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4
  • 曾用名: 中华口腔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小鼠成骨细胞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转录后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静;李珊珊;张瑾

    目的 构建小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secreted frizzle-related protein 1,SFRP1)基因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SFRP1基因表达是否在转录后的翻译水平受到调控.方法 使用含50 mg/L抗坏血酸的成骨诱导液分别处理MC3T3-E1细胞0、7、10d,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β-肌动蛋白为内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FRP1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使用PCR技术克隆SFRP1基因的3UTR区,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MIR-REPORT上,构建的新载体命名为pMIR-REPORT-SFRP1UTR.分别将pMIR-REPORT-SFRP1UTR和pMIR-REPORT转染至MC3T3-E1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其中转染pMIR-REPORT-SFRP1UTR的细胞为pMIR-REPORT-SFRP1UTR组,转染pMIR-REPORT的细胞为pMIR-REPORT组.结果 成骨诱导0、7及10d后细胞中SFRP1的mRNA水平分别为1.00±0.12、1.97±0.34和4.98±0.99,诱导10d与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0、7及10d后细胞中SFRP1的蛋白水平分别为0.94±0.13、1.26±0.16及1.30±0.15,诱导7、10d与0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3T3-E1细胞pMIR-REPORT转染组和pMIR-REPORT-SFRP1UTR转染组的荧光素酶表达量分别为487±34和74± 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3T3细胞pMIR-REPORT转染组和pMIR-REPORT-SFRP1UTR转染组的荧光素酶表达量分别为2 707±117和2 240± 175,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编码SFRP1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SFRP1基因的3UTR区参与了SFRP1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且这种调控具有一定的细胞特异性.

  • 锥形束CT对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增龄性变化的观察

    作者:胡荣城;曹鹂俪;谢卫;胡亚群;朴正根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增龄性变化,为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290例患者的405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影像资料,按年龄分为6组:11 ~ 20岁、21~ 30岁、31~ 40岁、41~ 50岁、51 ~ 60岁及>60岁组,分析各组根管类型、单根牙双根管发生率、双根管两根管口之间距离、根管横断面形态4项指标与年龄的关系,对6组上颌第一前磨牙的4项指标进行卡方检验,同时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其增龄性变化.结果 各年龄组根管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类型以Ⅳ型多见[51.8% (210/405)],其次为Ⅱ型[16.0%(65/405)]、Ⅰ型[13.6%(55/405)]及Ⅲ型[6.7% (27/405)],随着年龄的增长,Ⅰ型和Ⅲ型逐渐减少,Ⅱ型逐渐增多,而Ⅳ型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单根牙双根管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20岁以后双根管发生率出现快速增长,由11~ 20岁的51.7%(31/60)上升至21~ 30岁的83.0%(44/53),而40岁以后增幅明显减缓;双根管两根管口之间距离随着年龄增长而缩短,40岁以后缩短的幅度明显减缓;根管横断面形态以扁形[48.5%(1 020/2 105)]和椭圆形[28.2%(594/2 105)]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圆形逐渐增加,扁形和椭圆形呈下降趋势.结论 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根管的形态及走向,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与年龄存在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根管形态更加复杂.

  • 超支化聚酯对牙科树脂的改性及力学性能的评价

    作者:罗有成;孙素;肖玉鸿

    目的 探讨两种超支化聚酯(hyperbranched polyester,HBP)改性后牙科常用树脂力学性能的变化,评价该类超支化聚酯在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HBP2-X型和HBP2-Y型超支化聚酯,按40%质量百分比分别添加至牙科常用树脂基质[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phenol-A diglycidyl methacrylate,Bis-GMA)/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TEGDMA)]中,作为X组和Y组,以未添加超支化聚酯的树脂基质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树脂的体积收缩率、维氏硬度、吸水值、溶解值,以及添加0%、30%、50%、70%无机填料后3组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径向拉伸强度(每项实验每组样本量均为8).结果 X、Y组树脂体积收缩率分别为(6.32±0.49)%和(6.31±0.68)%,较对照组[(8.14±0.53)%]显著降低(P<0.05);X、Y组维氏硬度分别为(198±5)和(177±4) MPa,较对照组[(214±6) MPa]显著降低(P<0.05);X、Y组吸水值和溶解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含70%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而言,3组挠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组与对照组压缩强度[分别为(244±13)和(234±17) MPa]均显著大于Y组[(204±24) MPa](P<0.05);X组径向拉伸强度[(41.1±3.0)MPa]显著大于Y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4±2.1)和(34.4±2.9) MPa](P<0.05).结论 经超支化聚酯改性后树脂基质力学性能受到一定影响,但收缩性能测试结果较理想,可进一步研究.

  • 曲古抑菌素A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红;陈琦;刘文佳;杨振华;李东;金钫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家族的表达变化,探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干扰HDAC功能后对PDL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鲜健康的离体牙牙周膜组织,分离培养PDLSC.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及TNF-α(10 μg/L)刺激下HDAC1~11的表达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TSA(50 nmol/L)对PDLSC增殖能力的影响,对照组加正常细胞培养液,TNF-α组加含TNF-α的细胞培养液,TSA组加含TNF-α及TSA的细胞培养液;分别采用茜素红染色、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SA对炎症微环境下PDL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对照组加正常成骨诱导液,TNF-α组加含TNF-α的成骨诱导液,TSA组加含TNF-α及TSA的成骨诱导液.结果 除HDAC7外,TNF-α组HDAC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 nmol/L TSA对PDLSC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232);茜素红染色显示TNF-α组PDLSC较对照组基质矿化显著减少,而TSA组细胞矿化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设为1.0)相比,TNF-α组PDLSC成骨相关基因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2、0.32±0.03,TSA组RUNX2、ALP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7±0.03、0.89±0.02)均显著高于TNF-α组(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TNF-α组PDLSC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TNF-α.组相比,TSA可以明显促进炎症微环境下细胞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炎症微环境下PDLSC高表达HDAC,应用TSA抑制HDAC后可显著提高炎症环境下PDLSC的成骨分化能力.

  • 两种外源性酶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老化作用初探

    作者:邓东来;杨宏业;郭景梅;黄翠;甘靖;宋芳芳

    目的 比较两种外源性酶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老化效果,探讨酶解作为牙本质粘接耐久性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完整无龋离体第三磨牙40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颗),去除冠部釉质,暴露中部牙本质,分别用全酸蚀粘接剂(A组)和自酸蚀粘接剂(B组)粘接,树脂塑形,切割为横截面积为0.9 mm×0.9 mm的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20个试件):即刻亚组(水储存24 h后即刻实验)、水储存老化亚组(水储存6个月)、胶原酶老化亚组(溶组织梭菌胶原酶老化12周)、酯酶老化亚组(胆固醇酯酶老化12周).各亚组相应处理后,分别测试微拉伸强度(即粘接强度,每亚组15个试件);采用体式显微镜和背散射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断裂模式,并观察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情况(每亚组5个试件).结果 全酸蚀粘接剂组和自酸蚀粘接剂组3个老化亚组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即刻亚组(P<0.05);使用全酸蚀粘接剂的胶原酶老化亚组粘接强度[(19.6±3.5) MPa]显著低于水储存老化亚组[(23.4±4.2)MPa]和酯酶老化亚组[(24.2±4.2)MPa](P<0.05);使用自酸蚀粘接剂的3个老化亚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相对于即刻亚组,使用两种粘接剂的3个老化亚组粘接界面银颗粒沉积明显增多.体式显微镜显示,两种粘接剂各亚组均以粘接界面断裂为主要断裂模式.结论 溶组织梭菌胶原酶和胆固醇酯酶均能降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粘接强度,达到老化的目的;模拟口腔生物环境的外源性酶老化可作为新的粘接界面老化方式.

  • 上前牙畸形根面沟牙髓及牙周联合治疗一例

    作者:姜明欣;杜航;杨晓鹏;黄克强;高秀秋

    畸形根面沟是指牙齿组织钙化之前,由于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牙乳头导致的先天性牙体发育异常类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条贯穿患牙牙冠至牙根的纵行裂沟.此类患牙常因治疗效果不佳而拔除.近年来随着牙周组织再生术的不断应用及内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多数患牙可得以保留.有报道可以通过根管治疗配合根尖区手术、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畸形根面沟,保留患牙[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显微根管治疗中心收治1例上前牙畸形根面沟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评估与设计

    作者:李彦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特点是患者口腔同时存在余留牙和种植体,余留牙的咬合条件关系到终修复设计是对原有牙列咬合关系进行维持、调整还是重建.因此修复前充分评估余留牙咬合情况,明确预后,兼顾天然牙和种植体的精力分布,将可预期的咬合设计体现在种植修复设计和实施的全程,才能将种植修复后不良事件减至低.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分别阐述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维持、咬合调整和咬合重建3种咬合设计类型.

  • 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的现实与未来

    作者:李刚;余强

    以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为主线,简单概述以下问题:①口腔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起源;②数字化对口腔放射工作模式与流程的影响;③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临床应用;④三维影像数据对口腔临床诊疗的影响;⑤数字化医学影像是推动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基础;⑥医疗数据库或数据中心建立的意义;⑦问题与挑战.

  • 数字技术改变着现有的诊疗思维和模式:从外科谈起

    作者:张益;刘筱菁

    数字医学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数据传输、虚拟规划、3D打印、导航引导手术和医疗机器人等,这些技术与外科诊疗流程结合,形成数字外科技术.传统医学诊疗模式以经验分析、判断和经验操作为特征,为“经验思维”模式,容易产生交流中的信息误解、决策中的信息缺陷和执行中的信息丢失,造成疗效的不确定;数字技术使诊疗信息量化、数据可传递、方法可遵循、效果可预测,将传统的“经验思维”,变为现代医学的“形象思维、量化思维”.数字技术通过不同的集成方式嵌入传统外科诊疗过程,起到“提高疗效、降低风险”的作用,此为“助力外科”.不仅如此,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催生了很多新技术和操作模式,并融入外科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以及解剖和影像医学等各个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 数字技术开辟牙体牙髓创新之路

    作者:凌均棨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为现代口腔医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锥形束CT、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3D打印、显微CT和数字化教学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为牙体牙髓病诊疗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模式,概述常用数字技术在牙体牙髓病学科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

  • 数字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张富强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传统口腔修复学临床操作模式和修复体制作方式.历经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现代数字技术和传统口腔修复技术已实现完美的衔接,开辟了全新的口腔修复治疗模式.数字化印模、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加工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手段和医患沟通方式;数字化资料的储存也为病例的远期治疗和长期随访提供了依据;数字化远程系统的建立、运用互联网数据传输改善了交流、患者病情跟踪分析、医疗资料管理与共享、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数字技术推动了口腔修复治疗向着更加精确、简便、高效、高仿真和有效恢复生理功能的方向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口腔医学甚至是整个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 浅谈数字化口腔种植治疗

    作者:宿玉成

    人类已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技术革命激烈变革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口腔种植治疗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对于提高口腔种植的治疗效果与效率、降低种植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探讨数字化口腔种植治疗的概念与定义,目前口腔种植治疗的数字化程度、优势、局限性及误区,为数字化口腔种植的发展抛砖引玉.

  • 迎接数字化口腔医学时代的到来

    作者:王兴

    近年来,一系列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已经广泛渗透到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与工作方式,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带来了巨大变革,成为这个时代发展显著的标志.同样,数字化医学技术也日新月异的改变着医学的传统诊疗模式.在口腔医学领域,一系列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也呈现出大发展的趋势,例如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数字化外科导航技术、网络远程会诊、网络继续教育等已经全面进入口腔医学的医、教、研、防各个领域,进入诸多口腔医学二级临床专科并成功应用.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