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중화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418
  • 国内刊号: 50-11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5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红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小剂量内毒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徐正婕;范建高;王国良;王兴鹏;丁晓东;田丽艳

    通过持续24周的高脂饮食建立了大鼠肥胖、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观察了小剂量内毒素处理后模型大鼠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一、材料与方法1.雄性SD大鼠28只,体重140~160 g,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8只以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喂养.正常组10只以普通饲料饲养.

  •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展玉涛;刘宾;李定国;毕春山

    大黄素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1],现旨在进一步探讨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185±23)g.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首次按体重以5.0 ml/kg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中国上海长江化工厂产品),以后以3.0 ml/kg注射,3d1次,共42d.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秀梅;曲迅;刘福利;邹明谨;张玉琦;孙成刚

    实验采用PCR技术及芯片杂交原理,对6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前-C区及BCP区A1896、A1899及nt1762/m1764联合突变检测,探讨HBV相关性慢性肝病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

  • 大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及胸腺素对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免疫效果

    作者:李耀才;陈小萍;伍思国;杨静

    采用大剂量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单用或联合胸腺素的方法,探讨按0-1-6个月方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次预防接种的方法及效果.

  • 2例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者DNA序列分析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刘双虎;谢玉桃

    为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的基因变异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对两例TTV感染者的不同TTV克隆DNA序列进行了分析.1.材料:(1)血清标本:研究所收集到的TTV感染者血清,从中选择两例做为研究对象.

  • 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检测

    作者:刘茂昌;王贵强;朴文花;张乃临;公维波;王艳;王勤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但是很多肝外器官,如骨髓、淋巴结、脾、肾、皮肤、结肠、胃、睾丸、精子及肾上腺旁神经节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等均能被HBV感染[1,2].目前认为PBMC存在HBV的感染,但有无HBV的复制,仍存在争议[3].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对肝硬化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自平;刘倩;王文奇;闫明先

    现对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尿骨胶原交联水平及骨密度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相关骨病的发病机制.

  •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Smad3蛋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的表达

    作者:梁增文;张国;王天才

    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Smad3蛋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表达进行检测,初步探讨这两种信号分子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物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迎春;王英德

    为进一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分布状态,并作定位及半定量分析.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烧伤后肝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楼非鸿;吴伯瑜;杨际慧;陈昭宏;王顺宾;陈舜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氧自由基损伤,促进肝酶活性,烧伤后诸多因素如休克、感染都易诱发肝细胞损害.1.资料与方法:(1)对象:1996年6月~2002年11月烧伤后并发肝衰竭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16.4)岁,随机分为GSH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对照组烧伤总面积分别为48.0%±23.4%、45.0%±19.7%,Ⅲ度烧伤面积分别为31.0%±15.6%、33.0%±12.7%.

  • 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的影响

    作者:毛乾国;骆抗先;刘定立;张明霞;侯金林

    目的观察干扰素中和抗体(NA)对重组α干扰素(r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病毒学立答的影响.方法 181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rIFN-α 1b治疗,每次5 MU,每周3次,疗程6~3 7个月(中位数10个月),疗程中每1~3个月以抗病毒生物中和法检测NA、以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测定HBV DNA、以Abbott EI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结果NA产生率为33.7%.阳性者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显著低于阴性者(27.9%对4 5.0%,χ2=4.979,P=0.026),NA出现时间对宁效无显著影响,但NA出现时已获部分应答者(35例)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未获部分应答者(26例)(45.7%对3.8%,χ2=11.009,P=0.001),NA出现时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20 Pg/ml且近3个月下降幅度超过60%者(16例)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NA出现时血清HBV DNA水平高于20 Pg/ml或虽低于20 Pg/ml但近3个月下降幅度不足60%者(45例)(56.3%对20.0%,χ2=7.457,P=0.006).结论NA可削弱或抵消rlFN-α抗-HBV应答,NA出现时已获部分应答者及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20pg/ml且近3个月下降幅度超过60%者完全应答率较高.

  • 两种膜型血浆分离器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大志;赵有蓉;张全海;王志毅;秦波;何华;周智;郭树华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材料制备的膜型血浆分离器Evacure-4A与PS-06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 3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中应用Evacure-4A膜型血浆分离器28例(A组),应用PS-06膜型血浆分离器3 5例(B组),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经单次血浆置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A组患者分别下降(41.6±10.6)%和(42.1±11.9)%,B组患者分别下降(42.1±11.9)%和(43.4±8.3)%,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0.98和0.7 3,P值均>0.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轻度升高,A组血清白蛋白上升幅度大于B组,A组为(8.3±10.7)%,B组为(3.4±9.3)%,t=2.76,P<0.01.结论膜型血浆分离器Evacure-4A可以减少白蛋白丢失,优于膜型血浆分离器PS-0 6.

  • 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分型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戴建宜;石之麟;戴勇;杜珙;陈德珩;王沙燕

    目的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DNA后,用不同的探针,利用微板杂交法将其分为6个亚型.结果150例HBV DNA阳性病人中,B型50例、C型36例、D型1 3例、F型3例和A型1例,没有发现E型.另有47例为混合型,其中以B、D型(1 8例)、C、D型(20例)为主,分别占混合型的3 8.30%与42.6%.受检病人中,B型感染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增高;B型感染者比C型感染者抗-HBe阳性率高,分别为64.0%和30.5%,而C型感染者比B型感染者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高,分别为4 7.2%和2 2.0%;年龄、性别与基因型关系不明显.结论深圳地区H B V基因亚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其他较少.基因型与肝炎程度有一定关系.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作者:卿玉玲;赵嘉将;任红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及其病毒清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注射以下质粒:A组pcDNA3.1-S 100μg;B组:pcDNA3.1-GM-CSF-S 100μg;C组:pcDNA3.1-S-GM-CSF 100μg;D组:pcDNA3.1-S 50μg+pcDNA3.1-GM-CSF 50μg;E组:pcDNA3.1-GM-CSF 100μg;F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μg; G组:pcDNA 3.1 100 μg;H组:磷酸盐缓冲液(PBS)100μl.于质粒注射前4 d肌肉注射0.25%bupivacaine溶液100 μ1,诱导骨骼肌细胞变性.以HBsAg和GM-CSF的融合乙型肝炎表达质粒免疫HBV转基因小鼠,检测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表达水平及肝细胞HBsAg的表达,检测脾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4及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质粒加强免疫4周后血清HBsAg检测结果A组为2 8.28±15.32、B组为10.77±9.18、C组为44.16±8.30、D组为21.93±13.28、E组48.04±3.60、F组为38.3±11.66、G组为47.03±3.96、H组为51.46±4.70,F=11.262,P<0.01,其中B组血清HBsAg滴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IL-2分泌水平(pg/m1)A组为25.5±7.5、B组为48.5±11.3、C组为4.0±2.5、D组为38.0±8.5、E组为3.7±2.1、F组为6.5±23.7、G组为1.8±1.0、H组为0,F=8.147,P<0.01.IFN-γ分泌水平A组为71.0±23.2、B组为218.0±20.3、C组为20.0±13.5、D组为106.0±39.8、E组为18.0±10.5、F组为36.0±15.4、G组为5.0±4.0、H组为0,F=62.275,P<0.01.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A组为3.404±0.312、B组为4.69± 0.286、C组为1.390±0.065、D组为3.790±0.276、E组为1.480±0.067、F组为1.510±0.084、G组为1.290±0.123、H组为1.130±0.086,F=116.28,P<0.01.肝细胞HBsAg的表达(黄棕色区面积/统计区总面积)结果A组为0.127±0.08 5、B组为0.029±0.046、C组为0.349±0.025、D组为0.075±0.039、E组为0.336±0.025、F组为0.292±0.069、G组为0.362±0.029、H组为0.394±0.059,F=41.439,P<0.01.以上研究结果显示pcDNA3.1-GM-CSF-S免疫组血清HBsAg滴度及肝细胞HBsAg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cDNA3.1-S免疫组,而pcDNA3.1-GM-CSF-S免疫组IL-2、FN-γ分泌水平均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显著高于pcDNA3.1-S免疫组.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无肝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结论GM-CSF基因与HBsAg基因融合可增强HBsAg DNA疫苗对病毒的清除作用.

  • 低剂量内毒素损伤对肝细胞有机阳离子转运器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雷;任成山;赵晓晏;李宜辉;达四平;李春花

    目的探讨低剂量内毒素(endotoxin,ET)损伤时大鼠肝细胞有机阳离子转运器(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OCT1)表达改变及地塞米松预处理ET损伤后OCT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T损伤后肝细胞OCT1表达变化及用地塞米松干预ET损伤大鼠后OCT1的变化.结果低剂量ET损伤后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16 h时低(0.5745±0.012,P<0.01);低剂量ET+地塞米松损伤后肝细胞OCT1的表达逐渐下降,在损伤后16 h时降至低(0.6327±0.007,P<0.01),其后各时相点肝细胞中OCT1 mRNA的表达又逐渐有所回升,但均较正常水平低(0.6607±0.005);地塞米松干预后,ET损伤的大鼠肝细胞中OCT1的表达在各时相点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低剂量ET在没有导致肝细胞结构明显破坏之前就可以抑制肝细胞中OCT1 mRNA的转录;糖皮质激素不能使正常肝细胞OCT1mRNA转录增加,但是可以减弱ET损伤后肝细胞OCT1 mRNA转录的抑制.

  • 一种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度评分模型

    作者:林栋栋;李铎;孙家邦

    一、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度评分模型的由来近年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c shunts,TIPS)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如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预防曲张静脉再出血、治疗顽固性腹水等[1].但急诊TIPS术后,患者病死率很高[2];并发现某些因素如肝病进展程度、高胆红素血症等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于是,有些学者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准确预测TIPS术后患者的生存率的模型.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移植
  • 肝细胞癌RUNX3基因甲基化与杂合缺失的分析及其意义

    作者:肖文华;刘为纹

    目的通过筛查肝细胞癌(HCC)RUNX3遗传学和表遗传学异常,拟明确RUNX3基因在HC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杂合缺失(LOH)分析、测序以及DNA甲基化特异的PCR技术对90例HCC RUNX3基因突变、LOH及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对RUNX3基因缺失、甲基化结果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未发现突变病例;但发现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存在于外显子1和4;LOH分析表明30.6%(11/36)的病例存在LOH;54.4%(49/90)的病例存在RUNX3基因高甲基化;RUNX3 LOH与HCC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和微血管受侵差异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4.729、4.581、4.581,P值均<0.05).结论HCC RUNX3基因存在高频率的LOH和高甲基化;RUNX3基因的异常可能在HC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肝细胞癌4号染色体微卫星变异的研究

    作者:张树辉;丛文铭;冼志红;吴孟超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微卫星变异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对56例患者HCC中4号染色体上10个微卫星的杂合性缺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等位基因失衡(AI)3种变异特征进行检测.结果56例HCC中,LOH的频率为71.4%(40/56),D4S426的LOH率高为61.0%,其次为D4S1534(53.7%).D4S406基因座,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LOH频率高于阴性者[76.9%(20/26)与12.5%(2/16),χ2=13.999,P<0.01];在D4S426、D4S1615和D4S1652基因座,EdmondsonⅢ、Ⅳ级的LOH明显高于Edmondson I、Ⅱ级[76.7%(23/30)与18.2%(2/11),χ 2=9.242、P<0.01;53.8%(14/26)与16.7%(2/12),P<0.05;60.7%(17/28)与18.2%(2/11),P<0.05];D4S2921基因座,肝内转移者的LOH显著高于无肝内转移者[63.6%(21/33)与1 8.2%(2/11),χ2=5.1 32,P<0.05].MSI的频率为8.9%(5/56); AI的频率为26.8%(15/56).结论HCC 4号染色体微卫星变异形式以LOH为主,提示LOH路径在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MSI路径的作用次之.

  • 应用肝组织蛋白质组模式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初步研究

    作者:龙云铸;范学工;李宁;黄宇琨

    目的获得能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癌组织蛋白质组模式.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获得癌组织和非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先对1 4例癌组织和非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在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中发现具有鉴别癌组织和非癌组织的蛋白质组模式,再应用该模式对4 8例未知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2-DE图谱进行检测.结果未知的癌组织与非癌组织均得到准确鉴定,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对蛋白质组模式中的蛋白质点进一步分析有助于研究HBV相关性HCC的肿瘤标记.蛋白质组模式技术亦有望成为在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对恶性肿瘤进行筛查的工具.

  • 关注我国第一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作者:庄辉

    近,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版面世,这对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预防和诊治水平,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规范和指导我国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中草药的肝损伤问题

    作者:刘平

    一般而言,中药是较为安全的.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首先是不能把中医药与中草药的概念混淆,中医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组方用药,且中药要经过严格加工炮制,有其理论配伍,而中草药的概念则单指天然药物而言.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因中草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逐年增多之势,因中药中毒致死的病例也不乏报道.究其原因,除了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及品种混淆等外,中草药本身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性
  •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鲁晓岚;罗金燕

    美国急性肝衰竭中一半以上是药物引发的.在过去的五年中,因严重肝损害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局将两种药物撤离了市场,现重点论述药物中毒性肝损害和特异体质性肝损害.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性
  •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吉耀;郭津生

    药物性肝病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物的影响;而所有类型的肝损伤均可由药物引起.急性肝炎是常见类型,又分为急性肝细胞性肝炎、急性胆汁淤积、混和型急性肝炎.此外还可出现急性肝坏死、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肉芽肿性肝炎、脂肪肝、血管损害、胆小管损伤的急慢性胆管炎、甚至肿瘤.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性
  •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阎明

    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故前者常被称为可预测性损害,后者则多呈不可预测性.一、中毒性肝损害通过此途径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称为直接肝毒剂或真性肝毒剂、可预测性肝毒剂,其导致的肝损害又分为两型: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性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生成素及脾脏指数间的关系

    作者:李琴;孙桂珍;王宝恩;贾继东;马红;魏玉香;丛玉隆;沈静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脾脏指数间的关系,以明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血清TPO水平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脾脏指数由同一医生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9.63±26.60)×1012/L、(109.20±53.39)×1012/L,t=3.630,P<0.05;血清TPO水平分别为(412.63±132.80)pg/m1、(436.42±258.97)pg/ml,t=0.272,P>0.05.随着肝脏损伤的加重,血清TPO水平依次下降,Child-Pugh A级、B级、C级分别为(526.13±317.44)pg/ml、(445.22±214.90)pg/ml、(311.45±182.66)pg/ml,A级与C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指标(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门静脉宽度)A级与B级、C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小板正常组(3 5例)与血小板减少组(3 6例)血清TPO水平分别为(529.43±282.64)pg/ml、(351.27±228.25)pg/ml,t=-2.926,P<0.01;而两组间脾脏指数分别为(29.65±12.00)cm2、(36.35±12.68)cm2,t=1.891,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降低可能是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脾脏在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动态演变

    作者:杨文卓;刘瑞麟;曾民德;陆伦根;陈锡美;许树长;茅益民;范竹萍;王志荣;曹爱平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 γ)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形态学、RT-PCR方法观察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的HSC在体外培养自发活化过程中以及以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在体活化时PPAR γ的动态演变.结果 HSC在体外培养自发活化过程中,新鲜分离的HSC PPAR γ mRNA表达水平高(0.72±0.01),培养第3天时即开始减低(0.48±0.03,t=19.8 372,P<0.01),培养第7天后PPAR γ的表达减低70%以上,传2代时几乎检测不到.以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HSC表达PPAR γ(0.76±0.01),第3次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PPAR γ的表达水平显著减低(0.46±0.02,t=29.5318,P<0.01),一周末时PPAR v表达较正常大鼠下降66%,第2周、第3周时PPAR γ几乎检测不出.结论PPAR γ的表达参与HSC静止表型的维持,且PPAR γ表达降低是HSC由静止向活化表型转化过程的早期事件.

  • 八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研究

    作者:蔡卫民;张彬彬;翁红雷;胡中荣;闾军;郑敏;刘荣华

    目的比较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连蛋白(LN)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IMP-1 mRNA、MMP-1 m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 RT-P CR检测PBM Cs中MMP-1 mRNA、TIMP-1 mRNA水平;酶标法检测血清PDGF-BB、TGF-β1、TIMP-1和MMP-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CⅢ、C-Ⅳ和LN含量.结果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DGF-BB、TIMP-1、HA、PCⅢ、C-Ⅳ、LN和TIMP-1 mRNA的AUC分别为0.985、0.726、0.318、0.728、0.727、0.583、0.463、0.876;血清PDGF-BB和PBMCs中TIMP-1 mR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5%,73.7%、10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5.0%.结论八项指标中,血清PDGF-BB的诊断价值大.在筛选肝纤维化患者时,以血清PDGF-BB、PBMC中TIMP-1 mRNA联合检测佳.

  • 活血软坚方对肝星状细胞Smad信号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张国;张法灿;王天才;梁扩寰

    目的活血软坚方的成药制剂和络舒肝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株Smad3、Smad 7、前胶原α 2(I)基因表达影响,以探讨活血软坚方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制备和络舒肝含药血清.用不同浓度和络舒肝含药血清干预H S C-T 6细胞株,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分析各组间Smad3、Smad7、前胶原α 2(I)mRNA表达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检测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和络舒肝含药血清处理,可下调HSC-T6细胞株Smad3、前胶原α 2(I)mRNA表达以及Smad3蛋白表达水平,前胶原α2(I)表达变化与Smad3表达改变趋势一致.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强度明显不同,药物作用后前胶原α2(I)mRNA表达改变呈现血药浓度依赖性(F=6.92,P<0.0 5).药物血清对Smad7 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F=1.57,P>0.05).结论活血软坚方和络舒肝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作用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和Smad功能,抑制前胶原α2(I)mRNA转录,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生成.对Smad3而言,可能其表达升高产生的是促纤维化形成效应,反之,表现为抗纤维化作用.

  • 全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学术会议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临床
  • 《检验医学与临床》成为正式刊物

    作者:

    关键词: 检验医学 临床
  • 丙型肝炎病毒非编码区ABC程序酶切分型研究

    作者:邱国华;杜绍财;孙南雄;尤鹏;范晓峰;张永祥;魏来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是否存在HCV 3b基因及la、2b和6a基因型感染,建立HCV 5'-端非编码区(5'-NCR)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库.方法分型方法按ABC程序进行,A应用BHH'(BsrB I、HaeⅡ、Hinf I)复合内切酶消化5'-NCR cDNA,可将不同基因型划分为5组:1a、1b,6a,2a、2b,3a,3b、4a.B应用BstU I内切酶鉴别1a、1b.C应用HaeⅢ内切酶鉴别2a、2b、3b、4a及6a.电泳检测片段大小.结果(1)1a、1b、2a、2b、3a、3b、4a、6a 8种基因型参比品的ABC分型结果表明,该8种基因型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2)93份HCV RNA阳性患者ABC分型结果表明,1b型感染率占66.67%,2a型1 8.28%,1b/2b型、3b型及2b型均为3.23%,2a/2b型和1b/2a型各为2.15%,1a型1.08%.结论结果表明应用HCV 5'-NCRAB C分型技术既保证了H 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完成1 a~6a型中的8种基因型的鉴别.

  • 肥胖相关肝病的防治策略

    作者:范建高

    体重与肝病关系密切,无论是体重下降过快(特别是原先肥胖者)和消瘦,还是肥胖和近期内体重增长过快均可导致脂肪性肝病.肥胖现已成为仅次于肝炎病毒和酒精的重要损肝因素,而科学合理减肥则可减少肝病发生、阻止肝病进展和防止肝病复发[1-2].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制订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