今影像学的进步已使术前诊断MVI成为可能.本文就CT、MRI、核医学及超声在MVI诊断方面的进展概述如下.

  •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胆管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雷秋成;邓斐文;张月华;胡健垣;王峰杰;李杰原;甄作均;陈焕伟

    神经内分泌癌是发生于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肝脏的少见,发生于肝脏的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胆管癌更少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胰腺外科近收治1例肝脏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胆管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脾蒂优先处理法在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黎东伟;李君久;熊秋华;张慧嫦;莫大超;孙达;欧阳君

    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脾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脾蒂优先处理组,常规腹腔镜脾切除组.脾蒂优先处理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腔镜脾切除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蒂优先处理在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中有明显的优势,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

  • 结肠镜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取石中的应用

    作者:王正江;韩靓;秦毅;王霞红;杨鸿梅

    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患者资料.15例患者均于十二指肠镜或结肠镜辅助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结果显示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于结肠镜辅助下进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不但可以取得与十二指肠镜相同的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中华肝胆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