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미생물학면역학진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5673
  • 国内刊号: 62-112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朱莉萍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热休克蛋白60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玲;裴杰萍;端青

    热休克蛋白是一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近年来热休克蛋白60倍受关注,认为其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本文就人类热休克蛋白60、肺炎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用于血液和原料血浆筛查的进展

    作者:周海云;杨庆梅;张云涛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是迄今为止检测病毒的灵敏的方法,它可以明显缩短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降低血源性病毒的传播危险,随着NAT技术在临床检测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已经能够满足血液筛查的目的.此项技术已经在欧美等国家的血液中心和血液制品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本文就有关近几年NAT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仕和;黄仕权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它存在多种类型.已鉴定了人、小鼠和大鼠的TSLP受体,属于造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功能性TSLP受体复合物是由TSLP受体和IL-7Rα组成,与配体相互作用能活化Stat3和Stat5,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 开创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新篇章--介绍传染病防治法的时代特色

    作者:阎介正;史中信

    本文综述了传染病防治法的时代特色,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公民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体现了国家对人民身体健康的亲切关怀,促进了卫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 RNAi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慧;秦鄂德

    RNAi是双链RNA在细胞内诱导产生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宿主细胞防御微生物感染的进化机制.近年来,RNAi的研究日渐深入,尤其是RNAi的抗病毒作用倍受关注,其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概述了RNAi的抗病毒机制以及RNAi在抗病毒感染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和疫苗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王剑霓;韩连成;张云涛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项潜力巨大的技术,即将成为新世纪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要叙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对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及疫苗与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

  • 汉坦病毒结构蛋白表位研究进展

    作者:罗保君;周育森

    汉坦病毒主要引起人类的两种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基因组由L、M、和S三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病毒的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1、G2和核衣壳蛋白NP.本文综述了核衣壳蛋白、囊膜蛋白G1和G2的B细胞表位和CTL表位的研究进展.

  • 差异表达分析法在细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超伦;梁景平

    差异表达分析是比较相关细胞特殊表型基因背景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致病菌可以研究细菌的致病性、抗药性、遗传特性等.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主要分四类,其代表性的方法分别为差异显示、消减杂交、基于数据库的基因表达连续分析和DNA微阵列.本文综述此四类方法及其衍生技术的基本策略、应用特点及近年来在细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中的成功应用.

  • 不同狂犬病毒株抗原反应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志军;朱华松;李健;秦丽;李军;孙文;黄贵彪

    应用ELISA法对285份免疫前及健康人血清和742份以不同毒株制备的狂犬病疫苗(aG株、CaG株、CTN株,PM株)全程免疫后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狂犬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TN株病毒抗原对不同毒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均能达到90%以上,且与SNT效价的相关性较好;而aG株抗原对除aG株以外其它毒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仅为50%左右.因此不同毒株狂犬病毒抗原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选用纯度高、活性好的CTN株病毒或两株病毒以不同比例混合作为ELISA检测用抗原,测定疫苗免疫后人群的抗体水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 呼吸道合胞病毒IgG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刘菊;唐安芬;陈霄;雍雪飞;何敏

    为了研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IgG的酶联检测试剂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病毒液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羊抗人IgG作为信号抗体,制备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建立的RSV酶联检测试剂盒敏感性与进口试剂盒接近,特异性达95.24%,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为6.35%,试剂盒置于37℃ 0天与7天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成功制备了RSV IgG酶联检测试剂盒.

  • SARS病毒NS-1株稳定性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作者:李萍萍;杨晓明;方志正;易玲;吴杰;郑新雄

    用SARS病毒NS-1株接种Vero细胞,37℃培养,于培养1、2、3、4d收获病毒液,分别置-70℃冻融和4℃释放,于不同时期取样进行病毒滴定.结果显示,SARS病毒NS-1株各代次培养特性和形态学变化完全相同,有较好的抗原特异性,病毒滴度稳定,4℃保存125d,滴度下降2.25 lgCCID50/ml,-70℃保存6个月,滴度未见明显下降.SARS 病毒NS-1株未经冻融或释放,1d收获的病毒滴度比2、3、4d收获的病毒滴度低,经冻融或释放,1、2、3、4d收获的病毒滴度无明显区别,病毒收获时的病毒滴度与形态学变化成正相关.不同接种条件收获的病毒液,病毒滴度无明显区别.SARS NS-1株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培养2d,4℃释放收获病毒液,细胞悬液与病毒混合接种更简单,易操作,更适合疫苗规模生产.

  • 不同代次毒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滴度和安全性实验结果比较

    作者:吕文利;程晓毅;赵丽萍;王凌;王凯

    为比较不同代次的乙脑毒种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特制备不同代次的工作种子SA14-14-2PHK7、PHK8、PHK9,检定合格后,分别用这几批毒种制备乙脑减毒活疫苗,检定和比较疫苗的滴度和各项安全性指标.实验表明SA14-14-2PHK7、PHK8和PHK9三个代次的乙脑毒种制备的乙脑疫苗平均滴度为6.43 lgPFU/ml;乳鼠传代返祖试验均值为1.1 lgLD50/0.03ml;致病力均为阴性.证实乙脑毒种SA14-14-2 10代以内的生物学特性是稳定的,对疫苗的影响无显著差异.10代以内的乙脑毒种可安全的用于疫苗生产.

  • 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探讨

    作者:彭丽;罗永艾;沈小兵;王国治

    为了确定不同分枝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菌以及扩增方法和佳保存方法,观察了七种分枝杆菌噬菌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的裂解情况,并分别于感染后24、48小时采用离心-过滤、孵育-过滤方法收集噬菌体比较扩增效率,采用不同稳定剂对分枝杆菌噬菌体进行液体和冻干保存,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琼脂双层法检测其效价.结果显示:① D29分枝杆菌噬菌体能同时较高效地裂解结核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②感染48小时后采用孵育-过滤方法收集的噬菌体效价高,方法简单;③液体4℃保存的噬菌体稳定性好,-70℃液体保存和冻干后4℃、室温、37℃保存依据不同稳定剂而相差较大.因此,在48小时后采用孵育-过滤方法收集噬菌体具有高效率特性并且简单易行,噬菌体液体4℃保存简单、有效,值得推荐.

  •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LPS提取和O-SP纯化

    作者:秦敏;杨国友;周富昌;涂晓萍;廖常如;林丽;吴先礼

    提取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和纯化特异多糖(O-SP),为制备副伤寒结合疫苗奠定基础.采用大罐培养,菌体热酚法提纯去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冷冻离心去核酸,乙酸水解脱毒,高速离心,柱层析等方法纯化.纯化O-SP核酸含量低于1%,蛋白含量低于1.5%,O-乙酰基含量0.5~0.8mmol/L,与甲型副伤寒超免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核磁共振图谱(NMR)显示甲型副伤寒O-SP的特征谱.建立了实用的纯化甲型副伤寒O-SP工艺.

  • 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丽蓉;姚艺辉;宋秀宇;林益强

    为了解厦门中山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用药,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2002 ~2003年临床分离的211株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的比例及其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等13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特征.结果表明21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ESBLs阳性27株(占12.8%),产ESBLs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产ESBLs株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采用纸片确证实验检出ESBLs对于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含前S1区的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谭昌耀;蒋丽明;邹萍;袁进;金瓯;葛永红

    用PCR方法,从含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出了乙肝表面抗原S、S1两个片段,并进一步用片段重叠法完成了SS1嵌合基因片段的拼接.将上述片段克隆到pBluescript II SK(+)载体测序,并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AO815,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Pichia GS115细胞,经表型筛选、小试表达和产物鉴定,构建了重组表达菌株GS115-SS1.ELISA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同时具有S和前S1抗原性.其反相血凝(RPHA)效价达到1:2048,约相当于32μg/ml.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抗原分子量约为28kD,与理论值相符.

  • BCG-CpG-DNA制备、理化特性及免疫刺激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爱华;贾淑珍;乔来艳;寇丽杰;王国治

    采用机械破碎、CTAB沉淀、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从卡介菌(BCG)中制备BCG-CpG-DNA,经化学方法确定其理化成分,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IgM水平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结果显示每克半干重的卡介菌提取BCG-CpG-DNA约0.9mg.提取物主要成分为BCG-CpG-DNA,分子量大小在3 000~15 710 bp,含少量的多糖和蛋白;紫外分光扫描在260nm有大吸收;对特异性识别DNA长链的CCGG中的CpG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HpaⅡ高度敏感;能够活化小鼠B细胞产生IgM.所制备的BCG-CpG-DNA含较多的未甲基化CpG基序,具有免疫刺激活性功能.

  • 肺癌个体基因型免疫核糖核酸的研制

    作者:杨琳;孟多佳;张龙梅;何玉君;申林;夏天瑶;白春杰;闫素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免疫治疗,探索一种型特异、体专一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取一供体肺癌患者术后切下的病变组织免疫羊,再用羊的免疫器官提制核酸,然后回注射于供体.实验中制备的型、体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各种药理指标能够达到国家同类药品标准.此法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ser17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作者:张振龙;刘建源;杨云凯;崔春青;邓宛明;汤燕文;赵建英;郭秀梅;郭鹏

    重组人干扰素βser17(rhIFN-β ser17)工程菌经发酵培养后,采用高压匀浆破菌、离心分离包涵体、有机抽提、酸沉淀、Sephacryl S-200、Sephadex G-75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方法对终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纯化的rhIFN-βser17比活性超过2×107IU/mg,纯度超过99%,其它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通过研究建立了大规模制备rhIFN-βser17的纯化工艺,研制出了符合规程要求的注射用rhIFN-βser17纯品,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