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중화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418
  • 国内刊号: 50-11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5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红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表达的影响

    作者:申凤俊;许小妹;张宁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肝星状细胞是早期肝损伤中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的来源,肝星状细胞的持续活化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有报道肝脏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并且其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Ang)Ⅱ是RAS的核心效应分子,它能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并能释放炎症因子以及促纤维化因子[2].近年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可降解AngⅡ并同时产生Ang-(1-7).Ang-(1-7)在体内外通过与Mas受体结合能拮抗AngⅡ的活性.

  • 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在重型乙型肝炎前期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陆忠华;黄小平;朱义玲;崔娟娟;陈卫;黄利华;蒯守刚;杜合娟;居朝霞

    Thl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CD4+T淋巴细胞亚群,目前尚鲜见关于重型乙型肝炎发生、发展及转归中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变化的报道.本研究即观察重型乙型肝炎前期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中Thl7/Treg的变化,以期为重型乙型肝炎免疫调控治疗找到更多的免疫学依据,从而为重型乙型肝炎前期的治疗找到标准化方案,阻止重型乙型肝炎前期患者往肝衰竭中晚期进展[1-2].

  • 二甲基甲酰胺职业中毒致严重肝损伤的临床特点

    作者:叶春艳;钱梅云;方国平;黄泽宇;王梦莹;刘云;赵维东

    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在制药行业、合成革生产、表面涂层、薄膜和纤维生产等行业.DMF属于中等偏低的有毒物质[1];肝脏是主要的受损器官.近年不断有DMF中毒的病例报道.但是,严重病例,尤其是短期内导致肝硬化、急性肝衰竭的病例少见报道.我科近3年收治了9例DMF中毒性肝损伤的病例,肝脏损害较重,部分患者出现肝硬化,1例快速出现肝性脑病,终肝移植治疗得以挽救生命,其临床特点如下.

  •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rs4969170 A/G基因多态性在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芳;郑颖颖;邵翠萍;范晓红;王力芬;霍娜;陆海英;吴赤红;徐小元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3rs4969170等位基因在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双酶切连接法将含SOCS3rs4969170 A/G的启动子区序列克隆到pGL3-basic载体,用构建好的pGL3-SOCS3 rs4969170 A/G重组质粒转染HepG2、Huh7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携带SOCS3rs4969170 AA/AG基因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的稳态评估模型评估携带SOCS3 rs4969170 AA/AG基因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HepG2细胞中,表达载体pGL3-A、pGL3-G、pGL3-control的萤光素酶相对活性分别为0.12100±0.022 07、0.027 00±0.012 49、0.043 33±0.005 5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068,P< 0.01).在Huh7细胞中,三组萤光素酶相对活性分别为0.164 70±0.007 10、0.027 33±0.017 04、0.033 67±0.014 98,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137,P< 0.01).SOCS3 rs4969170 AA和AG基因型各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SOCS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22±0.40、0.30±0.19,t=4.14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携带AA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值为4.11±2.62,有3例发生胰岛素抵抗;而4例携带AG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值为1.47±1.01,有1例发生胰岛素抵抗,t=1.881,P=0.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s4969170 A/G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了SOCS3基因的转录活性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孙维会;马磊;郝岸华;柳维林;宋明全;李明;辛永宁

    目的 评价妊娠12周与妊娠20~28周应用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妊娠12周、20 ~ 28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128例,病毒载量均超过1×107拷贝/ml.分为A组42例、B组41例,C组45例.A组从妊娠12周,B组从妊娠20 ~ 28周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服用至产后12周,A、B组均加用复方甘草酸苷.C组为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药物,只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三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20μg.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者判断为HBV感染.观察三组患者母体HBV DNA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新生儿HBsAg的阳性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和口检验,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三组孕妇间治疗前血清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A组平均为(0.553±1.588) log10拷贝/ml、B组平均为(0.486± 1.429) log10拷贝/ml、C组平均为(7.698±0.255) l0g10拷贝/ml,A组、B组与C组比较,t值分别是29.78和33.29,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娩后12周血清HBV DNA水平:A组平均为(0.381±1.116) log10拷贝/ml、B组平均为血清(0.335±1.073) log10拷贝/ml、C组平均为(7.728±0.277) log10拷贝/ml,A组、B组与C组比较,t值分别是42.79和44.64,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娩前及分娩后12周,A组、B组之间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新生儿在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17.4%,A组、B组与C组比较,P=0.012和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高载量孕妇妊娠早、中期开始应用替比夫定可显著抑制孕妇外周血HBV DNA水平,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 慢性丙型肝炎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姜东旭;张翀;丁洋;盛秋菊;王静艳;窦晓光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 方法 97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包括T3、T4、TSH)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三维彩色超声检查.以111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6例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危人群做对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性别、年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值的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用x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危人群组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分别是53.6%、36.9%、59.4%,三组间比较后发现慢性丙型肝炎组和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危组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5.820、10.996,P< 0.05).在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中,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阴性组(F=6.408,P<0.05),且年龄≥40岁组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病率(60.0%)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9,P<0.05).慢性丙型肝炎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病率(62.1%)显著高于男性(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2,P<0.05),且年龄≥40岁的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病率(70.2%,33/47)明显高于男性(45.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2,P<0.05).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上与结节性甲状腺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病率较高,平均可达53.6%,其中年龄≥40岁的女性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病率可高达70.2%,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危人群,提示对患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应该常规做甲状腺的超声检查.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无相关性.

  • 下腔静脉膜性阻塞患者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夹角关系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研究

    作者:路欣;徐凯;杨春;李绍东;王小龙;顾玉明;张庆桥;祖茂衡

    目的 观察下腔静脉膜性阻塞型(MOVC)患者肝右静脉(RHV)与下腔静脉间夹角值,比较MOVC患者RHV的形态与健康正常对照、肝硬化患者之间的差异,指导介入治疗方案制定.方法 共搜集病例248例,依序分3组:A组(健康对照)94例;B组(MOVC患者)68例;C组(肝硬化患者)86例,分别测量其RHV与下腔静脉间夹角值(T)并按肝右静脉形态分为N、U、I三型,比较三组间T值及夹角类型的构成比有无差异,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B组RHV与下腔静脉间夹角T值为56.1±13.7明显高于A组的49.3±7.8和C组的51.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0,P<0.001);A组和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N型发生率为48.5% (33/68),大于A组的16.0% (15/94)和C组的16.3% (14/86),B组分别与A组和C组比较,x2值分别为20.1、18.6,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U型发生率为11.8% (8/68)小于A组的28.7%(27/94)和C组的37.2% (32/86),B组分别与A组和C组比较,x2值分别为6.70、12.8,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N型、U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MOVC患者RHV与下腔静脉间夹角类型与健康正常对照存在形态学差异,且MOVC患者夹角值大,肝硬化组与健康正常对照比较,夹角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异甘草酸镁对化疗药物致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作者:闫玉兰;莫永森;张冬梅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化疗药物致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学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并且有全身化疗适应证的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216例,分为异甘草酸镁预防(实验)组、谷胱甘肽预防(对照)组.化疗分别采用FOLFOX方案、XELOX方案.在第一周期化疗开始前1天及化疗停药后1周留取血清,即时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计量资料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共216例次化疗,40例次出现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异常,其中实验组12例次(10.53%),对照组28例次(27.25%),预防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0.219,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肝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比较:其中0、I度肝损害在实验组分别为94.78%、5.3%,对照组分别为88.2%、11.8%(x2=6.99,P<0.01);均未出现Ⅱ度及Ⅱ度以上肝损害.实验组化疗后1周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ALT为(35.93±8.33)U/L,AST为(24.84±2.91) U/L,TBil为(13.29±5.89) μmol/L,ALP为(125.1±53.61) 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 0.05.实验组化疗前后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差值:ALT为(13.18±3.23)U/L,AST为(5.39±2.57) U/L,TBil为(2.79±0.23)μmol/L,ALP为(52.08±4.83)U/L,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 0.05.实验组化疗后1周:FOLFOX方案组与XELOX方案组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及其化疗前后差值比较,P值均> 0.05.对照组化疗后1周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AST在FOLFOX、XELOX方案组分别为(26.24±3.50) U/L、(29.80±6.57) U/L,t=-2.431,P< 0.05,其余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差值:ALP差值在FOLFOX、XELOX方案组分别为(53.44±2.47)U/L、(56.58±6.70) U/L,t=-2.201,P<0.05,其余指标差值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 异甘草酸镁是预防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的有效药物.

  • PI3K/Akt对饱和脂肪酸诱导肝细胞脂变内质网应激及脂性凋亡的影响

    作者:瞿梅;沈薇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对饱和脂肪酸诱导脂变肝细胞内质网应激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和非UPR信号途径的调控以及对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软脂酸钠诱导建立L02、HepG2细胞脂变模型,将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培养),脂变模型组(软脂酸钠)和抑制剂干预组(软脂酸钠加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GRP) 78、PI3K、p-PI3K、Akt、p-Akt、C/EBP同源蛋白(CHOP)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L02细胞24h及48h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凋亡率分别为4.41%±0.78%对比6.01%±1.49%对比19.50%±2.53%,12.56%±2.78%对比29.72%±6.39%对比44.60%±4.17%.HepG2细胞24h及48h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凋亡率分别为11.16%±1.15%对比17.50%±6.83%对比30.41%±3.62%,22.37%±1.24%对比33.85%±5.79%对比48.56%±4.21%,软脂酸钠诱导脂变肝细胞发生了凋亡,LY294002处理后增加软脂酸钠诱导的脂变肝细胞的凋亡,各时间点(24h、48 h)干预组的凋亡率与对应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内GRP78表达明显上调,表明软脂酸钠诱导脂变肝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应激,进一步观察发现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UPR、非UPR信号途径中CHOP、Bax的表达且激活了PI3K/Akt通路,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后,进一步增加了CHOP、Bax蛋白表达. 结论 PI3K/Akt通路可能通过影响饱和脂肪酸诱导脂变肝细胞内质网应激UPR和非UPR信号途径中CHOP和Bax蛋白表达来调控脂性凋亡.

  • PI3K/Akt在丝裂霉素诱导肝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姚鹏;杨大伟;胡大荣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在丝裂霉素(MMC)介导的肝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大鼠肝干细胞系WB F-344细胞进行实验,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酶(MAPK)及PI3K/AktT蛋白的表达.结果 MMC对WB F-344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MMC能够诱导WB F-344细胞发生凋亡,在作用6h即出现细胞凋亡(9.70%),24h达高峰(56.3%),且呈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MC刺激后,磷酸化PI3K/Akt,p38MAPK蛋白高表达,表明MMC激活了MAPK及PI3K/Akt途径.进一步用PI3K特异的抑制剂Ly294002阻断PI3K途径,发现MMC的凋亡作用被抑制;然而,用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08阻断MAPK途径后,却并不影响MMC的抗凋亡作用. 结论 MMC能诱导肝干细胞发生凋亡,虽然MMC能够激活PI3K及MAPK两条途径,但其凋亡作用是由PI3K/Akt途径传导的.

  • 胰高糖素样肽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作者:石志平;韩蕊;徐志芳;周亚茹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肥胖症的患病率急剧升高,与之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 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研究表明,6~ 14岁在校儿童NAFLD的患病率约为2.1%[1],而同年龄段的肥胖儿童和肥胖伴代谢综合征儿童的NAFLD患病率分别高达68.2%、84.6%[2-3].因此,NAFLD已逐渐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 免疫调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俊忠;杨东亮

    慢性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α是目前用于抗HBV治疗的两大类药物,但均只能抑制HBV的复制,不能有效清除HBV感染[1].机体产生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清除HBV感染的关键,但慢性HBV感染患者不能产生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率低下和功能耗竭,从而形成免疫耐受和HBV感染慢性化.

  • 微小RNA-101在炎症与纤维化及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云;闾军

    1993年,Lee等[1]首次描述并定义微小RNA (miRNA),随后这种长度约22bp的内源性、高度保守的RNA被证实可以抑制内源性及异源性的基因表达,它在动植物的多种生理及病理机制包括细胞的增殖、转化、凋亡及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RNA-101是其中之一,研究显示它在参与炎症、纤维化及癌症的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性调节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目前miRNA-101的在合成、转运过程及疾病调控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非侵入性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康冰;左的于;左国庆;何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虽然目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为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因其为侵入性检查存在取样误差、并发症等原因,临床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2-3].近年出现了很多非侵人性诊断方法,被认为是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潜在替代者.现对近年对NAFLD非侵入性诊断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神经酰胺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杨柳;周俊英

    酒精性肝病(ALD)病理改变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1].目前乙醇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发现乙醇可激活酸性鞘磷脂酶,使神经酰胺(ceramide)产生增多,通过蛋白磷酸酶2A (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影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使活化的AMPK去磷酸化,进而影响下游一系列脂代谢调节基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2].本研究将详细阐述神经酰胺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高尔基体糖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荟萃分析

    作者:施明明;黄桢翔;杨月;赵本华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血清标志物高尔基体糖蛋白73 (GP-73)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L3 (AFP-L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查阅所有公开发表的GP-73联合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mem-disc1.4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从138篇文献中筛选出1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异质性检验提示GP-73联合AFP-L3%诊断不存在阈值效应,但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GP-73联合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总灵敏度为0.853 (95%CI:0.833 ~ 0.872),总特异度为0.960 (95%CI:0.960 ~ 0.968).两者联合的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48,Q指数为0.888.结论 GP-73联合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保持较高水平,临床可应用该联合诊断指标进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不同序贯顺序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对照

    作者:芦东徽;唐隽;周俊平;费振乐;胡宗涛;郝文胜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不同序贯顺序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将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5例HCC伴PVTT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先给予3DCRT治疗,之后予TACE治疗;B组33例,先给予TACE治疗,之后予3DCRT治疗.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和构成比Y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 A、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8%、69.7%,两组比较x 2=0.232,P=0.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门静脉癌栓有效率、AFP改善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肝功能恶化程度高于A组.两组患者随访2 ~ 25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伴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采用3DCRT联合TACE治疗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先给予3DCRT治疗再行TACE治疗较先行TACE治疗再行3DCRT治疗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 R-脊椎蛋白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虞玲华;邬万新;吴晓俊;温晓伟;殷新光

    目的 探讨R-脊椎蛋白1(R-Spondin1)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及其对HSC活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6只):用2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5ml/kg皮下注射,2次/周;对照组小鼠(8只)不作任何处理.10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肝组织,Western blot检测R-Spondi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c-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R-Spondinl、α-SMA、collagenⅠ的mRNA水平.体外实验:分离小鼠HSC,检测R-Spondin1、α-SMA、核内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R-Spondin1的mRNA水平、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CF)活性在HSC自发激活前后的变化,并比较小鼠HSC经R-Spondin1和抑癌蛋白刺激前后的活化差异.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模型组R-Spondin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16±0.18与0.99±0.16,t=13.31,P<0.01;mRNA相对水平为4.36±0.26与0.98±0.12,t=21.46,P<0.01).在HSC的自发激活过程中,核内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和TCF活性显著增强(核内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4.47±0.21与0.97±0.14,t=25.25,P<0.01;TCF相对活性为5.33±0.34与1.03±0.09,t=20.93,P<0.01);R-Spond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蛋白相对表达量为4.54±0.18与1.04±0.12,t=31.17,P<0.01;mRNA相对水平为5.13±0.15与1.01±0.16,t=38.06,P<0.01).α-SMA、核内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及TCF活性在R-Spondin1刺激后显著上调;而在R-Spondin1和抑癌蛋白共同刺激后无显著变化. 结论 R-Spondin1可能通过增强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积聚影响HSC的活化.

  • 肝纤维化抵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致死性损伤及其机制

    作者:白丽;祖可佳;张晓慧;任锋;郑素军;陈煜;段钟平

    目的 证明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够保护小鼠抵抗致死性对乙酰氨基酚(APAP)攻击,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建立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于纤维化6周时以致死剂量的APAP(1 g/kg)进行攻击,以同样处理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即实验共分为4组:对照组、急性损伤组(APAP组)、肝纤维化组(Fib组)、肝纤维化+急性攻击组(Fib+APAP组),每组5只.根据攻击前后小鼠生存率、转氨酶水平及肝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估正常和纤维化小鼠对致死性APAP损伤的耐受性.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组小鼠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和Newman-Keuls检验. 结果 接受APAP攻击的纤维化小鼠的肝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同样处理的正常小鼠,表现为:(1) Fib+APAP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APAP组(80%对比0); (2) Fib+APAP组小鼠的sALT升高水平显著低于APAP组[(6437±1 913) U/L对比(12 456±3 441) U/L],P=0.022,攻击前后,正常小鼠的sALT水平升高了257.4倍,而纤维化小鼠则仅升高了12.2倍;(3) Fib+APAP组的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较APAP组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APAP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呈高表达,并且可见明显的HMGB1由胞核向胞质转位,而Fib+APAP组HMGB1的表达明显弱于APAP组,且胞质转位少见.结论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可能通过限制HMGB1的胞质转位及其所触发的损伤效应而保护小鼠抵抗致死性APAP的攻击.

中华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