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局部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亚军;刘文韬;王云龙;贺红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机械力作用下表达水平的变化,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IGF-Ⅰ局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0.49 N力近中移动7周龄Wistar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生长激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大鼠)分别皮下注射等量rhGH和生理盐水.加力第1、3、7、14天两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带磨牙的上颌骨行显微CT扫描后,脱钙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e,TRAP)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压力侧IGF-Ⅰ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加力第7、14天,生长激素组牙移动距离[(0.291±0.017)、(0.513±0.111) m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0.245±0.033)、(0.368±0.052) mn](P<0.05).加力第3天生长激素组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4.0±0.7)个/高倍镜视野]显著多于对照组[(2.8±0.6)个/高倍镜视野](P<0.05),而加力第7天生长激素组[(2.6±0.6)个/高倍镜视野]则显著少于对照组[(3.8±0.8)个/高倍镜视野](P<0.05).加力第3天,生长激素组IGF-Ⅰ阳性破骨细胞[(4.7±0.7)个/高倍镜视野]显著多于对照组[(2.7±0.5)个/高倍镜视野](P<0.01).加力第7、14天,生长激素组IGF-Ⅰ阳性牙周膜细胞[(29.6±3.4)、(37.5±6.1)个/高倍镜视野]均显著多于对照组[(18.6±1.5)、(23.3±3.8)个/高倍镜视野](P<0.01).结论 rhGH能促进IGF-Ⅰ在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加快骨改建和牙移动.

  • 口内入路髁突切除同期正颌术后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的影像学观察

    作者:罗宁洁;李自力;伊彪;梁成;王兴;王晓霞

    目的 对口内入路髁突切除同期正颌术后的面部对称性及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定量研究,评价手术效果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10例经口内入路髁突切除同期正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利用ProPlan软件对术后1周内(T1)、半年(T2)、1年以上(T3)的螺旋CT数据行三维重建、定点测量,测量项目包括面部对称性、髁突在三维方向的轴角、髁突-关节窝相对位置及髁突形态相关指标.采用一致性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面部不对称畸形矫治术后的患侧下颌升支高度随时间呈缓慢降低趋势[T1、T2、T3分别为(67.81±6.95)、(64.49±6.24)、(63.05±7.07) mm](P<0.05),同时颏点偏移程度减小[T1、T2、T3颏前点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分别为(2.79±4.93)、(0.37±4.20)、(0.33±3.97) mm] (P<0.05),术后各阶段(牙合)平面倾斜角度及下颌高度的不对称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髁突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及形态变化趋势为双侧髁突水平位轴角逐渐变大患侧T1、T2、T3(分别为71.95°±7.47°、74.73°±8.44°、76.56°±5.22°;健侧分别为72.60°±5.56°、76.00°±5.30°、77.19°±6.20°)(P<0.05).双侧髁突向上移动[T1、T2、T3患侧关节上间隙分别为(8.78±4.38)、(4.11±2.49)、(3.27±1.96) mm;健侧分别为(3.63±1.49)、(2.52±1.19)、(2.38±1.11)mm](P<0.05),患侧髁突向内移动,但变化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趋缓,盘-突-窝的相对位置随时间延长趋于稳定;患侧髁突内外径逐渐缩小[T1、T2、T3分别为(14.98±2.39)、(14.04±2.68)、(13.74±2.89) mm](P<0.05),表面凸起形成类似正常髁突的形态,健侧髁突表面形态也有改变,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结合相应的正颌外科术式能在治疗病变的同时,有效矫正髁突良性肿物或良性肥大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术后面部对称性恢复良好并保持,术后半年髁突相对位置及髁突形态趋于稳定.

  • 不同冠延长术式处理上中切牙冠根折并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比较

    作者:甄敏;危伊萍;胡文杰;荣起国;张豪

    目的 构建上中切牙不同冠根折类型行改良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对比分析常规和改良牙冠延长术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DICOM数据直接建模法、逆向工程技术和有限元法,构建9种上中切牙冠根折类型行改良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简称不同改良冠延长术模型),分析牙体、牙周和修复体各结构(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的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峰值及其分布位置、牙周膜面积、牙周膜极限阈值,并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中常规冠延长术模型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改良牙冠延长术模型中不同结构的等效应力大小:牙本质>桩>核>牙槽骨>牙周膜;牙本质的应力峰值(44.37~ 80.58 MPa)出现在舌侧中央肩台处;改良冠延长术术后牙周膜面积减少了6%~28%,在相同折裂条件下,改良冠延长术模型保留的牙周膜面积大于常规冠延长术模型;改良冠延长术模型中仅B3L1m、B3L2m、B3L3m模型的牙周膜应力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而常规冠延长术模型中的B2L2c、B2L3c、B3Llc、B3L2c、B3L3c模型的牙周膜应力均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结论 改良冠延长术较常规法保留了相对多的牙周支持组织,有利于术牙的远期疗效;改良冠延长术的适应证范围大于常规冠延长术;唇侧折裂平齐龈缘且舌侧折裂至牙槽嵴顶及其根方的上前牙冠根折不是改良冠延长术的适应证.

  • 槲皮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岳嘉曦;杨宏业;韩林;朱敏英;宋芳芳;黄翠

    目的 观察植物提取物槲皮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初步探寻其作用机制和生物相容性,为槲皮素在口腔生物材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槲皮素储存液稀释后加入变形链球菌培养基,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总量;后续检测根据槲皮素质量浓度分为3组:对照组(0 mg/L)、200 mg/L槲皮素组和400 mg/L槲皮素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槲皮素处理下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态和活菌、死菌比例;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变形链球菌相关基因表达量;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槲皮素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槲皮素可以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率达(86.16±0.45)%,并能有效清除成熟生物膜,清除率为(43.04±0.5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实验组24 h后变形链球菌致密生物膜结构被破坏,与对照组相比gtfB、gtfC、comD和comE基因表达量降低均超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uxS基因表达量在4h和24 h分别升高至(2.18±0.24)和(2.84±0.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槲皮素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作用不明显.结论 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相关基因表达有效减少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具有良好的牙髓细胞相容性,在口腔生物材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诱发低磷骨软化症的颅颌面原发肿瘤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回顾分析

    作者:王木;周炼;薛华丹;姜艳;钟定荣;朱朝晖

    目的 对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的颅颌面原发灶的诊断、影像学和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建立早期诊断TIO颅颌面部原发灶的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间诊断为原发于颌面部的TIO患者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6~ 69岁,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表现.结果 TIO的颅颌面原发灶可发生于多个年龄段,有2~30年的临床病史;12例中7例表现为生长抑素受体(奥曲肽)全身显像阳性,侵犯颌骨时在CT和曲面体层X线片中表现为以边缘骨质破坏为主,骨皮质不连续或消失;累及牙龈则表现为局限性牙龈增厚、膨隆,或形成类牙龈瘤样包块.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组织为间叶组织来源,浸润周围牙龈组织或颌骨骨小梁间,可见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部分可见牙源性上皮条索.结论 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起病隐秘,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定位原发肿瘤,位于颅颌面部的原发灶有独特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 MRI导航下125I治疗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效果初探

    作者:李锐;付坤;高宁;李文鹿;王茜;何巍

    目的 探讨MRI导航下125I粒子治疗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周行125I粒子组织内植入近距离照射治疗.粒子植入前行MRI扫描,制定植入计划.术中按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导航下调整定位针位置和方向,将125I粒子依次植入靶区,并实时评估植入粒子是否与术前设计位点相符.植入后1周内和2个月行CT检查,行靶区剂量学分析与验证.术后定期复诊检查肿瘤有无复发、淋巴引流区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是否远处转移.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CT未见粒子游走.术后验证粒子植入位置与术前设计一致.39例患者中7例局部肿瘤复发,局部控制率为82%(32/39);1例肺部转移,1例同侧颈部淋巴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并发症,未见粒子游走.结论 MRI导航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是一种精确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 甲状旁腺激素在颅颌面骨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小燕;唐正龙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具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双重作用.在骨质疏松症、骨缺损、促骨折愈合中,主要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骼内衬细胞等多种类细胞系的增殖和分化,同时激活多种信号途径,从而调节钙、磷代谢以及骨的转换以促进骨再生与重建.然而,PTH促进颅颌面骨再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在颅颌面骨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与长骨是否一致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实.现就近几年PTH在颅颌面骨再生中的前沿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PTH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锥形束CT的正畸种植体导板设计及其引导下种植体植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作者:仇玲玲;厉松;白玉兴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影像进行正畸种植体导板设计,初步评价其引导种植体植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牙合)畸形患者6例,将患者颅面部锥形束CT数据输入Mimics 11.01软件,分别重建牙齿和颌骨三维模型.用Solidworks 2012软件画出种植体虚拟三维图像,导入Mimics 11.01软件,综合考虑矫治目的、牙槽骨状况、牙根间距离、种植体外形等因素确定种植体的植入位置和方向,进行导板三维设计,激光快速成形打印光固化树脂导板.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14枚.植入后拍摄锥形束CT,评价植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结果 快速成形制成的正畸种植体导板口内就位良好,植入过程中保持稳定.14枚种植体植入后均未见与牙根接触,种植体帽部偏差为(1.73±0.65) mm,末端偏差为(1.28±0.82) mm.种植体植入初期及术后3、6、9个月稳定性较好,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结论 基于锥形束CT设计的正畸种植体导板可用于种植体植入,初步研究显示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安全稳定.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十年追踪一例

    作者:杨媛;葛立宏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apillon-Lefèvre syndrome,P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疾病表现为发生在乳牙列和恒牙列的早发性牙周炎和掌跖皮肤过度角化,由法国Papillon和Lefèvre于1924年首次报道并命名.该病发病率约百万分之1到4,1/3~ 2/3的家系是近亲结婚,男女发病几率相同[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于2004年收治1例,追踪10年,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浅谈三维头影测量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作者:刘怡

    二维头影测量是正畸及口腔专业中重要的诊断技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锥形束CT的应用,三维头影测量成为临床科研热点.但三维头影测量不会因硬件的进步而一蹴而就,与二维头影测量一样,目前三维头影测量还有许多底层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规范,一些三维头影测量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尚需探讨,如三维影像的数据源与多源三维数据整合的意义;CT数据的获取缺乏头颅定位架的支持,三维头颅的再定位是临床应用首要问题;由于CT数据的显示方式不同,定点的均质性也不同于二维头影测量;是否有必要为三维头影测量建立正常值也是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三维重叠比二维更复杂,但也更能全面剖析结构的立体差异.三维头影测量仍然还有很多基础理论问题尚待研究.

  • 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周彦恒

    计算机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口腔正畸的诊断设计及矫治带来了革命性改变.采集患者软硬组织的三维影像数据,进行诊断分析及治疗预测,终实现矫治系统的个性化制作,将成为三维数字化正畸的发展方向.近年,国内外学者在诊断资料的数字化、诊疗设计的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正畸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介绍,以期推动我国口腔正畸学的数字化进程.

  •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正畸诊断和治疗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白玉兴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正畸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设计过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三维数字化技术具有精确度高、真实反映三维形态、高效便捷、可视化和可操作性高等优势,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检查诊断和辅助临床治疗设计等方面,极大提高了诊疗的精确性,同时为个性化正畸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增加了评测的客观性.本文就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正畸诊断和辅助治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希望对正畸医师了解正畸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有所帮助.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