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布鲁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赵忠鹏;王希良

    布鲁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能够严重地导致人畜共患布鲁菌病.本文就影响布鲁菌致病能力的毒力因子进行综述.

  • 衣原体多形态膜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刘光桥;朱虹

    衣原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多形态膜蛋白(Polymorphic membrane proteins,Pmps)基因家族,Pmps与衣原体的感染和免疫机制相关.本文就衣原体Pmps基因组和氨基酸序列、在细胞中的位置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HLA-Cw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胡彬;胡勃;纪玉强

    HLA-Cw为经典的HLA-I类基因,其编码产物的组织分布极为广泛,并且具有高度的多态性.HLA-Cw与KIR分子组成特异性信号传导系统,调节NK细胞活性,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HLA-Cw分子结构、基因多态性及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HLA-Cw KIR 多态性
  • 构建溶瘤腺病毒的策略

    作者:何向东;王志平

    溶瘤腺病毒是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的腺病毒,具有溶细胞复制周期的特性和特异靶向肿瘤细胞和裂解肿瘤细胞的功能.溶瘤腺病毒通过复制、释放子代病毒感染邻近肿瘤细胞.现在对腺病毒生活周期的认识水平,可以对其基因组进行改造从而使其特异性裂解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并且构建了多种溶瘤腺病毒.本文主要概述了溶瘤腺病毒的三种构建策略:剔除腺病毒在正常细胞中复制所必需而在肿瘤细胞中不需要的某些基因;利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控制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对腺病毒衣壳蛋白进行基因修饰,达到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的目的.

  • 蛋白质抗原表位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侠;毛旭虎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种类及特性,回顾了近几年来实验确定和理论预测B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的常用方法,介绍了表位作图和表位疫苗的研究现状.

  • 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莫小辉;吴移谋

    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俗称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由于Tp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从而制约了Tp的基础研究.自从Tp单克隆抗体(Tp McAb)问世以后,已应用于Tp感染的临床诊断、抗原性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其制备方法的完善和改进将对梅毒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对Tp McAb的制备和应用作一综述,以展示近年来Tp McAb的新研究进展.

  • 微载体培养动物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过琴媛;王辉;沈心亮

    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是当前贴壁依赖型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主要方法.它具有均相培养兼具平板培养和悬浮培养的优势,培养条件(温度、pH值、二氧化碳浓度等)容易控制,并且培养过程系统化、自动化,不易被污染.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常用的几种制备微载体的天然聚合材料,比较了固体微载体和液体微载体各自特点,列举了微载体培养技术的几种生物反应器系统.

    关键词: 微载体 细胞培养
  • 噬菌体肽库技术及其在HCV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彭祥兵;余模松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是研究抗原表位及其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位点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噬菌体肽库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抗原表位研究尤其在HCV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应用微量滴定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

    作者:董小曼;董翊;陈秀珍

    微量滴定法代替血球吸附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通过对Vero细胞接种浓度和细胞病变判定时间的优化,确定了微量滴定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的方法,用Vero细胞微量滴定法和血球吸附法测定14批天花疫苗.两种滴定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者存在正相关(r=0.76, 0.001<P<0.05)和直线回归(b=0.45, 0.001<P<0.05)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4.61+0.45x.微量滴定法变异系数CV为1.25%~2.89%.因此,微量滴定法敏感、可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代替血球吸附法.

  • 用套式RT-PCR检测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RSV和HPIV-3

    作者:白慕群;安红;包红;周旭

    为了调查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中RSV和HPIV-3的感染状况,分别在RSV的G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和HPIV-3的HN基因的保守序列处,设计了套式引物,采用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了60份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结果显示,60份样本中RSV阳性为14例(23%),HPIV-3阳性为12例(20%).并分别随机对其中的5份样本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结果5份RSV阳性样本与参考株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7%,5份HPIV-3阳性样本与参考株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表明兰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和HPIV-3是常见的感染病原体.

  • S79株腮腺炎病毒制备纯化抗原用于诊断试剂的研究

    作者:张国强;李晓谦;赵铠

    以S79株腮腺炎病毒制备纯抗原,用于制备检测腮腺炎抗体(IgG)的ELISA试剂盒.将腮腺炎病毒S79株培养液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浓缩,经PEG沉淀后,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抗原;以纯化的S79株腮腺炎病毒为包被抗原,制备成ELISA腮腺炎病毒抗体(IgG)诊断试剂,并与SIGMA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纯化的S79株抗原的比活力为412.9HAU/mg,杂蛋白清除率为99.5%.应用纯化的S79株腮腺炎病毒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与SIGMA试剂比较,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1.7%,一致性为93.3%.结论,以纯化的S79株腮腺炎病毒为包被抗原,可用于大批量ELISA腮腺炎抗体诊断试剂盒的制备.

  • 不同佐剂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体液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者:岳立广;王晓宏;马军;张龙梅;王伟;胡敏;赵丽红;刘双军;李彤;宋宗明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纯化疫苗原液中分别加入Al(OH)3、IL-2、GM-CSF、CFA等佐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不加佐剂的纯化疫苗原液作为对照,分别免疫BALB/c小鼠,定期进行眼眶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FRS病毒的抗体水平.用不同佐剂的HFRS纯化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其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滴度均不同.佐剂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产生早且(或)滴度高,IL-2佐剂组在免后第3天就可以检测到抗体;联合使用两种佐剂组与单独使用一种佐剂组相比,抗体产生早、滴度高.结果表明,上述各种佐剂对HFRS纯化疫苗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IL-2对早期免疫应答、早期抗体的产生有显著意义;联合应用两种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只加其中一种佐剂的疫苗.

  • 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培养重组CHO-C28细胞表达HBsAg的研究

    作者:张英;徐枫;张平;宋涛

    应用新型聚酯纤维盘片,采用连续灌注培养方式,分别试验了细胞接种量、pH、DO、罐流速度等因素对CHO-C28细胞生长分泌HBsAg的影响,初步建立了5L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工艺.经3次试验培养,每次培养60d,较适宜的培养条件确定为: pH6.80~7.10, DO 20%~30%,温度36~37℃,灌流速度138ml/h,接种浓度1.9×106cell/ml.收获液的HBsAg平均滴度是1∶256,高滴度可达1∶512,纯化后的HBsAg产率为0.912mg/L.后对反应器培养工艺与现行的转瓶培养工艺进行了比较,生物反应器培养具有可控制培养条件、不易污染和可使HBsAg产率提高等优点.

  •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动物安全性试验研究

    作者:杨丽华;王志;赵亚力;赵晓青;于爱东;蔡岩;杨彤;赵小林;金立杰

    为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分别给豚鼠皮下注射、小鼠皮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或卡介苗,豚鼠每2周称体重一次,观察6周,解剖检查其病理变化;小鼠也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组和卡介苗接种组的豚鼠体重均增加,疫苗注射局部及各脏器病理改变相似;小鼠接种局部皮肤病理改变也未见差异.结论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没有促使卡介苗毒力增强,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接种实验鼠是安全的.

  • 结核分枝杆菌耐吡嗪酰胺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姜英;彭俊平;杨帆;余黎;王玉琳;金奇

    吡嗪酰胺(PZA)是结核病短程化疗中的一线抗结核药物,由吡嗪酰胺酶转换成为活性形式吡嗪酸而生效.吡嗪酰胺酶由pncA基因编码,pncA基因突变会导致该酶活性丧失,与PZA耐药性产生有关.为了进一步明确PZA耐药性产生的基因学基础和PZA耐药株的pncA基因突变率,对中国1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DNA序列测定,其中85株为PZA耐药株,15株为PZA敏感株.PZA耐药株有27%(23/85)发生了pncA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吡嗪酰胺酶基本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突变分布在pncA基因开读框架17~546位的核苷酸.其中有一株突变位于pncA基因的调节区域-11位处.同时发现20%(3/15)pncA敏感株也发生了pncA基因突变.敏感株发生突变可能是由于PZA敏感性实验不准确或存在其它耐药机制.实验表明,pncA基因突变是PZA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中国PZA耐药临床分离株尚存在其它耐药分子机制.

  • 不同方法生产的短棒状杆菌生物学活性比较

    作者:闫肃;杨林;曹瑞堂;闫素志;何玉君;郭宝红;丰沧玉;张金岩

    提高短棒状杆菌疫苗临床疗效,解决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烧等不良副反应.在菌体菌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破碎、离心、胰酶消化脱脂的方法提取细胞壁做脾激活抑瘤试验生物学检定.结果显示,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活指数达到4.06.能抑制艾氏腹水瘤的生长,而菌体脾指数3.18.实验证实,纯化的短棒杆菌细胞壁菌苗的活性好于菌体菌苗.

  • 无细胞百日咳攻击菌的制备及液氮保存方法分析

    作者:魏辉;曾红;高赞军;柴博雅;槐丽萍;左毅

    为了制备无细胞百日咳效价测定用攻击菌并用液氮进行保存,对此方法进行评价.采用原代攻击菌复苏传代后测定细菌浓度,并用蛋白胨水稀释为27亿个菌/ml,分装冻存管中.放入液氮罐内,并对液氮保存的攻击菌进行相应的检测,用统计软件计算.结果显示,此方法制备的攻击菌与传统的攻击菌无显著性差异,冻后虽攻击菌的毒力有所下降,但都在100~1000/MLD的正常范围内,且冻后0、3、6、9、12月无显著性差异.同批支间差异小,CV< 5% .通过此方法制备的攻击菌稳定性好,试验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的效价测定.

  • 14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研制

    作者:张萍;王欣茹;侯亚莉;张新庄;杜琳;谢贵林

    将14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PS)与破伤风类毒素(TT)通过化学方法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S14-TT).用该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在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PS-IgG抗体和TT-IgG抗体,且再次注射后有加强应答效应,表明制备的结合疫苗保留了完好的抗原性,具有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性.

  • 牛血清白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作者:余健;周志军;彭祥兵;朱华松;施金荣;余模松

    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培养上清经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初步筛选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将此种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B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5、3A3、3G6、4A8.鉴定结果显示,2A5细胞分泌IgG2a/κ,其余3株细胞分泌IgG1/κ;纯化后4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BSA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000以上;4株单抗均不与人以及马、猪、羊、兔、豚鼠等血清发生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4株单抗均识别分子量为68000的BSA;用间接ELISA法测定4株单抗相对亲和力及相对敏感度大小依次为3A3>2A5>3G6>4A8;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安静;余黎;席亮;白慕群;周旭

    采用PCR技术从宫颈癌组织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16,HPV16)L1全长基因片段,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后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认.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L1,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出以非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的表达蛋白,该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7%,免疫印迹检测表明,表达蛋白与宫颈癌病人血清出现特异性反应.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L1,并且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1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及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创意由来

    作者:乔之宏

    本人有从事冻干健康人血浆研制、马匹饲养、马匹免疫采血和负责原料血浆单采站业务的切身经历,发现血浆单采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自然联想到人血浆单采术也可以移植到马匹免疫血浆的采集,于是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的创意就产生了.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职工代表大会的发言时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免疫室同仁的响应并付诸实施.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