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磁性纳米磁珠在微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崔海燕;胡巍

    磁性纳米材料因具有磁响应性和可修饰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技术各领域.本文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和表征,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关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与消除的探讨

    作者:董树林

    传染病的免疫预防终可以消除某些疫苗可预防疾病.人类已经通过疫苗接种消灭了天花,消除了脊髓灰质炎,正在消除麻疹.本文提出了终消除麻疹的免疫策略和必要的几项措施.

  • 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刘金花;董关木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只能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大幅度降低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今后必须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之后,将会严格管理来源于野毒株的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而用Sabjn株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抗原性及免疫原性与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样颗粒可能成为一种可开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 干扰素(I型α、β,Ⅱ型γ)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对应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李柳萍;杨胥微;王妍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自发现后一直处于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本文通过分析I型干扰素α、β和Ⅱ型干扰素γ各自的分子结构,来综述对应的亚型的干扰素的生物活性和特点,同时对其临床应用尤其是近开发的新的适应症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 鼠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洁英;魏东;王国治

    现行鼠疫疫苗存在不少缺陷,在安全性,效果和不良副反应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鼠疫新型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不同的动物模型,免疫途径以及免疫方式都对疫苗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鼠疫疫苗的历史背景,现行鼠疫疫苗的再评价和对鼠疫新疫苗的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 肠道病毒71型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俊杰;李薇;玉琳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病毒,其流行范围波及全世界,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流行日趋频繁.目前EV71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疫苗的研发奠定了相应的基础,中国三家公司的EV71灭活疫苗现已率先获得临床批件,有望成为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 枣庄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作者:李夫国;李明军

    为了评价枣庄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于2008年在所辖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麻疹血清学监测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对MV强化免疫进行了评价.枣庄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强化免疫前为14.1/10万,对1-6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后,2010年麻疹发病率为0.8/10万,降低了93.5%;1-6岁儿童麻疹发病构成,强化免疫前为39.87%,强化免疫后为25.90%,大大减少了5岁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强化免疫后,1-6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9.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强化免疫前的1∶563.0增长到强化免疫后的1∶814.9.开展MV强化免疫费用-效益比值为1∶2.23 ~1∶3.12.开展MV初始化强化免疫是加速麻疹控制有效的措施之一.

  • 鱼山镇1岁以上人群不同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与乙肝疫苗接种关系的调查

    作者:张德英;徐先;程明亮

    研究鱼山镇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的差异.将该镇所有户籍登记在册人员按出生日期分成3组,再按随机抽样法对每个年龄组抽取一定数量的人组成样本,调查乙肝疫苗接种史;对每位参加者采集静脉血5ml,无菌分离血清,使用固相放射免疫试剂和酶联免疫试剂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HBsAb,抗-HBs).小年龄组、中年龄组、大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率依次为80.00%、50.46%、2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2.24,P<0.005);小年龄组、中年龄组、大年龄组HBsAg携带率依次为2.07%、11.93%、1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48,P<0.005);小年龄组、中年龄组、大年龄组HBsAb依次为43.38%、24.77%、1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07.28,P<0.005).乙肝疫苗接种率在小年龄组、中年龄组、大年龄组依次降低,HBsAg携带率依次增高,HBsAb阳性率依次降低.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对人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越高,HBsAb阳性率越高,HBsAg携带率越低.

  • 1999—2010年兰州市安宁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

    作者:李胜德;刘亚龙

    分析安宁区麻疹发病情况,流行规律和特点,找出消除麻疹的薄弱环节,探讨消除麻疹对策.利用1999-2010年安宁区麻疹疫情资料,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系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实验室监测资料,分析安宁区麻疹病例流行病特征.结果显示,1999 -2010年兰州市安宁区报告本地麻疹病例142例,年平均发病率5.8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25岁,占54.93%.学生发病占50%;3-7月龄发病占88.03%.安宁区麻疹发病呈现出<8月龄和成人发病增高的趋势,须在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还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麻疹监测工作,尤其要密切关注各中小学和大学麻疹发病和爆发疫情,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 辛酸盐灭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脂包膜病毒效果验证的研究

    作者:王剑锋;英志芳;李长贵

    选用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一定浓度的辛酸盐对某一厂家生产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辛酸钠(0.7±0.2mmol/g蛋白)、pH(5.1±0.1)、29.5~30.5℃,孵放90min可灭活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4.00~4.12和>5.25 ~5.751og TCID50/0.1ml.因此,辛酸盐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灭活脂包膜病毒的灭活剂.

  • 模拟胃酸条件下的幽门螺杆菌CAT特异性抗体活性研究

    作者:袁金山;刘文;李志;朴松根;胡巍

    幽门螺杆菌是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人类多种疾病发生与此菌感染有关.预防和治疗菌体感染及引发的相关疾病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课题.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1~380aa)免疫家兔,获得效价为1∶6 000的特异性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法得到初步纯化的抗体.在体外模拟胃酸环境下(pH3.4)将抗体进行水解.SDS-PAGE结果显示,抗体的重链能被水解.水解后的抗体产物经ELISA方法检测,仍然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实验结论证实,在体外环境下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保护作用不会被胃蛋白酶的水解而破坏,提示口服特异性抗体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滴度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谈小荣;褚晓明;张建斌

    实验研究中建立用于定量检测狂犬病毒滴度的直接免疫荧光法,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小鼠脑内滴定法进行了比较,对照两种试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基本一致;相同样品经多次检测的病毒滴度相近,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动物等优点,可应用于狂犬病毒滴度的定量检测.

  • 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

    作者:罗媛青

    为了探讨工作中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对株州市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痰标本的1 780份样本进行了痰涂片和细菌培养,观察其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1 780份痰标本中较理想标本404例,占22.7%;可接受标本B组524例,占29.5%;不可接受标本C组,852例,占47.8%.A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67.8%,B组为65.6%,C组为49.1%,A组和B组符合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样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C组.痰涂片镜检在标本培养前与培养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可排除不合格标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

  • 薄膜过滤法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菌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民;马军兰;席亮;张静;魏然

    采用薄膜过滤法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具有取样量大,操作简便,污染几率小,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该方法适用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无菌检查方法.

  • Hib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残余氰化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马庆华;冯潇;付元欣;魏然;高雪军

    为了保证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生产质量,建立了高效离子色谱和电化学检测残余溴化氰(CNBr)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用于Hib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残余氰化物检测时,在10~100μg/L的测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仅需要10 min.该方法也适用于以溴化氰作为多糖活化剂的其他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质量控制.

  • 福氏志贺群7因子血清免疫方法的探讨

    作者:金红燕;罗广;席亮;杨福军;陈国怀

    为了提高福氏志贺菌免疫的群7因子的血清效价和优化免疫方法,以两种免疫原成分,按两种浓度、剂量免疫动物后定期采集血清.用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比较新法和传统方法免疫家兔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传统方法免疫的家兔所产生的抗体1∶1280,而新法免疫中高剂量组可使福氏志贺群7因子血清效价达到1∶2560的水平,完全可以用于常规生产.

  • PEG-rhIL-6与rhIL-6在化疗模型小鼠中体内药效的比较研究

    作者:袁涛;王智杰;邓杰;张珂;李征;张雪梅

    为了研究本单位研制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在动物体内的药效是否优于未经修饰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将健康的雌性BALB/c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rhIL-6低、中、高剂量实验组、PEG-rhIL-6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试验,检测小鼠用药前后血小板和体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EG-rhIL-6具有减缓环磷酰胺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作用.高剂量的PEG-rhIL-6与高剂量的rhIL-6相比,减缓血小板减少程度的作用更强(t=2.42,P=0.017),血小板恢复也更快,显示了更好的药效作用.同时PEG-rhIL-6和rhIL-6均可抗环磷酰胺对小鼠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 肥大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抗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

    作者:马军莉;胡云衢;蒲志贤;付轩疑;闫玉文

    检测旋毛虫感染大鼠血清中的总IgE、特异性IgE和观察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并进一步探讨抗体依赖的(肥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在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为旋毛虫感染的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试验时,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分别动态检测总IgE和特异性IgE;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采用直接法;然后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免疫血清对肥大细胞杀伤旋毛虫肌幼虫作用的影响.在免疫血清存在时,无论感染鼠还是正常鼠的肥大细胞对旋毛虫幼虫均有杀伤作用,但以感染鼠的作用更强.肥大细胞在ADCC效应机制中对杀伤旋毛虫肌幼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