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중국신경면역학화신경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63
  • 国内刊号: 11-35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zsm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海波,胡学强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中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血管发生的作用

    作者:周永红;王新陆;胡怀强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脑血管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amura等方法制造大鼠MCAO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药物组于造模成功后6 d按体重10 g/kg灌胃给予复健片水溶液,余二组分别灌胃给予同等量NS,1次/d,共2周.观察模型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 药物组大鼠脑内VEGF、bFGF、PDGF表达明显增强,微血管密度增高.结论 复健片可显著增加MCAO模型大鼠脑内VEGF、bFGF、PDGF的表达,提示其促进血管发生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之一.

  • 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 mRNA在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席志芹;王学峰;龚云;李劲梅;汪建华;孙纪军;龚玉来;晏勇;郭珍立;栾国明;王玉平;李云林;张建国;卢涌;李红卫

    目的 了解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CDR2)mRNA在癫痫(EP)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EP患者分成耐药(40例)和非耐药(8例)两组,用基因芯片扫描和FQ-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CDR2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基因芯片扫描提示CDR2 mRNA在EP患者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扫描一致.结论 EP患者脑组织中有CDR2 mRNA表达,由于其表达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因而检测CDR2 mRNA在血或CSF中的表达产物有可能成为诊断EP的一个重要指标.

  • 氢化麦角碱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组织CaM、CaMPKⅡ mRNA动态表达的影响

    作者:尹昱;李卫泊;吕佩源;梁翠萍;王伟斌;樊敬峰

    目的 观察氢化麦角碱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组织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制作小鼠VD模型.将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氢化麦角碱治疗组和VD模型组,分别于术后7、14、30 d测试小鼠学习成绩,24 h后测试记忆成绩,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CaM、CaMPKⅡ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 术后7、14、30 d VD模型组海马组织CaM、CaMPKⅡmRNA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7 d氢化麦角碱组CaM、CaMPKⅡmRNA的表达与VD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其表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术后14、30 d 氢化麦角碱组CaM、CaMPKⅡ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VD模型组(P<0.05).结论 VD小鼠海马组织CaM、CaMPKⅡmRNA在较长时期内表达减少可能与VD发病相关,而氢化麦角碱可以提高CaM、CaMPKⅡmRNA的表达水平,并改善VD的临床症状.

  • 蛋白酶体抑制诱导的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

    作者:张磊;常明;李红杰;侯澍;胡林森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PC12细胞的作用以及用该药物制作帕金森病(PD)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用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PSI作用于PC12细胞24、48、72 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PSI作用于PC12细胞24 h时,细胞存活率无变化;作用48~72 h时,1~20 μmol/L PSI使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47.03%~58.98%和19.58%~34.72%;凋亡细胞由1.15%升至5.27%.HE染色显示经PSI处理的PC12细胞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出现,透射电镜下细胞呈凋亡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 PC12细胞蛋白酶体受抑模拟了PD的两大病理特点,蛋白酶体功能异常可能是PD的发病因素之一,短期抑制PC12细胞的蛋白酶体功能可作为PD的细胞模型.

  •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与学习记忆

    作者:胡亚卓;吕佩源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是多种细胞外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导到细胞内的重要传递者,介导了细胞内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此文综述了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 Wernicke脑病二例

    作者:姜树军;戚晓昆;刘建国

    Wernicke 脑病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和意识障碍,病变部位多位于邻第3脑室的丘脑、下丘脑、乳头体,中脑导水管旁和第4脑室底,且双侧病变对称[1].此文报道作者医院收治的2例Wernicke脑病患者.

    关键词: Wernicke 脑病 脑梗死 MRI
  • ANCA、ACA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申宁;冯根宝;胡兰萍

    1 资料和方法 脑卒中患者81例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38~74岁,平均59.9岁;其中脑梗死53例,脑出血28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同时期献血员100名作为对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ACA)采用ELISA法测定.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设为0.05.

  • 血清S-100β蛋白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崔元孝;张清华;杜怡峰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判断及病情预测尚缺乏简便易行的实验室诊断,使脑卒中管理受到限制.该文对S-100β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三例脂质沉积病误诊分析与病理

    作者:韩敬;陈大伟

    1 临床资料例1:女,40岁.5年前开始出现四肢乏力,逐渐加重,4年前发展至蹲起费力,无晨轻暮重,但伴明显酸胀、疼痛,于作者医院查肌酶高于正常10倍余,被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经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半年后症状再次出现,3年前发展至不能行走,咀嚼吞咽困难,偶感胸闷、憋气.当时查体:鸭步步态,四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减低,新斯的明试验(+),疲劳试验(+),修正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激素及溴吡斯的明治疗后症状好转.3~4个月就诊于作者医院前四肢无力再发后,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右肱三头肌活检示:肌纤维轻度大小不等,部分肌纤维略大,胞浆内见大量细小空泡伴干裂状,未见坏死肌纤维或再生纤维,间质小血管未见明显异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改良Gomori三原色(MGT)染色未见RRF.少数肌纤维还原型辅酶Ⅰ(NADH)染色略染,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染色普遍略大.油红"O"(ORO)脂肪染色半数左右肌纤维内脂滴明显增多,ATP酶染色示Ⅰ、Ⅱ型肌纤维比例和分布大致正常,局部有Ⅱ型肌纤维聚集现象,Ⅱ型肌纤维普遍略小,两型肌纤维内均有空泡,以Ⅰ型肌纤维为著.病理提示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 LSM),确诊为LSM,考虑为肉毒碱缺乏,经给予开益能及激素治疗,其症状明显好转.

  • 多发性硬化钠钾离子通道异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晓暾;吴卫平

    多发性硬化(MS)是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有学者认为MS是一种获得性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表达异常主要为神经元、神经轴膜上离子通道数量、空间分布、表达模式的改变,其次是干扰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脱髓鞘、轴突变性.离子通道阻滞剂(ion channel blocker)已被证实具有改善MS临床症状的作用.

  • MBP对PBMC产生IFN-γ和NO的影响

    作者:李华;于国平

    目的 探讨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在CNS脱髓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在体外与碱性髓鞘蛋白(MBP)共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 -γ、NO水平.结果 经MBP刺激的PBMC 产生IFN-γ[(43.83±6.06) pg/mL]和NO[(180.76±20.75)μmol/L]明显增加,与对照组产生的IFN-γ[(28.52±2.18 )pg/mL]和NO[(95.61±13.0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NS脱髓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致炎细胞因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增多.

  • 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及表达菌株的构建

    作者:陈辉;李柱一;徐江;张惠中

    目的 将含有抗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链抗体基因的载体重新构建并建立表达菌株.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质粒pHEN1中克隆单链抗体scFv1929#全长基因, 将PCR产物再定向克隆至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中, 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 E3)plysS以构建表达菌株.结果 PCR产物约730 bp, 与预期一致, 重组阳性克隆菌株JM109+pET32a(+)-scFv1929#经菌液PCR可见730 bp处有特异性条带, 所提取质粒pET32a(+)-scFv1929#经PCR及酶切鉴定正确, 经测序后证实scFv1929#的核苷酸序列正确并正确地插入载体pET32a(+)的读码框内.将新构建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 E3)plysS以获得表达菌株. 结论 已成功地重新构建含有抗AChR单链抗体基因的载体并建立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 E3)plysS+pET32a(+)-scFv1929#, 为今后表达抗AChR单链抗体scFv1929#融合蛋白打下基础.

  • 我国南方1 5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卫彬;门丽娜;何雪桃;夏强;黄如训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03-2006-01作者医院确诊的1 520例MG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该组MG患者男∶女=1∶1.18, 发病年龄在14岁以下者占47.0%, 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者占61.25%, 按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占67.1%, 危象发生率为10.86%, MG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为8.68%, 其中甲亢的发生率为6.84%.家族性MG的发生率为1.91%.结论 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与国外报道差异较大, 提示我国MG临床表现有其独特之处, 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将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黄芩甙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春杰;尹岭;丁新生;朱克

    目的 研究黄芩甙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可能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髓鞘脂质蛋白(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型EAE模型,研究黄芩甙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分泌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黄芩甙对EAE小鼠淋巴结细胞CCR5表达的影响;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黄芩甙治疗EAE的有效性.结果 黄芩甙可抑制PLP139-151诱导的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IFN-γ的分泌,提高IL-4的分泌(P <0.001),有效降低EAE小鼠淋巴结细胞CCR5的表达;显著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使发病时间延迟(P<0.01).EAE小鼠发病数和死亡数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甙可有效治疗EAE,为黄芩甙用于临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附10例分析)

    作者:方丽波;刘广志;王拥军;张星虎;唐煜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累及CNS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亚洲人MS患病率较白种人低,但视觉系统受累严重且频繁.据文献报道,以往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作为一种同时或相继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非复发性脱髓鞘疾病在亚洲较为多见,而部分复发的MS病例亦被诊断为NMO.

  • 激素冲击对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的影响: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焦劲松;矫毓娟;王国相;金淼;汪仁斌;段晓慧;王丽

    目的 观察合并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对血浆置换(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发病后2周内入院的GBS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组7例,PE治疗组12例,PE合并MP冲击组11例.治疗4周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GBS的疗效.结果 入院时MP冲击组、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Hughes评分分别为(3.1±0.7)、(3.4±0.8)和(3.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表明,PE治疗组及PE合并MP冲击组均较MP冲击组病情改善明显(均P<0.05);而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的病情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在治疗4周时Hughes评分进步1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7%和81.8%,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可独立步行5 m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2例(75%)和9/11例(81.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治疗和PE合并MP冲击对GBS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MP冲击治疗.至于MP冲击治疗对PE治疗GBS的短期疗效影响,尚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 多发性硬化干扰素β治疗效果初步观察

    作者:吴章薇;张星虎;艾青

    目的 初步探讨干扰素(IFN-β)用于中国早期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方法 对6例MS患者采用IFN-β治疗,并随访4~27个月.根据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评分(EDSS)、磁共振(MRI)T2加权病灶演变及持续缓解的时间,综合评价IFN-β的治疗疗效.结果 6例患者随访期EDSS评分明显改善,T2W病灶负荷明显缩小,无复发者.结论 IFN-β用于中国MS患者能改善其神经功能障碍,并减少复发.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T淋巴细胞IFN-γ及其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王云甫;孙圣刚;何国厚;曹学兵;李罗清;乔娴;陈吉相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T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及其表面IFN-γ受体(IFN-γR)的表达水平. 方法 健康、雌性Lewis大鼠24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福(氏)佐剂(CFA)对照组、EAMG组.EAMG组大鼠分别于足垫、腹部及背部皮下多点注射丁(氏)双鳍电鳐的电器官乙酰胆碱受体(AChR)蛋白乳剂1 mL, 第4周再次注射上述乳剂免疫大鼠.CFA对照组只接受等量的CFA皮下注射.初次免疫后7周, 分离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并体外培养48 h后, 应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及其表面IFN-γR的表达水平. 结果 (1)正常大鼠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 其上清液中IFN-γ水平很低, 而EAMG组大鼠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较CFA对照组与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2)正常大鼠T淋巴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后可见少量IFN-γR阳性细胞, 而EAMG组大鼠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见较多IFN-γR阳性细胞, 其阳性细胞数及其平均吸光度D(λ)值均明显高于CFA对照组与正常组(P<0.01). 结论 EAMG大鼠T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及其表面IFN-γ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IFN-γ/IFN-γ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