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중국신경면역학화신경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63
  • 国内刊号: 11-35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zsm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海波,胡学强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α-干扰素镇痛功能位点研究

    作者:王云霞;崔瑞耀;宋连霞;蒋春雷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阿片样镇痛作用的结构基础. 方法采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方法,改变人IFN-α的基因和分子结构,并测定获得的IFN-α突变体的抗病毒活性和阿片样镇痛活性. 结果人IFN-α分子第122位Tyr残基突变为Ser后,仍保留了34.1%抗病毒活性,但镇痛能力基本消失. 结论人IFN-α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位于IFN-α分子空间结构上第122位Tyr残基附近区域.提示IFN-α分子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免疫和镇痛两个功能位点.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作者:袁琼兰;李瑞祥;羊惠君;张光鹏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方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0.5~48 h制成脑缺血模型,以免疫组化与凝集素(GSI-B4)组化法观察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在脑组织的分布及形态特点. 结果 0.5 h时,呈现有大量形态各异的GSI-B4阳性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随后下降;12~48 h,数量再次且持续增高,并呈不同的形态,视前区、杏仁皮质核浅层及其脑膜有阳性巨噬细胞;3~48 h,在缺血区有CD45阳性的活化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各组,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层有PCNA强阳性细胞,杏仁核、杏仁皮质核、视前区及其软脑膜有PCNA强阳性细胞;有PCNA与CD45双标阳性的细胞. 结论缺血再灌注时,不同区域小胶质细胞形态呈明显的异形性,外源性巨噬细胞可能来自血单核细胞的浸润、脑膜巨噬细胞和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层细胞的增生、浸润和迁移;CD45是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

  •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作者:易兴阳;潘继豹;潘光强;胡永启;陈步满;林瑞声;余昌明;张顺开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改变及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性(LA)、白细胞黏附功能(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进行检测,根据头部CT结果将脑梗死分成大面积脑梗死和中小面积脑梗死,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LA、LAF和sICAM-1、s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A、LAF和sICAM-1、sVCAM-1的浓度均较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LA、LAF和sICAM-1、sVCAM-1呈正相关(r=0.3377~0.7188,P<0.05);LA和LAF均与sICAM-1、sVCAM-1呈正相关(r=0.3331~0.5865,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这种异常在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妥泰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亚军;孙若鹏;牛培新;许尚臣

    1 材料和方法 56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缺氧缺血(HI)组(18只)、妥泰一次给药组(18只)和多次给药组(6只).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吸入8%(体积分数)氧气2 h制成HI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IL-6水平变化

    作者:李作孝;谭华;熊先骥;彭建一;陈枫

    此研究检测了2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目的在于探讨IL-6在GBS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脑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张华;许贤豪;国红;乔立艳;殷剑;魏雪飞;侯世芳;文诗广;矫毓娟;刘江红;王红

    磁共振(MRI)定量技术是在MRI检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化方法,可更准确反映有关病变或相关结构的变化,是纵向观察脑内情况的客观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有关文献和以往经验,此文总结MRI定量处理技术的意义、所用仪器设备、处理方法及其注意点,着重介绍目前常用的半自动定量技术和方法.

  • 重症肌无力和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方法的特点

    作者:庄立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和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神经根、周围神经.此类疾病的诊断有赖于对临床、电生理、分子生物学与病理学等多方面证据的综合分析,周围神经和肌肉相关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文旨在简要介绍有关的主要项目及应用.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突变位点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许二赫;贾建平;孙文君;刘璐;董秀敏

    目的通过对一个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家系突变位点的检测,探讨中国人家族性AD(familial Alzheimer disease,FAD)的发病机制,同时观察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的实用价值. 方法应用DHPLC方法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一个有130人的AD大家系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基因的突变位点检测. 结果 (1)5例AD患者及4例家系中的无痴呆症状者(Ⅳ-30、37、41、43)经DHPLC检测有PS1基因的第5外显子的突变峰,家系中其他成员无突变峰.PS1基因其他外显子检测及APP基因检测,家系中所有成员和正常对照组均无突变峰.(2)上述9例经DNA直接测序在PS1基因第5外显子的136号密码子发生了GCT→GGT错义突变,使丙氨酸变为甘氨酸(Ala136Gly),无突变峰者DNA测序均未发现异常. 结论 (1)DHPLC检测显示出这一AD大家系PS1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突变,该突变位点可能为中国人FAD患者早老素基因突变点之一.(2)DHPLC技术可作为大样本筛查突变位点的一种便捷可靠手段.

  • Ox-LDL促进Aβ产生的实验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江红;黎健;许贤豪;张华;国红;王红;殷剑;张星虎;乔立艳;魏雪飞;矫毓娟;文诗广;侯世芳;耿莹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能否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以及反转录PCR方法,检测经Ox-LDL处理的平滑肌细胞(SMC)Aβ的产生及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水平. 结果经Ox-LDL处理的SMC Aβ1-40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88.30%和2.16%; Aβ1-42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95.30%和2.51%. 结论 Ox-LDL促进Aβ产生.

  • PCR技术在检测sp3基因表达和ApoE基因型中的应用

    作者:乔立艳;许贤豪;冯颖;张华;殷剑;耿莹;魏雪飞;王红;国红;侯世芳;文诗广;刘江红;矫毓娟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多发性硬化(MS)和老年性痴呆(AD)的相关基因sp3和ApoE. 方法分离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链,PCR扩增sp3基因片段,应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在RNA水平上检测sp3基因在MS患者PBMC的表达情况;取AD患者外周血,用低渗溶血法提取白细胞,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ApoEε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 MS组sp3阴性表达率(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患者的ApoE ε2、ε3、ε4基因频率依次为0.067、 0.700、 0.233,AD患者的ApoE ε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结论汉族人MS患者存在sp3基因表达缺陷;ApoE ε4与AD密切相关;PCR相关技术可作为基因研究的有力工具.

  • 免疫细胞的冷冻保存

    作者:魏雪飞;许贤豪;张华;国红;乔立艳;殷剑;矫毓娟;侯世芳;刘江红

    冷冻保存免疫细胞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免疫细胞用于回顾性研究时更为关键.此文介绍一种有效的免疫细胞冷冻保存方法.这种方法对免疫细胞的各项生物学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经过程序冷冻方法长期冻存的免疫细胞仍能保留其基本的细胞功能.

  • P2蛋白及其合成肽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研究

    作者:郭向东;许贤豪;林嘉友;高扬;董书魁;李成文;潘和平

    概述了P2蛋白及其合成肽SP26的免疫学特性,对P2的理化性质、结构、体内分布以及P2-EAN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以期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治疗、预防水平.

  • 临床诱发电位学及其在神经免疫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作者:潘映辐

    简单地介绍了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的一般原则,重点对临床常用的5种EPs测试规范做了简要说明.以多发性硬化(MS)为例,阐述了EPs在神经免疫学中有广泛应用的前景,如果以临床为出发点,EPs与现代科学技术(如MRI、MRS、SPECT、PET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相结合,必将对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应有价值.

  • 多发性硬化患者IgG指数、24 h合成率、组分区带检测的比较

    作者:王红;许贤豪;魏雪飞;乔立艳;殷剑;张华;国红;侯世芳;文诗广;刘江红;矫毓娟;彭丹涛;耿莹

    目的研究IgG指数、24 h合成率、组分区带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等电点聚焦及银染色法进行检测. 结果 103例经临床诊断为MS患者中IgG组分区带阳性占90.3%,IgG24 h合成率异常占19.4%,IgG指数异常占17.5%. 结论 MS患者IgG组分区带阳性率比IgG指数、IgG24 h合成率高,对MS有辅助性诊断意义.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

    作者:林嘉友

    此文介绍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问题,包括敏感动物选择、抗原剂量、病情评分以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培养、检测和被动转移模型.

  •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制

    作者:陈生弟;陈先文

    对各种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制备原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并就各种模型的特点给予评价,重点述及性能稳定、目前常用的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大鼠PD模型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猴模型和小鼠模型.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