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大时限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姜凤久;冷沙沙;任向阳;于海龙;吴阳;刘明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房颤患者P波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64例被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慢性心力衰竭基本治疗两组相同,A组加用美托洛尔12.5~75mg/d,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Pmax和Pmin,计算出Pd(Pd=Pmax-Pmin).结果治疗前两组Pmax和P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A组的Pmax、Pd显著降低,与B组相同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比较Pmax、Pd相差有显著意义(P<0.01);而B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A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Pmax、Pd,减少房颤发作次数.

  • 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冠心病P波离散度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佟翠艳;姜凤久;刘剑立;刘雪虹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波离散度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有房颤组及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用药前及用药1年后分别测定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并以30例体检的非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用药组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用药后P波离散度下降,房颤组房颤复发减少.用药组心率变异性用药后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改善植物神经功能.

  • 参松养心胶囊及乙胺碘肤酮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刘悦香;李淑云

    目的:探讨乙胺碘肤酮及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PAF)病人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将167例PAF病人,随机分为乙胺碘肤酮组(A组)、参松养心胶囊组(B组)、乙胺碘肤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组(C组).观察比较A组、B组、C组治疗前、治疗后pd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A组、B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d明显低于A组、B组(P<0.01).结论:乙胺碘肤酮与参松养心胶囊联用更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

  • 坎地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陈玉萍;王延霞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5例阵发性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必要时联合利尿剂.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利尿剂控制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d、Pmax的变化以及血压控制和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坎地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和Pmax,并能够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袁宇峰;王贵奇

    目的 分析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心肌病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阿司匹林、洋地黄类、硫酸氢氯吡格雷、他汀类强心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距离、P波大时限、P波离散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max、Pdisp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max、Pdisp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房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P波离散度对孤立性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

    作者:麻友键

    目的 观察心电图P波离散度(Pd)与孤立性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关系,分析Pd预测房颤发生的价值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析收治的50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房颤组)患者长P波时限(Pmax)、短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与50例基线资料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房颤组Pd与LAD的相关性.计算Pd和Pmax检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房颤组Pmax、Pd及LA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d与LAD呈正相关(P<0.05).Pmax>110 ms预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发生的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60.00%,阳性预测值为63.64%,阴性预测值为66.67%;Pd≥40 ms预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为66.00%,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76.74%,阴性预测值为70.18%.Pmax>110 ms和Pd≥40 ms联合预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为40.00%,特异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60.00%.结论 体表心电图Pd是预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较为有效、无创、方便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 坎地沙坦治疗P波离散度大于40ms的高血压患者42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瑞会;徐靖靖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P波离散度大于40ms的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P波离散度大于40ms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42)例及非坎地沙坦组(42)例,药物治疗1.5年后,观察房颤发生的情况.结果:坎地沙坦组3例(8.3%)患者发生房颤,非坎地沙坦组20例(41.7%)患者发生房颤,两组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可以明显降低P波离散度大于40ms的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

  • 五参顺脉胶囊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斌;王辉;王振涛

    目的:观察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择经iv胺碘酮转复后的PA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低剂量胺碘酮;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参顺脉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维护窦律治疗后15d,1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维护窦律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85.1%,8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1%,57.8%)(均P <0.05);维护窦律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大P波时限(Pmax)为( 105.5±8.6)ms,低于对照组的(109.6±9.3)ms,Pd为(39.5±8.6) ms,低于对照组(43.4±9.2) ms,LAD为(32.6±2.9)mm,低于对照维的(34.0±3.4)mm(均P<0.05);治疗组LVEF为(48.3±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7.5)%(P<0.05).五参顺脉胶囊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五参顺脉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优于单用胺碘酮,显著缩短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缩小左房内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好.

  •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术患者P波离散度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曹爱琴;杨广;张敏州

    目的 通过分析通冠胶囊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术(PCI)患者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Pd)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从电生理方面评价通冠胶囊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冠心病PCI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冠胶囊,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的Pd 及 QTd/QTcd.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d及QTd/QTcd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冠胶囊能改善冠心病PCI术患者的心肌缺血.

  • 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前后P波离散度的变化

    作者:李婧;陈文强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胺碘酮复律前后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变化,探讨 Pmax、Pd对AF胺碘酮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45 例阵发性 AF转复为窦性心律房颤者行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大时限与小时限,计算Pd,观察6个月后心房颤动复发与未复发组Pd差异.按AF是否复发分为AF复发组与AF未复发组,观察测量两组的 Pmax和 Pd,转复为窦性心律房颤者行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大时限与小时限,计算Pd,观察6个月后心房颤动复发与未复发组Pd差异.结果 心房颤动复发组Pd较未复发组Pd明显延长(39±11)VS(27±13)(P<0.01).Pd≥40组心房颤动复发率较Pd<40组明显为高(68%VS45%,P<0.01).结论 Pd延长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指标.

  • 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作者:谭志伟;周怀根;叶翠河;阮国永

    目的 探讨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确诊65例患者采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记录(纸速50 mm/s),4次/月,记录的心电图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进行采样测量,12导联P波宽度测量后,取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两者的差为P波离散度(Pd)(即Pd=Pmax-Pmin).以Pmax≥110 ms、Pd≥40 ms为阳性标准,随访1年,并对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P波离散度(Pd)和Pmax明显增大(P<0.01),当患者心电图Pmax≥110 ms时,其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却不如Pd≥40 ms及(Pmax≥110 ms)+(Pd≥40 ms),而且阳性预测值也明显低于后两者.其中以(Pmax≥110 ms)联合(Pd≥40 m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另外患者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联合Pd在CHF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联合利用这两项指标来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那些未被体表心电图证实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依那普利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林小兰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58例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要5 mg/次,2次/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58例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治疗12周后,P波离散度(Pd),Pmax明显下降,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可降低Pd,Pmax.

  • 透析液钾浓度对P波大时限与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张雪蕾;沈洋;孙芳;周亦伦

    目的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房颤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且影响HD患者的生存率.心电图指标P波大时限(Pmax)与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是预测心房纤颤的可靠性指标.透析中的血钾迅速下降可能是诱发房颤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析液钾离子浓度对HD患者Pmax、Pd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于 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科行规律透析的窦性心律患者117例.于研究第1周的周中透析应用钾浓度2.5mmol/L透析液(DK 2.5),第2周周中透析应用钾浓度3.0mmol/L透析液(DK 3.0),余各次依旧使用钾浓度2.5mmol/L透析液.DK2.5与DK3.0透析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两次透析时的超滤量,留取透析前、后的血液样本以测定血肌酐、尿素氮与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 117例HD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6.7±12.2(25~75)岁,平均透析龄77.3±53.6月.2次透析相比,超滤量、透析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K 3.0与DK2.5透析前各生化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仅DK3.0透析后血钾高于DK2.5[(4.0±0.4)mmol/L比(3.7±0.3)mmol/L,t=10.159,P<0.001].透析后均可见Pmax延长、Pd增加.DK3.0透析后Pmax小于DK 2.5透析后Pmax[(115.8±10.7) ms比(121.1±11.6)ms,t=-6.215,P<0.001]、Pd亦然[(40.4±9.7) ms比(46.2±10.3) ms,t=-5.989,P<0.001].DK2.5和DK 3.0的透析前后血钾变化与单次透析前后Pmax变化间无线性关联(DK2.5:r=0.116,P=0.213;DK 3.0,r=0.151,P=0.585),与单次透析前后Pd变化间亦无线性相关(DK 2.5:r=0.163,P=0.079;DK3.0,r=0.166,P=0.074).结论 提高透析液钾离子浓度可以减轻透析后Pmax、Pd的延长,长期应用钾离子浓度3.0mmol/L透析液可否减少HD患者心房纤颤的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作者:吕路;崔小湖;桓文穆;黄锋先;余祯;黄华;管红斌;郑亚而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 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 心房扩大与P波离散度

    作者:熊琼玛;伍小莉

    目的探讨心房扩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心房扩大的55例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d),以Pmax□110ms,P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心房扩大与Pd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房扩大组的Pd值明显增大,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比较,Pmax无明显差异.Pd值用于诊断心房扩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max.结论心房扩大可导致蹦值Pd增大,Pd值可作为诊断心房扩大的一个有用的观察指标.

  • 高血压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相关因素

    作者:卢少平;李中洲

    目的对有无阵发性房颤(PAF)发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窦律时Pd与血压水平和LAV、LAD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记录40名无房颤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和55名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窦律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计算Pd(P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LAV和LAD.结果在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中Pd明显大于无PAF的高血压病患者(51±12 vs 38±8 ms,P<0.01),两组患者的LAV和LAD无明显差别(105±10 vs 93±18 ml ,47±12 vs 45±10 mm;P>0.05),但大的LAV和LAD组的Pd均明显大于正常的LAV和LAD组(P<0.01).在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其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无房颤史的高血压病患者(170±19 vs 160±13 mmHg,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Pd增大与发生阵发性房颤可能有关.Pd的大小受LAV或LAD的大小的影响,但LAV或LAD的大小并不是影响Pd的主要因素,收缩压可能在影响Pd大小中起主要作用.

  • 稳心颗料乙胺碘肤酮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作者:张志民;白萍;林建珍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与乙胺碘肤酮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合并PAF病人215例随机分3组:稳心颗粒组(A组)72例,乙胺碘肤酮组69例(B组),稳心颗粒加乙胺碘肤酮组(C组)74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临床症状、P波离散度(Pd)及不良反应.结果 1)A组总有效率为70.8%,B组总有效率为69.6%,C组总有效率为86.5%.C组有效率比A组、B组均显著增高(P<0.05).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C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A组、B组均显著明显(P<0.05).3)治疗后3组Pd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C组Pd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应用乙胺碘肤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PAF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P波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效果

    作者:都雯;迪丽努尔·买买提伊明

    目的 分析P波大时限以及P波离散度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预测效果.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40例高血压不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采用12导联同步的心电图机实施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波大时限、P波离散度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波大时限≥110 ms作为阳性指标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敏感性高,而将P波大时限≥110 ms且P波离散度≥40 ms作为阳性指标的预测特异性高.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取P波大时限以及P波离散度预测展示良好效果.

  • 肥胖对P波大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刘彤;李广平;傅自力;张晓伟;王少华

    目的:观察肥胖对P波大时限(Pmax)及其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肥胖导致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肥胖患者40例,按照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选取20例作为对照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肥胖组体重指数及左房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波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肥胖可导致P波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显著延长,并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

  • P波离散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王龙华;周玉杰;周美然

    目的:评价P波离散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将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运用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记录2组的大P波间期(Pmax),小P波间期(Pmin)及P波离散度(Pd)Pd=Pmax-Pmin;运用超声心动图记录2组的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Pd[(55±11)vs(29±8)ms],Pmax[(116±9)vs(105±9)ms],Pmin[(61±12)vs(75±10)ms]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P波离散度可作为心房心电不稳定性及心房颤动易发生的无创性预测手段.

381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