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중화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418
  • 国内刊号: 50-11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5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任红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

    作者:周俊英;王玮;赵彩彦;甄真

    解偶联蛋白(UCP)是线粒体内膜上可以调节质子跨膜转运的载体蛋白,具有解偶联活性,目前共发现5个亚型[1-2].其中U CP2通过调节质子跨膜转运参与能量消耗和脂质代谢,可能参与酒精性肝病(ALD)发病过程中的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本研究旨在应用酒精灌胃建立大鼠ALD模型,动态观察UCP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以探讨UCP2在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有效防治AL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许新华;付向阳;易芳;杜京涛;薛峰;黄乔;李道俊;王艳林

    肝脏是抗癌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细胞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损伤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药物性肝炎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化疗进程,还可导致原发病恶化,因此加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肝脏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07年6月-12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4例,并与同期单纯化疗43例的相关指标作对照分析,探讨GSH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 耐药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经声学微泡及超声介导转染对QGY/CDDP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作者:蒋明东;向廷秀;彭志平;李少林;鄢勇;王正洪;赵瑜;黄小波;方亮;杨万毅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是影响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逆转MDR成为研究肝癌治疗方法的热点之一.目前没有一个有效、靶向的肿瘤MDR逆转方法[1].本研究以声学微泡+超声+mdrl或mrp反义寡脱氧核菅酸(ASODN)逆转QGY/CDDP细胞多药耐药,探讨MDR的逆转方法及其机制.

  • KCTD9蛋白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周耀勇;皮斌;刘小娟;章容;邓国宏;陈韬;王洪武;韩梅芳;严伟明;习东;黄加权;王宇明;罗小平;宁琴

    目的 研究KCTD9蛋白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人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CTD9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亚细胞定位,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KCTD9 mRNA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35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中分别有14例和20例PBMC中可见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0~12%和0~18%;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均可见KCTD9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占5%~75%.4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中仅3例于肝组织坏死灶中偶见阳性细胞,健康对照者肝组织中偶见阳性细胞,39例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标本中均见KCTD9蛋白高表达,主要在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库普弗细胞和炎症浸润细胞中.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PBMC中KCTD9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5例PBMC KCTD9 mRNA显著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表达的KCTD9 mRNA与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KCTD9 mRNA在肝脏和PBMC中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KCTD9蛋白在病毒严重感染状态从PBMC的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移,提示其可能参与免疫细胞核内多种基因的调控.

  • 肝细胞糖原拮抗肝脏缺血损伤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的关系

    作者:汤礼军;田伏洲;汪涛;崔建峰;罗皓;黎冬暄;石力;陈涛;邹树

    目的 探讨肝细胞糖原在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3组,术前(缺血前)24 h各组动物分别做以下处理:A组(n=7):禁食24 h; B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 C组(n=7):标准实验室饮食加每4h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20ml(共6次).此后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白兔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功能、肝窦腔内白细胞数量及肝窦内皮细胞表达ICAM-1 mRNA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每克湿肝组织糖原含量为A组为(9.85±0.91)mg,B组为(38.93±5.72)mg;C组为(48.31±6.58)mg; 3组白兔肝脏再灌注1 h时AST:A、B、C组分别为(46.1±5.0)U/L、(33.8±6.3)U/L和(21.5±5.1)U/L,糖原含量越高的肝脏,肝功能损伤越轻.3组肝脏于缺血前及缺血末,肝组织内ICAM-1 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再灌注60 min时,糖原含量越高的肝脏,其组织内ICAM-1 mRNA含量越低,每毫克湿肝组织含量为:A组(1.398±0.365)ng、B组(0.852±0.297)ng、C组(0.366±0.183)ng,且此时肝窦腔内白细胞数量也越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糖原含量与肝脏组织中ICAM-1 mRNA含量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65,P<0.01).结论 肝细胞糖原抑制肝窦内皮细胞过量表达ICAM-1可能是其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 乙型肝炎病毒嗜肝结合位点与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川;荆雪;高普均

    众多学者对HBV嗜肝性机制得出共识:HBV膜蛋白直接与肝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继而膜融合,通过胞饮作用内吞入胞;或者HBV与细胞外液中某一中介分子结合形成复合体,再与肝细胞膜上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入胞.但目前仍不能确定膜受体及中介分子是什么.现就近年来HBV嗜肝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 肝细胞癌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刘浏;杨冬华;汤绍辉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正确诊断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甲胎蛋白(AFP)为代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已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作者: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LX02细胞的反式调节基因

    作者:肖琳;成军;郭江;张黎颖;洪源;伦永志;蓝贤勇;武会娟;张丽娟;张跃新;张建龙;李燕

    目的 构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LX02)反式调节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并克隆TGF β1反式调节相关基因,以阐明TGF β1介导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TGF β1刺激LX02细胞,同时以磷酸盐缓冲液刺激的LX02细胞作为对照.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 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多聚酶链反应.将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经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结果成功构建了TGF β1刺激LX02细胞反式调节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146个200~1000bp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随机挑取其中35个克隆进行测序,30个列序成功,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有28个与已知基因序列和2个与未知功能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结论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TGF β1刺激LX02细胞反式调节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到一些与细胞生长调节、蛋白质合成,信号传导、细胞外基质代谢、扰脂质过氧化等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为进一步阐明TGF β1介导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线索.

  •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阳乔;张曜文;刘红艳;宋宇虎;唐望先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中α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NE)对HSC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检测受NE作用后HSC的活化指标胶原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及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活化的HSC中交感神经递质NE的水平. 结果α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于HSC的胞膜和胞质内;NE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增殖,在浓度为100μmol/L时达到大效应,F=140.4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NE 100 μmol/L作用细胞24h后,可显著促进反应HSC活化的指标上升,胶原蛋白-1表达为0.3022±0.0610,TGF β表达为2.2080±0.2151,α-SMA mRNA表达为0.5469±0.0108,与对照组胶原蛋白-1(0.1040±0.0556)、TGF β(1.1190±0.0070)、α-SMA mRNA表达(0.0759±0.0449)比较,t值分别为-4.160、-8.763和-17.65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C可以合成并释放NE,且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0ng/ml)刺激后HSC中NE含量为(14.24±0.21)ng/ml,对照组为(11.34±0.15)ng/ml,两组比较,t=-32.907,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使HSC活性降低对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鼠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的影响

    作者:李光明;李定国;谢青;宗春华;姜山;陆汉明

    目的 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化学合成CTGF siRNA转染肝星状细胞(HSC)T6和经门静脉注入CCl4诱导6周的肝纤维化大鼠,设空白及随机siRNA对照,抽提HSC T6及大鼠肝组织总RNA和蛋白质,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HSC T6及肝组织CTGF及TGF β1,Smad2、3、7蛋白质和基因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能显著下调HSC T6 CTGF蛋白表达,以48 h明显,CTGF蛋白表达下调94%±4%(t=46.196,P<0.01),而TGF β1、Smad2,3,7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及对照siRNA组,CCl4诱导的大鼠肝组织CTGF和TGF β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CTGF siRNA组大鼠肝组织CTGF及TGF β1蛋白表达分别下调95%±2%(F=21.234,P<0.01)和74%±8%(F=13.464,P<0.05),但Smad2和Smad7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 结论沉默CTGF基因表达对大鼠肝TGF β/Smads信号具有阻抑作用.

  •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作者:申建刚;张晓岚;霍晓霞

    目的 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预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FRNK对HSC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以FN诱导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FRNK、黏着斑激酶(FAK),p FAK(Tyr39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ERK1、p-ERK蛋白及其mRNA表达. 结果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48 h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至25.37%±1.92%(P<0.01),caspase-3蛋白由185.82±9.69增至264.17±12.60(P<0.01),caspase-3 mRNA由1.07±0.27增至4.19±0.48(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和在翻译和转录水平抑制ERK1、p-ERK的表达,而FN则促进FAK和ERK1,p-ERK在翻译和转录水平的表达.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使外源性的FRNK在HSC内大量表达,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并可能通过FAK-ER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FN刺激的HSC发生凋亡.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脏免疫调节紊乱

    作者:王兰;厉有名;贺福初;姜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目前成熟的假说是Day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1],但并不能圆满解释NAFLD的所有临床现象.

  • 重视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研究

    作者:郎振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资料显示,全球至少有20亿人感染过HBV,我国HBV携带率为9.75%,约有1.2亿人感染过HBV.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以往文献报道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感染者约为4100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的新发丙型肝炎已从2003年的2万多人发展为2005年的近6万人.

  • 磁共振成像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价值

    作者:王立丹;余成新;秦觅

    肝细胞癌(HCC)病情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较晚期或合并肝硬化,失去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介入治疗成为肝癌目前非外科手术治疗的丰要手段.目前介入治疗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n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由于TACE后仪有部分肿瘤组织完全坏死而不能一次性杀火肿瘤细胞,肿瘤易复发,故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治疗.准确评价手术疗效并早期诊断肿瘤复发对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目前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的疗效作一综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评价

    作者:乔梁;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亦缺乏有效措施.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卫民

    疾病的诊断均从问病史开始,体检、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影像诊断、组织学检查等.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例可作为NAFLD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血糖、血脂常规检查也有助于诊断,但有200左右的NAFLD患者在确诊时,体重.血脂、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作者:王炳元

    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某些指标有一定的差别,国内目前普遍采用哑太地区NAFLD诊疗指南[1]和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NAFLD诊疗指南(以下简称中国指南)[2].这些指南对规范NAFLD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有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或商榷.现结合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体会,就NAFLD临床诊断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述.

    关键词: 脂肪肝 诊断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自然史

    作者:陈东风

    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肝病,在我国亦有望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 肝细胞脂肪变对其他肝病的影响

    作者:施军平;娄国强

    肝细胞脂肪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主要的病理改变,也可见于其他一些慢性肝脏疾病.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萍;陈东风;王军;艾正琳;樊丽琳;王晓敏;严丽丽

    目的 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骨桥蛋白(OPN)的变化规律,探讨OP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用纯系Wistar雄性大鼠56只,体质量18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4、8、12,16、20、24周组(其中每组各8只).肝组织常规进行HE及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RT-PeR、Western blot观察肝组织中OPN动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内OPN含量明显升高,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OPN表达逐渐增强,mRNA及蛋白质表达比较,F值分别为7.30和7.15,尸值均<0.0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及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和0.82,P值均<0.01).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OPN在肝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朝霞;孙航;沈薇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因醇凋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NAFLD中的作用. 方法对临床与病理确诊的NAFLD患者,检测肝组织SREBP-1c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变化及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并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和0.70,P值均<0.05);NAFLD患者肝SREBP-1c表达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都明显增强,分别为2.19±0.31和0.69±0.02,高于对照组的1.15±0.20和0.40±0.02(t值分别为11.06和-14.63,P值均<0.05),且其表达强度随脂变程度的加重,由1.47±0.08和0.67±0.08增加至2.82±0.78和0.85±0.04(F=24.54,P<0.01),而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 NAFLD患者肝脂肪酸合成酶表达增加,脂肪酸合成增加. 结论肝细胞SREBP-1c表达增加,导致脂肪酸合成酶蛋白增加,脂肪合成增加是NAFLD患者肝脂肪蓄积的原因之一.

  • 肝细胞脂肪变导致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氨酶增高

    作者:施军平;范建高;娄国强;张莉;胡晨波;武瑞;荀运浩

    目的 分析HBV DNA低载量HBsAg阳性患者转氨酶异常的原因.方法 研究对象为血清HBsAg阳性时间持续1年以上、HBV DNA(PCR法)<103拷贝/ml和ALT>1.25×ULN超过6个月的患者,剔除合并HCV和HIV等病毒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均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转氨酶增高的原因. 结果有11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02例,HBeAg阴性88例(73.9%);平均年龄(33.9±9.7)岁,体重指数(23.4±3.7)kg/m2,ALT(150.0±166.6)U/L,AST(102.4±193.2)U/L.肝活组织检杏有32例(26.9%)为肝细胞脂肪变,64例(53.8%)为慢性肝炎,7例(5.9%)为两者并存,15例(12.6%)为非特异性改变,1例为止常肝组织.30例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7例有肝脂肪变,占56.7%;89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有22例有肝脂肪变,占24.7%,两组比较x2=10.3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脂肪变组(n=39)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以及尿酸水平显著高十尢肝脂肪变组(n=64);而ALT、AST和载脂蛋白-A水半则显著低于无肝脂肪变组,t值分别为5.369、4.276、3.216、4.223、2.438以及-2.234、-3.877和-2.956,P值均<0.05.肝脂肪变组男性的比例.超重和肥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显著高于无肝脂肪变组;而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却显著降低,x2分别为3.829、7.659、13.389、0.549和20.978、17.550,P值均<0.05.与肝脏非特异性改变患者相比较,慢性肝炎患者ALT、AST、GGT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其他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代谢紊乱及其相关肝细胞脂肪变为HBV DNA低载量HBsAg阳性患者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厉有名

    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件肝病(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 蛋白酶体活性中心低分子量多肽7亚基在酒精性肝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莉;阎明;张喜红;朱萍;张莉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活性中心低分子量多肽7(LMP7)亚基与酒精性肝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肝组织中LMP7亚基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LMP7亚基蛋白含量.结果 肝脏病理学结果显示:脂肪肝组主要为小泡性脂肪变,小叶内点状坏死,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炎组肝小叶结构破坏,可见明显淤血、Mallory小体、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明显肿胀,肝炎对照组病变减轻,肝小叶结构明显恢复,肝内瘀血显著减轻,可见散在点状坏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LMP7亚基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36%,肝炎对照组为51%,肝炎组为26%.Western blot结果:正常对照组LMP7亚基蛋白含量为0.50±0.01,脂肪肝组为0.39±0.02,肝炎对照组为0.38±0.02,肝炎组为0.30±0.04.结论 蛋白酶体活性中心LMP7亚基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酒精性肝病组下调,这可能是酒精性肝病蛋白酶体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它在酒精性肝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中华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