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大白鼠皮下植入米非司酮埋植剂血药浓度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效果的观察

    作者:王林;于祖茹;刘佩芳;唐丽娜;武莉;宋存先;孙洪范

    目的 观察大鼠皮下植入米非司酮埋植剂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及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取体质量170~190g Wister雌性正常大鼠,分别在正常大鼠和动物模型大鼠(实验组5组和对照组)皮下埋植单根0.75 cm、1.5 cm、3.0 cm和2根、3根3 cm长米非司酮埋植剂(外径2.5 mm),对照组植入2根3.0 cm不含药的埋植剂.正常大鼠给药1个月,定期取血用HPLC法测血药浓度.动物模型大鼠给药3个月,用MRI测定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皮下埋植剂皆在植入体内7d时,血药浓度达到高;随着给药剂量加大,血药浓度峰值也趋向增高,但7d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14d后除3根剂量组的血药浓度显著较高外(约0.18~0.20靏/ml),其他较低剂量组之间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约0.10~0.13靏/ml).大鼠皮下植入埋植剂的剂量与血药浓度峰值呈线性关系.动物模型皮下植入1根1.5 cm、3.0 cm或2根3.0 cm长埋植剂1个月时,异位内膜抑制率分别为18.6%±17.3%、31.5%±12.7%、72.2%±1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不再随剂量加大而显著提高抑制效果.结论 米非司酮皮下埋植剂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效制剂是可行的.

  • 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影响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是介导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黏附的多肽链.RGD序列可被固有黏附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在生物材料表面自发形成一分子层,为与受体介导的种子细胞提供特异性位点而促进细胞的黏附和分化[1].笔者旨在应用RGD多肽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处理,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在其表面的黏附和生长,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支架材料的表面修饰手段.

  • 玻璃化保存肌腱的生物力学观察

    作者:王文良;刘英杰;张华亮;陈光;张西正

    目的 探讨玻璃化保存法对兔肌腱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玻璃化保存组,6条新鲜胫前肌肌腱,以18.64%二甲基亚砜+13.37%乙酰胺+9.17%1,2丙二醇+浓度0.10 mmol/L海藻糖+10%小牛血清为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将新西兰纯种大白兔肌腱采用三步法预处理,-196℃液氮保存14d;"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6条新鲜胫前肌肌腱,以15%二甲基亚砜+10%小牛血清作为冷冻保护剂,"两步法"处理后-196℃液氮冷冻保存14 d;对照组,6条新鲜新西兰纯种大白兔胫前肌肌腱.分别进行肌腱拉伸实验,检测肌腱破坏载荷峰值、大载荷拉伸位移及杨氏弹性模量.结果 肌腱破坏荷载峰值:新鲜肌腱组与玻璃化保存组及"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玻璃化保存组与"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无统计学意义(P=0.256);大载荷拉伸位移:新鲜肌腱组与玻璃化保存组及"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3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杨氏弹性模量:新鲜肌腱组与玻璃化保存组及"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玻璃化保存组与"两步法"深低温冷冻保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结论 玻璃化保存法保存肌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单椎间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魏富鑫;刘少喻;梁春祥;赵卫东;陈柏龄

    目的 通过单椎间与双椎间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比较,评价单椎间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16具新鲜小牛椎体(T11~L3)用于实验,随机分为2组,用MTS机压缩法制作L1椎体爆裂骨折模型(按AO分型,A3.1).分别行单椎间与双椎间椎弓根钉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模拟人体行屈伸、左右侧弯和旋转活动,测固定节段运动范围(ROM),行疲劳实验并再观察固定节段ROM.结果 单椎间固定组ROM稳定指数(SPI-ROM)小于双椎间组,但除前屈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07),余均无明显差异(P>0.05).抗疲劳性比较,在旋转和侧屈方向,双椎间组优于单椎间组(旋转:P=0.008;侧屈:P=0.02).结论 两种术式在重建脊柱骨折即刻稳定性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单椎间椎弓根钉固定术生物力学效果满足临床应用,但是,其在抗旋转、侧屈疲劳性方面逊于双椎间固定.

  • RGD多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何锦泉;胡永成;谈志龙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是细胞膜整合素受体与细胞外配体相结合的识别位点,利用其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可提高人工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文章就RGD的生物学效应、影响RGD生物学效应的因素、RGD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 131Ⅰ-chTNT放射免疫治疗晚期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辉;谭建

    近年来靶向治疗、治疗性抗体、放射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的应用,使肿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针对恶性肿瘤变性坏死细胞的[131Ⅰ]-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Ⅰ-chTNT)已开始在临床应用,这是全球首个肺癌放射免疫治疗药物.131Ⅰ-chTNT对于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其适用于所有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疗效不受肿瘤的生长部位和病理类型的限制.

  • APC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芯片的建立

    作者:潘世扬;王贤;张丽霞;陆祖宏;程璐;陈丹;张寄南

    目的 建立抑癌基因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启动子1A的甲基化定量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一段420 bp的APC基因启动子1A CpG密集序列作为靶序列,针对M0、M1、M2、M3、M4 5个CpG靶位点,设计一套检测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的探针.采用脐带血DNA克隆体作为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 甲基化阳性、阴性质控的芯片结果与测序吻合.每组探针中荧光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阳性质控(甲基化):探针1>2、3>4;阴性质控(非甲基化):探针3>4、1>2.5个位点的5条荧光强度标准曲线,R2范围是0.93~0.99.M0、M1、M2、M3、M4 5个位点甲基化杂合型的检测范围分别为50.0%±3.6%、50.0%±6.9%、50.0%±3.5%、50.0%±8.5%、50.0%±7.3%.结论 建立了APC基因启动子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定量检测芯片.

  • 内镜超声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奚维东;史维;孙晓滨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为良性病变,以平滑肌瘤为常见,但对于较大的黏膜下肿物(直径>2.0 cm),应注意与平滑肌肉瘤、恶性间质瘤等恶性病变相鉴别,术前明确诊断对病人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侧脑室室管膜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附10例报告)

    作者:李坚;曹代荣;王弘岩;李银官

    目的 探讨侧脑室室管膜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侧脑室室管膜囊肿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中有明显症状者3例.其余7例症状不明显.MRI表现为侧脑室三角区和/或体部内单发椭圆形囊样病灶,边界清晰、光滑、锐利,信号均匀,在MRI所有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相同,5例增强扫描病灶无增强,邻近的脉络丛受压移位.4例合并同侧颞角轻度扩大,1例合并同侧颞角明显扩大.双侧脑室前角无明显扩大.邻近脑实质无水肿带.结论 侧脑室室管膜囊肿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李琳;杜闻莹;郑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笔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48例,年龄30~81(61.92±10.23)岁,其中男性103例,女性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和对照组(46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分别测定各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血清hs-CRP、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详细记录各组患者血压、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对冠心病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对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双支和三支病变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不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反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CT表现

    作者:王宏伟;王书轩;丁长伟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中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毒早期(1~7d)主要CT表现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支气管扩张显示轨道征(15/15)、磨玻璃密度影(14/15)、马赛克征(12/15)、树芽征(8/15)、肺实变(6/15)及胸膜下线(6/15)等;中毒中期(8~14d)主要表现支气管血管柬增粗伴支气管扩张显示轨道征(11/11)、肺实变(7/11)及磨玻璃密度影(6/11);中毒后期(>14d)CT表现以肺实变(1/1)和纤维化(1/1)为主.结论 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影像学变化对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应用CT心电门控技术改进心脏周围肺动脉影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镭;邓鑫;沈云;翟仁友;杨媛华;王辰

    目的 研究应用16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ECG)门控技术减少心脏运动的影响.改进心脏周围肺动脉影像质量的可行性,并确定好的重建算法.方法 对52例怀疑患有肺栓塞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0~81岁)进行了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均分别进行了非ECG门控螺旋CT扫描(Helical)和回顾性ECG门控扫描.每位患者的影像均以非ECG门控螺旋算法和3种心电门控算法(CHR、MSR-2和MRS-4)显示.用每种ECG门控算法重建出5种心跳时间相位,即65%、70%、75%、80%、85%.心脏周围肺动脉评分标准为:很好3分,较好2分,差1分;血管的影像质量分别由5位专业放射学医师主观评价,然后计算算术平均值(MSV).比较螺旋算法与每种心脏佳相位算法的影像质量,并计算出好影像质量时佳算法的百分率.用统计学分析采用CT心电门控技术改进心脏周围肺动脉影像质量的可行性.结果 各种算法的MSV,Helical为2.27±0.44,CHR为2.68±0.29,MSR-2为2.29±0.51,MSR-4为2.19±0.50.Helical组与CHR组的MSV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Helical与其他心脏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R-2P=0.86,MSR-4P=0.40.CHR的MSV明显高于其他算法.出现肺动脉高影像质量的佳算法的百分率,Helical为27.6%,CHR为56.9%,MSR-2为11.6%,MSR-4为4.0%.CHR的影像质量明显高于其他算法.结论 应用16排螺旋CT回顾性ECG门控技术、CHR算法能够通过减少心脏运动从而改进心脏周围肺动脉的影像质量.

  • 联合疗法与单纯微波治疗肛周多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杨新利;赵新建;王永强;刘冬青;司华鹏;祝春燕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局部封闭、微波去除残留疣体、全身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肛周多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0例肛周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5±8.5)岁,病程20天~1年,平均病程2.6个月.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病程(1.21±0.65)年.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病程(1.09±0.82)年.治疗组采用平阳霉素、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微波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进行疗效比较及12个月复发率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复发率为38.75%.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多发性尖锐湿疣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 影响干扰素(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辉

    目的 探讨患者年龄、病程、感染途径及血清ALT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关系.方法 41例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6~49岁,病程6个月~10年;其病毒复制指标HBeAg或HBV-DNA阳性.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剂量500万U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1个月,以后隔天1次,连续11个月,疗程12个月.结果 分析年龄、病程、感染途径及血清ALT对干扰素治疗的影响,18例经治疗后ALT正常,HBeAg或HBV-DNA阴性,并持续正常超过6个月,应答率为44%.观察结果显示①应答组平均年龄明显较非应答组小,且随着年龄增大,对干扰素的应答率也逐渐降低;②从感染途径上来看,输血后感染者,干扰素疗效明显,而母婴感染者,干扰素应答率明显降低;③从病程上看,病程在2年内者、5年以上者及平均病程在应答组与非应答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前ALT在100~200U者与<100U者、>200U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之,干扰素对年龄小、感染时间短、非母婴感染及有明确输血史、ALT在100~200U之间者,疗效较好.此外,对出现抗-HBe者,疗效较差.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抗病毒的首选药物,但临床报道其总有效率为25%~66%不等,差异较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差异可能主要与病例选择有关,这一点应值得临床医师注意.同时,该研究中安福隆水剂副作用小,反应轻,发热低,流感样症状产生少,持续时间短,因其为水剂,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 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分析

    作者:周飞虎;宋青;潘亮

    目的 探讨持续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1月~2007年8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36.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每次治疗24~48 h后更换滤器,持续治疗3~10 d,置换液以前稀释方式输入,流量为3 000~6 000 ml/h,血流量200~300 ml/min,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好转而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1例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67.23±11.69)mmHg]、心率[(85.61±14.36)次/分]和氧合指数(259.96±29.51)均有所改善(P<0.05);血淀粉酶[(87.59±31.68)U/L]、脂肪酶[(190.21±66.50)U/L]、血乳酸[(1.69±0.82)mmol/L]和C-反应蛋白[(39.33±10.17)mg/L]较治疗前[(638.65±79.42)U/L、(734.79±86.91)U/L、(7.11±3.25)mmol/L、(141.21±33.63)mg/L]下降明显(P<0.05),APACHE Ⅱ评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持续血液净化疗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改善愈后的作用,是抢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 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曲宝林;王迎选;杨东

    目的 观察分析70岁以上早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单纯放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1992年至2003年48例70岁以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0~94岁,平均年龄78岁.Ⅰ期患者38例,Ⅱ期10例.既往有肺部阻塞性疾病26例,心血管疾病18例,糖尿病18例,脑血管疾病2例,共有15例(31.3%)患者同时合并两种或以上疾病.全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照射剂量60~66Gy(平均64 Gy)/30~33次,常规分割照射2Gy/次.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3%.存活时间3~90个月(平均30.5个月),1、2、3年存活率分别为56.3%、45.8%、39.6%,平均疾病专项生存时间34.0个月,1、2、3年疾病专项生存率分别为62.6%、53.0%、45.8%.6例(12.5%)老年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3~6个月出现局灶性放射性肺炎,27例(56.3%)患者出现2级以下自限性的放射性食管反应.死亡的30例患者中,16例(53.3%)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9例(30.0%)死于肿瘤局部复发或广泛转移;3例(10.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例(3.3%)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3.3%)死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结论 单纯放射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可靠且毒副反应较小,并且不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的高龄患者是很好的选择.从死亡原因分析,肺部感染仍是致死的重要因素.

  • 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检测及与部分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分析

    作者:张俊利;蔺嫦燕;杨琳;张松;吴广辉;李小帅

    目的 引入特征点--收缩期与舒张期分界点,提出脉搏波波形周期面积特征,讨论脉搏波波形周期面积特征量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病人424例,采集桡动脉脉搏波信号,分析其波形周期面积特征(收缩期面积特征量K1和舒张期面积特征量K2)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血流阻力(TPR)和血液黏度(V)]的相关性.结果 脉压差与K1高度正相关(P<0.01),与K2高度负相关(P<0.01),与K1/K2高度正相关(P<0.01).年龄与K1高度正相关(P<0.01),与K2高度负相关(P<0.01),与K1/K2高度正相关(P<0.01).K1与CO高度负相关(P<0.01),K2与CO负相关(P<0.05),K1/K2与CO无明显相关.K1、K2分别与TPR高度正相关(P<0.01),K1/K2与TPR无明显相关.K1、K2分别与V高度正相关(P<0.01),K1/K2与V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 试验表明,脉搏波波形周期面积特征量代表人体心血管系统中为重要的一些生理参数如血管外周阻力、血液黏性等的变化.

  • 经鼻内镜治疗鼻内型脑膜脑膨出(附4例病例)

    作者:曹荣萍;吴皓;黄琪;王振涛;汪照炎

    目的 探讨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诊断和鼻内镜微创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4例表现为鼻腔和鼻咽部肿块患者.例1,女性,11个月,患儿出生后反复右鼻流水样分泌物,经常高烧,且持续时间长,CT检查见右侧筛顶部有颅骨缺损,脑膜突入鼻腔.例2,男性,5岁,行CT及MRI检查,发现鼻腔有新生物,诊断为"鼻腔脑膜脑膨出".例3,男性,49 d,出生后发现患儿右鼻塞,鼻窦CT检查右侧筛顶部有颅骨缺损,诊断为"右鼻腔脑膜脑膨出(鼻内型)".例4,男性,65岁,右鼻腔阻塞1年在当地医院就诊,拟诊为"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发现鼻腔新生物来源于筛顶,暂停手术,行鼻窦CT检查见右侧筛顶部有颅骨缺损,诊断为"右鼻腔脑膜脑膨出(鼻内型)".4例患者病理脑组织检查符合脑膜脑膨出诊断.总结先天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患侧水样鼻漏、鼻塞、鼻腔肿块是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重要临床表现,尤其是有反复高热和脑膜炎表现的患儿,必须做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对鼻内型脑膜脑膨出,无论缺损部位在筛顶或颅底均可采用鼻内镜修补手术.结论 CT和MRI在诊断鼻内型脑膜脑膨出具有重要价值.鼻内型脑膜脑膨出可选择经鼻内镜的鼻内进路手术方式,鼻内镜下经鼻进路手术修补鼻内型脑膜脑膨出具有安全、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 生物共振技术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万明;高军;石春蕊

    目的 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准确率及对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66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周~16年,平均4个月.其中荨麻疹75例,湿疹63例,接触性皮炎56例,异位性皮炎48例,药物性皮炎36例,过敏性紫癜32例.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技术对其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 检测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0.2%;脱敏治疗的治愈率为41.3%,有效率为79%.结论 生物共振技术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对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和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