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善辉;李培锋;王希良

    呼吸道合胞病毒(HSV)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WHO要求对RSV要严加监控.RSV是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届的单股负链非节段性RNA病毒.RSV疫苗的研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被批准使用其疫苗.RSV膜表面融合蛋白F和黏附蛋白G两种糖蛋白,足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主要的病毒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开发主要针对这两个蛋白.目前研究的有纯化的F糖蛋白(PFP)、BBG2Na、嵌合型F-G糖蛋白及纯化的F、G和基质蛋白M.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RSV亚单位疫苗作一综述.

  • 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节

    作者:陈潇;朱迎;胡永秀

    Toll样受体4(TLR4)是早发现的人类Toll样受体,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TLR4表达的包括上调因素和下调因素在内的一些主要调节因素.

  • 真菌漆酶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左斌;王海斌;葛俊;贾文祥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也是木质索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目前已发现多种生物能产生漆酶,包括植物、真菌、昆虫、细菌等.其中,以真菌中的白腐菌研究多.近年来,由于漆酶在生物漂白、农作物秸秆利用以及环境垃圾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漆酶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发展,漆酶研究已深入基因水平,已有多种漆酶基因获得克隆,一些漆酶基因也实现了异源表达.本文概述了真菌漆酶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TCCP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顾江;毛旭虎

    TCCP(内膜素受体偶联细胞骨架蛋白,Tir couple cytoskeleton protein)是近年研究新发现的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致病分子,它经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转导人宿主细胞内,结合并活化宿主蛋白N-WASP(神经威奥综合症蛋白),引起肌动蛋白的聚集,终诱导特征病理改变黏附、擦拭(A/E)损伤的形成.本文就近年来对它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杜艳;黄东;单斌

    伴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迅猛增长,逐渐认识到对许多真菌诊断的重要性,本文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概况、危险因素以及传统和新近发展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 梅毒螺旋体部分膜蛋白的研究现状

    作者:伍宁;刘双全;吴移谋

    梅毒螺旋体(Tp)目前尚不能体外培养,抗原获取困难,从而影响到Tp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疫苗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Tp全基因序列的解析、多种重组Tp膜蛋白的成功表达及其结构功能的日益明确,为Tp发病机理的研究、诊断方法的更新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纳米乳剂在生物恐怖防护中的应用

    作者:王嘉军;张伟

    由于军事环境的改变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恐怖已成为本世纪极大的威胁.采用新技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是生物反恐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型纳米乳剂的概念、特点及在生物恐怖防护中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阳帆;万艳平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防治宫颈癌的主要措施.已上市的宫颈癌疫苗为几种型别HPV衣壳蛋白的混合物,用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而针对HPV所致感染及宫颈癌等治疗性疫苗正在研制中.

    关键词: HPV 宫颈癌 疫苗
  • 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组装机制

    作者:黎庶;胡福泉

    组装是病毒复制特有的必需环节,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装机制有着很大差异.如疱疹病毒等双链DNA(Double strand DNA,dsDNA)病毒,其组装过程需要以末端酶为代表的多种组装相关蛋白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本文即以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为例就疱疹病毒(甚至是dsDNA病毒)的复制组装作一简单的综述.

  • 狂犬病毒aG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适应研究

    作者:袁彦宝;郑淑媛;李志强;代长海;顾丹阳;赵淑杰

    为研制有效、安全和稳定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提供实验室基础资料.采用狂犬病固定毒4aG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传代适应,同时对该毒株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条件,病毒液的回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狂犬病固定毒4aG株在Vero细胞上多次传代后获得一株Vero细胞适应株(4aG-V株),该毒株的毒力可达8.50 logLD50/ml,且具有很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感染Vero细胞适种毒比例为1:103,病毒滴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到第12天后逐渐减弱,且采用低温冻融破碎法回收的病毒液滴度优于直接收液法.4aG-V株在Vero细胞上维持时间长,可连续收液,有望其生产高滴度的狂犬病毒液.

  •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37℃孵放一周后不同时间的滴度测定

    作者:张维秀;严东珍;吴杰;张静

    为了了解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简称JEV)的热稳定性,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在37℃孵放一周后2~8℃保存于不同时间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结果显示,疫苗在37℃孵放一周后2~8℃保存2个月内进行测定,滴度无明显下降趋势.在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热稳定性检测中,37℃孵放一周后2~8℃保存,可在2个月内进行检测,对其热稳定性检测无明显影响.

  • 免疫佐剂对幽门螺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胡巍;刘文;王珊珊;陆建光

    幽门螺杆菌是一类高传染性的致病细菌,能导致人类多种疾病.为比较不同佐剂对该致病菌的免疫原性的影响,实验中利用简单的布氏肉汤添加环糊精液体培养基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分别与福氏佐剂、自制油佐剂、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免疫昆明种小鼠,经间接ELISA法分析抗血清效价证实,三种免疫佐剂都能有效地刺激小鼠对幽门螺杆菌产生明显的体液应答,其中福氏佐剂的效果好,自制油佐剂略强于氢氧化铝佐剂的免疫活化作用.三者免疫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福氏佐剂1:25600,自制油佐剂1:12800,氢氧化铝佐剂1:12800.

  • 黑龙江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马玉杰;薄芳;安立志;张世婷;孙兆丹;黄鹤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现状和人群免疫水平,评价我省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全省7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个乡级单位,1~59岁作为目标人群共调查3337名人群.黑龙江省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经标化后为5.65%、55.45%、30.50%,1~3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1~3岁、4~10岁和11~14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43%、89.40%和64.81%;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6.64%、75.57%和49.87.城市和农村HbsAg阳性率分别为3.26%和5.04%.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降低HBsAg携带率.

  • 沙眼衣原体多形态膜蛋白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血清中和作用研究

    作者:刘光桥;马晓红;宋立华;左庭婷;端青

    通过DNA重组技术表达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多形态膜蛋白D(polymorphic membraneprotein D,PmpD),用Ct-PmpD重组蛋白(rCt-PmpD)制备免疫兔血清,观察该免疫血清在鸡胚攻毒试验中的保护作用.采用PCR技术从Ct L2型基因组中扩增PmpD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rCt-PmpD,用Ct L2免疫兔血清Western Blot(WB)检测其抗原性.复性后的rCt-PmpD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免疫荧光法(IF)检测其免疫原性,并用鸡胚攻毒试验检测其中和活性.rGt-PmpD在工程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胞浆中,WB结果显示rCt-PmpD能被Ct L2免疫兔血清识别.用rCt-PmpD免疫家兔获得的血清在IF中能与Ct L2反应;中和试验表明,rCt-PmpD免疫血清能有效保护鸡胚免于死亡.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rpET32a-PmpD,表达的rCt-PmpD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rCt-PmpD免疫血清具有中和活性,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 炭疽杆菌致死因子的克隆与表达

    作者:李睿;王革;尤明强;傅林锋;王秉翔

    以炭疽杆菌A16R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炭疽杆菌致死因子LF基因.构建pET-28(a)/LF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优化表达条件,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细菌可溶性总蛋白的10%,表达产物经疏水层析纯化后,目的蛋白约占90%.免疫双扩散及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表达产物与炭疽杆菌诊断血清有特异性反应,具有抗原性.

  • 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Hib多糖抗体含量的条件比较研究

    作者:李红;唐静;李茂光;李亚南;何莉;叶强

    分别以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作为封闭液的主要成分测定7份血清中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抗体含量,结果显示,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用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和HRP标记的鼠抗人IgG测定该7份血清,结果显示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将血清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由37℃1.5h改为4℃16h(过夜),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优化了该方法.

  • 抗-HCV检测灰区设置的意义

    作者:孙家志

    为了探讨抗-HCV检测设置灰区的意义.以阈值定为阴性对照加0.12,灰区定为阈值下20%的范围,落在灰区内的样本用同一试剂双孔复查,只要有一孔阳性则判为阳性.结果显示,27份样本中,经复查有4份阳性,占14.8%,13份仍落在灰区,占48.1%,10份为阴性,占37%.如果不设灰区,将有抗-HCV阳性的样本的血液流入到患者体内,可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灰区 抗-HCV 意义
  • 无热原蒸汽灭菌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与效果验证

    作者:马延明;杨勇;王涛;李国晏

    为保证生物制剂生产的安全性,采用空载热分布试验,满载热穿透试验和微生物挑战试验对无热原蒸汽灭菌柜进行验证.另取疫苗生产中常用的Earle's液、PBS液及0.2%水解乳蛋白各5批,均采用无热原注射用水配制,无热原蒸汽灭菌.选用"Fluids121℃"15分钟循环程序和"Fluids115℃"20分钟循环程序检测热原质与灭菌效果.灭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无热原蒸汽灭菌符合现行GMP的要求.

  • 对不同材料包扎的生产用容器灭菌效果的比较试验

    作者:杨勇;李国晏;孙一玫;马延明;王勇;李安

    为了改进长期以来细胞瓶以牛皮纸加无纺布包装后进行灭菌的方式,实验中依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现行GMP的要求,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以15L细胞瓶为对象,用不同材料(牛皮纸加无纺布、铝箔纸、两层无纺布、带砂芯的硅胶塞)包装后进行灭菌效果的比较试验及残留蒸汽冷凝水测量试验,结果显示用带砂芯的硅胶塞包装的细胞瓶在灭菌过程中瓶内实际温度均能达到设定要求,热穿透及微生物标的验证试验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05年版的标准要求,残留蒸汽冷凝水明显少于其它包装方式,有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