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

    作者:董珉;沈文荣;郭震;王美芹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CT及MR特征,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资料,年龄32~77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皆行CT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MR检查.结果 14例病灶大小2.2~11.5cm.所有病变密度或信号均匀,未见毛刺及钙化.其主要有三种表现:①单发结节或肿块型:占64.3%(9/14).增强CT除1例呈环形伴结节样强化外,其他皆均匀中等度强化.乳头未见凹陷,皮肤未见增厚,乳后间隙未见侵犯.MRI脂肪抑制T2 WI表现为稍高信号,DWI显示扩散明显受限,ADC值显著降低,约0.45×10-3mm2/s~0.73×10-3mm2/s,时间-信号曲线均呈平台型(Ⅱ型)曲线;②多发肿块型:占14.3%(2/14).病灶直径较大,为数个结节融合所致.密度信号改变同单发结节或肿块型相似,但占位效应明显,乳后间隙狭窄;③弥漫型:占21.4%(3/14).病灶直径巨大,范围广泛,可累及两个乳腺象限至整个乳腺,占位效应明显.病灶强化不均匀,MR脂肪抑制T2 WI见高信号分隔,增强后分隔明显强化,可伴有乳后间隙受侵,皮肤广泛增厚,但乳头未见凹陷.结论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出现乳腺内无毛刺及钙化的结节、肿块,MRI T2 WI脂肪抑制序列呈稍高信号,ADC值显著降低、或伴一侧乳腺皮肤广泛增厚而无乳头凹陷,应考虑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可能.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刚;杨丽娟;张云萍;郭雄飞;于晓燕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宫颈癌术后在我院复查MRI检查患者121例,其中行放疗37例,以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复发32例,先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再按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分为单纯术后组及手术加放疗组,复发组分为单纯术后复发组及手术后加放疗后复发组,分别测量术后、放疗后宫颈残端与复发肿瘤的ADC值,进行对比分析;采用DWI诊断宫颈癌复发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三项指标分析DWI对其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后、术后放疗后与复发癌灶ADC值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复发与术后放疗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DWI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5.51%、96.69%.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复发的准确检查方法.

  • 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及性别的关系

    作者:张勤勤;许寅宏;邱少东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及性别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同时测定血Hcy.结果 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血Hcy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血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Hcy与动脉硬化程度、斑块稳定性及性别密切相关.

  •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诊断

    作者:周黎光;张华伟;梁波;陈波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8个甲状腺髓样癌及83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以106个良性结节为对照组,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结节声像图表现为实性(100%),低或极低回声(97.4%),边缘规则(57.9%),呈圆形或卵圆形(63.2%),结节内伴钙化(63.1%),粗大钙化(34.2%),微小钙化(28.9%),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52.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甲状腺髓样癌多表现为边缘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节内钙化多为粗大钙化(P<0.05).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周伟;朱樱;周建桥;詹维伟

    目的 探讨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收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肿瘤,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鞘瘤5例,均呈低回声,其中4例伴囊性无回声区;畸胎瘤4例,内部混杂细密点状高回声和强回声;血管瘤4例,其中2例内部呈混合性回声伴散在点状强回声,另2例呈低同声;Castleman病3例,内部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团块后方回声增强;淋巴管血管瘤2例,其中1例呈分叶状内部为低回声,另1例内部呈囊性无回声,边缘可见条状强回声.结论 超声对肾上腺少见肿瘤定位及定性提示有一定价值,结合超声表现与临床及其它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肾上腺少见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梅晓燕;龚波;陆成栋;郑建刚;武洪林;周慧;严凯;刘卓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腹部CT检查中诊断脾动脉瘤的2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处理技术.观察脾动脉类型、走行、与胰腺的关系,观察动脉瘤的类型、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瘤壁有无钙化斑块等指标.结果 四种后处理方法均检出全部动脉瘤.脾动脉走行于胰腺上方14例,走行于胰腺后方8例,血管类型属分散型者5例,集中型者17例;动脉瘤均为真性动脉瘤,单发多见;位置以脾动脉干多见,形态多为圆形,直径多小于2cm;瘤壁钙化者检出16例,其中12例合并有非钙化斑块.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充分显示脾动脉的走行,诊断脾动脉瘤的存在;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瘤体的特性及瘤腔内外情况,对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 椎管内血肿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周立新

    目的 探讨椎管内血肿的CT及MRI表现特点,提高椎管内血肿CT及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随访复查证实的椎管内血肿的CT及MRI表现.18例患者均常规CT、MR平扫,其中2例MR增强扫描.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16 CT扫描仪,及Phillip 1.5T Acheive超导MR扫描仪,2例MR增强扫描采用钆喷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经静脉团注,注射剂0.1mmol/kg.结果 颈胸段3例,胸段5例,胸腰段6例,腰段4例;位于脊髓背侧方14例,脊髓两侧2例、腹侧2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并蛛网膜下腔内积血1例.CT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MRI分别呈长T1长T2信号、长T1短T2信号、等T1短T2信号及短T1长T2信号,其中2例MR增强扫描,1例边缘强化,1例木见强化.结论 椎管内血肿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定性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 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秦鑫;成官迅;高茜;朱熠

    目的 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原发软骨肉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年龄范围13~63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40岁以上7例.10例行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溶骨/混合性骨质破坏,5例病灶内见钙化,仅1例见骨膜反应;3例行CT检查,病灶内均可见环-弧状钙化及骨内膜“扇贝样”压迹;9例行MRI平扫十增强检查,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内可见低信号间隔,部分病灶内散在斑片状钙化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均呈较明显的弓-环形强化;其中3例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软骨肉瘤具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影像表现可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 硬化性胆管炎与胆总管癌的影像鉴别诊断

    作者:杜德坤;欧志强;邓志国

    目的 探讨CT和胆道造影对硬化性胆管炎和胆总管浸润癌的影像特征并评价其诊断区别.方法 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总管癌与4例临床诊断的硬化性胆管炎的CT和PTC、ERCP、MRCP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例硬化性胆管炎表现胆总管壁较薄,边界更加光整,管壁向心性增厚,狭窄近段胆管轻度扩张;CT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胆道造影表现管腔渐进性、均匀的狭窄,与胆管癌比较表现多灶性狭窄并有沙漏样改变.结论 CT和胆道造影能有效区分硬化性胆管炎和胆总管浸润癌病变,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256层CTA评估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度及其与斑块形成的关系

    作者:王学廷;冯丽;王涛;潘为领

    目的 利用256层CT血管成像(CTA)获取正常左侧冠状动脉分叉角度正常值,并探讨分叉角度与左侧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潜在关系.方法 从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选取100例正常冠状动脉图像、100例左侧冠状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图像(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及搭桥术后复查患者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由四名医生共同确定.结果 正常左侧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为45°~139°,平均值为81.1°;斑块组分叉角度夹角范围为59°~142°,平均值为98.6°,夹角在>90°时斑块好发.结论 MSCT能够无创、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左侧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作为潜在血流动力学因素之一对斑块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对儿童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优化

    作者:孙记航;彭芸;张祺丰;于彤;刘勇;赵东辉;王尉

    目的 比较应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儿童低剂量胸部CT与传统的滤过反向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的图像质量、噪声和放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扫描的胸部CT检查作为试验组,年龄29天~16岁(中位年龄3.3岁),检查时根据年龄分为4组,0~12月预设噪声指数11HU,1~3岁预设噪声指数13HU,4~6岁预设噪声指数15HU,7~17岁预设噪声指数17HU,将所有图像经ASIR 30%重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80例经ATCM扫描的儿童胸部CT检查,1~7岁预设噪声指数8HU,7~17岁预设噪声指数12HU,未经ASIR技术重建图像.测量所有病例左心室及同层面图像的背部肌肉客观噪声值,由两位医师分别用5分制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和噪声程度,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同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试验组客观噪声平均值为10.49±1.65,对照组客观噪声9.16±1.52,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观图像质量接受率为3.90和3.98,所有图像合乎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0.64);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CTDIvol分别为(1.19±0.78) mGy和(2.62±0.93) mGy,试验组CTDIvol比对照组降低了54.6%,两者间差异明显(P<0.001).结论 应用ASIR技术可获得稳定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可以能进一步有效减低射线剂量.

  • 弹性成像比值法与萤火虫联合应用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作者:李清;李荔

    目的 应用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应变比值法(Strain ratio,SR)与萤火虫成像(Micropure)联合应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及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探讨其在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210例常规超声,Micropure和UE检查,并与患者手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绘制SR值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佳诊断界值.计算出三种检查方法中的单一指标和较有意义的几个联合指标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比较各组间的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UE比值法与Micropure联合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93.1%、95.6%.结论 UE比值法与Micropure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昱;王宏辉;王法;白彬;徐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 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栓塞治疗.68例患者栓塞治疗1周后复查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对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 80例大咯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找到107支病变的出血动脉,介入手术中共找到118支出血动脉并成功栓塞治疗.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68% (107/118).68例患者栓塞后治疗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显示所有已栓塞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良好.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寻找出血动脉提供准确的定位作用.栓塞治疗后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有利于对栓塞疗效的准确判定.

  • 蒙古族与汉族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分布与积分比较

    作者:田琪;金文仲;李海龙;牛爱原

    目的 分析蒙古族与汉族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分布与积分的异同.方法 收集242例蒙古族和488例汉族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的资料,分析二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分布及钙化积分情况,对二者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蒙古族与汉族冠状动脉钙化的分布均以前降支为主.蒙古族双支病变的发生率较汉族高(P<0.05).两个民族相比,相同性别钙化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70岁年龄段患者的LAD的钙化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古族双支病变相对多,老年组钙化积分高于汉族.

  •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柴学;张龙江;王娟;宋坤;刘文;蔡宗绕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RDD)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经病理证实的RDD患者MRI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为多发病灶,1例为单发病灶,均位于脑实质外;T1WI和T2WI均显示呈等信号影,其中2例基于脑膜生长,1例位于脑室内;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显微镜下见较多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其中巨大组织细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这些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标记阳性.结论 颅内Rosai-Dorfman病较少见,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若MR检查发现基于脑膜生长的多发或孤立性病灶,应考虑到Rosai-Dorfman病的可能.

  • 特发性颅内高压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包庆武;张刚;姜红;刘晓亮;岳凤斌;谢海柱;高波

    目的 研究特发性颅内高压(ⅡH)的可靠影像学征象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研究2008年7月~2012年12月有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的20例ⅡH患者,并以同期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由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生共同评价影像学异常,包括垂体及蝶鞍形态、脑室形态及视神经鞘形态.结果 空蝶鞍/部分空蝶鞍和视神经鞘扩张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75%、80%和75%)和特异性(分别为95%、75%和80%);2组之间Evans指数、双侧麦氏腔长宽比及ON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垂体腺高度及深度、双侧ONSD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空蝶鞍和视神经鞘扩张是IIH的可靠影像学征象.正确认识IIH的影像学表现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MRI对前列腺癌及邻近受累结构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业成;戴李华;农秋益;甘柱辉

    目的 探讨MRI对前列腺癌及邻近受累结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 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图像,分析前列腺癌及邻近受累结构的图像特点.结果 55例前列腺癌,48例位于外周带,4例位于中央带,3例同时累及外周带和中央带.所有癌灶于DWI图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前列腺癌ADC值约(0.98±0.15)×10-3mm2/s.DCE早期癌灶信号强度增高,其中41例呈速升速降型,5例呈速升平台型,9例呈速升缓降型.前列腺癌邻近受侵结构:腺周脂肪受侵8例,精囊受侵6例,神经血管束受侵4例,膀胱受侵6例,直肠受侵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3例,骨转移者5例.结论 MRI对前列腺癌及邻近结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甲状腺本身病变所致甲亢的核素显像特征

    作者:周新建;朱玉莲;杨晓晖;谢培凤;朱迎春;魏来

    目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应用核素显像对甲状腺自身病变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进行正确的诊断,指导选择相对应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319例临床拟诊甲亢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显像(thyroid radionuclide imaging),对甲亢病因做分型.结果 甲状腺显像特征分类Grave's病(GD)259例(合并结节66例),81.2%;毒性腺瘤(TA)36例,11.3%;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9例,2.8%;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4.7%.结论 甲状腺核素显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分类和指导治疗中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合理及佳的临床实践.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H-MRS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许士明;吴昆鹏;张伟;赵立冬;张凤敏;马子勇;范彬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和1 H-MRS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H-MRS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瘤体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以及瘤体与正常脑白质1 H-MRS代谢物峰高(Cho、Cr、NAA)和代谢物峰高比值(Cho/Cr、Cho/NAA).结果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DWI图均表现为高信号.瘤体ADC值(655±57.95)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755±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9,P<0.05).1H-MRS:①病例组Cho(28.13±6.15)高于对照组(20.87±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02,P<0.05);②病例组Cr(5.66±2.81)、NAA(8.31±3.26)分别低于对照组Cr(14.80±3.63)、NAA(24.88±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45、56.783,P<0.05);③病例组Cho/Cr(5.82±2.12)、Cho/NAA(3.74±1.67)分别高于对照组Cho/Cr(1.44±0.25)、Cho/NAA (0.8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5、-4.025,P<0.05).所有病例均见有Lac和(或)Lip峰.免疫组化:17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肿瘤,瘤细胞LCA、CD20表达均阳性.结论 DWI与1H-MRS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MRI及其定期随访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伟文;杨宏远;纪建松

    目的 探讨MR及定期随访在肝硬化结节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早期发现肝硬化结节癌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48例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T1WI、T2 WI、增强扫描、DWI表现及随访资料,分析肝硬化结节恶变MR表现、信号变化.结果 48例患者共66个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偶有高信号;T2 WI多为稍高信号,亦可见等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快进快出”、“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都可出现,典型“快进快出”为主;DWI呈高信号多见.部分病灶首次MR检查并未发现癌变,随访过程中T2 WI信号增高,强化方式改变或进行性增大等改变,后经证实已癌变.结论 磁共振常规技术及DWI能对大多数肝硬化结节癌变做出明确诊断,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结节恶变,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 CT灌注参数对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的研究

    作者:袁刚;周胜利;王江涛;许新堂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放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比较,得出一种无创评价肿瘤疗效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正确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于放疗前1周及放疗后1周内行CT灌注,绘制ROI的TDC,并计算BF、BV、MTT、PS数值,随访确定有效组及无效组,分别比较有效组、无效组放疗前、后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放疗前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食管癌放疗有效组放疗前后BF、BV、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值分别为0.000、0.022、0.005,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放疗无效组放疗前后BF、BV、MTT、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放疗前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值分别为0.027、0.047,BV、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参数对评价食管癌放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对拥有高BF、低MTT数值的患者容易获得更好的放疗疗效,为正确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

    作者:刘明;马东玉;金胜永

    目的 探讨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 CT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均进行了CT检查的肝脏AML患者资料.结果 8例肝脏AML中脂瘤型1例,以脂肪成分为主,CT显示大片脂肪密度;血管瘤型2例,以血管成分为主,CT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肌瘤型1例,主要是由平滑肌成分组成,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呈均一或不均匀强化;混合型4例,三种成分含量相似,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肝脏AML的CT表现有所不同,C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肿瘤的影像特征,了解肝脏AML的病理类型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肝脏AML的CT诊断率.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征象分析(附35例报告)

    作者:李鹏;彭勇;魏梦绮;杨勇;张劲松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3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临床影像资料,总结影像特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6.6岁,13例肿瘤位于胰尾,胰头部9例,胰颈部6例,胰体部6例,胰外1例.CT表现多为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25例包膜完整,11例有钙化;3例有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做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胎儿肾脏积水的MR影像及预后评估

    作者:刘明;李芳珍;龚华荣;彭海腾;张玉珍;尹秋凤

    目的 利用1.5T高场强扫描机,对胎儿肾脏积水的MR影像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B超筛查发现胎儿肾脏积水并进行MR进一步检查的病例34例,胎龄24~37周.结果 在34例胎儿中,MR诊断单侧重复肾伴上半肾积水3例(1例产后MR证实,2例引产),盆腔内囊性病灶致双侧肾脏积水2例(1例产后证实为盆腔巨大畸胎瘤致双肾积水,1例失访),脑室扩张且单侧肾脏积水2例(1例引产,l例失访),双侧肾脏及输尿管扩张积水且肺发育不良1例(产后MR证实,放弃治疗),双侧肾脏积水伴脐膨出1例(产后证实为脐肠瘘并行手术治疗,双侧肾脏积水随访改善),双侧肾脏积水伴左肾周积液1例(引产),单纯性肾脏积水24例(产后确诊左侧UPJ进行手术3例,左侧肾脏积水随访中2例,6例左侧、2例右侧及5例双侧肾脏积水产后超声随访正常,失访6例);产后确诊UPJ的3例胎儿肾脏皮质厚度平均2mm,随访正常的13例胎儿肾脏皮质厚度平均3.5mm.结论 MR影像能够对胎儿肾脏积水的病因进一步评估,有利于胎儿肾脏积水的预后判断.

  • 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宋蕾;梁慧;付敏;张丽;王一凡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病例共160例,分为三组:早期宫颈癌(Ⅰa期~Ⅱa期)43例(宫颈癌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CINⅢ累及腺体)57例(CIN组)及6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进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肿块内或宫颈内的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三项血管参数值,比较三组间血管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宫颈癌组VI、FI、VFI均明显高于CI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VI、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参数FI测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地反映宫颈的血供状态,可为早期宫颈癌及CIN的超声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能谱CT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诊断消化道疾病的价值

    作者:吉六舟;孙国运;李洪涛;刘义康;李彬;黄凤云;杨建林

    目的 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结合能谱成像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消化道病变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检查当日口服2.5%甘露醇等渗溶液行肠道充盈并低张.采用双能CT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组织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图像,结合水碘分离图及能谱曲线分析,并在ADW4.5工作站上进行MPR、MIP和VRT.结果 56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胃肠道适度扩张、充盈密度均匀,气粪影干扰少,胃壁及肠壁与低密度的胃腔和肠腔形成鲜明的对比.清楚显示胃肿瘤15例,小肠肿瘤9例,小肠Crohn病2例,小肠过敏性紫癜1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结肠肿瘤13例,结肠息肉8例,直肠肿瘤6例,直肠息肉2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缺血3例.结论 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可以提供良好的胃肠道显示背景,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胃肠检查方法,同时结合能谱成像,可突显小病灶,优化血管成像,判断病灶同源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可真正达到胃肠道一站式检查.

  • 甲状腺实性结节动静脉比例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作者:焦健;宋艳;邹淑丽;孟玫;毕晓静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测甲状腺实性结节内血流的动静脉比例,探讨动静脉比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 对66例患者的81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计算并对比良恶性结节的动静脉比例有无差异,对比不同观察者测量的动静脉比例的差异,评价动静脉比例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动静脉比例以动脉型为主,良性结节以静脉型或混合型为主.两种结节的动静脉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观察者测量的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中混合型的动静脉比例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不影响对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以结节内动脉型动静脉血流比例作为诊断标准,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9.83%、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94.64%.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动静脉血流比例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320层CTA与DSA对照研究

    作者:田媛;敖国昆;全昌斌;袁小东;田梅;秦崇

    目的 对照DSA,评价320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320层CTA及DSA检查.CT数据在东芝工作站处理,采用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分析CTA与DSA结果.将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单侧下肢动脉分为15个节段,本组病例共900节段,进行盲法评估.结果 在全部900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诊断Ⅲ及Ⅳ级病变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9%、98%.在评估主动脉、髂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股动脉、腘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腘动脉以下水平的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7%、99%.另有1个节段在320CTA显示不清,49个节段在DSA显示不清,无法评估.结论 320层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较DSA能显示更多节段,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计划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 骶髂关节MR特征对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疗效的观察

    作者:赵英华;韩新爱;胡绍勇;石星亮;刘振华;陈芳妮;李绍林;孙尔维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在治疗过程中,使用MR检查研究骶髂关节(SIJ)骨髓水肿的变化与临床活动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例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益赛普或恩利).分别在用药前、后3、6、9、12个月进行检查.MR检查采用SPARCC评分,同时测量T2WI信号强度,应用BASDAI评分评估AS病情活动指数,实验室检查ESR及CPR,评估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与BASDAI评分、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同时评估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显示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888,P<0.05);T2信号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670,P<0.05).结论 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可以定量的检测AS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为患者提供一个可视性的观察指标.

  • 肺小腺癌中原位腺癌半定量量化分级和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群慧;叶晓丹;朱莉;江一峰;邵晋晨;张杰;李志明;叶剑定

    目的 探讨肺小腺癌中原位腺癌半定量量化分级和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超高分辨率CT(UHRCT)发现并具病理诊断腺癌的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fGGO 104例,用计算机软件测量肿瘤内GGO成分的百分比,并对腺癌中的AIS成分半定量测定分为4级:Ⅰ级为AIS含量≥90%病灶面积,Ⅱ级为AIS含量占约50%~89%病灶面积,Ⅲ级为AIS含量占约10%~49%病灶面积,Ⅳ级为AIS含量<10%病灶面积.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ISⅠ级病灶32例,GGO平均含量85.69%;Ⅱ级病灶30例,GGO平均含量68.75%;Ⅲ级病灶32例,GGO平均含量51.57%;Ⅳ级病灶10例,GGO平均含量37.46%;除3组和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78),其他各组两两间GGO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腺癌中AIS含量与GGO含量正相关,但当AIS含量小于50%时,GGO含量与AIS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

  • 3.0T磁共振IDEAL序列在臂丛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疆;夏吉凯;房清敏;张迪;范万峰;王滨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病变在3.0T MRI IDEAL序列中的表现,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手术确诊3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断14例臂丛损伤患者采用IDEAL技术扫描,观察其影像表现.结果 3例神经源性肿瘤清晰显示了肿块部位及其与神经关系.1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节前损伤6例,节后损伤5例,节前并节后损伤3例.结论 IDEAL序列对臂丛损伤及病变的显示清晰、准确,可以在臂丛神经病变MRI检查中常规应用.

  • 肺淋巴管肌瘤病-高分辨CT表现

    作者:王永红;贺玉芳;宋志刚;李家开

    目的 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探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胸片、胸部常规CT和HRCT表现,所有影像均有2位以上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意见一致.结果 胸片诊断PLAM的价值有限,PLAM的CT特征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直径2~10mm含气小囊,HRCT对显示气囊优于常规CT,是诊断本病的必要手段.1例伴有自发性气胸,2例伴乳糜胸,1例合并肺大疱形成.结论 PLAM具有特征性的HRCT表现,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典型HRCT表现可诊断此病,但确诊需病理活检.

  • 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王官良;罗华荣;沈双双;季文斌

    目的 探讨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肿瘤均位于前中上纵隔,呈类圆形结节、不规则形肿块、斑片状影,病灶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大,肿瘤密度不均,内出现散在坏死灶5例,未见钙化病例,增强后肿瘤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坏死灶无强化.边界清楚2例,周边浸润5例,累及心包致心包增厚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3例;1例侵及邻近胸膜;无肺部及心腔侵犯病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肿大淋巴结,无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产生.结论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仍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 MSCT评价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对胆系结石的影响

    作者:姜相森;田本祥;韩武师;阴祖栋;李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对胆系结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层CT上腹部检查患者572例,对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62例、胆系结石患者220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62例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510例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无憩室患者中,憩室患者胆系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憩室患者(49例79.0%、1 71例33.5%,P<0.01).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对胆系结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MR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凌人男;马捷;饶梓彬;朱进

    目的 探讨MR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产后胎盘植入引起产后出血患者15例,8例仅行平扫,7例同期行增强扫描.分析胎盘植入MR信号特点并判定植入深度.结果 典型胎盘植入表现为子宫局限性膨隆变形,病变多呈球形,子宫肌层内出现混杂高信号,孕龄长者具有特征性的叶状、结节状结构,增强扫描病灶类似花瓣样强化.病灶边缘见断续短T1信号,具有特征性.MR能明确诊断产后胎盘植入,可以对产后胎盘植入深度进行评价.结论 MR评价产后胎盘植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董从松;戴真煜;刘洋;潘文艳;戴迎桂;江舒;仲海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2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确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7例患者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7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MRI均表现为垂体弥漫性增大,4例垂体柄增粗,6例患者神经垂体T1WI高信号消失.5例患者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均呈不均匀强化.3例患者可见相邻硬脑膜增厚强化,呈脑膜尾征.结论 对于垂体弥漫性增大,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临床有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时要考虑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诊断,MRI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绝经前女性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值研究

    作者:邝菲;颜志平;吴贵华;王健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女性正常宫颈组织在不同生理周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变化.方法 将82名健康女性按年龄段分成3组(A组27例,20~29岁;B组28例,30~39岁;C组27例,40~49岁),采用3.0T MRI分别于增殖中期及分泌中期行2次盆腔MR检查,研究不同结构区、年龄段及生理周期的宫颈ADC值的变化.结果 子宫3层结构的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层高,黏膜层居中,结合带低),宫颈黏膜层及结合带的ADC值在分泌中期均低于增殖中期,而肌层的ADC值在不同周期间差异不明显,宫颈每层结构在同一周期的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宫颈粘膜层在增殖中期的ADC值更为稳定.结论 不同结构区及生理周期会对正常宫颈组织的ADC值产生影响,当利用ADC值探测早期宫颈癌、监测疗效及鉴别肿瘤早期复发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绝经前女性应在增殖期行盆腔MR扫描.

  •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杨文平;孙晋;丁其勇

    目的 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rnphoma,AITL)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表现及分布规律,探讨其在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AIT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评价其在临床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1) AITL结内侵犯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①全身弥漫性分布:左右对称性分布9例(40.9%),左右不对称性分布2例(9.1%);②多部位散在分布:与淋巴链走行有关4例(18.2%),与淋巴链走行无关5例(22.7%);③单部位局限性分布2例(9.1%);(2)AITL结外侵犯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鼻咽部侵犯常见有10例,其余依次为口咽8例,脾脏8例,骨骼及骨髓5例,胃肠道4例,肺、胸膜及皮肤各2例,乳腺及颅内侵犯各1例;(3)在AITL分期中的价值:PET/CT显像改变了4例(18.2%,4/22)患者的分期,均为分期上调.结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呈18F-FDG高摄取;其在病灶检测及分期方面,18F-FDG PET/CT显像有优势.

  • 腹部小动脉夹层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岳学旺;孔淑红;刘宁

    目的 探讨腹部小动脉夹层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腹部小动脉夹层患者CT原始及后处理图像,主要应用容积显示(VR)、曲面重组(CP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图像重建观察夹层情况.结果 MSCTA能清晰显示腹部小动脉夹层,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腹腔干夹层4例,肾动脉夹层2例.结论 64层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腹部小动脉夹层及相关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VolumeRAD容积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茹贵;张成琪;王广丽;李政义;李军;邓凯

    目的 探讨VolumeRAD容积成像检测肺结节的价值.方法 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8±9.7)岁.用CT进行随访的肺结节患者进行了额外的PA胸部平片检查和VolumeRAD容积成像.三名胸部X线诊断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独立对胸部平片和VolumeRAD图像进行分析,结节依据清晰度被分为“清晰可见”,“不确定”,和“不可见”,依据大小分为:A组(直径<5mm),B组(直径5~10mm),C组(直径>10mm).胸部CT作为参考标准,结节“清晰可见”为真阳性,计算胸部平片和VolumeRAD成像对肺结节的诊断灵敏度.结果 CT上共显示结节247个,胸部平片和VolumeRAD成像对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9.90±1.30)%和(24.02±1.1 7)%(P<0.05),在各组间和总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PA胸片比较,VolumeRAD容积成像具有提高已知肺小结节检测性能的潜力.

  • 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

    作者:虞奇跃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6例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VR及MIP等.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检查显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准确性.结果 6例患者中,4例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中等程度强化,CT检查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周围侧枝循环形成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

  • 小肠重复畸形2例

    作者:黄世廷;杨阳

    例1男,19岁.患者于2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部右侧为著,阵发性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0天前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黑便,腹痛消失,偶伴有腹泻,给予抗炎、输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血便渐加重,自述行血管造影及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血便原因待查”收入院.专科查体阴性.血常规:HGB 105g/L(参考值110~170).结肠镜:镜下未见异常.

  • 胸壁皮下Castleman病超声表现1例

    作者:郑磊;黄湖;梁天琳;田新桥

    患者 女,63岁.5天前体检发现左胸壁肿块,约鸽蛋大小,无明显触疼痛,及其他异常,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胸壁实性结节(考虑来源间叶组织肿瘤,恶性可能),建议手术治疗”,现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胸壁可及一大小约5 cm×3 cm的结节,边界欠清,质较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波动感,双侧腋下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上胸壁皮下可见一混合回声结节,大小约5.0cm×2.2cm,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图1),周边呈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CDFI示结节内血流较丰富(图2).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超声诊断
  • 颅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侵及上矢状窦1例

    作者:李敏龙;姜萍

    患者 女,46岁.因“头部包块进行性长大6+月”入院.入院查体:头右前额部可扪及一约4cm×6cm包块,可见一条长约4 cm纵型皮肤陈旧性疤痕,色呈皮肤色,无渗液,无红肿,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未扪及搏动;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示:额骨及右侧顶骨膨胀性骨质破坏,CT值约57~651HU,其内呈蜂窝状改变,病灶跨越中线及冠状缝,向颅内、外膨隆,相邻额顶叶受压,增强扫描病灶内有不均匀强化(图1,2);头部CT血管成像(CTA)相邻上矢状窦基本闭塞(图3),分界不清,颅内动脉未见确切异常.影像诊断考虑颅骨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 甲状旁腺腺瘤并多发棕色瘤能谱CT扫描1例

    作者:张浩亮;宋瑞娟;王利

    患者 女,56岁.2009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按“腰椎间盘脱出”治疗,效果差.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小腿肿物,后逐渐增大.1个月前出现小腿疼痛、髋部疼痛,无法行走.后来我院就诊.先行双膝关节能谱CT扫描示: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均可见囊状破坏,右侧胫骨、左侧股骨前方骨皮质变薄、不连续.能谱分析可见4处骨质破坏区能谱曲线斜率一致,70kev图像CT值范围为25~55HU(图1,2),表明4处骨质破坏区性质同源.

  • 血友病性股骨假肿瘤并病理骨折1例

    作者:朱可坤

    患者 男,39岁.既往有A型血友病病史,半天前患者不慎摔倒,伤及左大腿,当时感疼痛,无皮破流血,无昏迷.查体:左大腿肿胀、压痛,活动受限,骨擦感(+),见反常活动,足紫,动脉搏动好.实验室检查: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13.2(50%~150%),血浆凝血因子Ⅸ活性测定77.6(65%~150%).

  • 滑膜肉瘤侵犯骶髂关节1例

    作者:栾钦花;田军;兰迪;班永光

    患者女,55岁.腰骶部疼痛并右下肢进行性活动障碍半月.发病无明显诱因,既往仅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右侧骶髂关节及骶骨区压痛、叩击痛并向右下肢放射,Lasegue征(+),加强(+).右下肢肌力Ⅴ级.骨盆正位片示:右侧骶骨、髂骨可见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欠清,病变密度欠均匀,右侧缘可见不规则硬化(图1).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君权;徐小东

    目的 比较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MRI检查(菲利普的Achieva)者为33例、CT检查(东芝Aquilion 16层)者为51例,观察两组在发病后6h内病变检出率及病残率、病死率的比较.结果 MRI检查组6h内病变检出率为66.7%,显著高于CT检查组的5.9%(P<0.05),且MRI检查组病残率、病死率分别为3.0%及0%,均显著低于CT检查组的9.8%及7.8%(P<0.05).结论 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要将MRI检测作为早期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病情恶化,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 单纯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作者:阳明;王思凯;彭志远

    目的 分析单纯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提高对单纯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认识,减少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单纯腰椎峡部裂在侧定位像、横断位图像、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MPR)的CT表现.结果 腰椎侧定位显示峡部裂隙56.8%,有可疑征象的37.8%,有异常征象的共计94.6%.横断位图像“环裂征”显示率约25.6%,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图像“环裂征”显示率为100%.峡部裂的各种间接征象中,上关节突前上方小骨块影显示率约占50.0%;轻度假性椎间盘膨出约占38.0%;病变椎体下位小关节或椎间盘有较其他节段明显的退行性变,分别占13.4%和9.8%;螺旋扫描横断位图像椎管变形及椎板增厚约占17.6%.结论 常规椎间盘横断位图像峡部裂隙容易被遗漏或误认为椎小关节,注意观察侧定位像和横断位的间接征象,发现可疑征象时加做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图像,可有效避免漏诊.

  • 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傅礼洪;上官文博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ee display,SSD)、遮盖容积再现(shaded volume rendering,S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CT征像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结果 采用MPR重建后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胸膜受侵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MPR重建后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4.66、4.61,P<0.05).采用SVR重建后无空洞征检出,而对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受侵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VR重建后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1,P<0.05).采用SSD重建后无空洞征检出,而在显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受侵征等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SD重建后对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07,P<0.05).结论 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MPR、SSD、SVR等三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征的显示敏感性显著提高.

  • 椎管内髓外少见肿瘤的MRI表现

    作者:李炜;叶国伟;王明杰;邹建勋;项万青;陈旭高

    目的 探讨椎管内少见髓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2011年~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椎管内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肿瘤中硬膜外肿瘤15例(57.7%),髓外硬膜下肿瘤11例(42.3%).其中血管瘤7例,脂肪瘤5例,粒细胞肉瘤4例,淋巴瘤2例,错构瘤2例,血管脂肪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黑色素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l例.解剖定位正确诊断24例(92.3%),定性诊断正确17例(73.1%).结论 椎管内髓外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交叉之处,鉴别诊断困难,掌握各种疾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以提高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 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规磁共振成像血管内高信号的特点与意义

    作者:阙呈光;王祖飞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规磁共振成像血管内高信号的特点及其对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血管内高信号与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规磁共振成像血管内高信号的检出率为8.60%,多见于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常规磁共振成像血管内高信号对前循环动脉病变检出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68.75%;对后循环动脉病变检出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64.71%.结论 T1 WI和T2 WI序列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高信号的展示具有很高的临床特异度,类似于MRA检查.对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磁共振常规序列时的血管内高信号,应予以重视,早期予以介入等治疗.

  •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诸葛卫新;翁志鹿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46例患者中共有256个栓塞灶,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38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18个,对左右肺动脉栓塞显示率进行比较发现左右肺部动脉栓塞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x2 =3.13,P>0.05);对2~3级肺动脉及4~5级肺动脉,5种阅片方式进行栓塞检出率比较,发现其中1.25mm+ MPR/MIP对2~3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mm+ MPR/MIP组(x=20.07,P<0.05);1.25mm+ MPR/MIP对4~5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mm+ MPR/MIP组(x=12.86,P<0.05).直接征象为血管的完全闭塞及不同程度的管腔内充盈缺损,其形态各异,如血管截断,中心型充盈缺损,呈现“轨道征”、“靶心征”,动脉断面偏侧附壁可见充盈缺损,边缘可规则或不规则,呈“半月征”.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快捷、受外界影响小、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代替传统的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

  • MRI在DDH研究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葛翼华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四肢畸形,发病率高,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传统上,DDH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骨盆正位X线片来提供依据,但由于DDH病理变化复杂,三维立体的软骨及软组织的变化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传统的X线片提供的依据有限.MRI作为一种无辐射的影像诊断方法,具有软组织对比优良,三维立体成像等优点,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髋关节内各种骨,软骨及软组织结构,为DDH的诊治和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了解新的MRI在DDH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在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及转归,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疗效评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MRI在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吉婷婷;向若谷

    高血压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临床上大多数高血压为原发性,但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虽较少见,但病因明确.本文就MRI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中的诊断价值予于综述.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