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自制可调节肺动脉环缩装置对右心室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张永辉;肖明虎;吕凤英;唐跃;孟亮;罗富良;吴信

    目的 通过对动物右心室作用实验的研究,验证自制可调节肺动脉环缩装置的有效性.方法 12只健康雄性小尾寒羊,5 ~ 6个月龄,体质量26 ~ 37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体质量分别为(29.00 ± 2.78) kg和(28.36 ± 4.24)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22),从左侧第二肋间进胸,游离肺动脉主干,置入自制可调节肺动脉环缩装置,向球囊内注入0.9 % NaCl溶液,逐渐增加右心室压力,进行心室训练,达到训练标准所需时间为9 ~ 18 d.观察超声下右心室形态、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超声下右心室形态、室间隔位置、游离壁厚度均较训练前发生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结果表明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压力比值大于0.6,达到临床上心室训练的标准;右心室的收缩功能(P < 0.05)和舒张功能(P < 0.001)均得到了增强;病理检查结果右心室游离壁厚度及质量、右心室肥大指数、心肌细胞横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该装置能够达到肺动脉环缩、训练心室的目的 ,并且可双向调节,使用方便,效果可靠.

  • 溴代呋喃酮对胸心外科聚氯乙烯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叶联华;许赓;黄云超;郭凤丽;赵光强;雷玉洁

    目的 探讨溴代呋喃酮对胸心外科聚氯乙烯(PVC)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及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用具有化学结构代表性的3种溴代呋喃酮[呋喃酮1:3,4-二溴基-5-羟基-呋喃酮;呋喃酮2:4-溴-5-(4-甲氧基苯基)-3-(甲氨基)- 呋喃酮;呋喃酮3:3,4-二溴基-5,5-二甲苯基-2(5H)-呋喃酮]分别对PVC材料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分别将改性过的PVC材料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PVC材料表面细菌群落及细菌生物膜厚度的形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表面结构.结果 呋喃酮1组PVC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呋喃酮2、呋喃酮3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溴代呋喃酮对PVC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不同,呋喃酮1可以促进PVC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的形成.

  • 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田鵾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

    目的 通过测定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的生物相容性,判断其应用于医用分离材料领域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聚乙二醇(PEG)和聚吡咯烷酮(PVP)对PVDF共混改性,将PEG改性的PVDF称为PVDF1,将PVP改性的PVDF称为PVDF2.测定其亲水性、蛋白吸附性、细胞毒性、溶血率和动态凝血性,并与临床常用分离膜材料聚醚砜(PES)相比较.结果 PVDF材料的蛋白吸附性能优于PES;改性后的PVDF膜(PVDF1和PVDF2)的亲水性提高,接触角从86.5 °下降为63.8 °、65.7 °左右.同时PVDF1、PVDF2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也从58.6 mg/m2下降为25.7 mg/m2、38.5 mg/m2;细胞毒性为一级,细胞增殖率 > 80 %;溶血率为分别为2.9 %、2.4 %,均小于5.0 %,符合国标GB/T16886对材料溶血性的要求;改性PVDF的动态抗凝血性和体外细胞毒性比PES材料略好.结论 改性PVD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医用材料进一步研究.

  • 关节腔注射用甲氨蝶呤温敏性缓释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作者:马桂蕾;苗博龙;宋存先

    目的 利用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两亲性聚合物温敏凝胶作为载体材料,构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用给药体系.方法 采用开环聚合法,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PEG 1500为引发剂,与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得到PCL-PEG-PCL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对得到的PCL-PEG-PCL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采用翻转试管法测定PCL-PEG-PCL聚合物的溶胶-凝胶相转变温度,绘制溶胶-凝胶相转变曲线;评价甲氨蝶呤PCL-PEG-PCL温敏凝胶载药体系的缓释性能;考察PCL-PEG-PCL温敏凝胶关节腔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PCL-PEG-PCL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水溶液具有温敏性溶胶-凝胶相转变能力,其溶胶-凝胶相转变温度介于室温与体温之间.甲氨蝶呤PCL-PEG-PCL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研究表明PCL-PEG-PCL温敏凝胶对甲氨蝶呤具有较好的缓释能力,提高载药量和温敏凝胶浓度将减缓甲氨蝶呤从PCL-PEG-PCL温敏凝胶的释放.大鼠滑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关节腔注射PCL-PEG-PCL温敏凝胶未引起炎症反应发生.结论 PCL-PEG-PCL温敏凝胶作为关节腔局部注射用载药体系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 心脏神经节丛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现状

    作者:殷强;王辉山

    心脏神经节丛的消融是近几年心房颤动治疗中的新热点,文章就心房颤动治疗中去自主神经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各种能量消融治疗同时行心脏神经节丛消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骨桥蛋白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静;冯振卿;刘永彪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性磷酸化糖蛋白,在大部分肿瘤中均有表达,且与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相关,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转移复发的血浆标志物.研究表明,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效应强烈地依赖于氧的存在,乏氧肿瘤细胞易对放射治疗产生抗性,肿瘤细胞乏氧可上调OPN的表达,可通过检测血浆OPN的水平来评估肿瘤氧含量,血浆OPN高表达时,提示肿瘤对放射治疗反应较差,肿瘤复发风险增加和病人预后差.

  •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进展

    作者:张麒云;费青;吕南千;周化鑫;范存义

    交锁髓内钉的出现给骨科手术带来了新革命,但也正是由于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问题给此项手术带来了挑战.远端锁钉困难是术中常见现象, 使手术时间延长, 并发症增多.不但给病人而且给外科医生增加了X射线暴露.文章旨在介绍关于各种远端锁钉技术的进展及应用价值.各种远端锁钉技术不仅要减少手术时间,减少X射线照射量,增加锁钉精度,而且不能忽视手术费用问题.

  • 连续经颅磁刺激睡眠仪系统的设计

    作者:林冬冬;周鹏;贺威忠;王学民;王明时

    目的 为了寻求合适的经颅磁刺激模式治疗失眠等神经系统类的疾病,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连续经颅磁刺激系统.方法 采用PC和单片机交互控制,改进后级TDA7294功放电路,实现0.001 Hz ~ 20.000 kHz的连续大功率输出驱动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结果 实现了将真实睡眠脑电信号、音乐信号及几种典型波形的刺激信号转换成空间交变磁场直接耦合进大脑的睡眠中枢,同时对圆形线圈在真实头模型下的磁场和感应电流分布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结论 系统达到了预定指标,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

  •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多肽IgY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研究

    作者:杨剑;王维荣;乔滨;翁康生;卢伟;王文静

    目的 制备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关多肽的IgY抗体,并进行NSCL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实验研究. 方法用人工自动合成仪合成2条肽段(长度分别为64 AA和36 AA),并分别偶联钥孔血蓝蛋白(KLH)作为抗原免疫鸡产生IgY抗体,水稀释-辛酸法结合硫酸铵沉淀法分离提取IgY,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特异性IgY,间接非竞争ELISA检测抗体效价,棋盘滴定法选择ELISA的适工作条件.将抗64 AA肽IgY抗体(Ab1)和抗36 AA肽IgY抗体(Ab2)联合,用ELISA检测96例NSCLC患者和102例正常人的血清. 结果成功制备了NSCLC相关多肽IgY抗体,效价Ab1为1 ∶ 104,Ab2为1 ∶ 105.用Ab1和Ab2组合作联合检测,以临界值0.241为阳性判断标准,96例肺癌患者血清中,阳性58例,敏感度为60.4 %;102例正常人血清中,阳性19例,特异度81.4 %.结论 运用IgY技术可以高效、大量制备多肽抗体,NSCLC相关多肽IgY抗体的ELISA检测实验表明IgY技术可在肺癌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Disulfiram及联合Cu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增殖、凋亡及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妍琰;史鹏程;陈国枢;郭绪涛;萧平难;周淑芸;徐兵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Disulfiram(DS)及DS联合Cu(DS/Cu)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增殖、凋亡及多药耐药1(MDR1)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0.250、0.500、1.000、2.000、4.000 μmol/mL)DS和DS/Cu对Molt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S和DS/Cu作用Molt4细胞24 h后凋亡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DS和DS/Cu对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DS对Molt4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370 ± 0.263) μmol/mL.DS/Cu联合后对Molt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IC50降为(0.560 ± 0.443) μmol/mL,DS/Cu对Molt4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DS单药(P = 0.005).DS单药及DS/Cu对Molt4细胞均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但DS/Cu对诱导Molt4细胞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DS单药(P = 0.01).DS单药对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DS/Cu能显著降低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P < 0.001).结论 DS对Molt4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但对Molt4细胞MDR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DS/Cu不仅对Molt4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显著增强,还可显著下调Molt4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

  • 特异性hTERT启动子在肿瘤细胞中启动效率研究

    作者:李玮;谭建;吴蓓;李宁

    目的 证明人端粒酶亚单位(hTERT)启动子可以引导目的 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方法 先使用RT-PCR检测各细胞系中hTERT mRNA的表达,再使用PCR方法扩增hTERT启动子基因的不同长度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使用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并测序.后使用Dual-GloR Luciferase Assay System激发荧光检测各细胞系中重组质粒中hTERT启动子的启动效率.结果 pGL3-204、pGL3-378、pGL3-1375重组质粒中的hTERT启动子序列与预期一致,质粒构建成功.hTERT启动子引导荧光基因的重组质粒在H460中启动效率强可以达到SV40启动子的80 %,而在FRO、U251中启动效率可以达到SV40启动子的30 %左右.hTERT全长启动子序列的启动效率在ARO细胞系中比pGL3-204、pGL3-378中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效率强,而在FRO、H460和U251细胞系中pGL3-204中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效率强.结论 hTERT启动子引导荧光基因的重组质粒,可以实现只在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但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的效果.

  •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丹;陈定章;朱永胜;丛锐;周晓东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良性肿瘤患者(20例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及8例创伤性神经瘤),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14 ~ 76岁,平均年龄35.1岁.15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4 ~ 38岁,平均年龄29.5岁.做高频超声检查,比较术前与术中探查结果.结果 正常周围神经纵切面高频超声显示为中等条索状,内有线性平行回声,横切面为圆形中等回声结构,内有点状强回声.20例神经鞘瘤纵切面可见瘤体两端呈"鼠尾状"与神经相连,12例呈中心型,8例为偏心型;10例神经纤维瘤纵切面可见瘤体两端与神经相连,10例均呈中心型,无偏心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与伴行神经呈偏心型关系上,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心型关系未见明显差异.8例创伤性神经瘤中7例神经完全离断,高频超声显示连续性中断,近端形成神经瘤,1例神经不完全损伤,显示连续性部分中断.结论 高频超声可显示周围神经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神经的关系,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传生;陈俊;李江涛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术(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227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33例,女性94例,年龄1 ~ 80岁,平均年龄46.5岁.进行CTU,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图像(MIP)及三维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评价其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CTU诊断肾结石107例,输尿管结石70例,膀胱结石14例,肾动脉狭窄3例、腹膜后癌转移5例,与病理诊断相同,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 %.病理诊断为8例肾癌中CTU诊断为7例,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0.6 %和95.3 %;病理诊断为17例肾结核中CTU诊断为15例,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8.3 %和91.4 %;病理诊断为3例膀胱癌中CTU诊断为2例,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为66.7 %和85.3 %.结论 多层螺旋CTU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重建功能强大、后处理图像清晰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高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 全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插管的选择

    作者:段大为;李彤;张文芳;赵成秀;吴鹏;张强;胡晓旻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动静脉插管的选择方法及对体外循环灌注过程的影响.方法 205例心脏病手术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8例;年龄3 ~ 46岁,平均年龄16.2岁;体质量13 ~ 84 kg,平均体质量38.2 kg.对其采用胸腔镜建立体外循环,分析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型号与患者体质量关系及插管型号对体外循环灌注过程中灌注流量及动脉灌注管阻力的影响.结果 114患者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91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205例患者中有15例在高于2.2 L/min流量灌注过程中动脉灌注管阻力高于40 kPa(300 mmHg),其他患者灌注流量与动脉灌注管阻力均能达到临床要求.结论 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选择合适的股动静脉插管可以保证体外循环灌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内镜超声对54例异位胰腺的诊治分析

    作者:张方信;高娟;汪泳;贺月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对异位胰腺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经普通胃镜及EUS共检出的54例异位胰腺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19 ~ 76岁,中位年龄49岁.回顾性分析异位胰腺的EUS图像特征及随访观察.结果 在EUS下异位胰腺均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可发生于胃壁任何一层或多层,以黏膜下层多见,呈低、中或混合回声.51例随访观察无特异性症状,其中33例内镜复查病变大小无改变.9例(≥ 15 mm)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行内镜下切除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EUS对异位胰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异位胰腺恶变罕见,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的异位胰腺可长期随访观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震雄;闻勤生;黄裕新;王景杰;赵保民;王旭霞;秦明;赵曙光;杨琦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胃镜检查的2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6例,女性94例,年龄22 ~ 64岁.分为对照组(n = 110)和麻醉组(n = 110).对照组常规行胃镜检查;麻醉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 ~ 0.03 mg/kg)和异丙酚(1.5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两组在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反应、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 检查中,麻醉组心率和血压均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和操作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进行胃镜检查安全、舒适、有效,是易被接受的无痛胃镜检查方法.

  • 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范围计算

    作者:张振华;刘永涛;赵峰;朱一鹏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范围与髋臼杯前倾角、股骨假体前倾角的关系.方法 人工髋关节不同臼柄水平截面摆动角的计算方法:①绘制臼杯截面分别为半圆、大于半圆、小于半圆的臼柄水平截面示意图;②设截面上股骨假体颈柄的宽度2 L,臼杯截面开口宽度为2 L',截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③求得臼杯截面大于半圆时摆动角、臼杯截面小于半圆时摆动角、臼杯截面等于半圆时摆动角.人工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时臼柄撞击平面位置的数学表达式:①假设臼杯(人工股骨头)的半径为R,股骨假体颈柄的半径为L,股骨假体前倾角为a,臼杯的前倾角为A;②通过复合函数求导数的方法确定人工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时臼柄截面摆动角小值时的截面位置;③人工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时臼柄撞击平面位于旋转中心后方h = sina√(R2-L2) + L(sinAR + sinaL)/ √(R2-L2),此时A∈[0,arcsin(cosa √(R2-L2)- sinaL)/R],且该撞击平面随A和或a的增大而逐渐后移至h = Lcosa平面.推导人工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活动范围的计算公式.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活动范围ROM = 2{90° - arcsin (√1-[(sinAk+sina)2/cos2a(k2-1)]/ √k2-[(sinAk+sinak2)/√k2-1]2-arccos(√k2-[(sinAk+sinak2)/cosA √(k2-1)]2/ √k2-[(sinAk+sinak2) √k2-[(sinAk+sinak2)/ (k2-1)]2] }(k为头颈比).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范围与髋臼杯前倾角、股骨假体前倾角呈负相关,与头颈比呈正相关.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拉羊;赵良;贾晓黎

    目的 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过程中对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均采用CVVHD治疗,每次治疗12 h,在治疗前及治疗后0、48、72 h,各取肝素抗凝血15 mL,分离单核细胞,用脂多糖(LPS)质量浓度10 mg/L(10 μg/mL)刺激12 h,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IL-10);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抗原呈递功能(流式细胞仪),同时观察血浆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1 ~ 65岁,平均年龄42岁.结果 单核细胞分泌功能:CVVHD治疗前,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单核细胞分泌功能升高,CVVHD治疗后,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6、IL-10减少.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与正常人相比较,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原呈递功能下降,CVVHD治疗后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明显改善.应用CVVHD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应用CVVHD治疗可明显改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免疫功能紊乱,可部分清除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接受CVVHD治疗的时间及其间隔时间是影响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血浆置换联合HB-H-6树脂血浆吸附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观察

    作者:宋树芬;陈美珠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HB-H-6树脂血浆吸附(PE + PA)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75例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28 ~ 67岁,平均年龄39.27岁;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29 ~ 65岁,平均年龄40.12岁.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 + PA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电解质及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4周的肝功能、PTA等指标并追踪近期转归.结果 治疗组经PE + PA治疗后2、4周较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下降明显(P < 0.01),PTA上升明显(P < 0.05).治疗组治愈好转率86.84 %,对照组治愈好转率67.57 %(P < 0.05).结论 PE + PA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恶化,明显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

  • 双支架留置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

    作者:林爱军;郭启勇;刘兆玉;卢再鸣

    目的 探讨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恶性肿瘤造成气管、食管狭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8 ~ 66岁,平均年龄48.8岁.术前行食管造影及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检查,明确气管、食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是否存在气管食管瘘.7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食管支架,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气管支架.食管支架选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气管、支气管支架选用自膨胀网状镍钛合金支架.所有患者都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置入气管、食管双支架,手术成功率100 %.7例首先留置食管支架者,5例在食管支架置入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需马上留置气管、支气管支架,另2例在24 h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后缓解.5例首先留置气管支架者,支架留置后呼吸困难缓解,之后留置食管支架操作顺利.所有患者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2例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双支架留置后瘘口闭合.12例患者术后生存1.5 ~ 6.2个月,1例因肿瘤的过度生长而发生食管再狭窄,再次置入食管支架后症状缓解.结论 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术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同时伴有气管、食管狭窄的患者,应首先置入气管支架,以防止食管支架膨胀压迫气管,加重气管狭窄引起窒息.

  • 经皮穿肝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学静;贾广志;李建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来势凶猛,出血量大,病死率高,静脉套扎及硬化剂治疗效果不满意,短期出血率较高.单纯经皮穿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 )急性止血效果好,但术后复发出血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1 ~ 3].为此,笔者在既往PTVE基础上,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