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三维人体图谱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吴庆洲;李绍林;向征;何家驹;谢斓;周寿军

    目的 研究并实现一个适合于人体腹部解剖教学与学习的图谱系统.方法 采用基于Loop细分曲面的拟合方法和基于三维纹理映射的体绘制方法,探讨了截面多边形数目的确定及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管理方式.结果 针对教学与学习的特点,给出了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结论 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学习腹部组织、全方位观察腹部组织的三维几何模型及理解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且可以检验学习掌握程度.

  • 电流注入式磁声成像中样本电导率边界的提取

    作者:马也亭;张顺起;马任;朱珍珍;殷涛;刘志朋

    目的 借助步进电机对电流注入式磁声成像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对电导率边界重建算法进行探讨与比较.方法 实验研究中,选用正弦脉冲信号作为实验研究的激励信号.选用铜丝环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步进电机旋转探头沿圆周运动扫描样本采集声信号,用声信号重建样本边界信息.在电导率边界重建算法设计中,利用了“值-两侧单调”方法检测信号的峰值,使用“跟踪峰值确定边界走向”的方法查找峰值边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步进电机采集到的超声信号及新的电导率边界重建算法,在声信号数据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寻找到良好的边界,算法适应性较好.所寻找到的边界中包含95%(190/200)以上角度中的边界信息.结论 找到了铜丝环中铜丝中心线对应的峰值边界,同时找到了铜丝环外边界的上限和内边界的下限.

  • 基于Metropolis-SA算法的脑部磁共振血管造影图像分割

    作者:杨俊;郑曲波;吴桂良;高兴旺;李洪亮;周寿军

    目的 利用三维Markov随机场(MRF)模型分割脑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方法 MRF的似然概率采用了瑞利分布和高斯混合分布函数,并利用大期望(EM)算法精确估计出混合参数;先验概率采用Ising-MRF模型,并利用误差试探法估计出正则化参数.为避免利用迭代条件模式(ICM)进行图像分割时常陷入局部优解,实验提出了基于Metropolis采样算法的模拟退火(SA)技术.结果 实现了三维MRF的全局优解,分割模型可分辨3个体素的细小血管.临床数据采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提供的患者TOF-MRA数据(1.5T GE MRI scanner),空间分辨率0.43 mm×0.43 mm×0.50 mm;原始数据的像素空间大小为512×512×128;实际采用的空间大小和分辨率分别为256×256×64和0.80 mm×0.80 mm×1.20 mm.实验对每一套临床数据采用SA、ICM、MSA算法分别进行分割比较,分割结果存在有限差异,采用15步迭代计算的时间消耗分别为1 029 s、463 s、560 s.结论 实验通过三维仿真数据分割结果表明,Metropolis-SA迭代求解算法能够实现更低的全局误差,并且实际脑部MRA数据的分割与大密度投影相比较,反映出较好效果.

  • 有限元方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荆延峰;朱洪欣;刘学勇

    有限元分析可对形态、结构、材料和载荷情况及复杂的构件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具有力学性能测试全面、可重复性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脊柱复杂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中.文章简单介绍了有限元的概念、原理和建模方法,主要从腰椎、颈椎、内固定器械和术式选择上阐述了有限元在脊柱上应用.

  •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魏巍;张小杉;吴晓萍;哈斯

    导管室介入封堵及外科小切口介入封堵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封堵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术前对病例精确的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即刻评价.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文献及临床病例,对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3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依据.

  • 胎心音存储回放系统设计

    作者:孟倩;郑利星;郭红蕊;邹翰斌

    目的 基于STM32F103R8T6微处理器的胎心音存储及回放系统的设计.方法 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模块;SD作为存储介质,存储拾取的胎心音、胎心率及信号波形;系统移植FAT32文件系统,数据以文件格式存储;采用CP2102实现USB接口.同时该系统在秦皇岛市友谊医院进行了为期5d的临床试用,以验证设计效果.结果 系统可在检测胎心率的同时,将所需时段的数据进行存储;可调取存储的数据进行回放;还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实现打印输出.临床应用证明,系统符合设计需求.结论 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胎心音的存储及回放,满足设计需求.

  • 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的跨膜机制研究

    作者:张海玲;朱敦皖;宋丽萍;刘兰霞;董霞;冷希岗

    目的 研究证实精氨酸修饰壳聚糖(ACS)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子显著地提高壳聚糖(CS)基因载体的转基因效率,该文进一步探索ACS摄入及跨膜机制对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标记的CS或者ACS与荧光素酶质粒DNA复合制备CS载基因纳米粒子[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CGN),精氨酸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ACGN)];与大鼠平滑肌细胞系A10细胞、不同跨膜通道的抑制剂(氯丙嗪、非律平和Dynasore)共孵育,以评价其基因递送的跨膜途径.通过与不同跨膜途径的抑制剂共转染,观察不同跨膜通道对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 ACGN细胞摄入量是CGN的2倍[(1.534±0.016) μg/mg蛋白质vs (0.755±0.007) μg/mg蛋白质].与CGN相比,ACGN内乔通道有所改变,非律平(质量浓度5μg/mL,小窝蛋白内乔通道的特异抑制剂)能显著地抑制ACGN的细胞摄入(46.6%)和转基因效率(48.2%),而小窝蛋白内吞通道对CGN作用不明显.结论 实验数据显示,ACS改变了基因载体的内吞通道,促进了基因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入量,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转基因效率.

  • HIF-1α、VEGF与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洋;贾长青

    目的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表达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熟Wistar大鼠14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0 ~ 220g.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行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组大鼠参照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组分别于术后1、3、6、12、24、48、72、168、336 h对8只大鼠进行Tarlov评分,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脊髓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及HIF-1α表达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Tarlov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变化不明显,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术后24、168 h降低明显(1.99、2.16).脊髓损伤组术后1~6 h,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结构紊乱、水肿;术后168 h内,损伤区域扩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336 h损伤减轻,但仍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假手术组大鼠VEGF及HIF-1α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6h,VEGF及HIF-1α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HIF-1α于术后24、168 h出现2次高峰,VEGF于术后168 h出现高峰,各时间点HIF-1α及VEGF阳性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VEGF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526,P< 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HIF-1α、VEGF表达升高,与继发性脊髓损伤密切相关,其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

  • 多普勒超声观察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

    作者:黄卫兵;蔡贤华;向慧娟;李明

    目的 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 32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2 ~ 57岁,平均年龄38岁.手术前及内固定术后,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椎1、2间和颈椎5、6间椎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术前椎动脉血流39侧异常,25侧正常.内固定术后39侧异常者中35侧恢复正常,4侧无变化,3侧术前正常变为术后异常.结论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可导致椎动脉血流变化,手术复位内固定后增加了寰枢椎稳定性,可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

  • 食管淋巴管瘤并食管平滑肌瘤1例

    作者:刘小玲;张改玲;王慧超

    淋巴管瘤是淋巴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实质是淋巴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常为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成人罕见.该例发生在成人食管的淋巴管瘤,同时合并食管平滑肌瘤;超声检查:病灶处呈异常回声改变,起源于黏膜肌层;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eosal resection,EMR),术后修复良好.

    关键词: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重症脓毒症病人中安全观察

    作者:周飞虎;宋青;康红军;潘亮;刘辉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症脓毒症病人的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26例重症脓毒症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71 ~89岁,平均年龄77.2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每次治疗24 ~ 48 h,置换液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血流量200~ 250 mL/min,置换液流速3000 ~4 000 mL/h,采用普通肝素或无肝素抗凝.结果 18例好转而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心肺复苏后脑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病人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氧合指数[P(O2)/FiO2]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后血乳酸、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下降明显(P<0.0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老年重症脓毒症病人并非禁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有效地改善预后.

  • 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衰竭患者的诊疗分析

    作者:吕爱丽;王磊;张秀娟;喻丽英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并发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MM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2 ~ 75岁,平均年龄54岁.采用HA130灌流器(珠海丽珠医用公司),对其进行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每3天行1次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3次为1疗程.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SCr)、每日尿量.结果 共进行96次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有效者22例,其中包括肾功能逆转17例,5例发展为慢性尿毒症,无效者12例(其中死亡患者2例,主动出院者3例).尿素氮、SCr治疗后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每日尿量从(924.32±543.26) mL下降到(331.24±321.01) 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中重度贫血29例中缓解24例(82.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免疫球蛋白IgG型患者治疗后17例有效.结论 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MM并发肾衰竭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促进急性肾衰竭完全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超滤曲线与钠曲线联合应用对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影响

    作者:翟丽惠;柳淑贞;宋年华;徐岩

    目的 探讨超滤曲线与钠曲线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易发生低血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5 ~ 68岁,平均年龄44岁;体质量46.0 ~ 72.5 kg,平均体质量59.9 kg.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男:女为4:6;对照组男∶女为5:5).分别给予超滤曲线与钠曲线结合透析(试验组)和标准模式透析(对照组)1个月(共12次),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率、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超滤量及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透析前及透析1h、透析2h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透析3h、透析4h血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过程中,试验组低血压发生率17%,对照组为4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4h,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滤曲线与钠曲线结合透析可以有效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而对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 持续缓慢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邢汉前;刘俊微;王开利;赵鸿;高登莲;崔艳华;白雪;赵军

    目的 探讨持续缓慢血浆透析滤过(PDF)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PDF组89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1.39岁;共做PDF治疗210例次.血浆置换(PE)组71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37岁.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本Kurarav公司产的KM-8900型人工肝治疗仪进行人工肝治疗.结果 PDF组治疗结束时低钾、低钠、低氯纠正率分别为l00.00% 、78.69% 、79.37%,而PE组则分别为8.89 %、13.46%、6.25%,PDF组电解质紊乱纠正率明显高于PE组(P<0.01);PDF组治疗结束及治疗后48 h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PE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DF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8 h血氨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PDF组治疗用血浆量及废弃血浆量均明显少于PE组(P< 0.01);PDF组治疗结束时总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PE组(P<0.01),且治疗48 h后总胆红素“反弹”幅度小于PE组(P< 0.01);PDF组患者治愈好转率71.91%,高于PE组(56.34%)(P<0.01).结论 持续缓慢PDF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安全且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112例临床观察

    作者:于长辉;黄纯炽;毛华

    目的 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的各种临床影响.方法 112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38 ~ 72岁,平均年龄52.3岁.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肾功能、门静脉内径等.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d后,外周血白细胞由(3.63±1.82)×109/L明显增高至(7.67±4.20)×109/L(P< 0.05),血小板由(62.03±36.55)×109/L明显升高至(125.71±98.18)×109/L(P< 0.05),凝血酶原时间由(17.68±3.44)s明显缩短至(16.68±2.92) s(P< 0.05).肾功能中血尿素氮明显变化,血肌酐由(83.82±20.66).μmol/L明显升高至(90.54±19.15) μmol/L(P< 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由(1.33±0.16) cm缩小至(1.16±0.16) cm(P< 0.05),门静脉血液流速由(721.97±230.09)mL/min缩小至(492.30±174.67)mL/min(P<0.05).肝功能中观察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不仅有缓解脾功能亢进,且能降低门静脉压,预防出血,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丽云;陆健;贡桔;王忠敏;郑云峰;陈志瑾;陈克敏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例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50~ 79岁,平均年龄61.1岁.采用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 ~130 Gy.CT引导下脊柱转移性肿瘤粒子植入,共24个椎体,中位植入粒子19颗(4~43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随访4~ 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疼痛缓解率95% (19/20),局部控制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80.0%和30.0%.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累计生存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95.0%和45.0%,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不同方法注射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SOD、LPO影响

    作者:瞿群威;朱少铭;吴群;陈四海;夏数数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注射臭氧(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对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影响.方法 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23 ~ 59岁,平均年龄44.5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7岁.正常组15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 ~ 55岁,平均年龄43.6岁.观察组采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03至病变椎间盘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03治疗.于6个月后统计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OD、LPO水平.正常组只做SOD、LPO检测.结果 观察组痊愈显效率85.0%,对照组68.3%,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SOD、LPO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SOD活性及SOD/LPO值明显低于正常组,LPO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2组SOD活性及SOD/LPO值均有明显升高且趋于正常,LPO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且趋于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但观察组变化显著并更接近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0.01),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治疗LDH能明显提高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作用,而运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比常规注射作用更显著,具有更好的效果.

  • 磁共振检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内分泌腺体铁过载的临床意义

    作者:裴夫瑜;井远方;李春富;冯晓勤;温建芸;何岳林;吴学东

    目的 联合肝脏、胰腺、垂体磁共振T2-star(MRI T2*)评估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患者相关脏器铁过载的临床意义,分析去铁酮治疗前后的肝脏、胰腺、垂体MRI T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长期(输血史≥1年,输血次数>10次)治疗β-TM患者中年龄≥10岁2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9例.2010年7月~2011年7月规律输血,仅口服去铁酮去铁治疗,治疗前、服用去铁酮满1年时分别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行胰腺MRI T2*(胰腺T2*)、肝脏MRI T2*(肝脏T2*)、垂体MRI T2*(垂体T2*)检测.结果 服用去铁酮治疗前,肝脏铁浓度(LIC) (22.42±7.21) mg/g;服用去铁酮满1年时,肝脏LIC(21.46±7.69) mg/g.治疗前后肝脏、胰腺、垂体MRI T2*值[(1.48±1.23) msvs(1.55±1.18) ms,(9.09±9.96) msvs (9.51±13.00) ms,(9.74±4.46) ms vs (10.14±4.76) ms]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脏与胰腺MRI T2*值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LIC与胰腺T2*值均呈负相关(P<0.05).肝脏与垂体、胰腺与垂体MRI T2*值治疗前后均不相关(P>0.05).年龄与肝脏、胰腺及垂体的MRIT2*值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RI T2*可以作为评估β-TM患者胰腺、垂体铁负荷有效、安全的检测工具;可通过肝脏铁负荷来推测胰腺铁负荷,胰腺铁负荷与年龄无关;但肝脏负荷并不能作为垂体铁负荷的推测手段.去铁酮的临床疗效难以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胸段椎体转移癌放射治疗二维和三维位置验证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爱华;徐细明;胡健;戈伟;徐利明;邓君健

    目的 通过VARIAN-OBI系统提供二维KV-KV和三维锥形束CT(CBCT)位置验证模式,对比分析其在胸段椎体骨转移癌的应用,找寻其佳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方式.方法 选择50例胸段椎体骨转移癌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为57岁.随机分为A、B组,每次治疗前位置验证,A组行二维KV-KV位置验证,图像配准后记录位移偏差值,移动治疗床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疼痛症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评分标准评分;B组行三维CBCT位置验证,图像配准后,记录位移偏移值(包括旋转偏差),移动治疗床执行治疗,并记录患者疼痛指数.统计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对比分析两种验证方式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各获取125组图像,位移偏差:A组在Vertical(Vrt)、Longitudinal (Lng)、Lateral (Lat)的位移偏差分别为(0.02±0.14) cm、(0.02±0.13) cm、(-0.01±0.17)cm;B组为(0.04±0.15) cm、(0.01±0.14) cm、(-0.03±0.16)c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0.549、0.996> 0.05);疼痛指数:A组患者为2.21±0.77,B组患者为3.03±0.80(P=0<0.05);验证用时:二维KV-KV配准时间为(3.97±0.63) min,三维CBCT配准时间为(8.13±0.98) min(P=0<0.05).结论 二维KV-KV与三维CBCT位置验证在位置移动偏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二维KV-KV位置验证相对三维CBCT位置验证,整个验证需要时间是后者的1/2~ 1/3,二维KV-KV位置验证是疼痛症状明显的椎体骨转移患者的首选方式.

  • 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作者:牛庆飞;李国良;赤仁杰;贾长青

    目的 探讨通过肩外侧小切口入路行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 2012年6月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4.8岁.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患者6例,Ⅲ型患者23例,Ⅳ型患者5例.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8.8 cm,平均手术时间87 rmin,术中平均失血量63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约2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3.5个月.按照Neer评分法,其中优18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达94.1%.结论 经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简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双相气道正压结合反比通气应用于麻醉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王秀芹;王培民

    目的 观察双相气道正压结合反比通气应川于麻醉患者时对术中患者各项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对正常肺如何实施肺保护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肿瘤手术患者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5 ~ 60岁,平均年龄45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Ⅱ~Ⅲ级,术前无重大心肺疾病.全身麻醉,先以容量控制方式通气,吸呼比=1∶2,90 min后转换到双相气道正压结合反比通气,吸呼比=2∶1.呼气终末正压(PEEP)从0.392 kPa(4 cmH2O)开始,吸气压(Pin)从0.686 kPa(7 cmH2O)开始,根据潮气量和呼气末CO2分压调整△P,保持与容量控制通气相同的潮气量.记录气道峰值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CO2分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计算肺顺应性并在每一种通气方式90 min稳定后抽取桡动脉血测血气分析.结果 双相气道正压结合反比通气时,Pmean明显升高,肺顺应性明显升高,与容量控制通气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Pmax及动脉血CO2分压、氧分压、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气道正压结合反比例通气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Pmean显著升高,肺顺应性明显改善,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中机械通气维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