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内径、血清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费亮;陈良余;李世光;黎敬锋;王厚阳;王超;陆明奎;蔡大炜;张素明;牛杰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内径、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年龄50岁以上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2个月的缬沙坦降压及阿托伐他汀钙和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左房内径、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左房内径、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通过减小左房内径,降低血清中 CRP水平,进而预防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 右心房黏液瘤1例

    作者:瞿茹莼

    病历资料患者,男,28岁.因肌痛,发热1周余来我院就诊,行X线胸片检查,见心影增大,考虑肿瘤性病变.查体:神清,气平,心前区无隆起,可闻及心脏舒张期杂音.表浅淋巴结阴性.心超结果:超声所见:心脏主要测值:主动脉根部内径32mm;左房内径33mm;室间隔厚度7mm;左室舒张末内径49mm;左室收缩末内径35mm;左室后壁厚度9mm;EF 64%.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作者:党会丽

    心房颤动为一种突发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及忧虑不安。患者房颤发作时,常出现心慌气喘,严重者出现浮肿、心绞痛[1]。笔者采用稳心颗粒配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就诊患者78例,均经体表心电图或 Holter 监测确诊为阵发性房颤。排除心功能 NYHAⅢ级以上,或瓣膜性心脏病,左房内径≥55 mm;或病窦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以及伴发肝肾功能损害,或甲状腺亢进症者。全部患者均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按病例尾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4~42岁、平均(32±1.1)岁;病程(1~6)d、平均(2±0.5)d,其中属扩张性心肌病10例,瓣膜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冠心病8例。对照组42例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1.2)岁;病程(2~5)d、平均病程(3±0.4)d,其中属扩张性心肌病9例、瓣膜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冠心病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

    作者:曾垂义;王振涛;陈磊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大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死亡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此外治疗组加服抗纤益心方汤剂,日1剂。6个月后观察超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减少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尤以治疗组明显(P约0.05),两组在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具有明显差异(P约0.05)。两组在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约0.01),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抗纤益心方能减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提高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 五参顺脉胶囊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斌;王辉;王振涛

    目的:观察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择经iv胺碘酮转复后的PA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低剂量胺碘酮;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参顺脉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维护窦律治疗后15d,1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维护窦律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85.1%,8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1%,57.8%)(均P <0.05);维护窦律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大P波时限(Pmax)为( 105.5±8.6)ms,低于对照组的(109.6±9.3)ms,Pd为(39.5±8.6) ms,低于对照组(43.4±9.2) ms,LAD为(32.6±2.9)mm,低于对照维的(34.0±3.4)mm(均P<0.05);治疗组LVEF为(48.3±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7.5)%(P<0.05).五参顺脉胶囊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优于单用胺碘酮,显著缩短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缩小左房内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好.

  • 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纤颤、左房内径及心脏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

    作者:张爱军;郭宏伟;曾树林;张向晨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部分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心房纤颤转复率、心脏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98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地高辛片,疗程为6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房纤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后,治疗组的左房内径、β1、M2受体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较之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抗自身免疫机制,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房重构和心房纤颤的持续.

  •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陈杰民;兰军;涂昌;陈本发;张捷;蔡振明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相似,随访12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大于常规治疗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左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对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 脓毒症并发肺动脉高压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沈林霞;郑亚安;田兆兴;闫崴

    目的 分析脓毒症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入院24 h内出现脓毒症患者136例,根据是否出现PH,分为PH组和非PH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超声心动检测指标,分析脓毒症并发PH患者的临床特征.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脓毒症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左房内径的预测价值.结果 136例患者中32例并发PH,发病率为23.5%.两组间年龄、性别、心率、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等基线资料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白蛋白、血肌酐、肌钙蛋白Ⅰ、降钙素原、D-二聚体、酸碱度和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PH组比较,PH组氧合指数减低[(291.90±51.62)与(326.40±88.16),P=0.017],NT-proBNP[1gNT-proBNP(3.67±0.41)与(3.33±0.59),P=0.003]水平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E值[(86.12±30.43)与(67.73±21.49),P=0.008]、E/A值[(1.09±0.46)与(0.83±0.29),P=0.014]和左房内径增大[(36.49±5.97)与(31.32±4.69),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OR=1.198,P=0.010]是脓毒症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左房内径为31mm时预测脓毒症并发PH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9.0%.结论 左房内径是脓毒症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

  • 左房舒张内径变化对鉴别二尖瓣血流正常与假正常的价值

    作者:李霞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舒张期变化鉴别二尖瓣血流正常与假正常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6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9例健康人进行了研究.舒张功能包括测量二尖瓣血流E/A比值, E峰减速时间.66例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中46例为损伤类型(E/A<1,E: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A: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20例假正常类型(E/A>1).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和舒张期内径,左房排空分数(LAEF)计算方法为舒张末左房内径除以收缩末内径.结果左室功能损伤组LAEF 0.77±0.02,假正常组0.86±0. 05,对照组0.67±0.0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舒张期左房内径的变化是用于检测左室舒张功能鉴别二尖瓣血流正常和假正常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房巨大粘液瘤1例

    作者:陈礼波;熊燕

    患者女,37岁,因活动后心慌、心累4个月,加重1周来院就诊.查体:心浊音界不扩大,心律齐,心尖区闻及Ⅱ/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轻度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其它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四腔切面):左房内径(横径)46mm,其内探及一巨大稍增强回声团块,大小为89mm×37mm,边界清楚,不规则,略呈分叶状,实质回声欠均质,基底部位于左房面房间隔上部,舒张期团块部分通过二尖瓣口进入左室,收缩期则全部位于左房内(图1).

  • 儿童肺动静脉瘘超声表现1例

    作者:祝伟宏;欧玉平;马少平

    患儿男,7岁.口唇发绀、喜蹲踞伴活动后心慌、气促、呼吸困难2年,加重6d就诊.体格检查:各指、趾均呈杵状,口唇紫绀,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60 g/L.X线检查:肺血减少,左心室增大.经胸超声检查:左房内径27 mm,左室内径47 mm,右心大小正常.上腔静脉内径约17 mm,由左右头臂干汇合而成,上、下腔静脉汇入右房.

  • 川崎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超声表现

    作者:郭昕

    患儿,男性,10岁.以"以胸部闷痛不适1周"之主诉就诊.既往7年前因患川崎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儿科治疗,住院期间曾发生心跳猝停,经心肺复苏抢救,病情好转后出院.平素生活、学习如其他同龄儿,未加以特殊对待.近1周无明诱因感胸部闷痛不适,前来就诊,胸部X片提示:影增大.心电图示: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遂申请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所见:房室腔扩大(左房内径32 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2 mm、收缩末期内径48 mm),有房室腔内径正常,大血管位置及内径正常,主动脉根部内径21 mm.室间隔与左室前壁厚度变薄(厚度5 mm),心肌回声增强,3层结构消失,运动幅度平坦.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转移性肿瘤2例

    作者:张丽芬;万里亚

    例1:患者男,54岁.因消瘦半年、咳嗽、胸闷3 d入院.查体:心率84次/min,血压100/70 mm Hg,口唇发绀,肺气肿(+).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旁左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切面):左房内径35 mm,其内探及大小约31 mm×16 mm×16 mm及17 mm×24 mm×13 mm的实质略强回声,边界清晰,欠规整,基底部与左房侧壁紧密相连,且界限不清,无移动.余腔室未见异常.心包腔探及液性暗区,舒张期右室前壁厚7 mm,左室后壁17 mm(图1).超声诊断:左房多发实质性占位,心包大量积液.CT报告:左肺中央型肺癌,并侵及左主气管、肋骨、心包及左房;前上方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

  • 高血压病早期左心构型及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郭丽苹;薛炜;张文华

    目的:探讨Ⅰ期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构型及舒张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治高血压病提供可靠信息.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0例Ⅰ期高血压病人及48例健康自愿者的左心结构,包括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室间膈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左室重量(LVM),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大流速(E),A峰大流速(A),E、A峰值流速比(E/A),E、A峰充盈分数比(FFE/FFA),肺V血流频谱收缩期S波大流速(S),舒张期D波大流速(D),S、D峰值流速比(S/D).结果:左心结构测值中室间膈厚度及左室重量两组参数具显著差异;舒张功能指标中两组参数间均具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早期虽然左心结构测值尚在正常范围,但其构型已发生变化,且左室舒张功能趋于减退.

  •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研究

    作者:熊攀;周莉;侯玉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38.4%,阿托伐他汀组有效率62.5%(x2=4.56 P<0.05);②两组治疗后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左心房内径增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CRP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抑制左心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静;王冬梅

    目的 分析CRT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特点,并观察CRT一年后对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左房大小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CRT的慢性心衰患者105例,均于术前及术后进行临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RT植入前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障碍,但各组年龄、性别、NYHA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LVEF、LVEDV及L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限制充盈组左房内径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大(P<0.05).CRT术后1年入选105例患者中共有61例患者的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等级上的改善.其中舒张受损组LA改变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术前左房压增高组较左房压正常组LA的改变幅度大.假正常组左房内径的减小幅度较其余各组大(P<0.05).限制充盈组则在6MWT、LVESV、LVEF上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LA内径无明显变化.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大小改变量与舒张功能改善呈正相关(r=0.763,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与舒张功能改善呈负相关(r=-0.354,P<0.05)、而NYHA分级、6MWT、LV、LVEF与舒张功能改善无明显相关性(r=1).结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衰患者的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左房内径的改变量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呈正相关关系.

  • 主动脉瓣下内径在判断心脏扩大中的应用

    作者:王同成;陈瑕

    目的:探寻一种准确、敏感判断房室大小测量参照指标.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320例分为六组,各例均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主动脉瓣下内径(SAD),并计算LAD/SAD与LVDD/SAD.结果:(1)儿童组与成人组之间LAD、SAD、LVDD绝对值有显著性差异,但LAD/SAD与LVDD/SAD比值无显著差异,后者平均值分别为1.3±0.3与2.3±0.3.(2)当LAD、LVDD扩大时,SAD变化较小或无变化,因而LAD/SAD、LVDD/SAD比值扩大明显.结论:用LAD/SAD>1.6、LVDD/SAD>2.6作为判断房室扩大的方法较LAD,LVDD更灵敏可靠.

  • 左房增大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

    作者:李洋威;林金秀

    目的 探讨左房内径及其各参数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预测作用,为EH患者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EH患者950例,分为EH非IS组与EH+IS组,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EH患者IS发生与左房内径等因索的相关性,比较左房内径各参数对IS的预测作用.结果 共收入EH无脑卒中并发症患者624名,EH+IS组326名.通过logistic条件逐步回归分析,发现EH患者发生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OR=1.701,P=0.027),血清总胆固醇(TC,OR=1.415,P=0.001),血清纤维蛋白原(Fg,OR=1.172,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OR=1.312,P=0.001),左房内径(LAD,OR=1.398,P=0.001),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值(E/A)(OR=0.024,P=0.001).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糖尿病、TC、Fg、PWT]后,左房内径仍与IS相关(OR=1.209).不同左房参数在EH病人发生IS的危险评估依次为LAD/体表面积(OR=1.291)>LAD/身高(OR=1.274)>LAD(OR=1.209).结论 左房内径能独立预测EH患者发生IS的危险.

  • 左房增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作者:李洋威;林金秀

    左房增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决定左房大小主要因素是左室功能障碍,是左室舒张障碍的重要指标.左房大小主要用心脏彩超测定,有两个指标:左房内径(LAD)和左房容积(LAV).目前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左房大小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作者:罗晓亮;高晓津;王东;邵春丽;杨跃进;乔树宾

    目的 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连续入选自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心脏磁共振成像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或多排螺旋CT (MDCT)检查的患者共240例,总结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对AHCM预后的影响.结果 74例(30.83%)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17例;33例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余39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23例(9.58%)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受累血管均为前降支单支病变;其中1例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余21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合并冠心病组(74例)与非冠心病组(143例)比较,前者平均年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均高于后者(P<0.05);合并冠心病组预后较冠脉正常组差,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左室射血分数(Hazard Ratio==0.826,95% CI 0.746-0.915,P=0.001)和左房前后径大小(Hazard Ratio=1.423,95% CI:1.142-1.773,P=0.002)是影响AHCM合并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当对高龄、以胸痛主诉、合并高血压病及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高的AHCM患者常规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合并冠心病对AHCM预后有不良影响;LVEF和左房前后径大小是AHCM合并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15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