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吕海芹;张建琼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的建立是抗体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革命性进展,使得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得到根本改观.该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和免疫学领域中的应用均有诱人的广阔前景.本文对这一项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 噬菌体 抗体库 技术
  • 黄病毒基因组RNA5′和3′非编码区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杨敬

    黄病毒是一些世界范围内都很重要的疾病的致病因子,充分了解病毒的复制机制,可筛选阻止病毒复制的抗病毒因子,为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黄病毒基因组RNA的5′和3′非编码区末端核苷酸都可形成高度保守的二级结构,与病毒的复制和病毒的神经毒力有关.本文对5′和3′非编码区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黄病毒 基因组 RNA
  • 伤寒的免疫预防问题

    作者:王秉瑞

    本文介绍了当前伤寒流行的状况及用于预防伤寒的现有疫苗的情况,着重谈了伤寒Vi多糖疫苗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伤寒 病原体 免疫 预防
  •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张春江;沈心亮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80年代发现的又一新型肝炎病毒,近年来对戊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基因结构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分型、分子生物学特性、蛋白组份、疫苗研究等作一简要概述.

  • 幽门螺杆菌疫苗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翠萍;王秉瑞

    幽门螺杆菌(HP)于1983年被发现,是一种与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只能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问世,其疫苗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疫苗研究方面,全菌体死疫苗似不可行,DNA疫苗效果也不理想,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活疫苗或组分菌苗可能是有效途径.另外研究发现,HP疫苗可能还具有治疗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目前公认用HPSS1株建立的HP小鼠模型较为成功.

  • 登革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陈水平;秦鄂德

    登革病毒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颇为频繁,然而目前仍设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近年来,人们对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及新型疫苗(cDNA疫苗、嵌合体疫苗和DNA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化

    作者:孙述学;何长民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用于婴幼儿的计划免疫和加强注射中,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效力试验方法.小鼠保护试验不适合对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进行效力评估,免疫原性试验在衡量制品一致性方面是有用的,但与临床保护之间缺乏相关性,近建立的气雾攻击主动保护试验为功能性效力试验开创了美好的前景.用生物学结合物理化学方法对疫苗抗原含量,纯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对新开发的尚无有效效力试验方法的同类疫苗质量控制及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指导.

  • 肠粘膜上皮细胞在粘膜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王华;高杰英

    肠粘膜上皮细胞是调节宿主粘膜表面自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主要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证实,IECs可以发挥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如抗原提呈功能,分泌细胞因子,表达粘附分子等,本文重点介绍其分泌的几种细胞因子包括IL-1 Ra,IL-7,IL-8,TGF-β,SCF等与其免疫学功能的关系.

  • GM-CSF和G-CSF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作者:陈前;窦骏

    GM-CSF抗肿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与免疫分子联合使用治疗肿瘤;GM-CSF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分别作肿瘤疫苗和细胞疫苗发挥抗肿瘤作用;GM-CSF和G-CSF用于缓解放疗和化疗后骨髓抑制.

    关键词: GM-CSF G-CSF 抗肿瘤
  • 应用XTT法检测白细胞介素-Ⅱ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邸丽莹;刘庆海;许国杰;李英华

    应用XTT比色法检测IL-2的生物学活性并与MTT法和3H掺入法进行比较,结果XTT法较上述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关键词: IL-2 XTT 生物学活性
  • 应用BHK21细胞检测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晓宇;付增武;惠连;洪成龙;韩亮

    本文报道应用汉坦病毒(HV)Ⅰ型76-118、Chen、J3、J5、J12,和Ⅱ型UR、R22、L99等8株病毒在BHK21细胞上培养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可规律出现病变,且可测出病毒滴度.分别应用BHK21细胞与Vero-E6细胞同时做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同批血清的抗体中和效价,结果一致,且稳定性特异性好,因此BHK21细胞可作为研究HV的另一个敏感实验细胞系,对研究HV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方法均有实用价值.

  • 套式PCR检测体系扩增效率的分析及对假阳性的控制

    作者:方悦群;王春晖;谢贵林;王秉瑞

    用扩增效率等量化的指标来控制PCR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阳性,调查了受假阳性污染的试剂在特定的PCR检测系统和环境中产生假阳性的PCR循环数界限,采用模板量与扩增倍数的线性回归关系分析系统的扩增效率并以此测定计算了两个不同循环数系统(C27+15)和C27+20)的检测界限分别为0.78fg和0.065fg,提出以此检测界限的1/2量作为假阳性耐受量,两个不同循环数系统的假阳性耐受量分别为580个和48个拷贝.

  • 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神经氨酸酶基因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周旭;李益民;侯玲;王若愚;戴欣

    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神经氨酸酶基因免疫BALB/c小鼠,获得特异阳性抗体反应,抗体滴度与基因免疫量呈正相关性,各实验组免疫小鼠抗同型流感病毒攻击存活率为100%,血凝素基因免疫小鼠抗异型流感病毒攻击存活率为100%,神经氨酸酶基因免疫小鼠抗异型流感病毒攻击存活率为75%,血凝素基因与神经氨酸酶基因联合免疫小鼠抗异型流感病毒攻击存活率为100%.

  •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小学生的五年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吴晓音;梁争论;荆庆;任玲君;王建峰;刘建生;钟熙;尹爱红;张华远;李河民

    为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接种2批国产酵母疫苗(5 μg/Dose),1批进口酵母疫苗(A;10 μg/Dose)和另1批进口酵母疫苗(M;5 μg/Dose)的268名小学生,进行了免后5年(T60)效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T60时接种A疫苗组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197.53)显著高于M疫苗组(110.66)和2批国产疫苗(9312645GMT78.48,9312623 GMT 56.06).抗体阳转率A疫苗组(85.71%)显著高于M疫苗组及国产两批疫苗(61.76%、65.26.、63.83%)(P<0.05).而国产两批疫苗与M疫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随访结果表明,虽然国产酵母疫苗免后5年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与剂量相同的进口酵母疫苗的水平相当,但抗体阳转率已降至70%以下,应考虑加强接种.

  • 用15 L转瓶大规模生产腮腺炎疫苗的研究

    作者:刘孝民;张劲峰;陈景才;徐京辉;刘培生

    细胞与病毒同时接种于33℃培养5天,其病毒滴度平均为6.25 LogCCID50/ml,但细胞成片后再感染,其病毒滴度平均为4.85 LogCCID50/ml.在鸡胚细胞感染2.3×10-3病毒剂量时,滴度可达≥6.5 LogCCID50/ml,病毒高峰期于100小时和120小时分二次收获,其滴度分别达到6.0和≥6.5 LogCCID50/ml.每瓶产疫苗量4500ml和9000ml,病毒滴度没有影响.液体疫苗于2~8℃保存14天,滴度由5.75降至4.75 LogCCID50/ml,而将疫苗保存在-18℃至18周,其滴度由6.38缓慢下降至5.0 logCCID50/ml.

  • CHO-C28细胞收集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率的研究

    作者:陈金元;耿毅;郑菊梅

    用CHO-C28细胞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生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其产量受到CHO-C28细胞表达外源基因量的影响.本文通过CHO-C28细胞连续培养过程中表达(HBsAg)的参数、纯化过程中硫酸铵(A·S)饱和度、细胞收集液放置时间三个因素对RPHA滴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收集液以45%饱和度的A·S沉淀HBsAg能获得较高的HBsAg收率,细胞收集液4℃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5 d,RPHA滴度在1:32~1:128之间的细胞收集液均可进入纯化流程进行纯化.

  • 微载体系统中采用不同感染方法对麻疹病毒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列胜;董小曼

    微载体系统培养麻疹的一个关键参数是病毒感染方式,实验采用间接感染、33℃直接感染、4℃直接感染等三种方式以比较病毒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接感染和33℃直接感染方式所得收获液的滴度和收获量基本相同,而4℃直接感染方式在滴度和收获量方面均比前两种感染方式高.

  • 福氏2a痢疾杆菌O-特异性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

    作者:谢贵林;冯建军;杜琳;吴应文

    通过己二酸二肼(ADH)将福氏2a痢疾杆菌脂多糖(LPS)经酸水解脱毒纯化后得到的O-SP和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共价结合,制备了福氏2a痢疾杆菌结合物.以2.5μg多糖或含2.5μg多糖的结合物经皮下注射免疫NIH品系雌性小鼠,同时以25μg多糖或含25μg多糖的结合物经耳缘静脉注射家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小鼠和家兔血清中抗脂多糖抗体水平及抗TT水平,并用豚鼠血清补体介导进行了体外杀菌实验.结果显示:用本实验方法提取的多糖,合成的多糖衍生物,多糖-蛋白结合物都具有福氏2a痢疾杆菌O-抗原特异性,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异性和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单独用多糖免疫小鼠和家兔未能诱导LPS抗体,而结合物免疫小鼠和家兔的血清诱导出了较高的抗LPSIgG抗体及抗TT抗体,并有较强的体外杀菌活性.产生的抗体存在着免疫记忆性,可以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加强反应.

  •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B和C1的T细胞抗原HLA表位预测

    作者:杨连君;司晓辉

    为预测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SE)家族中的SEA、SEB和SEC1的HLAI和HLAⅡ抗原结合表位,并对其活化T细胞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根据已发表的SEA、SEB和SEC1基因全序列,用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软件Guotif 2.0对其进行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统计与HLAI和HLAⅡ各抗原位点结合的SEA、SEB和SEC1肽段的出现次数.结果显示,SEA、SEB和SEC1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主要与HLAⅠ类分子的A3位点和HLAⅡ类分子的DR1位点具有较强的结合.说明SEA、SEB和SEC1与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都有很强的结合性.三者在HLAⅠ和HLAⅡ结合位点上具有较强的同源性.本研究为SE活化T细胞作用机制的功能实验提供了依据.

  • Vero毒素-1的纯化及特性分析

    作者:李海波;王棣;赵红;孟筱琦

    从含有VT1全基因的基因工程菌中纯化出VT1.纯化的步骤包括(NH4)2SO4盐析,两次DEAE SepharoseFast Flow柱层析.终从4 L培养物中纯化出1.5 mg纯毒素,收率为8.6%,梯度Native-PAGE测定毒素的分子量为70 kD,SDS-PAGE电泳表明毒素有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是32 kD和7.7 kD.对VT1的多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测定VT1对Vero细胞的半数致死量CD50为1pg,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8 ng,引起兔肠襻积液的小毒素量是1.25μg/肠襻.

    关键词: Vero毒素-1 纯化 特性
  • Raft培养可诱导人正常上皮细胞分化

    作者:陈连凤;王立良;宋国兴;王淼;司静懿

    人的正常上皮细胞在一般的体外培养情况下很难分化成类似于机体的上皮样结构.为了得到上皮样结构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外建立了Raft(船式)培养方法.本文在长期从事细胞培养的工作中,摸索出了适合国内一般实验室条件的Raft细胞培养操作方案,模拟体内人皮肤结构的分化层次,以纤维细胞与胶原作为混合基质(作为上皮细胞的滋养物),同时加入一些生长因子、激素和必需的蛋白等成分.将纤维细胞、胶原和添加成分做为基层过夜培养,次日将培养好的上皮细胞种到上面,过夜培养后即为"skin equivalent"(皮肤等价物),将"皮肤等价物"移到一种网状金属架上以使细胞在气-液状态下培养,在这种条件下,培养中的上皮细胞与体内上皮细胞自然生长的状态、环境非常类似,在体外导致上皮细胞分化成清晰可见的层次.此项技术在临床治疗烧伤以及其它皮肤损伤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也为研究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模型.

  • 分泌型rhGM-CSF中试产品的质量分析

    作者:迟春萍;王妍;刘淑玲;张秀霞;刘冬梅;李健平;金铎;李云富

    参照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3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原液及半成品进行理化及生物学活性检定,结果显示3批rhGM-CSF原液及半成品均符合2000版生物制品规程的各项检定标准.对3批rhGM-CSF中试产品质量分析,说明rhGM-CSF的生产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药物滥用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仿;何德;郭震;陈刺

    通过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光环(RBC-ICR)、粘附增强因子活性(RFER)及抑制因子活性(RFIR),观察了50例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者RBC-C3bRR、RFER明显下降(P<0.01),而RBC-ICR、RFIR则明显升高(P<0.01).本文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 中国血液制品与国外的差距--访荷兰和德国血液制品企业后感

    作者:白东亭;刘大英

    本文介绍了荷兰红十字会输血分离中心(CLB)和德国Centeon公司的基本概况及对其产品--血液制品质控的保障体系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找出了中国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差距,为今后此项工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