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鲍曼不动杆菌Ⅵ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董俊芳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不动杆菌,属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其多重耐药性严重降低了治疗选择性,对全球的医疗系统造成极大威胁.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革兰阴性细菌中广泛存在的毒力系统,可通过直接接触将效应因子注入临近细菌导致其死亡,实现自我保护.T6SS在AB中高度保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6SS在AB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AB T6SS的组成、功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AB的致病及耐药机制提供依据,并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 实时定量PCR发展概述

    作者:郑伟峰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qPCR)是一种通过荧光信号对PCR进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等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生物制品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的中介探针聚合酶链反应(mediator prob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 PCR)和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新技术加以介绍,同时也对qPCR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如参考基因选择和核酸质量评价)以及qPCR低限度标准(minimum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ation of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MIQE)指南作一概述.

  • 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房世娣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具有双功能的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将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重定向到肿瘤细胞,在功能分子(细胞)和靶细胞之间架起桥梁,产生导向性作用.目前,BsAb已广泛应用于癌症、炎症、病毒感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现就BsAb的结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树突细胞的免疫耐受及其在Ⅰ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作者:胡聪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通过将抗原提呈给初始T淋巴细胞(native T lymphocyte),从而诱导CD8+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和CD4+效应T细胞的分化并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此外DCs在诱导并维持免疫耐受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就DCs的免疫耐受机制及其在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T1DM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免疫疾病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研究进展

    作者:崔博沛

    自2008年以来,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婴幼儿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2011年以后,中国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呈增多趋势,在部分地区已替代EV71和CVA16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CVA10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动物模型及疫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淑勤;汪莲;肖晓玲;许建雄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水平,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2 521名居民血样,用ELISA检测血清HBsAg和anti-HBs,使用泰勒级数线形法估计率的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总阳性率6.67%(95% CI:6.45%~6.88%),其中45 ~ <50岁组高,HBsAg阳性率为11.23% (95% CI:10.11%~ 12.34%),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ti-HBs总阳性率66.95%(95% CI:66.55%~ 67.36%),其中<5岁组高,阳性率为85.11%(95% CI:74.93%~95.28%),与其他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低的街道为登峰街(4.17%),高的为珠光街(9.67%);anti-HBs阳性率高的街道为登峰街(72.52%),低的为流花街(62.40%);各街道间HBs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效,需继续开展以减少免疫空白人群,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辽阳市乙型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滨;丁善飞

    目的 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辽阳市乙型肝炎(hepatitis B,简称乙肝)发病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乙肝预警系统及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辽阳市2001年1月-2015年12月乙肝月发病数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应用EViews 8.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并对2016年1-12月乙肝月发病数进行预测评价.结果 所构建的ARIMA(1,1,1)(1,1,2)12模型为佳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较好,相对误差较小.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够反映辽阳市乙肝发病的时间趋势,适用于短期预测,预测效果理想.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EGF片段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张培星;李涓;窦倩倩;贾晓晖

    目的 制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2,MASP-2)EGF功能区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带有EGF基因片段的pGEX-6P-2原核载体诱导表达GST-EGF融合蛋白,并采用商品化GST-Beads进行纯化;将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混合后,免疫5周龄BALB/c雌性健康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并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 成功表达并纯化EGF蛋白,以此成功制备出特异性强的GST-EGF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与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琼脂双扩散法检测的EGF抗体效价为1∶8;Western blot检测的EGF抗体效价大于1∶2 000.结论 成功制备出具有特异性强且效价高的GST-EGF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 无血清细胞培养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生长中的应用

    作者:许定花;王建梅;周鹏;杨小青;冼嘉仪

    目的 建立无血清培养基培养Vero细胞制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的工艺.方法 分别采用含10%牛血清的MEM(10% MEM培养基)和无血清M2培养基(SF-M2培养基)在方瓶中培养Vero细胞制备SFTSV,比较无血清与含血清培养基培养Vero细胞制备SFTSV在病毒滴度及病毒繁殖曲线之间的差异.在生物反应器里用无血清培养的方式进行工艺放大,收获病毒原液并进行检定.结果 无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能够满足SFTSV培养需求,与含血清细胞培养相比,单位细胞病毒产量没有降低,达到30~60个活病毒/细胞.可以实现在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放大,病毒高峰时病毒滴度均在7.0lgPFU/mL以上.结论 无血清细胞培养可以应用于SFTSV的培养,有利于降低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纯化难度,提高疫苗安全性.

  •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胶原结合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王倩;周志军;李娟;彭焱;岳胜兰;李陶敬;林连珍;汪菲菲;李策生;胡勇

    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胶原结合活性(collagen-binding assay,CBA)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验证后用于vWF纯化工艺的探索.方法 用微量滴定板做载体,以人Ⅲ型胶原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人抗vWF为检测抗体,通过筛选不同的包被条件、胶原质量浓度及检测抗体含量确定其反应参数,建立人vWF胶原结合活性检测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选择性及样品稳定性,并初步应用于vWF纯化工艺的探索.结果 使用pH 9.5碳酸盐缓冲液包被胶原,包被质量浓度为20 μg/mL,检测抗体稀释度为1:4000,国际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51.500 ~ 3.218 mIU/mL,R2≥0.999.定量上限为51.500 mIU/mL,回收率在81.60%~105.08%;定量下限为3.218 IU/mL,回收率在90.50% ~ 108.18%,CV均≤5.0%;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的回收率在80.3%~ 109.6%范围内;批内CV值≤8.0%,批间CV值≤6.4%.当NaCl浓度在55 ~ 350 mmol/L、CaCl2浓度≤125 mmol/L时,定量上限的活性回收率在80%~ 120%范围内;当vWF/FⅧ>0.1时,质控样品准确度在100%±25%范围内;vWF标准品在室温放置2h的回收率在88.06%~ 87.21%,于-80 ℃反复冻融的回收率在80.55% ~ 103.11%范围内,于-20℃反复冻融的回收率在55.28% ~ 79.55%范围内.结论 建立了人vWF胶原结合实验,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和特异性,可用于vWF纯化工艺样品中vWF的胶原结合活性检测.

  • 人源天然抗TNF-αScFv抗体的筛选及性质分析

    作者:乔玉玲;卢卫嘉;陈继军;秦海艳;王建锋;张超;熊颖;毛晓燕

    目的 以人肿瘤坏死因子(human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human TNF-α)为靶抗原,从构建好的人源天然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对应的ScFv抗体,验证其中和活性后测定动力学常数(kineticdissociation,KD).方法 以TNF-α梯度稀释后包被免疫管,对人源天然ScFv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筛选,制备TNF-α单克隆噬菌体抗体颗粒,经ELISA试验筛选阳性克隆后测序并分析;将正确的阳性抗体序列亚克隆到pET-26b表达载体上,原核表达后用Ni Sepharose 6 Fast Flow介质进行纯化;用MTT比色法对筛选的ScFv进行中和活性验证,并测定其中和抗体的KD.结果 通过3轮筛选共得到18个正确的抗体氨基酸序列,对其原核表达及纯化后得到的6株可溶性表达的抗TNF-α ScFv进行中和活性验证,并对其中有中和活性的4株ScFv抗体测定KD.结论 从人源天然ScFv噬菌体抗体库中成功地筛选出4株抗人TNF-α的ScFv中和抗体,其中1株ScFv抗体的KD为4.80×10-8,细胞毒中和率达到48.9%,达到了药用级抗人TNF-α中和抗体的研发要求,为全分子抗体药物的构建及稳定细胞株的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腐皮镰刀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瑜;马建忠;张伟杰;高恺;冯海霞;张莹;车团结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特异的鉴定腐皮镰刀菌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运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检测腐皮镰刀菌,并对此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对45例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好,其检出率高于普通PCR;灵敏度高,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1.0× 102 copies/μL;稳定性好,对质粒为1.0× 107 copies/μL、1.0× 105 copies/μL、1.0×103 copies/μL的标准品重复检测10次,结果显示扩增反应Ct值的变异系数为0.96%~1.68%.结论 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腐皮镰刀菌,不仅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简便、快速、易操作.

  • 流行性感冒病毒细胞培养阳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韩志国;薛娜;樊旭成;高枫

    目的 分析影响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细胞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3月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细胞分离培养,以分离得到的阳性样本为病例组,阴性样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病毒分离阳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98份PCR核酸检测阳性样本中,分离阳性率为22.80%(296/1 298).其中,季节性H3N2占13.79%(179/1 298),甲型流感病毒H1N1占1.54%(20/1 298),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占7.24%(94/1 298),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占0.23%(3/1 298).样本来源、发病采样时间间隔、原始样本PCR核酸检测结果、不同采样机构和采样至收样时间间隔对病毒分离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收样至接种时间间隔以及提高医疗机构的采样水平是提高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的关键.

  • 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场地变更质量可比性研究

    作者:蔡蕾;谢蕾;程庆;孙范玉;彭晓;周翎乔;郑波;王亮

    目的 通过可比性研究证明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场地变更后质量的产品一致性.方法 从生产用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可比性分析,比较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场地变更前后产品质量特性.结果 确认水痘疫苗生产车间场地变更前后原材料未发生改变;生产工艺未发生变化,部分工艺参数由于设备更新进行了调整但未对工艺控制造成影响;对工艺用水、疫苗质量、疫苗稳定性的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新车间生产的原液病毒滴度为5.0 lgPFU/mL、半成品病毒滴度为4.6 lgPFU/mL,成品中水分含量为1.0% ~ 1.4%、病毒滴度为7.8~ 8.0 lgPFU/mL、热稳定性试验为6.8 lgPFU/mL与老车间同步生产的成品结果(原液病毒滴度为4.9~5.0 lgPFU/mL,半成品病毒滴度为4.5~4.6 lgPFU/mL,成品中水分含量为1.1%~1.3%、病毒滴度为7.8~8.0 lgPFU/mL、热稳定性试验为6.8 lgPFU/mL)相似,且均在2014年老车间相对应检测项目均值±3 SD范围内,新老车间成品中的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和乳糖酸红霉素残留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t=1.00,P>0.05);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新老车间同步生产的各3批水痘疫苗成品的数据稳定性一致,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疫苗安全性均符合相关要求,新老车间同步生产的疫苗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水痘减毒活疫苗生产场地变更前后产品质量特性高度相似,场地变更未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 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中和试验血清起始稀释倍数的研究

    作者:赵慧;李娟;马新兴;周凌云;李长贵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假病毒中和试验起始稀释倍数进行研究,确定该系统中合适的起始稀释倍数.方法 为了排除血清中HPV抗体以及母传抗体的干扰,选取50份15~ 18月龄的儿童血清作为验证样本.血清以不同的稀释倍数,与适量的假病毒中和.以光学显微镜观察接种细胞的形态,来判定不同稀释度的血清对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观察感染细胞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强度及数量,以此考察血清对假病毒感染过程的影响.结果 血清稀释度1∶40对细胞生长状况影响较小;该稀释倍数的病毒进入细胞表达的荧光强度与不加血清的阳性对照类似;假病毒感染细胞导致的荧光斑点数与真实病毒对照相比减少了10%,远低于中和试验判定阈值(相对抑制率50%).结论 在该实验系统中,HPV假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起始稀释度以1∶40较为合适.

  • 抗生素联合卡介苗治疗结核病的动物模型评价

    作者:都伟欣;苏城;沈小兵;杨蕾;陈保文;王国治;卢锦标

    目的 用豚鼠模型初步评价抗生素联合卡介苗治疗结核病的可行性.方法 用高剂量Mtb皮下攻击豚鼠2周后,将重组ESAT6-CFP10(EC)变态反应原皮试阳性的豚鼠随机分成4组:NS组、BCG组、抗生素组、抗生素+BCG组.抗生素+BCG组接受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喷丁(rifapentine,RFT)的联合化疗,1次/周,共3次,给药结束后,每只豚鼠皮下免疫1/10人用剂量BCG;BCG组每只豚鼠仅皮下免疫1/10人用剂量BCG;抗生素组仅给药INH和RFT,1次/周,共3次;NS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全部豚鼠于攻毒13周后安乐死解剖,评价肝、脾、肺的脏器综合病变指数,计算脾脏活菌载量(lg CFU),并对肝、脾、肺脏器做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NS组、BCG组、抗生素组和抗生素+BCG组的脏器评分分别为83±8、81±10、45±28和33±14.其中,BCG组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组和抗生素+BCG组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q=6.84,P<0.001;q=9.02,P<0.001),两组与BCG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q=6.44,P<0.001;q=8.63,P<0.001);但抗生素组与抗生素+BC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BCG组豚鼠的脾脏活菌载量为(3.62±1.13)lgCFU,与NS组的(4.92±0.52) lg CFU和BCG组的(5.20±0.43) lg CF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54,P<0.01;q=6.72,P<0.001).抗生素组脾脏活菌载量为(4.39±0.50)lg CFU,与其他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各组病变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BCG组>NS组>抗生素+BCG组≈抗生素组.结论 化疗后免疫1针BCG的治疗效果较差,多针次的BCG免疫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 IL-5和IL-25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阳阳;常浩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均为呼吸道炎症,70% ~ 80%的哮喘患者均伴有变应性鼻炎,二者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目前认为,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在Ⅰ型变态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在哮喘患者研究中,白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可促进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AR患者血清中IL-5、IL-25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临床意义及其与AR的相关性.

    关键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