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食管异物及食管损伤X线诊断

    作者:韩广秀;张萍;张淑香;刘芳;王元国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及食管损伤的X线诊断与鉴别.方法:15例食管异物与食管损伤患者采用普通X线透视检查及食管钡餐造影确诊,后经内镜及临床治疗证实.结果:本组病例中不透X线异物4例,其异物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均表现典型;透X线异物11例,其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及杯口状阻塞,食管壁损伤者龛影形成,龛影周围黏膜平坦.结论:X线透视钡餐造影不仅对食管异物与食管损伤做出定位、定性诊断,亦能明确食管异物的大小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据此提出了食管异物损伤与食管癌的鉴别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眶内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岩;吴宗桧;孙青;李琳

    目的:探讨眶内肿瘤彩色多普勒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CT或MR检查确诊为眶内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观察,了解其二维表现及规律、血流及分布情况.结果:98例眶内肿瘤中泪腺癌16例,海绵状血管瘤16例,炎性假瘤11例,脑膜瘤9例,皮样囊肿9例,眶内转移癌8例,神经鞘瘤8例,肉瘤7例,较少见的病14例.根据本组病例观察,完全可以根据所显示的眶内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特点及血流情况作出诊断,实时观察血流情况,帮助临床制定手术方案.结论:超声在探测眶内肿瘤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肿瘤血供的实时观察方面,对临床有很大的帮助,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影像检查方式.

  • 肾脏肿瘤的MR动态增强扫描研究

    作者:曹慧芳;柯勇;刘日华;孟威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在肾脏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肾细胞癌、11例肾错构瘤和6例肾囊肿行MR常规检查及动态增强和延迟增强扫描,测量病灶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并对动态增强的类型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肾脏肿瘤动态增强后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不同,富血供肾癌在早期强化并逐渐上升,但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无明显峰值;乏血供肾癌早期轻度强化,缓慢上升至60s后趋于稳定;肾错构瘤早期即明显强化,于30s达到强化高峰后快速下降;肾囊肿则无明显强化.结论:通过定量分析肾脏肿瘤的信号强度,动态增强MRI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有助于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及预后

    作者:卞丽香;宋开兰;孙秋英;瘳琳;李秋;丁希芳;苏本华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及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方法:40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外科截肢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行下肢血管成形术+药物治疗+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局部换药.分别在术后5天、30天、60天、90天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下肢血管内径及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下肢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及截肢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作者:孙尧;王刚;丛林;张殿星;王险峰;侯庆峰;宋爱春;武乐斌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 (5-FU) 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 TPS)计算布源,在彩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1、2、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和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对疗效进行分级.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明显缓解(OR)(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PR) (肿瘤缩小25%~50%);Ⅲ级:轻度缓解或虽然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SD)(肿瘤缩小1%~25%);Ⅳ级:无效(PD)(肿瘤大小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结果:术后复查, 1个月:Ⅰ级1例, Ⅱ级3例, Ⅲ级9例,Ⅳ级3例;2个月:Ⅰ级8例, Ⅱ级5例, Ⅲ级2例,Ⅳ级1例;6个月:Ⅰ级8例, Ⅱ级5例, Ⅲ级2例,Ⅳ级0例.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少,姑息止痛效果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 自膨式国产金属食管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

    作者:冯凯;王京;石秀菊

    目的:探讨自膨式国产金属食管覆膜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瘘的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采用自膨式国产金属食管覆膜支架,在X线监视下或胃直视下用推送器经口置入食管病变部位,共治疗食管瘘患者57例,其中食管-气管瘘18例,食管-支气管瘘25例,食管-纵隔瘘9例,食管-纵隔-支气管瘘5例.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置入,即时堵瘘率为100%,未出现技术问题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了改善进食、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结论:自膨式国产食管覆膜支架适用于治疗各种食管瘘,操作简便、疗效安全,且价格低廉,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 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预产期的价值研究

    作者:秦真英;姜春峰;孙明丽;党金花;杨文春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预产期的价值.方法:对40例双胎妊娠中晚期(23~32周),自然分娩的孕妇,行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记录受测孕妇的分娩孕周,选择适当的宫颈长度为界值,计算该界值预测双胎妊娠预产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结果:检测40例双胎孕妇宫颈长度为4.0±0.85cm(平均±标准差),6例宫颈长度<3.5cm其中有5例(83%)在33孕周或之前分娩.34例宫颈长度≥3.5cm的孕妇,仅有2例(6%)在33孕周分娩,两组孕妇在33周或之前分娩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 宫颈长度<3.5cm,预示在33周或之前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71%,94%,83%,94%.结论:胎儿出生之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双胎孕妇的宫颈长度,可以提供有价值的预产期信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确保妊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6层CT在颈动脉海绵窦瘘分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新进;熊华峰;李蜀光;曾惠良;梁坚豪;欧卫谦;钟应泽

    目的:探讨16层CT在颈动脉海绵窦瘘分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16层CTA检查结果,同时对本组病例进行分型.结果:①直接型瘘12例,其中5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2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Ⅲ段,4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Ⅴ段,瘘口呈线条状8例,呈非线条状4例.②间接型瘘5例,均未能清晰显示颈内、外动脉的硬脑膜支.结论:16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对其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

    作者:阎学谦;隋如新

    目的:分析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强化特点,探讨动态SCT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SPN患者进行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流率3ml/s,延迟15s开始扫描,至180s结束,测量结节中心增强前后的CT值,分析大强化值及时间-密度曲线(TAC),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肺炎性结节及恶性结节均显著强化,肺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恶性结节的TAC表现为陡峭的上升支后有一较长的平台期,炎性结节的TAC表现为上升支平缓,部分见降支.结核球等其它良性SPN无明显强化.结论:动态SCT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SPN的强化峰值及TAC形态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胸部结节病36例临床医学影像征象分析

    作者:王世华;黄世廷;孙景兰;尚延海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36例患者临床影像资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结果: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见于40~50岁患者,临床症状多较轻微;胸部淋巴结增大具有特征性,多表现为纵隔与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增大淋巴结多不融合,境界较清晰,强化CT扫描,增大淋巴结多呈中度强化.肺内表现呈多样化,可为间质性肺改变、多发粟粒结节或肿块,肺门增大模糊症也较常见,胸膜腔积液较少见.结论:胸部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医学影像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贲门失弛缓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吉昌;李玉英;马进财;刘绍玲;薛江苗

    目的:探讨超声在贲门失弛缓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病人首先采用超声检查,诊断贲门失弛缓症38例,同时进行了X线钡剂食管及胃肠造影,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了对照.结果:超声对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失弛缓症的食管管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管壁厚度亦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食管蠕动明显减弱,甚者消失,扩张的食管腔内见有潴留的内容物.结论:超声对贲门失弛缓症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取代传统的X线钡剂造影检查.

  • Herbst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Angle Ⅱ2错(牙合)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研究

    作者:韩金友;伍军;黄臻

    目的:探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和Twin-bolck矫治器矫治Angle Ⅱ2类错(牙合)的机制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骨龄为FG-G期恒牙列Angle Ⅱ2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Herbst矫治器组)和对照组(Twin-block矫治器组),其中治疗组15例,采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矫治:对照组15例,采用Twin-blokc矫治器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矫治前后(牙合)、颌、面矢状向和垂直向上的头影测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了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盖、覆(牙合)关系,但是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结论:Herbst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地矫治Angle Ⅱ2类错(牙合);但前者在刺激下颌骨生长、促进下颌骨前移等骨性变化以及在患者面型的改善方面明显的优于后者.

  • 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介入治疗

    作者:郝刚;孔铭新;李伟;于曰俊;赵廷常

    目的:讨论腔内人造血管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近期临床疗效.方法:4例肾下腹主动脉瘤和1例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病人接受腔内人造血管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三维重建螺旋CT检测.结果: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5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人造血管与主动脉结合处无内漏,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5例病人临床均获成功.术后3~6个月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及内漏,动脉瘤残腔无增大及血流.结论:腔内人造血管隔绝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主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

  • 磁共振3D重建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作者:刘宁;卢晶;张毅军;李振宙;何建军

    目的:探讨磁共振3D重建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脊柱侧弯的患者,在磁共振扫描中,采用自旋回波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扫描完成后,将各序列分别进行3D重建,在1幅图像上显示整个脊柱及椎管内脊髓全貌.结果:16例均可在1幅图像上完整显示扭曲的脊柱及椎管内脊髓全貌,了解脊柱侧弯的程度,椎管内脊髓受压变形改变及脊髓内的病变和其完整的范围.结论:磁共振3D重建技术的应用,准确直观的诊断了脊柱畸形病变,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建钢;杨秋莉;梁波;朱兴雷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并寻找与颈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后62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状况,以所测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同时作血脂生化分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积分、斑块数目、IM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斑块形成结果比较,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2.4(42/51),特异性为72.7%(8/11),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2.3%(51/62). 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血糖、TG及HDL-ch与IMT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提示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吉臣;庞善军;赵静;燕军;解耀锃

    目的:探讨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CT、MRI表现和临床资料.CT检查9例,MRI检查11例,同时行两项检查2例.结果:本组22例,单侧发病10例,双侧发病12例,病灶均呈脑脊液密度或信号影,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大径约0.2~1.2cm不等.病灶长轴沿前联合纤维走行方向分布.结论: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程度与病人的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多层螺旋CT及MRI均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对本病的诊断MRI优越于CT.

  • 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于建秀;蒿崑;李鑫欣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16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的资料,平片漏诊2例,更正骨折分型6例.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重建图像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郑春雨;钱根年;王锦良;马明;王守森;李铭山

    目的:探讨MRA和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MRA和DSA表现,18例中5例同时行DSA,采用2.0T超导高磁场MR扫描仪,MRA采用3D-TOF或3D-PC法.DSA采用GE Advantx心血管造影系统.结果:MRA显示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表现为多支、双侧受累.MRI平扫表现脑基底部狭窄、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8例颅内可见血肿.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moyamoya病可以与DSA媲美,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 ECG电流调控技术对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影响及评估

    作者:高建华;王贵生;李剑颖;孙宪昶;扬帆;戴汝平

    目的:通过开启或关闭ECG(心电图)电流(mA)调控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评估ECG电流调控技术对降低64MDCT冠脉成像放射剂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均58.9岁),使用GE Light speed VCT机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将病人分为NE、UE两组,每组50例.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及心率五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NE组扫描时关闭ECG电流调控,UE组扫描时开启ECG电流调控.其它扫描参数相同:120kV,0.35s/r,层厚0.625mm,Pitch 0.20~0.26,Bowtie选用large body模式.①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从冠脉节段的显示数目、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有分歧的由两人共同商讨后达成一致;②分别选取两组图像中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ROI,面积为100mm2),在相同轴位图像上(均为左冠状动脉主干自左窦发出的层面)测量升主动脉中心部的噪声值(均值及标准差),比较NE组和UE组图像噪声差异;③记录关闭或开启ECG电流调控扫描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ED=DLP×C公式换算成有效剂量(ED).其中C采用European Guidelines on Quality Criteria for Computed Tomography提出的胸部平均值0.017;④应用SPSS 10.0软件对NE组和UE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CTDIvol、ED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NE组、UE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54)分、(3.68±0.47)分,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NE组、UE组图像噪声分别为27.54±4.52、28.09±4.85,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NE组、UE组CTDIvol、ED均值分别为(87.91±8.38)mGy/cm和(72.07±3.9)mGy/cm,(18.0±1.71)mSv和(14.7±0.82)mSv.开启ECG电流调控比关闭ECG电流调控时扫描放射剂量减少约18%,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4MDCT冠脉成像时采用ECG电流调控技术可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放射剂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黑腔MR结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杨景震;王成健;郭文友;霍英杰;李秋萍;陈韶伟;何凤丽;黄永福

    目的:探讨黑腔MR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25例病人,采用低张力、灌注水作为对比剂,作黑腔MR结肠造影.适应症:内镜或其它影像检查后需进一步诊断者;内镜检查不能完成者(失败).MR扫描用多方位采集,屏气T1加权平扫及增强,依需要加作FSE T2加权像.结果:25例病人检查均达到诊断要求.5例阴性,结肠癌13例,炎性肠病(IBD)2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末端回肠淋巴肉瘤、横结肠周围转移瘤(源于胰腺)和单纯肠套叠各1例.结论:黑腔MR结肠造影作为无创性检查,用于肠疾病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立民;马得廷;孔庆奎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患儿鼻咽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矢状位重组,测量A/N值.结果:CT平扫所见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鼻咽腔变窄,10例伴有鼻窦炎,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A/N值≤0.60者6例,介于0.60与0.70者15例,>0.70者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明显地优势,应作为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 动态增强CT净增值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评价

    作者:白银安;王秋萍;阎瑞;张秋娟;齐敏;郭佑民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动态增强CT扫描中以净增CT值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s)良恶性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OVID、SPRINGLINK数据库(1990年1月~2006年12月)以及中国期刊网(CNKI,1994年1月~2006年12月)的英文和中文文献,筛选出与动态增强CT扫描SPNs有关的文献.采用Meta-Test 0.9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出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 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SPNs的诊断价值.结果:按照制定标准共筛选出文献13篇.以动态增强扫描后SPNs净增CT值≥15HU诊断为恶性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96 (0.93-0.98),0.56 (0.50-0.62);SPNs净增CT值≥20HU诊断为恶性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95 (0.90-0.98), 0.65(0.56-0.74);两者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7,0.9584.结论:以动态增强扫描净增CT值方法对恶性SPNs诊断价值很高.以15HU和20HU分别作为诊断阈值时,两者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P=0.9964).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周慧杰;杨素国;王连波

    患者 女,38岁.7年前行剖腹产术.2年前发现腹部包块,时有疼痛,疼痛与月经无关,抗炎治疗后疼痛减轻.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下腹部见长12cm纵行手术瘢痕,瘢痕下缘可触及一4cm×3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良好,边界较清,无压痛.

  • 单纯性脾包虫1例

    作者:郑久荣

    患者 女,40岁.左上腹部疼痛7年余,近2年加重.患者近几年有与羊狗接触史,无外伤史,亦无胰腺炎史.体检:脾大,约于肋缘下三指.一般情况良好,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包虫皮肤试验阳性,其它未见异常.入院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脾实质内囊性肿块(多房性),临床初步诊断为脾脏囊性占位(脾包虫不除外).

    关键词: 包虫
  • 胃肠间质瘤的CT影像分析

    作者:方思月;戴培林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7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肠间质瘤(GIST)的CT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旨在探讨CT在GIST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 女性盆腔脓肿的MRI表现(附8例分析)

    作者:胡爱妹;周林江

    女性盆腔脓肿是妇科常见炎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收集了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8例盆腔脓肿,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

  • 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杜燕飞;田友山;王建彬

    阴道出血是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等内膜病变是引起阴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超声诊断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邹爱国;白光辉;方必东;曾庆娟;许崇永

    骶尾部畸胎瘤是常见的生殖细胞性肿瘤,属于腹膜后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主要见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女性多于男性[1].本文搜集我院1999年1月~200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22例,结合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探讨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方法概述

    作者:蔡建新;彭如臣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探测有机体的微观结构和病理改变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评估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工具.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成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用途,并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展望.

  • 创伤性脑损伤弥散加权及弥散张力成像研究

    作者:高燕;吴海鸰;樊树峰

    磁共振弥散加权及弥散张力成像是基于水分子运动的成像技术,提供脑生理或病理状态的信息,为创伤性脑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一定信息,作为传统影像学的补充,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力成像越来越成为TBI检查的可供选择的有价值的方法.

  • 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及其在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素兰;赵斌;王光彬

    磁共振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是将动脉血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无创性的观测血流灌注情况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可以提供相应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笔者查阅了今年来相关文献,主要综述了ASL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公认的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MS)的动物模型.MRI能提供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分辨率图像,在活体上动态监测EAE病变的演变过程.随着MR设备及MRI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及应用,EAE大鼠的MRI研究将更好的诠释EAE病灶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为探索MS病因、发病机制和评估疗效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 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应用

    作者:许相丰;武广利

    结肠癌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结肠癌被认为起源于腺瘤性息肉,结肠筛选检查可发现腺瘤性息肉和早期癌瘤,能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 Colonography,CTC)因操作简便、无创伤,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肠筛选检查方法.特别是,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应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CTC的图像质量和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CTC对于发现1cm以上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结肠镜近似,在结肠检查中显示了显著优势.本文重点介绍CTC检查技术、进展和在结肠癌筛选中的价值.

  • 兔早期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HIF-1α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纪凤颖;徐克;范金玉

    目的:探讨兔早期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实验设四氯化碳诱导和正常对照组各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每2周对实验组兔5只,正常对照组兔5只进行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扫描,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病变阶段肝实质的灌注参数;实验组兔及对照组兔于灌注扫描后立即处死,获取的肝组织一部分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一部分置于液氮内冻存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F-1α在早期肝硬化中(10周末、12周末)阳性表达数为10例,在肝纤维化期(6周末、8周末)阳性表达数为9例,在肝炎期(2周末、4周末)阳性表达数为4例;兔肝组织HIF-1αm RNA的表达水平从第2周末至第12周末是依次增加的;肝动脉灌注量(HA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5;r=0.381,P<0.05);门静脉灌注量(HPP)、肝血流量(HBF)和HIF-1α表达呈负相关(r=-0.721,P<0.05;r=-0.687,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早期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硬化及判断疗效和愈后提供理论依据.

  • 家犬脑挫裂伤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张体江;王学建;余晖;沈桂权;魏渝清;李东方;史黔华;向志华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扩散加权像(DWI)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家犬10只,200g砝码1.3m高以自由坠落方式复制脑挫裂伤动物模型,分6个时间点(1h、24h、72h、5天、8天和14天)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各时段检查结束后处死家犬,取伤处脑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伤后1~24h,DWI上挫伤周围带扩散受限ADC值降低(P=0.001,P=0.000,P<0.05),呈环状或不规则点、片状高信号,病变中心不均匀低信号.DWI比T2WI显示病变的范围更大且更清楚.病理示局部点状出血,灶性坏死,神经细胞肿胀.伤后72h~5天,DWI上信号强度稍低,ADC值开始升高;高信号周围深部白质水肿区扩散不受限,ADC值升高(P=0.001,P=0.002,P<0.05);T2WI较DWI显示病变范围大.病理示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血管周围炎、肉芽及纤维瘢痕形成.此后ADC值逐渐升高,14天时无统计学意义(P=0.119,P>0.05).炎性反应及胶质增生更加显著,可见肉芽肿形成.结论:DWI能从分子水平动态反映脑挫裂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急性期DWI较T2WI显示病变敏感,范围更大,有利于了解脑挫裂伤的严重程度.

  • 浅谈利用网络系统管理医用数字图片

    作者:梁荣宪;任鑫

    在大中型医院的档案室中存有大量的医用数字图片(照片、底片、数码照片、X线片等)档案,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利用率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码技术的应用,许多医用数字图片可以通过扫描转换成数字形式,以数字格式存储,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利用等,而且医用数字图片档案在整个档案中是一个特殊的载体是任何文字记录无法表达的.

    关键词: 管理 医用图片
  • 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机房空调现状分析

    作者:张岳;孙绍友

    目前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机房内应用的空调系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另一类为舒适性空调机组,根据调查表明,使用舒适性空调机组的机房内产生和发现的问题较多,而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可弥补舒适性空调机组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机房空调 设备
  • 前列腺的影像学检查应进一步重视

    作者:王滨

    前列腺是男性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前列腺病变,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前列腺的位置和结构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像学方法也是如此.随着包括影像学在内的检查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作用也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前列腺 影像学检查
  • DWI、T2加权像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党浩丹;陈敏;李飒英;王文超;杨正汉;赵伟峰;周诚

    目的:通过对分别应用T2WI及DWI两种成像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进行定性诊断的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各自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5T MR成像仪对4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前列腺磁共振高分辨成像, 其中前列腺癌15例,良性病变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等27例.在MRI常规成像基础上行DW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1000s/mm2. 采用盲法阅片,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两种MR技术分别所得图像数据分区评估测量并采用5分制评分,根据两种技术的5分制评分进行T2加权像综合DWI方法评分,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利用SPSS 11.5分别做ROC曲线分析比较,计算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结果:各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z)如下:T2WI:88.2%,67.2% 和 0.848±0.030,佳诊断界值为3;ADC诊断:82.4%,81.6%和0.860±0.033, 佳界值为4; ADC结合T2WI诊断:78.4%, 92.5%和0.922±0.021,佳界值为4.结论:通过独立评估T2WI及DWI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两种成像方法综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显著高于两种成像技术独立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一致性较好.

  • 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牛庆亮;王锡臻;王滨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特征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观察BPH和PCa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征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形态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持续上升型,Ⅱ型为缓升缓降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观察BPH和PCa强化峰值、大强化幅值及时间-密度曲线的特点;观察不同扫描期相对PCa癌灶的检出情况.结果:BPH与PCa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不同(P<0.01),BPH强化峰值80%(20/25)位于延迟期(180s),PCa强化峰值73.33%(11/15)位于动脉晚期(35~40s)和静脉期(75s).在BPH 组,Ⅰ型时间-密度曲线20例,Ⅱ型5例;PCa组,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5例,两组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的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2.00±10.99HU和45.60±6.88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早、中、晚三期扫描对癌灶的检出以动脉晚期高,检出12例,静脉期与延迟期分别检出11例、7例.结论:MSCT多期扫描能够显示BPH和PCa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重要作用.

  • 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锡臻;王滨;牛庆亮;李绪斌;沈蓁

    目的:应用EPI-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弥散特性的影响,对DWI在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析4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的前列腺癌病例,其中10例为TURP手术组,对照组为36例.使用GE Echo-speed 1.5 T超导成像仪,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进行扫描.标出前列腺癌、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感兴趣区,计算其大小及体积及X、Y和Z轴三个方向计算ADC值,并由工作站处理产生ADC图.结果:前列腺癌TURP手术组分级、分期及大小体积高于非手术组(P<0.05).前列腺相同组织的ADCx值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0.05).结论:TURP手术有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可能性;DWI及ADC值能准确地对TURP手术后前列腺癌做出诊断,但不能用于TURP术后评价.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研究价值

    作者:吕宽;吴志兴;刘春雨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检测结果及SP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诊断骨转移86例,阳性率为66.2%.在86例骨转移的患者中,发生脊椎转移77例,占77.9%,骨盆转移65例,占75.6%,肋骨转移42例,占48.8%,肩胛骨转移11例,占12.8%,胸骨转移7例,占8.1%,颅骨转移6例,占7%.脊椎和骨盆是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涉及的部位.骨显像阳性组和骨显像阴性组PSA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PSA<2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小,PSA≥20μg/L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PSA≥20μg/L的前列腺患者应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互联网医学影像学外文文献的获取

    作者:张启宇;董莹;边建农;崔梅;朱利群;李卫国

    为使医学影像学及其他医学工作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网上相关文献信息,本文介绍了若干种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及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括:Medical Matrix;MedFinder;aRadiology和MEDLINE-PubMed;FreeMedicalJournals;Images.MD;MedPhoto:Wellcome.本文重点介绍了它们的主要特点、收录文献信息范围、检索途径和方法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