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谭俊峰;刘洋;彭昊;张觅;李明辉;孙凯;张红旗

    目的 通过在实体胫骨上对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对胫骨骨折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套成人尸体胫骨,将胫骨中段横行锯断,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分2组.将骨折标本解剖复位后分别以铝合金材料外固定支架(高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110 GPa)和聚醚醚酮(PEEK)树脂、碳纤维树脂材料外固定支架(低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7.0 GPa及11.4 GPa)固定.在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共粘贴13个电阻应变片,然后将模型分别置于ZwickZ100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及扭转试验机(RNJ-500)上,以线性载荷0~600N、扭转载荷0~2.5N·m加载,分析局部应力,测量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系统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结果 在实验载荷条件下,传统外固定支架和高分子外固定支架骨折断端和钉道周围应力均随着轴向载荷或扭转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线性载荷或扭转载荷下,高分子外固定支架组较传统外固定支架组在13个测试应变点应变值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变值大,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分子材料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中可明显降低应力遮挡,从而利于应力传导,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推广使用.

  • 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案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涛;姜秀良;梁立升;李爱芝;马宏仲;马加海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鼠龄8~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组、B组、C组、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组、B组、C组、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s+阻断10s)、5次(开放20s+阻断20 s)、3次(开放10s+阻断10s)、3次(开放2min+阻断2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组、B组、C组、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16.33±2.75) mmol/Lvs (8.65± 1.46) mmol/L、(9.45±2.47) mmol/L、(11.34±1.28) mmol/L、(14.27±1.56) mmol/L]、血肌酐(SCr)[(119.39±19.18) μmol/Lvs (61.15±9.31) μmol/L、(68.05±7.41) μmol/L、(82.77±9.32) μmol/L、(99.55±11.68) μmol/L]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47.47±7.44)分vs(29.05±5.25)分、(31.39±5.06)分、(37.19±4.95)分、(43.00±4.31)分]均降低(P<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 、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 细胞因子在人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田菁;蒋永平

    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将造血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也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实验技术.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适当的细胞因子,可以使造血于细胞得以扩增,同时可以调节其生长,即维持静止状态、自我更新、分化、凋亡、在微环境中的迁移等.笔者主要回顾了正向及负向调节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总结了几年来使用较多的几种细胞因子组合及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检测方法.

  •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防治

    作者:谢大洋;谭妮娜;黄静;曹雪莹;周建辉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常影响患者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拔管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甚至死亡.而防治腹膜炎的关键是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重视其培训、宣教及随访,同时定期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对已经发生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待药敏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对于难治性腹膜炎、真菌性腹膜炎及复发性腹膜炎,应果断拔管,大程度保护腹膜功能.

  • 单脐动脉及其合并胎儿异常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肖侠;解丽梅

    单脐动脉(SUA)被认为是胎儿先天性畸形、早产及出生低体质量的软标志物.SUA属于脐带发育和结构异常,可以通过产前超声检出.SUA可能构成胎儿循环的严重障碍,引起胎儿缺氧而致发育不良,甚至可能发生胎儿畸形.SUA合并畸形系与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有关,常见为18-三体综合征.SUA可通过影响早期胚胎血液供应而扰乱胚胎血流动力学,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及肢体发育畸形等.双胎合并SUA的发生率比单胎的要高,且胎儿畸形率也高.SUA更可引起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受限、低体质量儿和围生儿死亡率增高等.

  •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陈维进;查云飞;王弘;甘霖;张士涛

    目的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建立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回溯性检索2003~2012年PubMed 、Embas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6种电子数据库的PACS文献,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邀请医学影像、计算机应用、生物医学工程、PACS项目管理、临床医疗等专业的9名专家咨询,采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估体系的指标框架,采用AHP确定评估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并计算下级指标相对于上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结果 构建的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5个一级指标供应商综合能力、产品成熟性与先进性、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系统准确性和系统性能的权重分别为0.091 7、0.2247、0.2326、0.181 0、0.2700;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一致性检验,所得权重是可以接受的;二级指标组合权重按权重大小排序,权重大的前5位分别是“工作站性能”、“系统存储与影像存档性能”、“影像质量及显示性能”、“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策略”.结论 德尔菲法和AHP相结合是建立评估体系的有效方法,同时,这种构建评估体系的方法也为大型设备的招标评估指标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其基因IVS6+95(C/G)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田彩霞;李莲;郑卫东;管学平;颜敏;兰勤;刘堂鑫

    目的 研究湖北省十堰地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其基因IVS6+ 95(C/G)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ACS患者219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63.25岁.健康对照者212例,其中男性114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59.66岁.取血液标本,应用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芯片技术对其PAPP-A基因IVS6+ 95 (C/G)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APP-A浓度.结果 ACS组PAPP-A显著高于对照组[(45.92±18.39) pg/mLvs(4.11±0.83) 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2.42±26.41) pg/mL]和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52±12.62) pg/mL]血浆PAPP-A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GG、G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38%、41.09%、15.53%,对照组GG、G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0 %、43.40% 、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等位基因频率在AC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93%、36.07%和71.70% 、28.3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组和对照组,各类基因型人群PAPP-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PP-A及其基因IVS6+ 95(C/G)多态性与ACS相关,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是ACS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 新广谱大肠杆菌噬菌体IME11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尹雅菲;张乐;庆宏;童贻刚

    目的 分离广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种属的鉴定.方法 以不同种临床致病性大肠杆菌为指示菌,从未经处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噬菌体;采用蛋白酶K/SDS的方法提取噬菌体基因组,制备重组载体,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推测该噬菌体种属分类位置.结果 分别以大肠杆菌E1~ E17共17种细菌作为指示菌,成功分离出一种广谱噬菌体,可裂解31株临床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13株,并将其命名为IME11;由噬菌体基因组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表明其遗传物质为dsDNA;将噬菌体IME11基因组的2个随机片段测序结果进行BLAST,推测其属于N4-like噬菌体属.结论 分离出了一种广谱噬菌体,在分类学上属于N4-1ike噬菌体属.

  • 人sCR1转化克隆菌的快速筛选和鉴定

    作者:周明武;李琛琪;徐立博;罗彦平;张威;方盼盼;王广兰

    目的 用G418快速筛选及鉴定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高拷贝转化克隆菌.方法 采用的sCRl重组质粒,经电转化将其克隆人酵母SMD1168细胞株中,利用G418的抗性,快速筛选转化克隆菌,并对克隆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该克隆菌经甲醇诱导培养后,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 从G418快速筛选的毕赤酵母克隆菌株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鉴定,获得了高拷贝整合的重组毕赤酵母克隆菌株,经诱导培养后,对其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分析,该表达蛋白在SDS-PAGE上表现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 000的蛋白区带,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可被sCR1的CD35单克隆抗体(mAb)识别,成功获得高拷贝整合的重组毕赤酵母细胞株,可表达出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结论 经高浓度G418药物快速筛选的高拷贝毕赤酵母SMD1168细胞株,用于表达人sCR1融合蛋白.

  • 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技术产前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

    作者:孙佳星;蔡爱露;解丽梅;王晓光;王冰

    目的 分析胎儿阴茎阴囊转位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中的图像特征,评价TUI技术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价值.方法 34例可疑为阴茎阴囊转位的胎儿,胎儿孕周为24~ 40周,平均孕周32.0周.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TUI技术进行诊断,将两种检查技术所得到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4例胎儿中,出生后或尸检证实31例为阴茎阴囊转位,应用三维TUI技术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准确度(93.94%)比应用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度(66.67%)高;两种方法对于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TUI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Fine-flow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中的价值

    作者:付赤学;刘贵伦;胡安惠

    目的 探讨Fine-flow技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9例股动脉PSA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51 ~69岁,平均年龄63.27岁.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凝血酶,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Fine-flow技术测量瘤腔的大小、瘤颈的长度及宽度,术后测量血栓体积,并用Fine-flow技术检测封堵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29例PSA术前经灰阶超声联合Fine-flow技术确诊,其中23例为单纯型,6例为复杂型:23例单纯型及4例复杂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2例复杂型PSA于第2天复发,行再次封堵成功.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瘤腔体积为(6.2±2.3) cm3,瘤颈长(4.3±1.3) mm、宽(2.3±0.9) mm.Fine-flow技术测量瘤腔体积为(8.7±3.8) cm3,瘤颈长(4.8±1.8) mm、宽(3.0±0.8) mm,血栓体积为(9.7±4.2) cm3,凝血酶用量(193±32)U.Fine-flow技术测量瘤腔大小与凝血酶用量及术后血栓体积相关性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值.术后随访发现瘤腔封堵完全,封堵后载瘤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流速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Fine-flow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均能准确诊断PSA,Fine-flow技术在评估瘤腔体积、指导凝血酶用量方面优于彩色多普勒技术.

  • 大腿中下1/3处股内收肌肌疝一例

    作者:李硕;周云;荆珏华;单永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建筑工人.发现右大腿内侧包块3个月入院.6个月前工作时曾有扭伤史,当即感右大腿内侧疼痛不适,休息后明显好转,此后一直未予重视.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大腿内侧有一包块,站立时出现,坐位和卧床休息时消失,无明显疼痛,无明显下肢功能障碍,先后2次于外院行右大腿MRI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9/10.1 kPa(112/76 mmHg).站立时右大腿内侧中下1/3处可见一4cm×3 cm隆起性包块,外形较规则,边界清晰,局部皮温不高,质软,活动度一般,无明显压痛及波动感,股内收肌抗阻试验(-),但此时包块更明显可见;平躺时隆起即消失,包块不可触及.

    关键词:
  • 金属内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体会(附28例报告)

    作者:李立忠;莫日根;关利军;贾广志

    目的 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操作技术及技巧.方法 28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48 ~ 96岁,平均年龄72.4岁.包括胰腺癌12例,胃癌9例,肝癌3例,十二指肠癌1例,胃癌术后狭窄3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导丝及导管通过狭窄段后造影证实狭窄部位及长度,选择合适的金属内支架置入.结果 28例中27例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96.4%.1周后复查支架位置及膨胀良好.置入后给予补液、止血及对症治疗,3d内进流食,后逐渐进半流食及普食.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入介入治疗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的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111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天星;景丽;石宏;李杰

    目的 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11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IMRT,其中男性76例,女性35例;年龄22~ 71岁,中位年龄47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分期标准,Ⅰ期19例,Ⅱ期58例,Ⅲ期32例,Ⅳa期2例.对鼻咽肿瘤计划靶区(PTV)放射治疗至60~ 65 Gy时根据肿瘤退缩情况,缩野加量至70 ~ 75 Gy.中下颈65~70 Gy,锁骨上区52 Gy,危及器官剂量在安全限制范围内,脑干、脊髓平均剂量36.5 Gy,左、右视神经47.2 Gy 、43.4 Gy,左、右腮腺剂量40.1 Gy、39.6 Gy,50%腮腺体积平均受照剂量在30 Gy以下.结果 中位随访期38个月,22例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率1年、2年分别为5.4%、14.4%.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2%、94.6%和85.6%.急性反应主要以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和口干为主.口腔黏膜Ⅰ度损伤为22.5%,Ⅱ度、Ⅲ度损伤分别为44.1%、33.3%.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为31.5%,Ⅱ级34.2%,Ⅲ级14.4%.未发现放射性脑损伤后遗症.结论 IMRT对于鼻咽癌各区均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局部控制率和2年、3年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且可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照射,IMRT逐渐成为鼻咽癌标准的治疗方式.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丁华;章洪喜;袁即山;汪雷;刘涛;嵇鹏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4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5 ~ 94岁,平均年龄76.8岁.随机分为关节组(n=20)和PFNA组(n=23).采用PFNA内固定23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0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①PFNA组手术时间35~105 min,统计时间(55.34±12.61)min;关节组65~130 min,统计时间(90.39±14.21)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FNA组术中出血量100~300mL,统计出血量(140±46)mL;关节组200~450mL,统计出血量(300±70)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PFNA组为(86.5±5.4)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9%;关节组为(85.4±5.6)分,其中优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 闭合性Danis-Weber B和C型三踝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叶曙明;荆珏华;周云;吕浩;张积森;齐新生

    目的 探讨闭合性Danis-WeberB和C型三踝骨折的佳手术时机及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1 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Danis-WeberB和C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18 ~ 68岁,平均年龄43岁.分为急诊手术组(A组)28例,择期手术组(B组)3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后踝骨折块固定与否将患者分成后踝骨折固定组(C组,26例)和后踝未固定组(D组,35例),对两组术后疗效及需行下胫腓固定患者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患者术后获得1~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在手术时间上A组明显少于B组[(102.50±10.13) min vs(146.80±11.73) min],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C、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6.92%和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数闭合性Danis-Weber B和C型三踝骨折,早期手术安全有效,固定后踝骨折块对重建踝关节稳定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漏斗胸微创单根板矫治胸廓成形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

    作者:裴迎新;刘吉福;谭健;徐波

    目的 探讨微创矫治漏斗胸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方法 24例漏斗胸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8~27岁,平均年龄16.3岁.分型:Ⅰ型15例,Ⅱ型9例.分成儿童组8例,青年组16例.术前测量患者胸围、身高和体质量.胸部CT扫描测量漏斗胸指数(HI).用微创方法矫治,术中使用1根矫形板;术中用电子显示拉力计测量抬举胸骨单纯成形压力、施压成形压力和矫形板压力,用专用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单纯成形和矫形板的力学强度,24例用单根矫形板者压力,儿童组分别是(127.3±44.3)N、(68.5±14.8) N;青年组分别是(166.6±44.1)N、(89.6±23.4) N;两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使用单根矫形板者,儿童组与青年组间,单纯成形压力、施压成形压力和矫形板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胸廓矫形力儿童组多与身高、体质量相关,青年组多与胸围、体质量相关.结论 微创矫治漏斗胸术中成形的力学强度与矫形板的位置、年龄、胸围、身高、体质量因素有关.

  •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作者:王强;沈影超;张永良;蒋晓伟;姚平;陈俊

    目的 观察运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体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15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 ~ 43岁,平均年龄32.3岁.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复合体.通过随访及标准的足踝功能评分,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9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术后X射线片均见踝穴正常.依据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未发现有下胫腓联合固定失效现象.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恢复了下胫腓联合的正常运动功能,作用确切,减少了恢复工作的时间,避免了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

  •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铁缺乏症早期防治指标可行性研究

    作者:景晔;陆光生;徐和福;周英杰;白玉;陈银海;杨辉

    目的 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2个参数探讨194693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隐性缺铁前期、隐性缺铁期及缺铁性贫血期患病率及其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天津地区按学龄前组、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大学生组、成年人组、老年人组共194693例.应用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中的MCV及RDW水平,对部分铁缺乏症进行药物干预对照,并同时检查部分人群血清铁蛋白(SF)及骨髓铁染色作为对照.结果 隐性缺铁前期、隐性缺铁期及缺铁性贫血期男、女患病率分别为:学龄前组60.00%和59.99%、24.97%和25.97 %、9.98%和10.36%;小学生组62.27%和62.33%、22.44%和22.99%、10.99%和12.25%;中学生组34.52%和44.52% 、15.98%和27.46 %、8.72%和14.98%;大学生组17.35%和38.86 %、11.99%和20.51%、0.90%和6.66%;成年人组15.00%和44.72%、8.74%和17.00% 、9.52%和18.00%;老年人组40.00%和44.20%、19.94%和19.97 %、14.11%和25.57%.补充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2~3个月恢复,MCV4~5个月恢复,RDW6~9个月恢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铁缺乏的患病率:隐性缺铁前期>隐性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说明隐性缺铁已成为营养性铁缺乏的主要问题.学龄前儿童、女性及老年人是铁缺乏的高发人群.结论 应用MCV及RDW 2个参数可早期发现隐性铁缺乏人群,早期补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是一种简单、快捷、实用的隐性缺铁的筛查指标,特别适用于大样本人群体检及普查.

  • 孕妇尿碘水平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景林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人体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原料之一.甲状腺激素是维持大脑及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调控激素,在脑发育临界期(从妊娠至出生后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分化和髓鞘化,特别是树突、树突棘、触突及神经联系的建立都必须摄取充足的碘,合成一定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保证脑的正常发育.胚胎期、婴儿期,或新生儿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就会导致脑发育落后、滞后、停滞或智力障碍,这种脑发育障碍在临界期以后再补碘也不可逆转,故这个限定的时间段称为"脑发育临界期".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唐福美;刘志忠;赵力欣;杨学惠;赵俊暕;石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与血糖控制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76例;年龄42 ~ 73岁,平均年龄63.50岁.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分为2组:血糖控制良好组(92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68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5~ 75岁,平均年龄62.80岁.所有参与者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应用液体芯片方法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IL-6、TNF-α、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糖控制不良组IL-6、TNF-α、IL-8亦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 0.01).但IL-1β浓度在对照组与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血糖控制程度无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因子处于低级别炎症状态,且血糖控制影响炎症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