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

    作者:徐英进;吴颂红;王静稳;高明;郑雅亭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息肉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13例,所有病例均行IVP检查,9例进行逆行性尿路造影.结果:85%(11/13)病变位于输尿管中上段、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及肾盂,IVP和逆行性尿路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充盈缺损影,其形态在不同时间的照片上可发生变化.结论: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IVP和逆行尿路造影是发现和诊断输尿管息肉的常用方法,尤其是逆行尿路造影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可触及隐睾诊断价值

    作者:张延军

    目的:评价DWI序列是否可增加不可触及隐睾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隐睾患者影像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隐睾34例,双侧隐睾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T<,1>WI、T<,2>WI)及DWI检查,采用双盲法评估并计算MR常规序列、DWI及常规序列+DWI对于不可触及隐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隐睾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联合应用T<,1>WI、T<,2>WI及DWI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0.9%与91.7%,均高于单独应用T<,1>WI、T<,2>WI或DWI(P<0.05).结论:联合应用T<,1>WI、T<,2>WI与DWI序列有助于提高不可触及隐睾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MR诊断

    作者:李晓夫;高颖;赵明;张铁成;付旷

    目的:探讨脑皮质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CLN)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我院神经内科及儿内科确诊为脑皮质层状坏死患者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在发病后MRl均有异常表现,病灶区呈层状短T<,1>、长T<,2>改变(13/13),其中6例(6/13)呈短T,、长T<,2>改变出现在病灶侧皮质表面或沿脑回走行;3例(3/13)同时出现在病灶侧皮质表面或沿脑回走行、病灶侧基底节区和皮质下;2例(2/13)仅出现在病灶侧基底节区和皮质下;2例(2/13)呈斑点状出现在病变区内.FLAIR像上均呈高信号(13/13),即使T<,1>WI高信号消失后,FLAIR高信号仍可持续1年左右(2/13).DWI像上有9例(9/13)表现为弥散受限,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较T<,1>WI高信号显示病变范围更广有3例(3/13).GD-DTPA早期即可明显强化.多呈线样、脑回样强化.结论:引起脑皮质层状坏死的病因较多,影像学上有特征性改变,T<,1>WI脑回样高信号和长时间FLAIR高信号是其特异征象,结合临床病史,不难做出准确诊断.

  • 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分布与其致腹部器官损害的CT表现相关性分析

    作者:汪立娟

    目的:探讨滥用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致泌尿及肝胆系统器官损害的CT表现特征与其在组织中分布的相关性,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经临床证实吸食氯胺酮病史11例,在CT强化图像上观察膀胱、肾盂、输尿管、肾脏及胆道影像表现.结果:膀胱挛缩,容积不同程度缩小,膀胱壁束腰状增厚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管壁较均匀增厚3例.肾实质缺血性损害2例,单侧肾乳头坏死1例.胆总管扩张6例,其中2例同时见肝内胆管扩张.结论: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致腹部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史有利于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帮助.

  • 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临床指导价值研究

    作者:史淼;张改英;亓恒涛;滕剑波

    目的:探讨肩袖撕裂的超声特征,评价超声检查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肩袖损伤的66例患者(70个肩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肩关节造影或磁共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肩袖撕裂的主要超声表现为:肩袖内局灶性异常回声,肩袖部分缺失,肩袖不显示.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98%(54/55),特异性为81%(17/21),准确性为93%(65/70).结论:超声诊断肩袖撕裂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传军;李晓东;刘林祥;邵长青;蔡世峰;朱西琪;蓝海洋;贾绍卿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肠梗阻108例,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102例,肠镜活检证实6例.患者均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将薄层容积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获得兴趣区的MP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滑动薄层块大密度投影(STS-MIP)图像.对肠梗阻的梗阻病因作出诊断,然后与手术及肠镜结果进行逐一对照.结果: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肠梗阻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7%.肠道本身病变39例,诊断符合数34例(87.2%);肠道外病变50例,诊断符合数46例(92%);肠道内病变19例,诊断符合数18例(94.7%),以上三种分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8.79,P<0.05).结论:MS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病因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肠梗阻患者的首选检查技术.

  • Kikuchi-Fujimoto病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王新方;叶新华;洪练青;赵兰陵;俞群;韩洋;李亚洲;宋雨;张毓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KFD受累淋巴结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60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受累者57例,占95.00%(57/60),其中多区域病变者54例,累及颈后三角区者52例.2例位于右上肢,占3.33%(2/60),1例位于双侧腋下,占1.67%(1/60).二维超声多表现为:淋巴结体积增大,形态多为椭圆形,包膜纤薄锐利、清晰,淋巴门结构多显示正常;皮质呈均质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血流呈淋巴门型分布46例,占76.67%(46/60),边缘型血流9例,占15.00%(9/60),5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占8.33%(5/60).结论:KFD病变淋巴结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3D-DSA和DynaCT成像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

    作者:刘军;王霞;王浩洲;王琳;李吉贞

    目的:探讨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进行3D--DSA、DSA和DynaCT扫描检查,应用313-DSA重建成像Inspace的容积重建技术(VRT)、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和DynaCT成像对肝脏血管和肿瘤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角显示.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和空间走行,比较肿瘤的供血动脉来源、走行、瘤灶数目、瘤灶染色程度及合并症的显示情况.结果:47例肝癌患者313--DSA重建成像发现40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5例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2例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其中1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由肠系膜上动脉单独发出一支供血动脉到位于肝右下叶的肿块;显示肝动一静脉瘘9例,其中2例大流量混合性肝动脉一门静脉、肝静脉瘘,6例周围型小流量局限性肝动脉一门静脉瘘和1例小流量肝动脉一肝静脉瘘.DynaCT成像发现病灶179个.常规DSA发现病灶145个,动静脉瘘7例,门静脉瘤栓9例.和常规DSA相比较,3D-DSA成像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起源、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空间结构的显示优于后前位DSA;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与腹主动脉间的夹角及肝动一静脉瘘较常规DSA更清晰方便;DynaCT重建成像对肿瘤瘤灶数目的显示率高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尤其是选择适宜形状的导管及合适、适量的栓塞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其采集时间长只有20s,不能同时显示肝脏动脉期血管和静脉期门静脉内瘤栓的情况,必须与常规DSA检查结合,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显示病灶和血管的影像学信息.

  •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

    作者:时克伟;王林省;张丽红;褚华鲁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CT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的胸部CT基本表现呈毛玻璃样高密度影,而其继发征象呈多样化,因并发症不同而异.其临床与CT表现的分离及影像相对稳定.结论:CT可以充分显示PAP的特征,CT结合临床有助于PAP的诊断.

  •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

    作者:吕东方;宋玉民;胡效坤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病变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57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划行骨水泥成形术,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区别陈旧性骨折、新鲜骨折和骨挫伤,对新鲜骨折和骨挫伤的61个椎体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CT扫描确诊64个椎体压缩骨折,MRI共检查出83个椎体病变,包括新鲜骨折42个、陈旧骨折22个、骨挫伤19个,对照术前CT和MRI检查结果,64个CT扫描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通过MRI检查均认为有治疗意义的椎体仅为42个,占治疗的68.85%(42/61),57例患者61个椎体手术均成功,疼痛完全缓解53例,显著缓解4例,无效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计划行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前,进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至关重要,应该作为术前的必查项目.

  • 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群

    目的:探讨x线多体位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及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8例肋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骨折65例(约占66.3%);正位片未发现骨折,而斜位,切线位和多层螺旋CT发现骨折分别为19例;5例;9例(33.7%).结论:运用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 多层螺旋CT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评价

    作者:臧任丽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010年间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肝外梗阻性黄疸68例,将所有病例按良恶性分成两组,良性组36例,恶性组32例.其中20例同时再行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MIP、MPR、CPR等.观察CT定量及定性指标:胆总管内径,肝内胆管扩张程度,梗阻部位距肝门部长度;有无结石.有无肿块及肿块部位、肿块与胆总管关系、肿块强化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梗阻部位,梗阻部位距肝门长度良恶性组间差别显著(P<0.01);而恶性组中胆管癌和胰头癌分别与壶腹癌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胆总管内径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部位、病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胥继承;陈颉;刘东

    目的:胰腺囊腺瘤属于少见的胰腺良性囊性肿瘤,文章中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患者的CT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胰腺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20例患者均呈单囊或多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无明显特异性.单囊14例.多囊6例,4例囊内有分隔,见壁结节4例,2例见有点状、泥沙状钙化,1例伴有胆结石,1例肾囊肿,1例肝囊肿,1例伴有脾脏炎性假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作者:刘辉;任秀萍;王爱珍;付敏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及信心.结果:66例患者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排尿疼痛15例,尿潴留2例,血尿6例,血便3例,发热10例.患者满意度95.0%.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可有效提高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舒适度,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Graves眼病的MRI诊断(附44例分析)

    作者:王德广;刚宪祯

    目的:研究Graves眼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Graves眼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MRI显示眼外肌肿胀44例,其中眼外肌水肿40例,脂肪变性6例,眼外肌纤维化5例.眼球突出40例.提上睑肌肥厚37例,泪腺肿大5例,眼上静脉扩张6例,视神经增粗3例.结论:MRI不仅能显示Graves眼病的形态学改变,并能显示眼外肌的病理变化.其中做为治疗中是否用抗炎药物的依据.

  • MSCT扫描方式对图像后处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兰永树;郭永萍;兰永会;肖正远

    目的:探讨MSCT扫描方式对图像后处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因头面部外伤致骨折需要作CT三维重建的伤者20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29~65岁,随机平分为2组,采用GE64层螺旋CT以相同的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轴向、螺旋扫描,扫描图像传至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辐射剂量在扫描后机器自动记录的信息中获得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等信息,并直接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辐射剂量的大小.图像质量由三名有丰富经验的主管、副主任技师对原始图像、VR及MPR图像进行颅脑组织结构及骨折线清晰度的大小、伪影的有无及大小、有无扫描间隔线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轴向扫描较螺旋扫描的CTDIvol及DLP更低.轴向扫描原始图像上颅脑及周围结构清晰度较螺旋扫描大,并且均无明显伪影,而螺旋扫描有明显伪影.轴向扫描VR图像均有扫描间隔线,但并不影响对骨折的观察,而螺旋扫描没有;轴向扫描VR图像上对颅骨骨折线的观察与螺旋扫描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轴向扫描所有VR图像上没有伪影,而螺旋扫描却有.轴向扫描MPR图像上均有扫描间隔线,也不影响对骨折及其他结构的观察,而螺旋扫描没有;轴向扫描MPR图像上没有明显伪影,而螺旋扫描却有并影响对脑组织及其周围结构的观察.结论:在扫描参数相同的条件下,MSCT轴向扫描的辐射剂量更低而图像后处理质量更高.

  • 256层螺旋CT轴位与冠状位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正常解剖及变异的对比观察

    作者:李春霞;陈孝柏;段永利;赵丽君;傅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显示能力及差异.方法:利用32例健康体检者和23例因非鼻及副鼻窦疾病而行头颈部CT扫描者,常规扫描后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标准重建,分别对比观察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及显示能力.结果: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图像对双侧额窦开口、中鼻甲和中鼻道的显示能力无明显差异.但轴位图像在显示筛漏斗、前中组筛窦、上颌窦开口及钩突等的显示能力明显较冠状位差.结论:对OMC区域的正常结构和变异的显示冠状位明显优于轴位,冠状位重建可以代替冠状位扫描,以消除冠状位扫描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 桥脑梗死患者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学初步研究

    作者:卢洁;李坤成;张苗;王晓怡;曹燕翔;马青峰;赵志莲;戎冬冬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研究桥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及其远隔部位的脑白质结构改变.方法:选取11例桥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3~7天、15天、1月、3月进行MRI三维高分辨全脑容积扫描·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桥脑梗死患者各期病灶体积.应用VBM方法测量脑白质密度·比较患者梗死灶体积以及全脑自质密度的改变.结果:随发病时间延长,桥脑梗死灶体积逐渐缩小,发病1月后病灶体积与发病初期比较显著减小(P<0.05).发病3月后与发病3~7天比较,梗死灶对侧内囊后肢、对侧小脑半球白质密度显著降低(P<0.05).桥脑梗死灶周围白质密度逐渐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VBM方法能够显示桥脑梗死后病灶周围及其远隔部位的脑白质密度改变,为研究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 螺旋CT和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评估OSAHS上气道狭窄

    作者:吕毛古;罗伟;王旭平;缪东生;何飞;常英展;吴麟

    目的:研究螺旋CT和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 graphy,AG)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例睡眠打鼾患者,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分析呼吸紊乱指标、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时的阻塞平面,不同平面的阻塞次数和总阻塞次数.上气道多层螺旋CT自鼻咽部顶壁平扫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测量清醒状态下上气道的软腭后区、舌后区气道的横截面积及冠、矢状径.将AG测定上气道狭窄平面与CT测量判断平面进行比较.结果:①22例患者均很好耐受整夜AG监测,16例符合OSAHS,其中轻度2例,中度8例,重度6例.6例排除OSAHS;②16例OSAHS中AG测压均为上部和下部联合阻塞,上部阻塞为主13例,其中1例上部阻塞为100%,下部阻塞为主3例.不同病例上部、下部阻塞频度不同,多为上部阻塞为主;③22例CT测量中4例无狭窄平面,14例腭后区狭窄,1例舌后区狭窄,3例腭后区、舌后区双重狭窄;④16例OSAHS中,AG测压腭后区阻塞为主13/16,CT测量腭后区狭窄12/16,无统计学差异(P>0.05).AG测压下部阻塞为主3/16,CT测量舌后区阻塞4/16.结论:AG作为便携PSG对OSAHS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CT测量可以很好地评估上气道腭后区狭窄.

  •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周利民;苏金亮;张文伟;刘建平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壁或腹内软组织肿块,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周边部分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低密度区.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王发芬;马凯凯;周文达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加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中8例边界模糊的类圆形低密度肿块,11例伴肝内胆管扩张,6例边界较清晰.增强扫描8例早期肿块周边呈不规则强化;4例周边呈环形或结节状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所有病灶均延迟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定量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初步探讨

    作者:吴燕;庄磊;柯红;蒋银花;周晓彦;张民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定量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NAFLD患者139例及健康人群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ARFI定量测定肝脏剪切波速,比较NAFLD与对照组肝脏剪切波速的关系.结果:139例NAFLD与70例健康对照组肝脏平均剪切波速分别为1.08m/s、1.11m/s.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结论:ARFI在NAFLD与健康人群中不存在差异,肝活检仍然是评价NAFLD的金标准.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潘锋;周林江;沈健;黄小燕

    目的:探讨MRI(常规及DWI等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3例血管母细胞瘤共81枚病灶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多为单发(67/73),小脑为常见发病部位(61/81),可分为3型:囊伴结节型53个,实质型22个,单纯囊型6个;DWI序列肿瘤结节及实质型瘤体均呈低信号;19个病灶表现有囊中囊征象.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且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能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 孕妇磁共振检查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作者:李慧华;王光彬;曲蕾;邱秀玲;魏煜龙;丁蕊;孙雪琴;周晓楠

    目的:通过对孕妇的心理疏导以便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并取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03年6月~2011年5月间,1430例临床怀疑胎儿发育异常的孕妇行1.5T磁共振扫描,检查前/中予以相关的心理疏导,顺利完成扫描的相关资料.结果:1430例孕妇,其中双胞胎孕妇6例,晚期孕妇145例,幽闭恐怖综合症2例,均经加强心理疏导、合适的体位改变,取得了满意的图像.结论:孕妇磁共振扫描的心理疏导对于能否顺利配合完成检查起着重要作用.

  • 肝硬化背景胆管细胞癌的MSCT影像诊断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作者:吴建满;李银官;郑贤应;曹代荣;胡建平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背景下ICC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以期提高对ICC的诊断水平.方法:将49例经病理证实的ICC患者进行分组:①非肝硬化组(N组)40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组(C组)9例,对两组MSCT征象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②乙肝阳性组(HbsAg+)24例,乙肝阴性组(HbsAg-)25例,对AFP、Ca-199、肝内胆管结石3指标进行比较.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检验水准a=0.05.结果:N、C两组ICC的MSCT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之间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HbsAg+组ICC 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HbsAg-组 9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HbsAg+组10例AFP指标阳性,HbsAg-组3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HbsAg+组7例Ca-199指标阳性、HbsAg-组15例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下ICC与非肝硬化下ICC在MSCT影像表现上无特殊,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下ICC常可有血清AFP的升高.只有熟悉ICC的影像表现,才能减少肝硬化背景ICC的误诊.

  • 多层螺旋CT对肠道Crohn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峰;董海波;张玉琴;孙勤学;陈振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Crohn病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肠道Crohn病患者的MD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跳跃性肠壁增厚,8例表现为肠壁环形增厚,同时伴有粘膜强化和分层形成"靶征"及"双晕征";有11例表现为增厚肠壁分层消失,增强不明显,肠壁厚度多在5~11mm.4例表现为病变段肠管周围肠系膜水肿及增厚,蜂窝织炎,其中并发脓肿1例.7例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3例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形成"梳征".其中"靶征"、"双晕征"及"梳征",均提示与病变活动度相关.结论:MDCT不但能准确显示Crohn病病变部位、肠外病变,还能区分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病变.MDCT可作为Crohn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肌功能

    作者:张梅青;王秋霜;黄党生;安秀芝;姬冬冬;王淑华;郭家瑞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尿毒症组(n=45)和健康对照组(n=38)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尿毒症组分为心功能正常组(n=29,LVEF≥50%)和心功能减退组(n=16,LVEFG50%),应用STI技术测量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并计算出心肌整体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及圆周应变(CS).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功能正常组及心功能减退组室间隔、左室后壁明显增厚,左房内径增大(P<0.01);心肌应变比较,心功能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肌整体LS、CS均明显减低(P<0.01).心功能减退组较心功能正常组应变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超声二维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能够早期准确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肌功能,其中纵向、径向应变较LVEF更早的发现心肌功能的减低.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单纯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

    作者:张海平;姜淑英;周秀萍;潘赛达;赵雃萍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单纯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单纯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又根据颈总动脉有无斑块及内膜增厚分为2个亚组,无斑块及内膜增厚者为病例组1.25例,有斑块或内膜增厚者为病例组2.25例,健康同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ET技术检测颈总动脉,获得僵硬度参数:僵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动脉顺应性(AC)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两组间及两组内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1.2的βE<,ρ>明显升高(P<0.05),AC和PWVβ差异统计学上不显著(P>0.05),但病例组1和2的AC总体上小于对照组,病例组1和2的PWVβ总体上大于对照组.病例组1和2的各个参数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显著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有无不能明显影响动脉的弹性,用ET技术能准确显示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并能量化此种病变.

  • 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穿刺定位摄影技术在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美亚;刘蓓蒂;朱建泉;吴献华;傅静萍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术前病灶立体定位穿刺摄影技术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触诊阴性或疑似触及小肿块,而乳腺摄影有异常的患者,行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术前病灶立体穿刺定位,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临床手术切除病灶.结果:20例患者,穿刺成功18例,2例失败.成功率达90%.病理诊断结果:4例纤维瘤伴乳腺增生;8例为乳腺腺体增生和钙化灶,部分增生活跃;2例为导管内癌,3例为浸润性乳腺癌Ⅰ期;1例原位癌.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术前病灶立体定位穿刺摄影技术方便、快捷、定位准确率高,为临床上不可扪及乳腺病灶手术提供了有效的影像信息,达到了手术病灶切除范围更精确、组织损伤更小;病理诊断更准确.

  • 不同栓塞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全身化疗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月平;秦涛;李春海

    目的:回顾性地评价氨甲喋呤(MTX)全身化疗、分别以聚乙烯醇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4例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13例,经静脉MTX全身化疗;B组15例,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行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术;C组16例,以聚乙烯醇颗粒为栓塞剂行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术.3组治疗后均行刮宫术.以刮宫时的出血量、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率、住院天数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参数.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刮宫时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β-hCG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01),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C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以聚乙烯醇颗粒为栓塞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MTX化疗组和明胶海绵颗粒组.

  • 宝石能谱CT显示肌腱的佳单能量

    作者:王君君;张成琪;邓凯

    目的:寻求宝石能谱CT显示肌腱的佳key单能量.方法:对从2010年10月至今来我院行手足部能谱CT扫描的患者,同时进行健患侧对比扫描,随机抽取30例,选取健侧手足肌腱,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寻求显示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肉)佳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的合适kev单能量.结果:肌肉与肌腱65key的单能图像具有高的CNR.结论:65key单能量是显示肌腱的佳单能量.

  • Tei指数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

    作者:廖梅梅;陈森;闵新文;李东峰;陈欣

    目的:探讨Tei指数检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50%~74%),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75%~94%)进行三尖瓣环右室室间隔及游离壁Tei指数测定.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及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亦受损,Tei指数能用于评价右心功能受损情况.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作者:周南南;东燕;李春梅;王传霞;李晓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287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139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APN·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hs-CRP,并根据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两组:IMT正常组和IMT、增厚或斑块组.分析血清ANP和hs-CRP水平与IMT的关系.结果:①IMT正常组与IMT增厚或斑块组相比,IMT增厚或斑块组APN、HDL-C显著降低,而hs-CRP水平显著高于IMT正常组;②以APN为因变量、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值(waist to hip ratio,WH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hs-CRP与APN水平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与APN水平呈正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hs-CRP、HDL-C与糖尿病患者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相关.结论:APN可能是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a)的保护因素.

  • 数字化摄影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价值(附86例分析)

    作者:高明远;刘晓敏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PAS),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结果:A/N≤0.60者16例,0.61~0.70者14例,A/N≥0.71者56例;PAS≤5mm者36例;6~10mm者24例;≥10mm者26例.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 钼靶X线征象与不同类型乳腺癌关系的病理基础研究

    作者:王秀丽;柴丽敏;张伟;许艳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其病理基础之间的关系.方法:经乳腺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36例,共36个病灶,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6个,导管内癌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7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黏液腺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个.观察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分型对照.结果:①癌灶的X线表现有肿块者23个(63.9%),有钙化者18个(50%),有结构扭曲者3个(8.3%);②呈肿块表现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7.9%;有钙化者易出现在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占87.5%、42.3%,尤其单纯钙化多出现在导管内癌中(71.4%,5/7);结构扭曲可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其它类型未见.结论: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为乳腺癌的主要X线表现.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大部分,除单纯钙化首先考虑导管内癌,其余征象均首先考虑浸润性导管癌;肿块改变尚要想到髓样癌和黏液腺癌的可能;结构扭曲也可出现在导管内癌中.

  • CE-MRA与BI-RADS分类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素明;尹波;刘莉;耿道颖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乳腺血管数目及BI-RADS分类提高乳腺癌诊断特异度的价值.方法:对52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乳腺血管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像计数,计数评价从0~3级(按血管丰富程度).所有病例按照MRI BI--RADS分类,分为Ⅰ、Ⅱ、Ⅲ、Ⅳ、Ⅴ类.结果:52例患者中,24(42.2%)例为恶性病变,28(57.8%)例为良性病变.良恶性病变乳腺血管数有明显差别(P=0.000 <0.05).采用0~1级诊断为良性病灶,2~3级诊断为恶性病灶,诊断的特异度为78.6%,灵敏度为83.3%.按照BI-RADS分类诊断为:特异度71.4%灵敏度:87.5%.BI~RADS分类与血管数目结合后特异度为85.7%灵敏度:83.3%.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血管数目在磁共振血管造影上有明显的差异,结合MRI BI-RADS分类可以提高MRI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

  • 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潘永寿;庾红玉;阮坚;王高兴;秦蕾;赵孟林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左室Tei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冠心病患者Tei指数与LVM、LVMI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Tei指数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冠心病患者Tei指数的升高与LVM和LVMI的增加呈正相关(r=0.784,r=0.808).结论:冠心病患者Tei指数与LVM密切相关,可以综合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

  • 低场磁共振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建荣;毛小明;赵峰;王国松;顾利勇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对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36例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MR(为外伤后2h~5天)检查,包括T<,1>WI、T<,2>WI、FS-T<,2>WI(脂肪抑制序列),观察软组织损伤的MR表现.结果:36例中股四头肌Ⅲ度损伤2例,Ⅱ度损伤2例,Ⅰ度4例;小腿三头肌Ⅲ度损伤1例,Ⅱ度2例,Ⅰ度3例;胭肌Ⅲ度损伤1例,Ⅱ度2例,Ⅰ度2例;膝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1例,Ⅱ度2例,Ⅰ度4例;后交叉韧带Ⅲ度损伤1例,Ⅱ度2例,Ⅰ度1例;前交叉韧带Ⅲ度损伤2例,Ⅱ度2例,Ⅰ度2例.MR表现分为Ⅰ~Ⅲ度,Ⅰ度为牵拉伤共16例,Ⅱ度为部分撕裂共12例,Ⅲ度为完全撕裂共8例.结论:MR在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4层螺旋CT诊断

    作者:贾颖军;王亚非;顾建平;单秀红;胡曙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4层螺旋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为单发病灶,左叶17例,右叶19例,大部分病灶境界不清楚增强后表现为囊性伴壁结节灶5例,其余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有5例周围可见晕环征,合并钙化者17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粗颗粒状钙化8例,混合性钙化5例.36例患者中30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7例,合并壁结节4例,11例病灶内见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64层螺旋CT多维重建能够更好地评价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

  • 孤立性肺结节检查中CT靶扫描和高分辨率CT扫描辐射剂量对比研究

    作者:王培源;秦东京;刘新疆;张林;李建平;李祥林

    目的:通过对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靶扫描和HR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技术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分别记录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CT靶扫描和HRCT扫描的各种检查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所有受检者两种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结果:CT靶扫描患者的CTDIvol值和DLP值与HRCT相当,二者间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t=-0.368,P=0.71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CT靶扫描技术对患者的辐射损害与HRCT相当.

  • 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价值

    作者:陈友三;陈信坚;邹佳妮;罗金香;胡纯民;周佩

    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在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1月间经320排动态容积CT检出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CTA图像质量及动脉瘤特征,并与DSA结果对照.结果: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成像动脉瘤显示优良率为94%.48例患者共检出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3个,其中单发31例,多发17例;囊状动脉瘤45例,梭形动脉瘤3例.囊状动脉瘤中,大径<5mm的小动脉瘤有44个,发生在交通段数目多,为25个.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能够准确发现和评价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特别在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 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作者:徐军明;许尚峥

    患者男,72岁.因"痛风",要求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左心室内径增大,并见粗大乳头肌束,心尖部增厚,并见此处心肌多个隐窝,搏幅减低(图1).主动脉瓣回声增强,瓣叶增图1左心室内径增大,见粗大乳头厚,余各瓣膜形态、结构及肌束,心尖部增厚,并见此处心肌多房室间隔等未见异常.

  • 脑胶质肉瘤1例

    作者:李志军

    患者女性,60岁.无诱因突发言语不利,CT检查发现颅内肿物,为进一步治疗而转入我院.查体:意识清楚,病理反射未引出.MRI检查:左侧颞叶及左侧基底节区可见大小约3.4cm × 3.3cm×3.2cm长T<,1>长T<,2>信号肿物,内可见不规则片状短T<,1>短T<,2>信号,在FLAIR序列呈高及稍高信号,周围可见水肿信号.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

    作者:杨东奎;徐海江

    患者女性,51岁.右耳间断性、搏动性耳鸣,而后症状加重,随之出现耳堵塞感和听力下降,就诊检查见鼓膜内陷.经鼓膜按摩等治疗听力恢复,耳呜无缓解,未坚持治疗.2个月后听力下降及明显右颜面部肿胀再次就诊,专科检查:双耳廓无畸形,右外耳道狭窄,内有颗粒状、不规则肉芽样组织,鼓膜未窥及.右耳前颧弓周围弥漫性肿胀,无压痛.咬物时有头晕.电测听:右耳传导性耳聋,气骨导差约60dB,左耳正常.

  • 颈椎管内肠源性囊肿1例

    作者:白晓辉

    患者男,27岁.主诉颈部疼痛7年,加重伴四肢无力4天入院.查体:呈强迫体位,右侧肢体肌力约Ⅳ<'+>,左侧肢体肌力约Ⅳ级,四肢麻木感.MRI检查:颈3~5椎管内脊髓前部见大小约5.2cm×1.6cm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其上缘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相应水平脊髓受压后移,脊髓信号未见著变,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图1~4).MRI诊断:颈3~5水平椎管内脊髓前方占位,考虑囊肿.术后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 儿童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例

    作者:柯红;王鑫

    患儿女,12岁.发现右乳肿块5个月,加重20余天来院就诊.查体:胸廓对称,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乳较左乳明显肿胀,右乳可触及巨大肿块,边界清,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可移动,无压痛.左乳可触及多发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可移动,局部无压痛.

    关键词: 乳腺 纤维腺瘤 超声
  • 右股骨颈骨软骨瘤1例

    作者:李庆春

    患者男,2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半年.查体:右臀部触及肿物,局部轻压痛,无明显叩击痛,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股骨颈可见带状致密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有硬化(图1).X线诊断:考虑右股骨颈良性占位性病变,不除外右股颈陈旧性骨折.CT片示:右股骨颈后方见宽基底菜花状骨性密度影,与骨皮质相连,表面凹凸不平,边缘硬化,内见条索状分隔及斑片状致密影(图2,3),右股骨头关节面形态正常.CT诊断:右股骨颈骨软骨瘤.

  • 寄生胎1例

    作者:程广

    患者女29岁.因"不孕3年(无停经病史)"到我科检查时意外发现病变.CT平扫及三维:盆腔子宫上方偏右侧可见一发育不全胎儿影,大小约10cm×6cm×6cm,含脊柱、肩胛骨、肋骨及四肢长骨,未见颅骨、手骨、足骨及内脏,子宫及膀胱受压下移,周围肠管亦受压移位(图1~4),盆腔见少量积液(子宫及附件内高密度影为残留对比剂影).

  • 食管结核性肉芽肿1例

    作者:唐浩;谭辉

    患者女,47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烧灼感1月余,自述既往健康.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胸及脊柱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食管钡餐显示:食管中段于主动脉结下方(T<,7~9>椎体水平)见长约8cm不规则形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粘膜破坏.临床诊断食管癌.

  • Caroli病合并胆总管囊肿1例

    作者:李长喜;刘华;张强;赵飞

    患者女,24岁,锡伯族.间歇性腹胀、腹痛6年,渐进性腹部肿块、腹痛、黄疸加重1月.随来院就诊.查体,右上腹膨隆,触压疼痛加剧,全身皮肤、粘膜、巩膜重度黄染.随行CT平扫示肝内外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影,CT值约5~10HU,不连续性分隔,部分相通.增强扫描示病灶无强化,边缘清晰,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明显,周围血管及细小胆管受压变形.

  • 右股骨颈疲劳性骨折1例

    作者:李政明

    患者男,23岁,战士.高强度军事体能训练期间右髋部疼痛1月,疼痛呈间断性,活动后加重.查体:右髋部软组织未见肿胀,局部皮肤色泽正常,右腹股沟中点深压痛明显.CT检查:右侧股骨颈见条状略高密度影,内缘局部骨皮质欠连续(图1,2).CT诊断:右股骨颈疲劳性骨折.MRI检查;右股骨颈T<,1>WI、T<,2>WI显示长T<,1>长T<,2>信号,并可见线样低信号(图3,4),压脂像及弥散像(图5,6)呈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MR诊断:右股骨颈疲劳性骨折.

  •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护理

    作者:刘彦美;边秀莲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干扰腹腔脏器等优点,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可作为局限性肾癌治疗的首选[1,2] ,其远、近期疗效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当.但手术时间较长、体位特殊、人工气腹的影响等为手术室护理与管理患者带来了一定困难.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0月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40例,手术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螺旋CT诊断

    作者:申爱强;张继;窦小锋;王秀平;田为中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8~80岁,平均64.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肺癌,其中鳞癌8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6例.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头面部、颈部、上胸部浮肿、瘀血,上肢、颈部可见浅表静脉曲张,症状卧位明显,半卧或站立时症状可减轻.

  •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的影像表现(附2例报告)

    作者:缪华;陈香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 ,本文回顾本院2例PAS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各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加以比较,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赵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介于痴呆和正常健康老龄之间的以偶然发生的记忆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功能损害状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结构磁共振影像学和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旨在对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继而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向老年性痴呆的转化.

  • 宝石CT在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莉

    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特别关注的话题,在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等各个环节都备受重视.左心室功能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准确评价左心室功能,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判断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评价心功能,但由于其各自的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尚未有一种简便、快速及精确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影像学方法及参数,并对宝石CT在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

    作者:李姗姗;尹相媛;王一;邱士军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3例肿瘤位于肝右叶,2例位于肝左叶,4例肿瘤边界清楚,1例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CT平扫5例肿瘤均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方式多样,5例肿瘤中,3例车辐状多形性型肝MFH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另外2例炎症型肝MFH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5例肿瘤均呈低密度,但肿瘤内部实性成分显示更为清晰.5例肿瘤中有4例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进入肿块内部.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多样,掌握不同病理类型肝MFH的CT表现,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3T动态磁共振磷谱对正常人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在体研究

    作者:秦斌;关飞云;刘许慧;陆永刚;齐静

    目的:运用3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31>P-MRS)在体评价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情况.方法:对20名正常人受试者骨骼肌进行动态<'31>P-MRS采集,后期利用Matlab软件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化合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计算在静止期,运动末期及数个恢复期骨骼肌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同时计算二磷酸垛苷(ADP)和细胞内PH值,评价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对研究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价值.结果:肌肉运动时PCr含量明显降低,Pi、Pi/PCr和ADP升高,恢复期各含磷化合物含量逐渐恢复至静息水平.结论:3T高场强动态磷谱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骨骼肌线粒体功能,为肌肉的功能影像学提供客观证据,为以后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提供了理想的方法.

  •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螺旋CT对22例怀疑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行胸部CT平扫,图像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MPR)及仿真内窥镜技术(CTVB)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或限临床证实.结果:22例中,CTVB显示Ⅰ~Ⅲ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Ⅳ级支气管45.5%;MPR显示Ⅰ~Ⅲ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1V级支气管50.0%;FOB显示Ⅰ~Ⅱ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Ⅲ级支气管72.7%.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是一种准确、安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磁化传递成像观察多发性硬化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灶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目的:探索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进行磁化传递成像(MTI)观察多发性硬化(MS)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可行性.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4只.3.0T临床型MR扫描仪配备小正交腕关节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2>W、T<,1>磁化传递和T<,1>非磁化传递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工作站专业软件获得磁化传递率(MTR)图像.结果:成功建立MoG<,35-55>-EAE模型大鼠10只.大鼠脑和脊髓的MTR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MOG<,35-55>-EAE病灶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MTR图像上表现为MTR值下降,呈低信号,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者等信号.MTR图像对MOG<,35-55>-EAE病灶检出率高,病灶显示清晰.对照组大鼠MR扫描未见异常.结论: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MOG<,35-55>-EAE大鼠脑和脊髓MTR图像.MTI有望成为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实验研究的体外监测手段.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