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林生明;张声;陈余朋;刘雪咏;王鹏程;蔡珊珊;熊令根;王行富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SMA)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M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SMA中女性10例,男性3例;年龄39~74岁,平均58.8岁;8例为体检时发现,无临床症状.9例伴肝和(或)肾囊肿,其中3例中央可见骨化.镜下见肿瘤主要由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壁衬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质透明并富含糖原.肿瘤细胞核小而圆,居中,无核仁,无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粗大的纤维组织分隔.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CK7、CK19、CK8/18、Cyclin D1和EMA均阳性,CEA、CD34、ER和PR均阴性.随访2~65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胰腺SMA是发生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少见肿瘤,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

  • K-ras基因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瑞钦;杨春康;徐可;许元基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原发灶K-ras基因的突变,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30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基因12、13密码子的突变,利用χ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2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84例K-ras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36.5%,其中12密码子突变65例(28.2%)、13密码子突变19例(8.3%).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较无肺转移患者高(P=0.022),12、13单密码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TNM分期、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及肝肺转移)无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可能与肺转移存在相关性,检测K-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非小细胞肺癌中CIP2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韩丽华;苏秋香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干扰CIP2A的表达并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NSCLC组织中,CIP2A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中,以胞质表达为主.CIP2A阳性率为70.65%(65/92),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c-Myc在CIP2A阴性的肿瘤中阴性率为77.78%(21/27),阳性率为22.22%(6/27);c-Myc在CIP2A阳性的肿瘤中阳性率为76.92%(50/65),阴性率为23.08%(15/65).CIP2A、c-Myc的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CIP2A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转染CIP2A特异性siRNA于A549和H1299肺癌细胞系中,发现CIP2A表达下降的同时,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集落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 CIP2A在肺癌中过表达,且与c-Myc表达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干扰CIP2A可下调c-Myc表达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 胃癌中Ataxin-3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的意义

    作者:曾丽霞;马韵;王超;龙喜带;王华

    目的 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axin-3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癌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1),而胃癌组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比较表达无差异(P>0.05);Ataxin-3表达与胃癌的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p53突变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Ataxin-3蛋白很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意义.

  • 胃癌中TGF-β1、HIF-1α、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长兵;吴继锋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的TGF-β1、HIF-1α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的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指标的可能性.结果 TGF-β1、HIF-1α、VEGF在150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2.7%、59.3%和63.3%;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0.7%、22%和13.3%,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GF-β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TGF-β1阳性的患者比其阴性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HIF-1α、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TGF-β1、HIF-1α、VEGF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检测TGF-β1、HIF-1α、VEGF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EGF对人肝癌细胞CK19表达及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印;詹智;田京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人肝癌细胞株PLC-5和HepG2中CK19表达及增殖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PLC-5和HepG2细胞,分别连续采用EGF(30 ng/ml)、TGF-β1(10 ng/ml)、HGF(50 ng/ml)及FGF-b(50 ng/ml)刺激5天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CK19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EGF对人肝癌细胞PLC-5和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EGF对人肝癌细胞PLC-5和HepG2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1)EGF可促进肝癌细胞PLC-5和HepG2中CK19 mRNA的表达、降低其AFP mRNA的表达.HGF和FGF-b对CK19及AFP mRNA表达影响较小;(2)PLC-5和HepG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EGFR的表达,EGF可明显上调PLC-5和HepG2中CK19 mRNA的表达,并可诱导CK19蛋白表达;(3)PLC-5和HepG2的EGF处理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浸润特性均明显高于无血清空白对照组.结论 EGF可促进CK19的表达并提高肝癌细胞株的浸润能力,抑制EGF与EGF受体的结合可能会改善CK19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

  • 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作者:崔华娟;赖日权;王卓才;彭大云;陈敬文

    目的 提高对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OFT)的认识.方法 对4例OFT采用光镜观察及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对其良恶性进行讨论.结果 4例OFT均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43.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皮下缓慢生长的肿块.3例肿瘤镜下境界清楚,有一层厚的纤维性假包膜围绕,包膜内可见一层薄的不连续性骨壳,由成熟的化生性板层骨组成;肿瘤实质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叶组成,小叶内瘤细胞呈特征性巢状、条索状或纤细网格状排列,肿瘤间质呈黏液样.瘤细胞呈上皮样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境界较清楚,胞质淡染或嗜酸性.3例核染色质细致,核分裂象偶见(<2个/50 HPF);1例表面仅见无骨壳的纤维性包膜,肿瘤中心见不规则骨样基质,细胞密度增高,胞核有异型,核分裂>2个/50 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4/4),多数表达S-100蛋白(3/4),部分表达desmin、CD56及CKpan.3例典型OFT随访12~38个月未复发,1例非典型/恶性OFT术后18个月复发.结论 OFT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软组织肿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需与神经鞘膜瘤、皮肤混合瘤及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鉴别.

  • 鼻咽癌组织中梭形癌细胞具有上皮-间充质转化及肿瘤干细胞特性

    作者:罗伟仁;姚开泰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梭形癌细胞是否具有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性.方法 以33例鼻咽慢性炎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鼻咽癌组织梭形癌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OCT4、SOX2和ALDH1的表达.结果 与鼻咽慢性炎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梭形癌细胞上皮标志物蛋白E-cadherin明显下调(P<0.001),而间叶标志物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明显上调(P均<0.001).梭形癌细胞中E-cadherin与N-cadherin(P=0.020)和vimentin(P=0.00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与鼻咽慢性炎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梭形癌细胞中CSCs标志物OCT4、SOX2和ALDH1蛋白明显升高(P均<0.0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梭形癌细胞中E-cadherin与OCT4(P=0.029)及ALDH1(P=0.000)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梭形癌细胞具有EMT及CSCs特性,可作为判断转移性鼻咽癌的形态学指标.

  • 结肠癌中Destrin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苏坚;颜鸿飞;周钰娟;廖前进;史玲;杨晶;苏琦

    目的 探讨Destr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87例结肠癌、26例结肠上皮内瘤变及34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estrin表达.结果 Destrin在正常结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20.59%(7/34),低于结肠上皮内瘤变(42.31%),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Destrin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表达低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Destrin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Destrin在结肠癌中阳性率为80.46%(70/87),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和上皮内瘤变(P<0.05).Destrin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00%(7/10)、80.85%(38/47)与83.33%(25/30),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肠癌中Destrin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Destrin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是结肠癌诊断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Beclin1表达及其对增殖的影响

    作者:吴娟;杜芸

    目的 探讨Becli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过表达对人ESCC细胞株TE1体外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57例ESCC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eclin1蛋白及mRNA的表达;利用基因转染、RT-PCR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外源性Beclin1过表达对ESCC细胞株TE1的影响;MTT法分析外源性Beclin1过表达对TE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肿瘤细胞的自噬.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在ESCC中Beclin1蛋白的阳性率为29.82%(17/57),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00%(57/57)(P<0.00),Beclin1蛋白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分化程度(χ2=6.158,P=0.046)、淋巴结转移(χ2=5.664,P=0.017)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RT-PCR检测结果示,在ESCC中Beclin1 mRNA的表达量(0.168±0.038)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280±0.052)(P<0.00).pCMV6-Entry-Beclin1脂质体法转染TE1细胞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Beclin1的表达均高于TE1PE组及TE1组.在TE1细胞中过表达Beclin1后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为57.21%.FCM检测pCMV6-Entry-Beclin1转染后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率为5.91%,高于TE1PE组和TE1组(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见TE1Beclin1组中MDC标记的自噬囊泡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 mRNA及蛋白在ESCC中表达下调,自噬活性的降低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Beclin1过表达可抑制人ESCC细胞株TE1的增殖,并诱导其自噬和凋亡,利用自噬基因Beclin1对ESCC基因治疗也许具有可行性.

  • 肿瘤出芽对判断pT3期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赵有财;王劲松;黄悦;李俐;杨小兵;赵建华;黄文斌

    目的 探讨pT3期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肿瘤出芽数目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0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情况并进行分级.结果 肿瘤出芽数:1级37例(34.9%),2级27例(25.5%),3级42例(39.6%).肿瘤出芽数1级组(<5个/HPF)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明显低于2级组(5~9个/HPF)和3级组(≥10个/HPF),差异有显著性(P=0.000).3级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2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肿瘤出芽分级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 pT3期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中,肿瘤出芽数≥5个/HPF是提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组织学特征.

  • 用虫种特异性线粒体基因序列鉴定2例疑似曼氏裂头蚴感染无虫病理标本

    作者:兰智华;粟占三;贺美;张祖萍;胡勉娟;曾庆仁

    目的 探讨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基因特异性序列鉴定临床无虫病理标本中裂头蚴感染的可靠性.方法 应用免疫曼氏裂头蚴的兔血清检测病理切片中裂头蚴的抗原,有2例呈阳性,疑似裂头蚴感染的无虫病例,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核酸,用曼氏裂头蚴线粒体CO1基因特异性序列的两对引物作扩增.结果 经PCR 2次扩增后得到目的 序列,电泳条带出现在预期的位置.2例病理标本扩增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基因片断序列比对,引物F650/R800扩增条带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7%,引物F965/R1120扩增条带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用裂头蚴线粒体CO1特异性基因引物作重复PCR扩增,对鉴定无虫病理标本曼氏裂头蚴感染有诊断意义.

  •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许敬平;吴大为;黄江梅;高艳明;邵俊涛

    目的 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声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6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20.6)个月,死亡3例.结论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多为无功能性(57.1%),亦可表现内分泌功能异常(42.9%),非低恶性度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 锯齿状腺瘤中端粒酶、p53表达与锯齿状腺癌的关系

    作者:吴又明;丁彦青;李纳;王金生;郭周庆;冷雷;黄东

    目的 对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传统腺瘤(traditional adenoma,TA)及锯齿状腺癌(serrated adenocarcinoma,SAC)中端粒酶、p53及Ki-67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MaxVision快捷法对52例TSA、50例TA及51例SAC组织标本中端粒酶、p53、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端粒酶在TSA、TA与SAC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SAC组阳性率高于TSA(P<0.01),TSA组高于TA组(P<0.01);Ki-67在TSA与TA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SAC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TSA和TA组(P<0.01);p53在SAC组阳性率高于TA组(P<0.01),TA组高于TSA组(P<0.01).结论 TSA是一种具有增殖活性的腺瘤,端粒酶的激活可能在其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脊索瘤组织中C-Met和Ki-67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杨珊珊;刘标;余波;周晓军;饶秋;马恒辉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Ki-67在脊索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治疗的脊索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Met和Ki-67在脊索瘤中的表达.结果 C-Met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经典型脊索瘤(typical chordoma,TC)、软骨样型脊索瘤(chondroid chordoma,CC)、去分化型脊索瘤(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DC)中阳性率分别为70.1%、58.3%、80%.C-Met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Ki-67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所有病例中Ki-67增殖指数均不高(<20%).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组织学分型、手术切除程度、C-Met和Ki-67表达水平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性预后因素(P<0.05).结论 C-Met和Ki-67可作为脊索瘤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C-Met高表达提示患者存在高复发风险,且预后不良,临床需加强患者术后治疗及随访.Ki-6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其增殖指数高(>5%),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武彤彤;胡维维;杨清绪;赖日权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nFH)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AnFH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AnFH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7~60岁,中位年龄23.5岁;病变位于下肢4例,上肢1例,背部1例.肿瘤直径0.8~3.5 cm,切面灰白色、灰红棕色,5例见小囊腔,囊内含血性,呈血肿样或血管瘤样.镜下见细胞样细胞和肌样细胞呈结节状增生,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核椭圆,空泡状,分化好;假血管瘤样腔隙,囊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囊壁缺乏血管内皮细胞;瘤结外围被致密纤维组织包绕,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偶见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vimentin阳性,5例desmin、CD99和CD68阳性,2例EMA阳性,而CK、S-100蛋白、CD34、Myogenin、HMB-45、CD21、CD23和CD35均阴性.4例随访6个月~4年,仅1例复发,未发生转移,患者均健在.结论 AnFH为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理诊断时若形态缺乏扩张的假血管样腔隙时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如动脉瘤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淋巴结转移性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等.熟悉其形态特征,对避免误诊为其它类似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结直肠癌中FOXO3a表达及其与β-catenin、E-cadherin关系

    作者:郭存存;孙晋敏;韩文灿;郑茂金;柳红;吴永平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的表达及其与Wnt信号通路中心蛋白β-catenin和该通路间接调节因子E-cadherin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3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OXO3a、β-catenin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FOXO3a与β-catenin、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FOXO3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7.14%)较正常肠黏膜组织(93.20%)明显降低(P<0.001),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73.21%)较正常肠黏膜组织(2.91%)明显升高(P<0.00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54%)较正常肠黏膜组织(98.06%)明显降低(P<0.001).(2)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E-cadherin低表达以及β-catenin异常表达与肿瘤深层浸润、差分化、淋巴结转移和TNM高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FOXO3a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s=-0.361,P<0.001),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351,P<0.001).结论 FOXO3a、E-cadherin表达降低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OXO3a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 降结肠脂肪瘤合并平滑肌瘤1例

    作者:徐贝贝;秦军

    患者女性,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疼痛10天,阵发性胀痛,伴腹胀、腹泻,黄色稀水样便.CT平扫示左侧中腹降结肠区可见"套环"征,局部肠管明显增厚,密度增高.肠镜显示:巨大隆起性病变阻塞肠腔,肠腔狭窄,肿物根部有蒂.诊断:降结肠腺瘤.

  • 外耳道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张安莉;王志华

    患者男性,80岁.因右耳道流水1个月余,保守治疗无效,后来本院就诊.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侧外耳道软组织影.本院门诊拟"右侧外耳道肿物"收入院.体检:右侧外耳道肿胀、充血,黏脓性分泌物,鼓膜窥不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病程中患者无发热,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遂行右侧乳突根治术+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外耳道全部被新生物占据,新生物穿破外耳道后壁骨膜侵犯骨质.

  • 以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瘤1例

    作者:孙晨宇;王本忠;裴静;许骏;张一聪

    患者男性,50岁,因摔伤致右上臂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3年1月6日入我院骨科.入院诊断:右侧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查体:右肩部肿胀,皮下无瘀斑,局部深压痛及轴向叩击痛(+),右侧肩关节活动明显障碍,右侧髋部压痛(+),右侧髋关节"4字征"(±),左侧正常.外院MRI检查示:右侧肱骨上段良性病,考虑骨囊肿可能伴病理性骨折.外院CT示:胰腺体尾部占位可能,不排除小肠挤压包裹可能;肝左侧外侧片状低密度,考虑局部膈疝可能;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能;左侧肾结石,建议腹部肠道准备扫描或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左侧肋骨及髂骨骨质破坏.

  •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

    作者:汤晓晖;王晨;温铖彩

    患者男性,44岁,左大腿无痛性肿块2年,无外伤史.查体:左大腿深部触及一大小3 cm×2.5 cm×2 cm肿物,质实,界限清,无明显压痛,无其它阳性体征.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心脏3例

    作者:刘建英;张真路

    例1,48岁,欲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右心房多发肿瘤".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年余入院.体检:体温36.8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右侧乳房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心界稍有扩大,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轻~中度舒张期杂音.盆腹腔内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彩超示:右心房多发黏液瘤、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窦性心律,心脏扩大.胸片示:两肺膨胀性好,肺无实变,两肺下部有少许胸膜反应.心胸比率0.57.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多发黏液瘤清除术.术中探查右心房内有一来自下腔静脉的条索样肿物;右心房内未见附着点,考虑来源于腹部.术中发现右心房内肿物为下腔静脉延伸而来,切除心腔内肿物同时切下一段下腔静脉内肿物,切除时未发现肿物末端,考虑肿物延伸路径较长,切除1段送病理检查.同时可见盆腔肿块和腹部肿块,考虑原发病灶为盆腔妇科肿瘤可能性大.

  • 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石峰;昌红;王莉

    目的 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malignant perivascular epithelio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恶性PEComa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电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胞质透明或嗜酸,细胞核大,有核仁,瘤细胞由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薄壁血管将其分隔成巢状、腺泡状、片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多核瘤巨细胞伴肿瘤坏死,核分裂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HMB-45、S-100、SMA及desmin;电镜下见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高电子密度核心的内分泌小体和少许不成熟的黑色素小体.结论 恶性PEComa罕见,病理形态多样,熟悉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电镜下改变,有助于临床、病理医师对其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计算机辅助阅片与单纯人工阅片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对比观察

    作者:周东华;田杰;王夷黎;秦艳;平静;刘小燕;陈莹;范菊花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hinPrep imaging system,TIS)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 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运用TIS辅助阅片+人工阅片进行诊断,记录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并分别与2011年同期10 000例单纯人工阅片的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4.8 min/片,TIS辅助阅片后的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2.6 min/片,阅片速度提高84.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阅片方法对比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标本检出率显示:使用TIS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以上的细胞增加9.82%,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增加12.0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增加6.7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增加22.73%,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降低27.7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阅片方法对比细胞学与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显示:细胞学诊断为LSIL以上的与组织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符合率分别为90.32%和91.47%,使用TIS后诊断为LSIL的、组织学诊断为CIN1的符合率由71.59%升至74.45%,HSIL组织学诊断为CIN2以上的符合率由77.78%升至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S能显著提高阅片速度,降低诊断医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与单纯人工阅片相似的病变检出率,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子宫颈癌筛查技术手段.TIS对HSIL的高敏感性,有待探讨.

  • 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晓琴;徐欣华;杨荣;刘芳;罗雁;康雅琼;何欣;尚立娜;宋丽娟

    目的 探讨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sclerosing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SMEC标本进行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肿瘤与周围腮腺组织混杂存在,中央硬化,外周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并见鳞状细胞巢及黏液细胞.免疫表型:黏液细胞CEA、CKL均(+),非角化的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CEA(-),表皮样细胞CKH(+),Ki-67、c-erbB-2均(-).结论 腮腺SMEC发病率极低,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敏媛;张丽华;杨树东;洪建刚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AMF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抗体为vimentin、SMA、MSA、ER、PR、CD34、desmin、S-100蛋白和CK.结果 3例均表现为外阴部肿块.眼观:肿瘤境界均清楚;镜检:肿瘤均由相互交替分布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其间血管丰富,多为毛细血管至中等大薄壁血管.瘤细胞呈巢状或束状围绕血管排列.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SMA、ER和PR均阳性,CD34在血管壁呈阳性、瘤细胞阴性,MSA、desmin、S-100蛋白和CK均阴性.结论 AMF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鉴别.

  • 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管雯斌;王立峰;吴湘如

    目的 探讨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四肢.肿瘤呈多结节浸润性生长,疏松区和致密区交替出现,疏松区具有普通黏液纤维肉瘤的特征,致密区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并显示上皮样形态特点.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Ki-67增殖指数10%~15%.结论 上皮样黏液纤维肉瘤是黏液纤维肉瘤罕见的亚型,多数为高级别肿瘤,且较普通的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更具侵袭性.

  • 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7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许春伟;张立英;王鲁平;葛畅

    目的 探讨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7例GNB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17例患儿发病年龄,<1.5岁者2例,1.5~5岁者9例,>5岁者6例,年龄0~13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1:1.12.肿瘤位于腹膜后占58.8%(10/17),纵膈占17.6%(3/17),肾上腺占23.5%(4/17).17例依据肿瘤内节细胞与神经母细胞的比例和分布不同,参照Shimada分类法分为混杂型12例和结节型5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神经母细胞及神经节细胞Syn、CgA和NSE均(+),CD99(-);施万细胞间质S-100、vimentin和NF均(+);结节内神经母细胞Ki-67增殖指数2%~50%.结论 GNB分为结节型、混杂型2个亚型,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极易被误诊,大体及镜下观察是诊断的关键,因此提高GNB的认识对避免误诊至关重要.

  • 乳头状弹力纤维瘤3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薛霜;赵跃武;许梅;孔令非

    目的 探讨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例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HE、免疫组化及弹力纤维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呈细乳头状,表面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内皮细胞,上皮形态规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和CD34均(+),弹力纤维染色示乳头中心较多弹力纤维.结论 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十分罕见,临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手术切除标本后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

  •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史传兵;王宏刚;张发明;张平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L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LC患者的临床病史、结肠镜下表现及活检的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LC患者患有长期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组织学黏膜表层上皮间及固有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浸润的淋巴细胞多为CD3、CD45RO阳性.结论 LC是一类以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下表现正常或大致正常,组织学黏膜表层上皮间及固有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疾病,依据临床病史、结肠镜检查及组织学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 消化道憩室伴发胃肠道间质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韩树青;陈健;郭瑞峰;刘艺;梁化印

    目的 探讨消化道憩室伴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小肠憩室伴发GIST的病例进行研究,并文献复习.结果 包括本组3例在内,国内外报道憩室伴发GIST病例共23例,男女比为1.1:1,平均年龄57.2岁,其中22例(95.7%)发生于小肠憩室,包括Meckel憩室13例(56.5%)、空肠憩室6例(26.1%)、十二指肠憩室2例(8.7%)、空回肠交界处憩室1例(4.3%),另1例发生于胃憩室(4.3%),无发生于食管及结直肠憩室者.憩室伴发GIST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同憩室外病例.结论 憩室伴发GIST罕见,以小肠憩室为主,多见于Meckel憩室.

  • 一种简单快速祛黑色素的改良方法

    作者:于晓东;汤英姿;唐应成;高云晶

    日常病理工作中的标本有时会遇到黑色素在组织和细胞中沉积,造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不清楚、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观察困难.病理标本处理中使用的脱色素法包括:氯化钾乙醇盐酸法、高锰酸钾草酸法、溴水脱色法、铬酸脱色法、过氧化氢脱色法、过醋酸脱色法等[1].郭以河等[2]报道两种(0.25%高锰酸钾和2%草酸)脱黑色素法.比较常用的是高锰酸钾草酸法和过氧化氢脱色法.用传统高锰酸钾草酸法,容易掉片;过氧化氢脱色法,需24~48 h,耗时较长.本文现采用10%过氧化氢加热处理法,对因黑色素沉积严重影响诊断的组织进行快速处理,时间仅需3~14 min,祛除黑色素的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清晰,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黑色素 染色 改良
  • 介绍一种新型探针稀释液

    作者:时姗姗;章如松;饶秋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及基础医学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是分子诊断的重要工具.由于探针合成的成本较高,影响FISH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本文推荐一种新型探针稀释液,效果良好,可降低其成本,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探针稀释液 FISH 新型
  • 即用型抗体再稀释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作者:孙廷谊;谢红建;孔令非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使实验室技术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免疫组化的工作效率,由于其都有相应的加强二抗相匹配,所以染色强度和染色阳性率均相应提高[1].即用型抗体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一般不需要使用者重新摸索稀释的比例[2].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即用型抗体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上染色后组织切片背景有着色,因此我们尝试把即用型抗体再稀释后,再进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免疫组化热修复应用于TUNEL染色

    作者:李梅;吴建农

    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较多,目前TUNEL染色较多应用于石蜡切片.作者在实验中发现,用蛋白酶K消化切片的染色方法不易操作和控制,为此对免疫组化热修复法进行改进,染色效果满意,且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 一种解决切片干燥的方法

    作者:付先利;吴建农

    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较多,要制出高质量的切片,每一操作步骤都至关重要[1,2],组织切片的制作程序包括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固.其中切片是制片过程中手工操作较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工作[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空气干燥,尤其是冬天切片易出现龟裂和空洞现象(图1).往往靠对每张切片组织块表面哈气来补救,或者蘸温水加湿组织表面,该方法不仅效果差,而且影响制片速度.笔者摸索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切片易出现龟裂、空洞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 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FISH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理想酶消化程度

    作者:陈慧;陈淳;王华;陈燕;殷于磊

    自1969年发展至今FISH检测技术操作程序得到了极大简化[1],临床病理科已广泛应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FISH检测流程中,酶消化是关键步骤.理想的酶消化状态是获得清晰易判读的杂交信号.然而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在判断酶消化是否达到理想状态尚缺乏简便有效的手段.许多工作人员根据文献报道或试剂盒推荐估计酶消化时间,在酶消化后染DAPI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是否达到理想状态,既浪费荧光染料又增加了汞灯的损耗,且操作烦琐.而事实上国外实验室FISH检测已多采用相差显微镜来判断酶的消化程度.本文现就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判断FISH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酶消化程度的有效性作一探讨.

  •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安宁;孟凡青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组织学特征为气腔内纤维素球形成,可存在于多种肺损伤中,也可与其他病理改变混合存在.其是否将作为独立疾病诊断,目前尚存在争议.该文主要综述其临床病理特征、病因机制及常见的诊断问题,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AFOP的认识.

  • microRNA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在临床诊治中应用

    作者:赵苏苏;余泽前;王露;李惠;张树鹏;赖仁胜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阻遏mRNA的翻译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大量研究证明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将重点论述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miRNA,详细阐述这些短片段RNA在肿瘤的分子诊断及临床个体性治疗中的应用.

  • 病理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

    作者:马恒辉;周晓军

    医院医疗质量建设的重点是规范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工作,切实加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有效地推进科室管理工作,持续提升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根本.为规范科室工作、指导科室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提高病理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水平介绍如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