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软骨发育不全7例尸检病理形态学观察

    作者:李伟平;陶瑜

    目的 研究软骨发育不全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7例软骨发育不全病例进行系统解剖,测量上、下肢长度;镜下观察股骨、胫腓骨、椎骨、肋骨和髂骨等处骨外膜、骨皮质、骨松质的形态、厚度并作出描述和测量.结果 上肢平均长度比对照组少40.6%;下肢少24.4%;镜下见骨软骨连接处形成崎岖不整的平面,骨骺软骨生长带细胞增殖欠佳,软骨细胞缺乏正常的栅栏状线性排列,软骨化骨过程较正常同胎龄儿延迟,毛细血管增生并不规则长入软骨内.结论 软骨发育不全主要影响管状骨的软骨内化骨.其他主要器官未见发育异常.

  • 新疆地区贲门腺癌HPV、HP感染和p53异常改变的病理生物学意义

    作者:马遇庆;张巍;卿松;陈朝伦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p53突变在新疆不同民族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90例贲门腺癌(包括哈族29例,维族30例,汉族31例;癌组织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分别有17、55、18例)及21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HPV16/18和HP的检测,并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以上病例的p53异常表达;同时应用上述不同方法分别检测20例胃窦部腺癌HPV16/18、HP感染和p53的表达.结果 HPV16/18和HP感染及p53在新疆贲门腺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4%(31/90),14.4%(13/90)和73.33%(66/90),在切缘正常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0、4.76%(1/21);它们的阳性检出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哈、维、汉各民族之间HPV16/18、HP及p53的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和HP感染阳性率与贲门腺癌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贲门腺癌患者中p53与HPV16/18和HP的感染之间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胃窦部腺癌患者中HPV16/18及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2/20)、55%(11/20)与其在贲门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窦部腺癌组织中p53的阳性检出率为80%(16/20),与其在贲门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HPV16/18感染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HP感染与贲门癌的发生关系不大;胃窦部HPV16/18感染率较低,而HP感染检出率较高;(2)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HP感染和p53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民族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5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3)p53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或HP感染在胃贲门、幽门区腺癌的发生可能均有重要作用.

  •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文君;陈丽荣;吴翔燕;陈维

    目的 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 对2例乳腺AME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组成.腺上皮CK、EMA、ER、PR(+);肌上皮CK(-),S-100蛋白、SMA、actin(+)、EMA局部弱(+),GFAP、desmin(-).结论 乳腺AME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良性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共同增生而成.熟悉该肿瘤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子宫癌肉瘤26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宁燕;周先荣;朱慧庭;王丽;曲玉清;朱勤;杨立峰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26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平均年龄59.5岁,20例(76.9%)患者已绝经,主要症状是异常阴道流血.手术时,21例(80.8%)患者未发现残留病灶,其中10例(47.6%)术后出现复发,平均缓解期为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8个月.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总5年生存率26.5%,中位生存时间(33±7.33)个月,其中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1%、37.5%、13.3%、0,且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0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残留病灶以及临床病理分期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病理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35).结论 子宫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易发生子宫外播散、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提高早期检出率,改进治疗措施对提高子宫癌肉瘤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骨膜下动脉瘤性骨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庞宗国;水若鸿;朱雄增

    目的 探讨骨膜下动脉瘤性骨囊肿(subperiosteal aneurysmal bone cyst,S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报道2例SABC并回顾性分析27例文献检索资料.结果 例1,女性,17岁,右股骨干骨膜下多囊性肿块,内见液-液平,表面骨壳包绕,有骨膜反应.例2,女性,23岁,右肱骨干-干骺部骨膜下肿块,为低密度影,有薄层骨壳包绕.2例镜下均见含血囊腔结构及结缔组织性的隔,由纤维母细胞、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及反应性新骨构成.结论 SABC为罕见病变,好发于女性,通常位于长骨干骨膜下,影像学上常见病变周反应性骨壳形成及骨膜反应,组织学形态特征与普通动脉瘤性骨囊肿相同,术后不易复发.

  • 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张安民;张兰仙;张慧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ETCC)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ETCC进行病理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ETCC患者均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大体上,肿瘤呈息肉状生长伴浅肌层浸润.镜下,肿瘤表现为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覆盖多层异型上皮细胞,中央为纤维血管中心柱,其周围肿瘤细胞呈单层栅栏状排列,乳头表面细胞呈扁平状.乳头内可见腺样结构,部分乳头呈实性团状排列,中央见大片坏死.肿瘤细胞大小相对较一致,核呈圆形、卵圆形,核膜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未见核沟,核中度异型,核分裂象15~20/10 HPF.浸润肌层的为分化差的巢状移行细胞成分.除了主要TCC成分外,2例分别混合有透明细胞癌及内膜样型腺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CK7+、CK20-.结论 ETCC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亚型,形态学上具有尿路移行上皮分化特征,但保持了苗勒管的免疫表型CK7+/CK20-.诊断ETCC的关键在于认识移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子宫峡部内膜腺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安民;张慧娟;王啸;王进进

    目的 探讨子宫峡部内膜腺癌(uterine isthmic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UIE)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UIE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大体、组织学、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并与63例子宫体内膜腺癌(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UCE)相比较.结果 UIE病灶中心在子宫峡部,仅有局部宫颈上端及宫体下端的蔓延.子宫峡部肿块呈外生性息肉状或内生浸润性生长,直径1.5~4 cm;9例(64.3%)UIE浸润深肌层(>50%),其中4例浸润达浆膜.组织学上,1例为透明细胞型,2例为鳞腺癌,11例为子宫内膜样型;11例(78.6%)UIE为高级别(7例G2、4例G3).UIE患者的临床分期,Ⅰ期1例(7.1%),Ⅱ期8例(57.2%)、Ⅲ期4例(28.6%)及Ⅳ期1例(7.1%).UIE与UCE在浸润深肌层、组织级别、临床分期及淋巴管浸润上差异有显著性;而ER、PR及p53的表达在UIE与UCE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峡部内膜腺癌是少见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与UCE不同.UIE是独立的预后差的子宫内膜腺癌.

  • 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丁敏;王晓秋;陈柯;翁海燕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CCS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9例CCS患者年龄19~62岁,平均38.6岁;肿瘤多数位于肢体末端(6/9).组织学观察:肿瘤由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巢或束状的胞质透亮或淡伊红染的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较空淡,可见明显核仁.1例见少数多核巨细胞,1例胞质内含色素颗粒,2例间质黏液样变性,1例局部侵及表皮.术后随访6~24个月,6例中2例局部复发伴转移.免疫组化观察:9例CCS均表达vimentin和HMB-45,7/9例S-100蛋白阳性,5/9例NSE阳性,4/9例melan-A阳性,1/9例Syn阳性.电镜观察:胞质内可见不同时期的黑色素小体.结论 CCS是好发年轻人肢体末端的软组织肉瘤,预后不良,属高度恶性.诊断应结合临床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涂小予;陈忠伟;盛伟琪;王坚;朱雄增

    目的 观察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强调诊断标准并探讨病因机制.方法 分析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其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病例1为良性的肉瘤样附壁结节,以两种细胞成分为主:其一为纤维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部分细胞形态较一致、温和,部分细胞出现高度的核异型性,核分裂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另一种细胞为散在分布的破骨样巨细胞,常围绕于小的出血腔隙周围.病变中见出血坏死区,并伴明显的炎症反应背景;病例2为恶性的肉瘤性附壁结节,其组织学形态与肉瘤样附壁结节极其相似,但体积大,并出现血管浸润.该2例中的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灶性表达AE1/AE3,多核巨细胞表达CD68为主.病例3为恶性的化生性癌性附壁结节,其中的瘤细胞为化生性或低分化癌成分,以表达上皮性标记如AE1/AE3和CK7为主,同时也表达vimentin.结论 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为罕见的伴发病变或肿瘤,具有广泛的病理形态图像谱,不同类型的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有完全不同的预后及治疗原则,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Cox-2蛋白的相关性

    作者:孙丽梅;赵月;王鲁建;宋敏;宋继谒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16例肺癌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47例(40.52%),Cox-2蛋白阳性78例(67.24%).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14)及其中的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6)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的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有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转移(P=0.004)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P=0.000)是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突变型p53与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Cox-2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关键词: 肺肿瘤 P53 COX-2 CD34 预后
  • 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何春年;石卫东;王连庆;赵焕芬;段国辰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 分析1例肺LG的临床病理特点,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EBER),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4岁,临床上表现为双肺快速增多、增大的境界清楚的圆形结节,呈孤立性或弥漫性分布,并出现发热、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胸腔镜肺活检组织示弥漫淋巴细胞及散在异形性大细胞浸润,并见血管受累和坏死,免疫表型:大细胞CD45+,CD20++,CD30+,EBV+,EBER+,CD68+;CD15、ALK、EMA、CD3、CD56等均-(散在小淋巴细胞CD3+).结论 LG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诊断困难,临床上需要与Wegener肉芽肿、结核、结节病等肺结节性病变鉴别.病理学上也需与结核、非特异性肉芽肿病、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经形态学、免疫表型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 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聂秀;邓仲端;杨秀萍;孙晖;官阳;贺骏;潘华雄

    目的 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血钙浓度正常.经99 mTc-OCT(奥曲肽)检查指导临床发现左腘窝区小肿块并切除之.术后3天,血磷恢复正常.光镜下肿瘤主要由肥胖的梭形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可见血管外皮瘤样血管、散在脂肪岛、明显的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边缘有不完整的膜状骨样或软骨样组织.电镜下见梭形细胞内含数量不等的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其中部分为结晶样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免疫组化显示多核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68阳性.结论 该例为肿瘤源性骨软化症,其病理类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外科切除后治愈,99mTc-OCT对于指导临床发现小的隐蔽病灶很有价值.

  • 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eIF-4E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作者:潘保见;陈嘉薇;祝峰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启始因子eIF-4E在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IF-4E蛋白和HPV16/18DNA在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1级),3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2、3级)和31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eIF-4E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呈阴性表达,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逐渐增强: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P<0.05),且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两组之间没有差别(均为96.8%)以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三组中eIF-4E蛋白表达和HPV感染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宫颈鳞癌的发生与eIF-4E蛋白表达及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肝前体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

    作者:胡勇;徐军;周继;王健;章太平;余宏宇

    目的 研究肝前体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小管样反应、中间型肝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以及与肝细胞再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 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按炎症活动度(G)分为轻、中、重三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胆细胞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kit、CD34)的表达,并以Ki-67标记增殖的肝细胞,用CK7/CK19作为标记物对符合定义的HPCs、中间型肝细胞进行计数,小管样反应程度的判定利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阶段即存在HPCs的活化和小管样反应,其数量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而增加,均表达CK7、CK19、GST-π和AFP,肝细胞增殖指数在轻、中度肝炎中逐渐增加,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增殖的肝细胞数下降,而中间型肝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小管样反应面积百分比与HPCs数目正相关(r=0.739,P<0.05),中间型肝细胞数目与HPCs数目正相关(r=0.614,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中不仅有成熟肝细胞增殖,也存在肝前体细胞活化和分化,可能参与肝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 乳腺肿瘤冷冻切片诊断中快速EliVision技术的价值

    作者:何沁;徐华;邵牧民;余学问

    目的 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冷冻切片中常用抗体(SMA、CK5/6、p63、c-erbB-2、CD34、CD117、ER、PR)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病例冷冻切片的EliVision常规IHC法以及冰余组织EliVision常规免疫组化法作对照.结果 EliVision快速IHC免疫组化法在30 min内完成检测,7种抗体显示明确而定位可靠的阳性表达结果(c-erbB-2仅在常规IHC中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高于相应病例冷冻切片的EliVision常规IHC法、接近于冰余组织EliVision常规IHC法.结论 EliVision快速IHC技术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有价值的辅助手段.

  •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破裂尸检及文献复习

    作者:高凤兰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尸体解剖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全血管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动脉管壁增厚、狭窄为主要特征,急性期无特征性症状,可致节段性内膜剥离,形成致命性夹层动脉瘤.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急性期无特征性症状,容易误诊,对无明显原因胸痛青年患者应提高警惕.

  • 乳腺癌中L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

    作者:陈建华;范钦和;蔡勇

    目的 探讨Livin在乳腺癌表达及其与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20例)和乳腺浸润性癌组织(52例)中Livin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Livin蛋白和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非浸润性癌和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1%、7.1%)、(28.6%、28.6%)、(65.0%、70.0%)、(73.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蛋白与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Livin蛋白与caspase-3的在乳腺癌表达呈负相关(P<0.01).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47.32%±22.34%)明显高于Livin蛋白表达阴性的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18.01%±23.34%)(P<0.01).结论 Livin基因及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乳腺癌新的分子标记物,可能成为乳腺癌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Livin蛋白通过与执行型caspase-3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Livin不仅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还促进了细胞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 宫颈浸润癌中乙酰肝素酶表达及其与转移、预后关系

    作者:崔红梅;王海琳;王晓黎;白岩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CD34的表达,探讨乙酰肝素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浸润癌中乙酰肝素酶和CD34的表达,并与13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浸润癌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其表达程度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7).结论 乙酰肝素酶参与了宫颈癌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过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转移潜力及不良预后指标.

  • 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潘敏鸿;石群立;金行藻;张正祥;陈英鑫;陆珍凤;周晓军

    目的 探讨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aggressive papillary tumour,APT)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 对1例中耳APT进行组织形态学、影像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1岁,临床表现为左侧间断性耳鸣、突发耳聋.CT和MRI示左侧中耳鼓室后下方4 cm×3 cm肿块,颞骨岩部不规则骨质破坏.大体为灰红灰白色碎组织一堆,与骨组织紧密粘连.组织学表现为复杂的指突状乳头、类似于甲状腺滤泡的腺管样或片状实性的结构,局部侵犯骨组织,肿瘤细胞形态较温和.免疫表型:CKpan、EMA、vimentin+,S-100大部分+,Ki-67增殖指数<5%.结论 中耳APT是一种少见的独特的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有复发倾向,罕见转移.

  • 青春期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邢荣格;郭效忠;高远;刘春荣;王秀荣

    患者,16岁.因月经后阴道淋漓出血就诊.既往病史:14岁初潮,每次月经后阴道淋漓出血5~7天,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曾诊为青春期月经紊乱及阴道炎,因未婚,未行阴道镜检查,给于调经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后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性大,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行阴道镜检查,检查中宫腔内脱落一块烂肉样组织,较松散、易碎,送病理检查.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疾病性质待查.

  • 肺滑膜肉瘤尸检1例

    作者:杨翎;姜文霞;赵桂芬;宋伯根

    患者女性,88岁,因咯血救治无效死亡.尸体解剖于死后20 h进行.尸检观察 皮肤、巩膜无黄染,头颈及皮肤无创伤,双耳道及口腔、鼻腔无明显分泌物.体表淋巴结无肿大.胸腔:两侧胸廓对称,前后径增宽,肋间隙增宽,胸腔内无液体.肺:左上肺见8.5 cm ×7 cm×2 cm大小灰白色质韧肿块,与胸骨粘连,侵入纵隔直至胸骨柄右方第二肋.肿块为结节状,切面灰白色,鱼肉样.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心:质量355 g,大小14 cm×9 cm×5 cm,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上见灰黄色粟米大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肝:大小20 cm×9 cm×9 cm,未见结节.

  • 胸内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存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张功亮;郭广秀;王建;湛曦

    患者女性,68岁,因咳嗽、气急进行性加重1个月入院.体检:双侧胸锁乳突肌外侧缘锁骨上可触及肿块,伸向胸骨后胸腔内,右侧3.5 cm×2.5 cm,左侧2.5 cm×2.5 cm.肿块质地偏硬,境界清,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干啰音,CT颈胸部平扫显示胸内甲状腺肿.临床诊断:胸内甲状腺癌,行胸内甲状腺癌切除术.

  •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郜红艺;吴坤河;张佳立;洪淑贞;阮红民

    患者女性,44岁,因发现右乳房肿块4个月就诊,门诊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触及肿块直径约1.8 cm,与皮肤无粘连,质硬,活动差,挤压肿块乳头无溢液.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癌,遂行肿瘤切除和保留乳房手术,并送手术各切缘和同侧腋窝淋巴结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单/双酶标记鸡尾酒抗体AMACR/p63/34βE12在前列腺穿刺组织鉴别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董丹丹;杨红;李科;徐钢

    前列腺穿刺标本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通过应用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34βE12、p63抗体分别检测前列腺癌细胞和基底细胞,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已得到普遍认同[1~5].Jiang等[6]在2005年首先使用混合型AMACR/p63/34βE12抗体和双酶标记法检测前列腺癌,国内也有单酶标记鸡尾酒抗体AMACR/p63/34βE12检测前列腺癌的报道[7,8],但单酶标记与双酶标记鸡尾酒抗体两种试剂染色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单酶标记的鸡尾酒抗体和双酶标记的混合型抗体标记前列腺穿刺标本,以评价两种方法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新认识

    作者:何度;张秀辉

    1 定义1982年,日本学者Ohhashi等报道了4例特殊类型的胰腺肿瘤,伴有胰腺导管扩张和大量黏液分泌.之后,对发生在胰腺的此种类型的肿瘤报道逐渐增加.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肿瘤研究中作用

    作者:李巧新;李锋

    人类肿瘤的研究重心经历了从单基因水平到染色体、多基因水平的转变.许多人类肿瘤与发育异常疾病一样以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化为特点.在癌症中,不利于肿瘤生长的基因(抑癌基因)可能存在于DNA拷贝数减少的区域;而有利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癌基因)可能存在于DNA拷贝数增加的区域.1992年,Kallioniemi等[1]首次描述了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体系标记来自待检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全基因组DNA,并且在Cot-1 DNA参与的情况下和正常人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抑制杂交.

  • 肿瘤淋巴管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梅娟;张丽华

    肿瘤细胞浸润淋巴管并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结构和分布异常的淋巴管,其生成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VEGF-C、Cox-2)有关.目前,随着特异性的淋巴内皮的标记物VEGFR-3、LYVE-1、podoplanin、D2-40等的发现,肿瘤淋巴管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笔者就近来有关肿瘤淋巴管和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乳腺间质假血管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郭玲玲;卢洪胜;甘梅富

    1986年Vuitch等[1]首先报道了乳腺间质的一种良性间质增生性病变,命名为乳腺间质的假血管瘤样增生(pseudoangiomatous stromal hyperplasia,PASH).其临床少见,在病理组织学上易与乳腺高分化血管肉瘤相混淆.我们将诊断的4例PASH进行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

  • 结外组织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凌川;康苏娅;吴德明;王修珍;顾冬梅;朱卫东

    组织细胞肉瘤(histocytic sarcoma,HS)是一类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起源恶性肿瘤,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显示组织细胞分化.在新的WHO肿瘤分类中,HS被视为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生率不足0.5%[1],国外文献见一组14例临床病理分析[2],国内仅见4例个案报道[3~6].我们总结2例HS,并复习国内已报道4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胡孟钧;徐航娣;魏建丽;郦秀芳;张春丽

    目前认为,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单独HPV感染并不能引起所感染细胞的恶性转变.除HPV外,其它基因的改变也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1].

  • 食管良性雪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吴影;王双珠;李欣;毛鑫礼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几乎所有的黏膜下良性肿瘤均是平滑肌瘤,而食管雪旺瘤罕见.我们报道1例食管雪旺瘤,根据其临床特征和特征性组织学特点术中冷冻切片可以初步诊断,后经免疫组化证实.现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雪旺瘤
  •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卢洪胜;甘梅富;周涛;郑海红;翁寿向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子宫肌瘤中极为少见的种类,来源于子宫肌瘤或子宫血管壁扩散至静脉,具有转移和浸润生长的特性,可以生长在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甚至出现在右侧心脏处[1].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多为散在个案报道[2],我院于1996年6月至2006年3月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例子宫IVL,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讨论.

  • 卵巢多胚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小红;徐勇飞;谷化平;王中华

    卵巢多胚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原始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特征不明显,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卵巢多胚瘤结合文献复习,对其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为临床和病理医师正确认识该肿瘤提供帮助.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GFBP-3、Brg-1、bFGF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夏钰弘;杨国仪;洪建刚;虞敏红

    肺癌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已属中、晚期,5年存活率仅14%[1],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SCLC组织中的IGFBP-3、Brg-1和bF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 角化型外阴鳞状细胞癌中p16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

    作者:韦立蓓;濮德敏;尹伶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VSCCs)多发生于老年妇女,但也见于年轻的患者.近一些病理学家提出VSCCs的病因可能分为两类:一类与老年妇女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有关,如硬化苔癣(LS)、鳞状上皮增生(SCH)等;另一类多发生于年轻的妇女,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1].但LS和SCH与VSCCs关系尚不明确.有关p16、cyclin D1的改变在外阴癌中的作用研究报道甚少,为探讨p16、cyclin D1与VSCCs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外阴良恶性组织中p16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

  • 软骨肉瘤的鉴别诊断和特殊组织学类型

    作者:蒋智铭;张惠箴

    软骨肉瘤是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骨肿瘤20%.病理诊断软骨性肿瘤的复杂性体现在:(1)软骨性肿瘤只有良恶性之分,在良恶性之间没有交界性肿瘤,这给病理诊断增加了风险.(2)软骨性肿瘤在不同解剖部位良恶性诊断的标准有差异.

  • 淋巴瘤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作者:陈国璋;赵有财;周晓军

    WHO淋巴瘤分类是建立在疾病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的综合资料基础上.随着对淋巴瘤的遗传学及免疫表型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一些淋巴瘤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淋巴瘤 WHO分类
  • JNK通路在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细胞炎症与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永生;魏子峰;田清友;张作凤;周洪霞;张宇新

    目的 研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致亚急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中对黑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以探讨PD模型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失活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SP法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模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Cox-2、caspase-3,磷酸化c-Jun(Ser63,p-c-Jun)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和中脑黑质区TH、Cox-2、caspase-3和p-c-Jun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PD典型的行为学表现,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和中脑黑质TH含量分别下降约65%和75%,黑质区Cox-2与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中脑黑质Cox-2与caspase-3含量显著增加,黑质区p-c-Jun表达于细胞核内且中脑黑质p-c-Jun含量大幅升高;经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的PD小鼠行为表现较轻,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TH表达水平仅较对照组分别下降约15%和25%,与模型组比较,Cox-2与caspase-3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01),p-c-Jun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中脑黑质Cox-2、caspase-3、p-c-Jun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JNK通路在MPTP诱导的黑质区细胞炎症与凋亡过程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JNK抑制剂对PD小鼠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敬告作者

    作者:

    关键词:
  • NET-1、Survivin蛋白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作者:曹晓蕾;周祀桥;陈莉

    Survivin基因编码的蛋白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双重作用,NET-1基因编码的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其作用显著上调癌的形成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NET-1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 医学论文撰写及修改注意事项

    作者:

    关键词: 医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