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黄连素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小艺

    黄连素(berberine)是在中国传统医药中广泛应用的广谱抗菌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并在宿主与外环境间黏膜稳态的建立和维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对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现就黄连素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 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宇;HU Si-hai

    佐剂对于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改变免疫应答类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人用疫苗中可使用的佐剂数量有限,尤其是有效的黏膜免疫佐剂缺乏.黏膜免疫佐剂能有效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减少抗原用量或免疫接种次数,促进抗原提呈细胞的提呈作用,从而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但黏膜免疫佐剂安全性、有效性、免疫效力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就目前常用的几种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IL-17家族与哮喘

    作者:吕文漪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可危及生命.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成员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IL-17A、IL-17F和IL-17E与哮喘密切相关,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对IL-17家族不同成员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肠道病毒68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卞莲莲;孙世洋

    2014年,在美国暴发了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D68,EV-D68)感染相关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引起全球对EV-D68的广泛关注.EV-D68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然而其某些生物学特性和流行规律却与典型肠道病毒不同.EV-D68可通过呼吸道传播,重症患者可表现与脊髓灰质炎相似的神经系统症状,且有一定的死亡率.该病原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流行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挑战.现对EV-D68流行概况、分子流行病学、血清中和抗体、交叉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Tim-3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广祥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3,Tim-3)可表达于Th1细胞,还可表达在其他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Tim-3能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诱导免疫耐受.其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就近年来Tim-3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Tim-3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价值.

  • 快速鉴定B群链球菌及检测其耐药性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作者:何其励;王欣;黄娟;陈军剑;郭主声;张丽华;朱学海;杨维青

    目的 建立快速鉴定B群链球菌(group BStreptococcus,GBS)的同时检测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并初步应用.方法 建立多重PCR方法,同时扩增以下4个基因位点:GBS编码CAMP因子的基因cfd、大环类脂类耐药基因ermB和mefA/E、克林霉素耐药基因linB.对该方法的引物质量浓度、Taq酶量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确定多重PCR适反应体系及低检测限;将该方法用于91株GBS临床菌株的鉴定及其耐药性的检测,并评价其与常规PCR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多重PCR的适反应体系,总量25 μL:多重PCR mix212.5 μL、多重PCR mix1 Taq酶0.23 μL、linB-F和linB-R引物0.4μmol/L、mefA/E-F和mefA/E-R引物0.2μmol/L、ermB-F和ermB-R引物0.12 μmol/L、cfd-F和cfb-R引物0.08 μmol/L、DNA 10 ~100 ng、不足量补入无菌去离子水.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60 s;94℃变性30 s、53℃退火90 s、72℃延伸30 s,共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低检测限为20 pg/μL.多重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检测91株GBS临床菌株,cfd基因结果一致率为100%,ermB、mefA/E和linB基因的Kappa值分别为0.938、0.956和0.935.结论 建立的以GBScfb、ermB、mefA/E和linB基因为检测位点的多重PCR方法,可在鉴定GBS的同时检测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

  • 2011-2015年武鸣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刘欣;方世磊;危国强;黄星炯;梁冰玉

    目的 分析武鸣县2011-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特征,为武鸣县HFM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武鸣县2011-2015年HFMD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武鸣县共报告HFMD病例17 961例,发病率为648.42/10万,呈隔年高发.各月均有HFMD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呈“双高峰”型,分别为4-6月7 308例(占40.69%),9-10月5 043例(占28.08%);报告病例多的地区为武鸣县城4 26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3.75%,高于其他乡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1;以<4岁儿童为主,占86.40%,其中散居儿童11 527例(占64.18%).结论 武鸣县HFMD具有发病率高、流行季节明显,以4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的流行病学特征;需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及HFMD病原学的监测.

  • IL-37对粉尘螨诱导气道上皮及固有免疫细胞产生IL-6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诗皓;杜晓楠;李艳;吕喆;秦啸峰;孙英;王炜

    目的 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及固有免疫细胞经粉尘螨刺激后,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 37,IL-37)对其产生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小鼠肺上皮细胞系MLE-12、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原代小鼠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ILC2细胞),当细胞融合度达70%时,用IL-37预处理2h,再给予粉尘螨粗提物刺激细胞,每种细胞均设PBS、IL-37及粉尘螨对照,并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沉淀和细胞培养液上清;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6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在蛋白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选ILC2细胞并检测ILC2细胞表面IL-37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粉尘螨粗提物可促进A549细胞、MLE-12细胞、RAW264.7细胞和ILC2细胞表达IL-6,且呈时间依赖的方式(P<0.05).IL-37可抑制粉尘螨粗提物所诱导的IL-6在A549细胞、MLE-12细胞和RAW264.7细胞表达(P<0.05);但IL-37对粉尘螨粗提物刺激ILC2细胞分泌IL-6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IL-37可抑制粉尘螨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6,并可通过负向调控下调气道炎症反应,为IL-37在哮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第二代百日咳疫苗毒性国家标准品的建立

    作者:骆鹏;卫辰;王丽婵;晁哲;杨国友;徐永革;孙琦;叶娟;杨邦玲;祖俊;马霄

    目的 建立第二代百日咳疫苗毒性国家标准品(简称二代毒性标准品).方法 选用百日咳疫苗生产菌株(编号CS株CMCC58003)进行发酵罐培养,将收获的百日咳菌液灭活后分装冻干后,作为第二代百日咳国家毒性标准品的候选品(简称候选毒性标准品).以第一代百日咳疫苗毒性国家标准品为标准(简称一代毒性标准品),由4个单位协作标定候选毒性标准品,采用热加速法考察候选毒性标准品的稳定性.结果 共获得检定合格的候选毒性标准品1 800支;经4个实验室协作标定,每支二代毒性标准品LPU为21,HSU为41;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候选毒性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第二代百日咳疫苗毒性国家标准品使用.

  • 首批百日咳杆菌鼠源抗血清国家参考品的制备和标定

    作者:王丽婵;骆鹏;卫辰;晁哲;潘殊南;张霖阳;邓新;田奇;叶晓珂;肖詹容;朱涛;马霄

    目的 制备和标定百日咳杆菌鼠源抗血清国家参考品.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三部)(简称《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制备候选百日咳杆菌鼠源抗血清参考品(简称候选参考品),以WHO百日咳杆菌鼠源抗血清标准品(编号97/642)为标准,组织3家单位进行协作标定,并采用热加速试验对候选参考品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 共制备合格候选参考品300支,其外观、水分、分装精度均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协作标定结果显示,室内和室间几何变异系数(geometr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均低于20%;经统计学分析,终确定候选参考品中含PT-IgG、FHA-IgG、PRN-IgG分别为95 IU/mL、917 IU/mL、102 IU/mL,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7~103.7 IU/mL、900.2 ~944.5 IU/mL、99.4 ~ 106.1 IU/mL;每支安瓿分别含PT-IgG 19 IU、FHA-IgG 183 IU、PRN-IgG 21 IU;候选参考品于-20℃放置15个月及37℃放置7d、14 d、21 d和28 d后,各种百日咳组分抗体的酶标单位值均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批百日咳杆菌鼠源抗血清国家参考品均符合《中国药典》的各项要求,且一致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百日咳组分疫苗小鼠效力血清学方法的质量控制评价.

  • 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菌群鉴定及分析

    作者:杨建辉;张璐;吕宛玉;刘倩;徐瑾

    目的 对2015年河南省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菌群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及分析,为河南省流脑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液标本以及37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提取DNA进行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用ELISA检测密切接触者血清标本的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水平.结果 患者和1例密切接触者分离的菌株经细菌培养及PCR鉴定,分别为C群和B群脑膜炎奈瑟菌.MLST分型显示,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标本分别为ST4821型和ST5664型,两者均为ST4821克隆群.37例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9%和21.62%,平均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6.50 μg/mL和1.73 μg/mL.结论 引起流脑疫情的致病菌为C群ST4821型脑膜炎奈瑟菌,当地C群平均抗体含量偏低,需加强流脑A+C疫苗的接种,有效预防流脑的暴发.

  • 2013-2015年潍坊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作者:刘海田;邱德山;王怡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潍坊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潍坊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EFI监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3-2015年潍坊市共报告AEFI 4 737例,报告发生率为45.75/10万剂次,全市AEFI覆盖率达100%;其中一般反应4 702例,占99.26%;异常反应32例,占0.68%;偶合症3例,占0.06%.年均AEFI各项监测指标均>90%,AEFI多发生在48 h内,占85.24%.各月均有AEFI报告,昌乐县位居全市报告首位(17.29%),且主要集中在<2岁儿童,占75.53%,其中3~5月龄儿童占<1岁报告例数的42.85%.涉及29种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高,占28.19%.结论 2013-2015年潍坊市AEFI监测灵敏性较高,疫苗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AEFI监测工作,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减少AEFI发生.

  • 2006-2015年隆安县新报告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方孔雄;劳飞翔;劳受德;罗家栋;宋丽萍;梁冰玉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隆安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5年隆安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资料.结果 2006-2015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计1 066例,其中HIV感染者594例,AIDS患者472例,死亡344例.男性占73.6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56%;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人群,占72.8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共1 028例,占96.43%.结论 2006-2015年隆安县HIV/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农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 6群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陈琼;龙新星;李红;黄洋;王春娥;陈翠萍;叶强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5株6群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cps loci)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25株6群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型;依据GenBank中收录的6群肺炎链球菌cpsloci设计合成引物,以25株肺炎链球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定及分析;采用相邻合并分析(neighbour-joining analysis),根据MLST的7个管家基因和wciP、wzy、必这三个cps loci的代表基因分别绘制出系统发育树.结果 根据MLST技术分析发现7株新的ST型菌株.25株6群肺炎链球菌cps1oci的G+C含量为35.4% ~35.5%,均属于Ⅰ类;所有6C型wzy基因均有6个碱基的缺失.根据MLST的7个管家基因绘制的系统发育树,并根据cps loci的3个代表基因wciP、wzy和wzx绘制的系统发育树,差异很大.3个代表基因绘制的系统发育树,6C型为进化距离比较远的分枝,6A型和6B型的分枝进化距离相对较近;6D型与6B型在同一分枝内.结论 获得了25株6群肺炎链球菌ST型和全长cps loci,完善了6群肺炎链球菌的菌种档案.

  •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中的甲苯残留量

    作者:慕艳红;徐英;侯风萍;裴钰;傅元欣;魏然;高雪军

    目的 建立检测破伤风抗毒素中甲苯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残留溶剂测定法”,采用Agilent DB-1301毛细管色谱柱(15.0 m×530 μm× 1.00 μm)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顶空进样器各参数分别为: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定量环温度80℃,传输线温度90℃,进样量1 mL;气相色谱仪各参数为:进样室温度100 ℃,柱温箱温度6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氮气流速5 mL/min,采集时间5 min;并对该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 甲苯保留时间2.429 min,峰面积的RSD为1.9%,以甲苯色谱峰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12 900,甲苯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R=6.03.方法的专属性强,制品中的其他物质不干扰甲苯的出峰;标准曲线的范围为1.0×10-4%~2.0× 10-3%,相关系数r大于0.99;加标试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6.0%~102.9%、100.7% ~ 111.0%,重复性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检出限为2.6× 10-6%,定量限为1.0×10-5%.测定10批破伤风抗毒素成品和10批破伤风抗毒素原液,其甲苯残留量均低于检出限,远低于规定的限度0.08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类制品中甲苯残留量的检测.

  • 布氏菌104M变异株毒力及保护力研究

    作者:魏东;李天柱;陈成;尤明强;王国治

    目的 研究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104M变异株的残余毒力及保护力.方法 对布氏菌104M变异株进行菌种检定.通过测定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的半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LD5o),比较两者的残余毒力;用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分别免疫小鼠,4周后用羊型弱毒或强毒布氏菌皮下攻击,4周后测定脾脏细菌数,比较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的保护效果.结果 菌种检定结果显示,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分别符合变异及未变异布氏菌株特征.104M未变异株LD50为1.1×109,变异株LD50为2.2×1010.用羊型弱毒及强毒布氏菌攻击后,布氏菌104M变异株与未变异株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104M变异株保护力低于未变异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氏菌104M变异株残余毒力比未变异株明显降低,保护力略低于未变异株.

  • 辽阳市2014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滨;顾卫国;丁善飞

    目的 了解辽阳市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市2014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简称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辽阳市201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29例,发病率为29.41/10万;发病高峰为3-4月;辽阳县位居首位,占29.49%;男女性别比为1.30∶1;以≥20岁人群为主,占65.2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有免疫史者仅75例,占14.18%,无免疫史和不详者占85.82%,其中≥20岁人群占62.38%(330/529).结论 辽阳市2014年麻疹疫情反弹明显,20岁以上农民为高发人群.应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及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 Vero细胞衍生的新纯化疫苗的随机非劣性临床试验:评估暴露后肌内和皮内接种的狂犬疫苗Rabivax-S的免疫效果

    作者:董方玉

    狂犬病是100%致死的疾病,但可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作者开发了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Rabivax-S)并通过肌内(IM)和皮内(ID)途径接种评价了它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这是180名(5岁及以上)疑似狂犬病暴露者(WHO Ⅱ类和Ⅲ类各90人暴露)参与的随机非劣性对照研究.参与者或者接种Rabivax-S(1 mL IM;5剂),Rabivax-S(ID为0.1 mL;8剂量)或接种纯化鸡胚细胞疫苗(PCEC,Rabipur(R)),(1 mL IM;5剂).

    关键词:
  • 中国婴儿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郑伟峰

    尽管中国儿童肺炎球菌疾病负担重,但尚未实施公费资助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接种.作者评估了针对中国婴儿公费资助的PCV-7,PCV-10和PCV-13疫苗接种计划的成本效益.使用Markov模型,模拟了1 600万名中国婴儿队列,从社会角度去评估PCV-7、PCV-10和PCV-13疫苗接种计划的影响.推测健康状态以期估计在一生75年的过程中该计划的影响.

    关键词:
  • 一种前景广阔的单剂量、四价减毒登革热疫苗候选物

    作者:任正祥

    登革病毒的迅速传播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居住在超过100个国家,约占全球40%的人口面临着登革病毒传播的风险,其中包括美国.2010年,全球共报告登革病毒感染案例3.9亿,其中0.96亿出现了感染症状.感染登革病毒会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与其他疾病无明显差别的轻微发热、典型登革热或者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的特征是出血和/或血浆渗漏(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以及器官衰竭.据估算,每年约出现50万例重症病例以及2万例死亡病例.这些综合征是由4种抗原不同的血清型(DENV-1~4)引起的,它们在西太平洋、南亚、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共循环传播.

    关键词:
  • RSV疫苗研发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瓦晓霞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因,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不全人群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尚无许可的疫苗能解决这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疫苗技术的进步导致近重新掀起了RSV疫苗的研发,但防止RSV感染的免疫保护相关物和疫苗相关的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免疫学仍旧了解很少.

    关键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