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聚氯乙烯上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作者:许赓;黄云超;叶联华;李振龙

    目的 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聚氯乙烯表面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覆盖在聚氯乙烯表面,通过体外生物膜形成实验,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经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处理过的聚氯乙烯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厚度和菌落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抑制聚氯乙烯上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 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荧光标记的优化研究

    作者:张海玲;朱敦皖;董霞;刘兰霞;冷希岗

    目的 研究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与壳聚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观察荧光标记对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并且适宜壳聚糖纳米载体示踪的荧光标记方法.方法 FITC与壳聚糖在不同反应物比例、溶液pH及温度条件下反应,纯化并收获产物,计算其标记效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荧光标记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并检测其表征及对Hela细胞转染效率.结果 在该实验中,标记效率随着pH增大而增加,弱碱性(pH 7.5)时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标记效率也随之上升;标记效率还随FITC添加的比例增大而升高.壳聚糖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实验显示佳的壳聚糖标记条件是反应物壳聚糖与FITC的添加比例为25:1,在pH7.5、室温25℃条件下反应4h.结论 优化的壳聚糖荧光标记方案的标记率比以前文献报道的方法高近3倍,用标记的壳聚糖制备的基因纳米粒子粒径及细胞转染效率与未标记壳聚糖制备的纳米粒子相近,可以达到较好的示踪效果.

  • 挥鞭样仿真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作者:王芳;张建国;薛强;张澍

    目的 建立并验证中国人全颈椎有限元模型,以期用于挥鞭样损伤分析.方法 运用螺旋CT扫描技术、Materialisc mimics、逆向软件及Pro-E进行三维重建;运用TrueGrid划分网格;模型用志愿者后碰撞(挥鞭)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 模型由椎骨、椎间盘、小关节、韧带和肌肉等结构组成,共得到15 023个单元和24 916个节点,其中实体单元14 626个、杆单元19个、索单元378个.仿真中得到的头颈部加速度、位移、旋转角度、角加速度等运动曲线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模型高质量的八节点六面体单元,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稳定性.模型用于挥鞭样损伤分析,对于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表面修饰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目的 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表达.方法 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复合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选择6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不同的材料分为A、B、C、D组.A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B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C组:骨缺损区植入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D组:骨缺损区植入HA.术后4周取材,行修复区局部BMP-2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术后4周各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生成,修复区局部BMP-2表达水平依次为:A>B>C>D(P<0.05).结论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修复作用有明显优化作用.

  • 植入新一代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可安全地接受MRI检查

    作者:傅强;徐克

    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均为心脏生理电子刺激装置.在20世纪之前,体内植入这种装置的患者一直被列为MRI检查的禁忌,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安全准则也明确规定"带心脏起搏器等体内电子植入物的患者不得进入5高斯线(0.5 mT)内的磁场"[1].

  • 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作者:张欣;张春明;王德芝

    目的 构建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rhMb)的基因工程菌株,为临床检测早期心肌损伤及预后提供诊断试剂,促进肌红蛋白诊断标准化的研究.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心肌组织总RNA中克隆出全长的人心肌肌红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MD18-T simple克隆载体中,转化DH5α克隆菌株.经酶切和测序对目的基因进行分析,再插入到pET-21a(+)表达载体中,转化BL21(DE3).对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行SDS-PAGE和运用锐普心肌梗死仪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并准确定量.结果 测序表明RT-PCR所得的肌红蛋白基因hMb序列与GenBank(NM 005368.2)中报道的序列一致,目的蛋白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15%,重组蛋白抗原性良好.结论 成功构建了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基因工程菌株.

  • 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剑利;张王刚;蒙昕;曹星梅;陈银霞;何爱丽;张鹏宇;田玮

    目的 评估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在辅助白血病临床诊断和药物疗效判定方面的价值.方法 5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18~80)岁;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7(2~64)岁.另有22例非CML或APL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6~55岁).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临床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血病融合基因M-bcr/abl或PML/RARα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56例CML患者的M-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96.4%(54/56);9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7.8%(7/9).②5例CML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定量检测M-bcr/abl融合基因的拷贝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转阴(4/5),伊马替尼治疗CML效果优于应用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结论 实时定量RT-PCR技术操作简便,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准确性高,在辅助临床诊断和白血病患者药物疗效判定方面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CT与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敬平;孙德俊;李君;乌日娜;徐喜媛

    目的 比较在CT与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特点并分析二者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3年5月~2006年10月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93例,分为2组.超声能探及异常回声且病灶距胸壁<2 cm为B超组,4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1~77岁;超声不能探及异常回声或病灶距胸壁>2 cm为CT组,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2~75岁.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T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分别为98%及100%,CT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及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高,并发症低,操作迅速.但B超不能穿过空气,对距胸壁>2 cm的病灶不宜选用,宜选用CT引导.

  •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廖瑞真;刘倚河;张蓉;郑玉凤;刘舜辉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PMP的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例病例均为超声首先发现,7例提示为PMP,超声对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7.8%(7/9).超声和CT均误诊为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误诊为腹腔结核1例,误诊率为22.2%(2/9).结论 超声作为PMP的首选检查方法,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笔者认为影像学表现在对该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Moyamoya病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作者:王弘岩;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江飞;郑义浩

    目的 探讨Moyamoya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Moyamoya病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42.60岁.发病高峰中30~40年龄段为12例,40~50年龄段10例.做16层螺旋CTA,扫描参数为:250kV,250mA,螺距15,扫描层厚1mm.同时6例又行DSA检查,将其CTA结果与DS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30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共27例,占总例数的90.0%,受累段均为颈内动脉末段.病变累及双侧者26例(占总例数86.7%).30例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及迂曲扩张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动脉,狭窄血管显示率100%;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28例,异常血管网显示率93.3%.30例中有6例同时行DSA检查,两者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可以清楚显示Moyamoya病脑血管改变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及脑底异常血管网,可以考虑作为Moyamoya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小儿脑病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晓明;富西湖;孙宝海;王宏伟;王晓煜;吴敏芳;陈丽英;郭启勇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来进一步评价小儿脑疾病,探讨DT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患各种脑病的小儿进行MRI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为生后3天至11岁(平均年龄4.8岁).采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0 Tesla的超导MRI仪,用回波平面成像(EPI)的DTI技术,b为800s/mm2,15个方向.观察彩色分数各向异性(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图.结果 15例患儿中,发育畸形2例,分别是胼胝体发育不良、巨脑回;脑室旁白质软化(PVL)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脑软化2例;脑积水1例.在巨脑回病例,常规MRI见右侧脑回发育不良,呈巨脑回畸形,右侧脑室扩大,在DTI上见右侧病变区白质束明显较对侧少.胼胝体发育不良病例在DTI张量图见胼胝体菲薄.在PVL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均可见白质纤维束在放射冠颜色混杂,方向性混乱.脑软化病例可见白质纤维束部分中断.在脑积水病例可见白质束受压推移.结论 DTI能够显示白质束的走向、绕行、交叉及推挤、中断等异常,可能对今后评估小儿脑病的预后转归有帮助.

  • 磁共振成像、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高幼奇;陈小华;李明智;王朝东

    目的 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MS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5.95岁.使用MRI进行T1加权、T2加权、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4种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软件进行DWI的弥散系数(ADC)及影像分析.结果 ①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877个,而T1WI、T2WI和DWI分别检出病灶651、776和537个,分别为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的74%、88%和61%.各成像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②MS病灶主要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区,占总病灶数的96.1%.其中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的病灶数与半卵圆中心区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脑干、小脑和胼胝体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T1WI信号多为低信号、略低信号和等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为高信号,DWI在急性期病灶显示为略高信号影,在慢性期可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④MS急性期病灶平均ADC与急性脑梗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和慢性期平均ADC高于脑缺血的ADC(P<0.001),但低于脑肿瘤的ADC(P<0.05).结论 对MS病灶的阳性检出率,FLAIR序列优于其余3个序列;DWI可以较好地区分MS病灶分期,同时应用DWI、ADC检查对判别病灶的性质、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是诊断MS等脱髓鞘疾病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 数字X线摄影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建明;杨明;雷子乔;胡立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骨折病人,其中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2.5岁.用碘化铯非晶硅阵列数字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行胸腰段椎体正侧位摄影,所有病人的侧位影像均行DR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由3位高级影像专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胸腰段椎体病变32例,正常48例.胸腰段椎体侧位的常规DR与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的影像质量区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组织均衡技术对显示胸腰段椎体的侧位影像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HBV-DNA定量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

    作者:吴虹;李钧

    目的 通过HBV-DNA定量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16~50岁.分为2组,A组,HBV-NDA≥107 copies/ml的101例患者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40例,慢性HBV携带者21例;B组,HBV-DNA<107copies/ml的99例患者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4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40例,慢性HBV携带者18例.全部病例符合干扰素治疗适应证.用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安福隆肌肉注射300万单位/天,治疗半个月,后改为隔日肌肉注射,疗程6~12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反复检测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时,A组治愈患者18例(18%),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17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1例;B组治愈患者38例(38%),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25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10例,慢性HBV携带者3例.A组好转病例2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7例,慢性HBV携带者1例;B组好转病例4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15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25例,慢性HBV携带者4例.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治愈者无复发病例,好转者复发12例(17%).治疗中A组及B组HBV-DNA病毒复制水平在3~6个月迅速降低者,有望治愈.结论 在治疗对象的选择方面,应对各侯选病例在某个时间段内定期反复检测HBV-DNA水平,长期保持HBV高复制水平者不宜接受干扰素治疗,或应当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可根据HBV-DNA水平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干扰素剂量,并决定是否缩短或延长疗程及是否终止治疗.

  • 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对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研究

    作者:侯明夫;王黎明;喻忠;桂鉴超;蒋纯志;姚京东;徐燕

    目的 研究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对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位置的影响.方法 2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32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6±7)岁.随机分为2组,计算机导航手术组(导航组)11例(16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设定髋佳植入柄颈角为0°,柄干角为140°;对照组14例(16髋)采用传统手术.术后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进行手术评估.结果 术后导航组植入股骨假体柄干角为(140.5±1.7)°,对照组为(135.9±6.5)°,导航组的股骨假体柄颈角为(0.30±1.40)°,对照组柄颈角为(-4.93±4.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导航组优14髋,良2髋;对照组优9髋,良4髋,中3髋.导航组无一例发生肢体缩短、旋转、内外翻畸形,对照组2例发生短缩畸形,1例内翻15°畸形.随访(14±4)个月,均无假体松动、脱位.结论 在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手术操作可以精确地植入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S形接骨板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59例疗效分析

    作者:孙志波;禹志宏;邹海兵;李莉;张磊;刘斌

    目的 比较S形接骨板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0月,笔者手术治疗59例成人锁骨中1/3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27.8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随机分为2组,A组31例采用S形接骨板内固定,B组28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根据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取出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评定疗效.结果 A组27例得到随访,B组25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后于笔者医院取出内固定置入物,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取出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优21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2例,良7例,可5例,差1例;A、B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6.3%和76.0%,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 S形接骨板是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有效方法.

  • 宫腔镜辅助生殖道畸形手术初探

    作者:许为;张志凤;关永红;贾妍

    目的 探讨生殖道畸形诊断及手术中的监护方法.方法 生殖道畸形11例患者,年龄15~21岁,平均年龄16.7岁(标准差5岁),多为未婚未孕青春期少女,其中超声及双合诊检查可疑子宫畸形6例(残角子宫3例、盲角子宫3例[1]);阴道斜隔5例(Ⅰ型2例,Ⅱ、Ⅲ型3例).应用宫腔镜和超声扫描诊断及术中监护对子宫畸形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对盲角子宫行盲角部子宫体部分切除并宫体修补术;对阴道斜隔,行阴道斜隔切开及大部切除,清除阴道及官腔积血或积脓.结果 术后随访痛经症状均消失,经量无显著变化,无阴道或下腹部包块,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征象.结论 宫腔镜结合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非妊娠期残角子宫或盲角子宫、准确定位阴道斜隔位置,指导手术切除或明确切开部位.官腔镜及超声监护可使较复杂生殖道畸形手术更安全、准确、快速、直接.

  • 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作者:王新华;刘旭;施海峰;顾佳宁;孙育民;周立;胡伟

    目的 评价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57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47.6岁(标准差16.7岁),轻度二尖瓣狭窄4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2例,二尖瓣置换术后1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4例(其中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左心房内径(45.6±7.1)mm,阵发性房颤3例,持续性房颤54例,房颤病程(2.1±1.7)年.术前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排除左心房血栓.采用CARTO三维系统引导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附加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及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改良基质.术后定期随访Holter、ECG及UCG.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消融术.操作时间(184±26)min,X线透视时间(25±14)min.环肺静脉消融使左肺静脉电隔离49例(86.0%)、右肺静脉电隔离52例(91.2%).其余病例结合肺静脉节段性消融实现电隔离.持续性房颤消融恢复窦性心律9例,其中3例环肺静脉消融终止,6例碎裂电位消融终止;持续性房颤转为不典型房扑4例,消融未能终止,转为典型房扑2例,三尖瓣峡部消融恢复窦性心律.消融结束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均行直流电复律成功转复.术后1个月1例阵发性房颤和10例持续性房颤因复发再次消融.随访时间(7±4)个月,45例(78.9%)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CARTO系统引导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结合基质改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合并的房颤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安全有效.

  •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与环孢霉素A中毒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卫民;朱争艳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人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与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技术对26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正常、11例急性排斥反应、10例环孢霉素A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细胞的百分比进行检测.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急性排斥反应组与环孢霉素A中毒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1.83%±9.65%、73.29%±8.85%、72.06%±12.0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8.69%±9.21%、49.58%±8.41%、40.15%±9.98%,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3+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9.28%±9.02%、19.18%±5.35%、30.86%±9.19%,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3+CD8+分别为1.76±0.97、2.92±0.71、1.81±0.92,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环孢霉素A中毒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