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腺样囊性癌在纤维连接蛋白中趋化功能变化及其浸润机制

    作者:李翠英;刘晓勇;张中仪;宿玉成;高岩;白砂兼光

    目的通过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中的固相趋化功能变化探讨其浸润机制。方法用Boyden小室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测定了3种ACC细胞对FN的趋化反应和细胞表面的受体变化。结果 3种ACC均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趋化功能强;ACC和SCC细胞表面α2、α3、α6和β1受体亚单位水平高,且ACC3α5也高;受体阻断可见:FN中阻断ACC的α5、β1受体亚单位趋化功能呈高度抑制,阻断α4呈中度抑制,SCC则阻断α1、α4和β1呈强抑制。结论 FN中ACC比SCC侵袭力强;各种细胞不同受体在FN中趋化反应的作用有一定规律。

  • 应变率和骨密度对人下颌骨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薄斌;周树夏;李录贤

    目的探讨应变率和骨密度与下颌骨拉伸力学性能的关系,建立下颌骨在拉伸载荷下的本构方程。方法以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拉伸,应变率分别为0.000 3/s、0.003 0/s、0.030 0/s、0.300 0/s,获得不同载荷下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模型Y=aρbεc,以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及破坏应变为因变量(Y),以应变率和骨密度为自变量(X)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与应变率和骨密度相关的下颌骨拉伸本构方程。结果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相对于应变率和骨密度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σu=126.36ρ1.880.044(P<0.01)、E=25 170.97ρ0.440.052(P<0.01)和u =0.008 8ρ1.89-0.028(P<0.01)。下颌骨在拉伸载荷下的本构方程为σu=6 309.57ρ0.960.0560.80(P<0.01)。结论应变率和骨密度是影响下颌骨拉伸生物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在较低应变率下可用获取的本构方程模拟下颌骨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根据本构关系可计算下颌骨在一定外载作用下的应力大小,为损伤评判提供参考依据。

  • 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组织中HPV DNA的原位杂交研究

    作者:布静秋;庞劲凡;步荣发;吕雅莉;陈乐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与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SCP)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地高辛标记的HPV 6/11和HPV 16/18核酸探针分别在30例口腔SCP组织上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口腔SCP组织中HPV DNA的特征。结果 HPV 6/11 DNA阳性16例(53%),HPV 16/18 DNA未检出,HPV 6/11 DNA阳性细胞多数分布在鳞状上皮的表层、中层和基底层。结论原位杂交方法可以检测口腔SCP组织中HPV DNA的存在并能准确组织定位,进一步支持HPV 6/11感染与口腔SCP的发生密切相关。

  • 理化因素刺激对牙髓及其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理;岳林;毛秀萍;高岩

    目的了解猴牙髓及其胶原对物理、化学刺激的反应。方法观察磷酸锌粘固剂及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zinc oxide eugenol,ZOE)间接盖髓后,恒河猴牙髓即刻、3 d、7 d、1个月、3个月HE和胶原特殊染色后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磷酸锌粘固剂组术后7 d~3个月,牙髓以局限性炎症损伤为主;②ZOE组术后1~3个月胶原减少明显下降,已无炎症细胞浸润;③胶原特殊染色法可清楚地反映牙髓胶原的形态特点、分布及变化,术后3 d胶原明显减少早于炎症细胞的出现。结论磷酸锌粘固剂对牙髓产生化学刺激作用;ZOE可促进损伤牙髓的修复;胶原可作为更敏感的指标,指示牙髓的损伤和修复。

  • 阻鼾器治疗前后OSAS患者颏舌肌肌电活性的比较

    作者:赵颖;曾祥龙;傅民魁;谭全发;黄席珍

    目的明确颏舌肌(genioglossus, GG)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s, OSA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导夜间睡眠监测和同步GG肌电图检查的方法,对15例男性OSAS患者阻鼾器治疗前后的GG肌电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整夜和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的GG肌电活性均降低,GG肌电活性的波动幅度也得到了改善。结论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机理是机械性扩大上气道。

  • 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细胞对白细胞介素8的趋化反应

    作者:栾庆先;曹采方;涉谷俊昭;牧克教;岩山幸雄

    目的评价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膜细胞对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的趋化反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第6代的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膜细胞(2.5×108个/L)分别加入Transwell细胞培养室的上室, 在下室分别加入10-10、10-9、10-8及10-7mol/L的IL-8。于37℃,95%空气、5% CO2下培养24 h。光镜下计数滤膜下侧面的细胞数。结果 IL-8在10-9~10-7 mol/L浓度范围内能增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趋化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而在相同浓度范围内, 牙周膜细胞趋化移动的数量并未增加。结论 IL-8参与了调节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运动。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VIP阳性神经纤维

    作者:朱世柱;孟杨;王纪;姚江江;朱艺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的人前磨牙40颗,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VIP免疫组化与图象定量分析。结果 VIP阳性神经纤维在根部呈束状,很少分支,从颈部至冠髓扇形分开,大量分支,部分围绕于血管,部分止于牙髓基质,部分经成牙本质细胞层进入前期牙本质。在冠髓的积分光密度为12.740 0±1.807 0,体密度为0.019 2±0.012 7,线密度为0.004 6±0.002 8;在前期牙本质的积分光密度为13.070 0±1.927 0,线段长度为(19.600 0±8.597 0)μm。结论VIP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部分围绕血管,部分止于牙髓基质和前期牙本质,这种分布提示该神经纤维除与血管运动有关外,可能还与感觉有关。

  • 壁性成釉细胞瘤术后追踪观察

    作者:吴运堂;张祖燕;朱宣鹏;于世凤

    目的研究影响壁性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因素及刮治术后复发病例观察。方法对44例壁性成釉细胞瘤患者术后观察1年~25年4个月,平均5年7个月。结果①刮治术后复发(8/35)多于根治术后复发(1/9);②肿瘤生长呈壁内型(4/7)和混合型(3/4)刮治术后复发明显多于腔内型术后复发(0/15);③蜂房型(3/3)刮治术后复发明显多于单房型(1/20);④刮治术后2年内肿瘤易出现复发(7次/5例);⑤刮治术后复发者再次刮治仍有再复发倾向。结论①X线表现呈蜂房型者应做根治手术;②刮治术后病理呈壁内型或混合型生长方式者应重视定期复查;③刮治术后病例应常规定期复查5年。

  • 螺钉固位与粘固固位种植义齿单冠循环疲劳性能的比较

    作者:施斌;吴忠荣;WANG Yining;王贻宁

    目的比较动态负荷下螺钉固位与粘固固位种植单冠修复体的固位与机械力学特性。方法将粘固固位和螺钉固位单冠修复体标本固定在227 kg的压力感受器上,通过计算机控制,在15 kg循环负荷下进行疲劳实验。比较实验前、后单冠修复体的松动度,观察2组标本经受疲劳实验后的失败模式。结果螺钉固位组与粘固固位组单冠平均初始动度值分别为3.62±1.00、3.61±1.31,差异无显著性。螺钉固位组与粘固固位组单冠平均负荷次数分别为(2.16±1.28)M(百万次)、(2.60±2.28)M,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机械失败方式不同。结论粘固固位和螺钉固位均能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固位力。两种固位方式因界面连接不同,导致机械失败的方式也不同。

  • 线性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作者:徐军;张苹

    目的测试分析接触面积小的型——线性总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的方法,对不同牙槽嵴条件的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不同戴牙时间段咀嚼效率的测定。结果线性总义齿修复组的牙槽嵴条件明显较差,达Ⅲ、Ⅳ级者占81.8%,而在解剖式总义齿修复组仅占43.3%。咀嚼时间固定,线性总义齿的咀嚼效率与解剖式总义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咀嚼次数固定时,前者则低于解剖式总义齿(P<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及凹陷状剩余牙槽嵴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总义齿可恢复较好的咀嚼效能,但需要较多的咀嚼次数。

  • 垂直加载时基底材料及充填体对牙齿抗折力的影响

    作者:詹福良;赵敏;李振春

    目的研究窝洞形态、基底材料和充填体如何共同影响牙齿的抗折力。方法采用三因素不同水平的析因实验设计,用上颌离体第一前磨牙在万能测试机上垂直加载直至折裂。记录大折裂力和折裂方式,用三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结果窝洞的形态和充填体种类对牙齿的抗折裂力影响明显,不同材料牙折的方式不同。结论充填体的种类和窝洞形态是影响抗折力的主要因素,洞型和充填体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 前牙开畸形颅面形态的分类研究

    作者:邹冰爽;曾祥龙;曾应魁

    目的对前牙开畸形进行分类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16例恒牙期前牙开患者,借助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颅面软硬组织及气道结构进行测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对开畸形的颅面形态进行分类。结果对年龄、性别、颅面特征等156项指标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精简为30个变量,再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因子(下颌旋转因子、面高因子、牙骨矢状因子和上颌旋转因子)。采用逐步聚类法对116例患者的4个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前牙开畸形这一群体分为牙齿槽型开、下颌顺时针旋转型开、长面型开、上颌逆时针旋转型开和骨性Ⅲ类开5类并归纳出可供临床使用的简单分类方法。结论对前牙开畸形进行分类在诊断和矫治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错 前牙开 分类
  • 健康人腮腺α-淀粉酶、溶菌酶的增龄性改变

    作者:柳晓冰;俞光岩;高岩;庞淑珍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正常腮腺α-淀粉酶、溶菌酶的分布、含量及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将51例腮腺标本分为4个年龄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标记α-淀粉酶、溶菌酶,观察记录不同年龄组α-淀粉酶、溶菌酶的染色强度。结果 4个年龄组之间α-淀粉酶、溶菌酶染色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年龄增长,其染色阳性率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结论 HE切片上染色、形态相似的浆液性腺泡之间,实际在功能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α-淀粉酶、溶菌酶增龄性变化的特点与定量组织学研究结果相符合。

  • 大鼠釉原蛋白基因表达的载体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隋文;洪咏龙;肖明振;张晓光;刘新平

    目的观察釉原蛋白(amelogenin,Am)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产物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表达载体4T-2型(ptac glutahion expression, 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galactoside, IPTG)诱导,收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电泳分析表明,釉原蛋白基因PCR产物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获得了表达。结论构建了PGEX-4T-2/Am融合表达载体,获得了融合表达的目的蛋白。

  • 108颗牙种植体修复一年后的临床及X线评价

    作者:唐志辉;沙月琴;曹采方;林野;王兴;张刚

    目的评价牙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症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对70例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共108颗负重1年以上的IMZ和 Frialit-2种植体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及种植体周围X线透射影等种植失败症状,牙槽骨高度降低的均值为(0.63±0.78) mm;粘膜有炎症的位点占所有检测位点的32.9%。重度炎症位点的骨吸收值明显高于轻度炎症位点和健康位点(P<0.05)。大多数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均较差。结论 IMZ和 Frialit-2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临床效果满意;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症是种植体骨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或控制粘膜炎症、改善口腔卫生和邻牙的牙周健康状况,是接受种植的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正颌外科治疗后颞下颌关节改变的X线研究

    作者:刘爱民;张震康;王兴

    目的了解正颌外科手术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形态的改变,探讨手术方式不同对TMJ的影响。方法正颌手术患者57例,术前、术后1周、1年分别拍摄定位许勒位片用于观察髁突位置及关节形态的变化。结果①正颌手术可导致髁突移位,但大多数关节适应后并不发生病变,术后1年髁突位置已调整到术前相似的位置。②手术方式不同髁突位置的变化也不尽相同。③86.4%的患者关节无明显变化或发生了适应性改建;13.6%患者关节发生了退行性改变。结论正颌手术可对TMJ产生影响,但大部分处于关节的正常适应范围内。

  • 陈旧性脱位性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景捷;孙小娟;薛凡;刘锋

    目的总结陈旧性脱位性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患侧绕下颌角切口,将22例脱位髁突游离再植,通过X线对比观察、咬合关系恢复程度、张口度及张口型改善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9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19例髁突复位良好,关节间隙均匀,骨皮质光滑、连续。平均张口度由28.9 mm增至39.2 mm;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髁突游离再植有利于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陈旧性脱位性髁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 SV40诱导髁突软骨细胞永生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小红;吴军正;李峰;毛勇;杨彤元

    目的建立髁突软骨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方法构建含有SV40大T抗原基因和neo抗性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SV40,用常规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后,收集其病毒上清感染原代培养的新西兰白兔髁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 MCC),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挑选单克隆。设计大T抗原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检测不同克隆株对目的基因的整合。对所挑选的阳性克隆株进行扩增培养及常规的冻存复苏,比较其与MCC在形态增殖等方面特征。结果 10个阳性克隆株成功扩增出了1 196 bp的基因片断,有5株细胞传代超过30次,其中克隆株A21已在体外1.5年稳定传代100次以上,命名为永生化髁突软骨细胞(immortalized 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IMCC)。IMCC和MCC的倍增时间分别是30.86 h和78.95 h。IMCC的形态以多角形为主,传代、冻存和复苏对细胞形态及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已建立了1株永生化的髁突软骨细胞系。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司晓辉;刘正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HPDLF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PDLFs,并观察TGF-β对HPDLFs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骨钙素(osteocalcin, OC)合成及矿化结节形成的作用。结果 0.005 0~0.100 0 mg/L TGF-β可明显刺激HPDLFs的增殖,0.005 0 mg/ L TGF-β可显著提高HPDLFs 的ALP活性,0.000 5~0.100 0 mg/ L TGF-β对HPDLFs合成OC和矿化结节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TGF-β对HPDLFs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GF-β能够刺激HPDLFs表达某些成骨细胞表型,但不能促进成骨表型的成熟。

  • 不同氧化温度处理下钛75合金耐孔蚀的研究

    作者:宋应亮;徐君伍;马轩祥;沈丽娟;张春宝;李自利

    目的研究钛75合金经不同氧化温度处理后在口腔中的耐孔蚀性能。方法将钛75合金加工成30 mm×10 mm×1mm板片,分别在200℃、300℃、400℃、500℃下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定稳态电位值和临界孔蚀电位并描记阳极极化曲线图。结果试样经200℃真空处理后,人工唾液中稳态电位值为-49.0 mV,300℃时为-75.3 mV,400℃时为-51.3 mV,500℃时为-60.0 mV。氧化温度为200℃时,临界孔蚀电位正,为+180 mV。结论钛75合金利用退火方式消除机械加工应力时,氧化温度以200℃真空下进行好且耐孔蚀。

  • 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彦恒;傅民魁;王兴;林野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和原则。方法对4例患者行颌骨牵引成骨术,年龄19~25岁,平均21.5岁。4例分别行术后、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①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前正畸治疗较为简单,一般情况在短时间内排齐上下牙列,便于不锈钢圆丝的应用。②颌骨牵引成骨术的术后正畸治疗具特色且较为复杂。术后正畸的首要任务是采用颌间垂直牵引,使脱离咬合的后牙在短时间内建立关系。在垂直牵引时,宜采用非常轻力。有些患者需要采用颌间交互牵引,在纠正后牙区开的同时,矫正后牙的覆盖关系。③颌骨牵引成骨术后,有些患者需要扩大上颌牙弓,矫正后牙的反。④颌骨牵引成骨术后,由于肌肉的牵拉,颌骨有复发的趋势,因此除在骨牵引成骨术后保留骨牵张器2~3个月外,还应在术后正畸治疗时,尽早换用较粗的唇弓,以利于进行Ⅱ类或Ⅲ类颌间牵引,防止颌骨畸形复发。结论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正颌外科领域全新的技术,其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亦有其特点。术后正畸治疗较术前正畸治疗更为重要。颌骨牵引成骨术与传统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不同。

  • 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透射电镜研究

    作者:龙星;李金荣

    我们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手术造成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与关节盘的超微结构改变。 1.材料与方法:4~6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10只,体重2~3 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手术和手术对照组(8只)。实验动物一侧颞下颌关节为手术组,另一侧为手术对照组。手术组动物用缝线拉关节盘前移,实验方法已报道。对照组的手术步骤与手术组相同,但不将关节盘拉向前方。2只正常对照组动物和8只实验组动物分别于术后2周(2只)、4周(2只)、8周(2只)、12周(2只)处死。取出关节盘和髁突固定24 h,髁突用5% EDTA脱钙2~3周。关节盘本体、双板区和脱钙后的髁突分别切成1 mm×1 mm×3 mm的组织块。标本固定,梯度脱水,包埋,切片,染色,透射电镜观察。 2.结果:手术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手术组肉眼见7侧为关节盘前移位,1侧为关节盘后带穿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关节盘前移位标本术后2周组髁突表层胶原纤维溶解,软骨细胞胞浆内有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存在大量微丝。软骨细胞周围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包绕,软骨陷窝消失。术后4周见髁突表层细胞成分减少,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比术后2周组增多,软骨细胞的细胞突起减少,胞浆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有大的空泡,部分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软骨陷窝消失。关节盘软骨细胞样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核异染色质凝集,胞浆细胞器模糊,甚至出现细胞核溶解。术后8周组见髁突深层的软骨细胞增多,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大量的微丝,空泡以及电子密度增高的小体,大量软骨细胞核固缩甚至溶解。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软骨细胞样细胞溶解,出现变性胶原纤维以及弹力纤维的断面。术后12周组见髁突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软骨细胞明显增多,软骨陷窝消失,细胞内外有大量的电子密度增高的小体,部分软骨细胞核固缩。关节盘软骨细胞样细胞电子密度明显增高,胶原纤维束界限模糊,组织中可见弹力纤维的断面。 关节盘穿孔的标本见髁突部分软骨细胞核染色质变深,甚至出现核固缩。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或断裂,其内有大量电子密度增高的物质。软骨细胞样细胞边界不清,粗面内质网增多、胞浆内出现空泡,细胞周围的陷窝消失。 3.讨论:我们用手术造成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经透射电镜观察,早期髁突纤维层胶原纤维溶解,细胞破坏。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消失。软骨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并出现大量微丝,软骨陷窝消失,说明关节软骨出现了早期的退行性改变。由于髁突软骨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有修复潜力,所以早期的退行性改变是可逆的。术后4周见髁突软骨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软骨细胞增多,软骨细胞胞浆内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的出现,可产生蛋白多糖和胶原,表明关节软骨有修复反应。但同时由于存在软骨细胞坏死,电子密度增高的小体与空泡增多说明有退行性改变。Toller等认为髁突软骨细胞成团,粗面内质网扩张,出现电子密度增高的溶酶体样小体,细胞内微丝集聚,细胞坏死增多,细胞外基质小泡增加,胶原纤维退行性改变并出现巨大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均是骨关节病变的表现。本项研究关节盘穿孔和关节盘前移位后期的动物标本超微结构改变与其相似。

  • 人口腔粘膜上皮角朊细胞的体外培养

    作者:周艳;樊明文;陈汉正

    人口腔粘膜上皮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有许多困难,其中主要是上皮细胞接种成活率、产量和成纤维细胞污染的问题。我们比较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建立口腔粘膜上皮角朊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培养细胞的定性研究。 1.材料:培养物来源于5个月~10岁唇裂患者修复术中的口内粘膜。切取唇内侧粘膜组织修复剩余物若干,每块约0.5 cm×0.5 cm大小。 2.方法:①酶消化法:用D-Hanks液冲洗粘膜块,剪切至0.2 cm×0.2 cm大小。配制0.3 kg/LⅠ型胶原酶和0.4% Dispase消化液的混合液(1∶1)5 ml,将粘膜块放入其中,密闭放入4℃冰箱内12~20 h。将表皮从基底撕脱,放入5 ml 0.25%胰蛋白酶液中吹打5 min,终止消化。低速离心5 min,去上清,加入5 ml含15% 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液中,制成细胞悬液并调整细胞数目在5×108/L,接种于25 ml培养瓶中。②组织块法:将肉眼可见的粘膜下组织尽量去除。剪切至0.1 cm×0.1 cm大小,用探针将小组织块以0.5 cm的间距放于25 ml培养瓶内用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小盖片。轻轻翻转,放入37℃温箱2~4 h,加入2 ml含15%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液,轻轻翻转培养瓶,使培养液浸没组织块,静置培养,每周换液2次。

  • 带上颌窦粘膜蒂骨瓣的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

    作者:尚伟;李薇;Faber J、 Chames R

    带上颌窦粘膜蒂骨瓣的上颌窦底升高术,开窗骨板与窦粘膜瓣一起内转上提,形成新上颌窦底,新上颌窦底近似正常粘膜骨结构,术后并发症少,利于移植骨骨化。 1.材料和方法:本组共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6例上颌无牙颌,6例上颌后牙缺失。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6岁。 X线: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高度4~10 mm,平均7.5 mm。①12例均取自体髂骨,将皮质骨和松质骨制成粗颗粒状骨放于生理盐水中。②牙槽嵴顶部弧行切口,翻起粘骨膜瓣暴露上颌窦侧壁骨板。于牙槽嵴上方1.5 cm处作一1.5 cm×2.5 cm 的卵圆形开窗线,用球钻离心向倾斜仔细钻穿骨壁,勿伤及上颌窦粘膜。形成带有上颌窦粘膜蒂的骨粘膜瓣。翻转上提骨粘膜瓣,形成新上颌窦的底。颗粒状髂骨骨质与可吸收的HA颗粒(2∶1)混合,充填于上颌窦底腔隙内,严密填塞。复位唇侧粘骨膜瓣,缝合关闭创口。 2.结果:12例24侧上颌窦底升高术均获成功。1周X线示腔隙内移植骨分布均匀。3~4个月X线见移植骨密度增高,即行常规牙种植术,术中见移植骨骨化良好。6~7个月Ⅱ期手术时见种植体稳固,X线显示:移植骨骨小梁排列有序塑化。1年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移植骨无明显吸收。 3.讨论 :传统上颌窦底升高术开窗骨板与窦粘膜分离后取下,再植入到移植骨与抬高的上颌窦底粘膜间,形成新

  • 计算机选色技术在牙科临床比色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高承志

    在审美性修复过程中,临床比色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由于视觉会受到环境及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已有研究证明比色板与实际材料间存在较大的颜色差异,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客观、准确的比色方法。计算机选色(computer color search, CCS)技术是将所有材料的测色结果制成数据库,然后针对某一颜色检出色度相近的材料,是一种客观、标准化的手段。验证CCS技术是否适用于口腔修复临床比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收集9种共计91色光固化树脂,分别在中心色、高彩度、低彩度、明系、暗系、黄系及黄红系7种色卡背景下测色,并将L*a*b*值录入数据库。另外收集73颗上前牙,也使用相同7种背景色卡测定唇面中央部色度,按与色卡色差小的原则选出中心色、高彩度、黄系及暗系各4颗。其余舍去。然后以天然牙的测色值结果与数据库中所有同色色卡背景的树脂色度值进行对照,依照小色差选出色度相近的光固化树脂,将选出的树脂填入在牙唇面中心制备的窝洞内,光固化后在水中保存24 h,打磨抛光后由20人进行视觉比色判定。评价结果分为3级。不合:树脂与牙色度完全不吻合;基本适合: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适合:无法识别树脂与牙间的色差。

  • 三叉神经节的动脉供应

    作者:张奎启;王福;仲维剑;张元鑫

    为掌握三叉神经节的动脉供应,探讨三叉神经痛的病因,避免半月节或三叉神经根手术损伤三叉神经的动脉。笔者共解剖了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海绵窦和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标本24例,男性20例,女性4例。首先常规截除颅顶,摘除大、小脑,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从棘孔入颅的脑膜中动脉的三叉神经半月节支;分离和去除三叉神经半月节浅层的脑膜,向前翻开半月节,显示三叉神经半月节的3个动脉来源。 1.脑膜中动脉的半月节支:该分支是脑膜中动脉刚穿棘孔入颅处发出,行向内,供应下颌神经根及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后外侧部,在半月节深面与脑膜副动脉颅内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发出的外侧支相互吻合(图1),该分支的管径平均为(0.44±0.09) mm。 2.颈内动脉海绵窦部外侧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呈S形,在前、后床突处各有1个弯曲,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居海绵窦的内侧,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在海绵窦的外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下外侧发出1~3条外侧支,横行向外,供应三叉神经节内侧部及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及眼神经、上颌神经。颈内动脉海绵段发出的外侧支是供应三叉神经节的主要动脉,其管径平均为(0.50±0.22) mm。

  • 肋软骨膜游离移植再生关节软骨的生化分析

    作者:孙健;李宁毅;赵文清;胡永升

    针对软骨膜移植工作中软骨膜的来源提出了同种异体游离肋软骨膜移植再生关节软骨的新方法。 材料与方法:选用48只成年健康中国大耳白兔,非同一家系,雌雄兼有,随机编号分组。移植组:移植方法采用各移植小组内动物两两随机配对,取各自肋软骨膜(perich-ondrium,PC),修整PC外形以适合受体髁突外形,并使生发层向着关节腔方向相互交叉移植。对照组:手术方法同受体兔,修整髁突关节面后不移植软骨膜,严密分层缝合创口。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于手术后10、20、30、60、90、120 d取材行光镜切片的制备和生化分析:蛋白多糖(proteoglycan,PG)分离提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 GA)、胶原含量测定。 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全部标本髁突表面无软骨形成,早期为粗糙的裸露骨面,以后可见骨面有纤维组织增生覆盖。移植组10 d :移植PC增厚。20 d:膜内幼稚软骨细胞增大, Ab染色显示基质分化不明显。30 d:新生软骨组织表面光滑,由浅至深可见大量发育中的软骨细胞,基质分化明显。60 d;再生软骨组织发育成熟。90~120 d:与以上各期相比无明显变化:新生软骨的基底层软骨组织中变性、钙化像增多。生化分析结果:术后各不同时期新生软骨、正常关节软

  • 口腔癌细胞HSV-tk基因的转导及其鉴定

    作者:孙春晓;何荣根;张志愿;陈诗书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HSV-tk)是自杀基因的代表。我们将HSV-tk基因转导入口腔癌细胞系Tca8113和ACC-M细胞并对基因转导细胞进行鉴定,以便为体内外及临床前期试验打下基础。 材料与方法:①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和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建立[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细胞、NIH3T3细胞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类基因治疗中心保存。含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TK)SN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类基因治疗中心构建。②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 PA317细胞中加入DNA与脂质体混合物1 ml,6 h后,以400 mg/L G418筛选至克隆出现并扩增,命名为PA317TK细胞和PA317LN细胞。③逆转录病毒载体上清液的收集及滴度测定: 收集PA317TK和PA317LN细胞培养上清液。NIH3T3细胞中加入8 mg/L的polybrene和适量病毒悬液,8 h后以G418筛选至克隆出现。根据克隆形成数计算病毒滴度。④肿瘤细胞tk基因的转导:肿瘤细胞中加入polybrene和适量病毒上清液,24 h后,以G418筛选至克隆出现并扩增。⑤PCR鉴定外源基因整合: 细胞总DNA进行PCR:NeoR基因5′端引物为5′-CAAGATGGATTGCACGCAGG-3′,3′端引物为5′-CCCGCTCAGAAAGAACTCGTC-3′。⑥RT-PCR检测外源基因表达 TRIzol RNA抽提试剂盒抽提细胞RNA并进行RT-PCR,产物做PCR,β-actin作内参照。⑦安全性检测: 1 μg细胞DNA进行PCR:env基因5′端引物为5′-ACCTGGAGAGTCACCAACC-3′,3′端引物为5′-TACTTTGGAGAG GTCGTAGC-3′。

  • 头颈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江华;司徒镇强

    头颈肿瘤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这些治疗手段在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延长患者寿命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近20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肿瘤的生物疗法。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基因治疗为人类战胜肿瘤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否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并表达,是基因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Clayman等[1]首先试验了正常及癌变口腔粘膜转染和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发现局部应用腺病毒并不能将外源基因导入人或鼠的正常粘膜,而心内注射却能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健康仓鼠的口腔粘膜。体外转导效率呈剂量依赖型。(2×108)pfu 2次注射可使100%癌细胞表达报告基因。向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内注射腺病毒,可使包括远离注射部位的30%的癌细胞表达报告基因,从而为口腔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一、基因替代疗法 现代肿瘤学证明,头颈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向肿瘤内输入野生型抑癌基因已成为治疗口腔癌的一个方向。抑癌基因 p53的点突变是头颈鳞癌频率高的遗传改变,导致无活性的p53蛋白过度表达。许多学者尝试了用野生型p53基因转染治疗头颈肿瘤,体外与体内试验及临床应用均有一定的疗效。肿瘤细胞p53的表达比对照组高出10倍[2],体外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在裸鼠体内实验中向瘤周注射p53基因,肿瘤体积也明显减小,该效应依赖于载体剂量而与内源性p53状态无关。在裸鼠体内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模仿头颈肿瘤患者术后残瘤环境,野生型p53转染也可抑制其残存瘤细胞形成肿瘤[3]。

  • 双板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熙恩;李自力;陈波

    模型外科是现代正颌外科治疗方案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特殊技术[1,2]。通过临床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确定患者牙-颌-面畸形的情况,上、下颌骨需移动的方向及数量,初步决定颌骨需整体抑或分段移动,以便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手术中确切的截骨部位、去骨量与去骨形态、牙-骨段移动的具体方位以及良好关系的拼对,均需依靠模型外科取得。在完成模型外科后的石膏模型上做板(终末板),记录牙-骨段的移动方位。手术中以此板引导牙-骨段的移动,以实现设计目标。 随着正颌外科的发展,为了达到更好的功能与美观效果,双(上、下)颌手术的比例在不断增加[3,4]。过去常用的单板(终末板)技术在双颌手术中难以完全准确地移动上颌骨至设计部位,手术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术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双板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上述困难。双板作用的原理是先采用中间板,以未移动的下颌为基准,指导上颌的移动方位并将其固定在新的位置上;再以移动后的上颌为基础,采用终末板,指导下颌移动至设计位置并予以固定。

  • 深圳悠然齿科配制中心介绍

    作者:

    1.简介:悠然齿科于1996年由三九集团与香港合资共同建立。员工均经香港高级技师严格培训并定期聘请欧美专家交流指导。在5年的发展期间,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日臻成熟,产权的重组使中心更具发展后劲。此期间内得到了广大口腔科医生的关心爱护和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及国际齿科器材公司的倾力相助。在烤瓷牙日趋普及的今天,悠然愿为更多追求高水平修复的医生提供高品质的修复体。 2.经营项目:金属烤瓷冠桥;嵌体(瓷,贵金属,金属);贵金属烤瓷冠桥;种植体烤瓷冠桥,高强度树脂冠桥修复;瓷贴面;铸造支架;胶托排牙。 3.材料:瓷粉:德国Ducera VITA,日本SHOFU;金属:美国HiBond。 4.服务:①运输:特快专递。收件人:武天逾。②时间:收到模型后3个工作日。③保持期:2年。 5.结款:现金或银行转帐,收款人:武天逾。开户银行:农行深圳分行宝安支行黄田机场办事处。开户帐号:635840210210002735。开户名称:深圳市金悠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汇款地址:深圳市机场凌霄花园凌天阁二楼东。电话:0755-7772104或7770710;传真:0755-7770934;http:www.china-dental.com;E-mail:royaldcntal@163.net;邮编:518128。(武天逾)

  • 唇腭裂正颌外科术前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阎燕;贾绮林

    目的以16例唇腭裂修复术后重度骨性反患者为例,对正颌外科术前正畸治疗的适应症、矫治时机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6例唇腭裂修复术后重度反患者,其中双侧腭裂6例,单侧腭裂10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配合使用四角腭弓等扩弓装置,开展上颌牙弓,排齐上下牙列。结果术前正畸治疗后,上下牙弓形态恢复正常,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上下颌前牙去代偿,其正常轴倾度恢复。上牙弓宽度明显开展,上下牙弓宽度经模型拼对后协调。结论术前正畸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步骤,通过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不但可使患者的面型得到改观,也使关系得到良好恢复。

  • 沉痛悼念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原社长廖有谋同志

    作者:

    中华医学会原党委组成员、杂志社社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廖有谋同志,因患胃癌晚期医治无效,于2000年9月15日凌晨6时,在京逝世,享年69岁。 廖有谋同志1930年12月出生于江苏嘉定。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2月毕业于江苏医学院。1956年在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及政策研究室工作。1975年在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工作,曾先后任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曾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并曾任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及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还长期担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科技期刊编辑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版顾问。 他长期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事业的实践和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以极大的热情和诲人不倦的精神讲学、培养年轻编辑,在科技编辑界享有较高声誉,为发展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我国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被中国科协授予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善于学习和思考,勤于笔耕,20余年来共发表了《如何撰写医学学术论文》、《近代外科学的发展趋势》等60多篇有见地的论文。编辑和翻译了《现代显微外科学》等多部专著,其中《现代骨科学》获中国科技图书奖。 廖有谋同志一生追求真理,信仰共产主义,热爱祖国,献身党的事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谦虚谨慎、胸怀坦荡;他为人正直、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廖有谋同志的不幸去世,使医学期刊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人才,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名优秀党员。他的高尚品德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新型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问答

    作者:

    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碧兰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多家口腔专科医院及主要综合医院口腔科。在碧兰麻的临床应用中,医生经常提出许多问题,经归纳后答复如下。 ①碧兰麻是商品名称,其主要成分为: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同属酰胺类局部注射麻醉剂。②碧兰麻具有麻醉起效时间快(约2~3 min),对组织渗透性强(常规采用粘膜下浸润方法即可对上、下颌后牙行拔牙、牙体预备及牙髓治疗术),麻醉效能高(小剂量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毒副作用小的特点。③如果被使用者对利多卡因没有过敏史,那么,对阿替卡因肯定不过敏。常规应用碧兰麻无需做皮试。④碧兰麻含肾上腺素1∶10万,故对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应慎用,但不是禁用。医生可根据被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另外,碧兰麻常规用量较小且一般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所以,实际注射到体内的肾上腺素量甚微。但注射时仍应注意速度要慢,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 min。⑤使用碧兰麻通常只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即可。在对多个牙齿治疗时,采用一针传导阻滞麻醉方法更简单。但此时应注意回吸血,避免碧兰麻注射到血管内。注射速度,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 min。⑥下颌后牙行拔牙术时,只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也能达到理想麻效。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个别病人拔牙后,可能出现拔牙槽充血不全,这是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此时,为避免干槽症的出现,拔牙后应刮牙龈,使拔牙槽充血完全,再压迫止血。⑦进口的碧兰麻均经过国内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购买时,请您向销售单位索取检验报告书及《进口药品注册证》。⑧碧兰麻规格为1.7 ml/支,50支/筒。常规下,单根牙局部注射0.8 ml、多根牙注射1.5~1.7 ml即足。⑨根据国家物价局规定,碧兰麻的销售价格是:零售价455元/筒(即9.1元/支),批发价409.6元/筒(即8.192元/支)。 垂询电话:碧兰公司北京办事处:电话:010-64657011,64657012,64657013,13801057372 传真:010-64658015 供应商:010-87266194,67262913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