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중화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418
  • 国内刊号: 50-11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5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红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预防酒精性肝病的机制

    作者:周俊英;周东方;刘英辉;王玮;魏峰

    环氧合酶-2(COX-2)是前列腺素类物质合成的限速酶,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等多种因素可诱导其在组织中高表达,属于诱导型表达酶类,参与肝脏炎症损伤、再生和细胞间质合成等过程.本研究拟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保护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失败改用替比夫定再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薛蓉;常家宝;王建芳

    我院选用替比夫定作为干扰素治疗失败序贯治疗的药物,以期达到更高的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超声与病理学诊断的对照分析

    作者:邓开盏;田秀兰;王军;李俊;王艳;万华;徐小元;程明亮

    肝活组织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和受检查条件的限制,不能作为常规诊断和病情观察的方法.超声作为一种可重复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 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对人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静;邵雄杰;邵春奎;冯智英;陈规划

    急性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对此进行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多种并发症的病理表现时有重叠,给病理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因此,单纯的组织形态学诊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索特异的诊断指标已成为当前肝移植病理诊断研究的热点.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

    作者:方年;范旭;张仙森

    近期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受体CC族趋化因子受体2(CCR2)和肿瘤的血管牛成有关[1].但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少见报道.

  • 罗格列酮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海鸥;谢玉桃;傅爱

    罗格列酮为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 γ(PPAR-γ)的合成型配体,对PPAR-γ有高度选择性.研究表明肝组织也有PPAR-γ的表达,且PPAR-γ的功能状态与脂肪肝、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甚至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肝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脂肪问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

    作者:王敏;裴海云;管利东;南雪;白慈贤;刘慧;李保伟;王韫芳;裴雪涛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改良的诱导体系下向肝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情况,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从人脂肪组织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肝细胞诱导液进行诱导,并于诱导7 d后加入抑瘤素M.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整个诱导过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诱导细胞的形态变化;用RT-PCR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肝细胞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对多种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进行检测.组间比较采用t-test检验.结果 用改良肝细胞诱导液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第5、7、14、21天时,细胞数均明显多于用对照培养液培养的细胞(f值分别为6.59、8.69、15.94和24.64,P值均<0.05).诱导细胞表现出上皮样肝细胞形态,表达肝细胞特异性基因和蛋白;具有多种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如靛青绿摄取/排泌、糖原合成以及白蛋白分泌功能.结论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和抑瘤索M的诱导体系中能够分化为更加成熟的具有多种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的细胞,且此诱导体系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彭仙娥;赖智双;陆青青;林建银;林旭

    目的 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NAFLD的发生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年1-8月体检确诊的NAFLD患者385例和同期的体检健康人群825人进行调查.自制调查表收集两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既往史及生物化学检查结果,并对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两组间均衡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找出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在饮酒量(g/周)、是否喝茶、是否吸烟、运动指数、进餐速度、应酬频率、食用油种类、是否食用海产品、是否有脂肪肝家族史及是否有高血压,血糖增高、血脂异常、ALT增高、AST增高、高尿酸血症、肥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18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18个因素中有12个因素进入模型,其中肥胖(OR=6.35)、高血压(OR=3.82)、血脂异常(OR=2.95)、高密度脂蛋白降低(OR=2.85)、高血糖(OR=2.82)、ALT增高(OR=2.80)、高尿酸血症(OR=2.35)、HBsAg阳性(OR=1.99)、脂肪肝家族史(OR=1.79)及常吃海产品(OR=1.58)是NAFLD的危险因素,而饮茶(OR=0.72)和经常运动(OR=0.90)则是NAFLD的保护因素. 结论 影响NAFLD发病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也有关.

  • 成人获得性风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病理及临床观察

    作者:梁之祥;王振征;蔡森;吴成;张亚斌;王玲;纪永水

    目的 探讨成人获得性风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36例成人获得性风疹患者,分别于入院次日及以后每隔5~10 d抽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对其并发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了连续动态观察,并对其中2例典型病例进行了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无肝功能损害患者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住院天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成人获得性风疹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达77.8%,但其肝功能损害多轻微,多以ALT和(或)AST升高为主,其中以退疹后的第6~10日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达72.2%,且此时肝功能损害亦明显.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其肝脏组织结构完整,仅有肝脏组织轻微炎症改变,并发现其病毒包涵体.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组平均住院18.2 d,与无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组平均住院7.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96,P<0.05).结论 近年成人获得性风疹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但其肝功能损害多轻微,多以ALT升高为主.但一旦出现AST异常或黄疸,说明肝功能损害较重,除积极治疗外,要严密观察,防止发生急性肝衰竭.如本病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则明显延长了病程及住院时间.

  •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调控c-met基因启动子中的作用

    作者:谢斌;唐春;陈平;苟元斌;袁涛;金世龙;周渝阳

    目的 明确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原癌蛋白质(c-met)基因启动子区的调控中所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肝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Western blot比较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对HBx调控c-met表达的影响,分析在该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体外侵袭试验验证信号传导通路在HBx调控c-met表达中的作用.对数据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HBx引起c-met表达水平的增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能够降低该作用,而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wortmanin则未显示出该作用.体外细胞侵袭试验也证实了U0126能够降低HBx引起的HepG2细胞的强侵袭性[(74.3±6.2)个与(34.6±5.2)个,F=113.45,P<0.01].结论 HBx引起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可能与其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c-met基因启动子区(-183 bp~-100 bp)的调控有关.

  • 肝癌转移相关的微小RNAs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的定量研究

    作者:赵越;贾户亮;周海军;董琼珠;付丽云;闫兆伟;孙健;任宁;叶青海;钦伦秀

    目的 研究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微小RNAs(miRNAs)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提取细胞系MHCC97H、MHCC97L、HepG2、L02的总RNA,通过反转录获得特异miRNA(miR-122a、miR-124a、miR-148a、miR-148b、miR-15a、miR-219、miR-30c、miR-338、miR-34a、Let-7g、miR-9)的cDNA,并应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其进行定量检测.采用AB17500系统软件V1.3.1采集Ct值,并使用miRNA内参基因RNU6B校正,相对定量计算公式RQ=2-△Ct,A Ct=CtmiRNAs-CtRNu6B.数据均经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结果 转移相关的miRNAs(miR-124a除外)在MHCC97H与MHCC97L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pG2中miR-30c、miR-338、miR-34a和Let-g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02,分别为miR-30c(8.41±0.40比6.82±0.29),miR-338(3.14±0.29比-2.36±0.32),miR-34a(0.71±0.40比-2.95±0.26),Let-7g(-4.07±0.55比-6.98±0.56),t值依次为2.948,12.656,7.484,3.68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iR-148b,miR-9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分别为miR-148b(1.96±0.51比3.76±0.28),miR-9(-4.38±0.86比-1.10±0.53),t值依次为-3.073,-3.32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48家族中miR-48b在所测细胞系中的表达(5.46±1.21)均显著强于miR-148a的表达(1.29±0.35),Z=-5.097,P=3×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以利用肝癌细胞系列细胞平台进一步研究肝癌转移相关miRNAs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 肝癌发生不同病理阶段血清蛋白质组的比较

    作者:舒宏;康晓楠;李梅;郭坤;孙璐;李山;谢丽;邓敬桓;秦雪;刘银坤

    目的 比较肝癌发生不同病理阶段血清蛋白质组的表达变化情况,从中寻找特异性标志物.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结合质谱技术对差异点进行鉴定; Western blot检测结合珠蛋白β链以验证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4组血清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软件匹配分析,并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成功鉴定出结合珠蛋白,SAA1、SP40等30个差异蛋白质点,K cluster聚类分析不同的变化模式.在差异蛋白质点中,7个蛋白质点均为结合珠蛋白,呈现由正常→肝炎→肝硬化持续下调、到肝癌又上调的模式.Western blot证实结合珠蛋白β链的表达与双向电泳表达相一致.结论 在肝癌发生的动态过程中各疾病阶段的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有4种明显变化模式,可能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结合珠蛋白很可能是肝硬化发展到肝癌的一个潜在早期诊断标志物.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清;龚作炯;胡丹凤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和拉米夫定100 mg/d,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96周.观察48、72、96周时,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耐药突变率、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48周时,ALT、AST,白蛋白及总胆红素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82.8%,86.2%、37.9%和82.8%,拉米夫定组分别为71.4%、85.7%、50.0%和75.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95、0.107、0.424和0.155,P值均>0.05),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9.298和20.787,P值均<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阿德福韦酯组HBV DNA水平不断降低(F=6.34,P<0.01),拉米夫定组无明显差异(F=1.10,P>0.05).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周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拉米夫定组为25.0%,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3.4%(χ2=3.843,P<0.05).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疗程的延长均维持较低水平,Child-Pugh分级在治疗至96周时均有所提高.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阿德福韦酯组34.5%,拉米夫定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病毒耐药突变率低.

  • 体外RNA干扰下调黏着斑激酶表达对HSC-T6细胞黏附与迁移的影响

    作者:安君艳;张晓岚;姚冬梅;敦志娜;解淑蕊;郝礼森

    目的 探讨特异性阻断黏着斑激酶(FAK)表达对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T6)黏附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FAK的RNA干扰重组体,在阳离子聚合物介导下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筛选出可高效抑制FAK表达的重组质粒;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K基因敲除效果;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细胞黏附,划痕修复实验和改良的Boyden双腔系统检测细胞迁移.多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可高效抑制FAK的质粒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后,FAK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76.82%和72.53%,同时,p-FAK(Tyr397)蛋白表达下降了62.71% FAK表达下调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黏附,抑制率约58.69%;FAK基因沉默可显著抑制纤维连接蛋白诱导的HSC迁移,使细胞迁移距离降低了58.27%,跨膜迁移细胞数减少了83.70%. 结论 RNA干扰技术可选择性下调HSC中FAK的表达,并可显著抑制HSC-T6的黏附和迁移.

  •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及苦参碱防治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的肝纤维化进展

    作者:陈从新;刘波;马勇;周跃进;潘兴南;郑瑞丹;王全楚;汪茂荣;何长伦;傅青春;陈成伟

    目的 探讨防止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方法.方法 在多中心选择亚急性或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A组)1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度过肝衰竭后分别给予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B组)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血生物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和肝组织学应答情况.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A组患者生存,B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死亡3例(6.1%),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死亡4例(7.8%,P>0.05);B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未降至正常,拉米夫定治疗使超过90%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A组接受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9%(9/17)和31.3%(5/16),均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1/17,5.9%);在A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肝组织Knodell HAI计分(7.2±0.8)低于干扰素α治疗者(8.2±1.3),P<0.05;联合苦参碱治疗可使HAI计分进一步降低(6.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对B组患者能抑制肝内炎症病变,但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无明显的逆转作用. 结论 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阻断肝硬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时联合苦参碱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挑战

    作者:魏来

    自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并且基因2型或基因3型感染者可获得50%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以来,PEG-IFN α联合RBV已经成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1-2].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治疗
  •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模型和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劲

    HCV是一种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HCV基因组全长9.6 kb,由5'和3'末端的非编码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组成.HCV的5'末端没有加帽,其基因组的翻译依赖于5'-UTR中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首先翻译出一个聚合多肽,随后由宿主和病毒自身编码的蛋白酶剪切成熟为至少10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 难治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的优化

    作者:陈新月;张永宏

    丙型肝炎慢性化几率为50%-80%[1].感染HCV后10~20年,至少2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其中约15%肝硬化患者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10年的生存率仅为25%.

  • 丙型肝炎的免疫学研究热点

    作者:赵甫涛;贾战生

    目前,长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作为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其持久病毒学应答率只有500%,而且不良反应大,费用昂贵,停止治疗后仍有很高的复发率[1].

  •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窦晓光

    慢性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疾病,经过标准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达到持久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在5年内约有95%以上仍然维持完全应答,即认为是临床治愈[1].

  • 难治性丙型肝炎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谢尧;李明慧

    慢性丙型肝炎当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应答率,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持久病毒学应答(SVR)高达66%.

  • 快速病毒学应答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分析

    作者:李明慧;陈利军;邱国华;路遥;谢尧;徐道振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对疗效的预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给予标准干扰素(IFN)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IFN α3~5MU隔日注射1次;PEG-IFNα-2a 135~180 μg,或PEG-IFNα-2b 50~80 μg,每周注射1次.并根据患者的体质量给予600~1500 mg/d的利巴韦林,在治疗的0、4,12周和以后每间隔12周、治疗结束后的24周进行HCV RNA含量检测,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给予24~72周的疗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根据资料不同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132例患者完成了全程观察,其中4例治疗无效(3.0%),12例复发(9.1%),获得SVR有116例(87.9%).120例在治疗4周时检测了病毒学指标,101例(84.2%)获得了RVR,治疗前病毒载量为(5.883±1.246)lg拷贝/ml,19例无RVR,治疗前病毒载量为(6.502±0.693)lg拷贝/ml,两组比较,t:2.15,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例完成全程观察的RVR患者中,88例(90.7%)获得SVR,17例无RVR的患者,14(82.4%)例获得了SVR,x3=0.371,P=0.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的RVR为80.7%(46/57),非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的RVR率为92.6%(25/27),两组间比较,χ2=6.00,P=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的RVR率为87.8%,干扰素再治疗者的RVR率为65.0%,两组比较,χ2=4.651,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干扰素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高的RVR获得率.RVR的获得与治疗前HCV RNA载量和患者是否为初次治疗相关,与基因型无关,RVR的获得可预测SVR的获得.

  • 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

    作者:张锦前;张晨宇;吴淑玲;王琦;成军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HCV影响糖、脂代谢机制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扩增人胰腺cDNA文库并经纯化鉴定后,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菌株Y 187.诱饵质粒pGBKT7-core转化酵母菌株AH109,在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阳性重组AH109菌株与重组酵母菌株Y187进行配合,在四缺培养基(SD/-Trp/-Leu/-His/-Ade)和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提取蓝色酵母菌落质粒,电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后再提取质粒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结果 筛选出11种与HCV核心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包括胰凝乳蛋白酶原B1前体、羧肽酶A1,胰蛋白酶原2、胰凝乳蛋白C、胰蛋白酶1,羧肽酶B1、驱动蛋白家族3B、胰蛋白酶2,线粒体蛋白基因、弹性蛋白酶3A,辅脂肪酶.结论 在筛选出的HCV核心蛋白结合的人胰腺细胞蛋白基因中,部分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

中华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