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腮腺沃辛瘤常规及功能MRI特征与临床病理联系的研究

    作者:贾传海;曹锐;蒯新平;张红强;丁庆国

    目的 探讨腮腺沃辛瘤常规及功能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的联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扬州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的67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男性65例,女性2例,年龄(62.1±8.8)岁(42~84岁),67例中16例为多发,共92个病变]的术前常规和功能MRI以及病理资料,对照MRI与病理表现进行分析.根据病变的大体病理进行分型:①实性为主型,完全实性或瘤内含囊性成分(瘤包囊);②囊性为主型,大囊内见实性成分(囊包瘤),根据囊性、实性成分分界是否清晰分为胶囊样囊性为主型和败絮样囊性为主型.MRI分型根据增强后有无强化明确实性、囊性成分后对照病理分型.结果 92个病变中72个病变位于腮腺下极(下极后部68个),16个位于上极,4个位于中部.MRI与病理分型一致,实性为主型病变73个,囊性为主型病变19个.MRI平扫显示,两种类型肿瘤的实性成分在T2加权成像均呈等信号或接近等信号,即灰色信号(92个),而囊性成分表现为T1加权成像高信号(90个).实性为主型病变MRI常规增强表现为肿瘤边缘贴边血管征(73个),实性成分轻度(69个)或中度强化(4个),囊性成分均无强化.囊性为主型病变MRI常规增强均表现为囊壁环状强化,囊内分隔线状强化,实性成分轻度强化(19个).肿瘤实性成分的功能MRI表现为弥散加权成像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减低,扩散受限(59/59);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为流出型(28/29)及平台型(1/29).结论 沃辛瘤为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腮腺下极后部的良性肿瘤,常规及功能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并掌握其特征有助于做出较准确的术前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23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陈昊亮;孙国文;唐恩溢;胡勤刚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近颅底高位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中,经颈侧入路7例,经腮腺入路4例,口内入路2例,经下颌骨劈开入路4例,联合入路6例.在7例高位咽旁间隙肿瘤中,3例采用术中导航,肿瘤平均长径为5.7 cm,平均手术时间3.5 h;4例未采用术中导航,肿瘤平均长径5.0 cm,平均手术时间4.0 h.术后病理显示,常见的为多形性腺瘤(8例)和神经鞘瘤(5例).术后随访时间为8~72个月,23例均未见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的首选方法.对于近颅底的高位咽旁间隙肿瘤,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辅助精确判断肿瘤与颅底的位置关系,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修复宽大牙槽突裂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张斌;刘书昊;赵震锦;白晓峰;李增健;刘强

    目的 探讨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修复宽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就诊的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15.5±3.7)岁,裂隙宽度(7.64±1.29) mm.术前正畸扩大牙弓,打开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间隙.应用CT三维数据设计截骨线及截骨导板,并利用上颌骨三维打印模型预先弯制牵张器固定翼.术中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间隙截断牙槽突和腭水平板,游离近中牙槽骨段后置入骨支持式牵张器.术后第7天牵引(0.4~0.8 mm/d),牵引裂隙两侧牙龈至紧密接触后维持6个月.结果 4例患者牵张(10.8±2.5)d.牵张成骨后宽大牙槽突裂完全关闭,前牙美观效果明显改善.4例患者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可见裂隙两端牙槽突顶端基本贴合,第一磨牙近中新生骨组织结构正常.术后1年随访时2例已完成术后正畸,牙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能有效关闭牙槽突裂,改善唇齿部美观效果,增加牙槽骨量,是治疗宽大牙槽突裂的一种可靠方法.

  • 亲水处理前后纯钛和钛锆合金种植体表面形貌及表面特性研究

    作者:常尧仁;徐方方;李婕;游元和;刘纯;殷丽华

    目的 探讨亲水处理对纯钛和钛锆合金种植体表面形貌及表面特性的影响,为种植体表面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喷砂酸蚀或喷砂酸蚀+亲水处理的方法,制备纯钛组、亲水性纯钛组、钛锆合金组、亲水性钛锆合金组试件(每组11个).通过表面接触角仪、扫描电镜、光学轮廓仪、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以及拉曼光谱仪分析4组钛试件表面形貌及表面特性.结果 亲水性纯钛及亲水性钛锆合金表面接触角分别为1.6°±0.3°和1.5°±0.2°,纯钛及钛锆合金表面接触角分别为101.4°±4.6°和96.2°±3.0°.扫描电镜显示纯钛及钛锆合金表面的纳米突起较少甚至缺如,亲水性纯钛及亲水性钛锆合金表面的纳米突起则相对较多;亲水性纯钛表面纳米突起直径小且相对密集,亲水性钛锆合金表面纳米突起直径大且相对分散.光学轮廓仪及AFM显示亲水性纯钛和亲水性钛锆合金表面粗糙度均显著大于纯钛及钛锆合金(P<0.05).拉曼光谱分析可见纯钛组表面仅存在非结晶型TiO2,而另3组均可见金红石型TiO2特征峰,但表现为横向不均匀性,在拉曼位移610 cm-1后4组拉曼光谱相似.结论 喷砂酸蚀+亲水处理可提高纯钛和钛锆合金的表面亲水性与表面粗糙度,提高纯钛和钛锆合金种植体的表面性能.

  • 不同骨性错(牙合)类型成年患者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王小明;王晶;邹敏;郑军;薛慧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影像比较不同骨性错(牙合)成年患者上下颌中切牙的冠根形态,为预防正畸骨开裂和骨开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的108例骨性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56例,平均25.8岁(18~30岁).根据锥形束CT数据进行头影测量,获得均角患者66例并进行矢状骨面型分组,其中骨性Ⅰ类组24例,骨性Ⅱ类组20例,骨性Ⅲ类组22例;获得骨性Ⅰ类患者66例并进行垂直骨面型分组,其中低角组21例,均角组24例(即矢状骨面型分组的骨性Ⅰ类组患者),高角组21例.用Invivo 5软件对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定位,获得上下颌右侧中切牙正中唇舌向断面,以Auto CAD2007软件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测量通过牙冠唇面中心点的唇面切线与牙冠长轴的夹角(牙冠唇面角).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cheff法分析矢状骨面型组间或垂直骨面型组间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的差异,并对同牙位中切牙Collum角与牙冠唇面角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矢状骨面型分组间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性Ⅱ类组上颌中切牙Collum角为5.18°±4.97°,牙冠唇面角为17.78°±3.74°,均显著大于骨性Ⅰ类和Ⅲ类组相同测量项目(P<0.05);骨性Ⅲ类下颌中切牙Collum角为5.59°±5.64°,牙冠唇面角为15.32°±3.05°,均显著大于骨性Ⅰ类和Ⅱ类组相同测量项目(P<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分组间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与牙冠唇面角均显著正相关(上颌:r=0.723,P<0.001;下颌:r=0.752,P<0.001).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牙根长轴明显偏舌侧,且对应有更大的牙冠唇面角,托槽粘接时等量的定位偏离可造成更大的转矩表达误差.

  •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非;杜玉琦;龚旺;孙崇奎;曾昕

    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是一种具有遗传异质性的骨髓衰竭综合征,属临床罕见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三联征,包括黏膜白斑、皮肤色素异常、指(趾)甲营养不良,同时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DC有伴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三种遗传方式,尚有30%~40% DC患者遗传基础不明,同时DC临床表现多样,临床确诊有一定难度.本文将从DC的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探讨其研究进展.

  • 牙周根面覆盖术治疗牙龈退缩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戴安娜;丁佩惠;唐琪;杨梦馨;陈莉丽

    牙龈退缩可导致牙根暴露、牙齿敏感、影响美观.已有多种根面覆盖术经临床证据证实在短期内(≤6个月)可显著改善牙龈退缩,其中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的根面覆盖术是治疗牙龈退缩的金标准,可能获得完全根面覆盖的效果,并保持长期稳定性(≥2年),而其他自体结缔组织生物替代材料的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本文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对单独的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或生物替代材料的冠向复位瓣术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各类手术的长期稳定性,以期为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种植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丽;阿兰;李春艳;周延民

    近年,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治疗适应证的不断扩大,曾被视作种植禁忌证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也开始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并获得与健康人群相似的种植成功率.但目前此类研究的临床证据仍较少,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指南.本文针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此类患者行种植修复治疗的收益及风险,并结合现有研究提出种植治疗建议.

  • 新型胶原基质与游离龈移植术增宽种植区域角化组织效果的短期临床观察

    作者:王琪;孟焕新;宋文莉;李文静;石姝雯;侯建霞;韩劼

    目的 对比新型胶原基质与游离龈移植术增宽种植区域角化组织的短期临床效果,为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行种植修复治疗或种植术后复查且存在种植体颊侧角化组织宽度(the width of keratinizedmucosa,KW)<2 mm的患者19例,共32枚种植体.根据术前种植体颊侧KW将患者分为试验组(KW≥0.5 mm)及对照组(KW<0.5 mm),试验组使用胶原基质、对照组采用游离龈移植术(free gingival graft,FGG)分别进行角化组织增量手术.试验组10例患者(3例男性,7例女性),15枚种植体;对照组9例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17枚种植体.术后2周及1、2、3个月复查,记录种植区域或种植体颊侧KW.同时要求患者在术后1周内每日填写术后出血、水肿及疼痛情况调查问卷,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种植体颊侧KW均显著增宽(P<0.01),对照组角化组织增宽量(ΔKW)在术后2周及1、2、3个月均高于试验组,除术后2周外,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ΔKW为(3.44±1.64) mm,试验组ΔKW为(2.30±0.82) mm.移植组织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收缩,术后2周内移植组织收缩快,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角化组织收缩率分别为(34±25)%和(5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水肿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出血VAS评分[M(QR)][0.00(0.41)]显著低于对照组[0.50(1.09)](P<0.01).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移植组织与邻近组织的颜色、质地基本一致,对照组的移植组织与邻近组织可以区分.结论 新型胶原基质与游离龈移植术在术后3个月内均能增宽种植区域KW;游离龈移植术在角化组织增量的获得及移植组织收缩率方面均优于胶原基质;使用胶原基质进行角化组织增量手术能简化手术操作步骤,术后出血情况较轻,且移植区域的美学效果优于游离龈移植术.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的影响

    作者:任颂;庄广慧;孙江;赵海礁;潘亚萍

    目的 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的影响,为慢性牙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经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扫描诊断为慢性牙周炎伴上颌窦黏膜增厚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0±5.6)岁(26~55岁),检测并记录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进行牙周治疗,6个月后复查,记录患者各项牙周检查指标并进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扫描复查,通过锥形束CT自带软件对上颌窦黏膜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上颌窦黏膜厚度值和长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右侧与左侧上颌窦黏膜厚度值及长度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黏膜厚度值与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共58侧上颌窦黏膜出现增厚现象,其中轻度上颌窦黏膜增厚20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1.1±0.6)mm]显著小于治疗前[(2.5±0.7) mrn] (P<0.05);中度上颌窦黏膜增厚30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2.3±0.6) mm]显著小于治疗前[(5.8±0.5)mm](P<0.01);重度上颌窦黏膜增厚8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4.2±0.4)mm]亦显著小于治疗前[(11.2±1.8) mm] (P<0.01).轻、中、重度上颌窦黏膜增厚者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改善上颌窦黏膜增厚有积极意义.

  • 2018年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简介

    作者:孟焕新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分类研讨会于2017年11月9至11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1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对1999年的牙周病分类进行修订,提出牙周炎的新分类框架,并参照牙周病分类的方案首次制定了植体周病和状况的分类.与会专家还提出了病例定义(case definitions),提供了诊断标准以便于临床医师使用.2017年研讨会达成的4篇共识报告和相关领域的19篇综述于2018年6月正式发表在美国牙周学会主办的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和欧洲牙周联盟主办的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特刊上.本文简介了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及状况的新分类,并针对1999年分类的主要变化进行重点阐述.

  • 鲜明的主题使病例报告出彩——如何做好准备、编写和演讲

    作者:岳林

    病例报告作为医学学术交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欢迎和普遍应用.报告者在病例选择、资料准备、报告编写以及口头演讲各个环节都存在困惑或茫然,又鲜有教材或文献教授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本讲座就目前病例报告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病例报告的目的和内容组成、准备和素材组织、编写和表达.重点阐述了提炼主题、确定主题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拟定题目的原则和方法.精彩的病例报告的关键词是:主题鲜明、题目点睛、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表述规范、故事完整.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