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奉勇;宋文超;张增芳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217例中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38例.超声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4.0%(204/217).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口服肠溶气钡胶囊法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研究

    作者:纪年尚;张国梁;蓝孝全;黄维站;张霞;安丰新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口服肠溶气钡胶囊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采用零号肠溶空心胶囊,装入不同比例的产气粉和医用硫酸钡粉,制成Ⅰ号、Ⅱ号、Ⅲ号3种"肠溶气钡胶囊"(以下简称胶囊).通过数字胃肠机直接动态观察并记录Ⅰ号、Ⅱ号、Ⅲ号胶囊在各段小肠内的定位崩解的过程以及释放CO2气体的情况,终获得各段小肠的佳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对120名志愿者行小肠造影,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胶囊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钡剂法.结果:研究组49例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11例未观察到明显双对比效果,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均为单钡剂造影效果.结论:口服胶囊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能形成良好的气钡双对比影像,所获图像效果较传统口服钡剂法有明显提高.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妍焱;吴国庚;谭晔;焦晟;巴凯;武凤菊;周诚

    目的:比较常规固定对比剂注射方案和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流率技术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对比剂应用方案,方案1:固定对比剂用量(70ml Iopamidol 370),方案2:依据患者的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0.8ml/kg).100位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人/组),分别采用上述不同的对比剂方案.对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5分优,1分差),并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处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两种方案下的图像质量、对比剂增强水平和对比剂用量.结果:方案1和方案2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7±0.23和4.24±0.18,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剂平均增强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方案1增强水平为(446±75)HU,而方案2为(387±69)HU.对比剂用量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0ml和53 1ml.结论:与固定对比剂应用方案相比,在冠状动脉成像中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能够显著降低对比剂的用量,同时有助于获得更佳并且更为一致性的对比剂增强水平.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作者:赵志友;陈士新;陈利军;李强;万涛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诊断.方法:对21例胸部外伤或全身多部位复合伤后1~3h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于治疗1~30天后复查.结果:肺撕裂伤CT主要表现为气囊肿10例,气液囊肿7例,肺血肿4例.21例肺撕裂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肺挫裂伤;其中肋骨骨折16例,胸腔积液13例,气胸8例,胸背部皮下气肿7例,纵膈气肿6例,胸椎骨折6例.结论:肺撕裂伤的CT表现具特征性,CT对伤后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肝炎后肝硬化的CT灌注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钟群;方心华;陈自谦;赵春雷;钱根年;张雪林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形成中的CT灌注变化规律.方法:12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4例,肝炎肝纤维化组21例,肝炎后肝硬化组65例(Child-Pugh A组27例,Child-Pugh B组23例,Child-Pugh C组15例)经16层CT扫描得到肝脏实质各期的灌注指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肝动脉灌注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到达时间(IRF time of arrival,IRF TO),诸指标分别采用单析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评价各时期肝脏灌注指标差异性,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5组肝脏实质BF、BV、MTT、PS、HAF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进展,BF、BV逐步下降,MTT、PS、HAF逐渐上升,但在部分阶段改变不明显.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肝脏实质的灌注指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磁共振成像

    作者:黄育鑫;黄瑞雪;彭晓容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双侧豆状核对称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混杂信号,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常累及双侧豆状核,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诊断.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作者:许华权;庄杰;章建军;陈松达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HPC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多数边界不清,伴病灶周边胆管扩张15例,肝内胆管结石9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肝叶萎缩13例,病灶局部肝轮廓凹陷10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环形、结节状强化19例,内部呈斑片状强化7例,线样强化5例、网格状强化4例,静脉期及延迟10~15min后扫描病灶有进一步强化、充填,呈现渐进性强化的特点.发现肝门周围和后腹膜区淋巴结肿大8例,无弥漫性肝硬化表现及门静脉癌栓形成征象.结论:IHPCC与其它肝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有着不同的病理和CT表现特征,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金琼英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 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5例患者中4例为年轻女性,男性1例,均无黄疸.位于胰头2例、胰尾2例,胰体尾均受累1例.CT 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团块影,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逐渐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4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作者:闫静;刘萍;张丽婷;颜欣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120例射频消融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医护操作的关键和护理的要点.结果:经射频消融介入性治疗的120例患者,成功率98.4%,平均随访半年,2例出现复发(复发率1.6%).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及医护配合是射频消融介入性治疗的重要保证.

  • 回盲部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章万强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回盲部肿瘤病变,对其CT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中,恶性肿瘤7例,包括腺癌4例(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2例为良性肿瘤,脂肪瘤、腺瘤各1例.恶性肿瘤CT表现多为回盲部不规则肿块,肠壁增厚显著,肠腔狭窄,呈中等或显著强化;良性肿瘤CT表现则多为不对称肿块,边界清楚,不强化或轻微强化.转移瘤则多有浸润性病变.结论:回盲部肿瘤病变类型多样,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CT不同重建函数核对婴幼儿骨迷路三维显示和数据测量的影响

    作者:李建明;徐文彪;刘鸿圣;罗源利;吴倩倩;刘立炜

    目的:探讨CT不同重建函数核对婴幼儿骨迷路三维结构的显示能力和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婴幼儿正常耳的原始数据分别用FC30、FC23和FC04重建函数核重组成三组容积数据,对骨迷路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ing,VR)成像并测量上半规管(顶部)直径,统计分析骨迷路三维结构的显示情况和测量的准确性.结果:FC30组和FC04组耳蜗、蜗窗、前庭窗和前庭嵴清晰显示率均为100%(30/30),FC23组则分别为100%(30/30)、93.3%(28/30)、96.7%(29/30)和93.3%(28/30),各组显示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半规管的清晰显示率均<100%,显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FC30组的评分高.FC30、FC23和FC04组上半规管顶部的直径分别为(0 827±0 120)mm、(0.650±0.104)mm和(0.650±0.120)mm,FC30组与FC23组、FC04组测量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FC23组与FC04组测量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30重建函数核对婴幼儿骨迷路三维结构的显示能力和测量准确度均优于FC23和FC04,是婴幼儿骨迷路VR成像的佳重建函数核.

  • 良性泪腺混合瘤CT、MR诊断价值

    作者:胡卫东;项立;范义;赵勇;娄明武

    目的:探讨良性泪腺混合瘤CT和MR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良性泪腺混合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及MR表现的特点.结果:12例患者中,类圆形8例,椭圆形4例.肿瘤位于眼眶上、外方,眼球受压向下内移位.肿瘤边界清晰,周围泪腺窝骨质膨胀变薄.CT表现为肿块与脑组织密度相似,等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4例.MR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相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8例,4例轻中度强化.结论:CT、MR可清晰地显示泪腺混合瘤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具有一定特征性,为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 CT门静脉成像对食管胃静脉曲张侧支循环的研究

    作者:王家臣;巩若箴;田军;祁明臣

    目的:通过与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CP)的比较,评价CT门静脉成像(CT portography, CTP)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相关侧支循环血管的能力.方法:对42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患者的术前CT门静脉成像和术中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进行对比,比较二者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相关侧支血管显示的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二种检查方法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相关侧支血管显示的差异性检验,(χ2=2.00,P>0.05),表明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CT门静脉成像能直观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相关的侧支循环血管,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缩短治疗的时间.

  • CT肺动脉成像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

    作者:刘敏;马展鸿;郭晓娟;杨媛华;谢万木;王辰;Wang Chen

    目的: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为标准,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CTPA)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CTEPH的患者24例,均行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CTPA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CT Qanadli栓塞指数为(37.16±8.77)%,CT Mastora栓塞指数为(38.14±21.56)%,Qanadli栓塞指数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Z=-4.107,P=0.000),且二者正相关(r=0.734,P=0.000).CTPA测得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与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正相关(r=0.461,P=0.036).CTPA测定右心室前壁厚度与mPAP成正相关(r=0.515,P=0.018).CTPA测得肺动脉直径大于超声测肺动脉内径(t=3.485,P=0.002),且正相关(r=0.588,P=0.002).CTPA测得右心室大短轴直径大于超声测右室横径(t=2 647,P=0.016),且正相关(r=0.429,P=0.031 ).CTPA测定右室前壁厚度小于超声测值(t=3.768,P=0.001),且成正相关(r=0.551,P=0.004).CTPA测室间隔厚度略低于超声测室间隔厚度(t=2.941,P=0.007),两组资料正相关(r=0.751,P=0.000 ).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与肺动脉压、主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等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肺动脉造影不仅能够明确诊断慢性血栓性肺栓塞,而且能够提供肺动脉树的阻塞程度、右心功能改变信息,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程度与右心功能无关.

  • 速度向量成像与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朱秀玲;马琳;张银;杨华;孙萌

    目的:分析速度向量成像(VVI)与组织多普勒(TDI)两种技术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中的诊断一致性,进而探讨VVI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1例,分别用速度向量成像和组织多普勒两种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前壁、下壁、侧壁、间隔4个位点的舒张期运动参数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并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VVI速度指标与TDI速度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大部分位点Kappa值>0.75),VVI应变率指标与TDI速度指标的一致性一般(0.50

  • MR测量眼球视轴长度的研究

    作者:霍丙胜;赵希智;姬国敏

    目的:研究MRI测量眼球视轴的准确性,以找到一种测量眼球视轴的较好的影像学方法.方法:本研究包括2008年10月~2009年06月在我院接受了眼球MRI及A型超声检查的20名患者.在MR检查中,通过三维定位得到通过角膜与晶状体中心的眼球轴位T2WI图像.通过角膜中点与晶状体中点的直线上,由角膜的前缘至脉络膜-视网膜复合体的线段为视轴的长度.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对图像进行测量.以A型超声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应用Student t test比较MRI测量结果与A型超声检查结果,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RI测量眼球视轴的平均值为(25.12±1.37)mm,而A型超声测量眼球视轴的平均值为(25.0±2.18)mm.40只眼球的视轴分别经MRI与A型超声测量结果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MRI的测量值较A型超声的测量值稍大.结论:MR检查可准确测量眼球视轴,尤其是对于硅油眼或大量卡他眼球的视轴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CTA减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尤云峰;吕富荣;吕发金;肖智博

    目的:探讨CTA减影技术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头部或头颈部CTA,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CT、CTA表现.结果:减影CTA图像上,21例患者病变显示率约为95%,20例患者显示典型的畸形血管团,表现为迂曲成团状、蜂窝状、巢状、结节状、窦状、网状影;1例小脑半球畸形血管显示不典型,为片状影.20例患者有明确的供血动脉,其中18例为单支供血,2例为双支供血;21例患者病灶中均有明确的引流静脉,引流静脉可直接入静脉窦,也可通过增粗的大脑浅静脉引流到相应的静脉窦.结论:CTA减影技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可行、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护理干预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

    作者:黄岸容;罗瑜娟;宋其琴;保莲;周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11月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共1000例(男563例,女437例),年龄27~83岁,平均62.4岁.所有患者扫描前、中、后进行细致的护理干预,均未使用药物控制心率.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成功率为95.6%.影响成功率的因素主要为呼吸运动及吞咽运动(23例)和心律失常(11例),全部病例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者在检查双源CT前、中、后进行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保证呼吸和吞咽的配合,保持患者心率平稳,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并有助于避免并发症发生.

  • STEAM和PRESS序列对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的影响

    作者:郭绣琴;肖叶玉;沈智威;徐志锋;庞丽;尤克增;宁立波;吴仁华

    目的:比较PRESS和STEAM序列对大脑中央前回的代谢物绝对定量的差异.方法:8例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26.1岁.使用PRESS序列及STEAM序列进行定量检测,实验参数为TE=30ms,TR=3000ms.扫描时间每次约30min.结果:PRESS和STEAM序列使用LCModel软件分析得出Cr的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并认为实验结果与序列的特征以及受邻近代谢物峰值影响有关,而对NAA、Cho、Glx、MI、NAA/Cr、Cho/Cr、MI/Cr、Glx/Cr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短TE条件下,STEAM序列对绝对定量的准确性较PRESS序列稍高.在短TE情况下,Cr物质受到邻近物质峰值影响,使基线不平稳.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不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孙俞峰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心室不同步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他们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各节段的时间-容积曲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有26例RT3DE检出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其中QRS间期延长的21例患者中有19例,QRS间期正常的9例患者中有7例.2例QRS间期延长的患者和2例QRS间期正常患者,RT3DE未检出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有效评价左室机械不同步性.

  • 脑CTA与CT灌注成像在TIA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钟井松;沈海林;丁乙;陆敬民;沈雪峰;杨益龙;王虹

    目的:探讨脑CT血管造影与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64-SCTP检查及头颈部64层CT血管造影(64-SCTA)检查,前循环TIA11例,后循环TIA9例,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20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但有13例CT脑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其中10例前循环TIA患者发现灌注异常区,TTP、rCBF、MTT值与健侧对照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CBV与健侧对照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3例后循环TIA患者发现枕叶有灌注异常;CTA发现10例前循环血管狭窄,6例后循环血管狭窄.结论:脑64-SCTP成像可以多参数评估TIA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以TTP及MTT敏感,CBF次之;脑64-SCTP结合头颈部CTA,对TIA病因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彩超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舒张运动的评价

    作者:赵敏;许亮;王蓓;刘小明;谷莹;翁轶南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以及同步性运动的价值.方法:采集3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后, 将心尖部左室三个切面测得的六个室壁共十二个节段之间的速度指标和时间指标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包括Ve 、Va、TQ-E 、TQ-Q、a(A峰结束至下一个E峰起点时间)、b(S峰持续时间),以及TQ-E/ TQ-Q.心功能指标:包括Ve/Va以及Tei指数.此外还分析了左室内同步性指标,包括Inter-TQ-E(同一节段6个壁间的差值),Intra-TQ-E(同一壁内2个节段间的差值)以及Max-△TQ-E(左心室12个位点间的大差值).结果:正常人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部分节段的TQ-E以及TQ-E/TQ-Q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Inter-TQ-E,Inter-TQ-E及Max-TQ-E均明显延长.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速度指标Ve,Va较正常人均有降低,尤其是Ve和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Tei指数,Va/Ve均明显增高.结论:QTVI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的舒张功能及室壁非同步运动,为临床准确评价其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迎春;王莉;张广英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HS)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4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VS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9%、57.1%,HS分别为100%、90.9%.结论:TVS及HS对AUB病因诊断的敏感性都较高,但HS的特异性明显高于 TVS.HS结合直视下活检的病理诊断已成为诊断AUB患者宫内病变的金标准.

  • 非小细胞肺癌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间相关性研究

    作者:石士奎;陈余清;刘学刚;葛霞;承泽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肿瘤标本进行染色,检测CD44v6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D44v6在肿块大径>3cm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3cm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MSCT上肿块轮廓出现分叶征、边缘出现短毛刺或棘状突起者,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②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③CD44v6在胸膜受累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胸膜未受累组;④CD44v6 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具有重要关系;CD44v6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谭琦瑄;李刚;漆强;朱刚明;王青云;李杨彬

    目的:探讨MRI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软组织肿块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2~63岁.术前分析MRI征象并结合临床作出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2例中45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67例肿瘤中,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76.79%、82.14%,诊断恶性肿瘤分别为38.10%、72.73%、52.38%.肿块局部边界不清或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并局部水肿是可靠的恶性征象.结论:软组织恶性肿瘤特别是其早期的MRI恶性征象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 支原体脑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作者:袁振国;王洪霞;李吉昌;陈立光;王光彬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支原体脑炎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支原体脑炎患者行颅脑MRI检查,12例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异常16例,正常5例.① 病变形态及分布:脑白质多发、散在的点状或/及斑片状异常信号8例;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异常信号3例;脑室扩大,侧脑室后角周围异常信号3例; 皮层灰质内脑回状异常信号2例;②病变信号:所有病例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在DWI(b=1000)像上均呈异常高信号;③增强扫描:12例行增强扫描中,4例呈点状或/及斑片状强化,8例无异常强化.结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脑炎,并可显示支原体脑炎脑实质受累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及判定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鞍区Rathke裂囊肿的影像诊断

    作者:韩雪;赵殿江

    目的:研究鞍区Rathke裂囊肿的CT及MRI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囊肿多位于鞍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病变大小为0.5~3.2cm,平均1.35cm.CT多为低密度,MRI信号表现根据囊液成分的不同变化多样.囊内可见漂浮结节4例.增强扫描一般无增强.结论:CT和MRI对鞍区Rathke裂囊肿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应注意与垂体瘤和颅咽管瘤相鉴别.

  • 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研究

    作者:刁显明;曹跃勇;陈洪亮;唐光才;黄新文;兰永树;漆军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CT low-energy synchro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TLESDSA)脑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拟诊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9例,按能量随机分为A组(高能量)31例,B组(低能量)58例,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测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密度.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及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大密度投影(TSMIP)重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及静脉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从好、一般到差分为Ⅰ、Ⅱ、Ⅲ级.结果:①A、B组动脉期或静脉期血管密度比较,B组动、静脉密度均较A组明显高(P<0.05);组内比较,动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明显高(P<0.05),静脉期动、静脉密度均高且相似(P>0.05);②A、B组间比较,B组血管图像质量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楚、直观.结论: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以低能量组脑血管密度更高,图像质量更好、更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64层螺旋CT正常上尿路造影:俯卧位、呋塞米对显影的价值

    作者:孔维芳;刘荣波;王娜;尚兰

    目的:通过比较64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几种方法对正常上尿路显影的效果,探讨俯卧位及静脉注射呋塞米对显影的价值.方法:57例泌尿系统正常样本,随机采用以下延迟方法:大量饮水仰卧位,大量饮水俯卧位,注射呋塞米.上尿路分为5段(肾盏,肾盂,近、中、远段输尿管),对每段显影程度予以评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①饮水俯卧位仅对中段输尿管的显影评分优于仰卧位,但无显著性; ②呋塞米组各段几乎全部显影,对中段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饮水仰卧位,与俯卧位无显著性差异,对远段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饮水(仰卧、俯卧位)组.结论: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可以提高中段输尿管的显影,但价值有限.静脉注射小剂量呋塞米的显影效果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探讨

    作者:黄世林;詹利永;章功年;洪志华;许川一;杨静;陈冬冬

    目的:超声引导下对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水压治疗小儿肠套叠.方法:通过对216例小儿肠套叠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水压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其中有27例采用2次水压灌肠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95.8%(207/216).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取得较好复位治疗效果.

  • MRI在跟腱撕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学滨;马国林;顾菲;田元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跟腱撕裂的MRI表现的具体特点,评估MRI在跟腱损伤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自2007年8月~2009年10月MRI共诊断跟腱损伤11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TSE序列轴位、矢状、冠状位扫描,并追加矢状SPIR序列.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相应跟腱撕裂MRI表现,其中完全撕裂4例,部分撕裂7例,表现为跟腱周围及腱旁脂肪垫积液、跟腱形态的改变、跟腱信号异常以及在完全性撕裂中显示缺口的范围及大小.结论:利用MRI诊断跟腱撕裂,可以精确判定其撕裂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合并骨髓水肿.

  • 48例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超声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安茜;许亮;包凌云;雷志锴;牛琳;倪卫星

    目的:探讨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病理,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结合病理特点48例脾脏淋巴瘤超声表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脾脏弥漫型,占12.5%(6/48);②粟粒型,占16.7%(8/48);③结节型,占31.3%(15/48);④混合型,占39.6%(19/48).结论:超声对诊断恶性淋巴瘤侵犯脾脏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 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作者:林志谦;许建荣;程杰军;刘晓晟;张科蓓;华小兰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①间质性改变:主要为网状改变,不规则网状改变17例(65.4%)、结节状网状改变3例(11.5%),在不规则网状改变中,树冠征阳性较具特点,共7例;其它有小叶间隔增厚22例(84.6%)、磨玻璃影22例(84.6%)、支气管扩张9例(34 6%)、胸膜下线7例(26.9%).囊状改变:葡萄串样2例(7.7%)、串珠样13例(50%)、蜂窝样9例(34 6%),囊内小叶核心征阳性较具特点,共13例(50%);②肺泡改变:其中弥漫渗出较具特点,共8例(30.8%),局部渗出1例(3.8%)、空气捕捉征3例(11.5%)、树芽征1例(3.8%)、实变灶3例(11.5%);③结节改变:均为散发,共10例(38 5%);④其它影像学改变:包括条索影22例(84.6%),斑片影12例(46.1%)、钙化灶(近胸膜下)3例(11.5%)、胸膜增厚17例(65.4%),结节状叶间胸膜增厚较具特点,共5例(19.2%),肺不张4例(15.4%)、纵隔、腋下淋巴结显示25例(96 2%);肿大4例(15.4%)、胸腔积液7例(26.9%)、心包积液4例(15.4%)、肺动脉高压3例(11.5%);⑤10位患者随访结果:无变化3例、加重5例,减轻2例.结论:HRCT可提供ANCA阳性小血管炎胸部病变的众多信息,对ANCA阳性小血管炎诊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表现

    作者:许为人;余日胜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弥散加权成像.结果:17例脑内原发性淋巴瘤共34个瘤灶;其中单发8例,多发9例;幕上病灶29个,幕下病灶5个.MR平扫T1WI等信号15个病灶,略低信号19个病灶,T2WI呈等低信号23个病灶,略高信号11个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22个,不均匀强化12个,瘤周轻度、中度水肿各17个病灶.2例共3个瘤灶弥散受限.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对肺腺癌摄取18 F-FDG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陆武;杨成喜;刘永;宋长祥;经丰琴;吴爱玲;吉桂萍

    目的:应用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分析,探讨肺腺癌摄取18F-FDG的影响因素.方法:31例肺腺癌患者行SPECT/CT检查,计算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软组织(T/N)的摄取比值,分析性别、病灶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与肺腺癌摄取18F-FDG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病灶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对肺腺癌摄取18F-FDG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性别对肺腺癌摄取18F-FDG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腺癌对18F-FDG摄取与肿瘤病灶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无关,18F-FDG摄取值高提示病灶的恶性程度高.

  • MSCT诊断肋骨骨软骨瘤1例

    作者:余景武

    患者 女性,44岁.因右侧胸痛半年,加重1周来院就诊,既往胸部有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局部无隆起,右侧胸壁皮肤无红肿,局部轻度压痛;外院X线片示:右侧胸膜增厚,胸膜炎首先考虑.

  • 胰腺微囊性腺瘤1例

    作者:赵维敬

    患者 女性,50岁.体检超声探及胰腺头体前上方一约51mm×48mm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其前方与胃窦、后方与胰腺头体分界不清.CDFI:可探及穿入性血流信号,可取及动脉血流频谱,流速35.9cm/s,RI 0.55.

  • 超声诊断胎儿腹腔寄生胎1例

    作者:刘天鑫;于淑莉

    孕妇 21岁,孕39周,孕1产0.产前超声所见:双顶径9.1cm,头围32.5cm,股骨长7 0cm,腹围33.0cm.后壁胎盘,Ⅱ级,羊水指数15.8cm.胎儿腹腔内见7.4cm×10.3cm×6.8cm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图1),内见双排串珠样强回声平行排列及数个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还可见1.4cm×1 1cm×1 0cm无回声.

  • 上消化道穿孔致肝包膜下积液积气1例

    作者:李俊华;任明思

    患者 女性,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1天,伴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既往有胃溃疡病史.体检:全腹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BC:13.8×109/L.

  • 视网膜及脉络膜双脱离1例

    作者:林宗跃

    患者 男,41岁.自述左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来院就诊.查体:右眼0.02;左眼:手动,左眼玻璃体浑浊.超声所见:左眼球眼轴明显变长,余各径线测值未见明显异常(表1),球壁为环形强回声,前房呈无回声暗区,透声好,晶状体呈线状弧形回声,无增厚及回声增强.

  • 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妊娠1例

    作者:姜丽娟

    患者 女,32岁.以往月经规律,近来月经淋离不尽伴间断性下腹坠痛13天,血β-HCG712mIU/ml,尿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约6.2cm×4.8cm×5 6c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欠清晰,宫内未见明确妊娠囊图1 右侧卵巢内包块,呈Donut征象图2 病理:卵巢内凝血块中见绒毛组织回声,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关键词: 卵巢妊娠 超声诊断
  • 乳腺错构瘤的声像图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马富成;冷晓玲;武秀兰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现将我院经病理诊断的12例乳腺错构瘤回顾性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我院2000年~2006年间经病理诊断乳腺错构瘤12例.年龄37~54岁,中位年龄43.8岁,均为女性.

  • 50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徐中华;冯捷;陆利红;黄成华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菌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本组50例患者均由市疾病控制中心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人,资料来源于本市两所该传染病定点医院(嘉兴市中医医院和嘉兴市第一医院附属传染病院).笔者通过对本组资料的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此类传染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 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高频彩超表现

    作者:赵新美;朱晨霞;刘波;陆欣贤

    周围神经肿瘤罕见,常在检查软组织肿物时发现.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主要分为二种类 型: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本文分析了近四年来有手术、病理及超声结果的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21例,以探讨高频彩超的声像图特点.

  •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

    作者:来连法;陈斌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为肝脏、胆囊、胰腺等肿瘤晚期引起,手术切除率低,大部分只能采用姑息治疗,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目的是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满足患者和家属一定的心理需求[1].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 高频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价值

    作者:莫晓萍;郑昌富;阮伟武

    胆囊腺肌增生症又称胆囊腺肌瘤病,属于胆囊增生性疾病,发病率约为2.8%~5%,病理上的特征性表现是出现多个罗-阿氏窦,而在常规低频超声上仅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典型者罗-阿氏窦较大才容易识别,且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认为超声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率并不高.

  •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MR检查及表现

    作者:毛小明;蒋廷宠;杨建荣;林坚

    髌骨软骨软化症广泛见于膝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患者,是膝关节酸痛患者关节病理改变中的常见征象[1].由于常规X线、CT对软骨显示不佳,相关研究并不深入,MR进入临床后,凭借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研究得到了明显促进.

  • 超声声学造影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晓红;马苏亚;徐萍;严佳梅;潘群艳

    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和超声造影剂的发展,使超声对肝脾外伤损伤的程度、范围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故就此本文进行初步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 右侧结肠憩室炎的超声误诊分析

    作者:徐飞;章萍;徐牡丹;郑如华;金永有

    肠憩室[1,2]是指通过结肠壁所引起的疝腔,大约占45岁以上人群的10%~1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80岁人群中可高达80%左右.结肠憩室炎是结肠憩室常见的并发症,常常是由于憩室颈部梗阻继发局部炎症.

  •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姚树展;侯中煜

    多发性骨髓瘤是原发于骨髓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性改变.病理学及影像学上以多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本文综述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X线、CT、MRI的影像学特点及PET/CT的诊断价值.

  • 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凤霞

    介入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搞好介入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介入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 MSCT长轴位MPR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梁琪;胡跃群;刘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长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例(40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行常规轴位颞骨HRCT扫描,并利用MPR技术获得前庭水管长轴位大显示MPR图像,测量原始轴位图像和长轴位大显示MPR图像中前庭水管中段的管径大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始轴位图像中30耳可全程显示前庭水管长肢,前庭水管中段管径宽度的测量值为(2.87±0.43)mm,长轴位大显示MPR图像中所有前庭水管长肢均全程显示,前庭水管中段管径宽度的测量值为(2.50±0.45)mm.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庭水管长轴位大显示MPR图像能全程显示前庭水管长肢,对前庭水管扩大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轻度前庭水管扩大畸形的诊断.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

    作者:蒿业红;焦岩;蒋天安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技术)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实验组36例需要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应用VVI技术分别测量颈总动脉管壁6个节段(前壁、后壁、前外侧壁、前内侧壁、后外侧壁及后内侧壁)的径向大运动速度、切向大应变及切向大应变率,并进行分析.对照组34例排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肾移植及吸烟酗酒等病史.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6个节段间的大应变(Smax)、大应变率(SR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大速度(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前外侧壁及后外侧壁大于后壁、前内侧壁及后内侧壁;②两组对应各节段间的Vmax、Smax及SR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检测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颈总动脉运动的机械不一致性和不同节段的搏动指标有差别,这一结论对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并且有可能作为其检测指标.

  • 放射性脑损伤的MRI分析

    作者:张洪涛;李功杰;周娟;乔鹏岗;陆虹;夏琬君

    目的:分析放射性脑损伤的MRI表现及MRI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并比较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增强表现.结果:急性放射性脑损伤1例,深部脑白质及胼胝体压部对称性长T2信号,脑白质和胼胝体压部肿胀,增强扫描无强化;早期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18例,深部脑白质对称性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晚期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6例,双侧颞叶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花环样强化.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RI对诊断放射性脑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 3.0T临床型MR多发性硬化大鼠脊髓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目的:探索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进行多发性硬化(MS)大鼠脊髓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4只.3.0T临床型MR(Siemens Trio Tim)扫描仪配用正交腕关节线圈,行T2W、T1W和Gd-DTPA增强T1W的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0.08mm3.结果:大鼠脊髓T2W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颈髓、胸髓和腰髓等节段显示清晰.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对比度较弱.MOG35-55-EAE大鼠病灶出现在颈髓和胸髓,矢状位重组图像显示病灶细节清晰,呈条片状,T2高信号,T1等信号,4个脊髓病灶均未见Gd-DTPA强化.结论:应用3.0T临床型MR扫描仪配备小正交腕关节线圈进行MOG35-55-EAE大鼠脊髓MR成像是可行的,为小动物脊髓疾病的活体体外监测提供了一种能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手段.

  • 裸鼠胃癌移植瘤的近红外荧光成像

    作者:张修石;任翠;国飞;邢永丽;邵金月

    目的:通过对非特异性探针Cy5.5在裸鼠体内分布及显像研究,探讨近红外荧光成像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价值.方法:用MGC-803细胞株建立胃癌动物模型,进行早期、实时活体及离体显像实验.结果:近红外荧光成像可检测早期胃癌移植瘤的平均大小为2.807mm×3.045mm,与游标卡尺测得的肿瘤大小呈直线相关,r=0.924,P<0 05.Cy5.5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主要代谢器官为肾脏;注入探针30min后,裸鼠肿瘤部位成像清晰,荧光寿命、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部位(P<0.05).60min后,肿瘤区的荧光强度始高于血液(P<0.05).90min时达峰值.肿瘤部位的平均荧光寿命为(3.1376±0.9894)ns,明显高于对侧部位(P<0.05).结论:近红外荧光成像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瘤体的动态监测.

  • 三维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曲桂莲;刘卫东;郭建军;卢川;戚春厚

    目的:探讨平板DSA 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技术.方法:72例患者利用平板DSA 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再行3D-RA,并利用其Integris 3D-RA工作站行三维重组,分析其2D与3DRA对颅内动脉瘤显示的差异.结果:平板DSA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56个,利用其3D-RA检出动脉瘤76个.结论:3D-RA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应用好3D-RA技术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