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肥胖与侵袭性牙周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释栋;孟焕新;徐莉;张立;陈智滨;冯向辉

    目的 初步研究肥胖与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gP患者151例,健康对照者94人,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进行牙周临床检查.根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 kg/m~2)、肥胖组(BMI>24 kg/m~2)及体重正常组(BMI≥18.5 kg/m~2且<24 kg/m~2),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肥胖与AgP患病危险性的关系.结果 AgP患者的平均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分别为(4.8±2.1)、(4.7 ±2.8)mm,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3±0.7)、(0±0)mm,P<0.01].AgP患者中体重过轻及肥胖的例数分别为20例和41例,健康对照组中相应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8人.体重过轻及肥胖者患AgP的危险性均增加,OR值分别为3.60(P<0.05)和4.61(P<0.01).结论 体重过轻及肥胖均可能是AgP的危险因素.

  • 北京地区母亲牙周状况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关系

    作者:康军;沙月琴;和璐;陈智滨;梁锦娟;黄振

    目的 初步评价北京地区人群中母亲牙周状况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市4家医院分娩的83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的母亲(PLBW组)以及44名正常新生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的母亲(NBW组)进行牙周临床指标的检查.所有受检者均全身健康.检查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结果 中度慢性牙周炎及侵袭性牙周炎母亲发生PLBW的风险是牙龈炎或轻度慢性牙周炎母亲的4.26倍.PLBW组与NBW组PD≥4 mm位点率(分别为8.1%和6.9%)、AL≥2 mm 位点率(分别为12.8%和6.1%)和BOP(+)位点率(分别为70.4%和66.9%),PLBW组均显著高于NBW组(P值分别小于0.01、0.001、0.01).结论 本组人群中母亲的牙周状况与PLBW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较差的牙周状况可能是发生PLBW的危险因素之一.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牙周韧带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付云;洪迅;刘佳

    目的 建立人牙周韧带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hPDLC)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体外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研究hUCMSC定向分化为hPDLC的可能性,探索新的可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 利用跨室培养装置(Transwell)培养板建屯hPDLC与hUCMSC体外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ocalcin,OCN)及骨涎蛋白(bone sialopmtein,BSP)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从蛋白水平定量分析诱导后hUCMSC在分子水平的改变.结果 hUCMSC在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中可以被hPDLC诱导为多角形或梭形,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 显示,共培养3、7、14及21 d后的hUCMSC在蛋白水平OCN和OPN表达上调[OCN共培养前(0.88±0.21),共培养21 d(1.42±0.17);OPN共培养前(0.93±0.13),共培养21 d(1.43±0.22)];BSP表达逐渐下调[共培养前(1.60±0.09),培养21 d(0.75±0.20)],与共培养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在一定条件下可向hPDLC定向分化,并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执业医师维权与自律 XX.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十四)

    作者:沈曙铭

    本讲将继续分析上一讲报告的口腔正畸专业诉讼案例.[分析]一、本案原告系口腔复杂错牙(牙合)畸形病例,被告为其诊断正确庭审中本案原告反复提出本人相貌"清秀",牙齿排列拥挤的疾病简单,就诊目的 仅要求治疗牙齿的拥挤与排列不齐;而经治医师夸大了以上病情、处置复杂化了,致使治疗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并因此质疑被告对原告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是否正确.

  • 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 X.全瓷修复体的美学特性

    作者:刘洪臣;李鸿波

    用人工材料恢复牙体和牙列缺损的形态与功能,维护口颌系统健康是固定义齿修复的目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牙齿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得与天然牙和谐一致的色泽与质感,恢复自然美的外观是口腔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全瓷修复体以其较高的透明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等优点,在牙科美学修复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的正畸方法初探

    作者:许跃;蔡斌;卢新华

    目的 探讨顺应牙颌系统发育规律的正畸治疗方法 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1例替牙期(生长发育高峰前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畸形患者,年龄7~9岁,平均(8.3±0.8)岁,男性3例,女性8例.全部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但均拒绝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面罩前牵引、磨牙(牙合)垫、快速扩弓和固定矫治,正畸结束后随访两年.对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后11例患者的磨牙及尖牙均达到中性关系,前牙反(牙合)解除,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矫治后上颌骨前移,SNA角由(79.0±1.2)°增大到(81.9±0.8)°;下颌中切牙角由(25.6±2.1)°减少至(20.1±1.4)°,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面部生长方向维持不变.两年后随访显示,矫治效果稳定.结论 在充分顺应牙颌系统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引导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患者颌面部的生长,可以获得美观、稳定的矫治效果.

  • 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的临床初探

    作者:陈莉莉;林久祥;许天民

    目的 应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殆),观察患者颅面、牙(殆)特征的改变,探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Ⅲ类错(殆)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要点.方法 应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13例(女性6例,男性7例,平均14.9岁)Ⅲ类错(牙合)合并下颌前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前磨牙.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结果 矫治后Wits值由(-2.50±1.40)mm变为(-1.00±0.85)mm,ANB角由(-0.61±1.41).变为(1.31±1.66)°,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切牙显著内收,上中切牙突度由(7.55±1.24)mm 减小为(4.82±1.05)mm,下中切牙突度由(10.16±2.43)mm 减小为(6.03±2.01)mm,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治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突点到SnPg'平面的距离之差由(-1.57±1.24)mm 变为(0.62±1.24)mm,面型角由(2.62±1.53)°变为(7.02±2.21)°,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的持续轻力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在改善硬组织形态的同时可显著改善软组织侧貌.

  • 广州市大学生牙侵蚀症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琰;林焕彩;杨军英

    目的 调查广州市大学生牙侵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牙侵蚀症的预防提供必要信息.方法 分层选取广州市6所高等院校,调查16~24岁学生1704人.临床检查是否患牙侵蚀症及其严重程度,问卷调查其社会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及其他相关情况.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牙侵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501人患牙侵蚀症(29.4%).好发牙面以切缘或胎面常见,占66.1%(5491/8311);唇、颊面次之,占31.0%(2574/8311);舌、腭面少见,占3.0%(246/83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非独生子女、女性、每周喝碳酸饮料1次以卜和每周喝酸性饮料量500 ml以上者患病可能性较大.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和女性是牙侵蚀症重点预防人群,减少饮用酸性饮料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作者:陶人川;杨亦萍;肖丽婷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er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是allo-HSCT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存活期超过100 d的患者中cGVHD的患病率高达70%,为该群体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1].

  • 镁合金表面沉积β-磷酸三钙涂层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作者:郝玉全;谭丽丽;颜廷亭;阎秀林;杨柯;艾红军

    目的 研究表而沉积β-磷酸三钙涂层的镁合金对人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影响,以期为涂层镁合金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镁合金表面沉积β-磷酸三钙涂层(镁合金涂层组),同时设镁合金组、阴性对照组(纯钛)和阳性对照组(质量浓度为0.5 mg/L的博来霉素);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每组观察60个细胞,计算4组尾矩和尾部DNA百分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 镁合金组尾矩为(0.52±0.12),尾部DNA百分含量为(6.82±1.81)%;镁合金涂层组尾矩为(0.51±0.12),尾部DNA百分含量为(6.89±1.93)%;镁合金组与镁合金涂层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尾矩为(0.47±0.14),尾部DNA百分含量为(6.29±1.64)%;阳性对照组尾矩为(5.17±1.23),尾部DNA百分含量为(22.09±4.51)%.结论 沉积涂层后的镁合金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未增加.

  • 季铵盐单体改性牙本质粘接剂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芳;陈吉华;马赛;张凌;肖玉鸿;方明

    目的 探讨季铵盐单体改性后牙本质粘接剂对变形链球菌生长、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季铵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lethyl cet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AE-CB)]加入二甲基丙烯酸酯基牙本质粘接剂作为改性组,以二甲基丙烯酸酯基牙本质粘接剂作为阴性对照组,两组分别制作39个试件.采用接触抑菌实验和黏附实验,比较无处理、老化处理和唾液处理后两组粘接剂表面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黏附情况;检测两组粘接剂浸提液中变形链球菌的细菌倍增时间,评价浸提液的抑菌作用.结果 无处理时改性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80(1.50)×10~6 CFU,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2.60(0.90)×10~8 CFU,P<0.01],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抑制率为99%;改性组黏附细菌所制悬液的吸光度A600值(0.332±0.063)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434±0.093,P=0.021).老化处理后改性组黏附细菌所制悬液的A600值(0.372±0.062)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455±0.066,P=0.022),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抑制率为99%;唾液处理后改性组黏附细菌所制悬液的A600值(0.299±0.061)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370±0.068,P=0.045),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抑制率为90%.改性组浸提液的细菌倍增时间为(130.5±8.4)min,与阴性对照组[(126.4±7.0)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结论 DMAE-CB改性的牙本质粘接剂固化后其表面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黏附受到抑制.

  •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CT判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生娇;郭伟;廖建兴;任国欣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前行~(18)F-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ion-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显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例术前行~(18)F-FDG-PET-CT显像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对其显像结果 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 ~(18)F-FDG-PET-CT正确显示了2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肿块,其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肿块的平均标准摄取值(averag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avg))为6.22±2.20;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经~(18)F-FDG-PET-CT显像,其结果 与病理和随访结果 完全一致;以淋巴结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转移淋巴结的SUV_(avg)为3.97±1.25,~(18)F-FDG-PET-CT检测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为51%(22/43);特异性为97.7%(217/222);假阳性率为2.3%(5/222);假阴性率为49%(21/43);阳性预测值为82%(22/27);阴性预测值为91.2%(217/238).结论 ~(18)F-FDG-PET-CT在判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SUV作为评价FDG摄取的指标,在判断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判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SUV切峰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 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罗军;周岚;郑根建;季彤;钟来平

    目的 探讨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rray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Masp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的癌组织及其癌旁上皮组织标本行Maspin蛋白含量的半定量测定,与各临床病理指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弱阳性31%,强阳性31%)显著低于癌旁上皮组织(弱阳性13%,强阳性87%),P=0.00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8)、术后转移(P=0.004)呈负相关,与总体生存状况呈正相关(P=0.014).结论 Maspin蛋白的检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八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蒋金艳;朱志宇;耿宁;杨名仲;夏丽丽;陈宇

    目的 分析研究8例少见的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centr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jaws,CMCJ)临床病理表现,为更合理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1989年5月至2008年8月间经病理确诊的8例CMCJ(男5例,女3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CMCJ好发于中年,平均发病年龄43.3岁,发生于下颌骨7例,上颌骨1例,下颌骨者多见于磨牙及下颌角升支区.首诊症状多为颌骨肿胀、疼痛或感觉异常、牙齿松动及疼痛,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边界清晰或欠清晰的单房或多房放射透光区,光镜下所见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相似.结论 CMCJ的诊断应基于对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的综合分析,特别应注意与一些颌骨囊肿和肿瘤的鉴别.主要治疗方式为原发灶扩大切除术,选择性地结合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放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个性化桩核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探

    作者:顾晓宇;王亚平;王勇;吕培军

    目的 探索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路线,确定合适的三维设计方法 ,以期为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提供必要的前提.方法 制作1副含有离体牙的石膏模型,在牙体预备后用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三维数字模型.根据桩核修复体的临床设计原则,在正向工程软件唐龙CAD-CAM口腔修复系统的平台上,利用三维点云、曲线和曲面的编辑工具,分别完成桩的根管部分、桩的髓腔部分和核的设计.根据前牙、前磨牙和磨牙桩核修复体的不同形态要求对各曲面进行连接、裁剪等操作,形成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结果 完成了14个牙位桩核修复体的三维设计,其与扫描得到的三维数字模型贴合良好,具有良好的固位形,同时可为终全冠修复体提供充足的修复空间.结论 本项研究设计的桩核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桩核修复体CAM.

  • 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磁共振观察

    作者:张娟;马绪臣;金真;赵燕平;孟娟红;曾亚伟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开闭口斜矢状位扫描,共200侧关节;对每侧关节中间层及其相邻内、外各一层磁共振图像进行视觉诊断.结果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59名(59.0%)双侧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前移位和隐匿性前移位的关节侧数分别为140侧(70.0%)、14侧(7.0%)和46侧(23.0%),在5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大开口度平均为(46.3±5.5)mm,不同关节盘位置的受试者间大开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志愿者中颢下颌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其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盘移位以隐匿性前移位为主;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

  • 头颈部感染致坏死性纵隔炎九例

    作者:林崇翔;丁熙;麻益可;张雪飞;朱形好

    目的 通过回顾9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的经验,以期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9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8岁,平均55.7岁,其中8例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颈根部横切口引流4例,颈胸联合切开引流4例.结果 9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另1例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是导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各学科相互合作及早期外科干预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疗效.

    关键词: 感染 纵隔炎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