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分枝杆菌三种蛋白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评价研究

    作者:刘毅;张旭霞;张雨晴;李传友

    目的 对结核分枝杆菌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以下采用38 kD表示)、线粒体通透性转换蛋白64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64,MPT-64)和肝素结合血凝素(heparin-binding haemagglutinin,HBHA)蛋白在外周血中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它们在结核病血清学方面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肺结核(ATB)组,共78例;选取同期36例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作为LTBI组;同期在北京胸科医院进行体检的31名健康人群(HC)作为HC组.将本实验室前期纯化的38 kD、MPT64和HBHA作为抗原应用于免疫学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三种蛋白抗体的表达水平,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分别比较ATB、LTBI和HC三组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蛋白抗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三种蛋白血清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ELISA检测ATB组38 kD蛋白抗体的吸光度(A)450 nm处的A值(0.343±0.120)高于LTBI组(0.221±0.102)和HC组(0.143±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 P<0.05);MPT64抗体的A450值(0.234±0.102)高于LTBI组(0.198±0.087)和HC组(0.123±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 P<0.05);HBHA抗体的A450值(0.263±0.113)高于LTBI组(0.188±0.091)和HC组(0.148±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 P<0.05).以38 kD、MPT64和HBHA蛋白抗体表达水平从LTBI组鉴别ATB组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61和0.62,敏感度分别为71.79%、62.82%和52.56%,特异度为72.22%、58.33%和69.44%;从HC组鉴别ATB组时的AUC分别为0.91、0.81和0.79,敏感度分别为87.17%、69.23%和73.08%,特异度为80.65%、74.19%和74.19%;从HC组鉴别LTBI组AUC分别为0.63、0.75和0.69,敏感度分别为58.33%、77.78%和63.89%,特异度为64.52%、51.61%和74.19%.结论 MTB 38 kD、MPT64和HBHA蛋白都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3种蛋白抗体在不同患者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评估结果表明采用ELISA对外周血中MTB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可作为结核病临床检测诊断的辅助方法.

  • 结核分枝杆菌38 kD-16 kD融合蛋白克隆表达及血清学诊断价值

    作者:刘忠华;丁元生;毕爱笑;冯永红;金瑞良;杨华;秦莲花;胡忠义

    目的 构建重组结核分枝杆菌38 kD-16 kD融合蛋白,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16 kD和38 kD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1a中,同时将2片段2次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1a中,形成38 kD-16 kD(3 816),16 kD,38 kD重组载体;经表达、纯化和复性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84例血清抗体,肺结核患者96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38例.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1a-3816,表达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kD,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纯度均达90 %以上;经 Western blotting 证实重组蛋白能与结核病患者血清反应;重组蛋白3816血清检测,其敏感性为80.2%(77/96),特异性为90.9%(80/88).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3816融合蛋白,其对血清学检测证明重组融合蛋白有希望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有效候选者之一.

  • 结核分枝杆菌12种抗原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阳幼荣;王全立;吴雪琼;梁艳;张俊仙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11种重组蛋白和1种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12种抗原包被于酶标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0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IgG水平,分析不同抗原组合对结核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单个抗原检测抗结核抗体的灵敏度介于13.3%(28/210)与40.5%(85/210)之间,特异度介于96.4%(185/192)与99.5%(191/192)之间,4种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65.2%(137/210)和92.2%(177/192).结论 多种抗原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

  •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

    作者:郄霜;张立;戴振华;赵平;杨锡琴;郭兰芹;修冰水;陈堃;王国华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gG、IgM和IgA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优势肽段融合抗原38F和64F,通过ELISA法对2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水平检测.2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涂片和培养共同阳性组(86例),第二组为涂片阴性且培养阳性组(51例),第三组为涂片和培养共同阴性组(86例).结果 22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第一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79.07%(68/86);第二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62.75%(32/51);第三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69.77%(60/86).全部样本血清学方法的检出率为71.75%(160/223).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对于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IgG、IgM和IgA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

  • 基层适宜的梅毒检验技术

    作者:张树文;王千秋;潘丽;林宁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感染的性传播疾病,是经典的性病之一.梅毒可以引起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的损坏和病变,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梅毒又可以多年无临床表现而呈潜伏状态,仅在血清学试验时才被发现.无临床表现的潜伏梅毒具有隐蔽的特点,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隐性梅毒通过性传播感染性伴,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先天梅毒,是近十年来梅毒发病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1].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对梅毒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目前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大类,而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常用且重要的检测方法.

  • 血清流行病学进展

    作者:顾惠心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首先由Frost用血清学方法测得纽约等地区各年龄组人群白喉免疫状态,后Willams应用诊断梅毒的华氏血清学试验窥察了巴的摩尔地区梅毒的分布和发病率,从而建立借助血清学方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研究传染病流行病学而发展起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支--血清流行病学.

  • 变异性克-雅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渝;万朝敏

    自1996年以来,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变异性克-雅病,研究发现这一新型传染性疾病与在欧洲肆虐的疯牛病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进展性、致命性、发病年轻化等特征.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高,而且目前又缺乏可以检测出人或动物感染了朊粒的血清学试验,流行现况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些都是对变异性克-雅病的初步认识[1].

  •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32的克隆表达及血清学检测

    作者:毕爱笑;丁元生;刘忠华;胡忠义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32(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32,CFP32)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CFP32,探讨其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中扩增出Rv0577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一T载体后,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a,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纯化及复性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60例血清抗体,其中肺结核患者97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25例,正常对照38名.结果 构建了CFP32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在约相对分子质量30 000处有表达条带,镍柱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占总蛋白的90%以上.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可以与结核患者血清特异结合.并以此蛋白进行160份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敏感度为63.9%(62/97),特异度为96.8%(2/63).结论 成功构建pET21a-CFP32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CFP32蛋白,对其血清抗体检测证明重组的CFP32蛋白有希望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有效候选者之一.

  • 唾液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在预防乙型肝炎传播中的意义

    作者:张永乐;PAN Hong-ying;谌翠容;LOU Guo-qiang;叶荣夏;LU De-rong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HBV)含量在乙肝传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0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唾液中HBVDNA含量.按血清乙肝病毒含量高低分为4组,即对照A组、阴性B组、低病毒C组[1×103~1×105拷贝/ml(copies/ml)]、高病毒D组(>1×105copies/ml).分析唾液与血清病毒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检出HBV DNA 180例,阳性率为90.O%,而唾液中检出HBV DNA145例,阳性率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35,P>0.05).低病毒C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0%vB 38.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11,P<0.01).高病毒D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It8 83.8%)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05,P>0.05).血清高病毒D组病毒平均含量为(6.63±1.55)log copies/ml(拷贝/ml的常用对数),唾液中病毒平均含量为(5.21±1.85)log copies/ml,唾液较血清病毒含量平均低一个数量级.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唾液中未检出HBV DNA.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的HBV DNA病毒时,其唾液中也存在具有感染性的HBV DNA病毒,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精确检测唾液中HBV DNA水平可评价病毒在体内复制程度,进而判断患者的传染力度.

  • 2015年云南省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麻疹抗体水平与易感性分析

    作者:赵智娴;周榕溶;李立群;余文;李琼芬;胡培

    目的 评价云南省20岁及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成年人麻疹易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6—9月,在云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抽取42个县(市、区) 252个村(居)委会共2689名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250 mU/ml为阳性,<250 mU/ml为阴性.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麻疹易感的因素.结果2689名调查对象的麻疹抗体GMC为810.20 mU/ml,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77%(241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经济状况差的地区人群相比,经济状况中等地区人群易感麻疹的OR(95%CI)值为1.81(1.33~2.47);与≥40岁组人群相比,其余4个年龄组人群麻疹易感的OR(95% CI)值分别为20~24岁[2.04(1.26~3.31)]、25~29岁[3.72(2.37~5.86)]、30~34岁[1.94(1.22~3.09)]、35~39岁[1.81(1.07~3.05)].结论 云南省20~39岁人群,尤其经济状况中等的地区人群麻疹易感的危险性较高,建议增加成年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机会,大限度减少免疫空白.

  • 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IgG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胡冬梅;蔡建飘;王大虎;狄飚;丘立文;王压娣;陈月;丁细霞;车小燕

    目的 建立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包膜蛋白Ⅲ区(envelope protein domain Ⅲ,ED Ⅲ)IgG抗体的检测方法,并探索这种方法在登革热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全长DENV EDⅢ作为抗原,建立DENV EDⅢIgG抗体捕获ELISA.用这种方法检测来自同一组35例DENV-1初次感染患者在2006年发病期和2010年随访期的血清标本,并将其检测的敏感性与商品化的Panbio DENV IgG抗体捕获ELISA试剂盒进行对比.结果 DENV ED Ⅲ IgG ELISA试剂盒对发病期和随访期血清标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是87%(20/23)和94% (33/35),而Panbio DENV IgG ELISA试剂盒对这两个时期血清标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是71% (25/35)和0.DENV ED Ⅲ IgG ELISA试剂盒对两个时期血清检测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6,P=0.331).对于发病期血清标本,DENV ED Ⅲ IgG ELISA试剂盒与Panbio DENV IgG ELISA试剂盒检测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4,P=0.165);而对随访期血清标本,DENV ED Ⅲ IgG ELISA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高于Panbio DENV IgG ELISA试剂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32,P=0.000).结论 DENV ED Ⅲ IgG抗体捕获ELISA试剂盒对登革热患者发病期血清及随访期血清中IgG抗体的检测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有可能成为DF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工具.

  • 2013年广东省三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邵晓萍;吴承刚;王富珍;梁剑;谢莘;朱琦;刘隽;胡培;邱泉;梁晓峰;郑慧贞

    目的:调查广东省3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2009—2011年查漏补种对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3年在广东省南雄市、海丰县和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21名1~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患病史以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分析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低出生体重(<2 kg)、母亲HBsAg阳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关系。结果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1%(18例),抗-HBs阳性率为60.69%(982例),抗-HBc阳性率为1.92%(31例)。有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0.84%,13/1547)低于无免疫史(1/13)及不详儿童(6.56%,4/61)(χ2=22.64,P<0.001),首针24 h内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HBsAg阳性率(0.45%,5/1118)低于不及时接种儿童(2.63%,61/190)(χ2=10.21,P<0.001)。出生体重<2 kg儿童HBsAg阳性率(5/18)高于出生体重≥2 kg儿童(0.78%,12/1548)(χ2=120.8,P<0.001)。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2.80%,3/107)高于HBs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0.21%,1/470)(χ2=8.50,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查漏补种后,1~14岁儿童HBsAg和抗-HBc阳性率下降,而抗-HBs阳性率升高。

  • 强骨宝方载药血清灭活与否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智能;苏友新;杨连梓;郑良朴;林久茂;王培清

    目的:探讨强骨宝方糖尿痛鼠血清灭活与否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1~2日龄SD大鼠颅盖骨中分离出成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碱性磷酸酶(ALPase)染色法、钙化结节染色、Van-Gieson染色鉴定细胞后用灭活和不灭活的不同时效(灌胃3、5d,末次灌胃1、3h)、不同浓度(5%、10%、20%)的强骨宝方糖尿病模型鼠血清加入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作用一定的时间,应用MTT比色法检载药血清灭活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强骨宝方灌胃3、5d,末次灌胃1、3h的5%、10%、20%糖尿病鼠不灭活血清与灭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不灭活载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促进作用较强(P<0.01或P<0.05).结论:强骨宝方糖尿病模型鼠血清灭活与否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功能,以不灭活载药血清的作用佳.

  • 补肾生血中药血管生成活性整体效应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蕾;吴志奎;张树成;吕新霞;王介东

    以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鸡胚CAM)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生血中药对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响,并用IPP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新生血管.结果表明,补肾生血中药含药血清可促进鸡胚CAM的血管增加,并以细小血管为主,这符合新生血管特征.提示补肾生血中药有促进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活性样作用.提出中医肾生髓理论可能与血脉生成有关,补肾生血与血脉生成的关系值得探讨.

  •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RNA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张显升;刘在新;赵启祖;谢庆阁

    1 概述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小RNA病毒科FMDV属,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分为O、A、C、SAT1、SAT2、SAT3和Asial 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反应.每型又根据抗原亲缘关系分为不同亚型.小RNA病毒科包括鼻病毒、肠道病毒、甲肝病毒、心病毒和口蹄疫病毒5个属.

  • 乳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秀英;粘桂粒;崔海玲;张道强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不同分期乳腺癌病人127例,乳腺良性疾病病人33例,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铁蛋白均值为27.6±11.1,乳腺良性疾病组均值为30.1±25.2,乳腺癌0期+Ⅰ期均值为63.9±49.9,Ⅱ期均值为101.2±67.7,Ⅲ期均值为179.1±63.5,Ⅳ期均值为623.3±544.1.乳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均值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并且随着乳腺癌的进展,血清铁蛋白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铁蛋白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血清学试验对阿米巴病诊断的辅助作用

    作者:杨彬;程训佳

    本文分析了仅通过病原学检查就"确诊"的阿米巴病误诊病例,介绍了IFA或ELISA检测阿米巴抗体的阿米巴病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是阿米巴病诊断较好的辅助方法.

  • 梅毒抗体TRUST实验方法的改进

    作者:王继坤

    梅毒是一种可通过血液传播的性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检测梅毒螺旋体有2类血清学试验,其中一类是检测抗心磷脂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性肠炎一例

    作者:施伟;姜支农

    患者男,55岁。反复发热伴腹泻11年。2004年因腹痛腹泻伴发热入院,肠镜提示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散片状溃疡,底部凹凸不平,局部呈结节样增生,覆脓苔,质脆,使肠腔节段性狭窄;直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水肿。临床考虑为炎症性肠病,予以柳氮磺吡啶治疗。2009年患者因发热伴颌下肿大曾行鼻咽部活检,病理结果为(右鼻咽部)黏膜慢性炎。患者反复腹痛、腹泻、发热,自2012年一直服用美沙拉嗪治疗。此次因反复发热5d 伴腹泻1d 于2015年7月21日入院,体温高38.9℃,畏寒,伴头痛头晕,四肢乏力,腹泻为水样便,6次/天。血液分析提示白细胞计数高。血清胆红素和血清肌酐测定均正常。血清学试验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HIV病毒均为阴性。大便培养分析、测试粪便寄生虫及虫卵阴性。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升结肠肠壁增厚水肿伴周围渗出,邻近多发小淋巴结显示,考虑炎症性肠病。电子肠镜示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回盲瓣变形。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多发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覆白苔。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溃疡瘢痕。

  • 北京地区儿童EB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杜海军;周玲;刘宏图;王琦;詹少兵;贾志远;毛乃颖;曾毅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EB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0~14岁儿童的血清589份,应用微润赛润ELISA classic EBV VCA IgG试剂盒,在波长405 nm下检测血清样品的吸光度值.参照试剂盒内专用的标准曲线和临界值判定血清样品EB病毒感染与否.根据专用公式计算EBV VCA IgG抗体活性.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比较北京城区和农村儿童EBV感染阳性百分率及EBV VCA IgG抗体强度.结果 血清学检测显示北京地区0~14岁儿童EBV感染阳性率为83.6%,其中城市为80.8%,农村为86.2%.EBV感染高峰集中在3岁之前为71%,其中城市为67.7%低于农村75.3%,6岁之前为82.5%.统计学分析比较城市和农村儿童不同年龄的EBV感染阳性百分率和EBV VCA IgG抗体活性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北京城区儿童6岁之前EBV感染阳性百分率有所降低,部分儿童初次感染年龄向后推移.

376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