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중국신경면역학화신경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63
  • 国内刊号: 11-35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www.zsm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海波,胡学强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胎脑不同区域的表达

    作者:刘奔;李兰英;庞智玲

    目的检测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及其受体C-kit在胎脑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利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人胎脑不同分区和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NSC)中SCF/C-kit mRNA的表达.结果在大脑、小脑、海马、脑干、延髓、纹状体和垂体均见SCF/C-kit 基因表达.除检测到脑中占主要部分的可溶性片段外,还见一约750 bp的未知片段.在体外培养的NSC中,不同因素作用组之间SCF/C-kit的表达量极不相同.上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NSC中,SCF/C-kit的表达量高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独或与EGF联合诱导的NSC.NSC分化后,各因素作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CF/C-kit可在体内和体外表达,提示这一配基-受体信号系统在脑发育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

  • 亚低温持续不同时间对缺血脑组织中氨基酸和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方瑗;张洪;梅元武;孙圣刚;童萼塘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并维持不同时间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 结果常温脑缺血组织中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30~240 min脑组织中Glu、Asp、Gly和GABA 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 或P<0.01).常温脑缺血后组织中DA、NE和5-HT的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5-HIA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30 min脑组织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1),5-HIAA的含量低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亚低温持续60~240 min脑组织中DA、NE和5-HT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或P<0.01),5-HIAA含量低于常温脑缺血组(P<0.01). 结论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明显减轻常温脑缺血时组织中氨基酸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提示亚低温减轻脑缺血损伤作用好是在脑缺血后立即实施,并持续达1 h以上效果更明显.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和激活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初步报告

    作者:田士强;王任直;李桂林;张波;姚勇;窦万臣;孔燕国;张振兴;栗世方

    目的研制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1,NR1)的口服疫苗,探讨疫苗激活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NR1的表达载体;以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HEK293细胞,并用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方法鉴定阳性细胞株;经氯化钙法制备携带NR1表达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口服疫苗(SL-NR1);胃内灌注600 μL、D(λ)260 nm 为0.6 的S L-NR1,2周内4次给药;以阳性细胞株为靶细胞,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循环中NR1抗体滴度.结果扩增出NR1基因并构建了含有NR1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NR1;建立了细胞株 HEK 293-NR1;证实口服疫苗可激活SD大鼠(23/25只)产生NR1抗体.结论成功研制了携带NR1基因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活疫苗,其可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产生NR1抗体.

  •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重症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作者:王靖东;吴承志;马锐;刘尊敬;宁景春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和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的13例重症GBS和7例重症MS的临床转归及治疗后血中免疫球蛋白滴度变化.结果患者呼吸肌麻痹于治疗后5~14 d缓解,2个月内临床表现缓解率分别为GBS 76.9%,MS 57.1%.血中免疫球蛋白滴度明显减少(P<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激素疗法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急性重症神经脱髓鞘疾病首选方法.

  • 边缘癫痫实验模型海马内突触体素表达

    作者:李国良;肖波;谢光洁;章蓓;李昌奇;伍校琼

    目的探讨癫痫时突触体素(P38)在海马表达的时间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边缘癫痫模型,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海马不同时间点P38免疫反应吸光度值. 结果 P38免疫反应性在海马呈现两次高峰:致痫后3~6 h在海马门区及CA3区P38短期升高,30~60 d CA3区呈现第2次高峰.在内分子层,从第7天开始直至第60 天 P38呈进行性增多,且与Neo-Timm染色结果相平行. 结论 P38在海马第2次表达增高,平行于苔藓纤维出芽,与自发性发作形成有关.急性期表达增高则与癫痫持续状态的产生与维持有关.

  • 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由基和临床转归的影响

    作者:王维治;马秋兰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抑制自由基生成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51例急性脑梗死(ACI)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值并观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出现时间显著提前,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自由基生成明显减少. 结论尼莫地平治疗ACI可显示早期疗效,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生成有关.

  • 高龄老年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附3例临床报告)

    作者:秦绍森;刘芳;沙成;王新德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追踪3例高龄老年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后临床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超声、头颅及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变化. 结果 2例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2、5年内缺血发作缓解,颈动脉检查狭窄消失,1例患者术后1个月切除部位形成血栓再次出现狭窄. 结论老年人症状性高度颈动脉狭窄者可从手术中获益.

  • 间质性肌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作者:张宁;肖波;朱文斌;李国良;李静;梁静慧

    目的总结间质性肌炎(interstitial myositis,IM)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探讨IM的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方法综合分析作者医院23例IM的临床资料,并与93例多发性肌炎、34例皮肌炎进行比较. 结果 IM临床表现以肌无力、肌肉疼痛、血清酶谱增高、肌电图及病理学异常为特征,治疗以激素为主. 结论病理学检查对IM诊断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

  • 一氧化碳是一种新型气体神经介质(综述)

    作者:薛启蓂

    此文介绍近年发现的气体神经介质--一氧化碳及其合成酶血红素加氧酶,并对其生物合成、靶点、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作用,以及它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加以综述.

  • PPARγ激活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综述)

    作者:刘运海;刘尊敬

    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种配体激活型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几年研究表明,该受体激活后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涉及的病理路径进行调节,其激活剂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将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对PPARγ激活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积极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三例报告

    作者:陆正齐;胡学强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retinopathy, LHON)自1871年Leber医生首先报告以来,国内外把它作为线粒体遗传病的一个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近来进展迅速,已确定其为母系遗传病,并且找到了线粒体DNA(mtDNA)的多个突变点,如11778、3460、9438等.该病临床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单眼或双眼视力同时受损为首发症状,常合并其他神经变性,极易误诊为视神经炎或多发性硬化(MS).此文报告3例误诊为MS的LHON,并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

  • 影像学表现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脑外伤后脱髓鞘病一例报告

    作者:张爱娟;宋保华;李剑平;罗宁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颅脑外伤5 d,四肢无力3 d于2003-02-18入院.入院前5 d遭车祸伤但当时无意识障碍,入院前3 d患者出现四肢无力、步行摇晃、反应迟钝而颅脑CT未见异常.急诊观察期间病情逐渐加重.颅脑磁共振(MRI)示,双侧半球白质、桥脑中央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异常信号较弱.

    关键词: 外伤 脱髓鞘疾病
  • 急性感染后多脑神经炎二例报告

    作者:李海峰;丛志强;阎文静;李培瑗

    1 病例报告病例1: 患者男,17岁.因"视物成双伴言语不清7 d,吞咽困难5 d"于2001-08-25入院.患病前1个月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无眼睑下垂,左眼外展露白3 mm,内收露白2 mm,右眼外展不能,内收露白2 mm,上下视稍受限,双瞳孔等大,直径4 mm,对光反射灵敏.张口稍受限.双额纹浅,Bell征(+),鼓腮示齿不能.双软腭上抬无力,咽反射迟钝.抬头困难,转头有力,耸肩稍力弱.

  • 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探讨

    作者:王金春;孙锋;宋利春

    此研究利用插线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进行局灶缺血预处理,建立缺血耐受模型,检测凋亡细胞数、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脑缺血预处理是否通过抗凋亡机制产生缺血耐受作用.

  •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NF、IL-2水平研究

    作者:齐进兴;邓建中;屈宝华

    此文报道48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检测结果.

  • 重症肌无力中枢损害模型大脑基因表达差异

    作者:王桂平;李柱一;刘睿;王者晋

    目的探讨SD大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模型大脑皮质基因表达的差异,为深入研究MG的CNS损害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从MG患者和非MG患者血清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SD大鼠侧脑室,3周后取新鲜脑组织提取mRNA并分析基因表达的差异,将所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在GeneBank中分析. 结果在2 000条目的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46条,包括全长表达基因17条,表达序列标识29条.其中42条表达减少,4条表达增加.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信号转导相关基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转运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蛋白质修饰相关基因、DNA结合蛋白及转录起始因子基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等. 结论多种基因与MG CNS损害相关,差异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可为深入研究MG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 甲基强的松龙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对重症肌无力临床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世芳;许贤豪;张华;国红;刘广志;乔立艳;王红

    目的通过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乙酰胆碱受体(AChR)特异性IFN-γ、IL-10分泌细胞水平,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与硫唑嘌呤(AZ)联合治疗对MG患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CK)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21例MG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AChR特异性IFN-γ、IL-10分泌细胞的数目.同时进行临床绝对评分.结果 MP与AZ联合治疗可使MG患者外周血AChR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的数目减少,对IL-10分泌细胞影响不大.IFN-γ分泌细胞水平与临床绝对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12,P<0.01). 结论 MP与AZ联合治疗可抑制MG患者Th1类CK的产生,恢复Th1和Th2类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继而改善临床症状.IFN-γ分泌细胞水平可作为反映肌无力严重程度的指标.

  • 免疫磁珠法分离和纯化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

    作者:秦超;莫雪安;陆锐;陈莉;莫武宁;孙圣刚;童萼塘

    目的分离和纯化重症肌无力(MG)患者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 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iniMACS)分离和纯化CD3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评估并检测纯化后细胞活力. 结果骨髓分离纯化前、后CD34+ 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65±0.65)% 、(85.37±7.47)% (P<0.001);CD34+细胞分离纯化前、后细胞活力未受影响(P>0.05). 结论 MiniMACS可有效地分选MG患者CD34+骨髓造血干细胞,且细胞活力不受影响.

  • 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活性的研究

    作者:管宇宙;崔丽英;李延峰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者和正常人体内和体外经诱导后淋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差别. 方法 (1) 采用ELISA法测定 100例MG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者血清TNF-α.(2)对 20例MG患者(有胸腺病变者10例,胸腺正常者10例)和20名正常对照者,于治疗前和胸腺切除/免疫治疗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与植物血凝素(PHA)、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及空白对照共同培养后离心取上清,并以ELISA测定血清TNF-α水平. 结果 (1)血清TNF-α水平在MG组治疗前[(1.994±0.517) ng/mL]与对照组[(1.841±0.696) ng/mL]间差异无显著性.在MG组中,全身型患者血清TNF-α平均水平[(2.173±0.592) ng/mL]较眼肌型[(1.885±0.453) ng/mL]高;胸腺病变患者血清TNF-α水平[(2.210±0.583) ng/mL]较胸腺正常者[(1.787±0.495) ng/mL]高;MG患者接受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胸腺手术等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1.738±0.553) ng/mL]较治疗前[(1.994±0.517) ng/mL]下降.(2)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MG组治疗前所产生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高;胸腺病变组和胸腺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治疗后的胸腺正常组分泌的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胸腺病变组也降低. 结论 MG患者淋巴细胞经体外诱导后产生.TNF-α处于上调状态,在MG的发病中起作用或起促进作用.经过胸腺手术或免疫调控药物治疗(免疫相关治疗)后,TNF-α系统活跃性减低,病情好转.

  • 加泵肝素静脉点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秀芬;高增升

    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早期治疗关系到患者康复程度、生活质量.此文报告采用加泵肝素静脉点滴方法对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病种并随机分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的结果.

  • Creutzfeldt-Jakob病七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珏;肖波;谭兴林;周文斌;许宏伟;田发发;梁静慧

    Creutzfeldt-Jakob病(CJD)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自1980年首次报道以来仅报道50余例.此文对作者医院收治的经神经病理活检证实的7例CJD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