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吴强;Jung Woo Choi;Nam Hee Won;Jong Sang Choi

    目的 报道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Alcian blue黏液组化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肿瘤突出于右上肺支气管腔,HE染色显示在差分化癌组织中可见横纹肌样特征的癌细胞,约占30%,其细胞质丰富,细胞质内可见明显的嗜酸性包涵体,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癌组织黏液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和p63呈弥漫性强阳性,CKpan、CAM5.2、TTF-1和synaptophysin呈灶性阳性,嗜酸性包涵体对CAM 5.2呈阳性反应,CEA、chromogranin A、SCLC、myoglobin及desmin阴性.结论 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是原发性肺癌少见的特殊亚型,可存在于差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并可显示灶性神经内分泌分化.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内PTEN和nestin的表达

    作者:朱延波;王晓颖;袁菲;陈泉宁;彭承宏;许海敏;袁平

    目的 探讨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SPTP)细胞可能的组织学起源.方法 复习25例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常规HE和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肿瘤细胞PTEN和nestin等的表达.结果 25例SPTP中女性22例,男性3例,中位年龄22.3岁.肿瘤主要位于胰腺内,1例位于后腹膜并与胰腺相连.1例伴有肝转移.肿瘤呈囊实性,出血、坏死明显.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实性和假乳头状排列,部分似"室管膜样"菊形团.核卵圆形,有核沟,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均有PTEN阳性表达(18/18,100%),44%(8/18)的病例有nestin的表达.超微结构观察细胞内可见酶原样分泌颗粒和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能干细胞.

  • 口腔鳞癌中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永锋;张令达;曹立宇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OSCC组织中S100A4、E-cad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ca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E-cad对OSCC的分化起重要作用;E-cad、S100A4蛋白和OS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 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杨文涛;陆洪芬;张廷璆;张仁元;蒋文初

    目的 观察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Wolffian附件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3例Wolffian附件肿瘤均为单侧,位于阔韧带或输卵管系膜.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实体状分布,可见成片的梭形或多边形细胞及排列紧密的管状结构.管腔内衬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管周有PAS阳性的基膜物质.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AE1/AE3、α-inhibin、calretinin和WT1均呈阳性,CD99呈灶性阳性,EMA和CK7呈阴性.结论 Wolffian附件肿瘤是具有独特发病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妇科肿瘤,需要和一系列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 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慧娟;王进进;张安民;王啸

    目的 分析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squamo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探讨ST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细胞分化.方法 参照2003年WHO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对8例STCC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7.1岁(28~54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部分病例白带有异味,病程1个月~5年.子宫颈肥大呈粗颗粒状或微绒状,部分病例(2/8)见息肉或菜花样新生物.所有病例均见乳头状结构,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样或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细胞无挖空特征,乳头内为纤维血管中心柱;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2例为浸润性,2例子宫颈壁有深部浸润的表面乳头中见厚壁血管.所有病例均见程度不等的子宫颈间质浸润(0.1 cm至全层),HE切片下判断4例有脉管内浸润,1例盆腔淋巴结有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16均呈强阳性表达,CK7、CK14、CK19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K20仅在2例见局灶阳性,在D2-40标记下发现6例有淋巴管浸润.结论 STCC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学特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有别于子宫颈普通鳞癌及其他呈乳头状生长的恶性肿瘤如疣性癌、疣状癌等;尽管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STCC易向子宫颈壁浸润的特点提示深部活检明确诊断的必要性,乳头内厚壁血管可能与深部浸润有关;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TCC属鳞状细胞癌,不支持有真正的移行细胞分化.STCC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易经淋巴道转移.

  • 筛状-桑椹状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印洪林;周晓军;李南云;周航波;陆珍凤;马恒辉

    目的 探讨筛状-桑椹状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复查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标记,选用的一抗有CKpan、CK19、EMA、TG、TTF1、CD99、CT、SYN和CgA,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甲状腺右叶.大体为淡白色卵圆形孤立实性肿块.组织学表现为乳头状、筛状、桑椹状、滤泡状、小梁状、肉瘤样、实性的结构伴囊性变和组织细胞反应,未见砂粒体.免疫组化显示肿瘤性的乳头状上皮、筛状和肉瘤梭形细胞表达CKpan和CK19.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乳头状、筛状-桑椹状肿瘤细胞和肉瘤样的梭形细胞具有表达上皮性细胞的特征,该肿瘤是乳头状癌的一种罕见的变型.

  • 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安民;王啸;张兰仙

    目的 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Müllerian adenosarcoma of the uterus with sarcomatous overgrowth,MASO)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对3例MASO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分别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增大.大体上,宫腔内见息肉状肿物,直径2~13 cm,2例浸润浅肌层,1例浸润深肌层达浆膜.组织学上,3例MASO均见典型腺肉瘤结构,即由良性腺体和低度恶性肉瘤样成分混合而成,其中纯粹肉瘤成分比例均超过25%,并且肉瘤级别比相邻的腺肉瘤高;例2含有异源成分.3例肉瘤成分均显示vimentin阳性,而EMA、CD10、desmin、SMA、S-100蛋白等均阴性.3例均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1例进行了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分别随访3年及5年均无瘤生存,1例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 MASO是一种少见的Müllerian混合上皮和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与经典的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相比,它更具有侵袭性,预后差.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甘梅富;卢洪胜;周涛;徐伟铭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高分辨率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组织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例均表达HMB-45、SMA、actin、MMP-2、desmin,2例表达PR、ER.经随访,有2例死亡.结论 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并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考虑到PLAM的可能,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PLAM在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HMB-45阳性具特异性,预后较差.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卢韶华;谭云山;侯英勇;刘弢;白春学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7例PLAM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改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odoplanin、α-SMA、HMB-45、ER、PR、PCNA的表达状况.其中1例患者死后行尸体解剖,对其全身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PLAM几乎均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气胸及乳糜胸.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典型的弥漫性薄壁囊状阴影.病理检查显示未成熟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形成结节状.1例尸解病例除肺部病变外,PLAM病变尚累及肾脏、淋巴结、肠道、胆囊、子宫及软组织等部位,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及淋巴管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7例增生PLAM细胞内α-SMA、HMB-45及podoplanin均呈强阳性表达,4例ER及PR均阳性,2例仅ER阳性,1例ER及PR均阴性.结论 PLAM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但肺是主要累及的器官.目前研究推测其为良性转移性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育龄期妇女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气胸、乳糜胸及HRCT表现为弥漫小囊状改变时,应考虑到PLAM可能,确诊需行肺活检病理学检查.

  • 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王兆亮;朱建善;刘强;林鸿翔;陈以明;周晓燕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罕见的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用RT-PCR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SYT-SSX融合mRNA表达,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 肿瘤由核分裂活跃的单形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织的束状或实性排列,部分区域呈血管外皮瘤样图像,未见上皮分化成分;囊性区囊内衬核分裂不活跃的多边形的鞋钉样上皮.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CD99、bcl-2、S-100均阳性,Ki-67强阳性;CK(AE1/AE3)、EMA、SMA、CD117、CD34、p53、ER、PR均阴性.RT-PCR方法检测到肿瘤组织中有SYT-SSX mRNA表达,对照组SYT-SSX无表达.患者术后5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肾脏滑膜肉瘤罕见,需要与肾脏其他一些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分子遗传学检测SYT-SSX融合mRNA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病理与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何杰;乔颖娟;郑声琴;姚青;郭庆明;魏晓莹;黄培林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遗传分子表型、病理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1例(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外周血进行DNA的提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DNA测序检测抑癌基因TP53、PTEN/MMAC1和p18突变;多重PCR检测EGFR扩增、p16/CDKN2A和p18缺失;多因素分析预后和生存期.结果 2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中TP53和p18突变各1例;未发现PTEN/MMAC1突变;19.2%EGFR扩增;27%p16/CDKN2A缺失.25例GBMO中TP53,p18和PTEN/MMAC1突变分别是24%、0和20%.44%EGFR扩增,48%p16/CDKN2A缺失.所有肿瘤均未见p18同源性缺失.结论 缺乏TP53和PTEN/MMAC1突变是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独特的分子特性.其恶化进展和生存期短与EGFR扩增密切相关.

  • 肺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艳辉;庄恒国;谢亮;罗东兰;李丽;骆新兰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及临床转归.方法 分析1例肺原发性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53岁.临床表现咳嗽、咳血痰.影像学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全身他处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物几乎均可见出血、坏死,其中有少数肿瘤细胞呈簇团状或小片状分布.瘤组织由中等大小、胞质透明的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大而异型、胞质丰富、粉染或空泡状的多核巨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构成.免疫表型显示瘤细胞,特别是多核巨细胞表达CK(AE1/AE3)、CK7、HCG、PLAP、Ki-67及p53,但不表达CEA、TTF1、CK20、AFP等.术后联合化疗,无瘤生存12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 肺原发性绒毛膜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联合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 甲状腺乳头状癌RET、CK19、TG、Ki-67的表达

    作者:王晓红;刘雨飞;鲍宇浓;崔全才;王德田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RET、CK19、TG、Ki-67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ET、CK19、TG、Ki-67蛋白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8例癌旁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 RET、CK19在乳头状癌的阳性率(66.7%、83.3%)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阳性率(7.1%、2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头状癌组及良性病例组TG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96.7%的乳头状癌Ki-67阳性细胞数小于10%.结论 RET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增加,具有一定的病理诊断价值.

  • 子宫颈癌△Np63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任香善;林贞花;吴群英;赵祎玮;玄延花;金仁仙

    目的 探讨△Np63蛋白表达在子宫颈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4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15例CIN 1,6例CIN 2和22例CIN 3),21例角化型和33例大细胞非角化型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40例腺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腺鳞癌、2例移行细胞癌、2例玻璃样细胞癌和1例腺瘤样基底细胞癌的标本选自韩国高丽大学安岩附属医院和延边妇幼保健医院病理科,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Np63蛋白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Np63蛋白在所有子宫颈鳞癌标本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所有腺癌则为阴性.随着CIN病变级别的增加,△Np63蛋白表达的分布范围也逐渐增多,而且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颈癌中,合并鳞状细胞分化(associated with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 of uterine cervix)的病变区△Np63表达增强,但在腺性分化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区域△Np63则不表达.结论 △Np63蛋白检测对区分子宫颈癌组织学类型的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子宫颈腺癌的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

  • 胃癌组织中肝细胞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斌;陈洁宇;周航波;陆珍凤;马恒辉;周晓军

    目的 探讨肝细胞抗原(hepatocyte antigen,He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88例胃癌组织中Hep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Hep的阳性表达率为54.5%(48/88).Hep的阳性表达在肠型胃癌中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Hep的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He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Hep的表达可一定程度地反映胃癌的组织学分型和患者的预后.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陈柯;丁敏;胡闻;王晓秋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超微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 对3例SPTP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不明显,可见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可见到神经分泌颗粒,酶原样颗粒及特征性的环状板层体.结论 SPTP可能起源于胰腺原始多潜能干细胞,诊断上须与胰腺其它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 子宫腺肌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与bcl-2的表达

    作者:廖谦和;胡树红;陈利琼;吴文珍;阮荣和;蔡宇清;夏康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bcl-2在子宫腺肌症中异位和在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子宫内膜和肌间异位内膜ER、PR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和bcl-2的阳性表达.其中腺上皮阳性表达率高于间质(P<0.05),且异位内膜的腺上皮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组织(P<0.05);ER和PR的表达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内膜腺体ER、PR与bcl-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子宫腺肌症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和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 阑尾巨大黏液囊肿1例

    作者:张有;郑霞

    患者女性,69岁.因间断性左腰部疼痛5年,加重1年入院.体检:右下腹扪及一约10 cm×5 cm大小的囊性肿物,无压痛.B超示膀胱右上方探及一10.7 cm×4.6 cm×5.0 cm的混合性肿物,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囊性为主,印象:盆腔混合性肿物,性质待定.

    关键词: 阑尾囊肿 黏液
  • 肾髓质癌1例

    作者:王占东;杨杰;王永军;杨会钗;王占红;袁陪人;吴国祥

    患者女性,56岁,因腹胀、消化不良,B超发现左肾肿物3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食欲差,餐后出现腹胀并伴返酸、嗳气.体检:双脊肋角无隆起,无叩击痛,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

  • 骨化生型脑膜瘤1例

    作者:付勇;岳新华;王玉兰;张培谊;邹赛英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7年余,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7年前劳累后出现头部持续性胀痛,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和双侧耳鸣,体息后自觉缓解,症状发作2~3次/年,未进行正规治疗.

  • 胃肝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刘丹丹;陈丽荣

    患者男性,42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2月于2005年10月入院.胃镜提示贲门癌,CT示贲门癌伴肝转移,B超示肝内多发占位灶.实验室检查:血清NSE 23.4 μg/L(正常值0~15 μg/L).临床诊断:胃贲门癌伴肝转移,行全胃根治切除术和肝穿刺活检.

  • 原发性肝癌肉瘤1例

    作者:何度;徐缓;张秀辉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个多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剧痛,侧卧位加重,无放射,无发热、畏寒及恶心、呕吐.既往史:20年前患血吸虫病已治愈.体检:T 36.2℃,P 78次/分,R 18次/分,BP162/101 mmHg.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痛,肝睥未扪及肿大.

  • 右眼睫状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

    作者:赵力

    患者女性,52岁,3年前因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根治术.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同侧颈部淋巴结2/12枚见癌转移.2个月前,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无疼痛.眼科检测发现右眼视力4.1,左眼视力5.1,右眼眼压略有升高.散瞳后检查发现,右眼虹膜后11点处有一个灰白色肿物.MRI示右眼虹膜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临床诊断:右眼睫状体肿瘤.2天后行右眼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睫状体11~12点处,界限清楚,与虹膜稍有粘连,但能分离,完整将肿物取出,其余部位未见异常.

  • 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1例

    作者:秦军;宋文静;贾建妮

    患者男性,86岁,排尿困难伴进行性加重3年.患者于3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尿困难同时伴腰痛、尿急、排尿时间延长、尿线变细、小便滴沥等症状.门诊以"前列腺增生症"收入院.

  • 肾髓质间质细胞瘤1例

    作者:王海霞;朱明华

    患者女性,38岁,因"G1 P0,孕33周余,浮肿1周,发现血压升高1天",行剖宫产术,术后3 h后因双肺羊水栓塞猝死.

  •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

    作者:邢艳梅

    患者男性,7岁,发现上腹部肿物6天入院.影像学示左肝部巨大囊实性包块.肝功能正常,血清AFP阴性.临床拟诊为左肝错构瘤,行左半肝切除术.

  • 双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刘晓光;杨海波;孟令新;郭二德

    患者女性,56岁,因颈前无痛性肿物1个月入院.初诊:甲状腺双侧肿瘤.患者于7年前因肾癌行右肾癌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侧甲状腺可触及一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物;甲状腺功能正常.

  • 脾-性腺融合1例

    作者:杨玲;隆孝才;龚真禄

    患者,21岁,因左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包块20余年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左侧阴囊内有一约"黄豆"大小包块,因年龄小,且无其他不适,未行治疗.随年龄增长阴囊内包块较前有所增大,曾在外院诊断为"腹股沟疝".

    关键词: 副脾 阴囊 病例报道
  • 食管颗粒细胞瘤1例

    作者:侯英勇;石园;周燕南;宿杰·阿克苏;李晓平

    患者男性,48岁,因感吞咽不适伴嗳气数年.于2004年7月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距门齿37 cm有1.0cm×0.5 cm隆起肿物,胃镜考虑食管平滑肌瘤,超声胃镜探查肿瘤位于黏膜下,中等细颗粒状回声,约1 cm,肌层完整,行电子内窥镜肿物切除术.至今已随访17个月,患者恢复良好.

  • 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作者:段建召;杨林;傅淑霞;王建荣;杨万霞

    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小便起泡沫半年,无水肿及其他不适入院.尿常规:潜血(++),蛋白(+++),院外按"慢性肾炎"治疗1个月,尿蛋白无减少.体检:BP 120/75 mmHg,下肢无水肿.尿常规:蛋白(+++),潜血(+++),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24 h尿蛋白排泄量2.95 g;尿沉渣:红细胞123个/μl,变形率85%,芽孢状;血常规、大便常规未发现异常.肝、肾、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关键词: IgA肾病 膜性肾病
  • 黑斑息肉病1例

    作者:赵向荣;王彦丽;马大烈

    患者男性,33岁,因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3年,加重半年伴黑便入院.既往无结核等传染病和手术史.体检:面颊部、口唇及手掌和指趾末端可见多个褐色或棕色色素斑(图1、2),不凸起于皮肤表面,直径0.5~4 mm,形状不规则.下腹部压痛,可触及活动性一10 cm×5 cm×3 cm包块.临床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察术发现结肠多发性息肉,以结肠末端为明显.

  • 透明切片的废旧二甲苯提纯方法与应用

    作者:梁化印;郭瑞峰;陈健;刘书哲;韩树青;周聪

    用于组织切片透明的二甲苯经长时间使用后,会混入大量的无水乙醇、组织碎屑及少许伊红染料,尤其是夏季天气潮湿还会吸收水分,液体呈淡红色混浊状,染色缸底部会有小水珠.此时二甲苯的透明作用明显减弱,致使组织切片透明不彻底,切片模糊不清,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将旧液倒掉,换新液.因目前二甲苯售价较贵,为节约试剂、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我们根据乙醇溶于水而二甲苯不溶于水的特性,经反复试验,探索出用水提取旧二甲苯内的无水乙醇和水,从而提纯旧二甲苯的方法.

  • 鉴定单克隆抗体F(ab')2段及其结合物抗体活性方法的建立

    作者:杨连君;隋延仿;陈志南;贺占国;张文;成继民

    鉴定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抗体活性通常采用免疫组化法或免疫印迹法[1].因为失去了Fc段,mAb的F(ab')2片段的抗体活性不适合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或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尤其是当鉴定mAb F(ab'),段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物的抗体活性时更为困难.我们用SPDP化学胶联法制备了抗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mAb HAb18的F(ab')2段与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结合物HAb18 F(ab')2-SEA,以用于肝癌导向免疫治疗的研究[2].为了鉴定HAb18 F(ab')2-SEA的抗肝癌抗体活性,本实验建立了用于鉴定mAb F(ab')2及其结合物抗体活性的专用间接免疫组化法.

  • 卵巢黏液性肿瘤相关肿瘤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建建;李国利;陈钢

    卵巢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其中黏液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5%,包括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一般认为,卵巢黏液性肿瘤由生发上皮模拟Müller管的分化向子宫颈管内膜上皮化生而成,随着肿瘤上皮细胞的增殖变化,其形态结构也随之改变.与其他肿瘤一样,卵巢黏液性肿瘤的发生也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卵巢黏液性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入,现将卵巢黏液性肿瘤中相关肿瘤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温黎;付静;吕维;李新功

    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选择术后治疗方案的依据.传统检查对切除的淋巴结只做HE切片,使部分淋巴结微转移漏诊,影响患者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微转移癌的存在是子宫颈癌常规HE染色淋巴结阴性患者出现复发的主要原因[1~3].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CK(AE1/AE3)、34βE12、EMA、CEA的表达来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盆腔淋巴结的微转移癌,把两次HE切片均阴性、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淋巴结定为微转移淋巴结,对比4种上皮性标记对微转移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随访,以期评价这些抗体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子宫内膜样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TEN、cyclin E蛋白的表达

    作者:韦毓;庞朗;冯秀英

    肿瘤的本质在于细胞周期调节机制失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所致.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PTEN和cyclin E蛋白,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 双侧乳腺导管内实体性乳头状癌及乳腺黏液癌1例病理学观察

    作者:耿建祥;徐文华;黄书亮;张鸿莺;王琴

    乳腺导管内实体性乳头状癌(双分泌型),较少见,而双侧乳腺先后患乳腺导管内实体性乳头状癌(双分泌型)和黏液癌(纯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双乳腺先后患2种少见乳腺癌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对乳腺导管内癌的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 乙型肝炎组织COX-2和ICAM-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姚建国;章幼奕;包蕾

    研究表明,COX-2及ICAM-1在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有关,但COX-2及ICAM-1表达与肝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确切关系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肝穿刺及肝活检标本COX-2、ICAM-1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徐少婷;滕晓东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ur,ETT)是一种少见的滋养叶细胞肿瘤,部分病例以前称为"非典型绒癌",Shih等于1998年将其正式命名并得到认可,经检索至2004年国内外共有文献报道40余例[1,2],约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6.7%[3,4].ETF虽为滋养细胞肿瘤,但瘤细胞形态具有上皮性肿瘤或癌细胞外观,而且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与绒毛膜癌有所不同,目前文献中积累尚不多,对本病的性质和预后等需进一步研究,我们报道ETT 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晓飞;陈晓端;周彩云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间叶来源的肿瘤,首先由King等[1]报道.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是平滑肌肉瘤的一种亚型,以大量的黏液样基质、低的有丝分裂数、轻度的细胞异型、浸润性的边界和具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为特征.现就我们遇到的3例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

  • 子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cyclin E与Rb蛋白表达的意义

    作者:何春年;徐翠清;赵焕芬;翟金萍;李萍;石卫东;陈士超;张秀智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鳞状细胞周期调节失控及癌基因突变与CSCC密切相关.cyclin E和Rb基因均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其异常表达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存在,但在CSCC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研究较少.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CSCC癌变过程中cyclin E和Rb蛋白的表达,以期寻找CSCC癌变机制及其对CSCC的诊断等方面的意义.

  •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甘梅富;余春开;张建伟;干志华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SEF)是纤维肉瘤的少见亚型.好发于成人四肢和躯干的深部软组织.我们在外检时遇到1例头部SEF,现就其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如下.

  • 胃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王仰坤;郭艳博;蒙念龙;陈长年;原旭涛

    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确定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类型肿瘤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多数学者认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者其复发率较未有转移者高[3~5].胃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尤其是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在临床病理诊断中易漏诊.我们收集76例胃癌根治标本探讨其胃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

  •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作者:龚祖寅;夏成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发生于实质器官和干细胞移植受体的一组疾病,常发生于移植后1年内,但也可发生于移植后的5~10年.PTLD的特点是组织形态多样,常伴坏死,B细胞表型为主,累及淋巴结外及EBV感染.PTLD发病机制明显不同于发生于普通人群的淋巴瘤.PTLD在长期免疫抑制及EBV感染的情况下发生,可继发多种基因变异,基因变异对PTLD向淋巴瘤转化起重要作用.

  • 肾组织中perlecan的表达及其与蛋白尿的关系

    作者:饶佳;徐虹;孙利;赵仲华

    目的 观察基膜蛋白多糖(perlecan)在不同病理改变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变化,探讨其参与蛋白尿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在阿霉素注射后第7、14、28天时肾组织perlecan的表达变化,并与24 h尿蛋白进行相关分析.在69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血尿患儿的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erlecan表达,并分别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及电镜下平均足突宽度(FP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阿霉素肾病大鼠中随着蛋白尿的加重,perlecan在肾小球内染色强度明显减低,且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Perlecan在正常肾组织中沿肾小球血管襻及肾小管基膜分布.肾小球perlecan的表达在MCD、FSGS中分别较正常对照或TBMN显著减低,而在MN中沿增宽的GBM分布,表达显著升高.在IgA肾病中,肾小球内可见perlecan沿血管襻及系膜区分布,蛋白尿组的肾小球中perlecan表达量较单纯血尿组显著减低(P<0.05).MCD肾小球中perlecan免疫组化指数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负相关,与FPW无显著相关.结论 Perlecan在肾小球内表达减低与阿霉素肾病大鼠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的发生有关.

  • 核转录因子Sp1在二氧化硅活化的Ⅱ型肺泡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王金胜;曾庆富;冯德云;李翔;蒋海鹰;文继舫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免疫组化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 mRNA的动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第7~14天达高峰;体外SiO2作用A549细胞30~960 min,Sp1 mRNA表达呈现先升后降,峰值位于60 min;Sp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蛋白表达峰值位于120 min,核蛋白峰值位于240 min;Sp1蛋白于60 min开始发生明显的核移位,240 min时核移位明显.结论 SiO2能通过增强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Sp1的表达和核移位,从而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彦贺;祁晓莉

    患者男性,16岁,全身头颈、胸腹及四肢皮肤散在直径0.4~6 cm大小肿物并伴有色素沉着,肿物呈丛状、串珠状生长,质地疏松.面部肿物为先天性,出生时直径约0.4 cm,同时面部及前胸可见直径0.2 cm及成片状暗棕色斑点,肿物及斑点随年龄增大而增长.4岁时因"神经纤维瘤病、上唇纤维瘤"导致面部畸形行手术治疗.此次因肿物复发并逐渐长大,引起面部不对称和影响美观来就诊.肿物轻度压痛,无其他不适.患者发育尚正常,智力较正常人差,尚能参加日常劳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