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肠道细菌微生态与人类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鲜凌瑾(综述);唐勇(审校)

    寄居在人类肠道的数以亿计的肠道细菌,已被证实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就肠道细菌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特应性疾病等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肠道 细菌 微生态 疾病
  • 病毒样颗粒及其疫苗研究

    作者:童彦军(综述);谢溱;蒋琳(审校)

    随着传统疫苗的升级换代,疫苗的研制越来越多的借助于基因工程手段,其中病毒样颗粒(VLPs)成为了当今病毒性疫苗研究的热点,尤其对于不易在体外大规模培养的病毒,VLPs是研发其疫苗的突破口。关于VLPs及其疫苗的研究,从球状病毒的组装理论、病毒的VLPs组装、VLP疫苗设计和VLP疫苗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 人3型副流感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火文(综述);白慕群(审校)

    人3型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HPIV-3)是引起婴幼儿严重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迄今,对HPIV-3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都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因此WHO将HPIV-3疫苗列为未来重点研发的疫苗。近年来,随着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学的发展,HPIV-3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评价阶段。就HPIV-3的生物学特性如病毒结构特征、复制过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近年来传统冷适应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的新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成果及临床试验进展作简要综述。

  • 活菌制剂冻干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光磊(综述);张新创;翟雷(审校)

    冷冻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活疫苗生产和菌种保藏等方面。细菌细胞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会出现损伤,甚至死亡。通过添加适合的冻干保护剂可以大程度减小细胞损伤,保持活菌制剂的活力和性能。就冻干过程对细菌的损伤机制、冻干保护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保护剂的筛选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活菌制剂保护剂的筛选有所启示。

  •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新年(综述);朱翠明(审校)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 MALP-2)是发酵支原体细胞膜上的一种脂多肽,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Toll样受体,产生免疫活性。 MALP-2除了对机体和细胞有固有的促炎作用以外,还又具有对炎症的负调控作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就MALP-2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恶性疟疾多表位联合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王爱秀(综述);陈勇;蒋琳(审校)

    恶性疟疾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尤其在非洲地区。目前有前景的恶性疟疾疫苗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的红细胞前期疫苗RTS’S/AS01,其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然而,疟原虫生活史复杂,抗原成分多,并且同一抗原在不同虫株间存在差异,单一抗原成分的疫苗依然不能有效地预防恶性疟疾。所以,研制一种多表位联合疫苗,使其可以在恶性疟原虫的多个阶段对人体进行免疫保护,达到预防恶性疟疾的目的,这将是恶性疟疾疫苗的发展方向。

  • A 型肉毒毒素 ELISA 鉴别试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萧在澜;王媛;顾磊;杨雨生;赵建荣;徐永浩;张华捷

    目的:建立鉴定A型肉毒毒素的ELISA鉴别试验方法以替代传统的动物试验法。方法采用现代免疫学技术,制备马源性和兔源性抗A型肉毒毒素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并就此初步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所建立的ELIS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耐用性,具有替代动物试验方法的良好前景。结论在进一步验证和确认之后,该方法有望正式成为可用于鉴定A型肉毒毒素的试验方法以替代动物试验法。

  • 一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灭活验证试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令九;徐晓霞;王桂荣;李娜;孔雪;段雪峰;邵燕;尚瑞琴;于海龙;夏青娟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可否作为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 L-A-1减毒株)的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甲肝病毒( HAV) L-A-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5条基因特异性引物,提取HAV基因组RNA,应用设计的正向引物进行反转录,再进行两轮PCR扩增,通过检测HAV复制过程中的负链中间体,对甲肝灭活疫苗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对HAV负链RNA特异、敏感。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利用此方法对5批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进行检测,结果全为阴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测定结果相同。结论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作为检测甲肝灭活疫苗( L-A-1减毒株) HAV灭活验证试验的方法。

  • 深圳市2010-2013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抗体水平分析

    作者:刘刚;卢紫燕;林应和;叶兆嘉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010—2013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10—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百日咳病例个案数据及2013年深圳市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10—2013年共报告百日咳病例176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0.54/10万,其中2011年高(0.72/10万)。报告病例中<18月龄的占94.89%,有春夏季高发的现象,病例报告单位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主(92.05%)。2013年640份健康人群血清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46.25%,其中≥20岁组的高(70.67%),4~5岁组的低(25.45%)。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P<0.001)。结论深圳市近几年百日咳报告病例以18月龄以下儿童为主,除20岁以上成人外,其他年龄组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普遍不高,应针对适龄儿童制定针对性的百日咳防控策略。

  • 2011-2014年百色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陆献蒿;梁小凤;邓积广;田红艳

    目的:了解2011—2014年百色市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重症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百色市重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核酸检测。结果2011—2014年百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05900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537例,重症率为0.51%;死亡35例,病死率为0.03%。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3岁以下重症病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27%,男女性别比为1.44∶1;散居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75.98%);患者主要集中在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右江区等右江河谷一带;重症手足口病阳性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占77.51%,柯萨奇病毒A16型占5.15%,其他肠道病毒占17.34%。结论2011—2014年百色市重症手足口病多发于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5月,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

  •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比较基因重组卡介苗与传统卡介苗 Ag85复合体成分

    作者:方习静;刘蓉娜;张海峰;段凯;闭兰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比较基因重组卡介苗Aeras-422与传统卡介苗的主要分泌型抗原Ag85复合体成分。方法分别提取基因重组卡介苗Aeras-422与传统卡介苗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进行分离,并将终得到的目的蛋白峰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TOF-MS ReflexⅢ)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基因重组卡介苗Aeras-422与传统卡介苗培养上清分泌蛋白Ag85复合体成分有所不同,Aeras-422表达的Ag85复合体成分包括Ag85A和Ag85B两种抗原,传统卡介苗菌株仅分泌表达Ag85A抗原。结论基因重组卡介苗Aeras-422分泌Ag85复合体的能力优于传统卡介苗。为建立新型结核病疫苗的质控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 49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加德纳菌检测与药敏分析

    作者:孙宗科;张尚娣;胡巍;张莹;冯海霞;惠方

    目的:了解当地女性细菌性阴道病( BV)患者中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情况以及GV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BV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492例BV患者和151例正常健康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GV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492例BV患者GV阳性率为27.8%,健康妇女GV阳性率为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离的GV对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较敏感,对头孢噻肟、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的敏感性依次降低。结论 GV为当地BV患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对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较敏感,对甲硝唑的敏感性低。

  • 一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相关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病例分析

    作者:许建雄;梁建华;王小溪;蔡衍珊;崔敏;谭慧峰;王鸣

    目的:分析一例疑似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VAPP )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病例,评估病例与接种疫苗的关系。方法由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患儿首次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第14天接种首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第21天出现发热、肢体乏力,体查: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颈部以下皮肤痛觉缺失。麻痹第5天大便标本分离到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疫苗株,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原体感染,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延髓、颈段、下胸段脊髓多发病变,胸11椎体水平以下脊神经前根强化较显著。上述结果符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结论本病例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ADEM病例,属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注意此类异常反应的发生。

  • 人胎盘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作者:李静;王芙

    目的:建立人胎盘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验证。结果可用常规法检查人胎盘片的细菌数、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并能符合微生物限度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行,可用于人胎盘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控制人胎盘片的质量。

  •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储艳;柴文清;杨菲如;季伟

    目的:了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上海市200名18~60岁健康成人进行疫苗接种后临床安全性指标(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的监测。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比较血清抗体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增长倍数。结果接种疫苗72 h内局部反应率为7.00%;全身反应率为12.00%,其中发热反应率为7.50%,其他全身反应率为4.50%;均以轻度反应为主。 H1N1、H3N2和B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3.49%、74.07%和56.08%,抗体 GMT 分别为1∶170.10、1∶128.85和1∶446.79,免疫后比免疫前分别增长到6.93倍、8.72倍和4.90倍。结论此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较好。

  • 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共表达的热休克蛋白70可以增强抗人诺瓦克病毒的黏膜免疫

    作者:王爱秀;江丽君

    作为病原体,人类诺瓦克病毒( NOV )占全球非细菌性胃肠炎的95%。目前,没有可用于对抗人类NOV病毒的疫苗,因为它不可培养,而且缺乏小动物模型。近研究表明,表达人类NoV 衣壳蛋白(rVSV-VP1)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rVSV)在小鼠体内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为了进一步改善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热休克蛋白70(HSP70)被插入到rVSV-VP1骨架载体。作为双重插入,萤火虫荧光素酶( luc)基因插入到HSP70,形成第二构建物。相比 rVSV-VP1,所得到的重组病毒( rVSV-HSP70-VP1和rVSV-luc-VP1)在小鼠体内的细胞繁殖和病毒传播有所衰减。在接种剂量为1.0×106 PFU时,相对于 rVSV-VP1, rVSV-HSP70-VP1触发了显著增高的阴道IgA应答;相对于rVSV-luc-VP1,诱导显著加强的粪便和阴道IgA 应答,尽管血清IgG和T细胞的应答是相似的。在接种剂量为5.0×106PFU 时,rVSV-HSP70-VP1比rVSV-VP1刺激显著增高的T 细胞应答,粪便及阴道 IgA 应答。当rVSV-VP1和rVSV-HSP70构成联合疫苗时,粪便和阴道IgA应答也显著上升。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ⅰ)插入一个附加的基因( HSP70或 luc )到rVSV-VP1骨架,可以进一步衰减以VSV为基础的疫苗在体外和体内的毒性,从而提高了候选疫苗的安全性;( ii ) HSP70增强基于VSV的人NOV疫苗引发的人类NOV病毒特异的黏膜和T细胞的免疫。

  • 对近20年未接种相关疫苗的40岁以上成人接种单剂Tdap-IP V后再接种2剂 Td-IP V 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的评估

    作者:叶星;江丽君

    简介:本文通过对过去二十年内没有接种过白喉和破伤风相关疫苗的成人给予单剂量Tdap-IPV (破伤风、白喉、百日咳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两剂Td-IP V (破伤风、白喉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来评价这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

  • 经鼻黏膜免疫的双价流感活疫苗的保护效力及保护机制

    作者:王爱秀;江丽君

    先前我们报道了新的潜在的减毒流感活疫苗( LAIV),命名为SIV/606,表达H1和H3血凝素毒株。我们还表明气管内接种SIV/606,可以防止感染H1和H3甲型猪流感病毒亚型。在这里,我们通过鼻内接种SIV/606至猪体,这是一种LAIV更合适的免疫途径,以期评价其疫苗效力。SIV/606鼻内接种,可以诱导血清IgG抗体,预防H1N1 SIV(猪流感病毒)和H3N2 SIV。而且针对H1N1 SIV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很高,但H3N2 SIV的中和抗体滴度不高。当我们用H1 N1和H3 N2猪流感病毒攻击猪时,我们观察到肺部病变显着减少;在接种疫苗的猪肺组织中,病毒滴度降低。我们的分析还表明,接种疫苗的猪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分泌细胞有更多的IFN-γ。我们的研究表明, SIV/606疫苗鼻内接种对预防H1 N1 SIV 和H3 N2 SIV感染是有效的。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尽管H3 N2 SIV的中和抗体滴度低,但仍然能够提供免疫保护。

  • 用于快速测定流感疫苗效力的新型抗体非依赖性受体结合 SP R检测法

    作者:张怡田;江丽君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研讨会,提出优先开发测定流感疫苗效力的替代检测方法,以期满足流感大流行时加快流感疫苗批签发的需求。作者开发了一种抗体非依赖性的,简单的高通量的以受体结合SPR为基础的效力检测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参考抗血清,而且能够用于快速血凝素定量测定以及在流感大流行情况下便于流感疫苗的快速批签发。在这种受体结合SPR表面等离振共振测定中,利用在α-2,6或者在α-2,3位带有唾液酸的合成的聚糖与半乳糖相连接。在这项受体结合SPR检测法中,仅仅是在功能上具有活性形式的血凝素(三聚体和寡聚体)才能识别唾液酸一聚糖并且能够定量。对于得自不同生产厂家的流感疫苗而言,无论是季节性( A/H1N1,A/H3N2,B谱系)还是大流行流感( A/H5N1,A/H7N9)毒株,这种唾液酸-聚糖SPR测定都具有广泛的血凝素含量定量的动力学范围,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低变异性。此外,这种唾液酸一聚糖SPR测定是活性血凝素稳定性的征兆,并且可以精确的对加铝佐剂和水包油佐剂的流感疫苗中的血凝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重要的是,通过SPR为基础的效力测定法和传统SRID单径向免疫扩散测定法所得血凝素含量结果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流感病毒利用其神经氨酸酶蛋白逃避NK 细胞激活受体的识别

    作者:张怡田;江丽君

    自然杀伤( 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和消灭转化细胞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抑制和激活受体控制病原体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识别。曾表明NK细胞激活(杀伤)受体中的天然细胞毒性受体NKp44和NKP46,可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病毒血凝素( HA)蛋白相互作用。我们进一步发现,NKp44/NKP46和病毒的HA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唾液酸依赖性的,并可以导致消灭感染的细胞。在此我们证明了流感病毒具有反击机制,病毒使用其神经氨酸酶( NA),阻止NKp44和NKP46受体识别HA,从而降低NK细胞消灭感染细胞的能力。

  • 欢迎订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作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73年创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宗旨为,报道国内外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等,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及应用,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 欢迎登录《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网站

    作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尊敬的专家、读者、作者及各位同仁:您们好!自2012年1月起,《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网站( http://wsmy.cbpt.cnki.net )正式运行。本站网页有期刊简介、在线办公投稿、在线期刊、论坛等您所需要的信息,欢迎登录。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关于稿件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

    作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争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于2012年1月与中国知网( CNKI)签订了《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

  •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与疫苗研制的30年回顾

    作者:于永利

    1983年12月,一篇关于用昆虫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重组人β干扰素文章的发表,标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诞生。迄今为止,已采用BEVS表达生产了数千种重组蛋白,其中7种已被成功用于商品化人用或兽用疫苗的抗原。仅对30年来基于BEVS的疫苗研制作一论述。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