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甲型H1N1流感肺炎63例影像分析

    作者:吴小红;戴志军;李勇;吴东波;凌文哲;都宏毅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6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X线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胸部X线表现为:肺实质性病变48例(76.19%),实质间质混合性病变15例(23.81%),弥漫性病变14例(22.22%).其中单侧肺受累16例(25.40%),双侧受累47例(74.60%);肺部多发散在病变49例(77.78%),局限性病变14例(22.22%),其中表现为斑片状影25例(39.68%).结论:双肺受累、病变为多发散在斑片状阴影,部分呈磨玻璃样征合并实变是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作者:杜天会;张富军;郑雷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成年男性.常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中以第1跖趾关节为好发.早期X线常无阳性表现,中晚期可见典型X线表现:①位于关节边缘骨端的穿凿样骨质破坏;②)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③软组织偏心性肿胀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X线诊断
  • 十二指肠肿瘤的MSCT诊断

    作者:隗志峰;滑炎卿;张爱平;王万笔

    目的: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SIEMENS SENSATION 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组和MPR、M1P重组.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腺瘤和腺癌诊断的准确性69%;对良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80%;对脂肪瘤的诊断的准确性100%;对良恶性壶腹癌的诊断的准确性67%.结论:MSCT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定性准确率较高,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SPECT脑显像的研究

    作者:张翼;莫颖敏;韦春英;杨彭;陶然

    目的: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发病72h内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检查.对感兴趣区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如下公式计算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AI):[(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感兴趣区放射性计数)/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100.人组患者根据不对称指数分为轻度(AI≤5)、中度(5<AI≤10=、重度(AI>10)组.发病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低灌注程度与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卒中史之间的关系.结果:97例TIA患者,根据低灌注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三组间在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卒中史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进展为脑梗死患者在低灌注程度、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卒中史上与未进展为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能观察TIA患者脑血流情况,可评估TIA预后.对于低灌注程度严重的患者,进展为脑梗死风险更大,应积极防治.

  •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

    作者:李绪斌;叶兆祥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主要表现为腔内宽基底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3例伴腔外累及.5例中发生于胸段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2例,其中1例累及气管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开口.肿瘤形态均不规则,多平面重组冠状位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长径大于横径,大长径1.8~5.5cm,平均3.4cm,伴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肿瘤平扫密度尚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例伴有右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所有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结论: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SCT能够准确反映ACC的生长方式及腔内外生长、管壁浸润增厚等特性.

  • Tel指数评价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艳君;张玉奇;陈丽君;张志芳;钟舒文;殷璐曼

    目的:评价Tei指数估测儿童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38例接受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治疗的患儿,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Tei指数.另选取8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正常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0±0.08、0.26±0.08,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术前左、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464±0.09、0.50±0.11,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患者左、右心室Tel指数分别为0.36±0.06、0.334±0.06,明显降低,但尚未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手术可以得到改善;Tei指数可以较准确评价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的心功能变化.

  •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韩鹏熙;张成琪;王新怡;李爱银;王广丽;邓凯;杨志强;马振申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确诊的3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结果按病灶解剖部位不同分为4组,即肺内、纵膈内、远处淋巴结区、远处器官区,分别与病理及CT和(或)MRI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四组不同解剖部位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0.3%、66.7%、81.8%、100%.与CT和(或)MRI结果对照,四组不同解剖病灶敏感性分别为65.12%,39.76%、98%、97.15%,特异性为100 %、96.97%、63.04%、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远处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的诊断优于CT和/或MRI,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一种手段.

  • 经皮穿刺肾盂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

    作者:梁慧;陈鹏;吕剑波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盂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并双"J"管置入术,球囊完全膨胀4例,1例脐凹存在.结果:5例输尿管狭窄气囊扩张术后均恢复了尿路通畅,手术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出现.术后肾功能改善,血肌酐下降.结论:介入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

  •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附8例报告)

    作者:文阳;丁忠祥;王华;袁建华;陈方宏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并结合其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发.7例位于幕上,其中额叶3例、顶叶2例,枕叶1例,侧脑室1例;1例位于幕下(位于小脑).肿瘤结构形式多样,MRI表现可分囊性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其中囊实性病灶6例,实性病灶2例.多数病例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肿瘤强化呈多样性.结论:颅内节细胞胶质瘤有相对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对某些较典型的病变应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诊断价值

    作者:胡祥华;纪建松;卢陈英;周利民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腮腺浅叶,紧邻包膜下.CT平扫肿瘤呈类圆形7例,长椭圆形伴浅分叶2例,边缘清晰,直径多<3cm.4例肿瘤内见囊变;CT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呈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接近或稍低于动脉期,密度相对较均匀.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有助于其术前定性诊断.

  • 溺水后胸部的CT表现

    作者:何长林;张静;张琼;文勇

    目的:提高对溺水后胸部的CT表现的认识,利于诊断,便于抢救治疗.方法:10例溺水者,儿童6例,成人4例.清水9例,养鱼池1例.10例于离水1~4h首次作胸部CT检查,1~3天复查7例,7天复查3例.结果:CT表现:双肺纹理增多,肺内广泛性分布絮状、小结节状、斑片状阴影、不同程度肺气肿;6例病灶于1~3天明显吸收;1例病灶进行性增多,出现多发肺脓肿.结论:肺水肿、吸入性肺炎、合并感染征象是溺水的重要CT表现.

  • 成人多发胆管性错构瘤的CT、MRI表现

    作者:田春梅;张林;冯艳;杨青霖;王旭;刘新疆

    目的:探讨成人多发胆管性错构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3例成人多发性胆管性错构瘤患者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对此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讨论.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呈多发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MRI平扫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MRCP显示肝内多发类囊状高信号病灶,与胆管不相通.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及高场磁共振可清楚显示本病特点,能够明确诊断.

  • 小儿外周性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徐和平;陈卫坚;何四平;高雅君;伍光春

    目的:分析小儿外周性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外周性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术前19例CT平扫与增强,7例MRI平扫与增强,其中2例同时做了CT和MRI检查.结果:24例外周性节细胞神经瘤中位于腹膜后10例,肾上腺8例.后纵隔5例,颈部1例.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22例,不规则形2例.病灶平均直径7.9cm.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4例肿瘤内出现点状或条状钙化.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均匀条片状强化,4例延迟后进行性增强,T1WI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其中1例内见曲线形低信号灶.强化方式与CT相似.肿瘤推移和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血管.结论: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节细胞神经瘤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灶的病理特征,有助于与其它病变的鉴别.

  • MSCT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周科峰;秦国初;胡安宁;何健;刘铁石;杨尚文;朱斌

    目的:评价MSCT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平扫、肾动脉期、肾静脉期及排泄期扫描,原始图像传人AW4.2工作站,运用VR、MIP、MPR、C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评估肾动脉、肾静脉、肾实质及集合系统,并与30例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所有供体均能清晰显示肾动、静脉主干及分支,副肾动脉,肾动脉过早分支,肾动静脉变异,集尿系统情况,并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供肾的血管结构、肾实质及输尿管情况,能够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检查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 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性研究

    作者:侯传举;邹苏娅;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刘剑立;胡斌;王巧玲

    目的:探讨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155例中老年PDA,寻找CDE特征和规律性,所有病例均经心血管造影对照,并行经皮穿刺PDA封堵术介入治疗.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估测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测量PDA肺动脉端直径进行统计学相关检验,观察CDF1估测中老年PDA直径的准确性.结果:根据CDE特征对所有中老年PDA患者全部做出正确诊断,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M型超声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93.5%)、左心室(51.6%)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②所有患者CDFI均显示过动脉导管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③根据CDFI测量PDA肺动脉端分流束血流信号宽度判断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对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01);④中老年PDA合并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明显增多.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78.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1.3%)、三尖瓣关闭不全(34.8%)、肺动脉瓣关闭不全(30.3%);⑤中老年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多(46.5%);⑥中老年PDA患者女性(83.9%)明显多于男性(16.1%).结论: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对中老年PD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律)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健;毛德旺;张玉江;陈军法;丁忠祥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律)的条件下,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将259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窦性心律组(S组)220例;心律失常组(N组)39例.其中S组分为:A组79例,心率<65bpm;B组102例,65≤心率<80bpm;C组39例,心率≥80bpm.扫描完成后选用佳的时相.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按照4分法将图像质量分类并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冠状动脉血管段的优良率、可评价性;记录各组的辐射剂量,比较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S组与N组之间冠状动脉血管段优良率和可评价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共有9段冠状动脉不可评价.所有病例平均辐射剂量为(9.49±6.54)mSv;S组和N组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8.45±5.7)mSv、(15.36±7.79)mSv,两组之间辐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9,P=0.000).窦性心律各组辐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43,P=0.000).结论:320排CT能较好适应心率(律)变化,保证诊断图像质量,对于心率<65bpm以下的窦性心律患者辐射剂量降低显著.

  •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螺旋CT与超声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吴业君;邹杰;李林;陈丽英;刘颖;张锦华

    目的:总结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螺旋CT与超声表现特征,探讨两者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26例,均于同期行螺旋CT与超声检查,回顾性对比分析其CT和超声表现.结果: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主要CT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形实质性肿物,密度多不均匀,其内可伴钙化、坏死、囊变.增强扫描肿块呈非均匀强化,腹膜后大血管多被包绕.超声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实质性肿物,轮廓清或不清,形态不整,内呈混杂回声,常表现为低回声区伴散在高回声.结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螺旋CT和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合理应用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给予有力支持.

  • 心电图编辑在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红;李勇;黄贤会;肖太星;常维平

    目的:探讨心电图编辑在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检查前已知心律失常或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心律失常或心电信号异常消失患者的冠脉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与进行心电图编辑后图像质量进行对照.结果:38例中检查前发现心律失常6例,4例房性早搏,2例偶发性室性早搏,在扫描过程中突然出现窦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18例,房颤2例,1例为扫描过程中突然出现心电信号脱失.心电编辑前可评价冠脉节段占84.01%,心电编辑后可评价冠脉节段占93.08%,对心电图编辑前后可评价、不可评价冠脉节段运用x2检验,得出P<0.05.结论:心电图编辑软件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增加检查成功率,扩大无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 导丝定位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应用

    作者:时开元;钱超文;陈丽羽;王立平;陈道宝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96例女性患者共175枚病灶,术前超声引导下选择乳晕旁穿刺点行乳腺病灶导丝定位,术中做乳晕旁弧形切口,沿导丝切除病灶.结果:175枚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率100%.术中一次性沿导丝成功切除病灶169枚(96.57%),6枚(3.43%)病灶滑脱,通过进一步探察或术中超声终全部切除.终病理证实良性病灶174枚.恶性1枚.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选择乳晕旁穿刺点导丝定位,使一些触诊困难的乳腺病灶行乳晕旁切口成为可能,并且手术时间短、腺体损伤小、病理取材方便,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岩;何玉祥;张十一;金星;董典宁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患者共1696例,对其中2123条下肢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同时行逆行下肢静脉造影452条,对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123条下肢造影成功率为100%.其中正常静脉11条(0.52%),单纯性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409条(19.27%),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20条(52.76%),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02条(14.23%).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发育不全症15条(0.71%),深静脉血栓形成65条(3.06%),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4例条(0.66%),左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187条(8.81%).结论: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原发病因的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观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杜国智;李登维;王麒;魏立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瘤(RA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临床疑诊RAA患者经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应用容积重建(VR)和大密度投影(MIP),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肾动脉瘤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例均为单发,瘤体直径1.6~3.6cm.4例为囊状扩张,2例为梭形.多种图像与轴位图像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肾动脉瘤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张德翻;郑文龙;吴爱琴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征像.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眼环后份或以后份为主的软组织肿块,伴有斑点及斑块状钙化,钙化显示率达92.9%(13/14).MRI主要表现为眼环内软组织信号肿块,部分病例肿块内可见更低信号影,钙化显示率仅40%(2/5),但MRI对肿瘤侵犯周围结构较敏感.结论: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以CT较具优势,肿块内钙化可以认为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定性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左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的左房功能心超评价

    作者:李莹;朱彩霞;顾宇英;罗轶玮;马岚;张代富;陈明;刘怡;郑建华

    目的:动态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消融后不同时段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左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7例阵发性房颧患者接受左房线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药物治疗维持窦律的患者为对照组,平均随访(10.5±4.7)个月(3~19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采用M型和二维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以及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①药物组20例成功维持窦律.消融治疗组26例成功维持窦律,9例复发;②药物治疗组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者左房容积有所变小,治疗后各个时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成功组术后左房容积逐渐减小,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至12个月,无进一步缩小;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月左房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皆有统计学差异.消融后复发组6个月时未见明显变化;③消融治疗后1月,LAAEF、A-VTI、VA及AFF均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至随访12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消融治疗后心房侧的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a皆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左房线性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消融成功者可一定程度逆转左房结构重构,复发者无明显变化;射频消融引起左房局部收缩功能降低.

  • 应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功能

    作者:卢冬敏;王彩军;张俊格;李立杰;张亚勤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功能.方法:测量糖尿病患者34例和33例健康对照组的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糖尿病组的Tel指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单元线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l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糖尿病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TDI技术获得的右室Tei指数是反映糖尿病患者右室功能改变的较简便、敏感、无创及准确的指标,为糖尿病患者右室损害的早期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

  • 超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血清促黄体激素基础值

    作者:梁哲浩;鲁伟

    目的:利用超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血清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值.方法:选用71例性早熟女童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子宫、卵巢,以其中61个病例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以及双侧卵巢大卵泡内径为输入变量,以LH基础值为输出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并用另10个病例作为测试检验,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作统计分析.结果:BP网络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作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直线的斜率为1.0088,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为0.977.结论:性早熟女童超声检查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可以预测LH基础值.

  • 16层螺旋CT在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盂积水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涛;张艳秋;王鹏;王德广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盂积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确诊为迷走血管压迫导致肾盂积水的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方式显示.结果:11例增强多期扫描图像可较好显示输尿管受压部位、范围、程度及迷走血管的走行的位置、形态.结论:16层螺旋CT对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盂积水具备安全、无创、快捷,且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作为筛选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盂积水的首选方法.

  • 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相关病理

    作者:邹建华;郑巧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区,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模糊或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小环状、蜂窝状、花瓣状、网格状、簇状表现,夹杂不明显强化的低密度区,延时期病灶仍有强化表现.其多样的CT征象与肝脓肿所处时期密切相关.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对判断脓肿的病理过程和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3.0T磁共振对肝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国平;徐浩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对肝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HVBCS)的诊断价值.方法:57例HVBCS患者均行3.0T磁共振平扫及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CE MRA)检查,观察肝静脉(HV)改变、侧枝循环的建立及肝实质改变情况.全部患者均行HV造影证实,分析磁共振结果.结果:HV:共显示126支,其中HV广泛阻塞21支;开口阻塞93支;以上HV阻塞病例中有血栓形成6支;正常HV12支.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磁共振显示HV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副肝静脉(AHV):显示38支,其中17支开口狭窄.侧枝循环:肝内侧枝循环形成53例,4例无肝内侧枝循环;全部病例均有肝实质改变.结论:3.0T磁共振能准确显示HV病变,肝内侧枝循环,肝实质改变,在诊断HVBCS中有重要价值.

  •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

    作者:张瑾;欧阳汉;陈雁;戴景蕊;周纯武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23例.结果:23例病灶中20例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楚;15例伴有不同程度坏死及囊变;12例伴有出血.病变较小且以实性成分为主者.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病变较大者坏死、囊变、出血常见,信号较为混杂.DWI(20例)病变实性区域ADC值平均为(1.16±0.33)×103mm2/s,正常肾脏对照ADC值平均为(2.18±0.30)×103mm2/s.多期动态增强:18例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者,8例呈均匀强化,4例为欠均匀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强化形式15例为持续型,2例为渐升型,1例为升-降型.病变大信号强化百分比为(122.6±46.0)%.肾皮质大信号强化百分比为(309.3±132.6)%.病变与肾皮质强化百分比的比值为:0.42±0.17.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MRI具有一定的特点.完整而全面的检查需包括常规MR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等.对图像的仔细阅读,辅以后处理数据测量可明显提高我们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水平.

  • 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在椎管内骨嵴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郑冬;刘文鹏;张朝利;陈宁;赵亮;刘军华;费军;闫如意

    目的:显示椎管内骨嵴三维立体结构,测量其大小、形态.方法:63例脊髓纵裂合并椎管内骨嵴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共发现79个骨嵴,将其原始数据减薄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重建.结果:骨嵴可分为不分叉型及分叉型,不分叉型65个,分叉型14个,不分叉型明显多于分叉型(P<0.05);不分叉型有多种形态,在胸腰段形态多为前后粗中间细前端径线大于后端径线且前中部上下径大于宽径形(P<0.05);上腰段骨嵴前端宽径明显大于其它节段(P<0.05);分叉型多为后方分叉型.总共14个分叉型中有7个位于腰1节段.结论:VRT图像可以清晰显示椎管内骨嵴的三维解剖学形态,其在椎管内骨嵴诊断及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MRI对军事训练致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百胜;郑雷;姜辉;杜海峰;都基权;纪丙军

    目的:探讨MRI对军事训练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武警部队军人盘状半月板资料,其中33例经关节镜证实盘状半月板撕裂,33例撕裂病例均有明确的军事训练致伤史,观察盘状半月板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判断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分型.结果:36例盘状半月板,均发生在外侧.36例中,板型21例.楔型9例,肥角型6例.33例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以关节镜为诊断标准,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准确率为100%,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水平撕裂、斜行撕裂、纵行撕裂、放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及复杂撕裂的准确性分别为91.7%、94.4%、100%、97.2%、91.7%、94.4%.结论:MRI对军事训练致盘状半月板撕裂能清晰显示、准确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MSCT诊断

    作者:罗敏;马明平;殷磊;范建忠;蔡瑞萍;王双玉;杜瑞宾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选择佳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的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均行B超、IVU、MSCT平扫(其中14例行三期增强),7例行MRU检查.结果:15例中,MSCT诊断14例,其中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漏诊,诊断准确率93.3%;IVU诊断10例,诊断准确率66.7%;MRU诊断6例,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漏诊,诊断准确率85.7%;B超诊断13例,2例上部肾发育不良误诊为肾囊肿,诊断正确率86.7%.结论:常见影像学方法各有优缺点,以B超结合MSCT三期扫描诊断佳,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正确认识此病,提高诊断正确率.

  • 先天性骶尾部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余旭东;范光明;王夏武

    患者女,9岁,骶尾部无痛性包块3年,以后肿物逐渐长大.近期每于行走时感肛周不适,触之肿物如鸡蛋大小,无肿痛,无发热.专科检查:膝胸位肛门6点可见骶尾部有一长梭形肿物,约5cm×4cm大小,表面微红,无脓血分泌物,无破溃,界清,无压痛,囊性,无波动感.直肠指检:距肛门5cm范围内未及直肠腔内肿块,直肠后位有肿块压迫.考虑:①脊膜膨出;②皮脂腺病变.

  • 软组织粘液纤维肉瘤1例

    作者:蔡庆虎;邱乾德

    患者女,51岁,12年前无意中发现大腿肿块,鹅蛋大小,无疼痛,无皮肤改变.4个月前肿块明显增大,约拳头大小,伴有胀痛,无畏寒发热,无下肢活动感觉障碍.查体:右大腿内上方可及一肿块,约8cm×10cm,质中,界限清楚,无压痛.活动可,右下肢活动感觉正常.MRI示右大腿上段肌肉间隙内可见团块状软组织信号影,大小8cm×10cm,界限清楚,信号不均匀,在T1WI呈等信号,中心部分可见片状稍高信号影(图1),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图2),T2WI抑脂序列上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灶边缘见轻度水肿,周围软组织受推移(图3).

  • 输尿管结石梗阻伴输尿管癌1例

    作者:林中能;蔡雪阳;刘万田

    患者男,77岁.右腰部不适10年,血尿半个月.超声所见:左肾长径11.9cm,回声正常,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右肾萎缩,长径8.0cm,皮质回声变薄近消失,回声增强,肾盂呈肾外型,肾盂及输尿管上段分离约17cm×7cm,输尿管第一狭窄处近端输尿管后壁见附壁低回声肿物2.3cm×2.1cm,部分堵塞输尿管管腔,改变体位不移动,外形呈菜花样,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发强回声斑不伴声影.

  • 纵隔内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

    作者:胡海宏;杨东奎

    患者女性,37岁.体检发现右上纵隔肿物,无明显临床症状.X光片表现为右上纵隔突向肺野的半球形肿物,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平扫右上纵隔肿物,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手术切除,肿块有包膜,病理切片显示滤泡内和滤泡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呈团状结构围绕在透明变性的血管壁周围,小血管插入滤泡中心,病理诊断: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

  • 肋骨软骨肉瘤1例

    作者:胡海宏;杨东奎

    患者女,27岁.左胸部疼痛不适,无明显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症状.查体:听诊左上肺呼吸音弱,叩诊呈浊实音.胸部平片示左第1肋骨破坏,局部见大的肿块突向肺野,局部肺组织受压,肿块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钙化.CT扫描左第1肋见溶骨性破坏区,局部见70mm×45mm×40mm软组织肿块,其内并可见团状、沙粒状高密度钙化.手术所见:瘤体切面灰红,均质呈鱼肉样,与肋骨溶合,肿瘤边缘皆有骨骼肌被覆.

  •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1例

    作者:李志军;冀小妍

    患者男,27岁.因颈部疼痛7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4天,自末端向中心发展,弯腰时加重入院.查体:四肢感觉减退,左侧著,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偏高,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Chaddock征(+).

  • 子宫巨大阔韧带肌瘤1例

    作者:潘虹霞;张晨雪

    患者女,39岁.因腹部胀满9天,难以平卧1天入院.体格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心肺昕诊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如孕8+月,于腹部可触及一囊性肿物,上达剑突下,下达耻骨联合,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超声所见使用Aloka α7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仰卧位,子宫前位,被挤压至左髂窝处,宫体大小正常,宫颈被挤压拉长,长约8.5cm,厚约3.0cm,双侧卵巢未探及.

  • 代谢综合征患者腹部脏器改变的MSCT观察

    作者:李晓阳;邢国凤;赵林;张德江

    本文报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50例,旨在探讨MS与腹部脏器改变的关联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判定以及预防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5~60岁.临床表现:腹型肥胖、胸闷、气短、头晕以及多饮、多食、多尿.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60岁.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影像分析

    作者:季亚平;毕顺来;李赟;凌利

    本文作者收集2000年2月~2010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2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3~65天.均为足月产儿,剖腹产19例,顺产8例.

  • 不典型脑膜瘤MRI误诊分析

    作者:闻建民;陈瑶;徐庆云

    本文收集了经组织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4例,术前MRI均误诊为其他肿瘤,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诊断的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前误诊病例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2~73岁.均行MRI检查,并行MRI增强.临床症状依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包括头痛,头晕,神经麻痹等.病程1月~2年不等.

  • 小儿MRI扫描应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援;方红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安全、可靠、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无辐射性损害,为适用于小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因检查所用时间长,噪音大,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往往不合作而产生伪影,影响扫描图像质量,致使诊断困难.我院在护理过程中,对于不能入睡又需检查的患儿,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使其镇静催眠后完成扫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和MRI诊断的对照分析

    作者:陈进;周鸣;王强荣

    本文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肝脏炎性假瘤患者16例(手术5例,CT引导下活检11例),男9例,女7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7例患者体检时行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9例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感或不规则发热、纳差.13例AFP检查结果为阴性,3例AFP检查结果为阳性.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的CTA,3D CE-MRA和DSA对照分析

    作者:高源统;罗敏;李永畴

    本文通过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照性研究,分析CTA、MRA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差异,评价CTA、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ASO)的临床价值.

  • 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邱立艳;陈波;陈斌

    骨脂肪瘤是少见的良性骨肿瘤,文献以个案报导居多.笔者就本院近9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骨脂肪瘤报告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37~54岁.2例局部有间歇性隐痛,2例自扪及肿块、感胀痛、局部活动障碍,4例为无意中发现.肿瘤长径约10~47mm不等.

  • 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大气道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湘萍

    我科自2005年9月~2009年9月,对23例气管狭窄患者在DSA监视下置人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大气道狭窄,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3~75岁,平均54岁.其中肺癌11例;转移性肿瘤压迫5例,外伤性气管损伤瘢痕致气管狭窄1例,支气管肺癌并支气管压迫性狭窄6例,术前均经肺部CT及纤支镜检查确诊.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刘德林;张珍东

    股动脉穿刺术是介入治疗的基本的技术,随着介入治疗的普及,出现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这其中常见的是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临床分析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另外少部分患者较难明确诊断,易误诊为单纯性血肿,而延误佳治疗时间.本研究收集我院近3年因股动脉穿刺出现腹股沟区肿块患者28例,综合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技术,试提高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确诊率.

  • 影像导引冷冻消融术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与修复

    作者:亓贞力;曹倩倩

    冷冻消融术是利用低温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冷冻消融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人们开始关注冷冻消融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周围神经冷冻损伤及修复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影像学观察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冷冻消融可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是可以不同程度恢复的,但修复程度受冷冻条件的影响.通过影像学观察周围神经的术中冷冻情况及术后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以评估神经的损伤修复情况.

  • 心脏CT辐射剂量相关研究

    作者:李传东;王武;成成

    本文对心脏CT检查带来辐射风险,以及减少心脏CT辐射剂量的方法加以综述.对CT检查的目标人群来说,心脏冠脉图像的直接可见性的需求要超过他们对辐射剂量所带来危害的顾忌,冠脉CT利大于弊,仍为可选择的检查.

  • 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陈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进展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肌骨超声(MSUS)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监测治疗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关节炎症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滑膜炎,软骨的破坏和骨质侵蚀等.而能量多普勒超声(CDE)正逐渐成为评估RA活动性和进展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CEUS)、三维超声(3DUS)、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等方法为RA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更为敏感和准确的途径.本文将就MSUS在RA的应用及一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超声在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志红

    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发生于单绒毛膜双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胎儿死亡率高,存活儿可存在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胎盘存在血管吻合有关,超声在双胎输血综合征的筛查、诊断、分级、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