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fimA分型及其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

    作者:高雳;吴亚菲

    牙周炎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细菌是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公认的牙周主要致病菌之一,fimA分型是Pg各种分型方法中的一种,自Pg的fimA分型提出后,对不同fimA基因型Pg的研究一直是牙周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Pg的fimA分型及其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
  • 细菌生物膜中eDNA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颖;李毓勤;邵灿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是单一细菌或多种细菌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其可存在于水体生态系统,亦可存在于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系统表面.细菌生物膜中的细菌包裹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从而构成三维结构的特殊微环境.ECM可促进细菌的黏附、聚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送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并介导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生物膜有别于浮游态细菌,具有更强的环境变化耐受能力[1].因此,生物膜常导致顽固的细菌感染.在人体口腔中,存在于天然牙、种植体及修复体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即牙菌斑是龋病及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虽然其形成和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ECM成分的参与是菌斑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相关研究证实,细胞外DNA (extraeelluar DNA,eDNA)是生物膜中存在于菌体细胞外的核酸成分,其在细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中亦发挥重要作用[2].因此,eDNA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现就eDNA的来源及释放机制、eDNA在生物膜中的位置及eDNA对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几方面对细菌生物膜中的eDNA进行综述.

    关键词:
  • 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对牙槽骨及牙根影响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吴佳琪;江久汇;徐莉;梁成;李翠英;徐筱

    目的 探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improved corticotomy,IC)对牙根周围牙槽骨厚度和牙根长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IC的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72颗牙齿纳入研究,采用锥形束CT结构重叠法,测量上颌牙列排齐整平后(T1)和上颌牙列间隙关闭后(T2)锥形束CT上颌前牙根尖水平的唇侧、腭侧牙槽骨厚度和总厚度以及牙根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按照Sharpe分级,判断牙根吸收程度.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根尖水平的唇侧牙槽骨厚度分别由T1的(2.32±0.71)、(1.89±0.83)和(2.28±1.08) mm增加到T2的(2.68±1.48)、(2.47±1.02)和(2.41±1.40) mm,其中侧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两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harpe分级,12例患者72颗牙齿中69颗牙根吸收为1级,2颗为2级,1颗为3级.结论对于本组前牙移动量较大的减数患者,IC使其唇侧牙槽骨骨量有增加趋势,且绝大多数牙齿的牙根吸收为Sharpe分级的1级.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卡波西肉瘤口腔科首诊一例

    作者:付茜;刘彦春;周新刚;肖江;杨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后,造成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的综合征.其中,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KS)是常见的AIDS相关性肿瘤[1].现报道1例口腔科首诊的AIDS相关的KS.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汉族,因发现口腔硬腭右侧肿块20 d,于2014年4月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口腔科首诊.主诉:20 d前无明显诱因右上后牙腭侧出现黄豆大小肿块,后逐渐增大,无痛,对应后牙松动.近半年自觉周身皮损加重,频繁出现咳嗽、声音嘶哑等类似感冒症状.有皮肤病史十余年,外院诊断“湿疹”.否认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静脉吸毒史、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特殊病史.2.5年前曾有非婚性行为史.无类似家族病史.无吸烟、无饮酒.查体: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治疗方案探讨

    作者:曾融生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progressive hemifacial atrophy,PHA)是一种少见的机能紊乱综合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颌面部组织萎缩,以一侧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骨组织萎缩为特征.该病于1825年由Parry首先报道,1846年Romberg对此病进行了详细描述,故又称为Parry-Romberg综合征.1871年Eulemburg根据病程发展的规律提出了PHA这一名称,并强调该病是后天获得性疾病.目前,PHA病因不清,治疗方案尚无共识,现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案.

    关键词:
  • Ca(OH)2溶液预处理对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诱导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作者:谢方方;李秋容;韦小浪;周童

    目的 评价氢氧化钙[Ca(OH)2]溶液预处理对羧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PAMAM)在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中的影响,为治疗牙本质早期龋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32个脱矿人牙本质样本并分为4个组(每组8个):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Ca(OH)2组使用Ca(OH)2溶液进行预处理;PAMAM组使用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处理;PAMAM+Ca(OH)2组用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处理后采用Ca(OH)2溶液预处理.之后各组牙本质样本在人工唾液中矿化2周.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评估4组牙本质样本再矿化效果.结果 扫描电镜示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内无新生物,Ca(OH)2组牙本质小管有少量新生物,PAMAM组部分牙本质小管内被新生物封闭,PAMAM+ Ca(OH)2组再矿化程度佳,几乎所有牙本质小管均被再矿化物封闭并呈半球形突出于表面.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检测证实矿化物为类羟基磷灰石晶体.结论 羧基改性的PAMAM协同Ca(OH)2溶液预处理可促进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在治疗牙本质早期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Raw264.7体外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裴瑛波;吕春阳;刘浩

    目的 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Raw264.7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能力,拟为EGFP基因作标志物对外源性破骨前体细胞进行体内追踪做准备.方法 利用反转录病毒介导pEGFP-Lifeact基因转染Raw264.7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技术,荧光显微镜下获得EGFP稳定转染的G3单克隆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将稳定转染成功的细胞定为G3-EGFP转染组,未转染野生细胞作为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诱导G3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织蛋白酶K、骨吸收陷窝实验观察转染后对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拍摄转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伪足小体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像.结果 Raw264.7细胞内成功转染EGFP-Lifeact,传至20代以上仍可稳定表达EGFP,建立了G3-EGFP单克隆细胞株;转染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变化,能诱导形成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转染组细胞融合率为(35±5)%,对照组细胞融合率为(3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实验中对照组与转染组中组织蛋白酶K/β-肌动蛋白半定量分析比值分别为0.83±0.07、1.02±0.08,两组细胞组织蛋白酶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转染组骨吸收总面积分别为272 252±36 193和262 408±23 243(P>0.05),骨吸收陷窝数目分别为320±51和339±55 (P>0.05),表明转染不影响破骨细胞形成与骨吸收功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拍摄显示转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时不断发生细胞融合,伪足小体作为动态自组装结构不断发生改建,初聚集形成伪足小体簇,逐渐形成环状结构,终于成熟破骨细胞周围形成相对稳定的伪足小体带.结论 EGFP可成功标记Raw264.7细胞;转染并不影响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物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作者:张莉;卢志远;殷操;夏明汗;谢思明

    目的 分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中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强度与OSCC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及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89例OSCC(OSCC组)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正常组),将OSCC组标本分为Ⅰ级(25例)、Ⅱ级(34例)、Ⅲ级(3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两步法对OSCC组及正常组标本行抗原-抗体反应,应用半定量十三点评分法(染色强度评分×阳性细胞比率评分)评价免疫组化结果,统计分析各项指标与OSCC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E-钙黏蛋白在正常组中评分中位数为9.00,OSCC组Ⅰ、Ⅱ、Ⅲ级中的评分分别为9.00、6.00和6.00,正常组与O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11,P=0.000),评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0);波形蛋白在正常组中评分为0.00,在OSCC组Ⅰ、Ⅱ、Ⅲ级中评分分别为0.00、0.00和4.00,正常组与O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5,P=0.000),评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0);β-联蛋白在正常组中评分为9.00,在OSCC组Ⅰ、Ⅱ、Ⅲ级中评分分别为3.00、4.00和3.00,正常组与O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00,P=0.000),评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7);TGF-β1在正常组中评分为2.00,在OSCC组Ⅰ、Ⅱ、Ⅲ级中评分分别为3.00、4.00和6.00,正常组与O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9,P=0.000),评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0);E-钙黏蛋白与β-联蛋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7,P=0.002),与波形蛋白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86,P=0.001),与TGF-β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4,P=0.004);波形蛋白与TGF-β1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1,P=0.000).结论 E-钙黏蛋白和β-联蛋白在癌细胞中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TGF-β1有下调趋势,提示在口腔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出现了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β-联蛋白和TGF-β1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全国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正颌学组

    全国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7至28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及正颌学组联合主办,由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大会共收到稿件187篇,遴选出48篇大会发言,另外邀请11位专家主题发言.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5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口腔医学会王兴会长全程参会指导,并做主题演讲.

    关键词:
  •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处理

    作者:张益

    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颅颌面骨折在国内已相当普及.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培训,骨折治疗和内固定手术已经越来越规范.在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的同时,与坚强内固定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接骨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感染、腐蚀性骨髓炎、骨不连和错位愈合等也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涉及到髁突或伴髁突的骨折时,因为解剖复杂、结局多变、手术有难度,术后并发症仍频繁发生,而且多数并发症与不当手术有关.现就其中受关注的髁突骨折固定与并发症处理问题阐述个人经验与观点,供讨论.

    关键词:
  • 儿童髁突矢状骨折保守治疗临床观察13年一例

    作者:马雪芳;张新华;柳新华;侯春林;侯伟

    髁突是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骨折发生率占下颌骨骨折的26%~57%[1],髁突矢状骨折占髁突骨折的4.8%~29.1%[2].髁突矢状骨折是儿童髁突骨折的主要类型[3].儿童髁突骨折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关节强直、颌骨发育畸形等并发症,因此儿童髁突骨折的治疗长期存在争议.目前儿童髁突骨折的治疗虽无统一标准,但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保守治疗.现将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采用全牙列(牙合)垫配合张口训练保守治疗1例儿童髁突矢状骨折,并连续13年追踪观察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手术提前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二例

    作者:周洋;周彦恒;李自力;王晓霞;刘伟涛

    临床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多以颜面不美观或口腔功能不佳为主诉就诊,其改善外貌的要求较迫切[1-3].既往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常见的矫治方法为正畸掩饰性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4-5].正畸掩饰性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但改善患者凹面型效果有限,且对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多不稳定[6].经典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耗时过长,Luther等[7]研究显示术前正畸疗程平均17个月(7~47个月),而且此阶段前牙去代偿可导致患者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持续恶化,从而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等产生负面影响[8].

    关键词:
  • 颅颌面创伤的多学科治疗三例

    作者:魏书田;李斌;白映红;李存晓;张新华

    颅颌面外伤发生率占全身外伤的7%~20%,且伤情严重,常危及患者生命[1-2].颅颌面创伤治疗往往需要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颅颌面创伤病例,探讨颅颌面创伤救治中合理有效的多学科衔接治疗.

    关键词: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在颅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薄斌;白石柱

    颅颌面骨骼畸形本质是骨性三维空间关系的异常,外科治疗需要通过精确的术前设计和术中定位操作才能重建颅颌面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为代表的数字化外科技术可为复杂的颅颌面畸形治疗提供准确的手术设计并指导手术进程,从而提高手术精确性.CAD-CAM技术涵盖了正颌外科、颅颌面外科、颅颌面创伤外科、肿瘤重建外科以及颞下颌关节外科等诸多领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十余年来应用该项技术完成了大量颅颌面畸形的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通过典型病例就CAD-CAM技术的应用和体会进行总结,探讨其在颅面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 用于舌再造的股薄肌瓣相关解剖学研究

    作者:周剑虹;黄欣;任常群;郭晓丹

    目的 研究股薄肌瓣的相关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舌再造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15具尸体标本的30块股薄肌,对股薄肌的形态学指标以及血管神经蒂的起源、长度、直径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股薄肌全长、肌腹长度分别为(41.8±3.9)、(31.0±3.6) cm,肌肉宽度、厚度分别为(3.2±0.7)、(1.7±0.2)cm.股薄肌血供为多源性,有2~5支血管蒂从其前缘深面进入并营养股薄肌,其中主要血管蒂及第一远心端次要血管蒂位置恒定,分别起源于股深动脉、股动脉,血管长度及直径可供血管吻合;其他血管蒂位置不恒定,血管长度及直径均不适合血管吻合.股薄肌运动神经均恒定起于闭孔神经前支,其长度及直径适于与舌下神经吻合.结论 股薄肌瓣位置表浅,形态与舌匹配良好,血管、神经蒂位置恒定,长度及直径均适合于显微缝合,可恢复舌的运动功能,是用于舌再造的一种较好选择.

  • 正颌手术不同术式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回顾分析

    作者:于擘;丁明超;石晋;Ujjwal Koirala;王维戚;马秦

    目的 分析正颌手术不同术式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重度OSAHS患者24例,采用3种手术术式:①双颌水平前徙术+颏成形术(5例);②双颌逆时针前旋转+颏成形术(13例);③双颌水平前徙术+根尖下截骨后退术(6例).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pnea and hypopea index,AH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血氧饱和度(average blood oxyen saturation,AOS)、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反映上颌突度的SNA角及反映下颌突度的SNB角等参数指标,采用SAS 8.02软件进行术前、术后配对t检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依据斯坦福标准,手术治疗成功率达100%.双颌水平前徙术+颏成形术术前、术后AHI、SNA、SNB、SNPg(反映颏突度)、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双颌逆时针前旋转+颏成形术术前、术后患者AHI、SNB、SNPg、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术前(82.25±2.71)°、术后(86.54±3.65)°(P=0.000 2),SNB术前(73.65±3.80)°,术后(81.37±2.96)°(P<0.000 1);双颌水平前徙术+根尖截骨后退术术前、术后患者AHI、SNPg、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NA术前(82.18±4.27)°、术后(84.19±2.70)°(P=0.201 5),SNB术前(73.28±3.04)°、术后(75.35±2.56)°(P=0.2640),SNPg术前(75.91±4.06)°、术后(85.42±3.05)°(P<0.000 1).术后患者平均正畸时间8.3个月.结论 ①双颌前徙术是治疗重度OSAHS的有效术式,术前需行头影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选择个性化手术术式;②双颌水平前徙术+颏前徙术术后面型前突畸形明显;③逆时针旋转双颌前徙术+颏前徙术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尽量减小对面型的影响;④双颌水平前徙术+根尖下截骨后退术对面型影响小,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需较长时间正畸治疗.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