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琛;燕敏;薛建元;朱正纲;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1984~1995年我科收治胃癌病人1 586例,内有≤40岁的女性胃癌病人75例,本文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和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女性胃癌好发于胃窦部(51/75,68.0%);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为多见,分别占31.7%(19/60)和61.6%(37/60);病期晚,Ⅳ期占40.0%;5年生存率为30.7%,显著低于大组病例的43.5%.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相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青年女性胃癌预后的关键,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胃癌 病理 青年女性
  •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贾忠;封光华;王春友;陈道达

    目的:研究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在胃癌淋巴结中的表达,以进一步阐明胃癌淋巴转移的机制.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9例胃癌组织淋巴结中SLC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转移淋巴结中SLC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正常胃黏模组织,但其表达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不相关.结论:在胃癌转移淋巴结中,SLC的表达明显受抑,后者可能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提高淋巴结中SLC的表达可能成为控制胃癌转移和复发的又一关键途径.

  • 白细胞介素-12水平对多发伤病人伤情判断的意义

    作者:李侠;孙志扬;武钧;陈国庭;刘建军;刘养洲;刘中民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的动态变化对多发伤病人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对36例多发伤病人入院后第1、3、7、14天空腹外周静脉血IL-12的水平变化进行动态检测,以判断IL-12水平变化与多发伤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发伤病人创伤后外周静脉血IL-12水平升高,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区段内的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1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ISS评分值的增高,不同时段IL-12水平也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病人年龄无关.结论:动态检测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多发伤伤情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多发伤 IL-12 预后
  • 胃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陈志新;胡建昆;周总光;王莉;张波;田静;陈佳平;王朝华;陈红艳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研究文献中关于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组与单纯根治手术组疗效比较的随机和半随机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17个试验包括2 915例病人,经异质性检验,χ2=37.58,P=0.0017,17个试验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OR=0.66,95%可信区间为0.51~0.85,经u检验,P=0.002,说明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根治手术组.17篇文章中有9篇对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按WHO分度标准进行描述,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血液毒性等,5例病人死于化疗相关毒性事件.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毒性事件发生率较低;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全身静脉化疗对提高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早期胃癌病理和生物学特点与外科手术的选择(120例分析)

    作者:庄捷;卞育海;陈治平;凌伟;金云法

    目的:根据早期胃癌的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探讨早期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来收治的120例早期胃癌,其中黏膜内癌(im-ca)66例,黏膜下层癌(sm-ca)54例;单发癌115例,多发癌5例;浅表扩展型7例;15例有淋巴结转移.全部病例均行不同范围的根治性手术.结果:sm-ca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im-ca.癌灶较大、凹陷型和细胞分化差的癌肿淋巴转移相对较多.结论:按EGC的大小、大体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大致估计肿瘤侵犯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助于决定手术范围.

  • Syndecan-1和M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可望;邹寿椿;赵仲生;徐文娟;孟群;张成武;郑树森

    目的:探讨Syndecan-1和M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82例胃癌、18例异型增生及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yndecan-1和MMP-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Syndecan-1表达阳性率为57.32%(47/82),胃异型增生组织为83.33%(15/18),正常胃黏膜组织均呈Syndecan-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Syndecan-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胃癌组织的MMP-1表达阳性率为98.78%(81/82),其中强阳性表达占45例(54.88%);胃异型增生组织MMP-1阳性率为88.89%(16/18),无强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组织MMP-1表达阳性率为5.56%(2/36).胃癌组织的MMP-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Syndecan-1表达的减弱、MMP-1表达的增强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yndecan-1表达与MMP-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Syndecan-1和MMP-1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 腹腔液胃癌细胞学与CEA mRNA检测比较的意义

    作者:丁友成;朱正纲;刘炳亚;于颖彦;张奕;尹浩然;燕敏;陈军;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及腹腔冲洗液、腹膜组织中的癌胚抗原(CEA)mRNA,以探讨对腹腔中游离癌细胞和预测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胃癌和5例胃良性病变病人的腹腔冲洗液或腹水,并同时切除少量大网膜、膈腹膜和盆腔腹膜作为对照.冲洗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和网膜组织中CEA mRNA的表达.结果:腹腔冲洗液和腹膜组织中的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9.58%(19/48)和43.75%(21/48),皆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7.08%(13/48)(P<0.05).CEA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浆膜侵犯程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腹腔冲洗液CEA mRNA和细胞学检查是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和预测腹膜转移的有效方法;如同时行腹膜组织CEA mRNA的检测可能更有助于诊断.

  • 阿霉素和长春新碱对pRb-胃癌细胞株的影响

    作者:姜宏华;张一楚;戴冰冰;钱惠琴;张文竹;高文涛;欧敬民;杜鹏;许大康

    目的:探索一种对Rb基因表达异常之胃癌细胞的化疗方案.方法:用Rb-CMV质粒转染Rb表达阴性的胃癌AGS细胞株,然后将25 ng/ml阿霉素和100 ng/ml长春新碱序贯加入两组细胞,应用MTT、流式细胞技术来测定转染前后此细胞株对序贯用药后的活性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预先作用的阿霉素使Rb阳性胃癌AGS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1/S期,而不影响Rb阴性胃癌AGS细胞增殖.阿霉素和长春新碱序贯用药对Rb阴性胃癌AGS细胞有显著细胞毒性作用,而对Rb阳性胃癌AGS细胞的毒性作用轻微.结论:由于绝大多数正常组织的Rb是正常表达,而在胃癌中表达大多是阴性,故此联合用药有望用于Rb表达阴性胃癌的治疗.

  • 胃癌组织NOS和VEGF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广义;王旭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eN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布及表达.结果:①31例胃癌组织表达VEGF,25例(73.5%)表达iNOS,28例(82.4%)表达eNOS;②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VEGF与eNO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③表达VEGF的胃癌PCNA标记指数(PLI)明显高于不表达VEGF的胃癌,表达iNOS的胃癌PLI明显高于不表达iNOS的胃癌,表达eNOS的胃癌PLI与不表达eNOS的胃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说明iNOS在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PLI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二者对胃癌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 胆管癌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

    作者:钱振宇;王炳生;郭慕依;秦净;张秀荣;赵仲华;史留生

    目的:探讨胆管癌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胆管癌病人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Be、抗-HBc和抗-HCV,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HBeAg,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胆管癌和肝组织中HBcAg和CP10,用PAP法检测HBsAg.结果:20例胆管癌病人血清HBsAg、抗-HBs、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45%、25%、35%和40%,HBV总的感染率为75%,血清抗-HCV阳性率为5%.癌组织中HBsAg和CP10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0%,而肝组织中二者的阳性率高达83.3%.结论:胆管癌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而且大多伴有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 胰腺癌术后免疫治疗抗感染作用机制的探讨

    作者:虞先浚;徐近;傅德良;张群华;倪泉兴

    目的:了解免疫治疗剂胸腺肽-α1在胰腺癌术后抗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胰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胸腺肽-α1,对照组不予使用.观察临床疗效、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胰腺癌手术组病人使用胸腺肽α-1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下降,白介素(IL)-2、IL-10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1周用药组的CD3+、CD4+百分率较手术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1周临床有效率达100%,高于对照组(80%).结论:胸腺肽-α1在胰腺癌术后可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有利于病人恢复.

  • 耐药相关基因拓扑异构酶-Ⅱα在人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作者:徐协群;赵玉沛;陈革;郭俊超;吴元德

    目的:探讨耐药相关基因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人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6株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Capan-2、AsPC-1、MIAPaCa-2、PANC-1、P3)中的TOPO-Ⅱ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TOPO-Ⅱα基因的表达以SW1990高,PANC-1低,与其他细胞株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OPO-Ⅱα蛋白的表达以SW1990、Capan-2较高,AsPC-1较低.SW1990,Capan-2与其余4株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SW1990与Capan-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sPC-1、MiAPaCa-2、PANC-1、P3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癌细胞对TOPO-Ⅱα抑制剂的低敏感性与TOPO-Ⅱα蛋白的低水平表达有关,TOPO-Ⅱα可能参与了胰腺癌对化疗的耐药.

  • 生长抑素对胆囊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作者:全志伟;李济宇;张强;刘建文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作用下胆囊癌细胞分裂周期的变化.方法:选择梯度浓度的生长抑素作用于人胆囊癌细胞株,观察浓度依赖性生长曲线;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胆囊癌细胞周期在生长抑素作用下的变化.结果:随生长抑素浓度的递增,胆囊癌细胞株的生长逐步受到抑制(P<0.05).生长抑素作用后1d,胆囊癌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随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结论:生长抑素在较高浓度下能够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在早期为诱导生长停滞,随后则诱导细胞凋亡.

  • Ⅲ、Ⅳ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福坤;李国立;黎介寿;祁晓平;许哲

    目的:观察难以一期切除的Ⅲ、Ⅳ期胃癌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在Ⅲ、Ⅳ期胃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1991年10月~2002年6月间82例Ⅲ、Ⅳ期胃癌,其中Ⅲa期12例,Ⅲb33例,Ⅳ期37例.入院后经B超和CT检查,术前评估病灶难以一期根治性切除者进行2次以上的介入治疗,再行CT复查,对比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综合治疗.结果:肿瘤明显缩小者59例(72%),肿瘤切除率为74%,获得根性根治切除术者42例(51%).无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年生存率75.6%(59/78),3年54.8%(23/42),5年36.4%(8/22).结论:对术前评估难以一期切除的晚期胃癌,作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治愈率.

  • 亚砷酸钠诱导HSP 72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皓;张明钧;于颖彦;邓侠兴;杨卫平;计骏;蔡伟耀;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A)诱导大鼠肝脏产生热休克蛋白72(HSP 72)的过程及其抗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A组(预先给予SA 6 mg/kg)和对照组(预先给予生理盐水).24 h后,两组均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60 min,再灌注3、6 h;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的HSP 72表达;外周血测定ALT、AST、LDH;组织学作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HSP 72.结果:注射SA 6 mg/kg后12 h肝脏开始产生HSP 72,24 h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0 h.肝脏热缺血60 min再灌注3、6 h后,SA组HSP72显著表达,血清ALT、AST、LDH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 72;SA预先诱导肝脏产生对HSP 72可使肝脏抵御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 全胃切除术后不同代胃术式的评价

    作者:郝希山;李强;尹健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459例行全胃切除术并随访1年以上的胃癌(除外Ⅳ期)病人,以6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分别为襻式吻合、改良Braun Ⅰ式、改良BraunⅡ式、Roux-en-Y式、"P"型空肠间置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式.对各组病人以术后并发症、体重、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血红蛋白水平、代胃半排空时间及Visick指数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各组比较以功能性空肠间置组在防反流方面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上明显优于其他组(P<0.01)."P"型空肠间置与功能性空肠间置食糜流经十二指肠,其体重维持、各项营养参数(PNI)均高于不间置组(P<0.05).结论:消化道重建保持食物流经十二指肠,又保护好代胃空肠神经,生理功能完整,是选择代胃方式的基本原则;功能性空肠间置是值得推荐的代胃术式.

  • 从淋巴结转移规律谈胃癌合理手术范围

    作者:张岂凡

    迄今,手术仍是胃癌的首要治疗手段,以求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灶,达到提高生存率的要求.

  • 胃癌淋巴结转移研究的进展与新规定

    作者:陈峻青

    近年,胃癌外科治疗取得较大进步,这些成绩与其外科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相伴而行,相辅相成.本文仅就目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数点研究,结合作者经验体会简述如下.

  • 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张文范

    40余年来,本所同仁通过院内与院外工厂、农村胃癌高发现场的普查普治相结合,多学科协作从事胃癌"三早"课题的研究,完成胃镜检查3万余例,积累胃癌前期病变3000例,发现早期胃癌300例[1-13].

  • 充分重视胃癌腹膜转移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正纲

    腹膜是胃癌的常见转移部位,腹膜复发和转移约占所有胃癌术后复发类型的半数以上,而腹膜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如何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腹膜转移,是胃癌治疗领域极富挑战性的难题,也是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疗疗效的关键问题之一.

  • 胃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

    作者:徐光炜

    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的大城市虽已有下降的趋势[1,2],但仍是国内常见的4大恶性肿瘤之一[3],其死亡率占癌症死因的23.24%.

  • 进展期胃癌全身化学治疗新进展

    作者:金懋林

    全身化疗对进展期胃癌(AGC)病人是否有益,至今仍存争议.综合1993~2000年6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对体力状况0~2级且无化疗禁忌的病人分别行全身化疗与佳支持治疗,结果其生存期延长了2倍,生活质量亦获改善.

  • 进一步提高胃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之我见

    作者:詹文华

    长期以来,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无病生存时间、并发症、复发率和营养状况是评价肿瘤外科治疗疗效重要的终点指标,胃癌也不例外.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处理

    作者:黄晟;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赵珺;冯翔;陆清声;冯睿;廖明芳;叶必远

    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的重要病因.TAD病人中75%合并高血压[1].我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了TAD的微创腔内隔绝术治疗,现将TAD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胃大部切除术(毕Ⅱ)术后内疝的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作者:李胜文;胡汉华;樊立

    我院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内疝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40~75岁,平均57.2岁;发生内疝距胃大部切除术后5~18年,平均9.3年.

  • 双极电凝切除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纪伟;杨宝仁;全志伟

    1999年12月至2002年6月,我院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75例重度痔(第三、四期)采用双极电凝痔切除术治疗.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评价此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5例大静脉严重刀伤病人的救治体会

    作者:何延政;曹宏;钟武;田根东;杨辉

    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我院救治5例深部大静脉刀伤病人,均获成功,总结报道如下.

  • 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治分析

    作者:章志坚;丁如良;梁卫东

    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又无骨骼保护,因此腹部外伤时容易受累[1].本文收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闭合性小肠破裂3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作者:牟一平;徐晓武;郑行;朱一平;曹厚军;彭淑牖

    为有效预防胰肠吻合口漏(胰漏),彭淑牖教授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3].据作者所知,全国各地已有40余家医院开始应用这一术式.现就几种特殊情况下进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若干体会作一介绍.

  • 急性肠系膜血管循环障碍的临床处理

    作者:邓侠兴;杨卫平;陈皓;狄忠民;周光文;严佶琪;彭承宏;蔡伟耀;李宏为

    我院自1969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急性肠系膜血管循环障碍病人14例,对其作了回顾性分析,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合文献作一总结.

  • 微嵌合状态与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彭勇;龚建平;刘长安

    虽然同种组织和器官移植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成功的主要问题,也是当今移植界研究的热点.

  • 胃癌少见淋巴转移方式一例报告

    作者:张斌;李国立

    病例男,6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2月而入院.体检: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腹部无阳性体征.胃镜及活检病理示:贲门低分化腺癌.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见肿瘤位于胃上部小弯侧,约(3×3)cm2,但胸片提示右上纵隔增宽.

  • 论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前景

    作者:林言箴;尹浩然;朱正纲

    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虽呈缓慢下降之势,但仍居诸高发恶性肿瘤之列.以我国大城市上海而论,近19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下降,但仍居于上海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第2位.预测到2005年,上海胃癌新病人仍将超过5 000例,死亡人数还将超过4000例[1].

  • 疼痛机制与疼痛治疗(1)

    作者:张天锡;印其章

    关于疼痛的基本概念 疼痛(pain)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学过程,是临床上某些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既是生理学的一种感觉(sensation)类型,又是心理学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emotion)活动。

  • 阅读、评估和使用临床医学文献的原则和方法(3)

    作者:范维琥

    有关预后研究文章的评阅和使用 1.研究的结果是否真实? (1)主要标准:①是否有一具代表性且定义明确的病人样本在其同一病程的起点开始随访?本条标准强调两个相关问题。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外科 理论 实践
  • 2002年全国胃癌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李琛;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