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舌根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董春华;徐卓东;宋玉霞;高鑫

    目的 探讨先天性舌根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患者的CT、MRI及超声资料,并与喉镜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4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MR检查22例,CT检查13例,超声检查13例,表现为舌根部、会厌舌面、舌根舌体交界处或会厌间隙的囊性病变,6例邻近咽腔受压变窄.MRI呈长T1长T2信号,CT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超声表现为舌根部囊状液性暗区,边界清,后伴声影.其中12例行喉镜检查,显示舌根部囊性肿物压迫会厌软骨致抬起受限,会厌软骨软化,吸气相部分阻塞声门,致通气不畅.结论 舌根囊肿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诊断、鉴别诊断和术前精确定位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方法,MRI是佳影像学方法.

  • ADC值在常见脑转移瘤原发灶寻找中的价值

    作者:周茂冬;苏春秋;施海彬;洪汛宁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常见脑转移瘤原发灶寻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其中来源于肺癌53例,乳腺癌23例,消化道肿瘤29例.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ADC值,对不同来源脑转移瘤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结果 肺癌脑转移瘤,乳腺癌脑转移瘤和消化道肿瘤来源脑转移瘤实质区ADC值分别为(0.693 ± 0.120) ×10-3 mm2/s,(0.857 ± 0.088) ×10-3mm2/s,( 0.782 ± 0.150) ×10-3mm2/s,三组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 =15.321,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瘤周水肿区ADC值分别为:(1.630 ± 0.158) ×10-3mm2/s, (1.590 ± 0.238) ×10-3mm2/s,(1.601 ± 0.181) ×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0.462,P =0.631).结论 常见脑转移瘤实质区ADC值与原发灶类型相关.因此,对于难以明确原发灶的脑转移瘤患者,可通过ADC值推测肿瘤来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MRI动态增强多参数指标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柏拉拉;蒋国元;杨伟;罗义云;游祝;李仕广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多参数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病理证实的100个乳腺病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乳腺疾病的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大密度投影、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峰值强化率在良恶性诊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峰值强化率的诊断界值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强化方式、TIC类型、MIP血供情况、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及峰值强化率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及峰值强化率诊断阈值分别定为180s、100%、169%,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0.661、0.763.三个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1.05%, 74.14%,78.05%,特异度分别为62.50%,56.10%,85.71%.结论 MRI动态增强各参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IP灵敏度高,峰值强化率的特异度高.而早期增强率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或需进一步研究.

  • 相位编码方向对桥脑区弥散加权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戴艳芳;陈楠;贾秀琴;齐志刚;段祥攻;李坤成

    目的 研究编码极相对桥脑区弥散加权成像(DWI)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21例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就诊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检查患者,同时行前后、后前两相位编码方向DWI扫描,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相位编码对桥脑区图像对诊断主观评分的影响,并分析伪影类型对该评分影响.结果 对于桥脑区DWI,采用前后相位编码方向的诊断评分优于后前相位编码方向( Z =-6.959,P <0.001),拉伸伪影的评分优于压缩伪影( Z =-6.223,P <0.001),后前相位编码方向图像中伴有伪高信号者的诊断评分趋于更低( Z =-9.567,P <0.001).结论 桥脑区前后相位编码方向DWI磁敏感伪影对诊断的干扰小于后前相位编码方向.

  • 应用基于CT图像的胃供血动脉钙化评分系统预测Ivor-Lewis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梁静;刘松;麻明;周科峰;朱斌;周正扬

    目的 评估基于CT图像的胃部供血动脉钙化评分系统在Ivor-Lewis术(经右胸-腹正中-胸内吻合食管切除)后吻合口瘘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4月南京鼓楼医院接受Ivor-Lewis术的271例患者的临床和CT图像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通过基于CT图像的动脉钙化评分系统预测吻合口瘘的可行性.结果 本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4.76%(40/27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主动脉钙化程度(1分VS 0分:P =0.000,OR=4.895,95% CI=2.044~11.722;2分vs 0分:P =0.001,OR=5.007,95% CI=1.921~13.047)和周围血管病( P =0.001,OR=8.692,95% CI=2.436~31.014)是导致Ivor-Lewis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基于CT图像的管状胃供血动脉钙化评分系统用于预测Ivor-Lewis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是可行的.

  • 多体素氢质子MR波谱结合ADC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

    作者:卢玉花;赵华丽;张士玉;沈情;梁宗辉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MR波谱(1 H-MRS)联合ADC图鉴别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8例胶质瘤术后放疗后行MR检查发现异常强化病灶患者的1H-MRS和ADC图资料.测量强化区、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区的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NAA/Cr及ADC值.比较复发与放射性坏死两组间Cho/Cr、Cho/NAA、NAA/Cr以及病灶-对侧相对ADC(rADC)值的差异.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胶质瘤术后复发17例,放射性坏死21例.复发组强化区、水肿区的Cho/Cr、Cho/NAA均明显高于放射性坏死组( P <0.05).复发组强化区rADC值低于放射性坏死组( P <0.05).强化区Cho/Cr、Cho/NAA、rADC值佳诊断界值分别为2.470、2.825、0.538.水肿区Cho/Cr、Cho/NAA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345、1.750.结论 临床可联合应用多体素1H-MRS和ADC图对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有助于及时合理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 艾滋病合并鼻咽癌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附12例报告)

    作者:张志平;刘晋新;官宛华;张烈光;江松峰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鼻咽癌的影像学、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特征.方法 对12例AIDS合并鼻咽癌患者行CT与/或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CD4 +细胞计数检测,回顾性分析所收集病例的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2例AIDS合并鼻咽癌中9例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3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病灶发生于侧壁及顶后壁共11例,双侧壁同时受累共5例,咽隐窝处共4例,其中累及双侧者为2例.鼻咽部周围及邻近结构受侵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所有患者中CD4 +细胞计数低于200cell/μL 7例,低于100cell/μL 3例.结论 AIDS合并鼻咽癌原发灶主要发生于侧壁及顶后壁.及时、准确判别AIDS合并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对该疾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磁共振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璐;郭水洁;郭会利;张斌青;张敏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资料,确诊前所有患者均行脊柱MRI检查,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20例中,16例脊髓内可见异常信号(16/20,80%),颈髓受累8例,胸髓受累5例,颈胸髓同时受累3例,位于脊髓后索11例,侧索并后索3例,侧、后、前索同时受累2例,另1例扫描平面未在病灶水平;脊髓均未见明显肿胀;Gd-DTPA增强扫描1例轻度强化,余5例未见明显强化;血清VB12水平降低15例,正常3例,升高2例.治疗5~15个月后复查,MRI异常信号范围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 磁共振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本病确诊及疗效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利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胆囊动脉

    作者:张武;侯艳春;许传斌;辛本磊;陈领振

    目的 经过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察看胆囊癌、胆囊炎时胆囊动脉显示状况、能否影响胆囊动脉起源,并测量胆囊动脉管径及横截面积.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上腹增强扫描检查并提示胆囊癌、胆囊炎及胆囊未见异常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并记录各组资料胆囊动脉显示率、显示评分、起源,并测量胆囊动脉直径及横截面积.结果 胆囊炎组91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6.7%(88/91),其中胆囊动脉起源变异13例(14.8%),88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19例、2分69例;胆囊癌30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6.7%(29/30),其中胆囊动脉起源变异5例(17.2%),29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3例、2分26例;胆囊正常组100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4.0%(94/100),其中胆囊动脉变异16例(17%),94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58例、2分36例.各组间进行统计分析,胆囊动脉显示率及起源变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胆囊动脉显示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各组胆囊动脉直径及横截面积的测量:胆囊炎症组98支,直径平均(1.99 ± 0.39)mm,横截面积平均(3.30 ± 1.25)mm2,胆囊癌组30支,直径平均(2.44 ± 0.69)mm,横截面积平均(5.11 ± 3.46)mm2,胆囊正常组101支,直径平均(1.78 ± 0.30)mm,横截面积平均(2.59 ± 0.83)mm2,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胆囊合并胆囊炎及胆囊癌时256层螺旋CT可以很好的评估胆囊动脉,能够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检查.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正常成人及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硬度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张芹;吴意赟;殷立平;李宏波;高慧;黄辉;沈碧潇

    目的 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硬度评估中的稳定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31例肝脏正常成人、83例肝纤维化及3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分析各组测量的成功率和测量差异.结果 经分析弹性模量值总体获得成功率为97.5%,正常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组未取得测量值次数分别为5、10、4,占各组总测次数的2.6%(4/155)、2.4%(10/415)及2.1%(4/190).每例患者肝脏硬度值不同测值的离散程度的分析,可反映该项弹性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肝脏正常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硬度值分别为(4.47 ± 1.38)kPa、(6.47 ± 3.08)kPa、(11.49 ± 6.04)kPa,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正常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组肝脏硬度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一种无创评价肝纤维化的新方法.

  •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作者:顾铖涛;金泳海;樊宝瑞;倪才方

    目的 初步研究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6年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采用治疗方案:放置Aegisy可回收滤器,滤器释放后不予解脱,球囊导管对血栓段行扩张碎栓,AngioJet导管行血栓抽吸,若合并髂静脉狭窄则同期行球囊扩张,残余狭窄>50%时同期植入支架,血栓清除后即刻取出滤器,术后保留鞘管溶栓,24h造影复查.结果 治疗过程中3例未置滤器,15例置入临时滤器,其中12例(12/15,80.0%)滤器同期取出,3例(3/15, 20.0%)溶栓结束后取出.15例患者合并髂静脉狭窄,同期扩张后植入髂静脉支架16枚.所有患者均未放置溶栓导管.术后即刻血栓清除Ⅲ级13例(13/18,72%),Ⅱ级5例(5/18,28%),经鞘管溶栓后血栓清除Ⅲ级15例(15/18,83%),Ⅱ级3例(3/18,17%).血栓平均抽吸时间(216.61 ± 56.60)s,平均尿激酶用量(108.89 ± 56.45)万 U,平均溶栓时间(36.00 ± 18.86)h.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11月,持续静脉通畅,无血栓复发.结论 利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简化了介入治疗过程,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潜在的缩短溶栓时间及减少用栓药物剂量、提高血栓清除效率等优势.

  • CT能谱成像与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比较

    作者:张连宇;陈雁;王绎忱;张瑾

    目的 比较能谱CT与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学分级的能力.方法 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根据病理学分级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各13例,术前均行能谱CT和MR-DWI检查,比较两组间各能谱CT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相应阈值进行诊断试验,通过一致性分析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ADC值分别为(1.93 ± 0.23) ×10-3mm2/s、(1.63 ± 0.32) ×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病变肾脏实质期的标准化碘浓度分别为(0.85 ± 0.17)、(0.62 ± 0.17),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4.25 ± 1.15)、(2.87 ±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2、0.75,一致性检验结果诊断效能Kappa值分别为0.61、0.53、0.46.结论 在评估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学分级方面,能谱CT成像优于MR-DWI.

  • 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MR表现及病理对照

    作者:马永刚;陈利军;陈士新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MR表现,并结合病理对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脑膜瘤6例、间变性脑膜瘤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1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2例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1例发生于桥小脑角后部,2例发生于大脑镰旁,1例发生于上矢状窦旁.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MR平扫表现为等、长或稍长T1、等、稍长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4例病灶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瘤体内点、条状强化,1例病灶强化欠均匀,内见钙化和小囊变.5例间变性脑膜瘤均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间变性脑膜瘤MR平扫表现为不均匀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1例表现为不规则花环样强化,4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瘤体囊变明显.结论 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均有其各自的影像特点,其多数MR表现差异较大,故两者从影像学上可为临床及病理提供相对可靠的辅助参考.

  • MRI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朗;蒋小凤;刘川;朱丽;李兵;张川;杨汉丰;徐晓雪

    目的 探讨胰胆管定量分析及"暗环征"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胰头癌,20例胆总管下段癌及20例壶腹癌患者的MRI资料,定量分析胰胆管改变并比较各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评价"暗环征"的出现情况.结果 胰头癌的胰胆管汇合角(79.4 ± 29.4) °、十二指肠主乳头至主胰管末端间距(2.19 ± 1.29)cm均较大( P值均<0.05)."暗环征"多见于胰头癌(75.6%),少见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分别为0%和10%,P <0.05).结论 胰胆管定量分析可用于鉴别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及壶腹癌,"暗环征"可用于胰头癌和其它两种壶腹周围癌的鉴别.

  •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健;齐翠;彭丽静;胡效坤;孙玉杰;马祥坤;张勇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药物治疗无效而选择球扩式支架置入治疗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38例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狭窄形态、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 1)本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为97.36%,术后平均狭窄率(88.27 ± 5.242)%下降至(11.24 ± 4.36)%;2)所有患者进行30天围手术期随访观察,其中1例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中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球扩式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技术成功率高,治疗相对安全,短期疗效较好.

  • 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

    作者:黄恩善;李瑞雄;杨维珍;谭璨;王盛集

    目的 探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7月本院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DCE)检查;研究组,在常规平扫基础上,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DCE)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11例Ⅰa期,9例患者Ⅰb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研究组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1.6%、84.6%、88.0%,对照组分别为76.9%、58.3%、6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以磁共振常规平扫为基础,联合DWI和DCE检查,诊断准确率高,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3.0T MR定量磁化图疗效评估

    作者:林婉敏;徐志锋;彭小文

    目的 探讨3.0TMR定量磁化图(QSM)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科诊断和改良Hoehn-Yahr PD等级评分Ⅱ~Ⅳ级的PD患者23例,行针刺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UPDRs评分和MR-QSM检查,测量PD患者治疗前后黑质及豆状核铁含量;所得数据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针刺治疗后PD患者uPDRs评分明显减低( P <0.01);黑质和豆状核铁含量针刺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01).结论 针刺治疗PD疗效显著,QSM技术能为PD的针刺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和准确的证据.

  • 脊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

    作者:杨泽锋;钟建平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脊柱PNET患者,均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其MRI特征,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强化方式、与脊髓关系、椎体骨质有无破坏等.结果 肿瘤位于颈胸交界段椎管内1例、胸腰椎交界段1例,腰段椎管内1例,骶管内1例.肿块全部位于硬膜外,均经过椎间孔向椎(骶)管外生长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影,3例肿块边界不清,2例肿块周围光滑,境界清楚,2例伴有溶骨性骨质破坏.T1WI为低信号影,T2WI为稍高信号影,2例肿块内出现小囊变区;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质强化.结论 脊柱PNET多位于硬膜外,具有跨椎管内外生长,信号均匀或不均匀,明显不均质强化,易破坏椎体及附件结构,结合年龄较小,病史较短的患者应考虑脊柱PNET的可能,确诊依靠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

  • MRI诊断平山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梅;孙英杰;周山;杨勇政;齐洋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平山病患者的颈椎中立位和过曲位MRI表现,探讨MRI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经临床确诊为平山病患者,均行颈椎过屈位MRI检查,其中11例患者行中立位MRI检查,分别对患者不同体位的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1例行颈椎中立位MRI检查的患者中,存在颈椎曲度异常者7例,脊髓出现萎缩、变细者6例,失连接现象仅4例;14例行颈椎过屈位检查的患者均存在硬膜囊后壁前移、脊髓受压变细、硬膜囊外后间隙扩张、失连接现象等征象,其中5例脊髓内出现长T2信号,且出现部位略高于脊髓受压显著处.结论 颈椎过屈位MRI对诊断平山病具有重要价值.

  • 动脉自旋标记在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娜;姚建;王宝;刘英超;赵斌

    目的 探索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脑灌注情况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与健康人群在脑灌注上的差异.方法 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17名甲亢患者(实验组)和1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检查及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SL,3D-pCASL)序列检查,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脑区的脑血流量值(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 甲亢患者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区及海马区的CBF较健康对照者减低( P均<0.05,其中,双侧额叶、枕叶、左侧基底节区、右侧颞叶、右侧海马区P <0.01).右侧额叶CBF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呈正相关( r =0.7820,P <0.05);诸脑区CBF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浓度无明显相关性;诸脑区CBF与促甲状腺素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浓度无明显相关性;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顶叶、左侧顶叶CBF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r =0.7576、r =0.7576、r =0.8257,P均<0.05).结论 利用ASL评估甲亢患者脑灌注情况具有可行性.其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区及海马区存在明显低灌注;右侧额叶灌注对血清TSH水平敏感;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顶叶、左侧顶叶灌注情况对病程时间长短敏感.

  • 磁共振DTI和多体素1H-MRS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金嵚;许敏;孙辉辉;张雪峰

    目的 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多体素氢质子MR波谱(1 H-MRS)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8例胶质瘤术前常规MR、DTI和1H-MRS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WHO II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HGG,WHO III~IV级)23例.以肿瘤周围脑实质为种子点重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测量肿瘤实质区(TT)、瘤周区(AT)以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CT)的各项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和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NAA/Cr值.比较组内同一参数在不同组织间差异,并比较各参数值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DTT显示HGG的TT和AT区白质纤维束以破坏为主(19/23,82.6%),LGG以浸润为主(13/15,86.7%).HGG组由TT、AT至CT区FA、MD、NAA/Cr逐渐增高,Cho/Cr、Cho/NAA逐渐降低( P <0.05).LGG组TT区FA、MD、NAA/Cr低于AT和CT区,Cho/Cr、Cho/NAA相反( P <0.05).HGG组TT和AT区MD、NAA/Cr均低于LGG组,Cho/Cr、Cho/NAA均高于LGG组( P <0.05).HGG组FA值仅在AT区低于LGG组( P <0.05).结论临床可联合应用DTI和多体素1H-MRS各参数对胶质瘤术后进行分级诊断,从而有助于及时合理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 TTE、CTA血管成像诊断肺静脉异位引流及误诊分析

    作者:郑彬;霍亚玲;景丹;焦丹

    目的 对比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 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与CT血管成像对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诊断价值,总结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经心外科手术证实的APVC患儿TTE及CTA图像特点,将TTE及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5例患儿中,手术证实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8例,其中心上型18例,心内型6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7例;超声诊断完全型26例,漏诊2例.诊断部分型7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1.4%;CTA诊断完全型27例,部分型7例,ASD1例,经手术证实漏诊1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4.3%.结论 TTE是APVC首选检查方法,能对APVC的诊断和分型做出明确诊断,CTA对APVC 及心外大血管尤其对APVC肺静脉开口显示不清,易误诊为单纯ASD的患儿有独到的优势.

  • 超声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伴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文宏;刘健;何娇;李强;钟扬;胡颖

    目的 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在局部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腹股沟疝术后补片感染伴周围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重点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对局部积液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均送细菌培养.结果 5例患者腹股沟区肿胀疼痛,1例合并窦道形成.其中2例补片部分折叠呈不规则弧形强回声,2例积液内呈细密分隔状,1例患者腹股沟区至阴囊肿胀疼痛,超声显示补片完整,于补片外侧原疝囊区至阴囊区可见局限性积液.遂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方法后全部患者均病情好转.结论 超声能够动态观察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的形态、位置及局部积液情况,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使治疗更加精准化,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18例喉及喉咽癌18F-FDGPET/CT征象分析与体会

    作者:罗艳;王明华;焦俊;段庆红

    目的 分析喉及喉咽癌的PET/CT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2月经我院病理确诊的喉及喉咽癌19例,对其PET/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喉及喉咽癌中,喉鳞癌11例,喉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1例,喉咽部鳞癌7例.PET/CT表现为喉腔、会厌部或咽部软组织肿块伴代谢增高者10例,一侧声带病变伴代谢增高者3例,喉腔壁增厚伴代谢增高者2例,一侧梨状窝病变伴代谢增高者2例,喉咽壁代谢增高者1例,图像结果为阴性者1例.平均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13.5 ± 7.1).结论 PET/CT对喉及喉咽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胸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性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隋愿;史振乾;史富磊

    目的 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的特点及病理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特点及病理对照.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12例孤立性纤维瘤,9例与胸膜宽基底相连,3例位于肺内.病灶呈胸部单发肿块,呈丘状、椭圆形或呈铸型生长肿块,可见浅分叶, 9例密度均匀,3例见囊变坏死,2例见散在钙化.增强扫描9例轻中度均匀强化,3例呈"地图样强化",内见囊变坏死.6例见蒂状结构,2例为血管蒂.病理及免疫组化:10例为良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为恶性孤立性纤维瘤.镜下见瘤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共存,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分支状血管;细胞稀疏区胶原化较明显;细胞密集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成人字形或席纹状排列.免疫组化:所有肿瘤CD34( +)、Vimentin( +)、S-100(-),9例Bcl-2( +)、11例CD99( +).结论胸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明确病变的部位、血供情况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支持,确诊仍需要病理学及免疫组化.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对评估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宋群;王春光;孙文奎;周瑾瑾;于福盈;王玉玲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超声征象在评估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实验组,54例 )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对照组,93例).对可能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进行单个因素分析,分析的超声征象包括有无晕环、有无微钙化、有无包膜侵袭及包膜侵袭程度、大直径、纵横比、边界等.结果对可能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单个因素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原发癌结节的晕环、微钙化、包膜侵犯、大直径的差异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原发癌结节的边界、纵横比的差异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部分超声征象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分析其超声征象有助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睾丸良性肿块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强;吕淑君

    目的 探讨睾丸良性肿块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良性肿块的影像学特征.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与同期12例睾丸副睾恶性肿块对比观察睾丸良性肿块的分布、形态大小、境界、内部结构及成分、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9例患者中,良性畸胎瘤2例,良性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肿块1例,结核1例,表皮样囊肿2例,单纯囊肿1例.对比发现:睾丸良性肿块体积相对较小,形态可见浅分叶状.混杂信号或密度相对较少.可囊性、囊实性、实性成分.实性肿块较少,囊性肿块相对较多.囊变、坏死、分隔状强化相对较少.部分炎性肿块可以累及附睾及其它周围组织,无恶性侵犯及转移,无出血.结论 睾丸良性肿块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而动态增强扫描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TSE-DWI与EP-DWI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秋凤;张玉珍;陈淑贤;李玉华;刘明

    目的 对比EP-DWI评估TSE-DW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瘤灶的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31例RB进行基于快速自旋回波(TSE)和平面回波(EP)的两种不同扩散成像(DWI)序列扫描,总计得到34个患眼的扩散加权图像,参照常规增强序列中的肿瘤强化区域,测量肿瘤病灶大截面面积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TSE-DWI所得RB图像上,无明显磁敏感伪影及形变;肿瘤瘤灶实质区域的大截面面积:EP-DWI测量值自33~159mm2〔均值±标准差:(87.9 ± 34.3)mm2〕,TSE-DWI测得值自38~161mm2〔均值±标准差:(98.5 ± 39.6)mm2〕,相关系数r =0.829,P <0.05;肿瘤瘤灶实质区域的ADC值:EP-DWI测量值自0.50×10-3mm2/s~1.39× 10-3mm2/s〔均值±标准差:(0.87 ± 0.19) ×10-3mm2/s〕,TSE-DWI测得值自0.49×10-3mm2/s~1.25×10-3mm2/s〔均值±标准差:(0.76 ± 0.23) ×10-3mm2/s〕,相关系数r =0.376,P <0.05.结论 基于TSE的DWI,能够避免磁敏感伪影和形变,精确地进行RB瘤灶的定量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乏血供大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鸣;马宪芬;刘强

    目的 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乏血供巨块型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5例乏血供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对照组采用碘化油栓塞,化疗均采用GEMOX方案,6个月内分别行2~4次介入治疗,所有病例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的肿瘤活性病灶长径变化情况,以及每次治疗后的累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行介入治疗94次,总有效率53.1%,疾病控制率为87.5%;对照组治疗111次,总有效率27.3%,疾病控制率为5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腹痛、发热、胃肠道反应、肾功损害、骨髓反应等临床症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较对照组轻,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乏血供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利用高b值DWI和动态增强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

    作者:周冰;陈冬冬;黎良山;李斌;王省白

    目的 探讨高 b值 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RI, DWI-MRI)及动态增强 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进行定量分析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含有实质成分的62例卵巢良恶性肿瘤(良性13个、恶性49个)的DWI-MRI及DCE-MRI资料.评价标准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coeficient)值,大斜率MS及强化百分比,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MS及强化百分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DWI-MRI及DCE-MRI参数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应用

    作者:孟一;王春燕;王朝晖;涂波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AVF狭窄的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球囊扩张.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内瘘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6%( P <0.05);两组术后血管内径、透析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20.5%(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治疗MHD 患者AVF 狭窄,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更好地修复内瘘功能.

  • CT在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兰荣;顾慧;赵硕;陈宝锦;王锡明;连庆峰

    目的 探讨CT在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CT扫描的主动脉瘤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分析CT相关资料,如区分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瘤部位,CT测量相关指标,主动脉瘤附壁血栓情况等.图像均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行单独分析,若有不同意见则行讨论而达成一致.结果 本组中真性动脉瘤82例,假性动脉瘤13例.瘤体形态以囊状动脉瘤常见(50.5%),其次为混合型动脉瘤(25.3%)及梭型动脉瘤(24.2%).瘤体内可见钙化者为61.1%,溃疡者为55.8%.累及范围为(104.3 ± 71.0)mm,瘤径长度(0~30)mm,瘤体直径(53.2 ± 16.9)mm.95例患者中,56例(58.9%)患者伴有附壁血栓形成.血栓形态依次为弧形(46.4%)、不规则型(26.8%)、环形(16.1%)、双凹形(10.7%).血栓位置依次为前壁(33.9%)、左侧壁(26.8%)、右侧壁(19.6%)、后壁(14.3%)、双侧壁(5.4%).血栓厚度为7.7(0~18.0)mm,血栓长度35(0~87.0)mm.结论 CT在主动脉瘤的诊断中不仅能够获取瘤体本身相关改变特征,更能发现附壁血栓形成情况,对临床风险评估及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 MSCTE在小肠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丁如;罗振南;陈璨;易文中

    目的 评价 MSCTE对小肠炎性病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疑诊为小肠炎性病变患者103例,A组2.5%等渗甘露醇41例,B组纯水组62例,分析各种小肠炎性病变的MSCTE表现,分别计算出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A组2.5%等渗甘露醇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B组纯水组.两种方法比较其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SCTE能够有效评价小肠炎性病变,全方位展示肠道内、外病变,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可为小肠炎性病变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 超声评价体系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徐锦媚;刘萌;王鑫毅;刘言;刘颖娴;孙劲文

    目的 对不同超声特征的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疗效进行分类总结,探讨超声评价体系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观察207名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51枚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的超声特征:结节大小(大径及体积),边界,类型,血流分级,弹性分级,应变率比值,是否合并钙化,分析以上超声特征在评价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结节的大径及体积,血流分级,弹性分级,应变率比值等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01).术前大径2cm(含)以下及体积4ml(含)以下,术前血流等级低的结节术后体积缩小更明显( P <0.05),而结节的边界清晰与否,类型,有无钙化及弹性分级等超声指标组内比较,其术后1年的体积缩小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结节的大径、体积与血流分级是重要的术前评估指标.术前弹性分级可作为短期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超声评价体系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术前临床评估,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 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MSCT特征分析

    作者:王燕华;陶超超;许尚文;陈自谦

    目的 探讨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MSCT典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明确病理诊断的47例胰腺SP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大径≤3cm组(小SPT组,n=15例)和>3cm组(大SPT组,32例)2组.对比2组一般特征、MSCT表现、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 与大SPT组相比,小SPT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SCT影像学诊断误诊率高〔80.0%(12/15) vs 28.1%(9/32),x2=11.1192,P =0.001〕.小SPT组MSCT影像学表现为纯实性肿块〔100%(15/15) vs 18.75%(6/32),x2=27.277,P =0.000〕、边界模糊〔33.3% (5/15) vs 3.13%(1/32),x2=8.369,P =0.004〕、未见明显包膜〔73.3%(11/15)vs 31.25%(10/32),x2=7.318,P =0.007〕、增强扫描呈现均匀强化〔46.7%(7/15) vs 15.6%(5/32),x2=5.176,P =0.023〕的比例更高.2组在MSCT表现的肿瘤形状、边缘、钙化、胰腺导管扩张、胰腺实质萎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胰腺小(≤3cm) SPT的MSCT影像学表现为纯实性肿块,平扫为均匀低密度,增强呈现均匀渐进性强化,往往肿瘤边界模糊,未见明显包膜,与胰腺大的SPT典型表现有所不同,容易误诊.

  • 年龄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影响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作者:高佩虹;邵赛;王光彬;吕宝涛;宫健;王贤军;赵振宇

    目的 利用HRMRI评价年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重构和斑块负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 >45岁)动脉粥样硬化性MCA中-重度狭窄患者的HRMRI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在HR-T1WI轴位像测量狭窄处和参考位置的血管面积和管腔面积,根据公式计算管壁面积、斑块大小、狭窄程度,斑块负荷百分比和重构指数.重构指数≥1.0为阳性重构,<1.0为阴性重构.结果 共71例患者纳入分析,青年组、中老年组阴性重构比例分别为80.83%、44.68%( P =0.037),青年组、中老年组的斑块负荷百分比分别为0.314 ± 0.183、0.405 ± 0.126( P =0.017).结论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构方式和斑块负荷与年龄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的青年组患者阴性重构比例较高,可能与吸烟、脑血管壁的独特结构特点和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关.

  •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的MR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作者:吴春燕;钟唐力;刘启榆;林华;何川东;谢刚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瘤(PH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PHL 8例,分析PHL的MRI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PHL均为单发病变,T1WI所有病变均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特征性的高信号,多数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无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1例可见不规则坏死;6例病灶内可见血管穿行其中,而血管未见确切狭窄及包绕等受累征象,呈血管漂浮征.结论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以单发多见,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少血供及血管漂浮征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价值(附1055例分析)

    作者:田宁;邵广瑞

    目的 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病因及其直肠排粪造影表现,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 1174例便秘患者行直肠排粪造影检查,透视下动态观察并摄片;其中阳性1055例(男性170例,女性885例).结果 出口梗阻型便秘男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盆底痉挛综合征,而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多种病因共存.结论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能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直接原因,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1例

    作者:代云蒙;王亚男;冉文成;曾珍;蒲珍珍;张体江

    患者女,66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0余天.体格检查:腹部膨隆,张力大.实验室检查:CA125:151.6U/ml.CT平扫:腹盆腔见20cm×10cm×20.4cm巨大囊实性肿物,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见小乳头状结节突入囊内,内可见分隔,囊壁厚薄不均(图1A~1C),肿物与右侧附件关系密切,肿物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实性区域及分隔轻度不均匀强化.

  • 新生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1例

    作者:于啸;辛涛

    患儿男,6天,因"发现腹部包块5天"入院.一般情况好,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左腹部触及大小约7cm× 6cm 实性包块,质地硬,不活动.甲胎蛋白 (AFP):63596.80ng/ml.CT检查:平扫示左腹部一巨大不均匀低密度包块,无明显包膜,其内囊性成分CT值约16HU,内部见多发分隔影,CT 值约35HU.增强扫描肝尾状叶向左腹部延伸,与包块相连,包块边缘见来源于肝尾叶的强化血管影,囊性成分无强化,分隔影呈轻度强化,包块大小约42mm × 35mm×79mm.其上界达脾胃间隙,下界达骶髂关节水平(图1~3).MRI:左中下腹部囊性包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冠状位:肝尾状叶向左腹部延伸,并与包块相连(图4~6).

  •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1例

    作者:敖锋;唐先志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因"丙肝抗体阳性15年余,间断肝区不适3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丙肝抗体阳性,查病毒复制活跃,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6个月,丙肝RNA转阴.其后每年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丙肝RNA<测定值.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肝区隐痛不适,呈间断发作,持续约数秒可自行缓解,余无异常.外院彩色超声示:肝右后叶见1.8cm×1.4cm低回声结节,以"慢性丙型肝炎、肝内实性结节性质待查"收入院.既往史无特殊.生化检查:丙肝抗体( +);AFP、CEA正常;丙肝RNA<1000IU/ml.肝脏MRI平扫、DWI及肝脏三期动态增强检查MRI诊断为:肝右后叶异常信号,考虑肝癌(图1~5).

  • 颅内不典型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张晨颖;高思佳;张银霞;安鹏

    患者女,77岁.因左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4月,左上肢活动不灵,视物重影就诊.查体:神清,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侧感觉性共济失调.MRI示:右顶叶类圆形团块影,T1WI 呈等信号,其内见血管流空影(图1), T2WI呈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周围见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图2),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见"脑膜尾征"(图3).手术及病理:术中见病灶与脑组织黏连密切,血运丰富,质地较硬.镜下:细胞呈旋涡状排列,核深染,核分裂象易见(图4).免疫组化:CD34( +)、Bcl-2( +)、Vimentin( +)、Ki-67(40%).病理: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

  • 增生性肌炎MRI表现1例

    作者:蔡熹;曾邦峰;余晖

    男 67岁.因"左大腿包块伴疼痛2周"入院.2周前患者无意发现左大腿包块,疼痛,活动时明显;无红肿、破溃,休息后未消退.查体:左大腿中上段前侧可扪及大小约10cm×5cm包块,色、温正常,质软,稍压痛,活动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放射痛、胀痛.MRI:左大腿股直肌肿胀,中上段肌肉见一梭形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约7.1cm×2.5cm×4.0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内部信号稍低,股直肌及周围筋膜水肿(图1);T1WI脂肪抑制序列增强扫描延迟期肿块均匀强化,边缘较明显,股直肌筋膜强化明显(图2);DWI 肿块呈高信号(图3);MRI诊断:左侧股直肌病变,考虑结节性筋膜炎可能.

  • 颞骨不典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

    作者:耿盼;牛娟琴

    患者男,31岁.因右耳前肿物1年余入院.右侧听力轻度受影响.既往否认手术史及外伤史.专科检查:右耳前区肿物约3.0cm×2.5cm,颜色正常,边界清楚,质地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均阴性.CT:右侧颧骨、颞骨鳞部及颞下颌关节窝骨质硬化,局部骨质囊变并可见一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大小约2.0cm×2.4cm,病变堵塞右侧外耳道致外耳道狭窄.MRI:病变以等T1、短T2信号为主,其内可见点状长T2信号影,DWI呈低信号.手术记录:病灶位于右侧颧弓根部、颞下颌关节外上方、关节囊表面,钝性分离肿物,完整切除并送病检.病理检查:病变组织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构成,其内可见多核巨细胞、破骨细胞、灶性出血及含铁血黄素,并较多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CKp(-),CD163( +),Ki-67 >10%,SMA( +), S-100(-),HMB45(-),P63(-),CK5/6(-).

  • 脾脏巨大囊肿1例

    作者:兰姗;陈光斌;刘玥

    患者男,34岁.间断性上腹胀痛半月余.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为左上腹及剑突下胀痛,进食后加重,不向他处放射,伴恶心,无呕吐.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阴性.超声检查:左上腹脊柱左侧见一大小约11.9cm×10.8cm×9.8cm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细密、均匀,可见膜样结构,厚0.5cm, CDFI包块内血流信号不明显.CT检查:脾脏增大,近脾门区见大小约11.5cm×10.6cm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尚均匀, CT值约26HU,边缘可见点片状致密影(图1a);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b,1c).

  • 斜坡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

    作者:吴佳栗;范国光

    患者男,61岁.以"视物重影伴头疼10天"入院.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可.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重影10天,自述右眼感觉异常,视物成双,头疼胀痛,休息后无缓解;于外院行MRI提示岩斜区肿物,未行治疗.颅脑CT+颅脑MR平扫、增强.CT表现提示鞍区偏右侧可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向右前方突入蝶窦,蝶窦后壁及斜坡、右侧岩尖骨质被破坏吸收;鞍区MRI平扫+增强提示斜坡可见等信号团块影,大小约为3cm×4cm,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图1~6).诊断:颅底中线区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诊为脊索瘤.

  • 胰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康冰;王希恒;孙丛

    目的 探讨胰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胰腺 FDCS 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CT表现为胰腺外生性实性肿块,位于胰头部,边界清晰,中心坏死,增强扫描胰腺期呈高强化,可见供血血管影,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术后病理为FDCS合并巨淋巴结增生症.结论 胰腺FDCS为罕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 盆腔内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

    作者:刘艳芳;麦慧;贺宇凡;尚宁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内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盆腔内GISTs患者的超声图像,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表现:1)5例肿块表现为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1例表现为中低回声,血流信号中等,阻力指数(RI)均表现为低阻力;2)6例肿块均与子宫及双侧卵巢分界清.其中一肿块内可见"彗星尾征".结论 盆腔内胃肠道间质瘤在超声图像上多表现为低阻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包块与子宫及双侧卵巢均分界清晰;肿块内出现"彗星尾征"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与小肠相通的特有征象.

  •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向玉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组织损伤程度和预后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本文旨在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新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灌注成像(PW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HIE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

  • 钆对比剂脑内沉积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作者:裴磊;许晶晶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多的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由于临床诊断的需要,同一个患者可能需要多次钆对比剂注射的增强MRI检查.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钆对比剂注射后脑内会出现异常信号,这种信号被认为是钆对比剂的沉积,本文对钆对比剂脑内沉积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对深静脉血栓分期价值的实验研究

    作者:沈涛;李娜;刘晓娜;周淑清;温朝阳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建立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1、4、7、10、14天的血栓杨氏模量值,每次测量后随机取两只兔下腔静脉血栓制备病理切片.结果 杨氏模量值随形成时间增长,从第1天的(2.71 ± 0.77)kPa到14天的(13.12 ± 1.51)kPa,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病理显示第一周血栓成分以血细胞为主、胶原蛋白成分逐渐增多,第7天血栓开始出现机化,第14天血栓显著机化.结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的兔深静脉血栓杨氏模量值,可量化显示血栓弹性硬度变化,有望成为评价血栓分期的有效定量指标.

  • 腹部水模不同管电压、管电流CT扫描的研究

    作者:杨炎炎;黄仲奎

    目的 通过不同的管电压、管电流(mAs)对水模反复扫描,探索适腹部低剂量图像的扫描条件.方法 将碘剂、生理盐水按比例配制成实验水模,固定于CT质量确认模上,置于扫描床中心.选择人体腹部扫描条件,固定扫描条件(层厚、螺距、FOV等)不变,仅改变mAs或管电压,对配有不同碘浓度的七只试管进行扫描,测量CT图像的一定感兴趣区(ROI)的CT值( ■x ± SD,SD表示噪声值),计算得出SNR,并将常规扫描得到的CT值、图像噪声、SNR与改变扫描条件后的进行比较.观察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对CT值、图像噪声值及SNR的影响.结果 1)管电压为120kV时,管电流降到60mAs时,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管电压为100kV,管电流降到120mAs时,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管电压为80kV,管电流为200mAs或低于200mAs时,图像质量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管电压为70kV,管电流为200mAs或低于200mAs时,图像质量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2)CT值、SNR值均随对比剂碘浓度的升高而升高;CT值随电压升高而降低,而电压为100kV 时,SNR 值大.结论 腹部低剂量检查时,推荐扫描条件100kV, 150mAs,既能降低辐射剂量,也能得到接近管电压120kV、200mAs图像质量的图像.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